王陽明為何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如此受到推崇?
「知行合一」,我覺得這四個字是王陽明給後人最大的啟發~
-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
- 「古人所以既說一個知,又說一個行者,只為世間有一種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個冥行妄作。所以必說個知,方才行得是。」
- 「……又有一種人,茫茫蕩蕩,懸空去思一索。全不肯著實躬行。也只是個揣摸影響。所以必說一個行, 方才知得真。」
- 「……今人卻就將知行分作兩件去做。以為必先知了,然後能行。我如今且去講習討論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知。」
這四句話(出自《傳習錄》)是對上面四個字的解釋,多麼的精髓啊!但是,有幾個人做得到呢?王陽明最牛逼的地方在於他不僅悟得了這個道理,還親自付出實踐!
關於牛逼,最通俗的講法當然不是學術上面的,對老百姓來說很難理解,《明朝那些事兒》上就偷了一個懶,用牛逼人佩服的人必然牛逼來解釋。
話說日本神級人物,日俄海戰大勝的締造者,「皇國興廢,在此一役」這句帝國日本海軍常用語的發明者東鄉平八郎元帥隨身攜帶的一顆印章上刻著「一生伏首拜陽明」七字。
其實,維基百科上的解釋是比較一針見血的。
「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和軍事家、教育家、文學家,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等軍功而封爵新建伯,隆慶時加侯爵。王守仁是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釋、道三教,而且能夠統軍征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
王陽明牛逼之處在於,他在當官,封爵,學問,軍功四個方面都到中國古代文人的頂點。
縱觀中國古代,能有如此成就的人,我能想到的只有曾國藩,此人官居兩江總督,節制江浙鄂豫皖等七省軍力,統帥大軍數量和戰果似乎都在王陽明之上,又被封侯爵,是清代漢人文官之最,後世影響也很大,可是似乎在儒學成就方面差一些,關於這點我也問了問題,方家可以解答。
孔子當年周遊列國,可是官職最大也就是諸侯小國的司法部長。
孔子正式門徒72人,王陽明記錄在冊的弟子應該不下數千人。
孔子沒有親眼看到自己的學術影響,而王陽明活著的時候已經看到了。
對於後世的影響,王陽明自然不如孔子,當然誰也比不上。
推薦讀讀《王陽明的五百年》,嚴謹的學術著作,裡面有中日韓俄羅斯學者對陽明學的評價,居然說-不受推崇,你沒讀過書吧!王陽明可不僅僅是蔣介石的偶像,也是德川家康的偶像,還把自己家廟最華麗的建築命名為陽明門 ,
吉田松陰知道不?那是日本陽明學派的大師之一,王陽明的弟子。王陽明為啥咋東亞地位這麼高?你弟子要是發動了明治維新,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你也有今天王陽明在東亞的地位 。
今天日本年號平成就是來自陽明學權威-吉田茂首相,山本五十六的老師安岡正篤對於陽明之學的認識比較淺。。妄談兩句
我們現在使用的成語」知行合一「其實和王陽明的哲學概念相去比較遠了,王提出的」知行合一「和我們在成語字典上查到的那個意思很不一樣。。「知行合一」要和他的「良知」論放在一起看才算完整,才算確切。。王陽明把自己所有的認識最終都統一在「致良知」這一個概念上了,把自己的本體哲學和修行的方法結合在了一起,而縱觀古今,僅憑一己之力,便系統化地完成這項任務的人屈指可數。。
「良知」說的是人有分辨善惡的基本道德能力,注意,不是動善念的能力。。良知不等於「善念」,也不等於「真心」或者「真性」。。一個念頭是善是惡,需要人動用良知去分辨。。「良知」是不能從事後求來的,是在要知與行的過程中感受認識到的。。事後求來就不是良知。。這個感受認識的過程就是「致良知」,是「隨物而格」,是在一切實踐中鍛煉自己的「良能」,學會運用自己的「良知」去體察萬物和自己的情緒及心理活動。。一個人若沒有良知的功夫,那麼他對於自己的評價,就只能依靠外界的反饋,必須要做出一件事之後,造成了結果,才知道這是善是惡。。王陽明認為這種認識方式是「知行分離」的,是脫離了人的「知」的善惡去單純討論「行」的善惡。。這種認識方式一直以來都給儒者們造成了諸多困擾,導致許多儒家命題只是自己跟自己兜圈子。。比如性善性惡之爭,內聖外王之爭,心性事功之爭,心學理學之爭。。而到了王陽明這裡,他試圖用一個「良知」把所有這些課題從以「行」的結果為討論對象,扭轉到以」知「的出發點為討論對象上。。你可以理解為,他想把這些二元式的課題,都轉化為一元,想把歷代大儒們的思想都統一在一個體系內,可以用一套邏輯去解讀。。我們都把王陽明的學說定性為「心學」,這其實有失偏頗。。王陽明和陸九淵的心學不是同一個路數。。王到了晚年一直試圖把自己的學說和朱子的學說能夠統一到一起。。晚年提出」致良知「之後,他的體系其實已經把理學涵蓋在內了。。他希望自己的學問不要給世人造成太多誤會,不要出現太多爭鬥,不要被拿來作為黨同伐異的大旗。。他是希望能夠用他的方式,把幾千年的儒學思想的精髓都傳達出來。。他一輩子都在尋找那個方式。。
僅從這一點看,他在學問上的價值就不容小覷,因為他的野心極大。。
而對於當世諸儒來說,王的思想對他們的道德實踐具有極高的指導意義。。它無形之中破除了千年來體制對於儒學的束縛。。因為善惡的概念發自於心,而不是被外界所評斷的了,那麼「術化」了的僵硬體制就不再成為道德實踐的絆腳石。。凡事要問心,要去做,要在做的過程中體悟,而不是問當權者,也不是問禮法,更不是事後獨自一人惴惴然,這就讓那些因禮俗和庸碌而造成諸多實際惡果的儒者不那麼迷茫自責,重新建立起了這個團體的道德自信心。。它讓儒家脫下披在帝王權術上的鮮亮外衣,穿上武裝內心自我的盔甲。。
陽明之學很有包容力。。在其著作中,你幾乎看不到任何道德綁架式的言論,全部都是在討論問題和現象,並且時不時透露出鼓勵和反思。。這種溫和的態度,是朱熹都做不到的。。
在我看來,王陽明堅信人有良知,就像羅傑斯堅信人有自我成熟的先天機制一樣。。是一種對人性的關懷,是一次關於自我的啟蒙,是重新認識自己。。
你說他為什麼被推崇?他的學說給予人如此大的希冀,同時他自己又那般牛逼,混得那般鮮亮,人們便會覺得他的現實成就和他的學問必然有某種因果關係。。治學的人肯定他的思想地位,實幹的人又肯定他的實踐方法,互為佐證,自洽到極點。。他的很多著作又是大白話,凡是識字的人都能讀懂,是最貼近我們的一介大儒,思想不那麼艱深,但足夠存真。。人們對平易近人的大神,總要更加佩服一些的。。立言,立德,立功
就是說這個人在古代人所知的所有高端領域都很牛逼。
基本上在歷朝歷代包括孔子在內,能把三方面都做到的就他一個人。
所以大家很崇拜。
但是,他的言,德,功之間是否有必然的推理關係,那我就不清楚了。
所以有人也不服他。因為陽明是日本和老蔣樹立正統的道具,你覺得牛,說明你被騙了
傳統文化里他不算被推崇的,被推崇的只有朱熹
全能大儒啊!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超越時代的智慧,品行無可挑剔,熱心教育事業,還是位管理奇才!我想不出人家的缺點啊!
不看不知道啊,竟然有人能王陽明的思想說成是愚民法寶,階級統治工具,拋棄了真實和真理,教人不去思考,雖然是一年多以前的言論,讀起來仍毛骨悚然,原來經過人的透射,黑的真可以變成白的,美的可以變成丑的。
古人云,聖人有三大標準:立功,立德,立言,此三不朽,且三者合一才謂之「聖人」。
立功,指為社會為國家為人民做出偉大功績之人。治水的大禹,北擊匈奴之衛青,抗金名將岳飛都可稱得上「立功」。
立德,指為世人樹立一個道德規範且影響深遠。大到孔孟之道,仁義禮智信,小到孔融讓梨、清官海瑞都可稱得上「立德」。
立言,指的是著書立說,創立屬於自己的學術流派,且習者眾多,桃李天下。春秋時期百家爭鳴、孔孟、老莊、韓非、墨子、宋代理學家朱熹都可稱得上「立言」。
三不朽做到其一,已然不易,可以稱之為「偉人」或者「名人」。如果有人將三不朽做全了,是否能稱為「聖人」呢?今天介紹一位三不朽皆做到的人:
他就是王陽明(或王守仁),明代心學創始人、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軍事家、官至兵部尚書、謚號文成公。
他是明朝一顆璀璨的巨星,同時代儘管有許許多多的能人異士,忠臣良將卻都無法掩蓋他的光輝,他的思想影響深遠,上至相下至民習者眾多,他的學說甚至遠播日本,東南亞,成為「明治維新」的啟蒙思想。為何說他是「聖人」,我們可以通過「三不朽」來分析一下王陽明這一位在時代上離我們最近的「聖人」。
一,立功。
王陽明出身在一個相對較好的家庭,父親是狀元,曾官至南京吏部尚書。因此從小便為他提供了優良的學習壞境與家庭教育。我們都知道明朝是一個科舉的時代,學的是儒家經典,自然而然的父親王華也希望他能夠通過科舉平步青雲,在朝為官。王陽明雖然敏而好學,卻尤愛兵法,在第一次參加科舉失利之後,就更是喜歡研究歷代兵書,這也為他日後剿匪平亂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在他二十八歲那年,通過會試獲得朝廷賞識後,王陽明終於步入了官場,有了國家效力的機會,在朝中混了幾年,直言過,被貶過,雖曾被賞識,卻也得罪過人。這幾年初入官場的生涯使他漸漸的明白了如何為官,如何為人。
機會來了,1516年,王陽明奉命巡撫江西,但這並非是一個好差事,因為當地匪患嚴重,且官匪勾結,所以歷任巡撫都沒有解決這個問題,朝廷也無能為力。直到王陽明來了,他看出了匪患的關鍵所在:在於剷除土匪的依靠,切斷官匪勾結的現狀,那些土匪沒有官家做背景,自然可以一網打盡。於是王陽明設計假裝開戰,趁機抓住那些向土匪通風報信的官吏,掌握土匪的動向,猛一出兵,竟將匪寇一網打盡。自此,為患江西多年的匪患,因為這個人的到來徹底平息。
如果你覺得平息匪患不足以作為「立功」來稱道的話,那麼接下來的這件事卻使他揚名天下,在官場聲望達到了極致。
1519,寧王叛亂,天下震動,內部穩定的大明王朝再次陷入了內亂之中。當時的寧王是皇親國戚,也姓「朱」,實力不小。而王陽明當時恰好也在江西,且手中並無兵權(剿匪後兵權上交給了國家),手下也無兵將,但天下有難,不能不管。便橫生一計,一邊招募兵將,張榜討賊檄文,一邊向外宣稱手中已擁兵八萬,且朝廷已派援軍八萬,合計十六萬人誓要平定叛亂,剿除寧王,意圖拖住寧王,給朝廷派兵爭取足夠的時間。
果然,寧王聽到這個消息,即刻生疑,居然選擇了按兵不動,過了十多天,深知中計後立即出兵攻下了九江,南康,下一步就是已然逼近了安慶、南京。王陽明立即派出利用這十幾天招募到的「臨時雜牌軍」前來應戰。當時所有人都覺得王陽明會帶兵去救安慶,保南京。因為南京是當時明朝的前首都,也可稱作「第二首都」,是當年開國皇帝朱元璋欽定的皇城,後來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才將他作為「陪都」存在,政治意義十分重要,不容有失。但王陽明卻反其道而行之,實行「圍魏救趙」之計,掉頭直撲寧王老巢南昌,寧王只好回頭救援。
雙方大戰於鄱陽湖,王陽明親自指揮戰鬥,發揮了極強的軍事才能,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生擒寧王。從寧王叛亂到戰敗被俘,從身無兵將到平定叛亂,僅僅只用了35天而已。此戰績天子震驚,朝野震驚,天下震驚!王陽明因此聲望滔天,後出任一品兵部尚書,成為天下兵馬總司令!
此功績,自當無愧於三不朽之「立功」的稱號。
二,立德
提到立德,就不得不提他被貶龍場的一段經歷,這一段經歷成為他日後領悟」心學「精髓,成為一代宗師的第一步。
那是在1506年,由於王陽明的直言,得罪了當時朝廷中大權在握的太監劉瑾,被貶龍場,擔任一個小小的驛丞。那是一個鳥不拉屎的窮地方,甚至那裡的人民就像未開化一般只懂得耕地種田,餐風露宿,不知禮樂三綱為何物,而且技術落後,遠沒有中原地區擁有先進的播種、收割技術。連朝廷都不願管這個地方,幾乎不派官員,任其自生自滅。但是,王陽明管了。
王陽明到來之後,並沒有因為被貶而意志消沉。而是教會當地人識文斷字,教化人民,傳播儒家文化,傳遞正確的道德標準。使當地人脫離原始的生活方式,不偷不搶,不蠻不橫,得以安居樂業。
他自己也在這兩年被貶龍場的時間裡,積極探索真理,質疑明代官方學說朱熹的」理學「所提倡的「格物致知」精神。結合多年來的人生經驗,官場風雲,世事變遷,以及與普通底層百姓直接相處所看清的社會本質,漸漸的這些經驗使他頓悟了。由此脫胎自儒家又一門新學問「心學」橫空出世,他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的思想,意思是要按照自己的內心去認識這個世界,認識世界的「理」、並且要「知」與「行」相結合,嚴謹治學、規範自身。這一套理論不僅教化了未開化的當地人,後來也教化了廣大熟讀儒家經典的知識分子,上至官下至民紛紛拜入王陽明的門下,學習新的思想,履行新的道德標準、人生信念。社會上漸起一股「心學熱」,成為明朝中後期社會上的主流思想!
「德」不僅僅只是指虛化的「道德」,它應該還指實際行動上的「德行」、「操守」。縱觀王陽明一生,他的德行、他的操守,已然無愧於「知行合一」四字,也無愧於「立德」二字!
三,立言
言者,學說也。古往今來,但凡大賢都有自己的著作,以供自己的思想學說能夠流傳萬世,如儒家之《論語》,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再如道家之《道德經》,天下萬物之理都可在「道可道,非常道」之中解剖出來;法家、兵家、墨家亦有自己的著作流傳。作為「心學大家」的王陽明一生思想雖可概括為「致良知」、「知行合一」幾個字,但亦有《傳習錄》、《大學問》等傳世,這些書籍如同《論語》一般記載了王陽明的言行,闡述了他所領悟的哲學思想、治世為人等道理,被「王學」門人奉為經典。
經歷了大半輩子的為官為人,老年的王陽明儼然已是一位智者,他辭官歸鄉,大收門徒,欲將自己平生所學、平生所悟傳於後人。著名的」王學「門人有當朝首輔徐階、」天下為主、君為客「的黃宗羲、中興名臣張居正、「一身俯首拜陽明」的日本戰神東鄉平八郎、就連近代風雲人物蔣介石也對王陽明極為推崇。
在他死後,他的傳人甚至將他的學說分為幾派,著名的有「泰州學派」、「新心學派」、「梨洲學派」......從此「心學」開枝散葉,傳遍中國乃至日本、東南亞。
「立言」一說,王陽明是典範。
1529年,王陽明病逝於江西,弟子問其遺言,答曰「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回顧他的一生,立功立德立言,三者皆到,對於這樣一位」聖人「般的傳奇人物,我沒有資格去評價他,只能說,知行合一,功在千秋。
個人微信公眾號搜索「郭鳴睿」,每天更新一篇原創文章、或歷史、或歌曲、或書籍。
王陽明思想可謂之:上2500年中國文化結穴處,近500年思想活水源,可以預見未來在融合中西文化方面還將發揮巨大的作用。
儒家的始祖是孔子,孟子有所發展,荀子發展得更進了一步。
漢武帝時的董仲舒把陰陽五行和儒家學說揉合到一起,使得儒家被確立為官方認可的思想,開始具備了法定地位。
東漢的時候,道家思想被人利用來創立了道教。印度的佛教也開始傳入中原地區。
東漢滅亡後,魏晉處於皇權衰弱,地方豪門大戶和各地軍閥掌控國家的歷史大時期。中央政權衰弱,就給了民間更大的自由,各種思想也開始自由碰撞與發展。此時就發生了儒釋道三教在數百年里互相攻擊互相吸收的情況,皇帝們有的喜歡佛教,佛教就興盛,有的喜歡了道教,佛教就遭殃,最著名的就是三武滅佛。
一直到隋唐結束,五代之後的宋,相對穩定下來。經過這個大的歷史時期磨合,儒家思想吸收了佛、道思想後,在宋朝被發展到了理學的地步。又經過沉積醞釀,在明朝終於發展到了心學。代表人物就是王陽明。
說王陽明的心學牛逼,就是牛在儒家思想已經上升到了唯心主義哲學的巔峰位置。強調「心即是理」。因為世間萬事萬物無論怎麼變化或不變,脫離了為人所用,就失去了意義。因此,王陽明的心學,從這個哲學高度看待問題,就讓宋朝「格物致知」的理學在心學面前顯得小家子氣了,「知行合一」才是終極目標。悟道與實踐融為一體,彼此互相融合。「天地萬物本吾一體」是何等的霸氣?!非常簡單。因為他迎合了不願讀書的大眾的意淫。推崇王的【沒一個】認真讀過儒家經典。
首先,王陽明的心學在傳統文化上來講並不是備受推崇的。相反,心學被傳統的儒生們認為是異端,因為其強調對真理的追求,而不是遵循教條。而後世之人重心學,多是因為王陽明的心學從本質上來講是破舊立新,打破了傳統儒家思想對於思想的束縛。
讀過西方主流的哲學類經典書籍,你就知道王陽明的思想不過爾爾,僅僅是一種最樸素的哲學思想,讀的時候好想罵shit。而王陽明如此樸素的思想就被中國人奉為神明,看出中國幾千年進步太小。
原創 | 王陽明心學「四句教」,懂者萬中無一
2016-10-05 單非 京博國學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四句教」,被稱為王陽明心學的最高概括。看上去清楚,讀起來曉暢,但因為其中的一個關鍵點,很可能真正明白的就沒有幾個。
「無善無噁心之體」,這最高深最根本的一句,因為有佛道的相同觀點在前,其實並不難懂。佛家講因緣和合,一切往深了去,越往深去便越會消解一切,直到非有非非有、非空非非空的空性。道家講陰陽相對,一切往大了去,越往大去便越會化解一切,直到恍兮惚兮、惚兮恍兮的混沌。萬事萬物包括善惡之謂,自然也在消解化解之列。
雖然佛家也講慈悲,道家也言道德,但那只是人在到達成佛得道境界時,而自然生起的大悲憫,並順之而行。因為那時已經我是萬物、萬物是我,所以能對萬物眾生的喜樂悲苦感同身受、一體同悲。這與根本之理有分別,因為人有情而天地只是任自然,這就是人之為人而天之為天。這與根本之理又沒有不同,因為人的大悲憫,正是得自和秉承於心的深邃與博大,而博大深邃則正是天道之徵,這就是天人合一。天與人,亦一亦二,非一非二。
到這裡,陽明心學之境界的博大深邃,已經昭然,與佛道境界無異。讓人難以理解的是接下來三句,「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要知道,「四句教」是陽明心學的根本教義,而在佛道的根本教義之中,是找不到「有善有惡」的,找到的也都是否定之語,因為與他們的根本教義相背。
「善惡」是這三句共同的根本概念,也正是一開始說到的、可能造成多數人不能明白的那個根本點。王陽明明確提出有善有惡、知善知惡和為善去惡,不能真正明白就可能產生兩種理解:要麼是陽明心學的境界不夠徹底,要麼是佛道都太虛無而王陽明恰恰將其落到了實處。
這兩種理解都有偏頗。真正理解了其中道理,就能知道王陽明的提法,正是恰當。其中的關鍵正是「善惡」的概念,即到底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以往人們定義和理解善惡,運用的辦法往往是範疇和歸類,也就是什麼是善的、什麼是惡的,什麼事是善、什麼事是惡,恰恰錯了,因為違背天道。前面已說了佛道的根本教義,那說的正是天道,是一切相對、萬法空性的至大至深之境。而劃範疇、列類別,依憑和造成的卻恰是僵化和局限,違於天道。儒家的仁義禮教後來成了偽善的面具和人性的牢籠,除了後人的理解運用不當,還因為其本身就有著這樣的不良基因。
萬物皆在道中,皆由道主宰,其發展變化的趨勢也是不斷向道而行,這種性質是一定的。但在合乎道的程度和與大道趨勢的契合度上,萬物則有著大小深淺之別,譬如得道聖者與普通凡夫,便必然存在差異。這種差異之所以存在,也在於萬物之道性的不同——若要一切相對而趨向於無極之大,便要不斷開放;若要萬般消解而趨向於虛空之深,便要不斷放空。開放和放空的程度,正是道性。道性弱的依附於道性強的,為道性強的之組成與所用,如此環環相套而成天地萬物。
將這落到人的德性上,開放到最後,便是道家的道德;放空到最後,便是佛家的慈悲;這便是終極之善。而在中間和中途,便正是王陽明所謂的善惡——是一種開放還是封閉自己、放空還是固守自我的趨勢,而不是確定的範疇和類別。只要合乎開放和放空的趨勢,便正是善,合乎的程度便是善的程度;只要違背開放和放空的趨勢,便正是惡,違背的程度便是惡的程度。前者譬如無私,後者譬如有私。
將善惡看成一種合道與否的趨勢,而不是確定的範疇和類別,那麼以往在這個問題上的所有困惑、糾結及誤解,便都能迎刃而解。王陽明一再強調的善惡,也便明白了——有善有惡,便是這趨勢的發動;知善知惡,便是對這趨勢的明了;為善去惡,便是順這趨勢而行。
比起佛道,這正是陽明心學更前進和完備的地方——並非境界比佛道要高,而是佛道一向缺乏入世的興趣,因而少有辦法上的挖掘和發揮,而只遵守著隨緣和順自然的大原則。而陽明心學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有體也有用;其後便是境界,其前便是進取;其下便是無為,其上便是有為。這才是真正的無為而無不為,真正的內聖外王之道。
所以善惡真正是有的,為善去惡也真正是對的。對於善,儘管信奉,儘管去做,儘管向著更大、更深、更遠,此即天道。
京博國學(ID:jingboguoxue)原創文章
轉載須授權,侵權必究!
我們是剛剛成立的國學微信號,涉及儒釋道三家的國學領域,專註於傳播知識與抒發獨到觀點,文章均原創,歡迎大家專註!!!
說實話,王陽明這個人有點神神叨叨的,本來就是儒家的異類,哪來的正統。更談不上開創性。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哪個全是他原創。心即理,本宋儒的理論結晶。知行合一,很獨創嗎,我覺得陸九淵說千虛不搏一實,做實事論實理,都是這個意思。致良知,和大學說的明明德,也是一個意思。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強調實幹的意思是有的,但是遠沒有振聾發聵的力量和創製立派的水平。私立門戶,儒學大忌。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四句教更是扯淡,好端端的不能說明白話嗎,王門子弟要弄什麼玄虛。
另外。傳習錄的文筆真的很差。看了陸九淵的文集,再不想看半頁傳習錄!
陽明先生之所以會受到推崇,原因有幾:
1.注重心力,推崇以心治外界之不利狀況。像跟俄軍作戰的東鄉平八郎,沒有心力,哪有勇氣跟強大得多的俄軍作戰?陽明學說給人力量。
2.其一生既有文治,又有武功。雖從沒有進入過國家權力中樞,但在平定寧藩之亂、苗人之亂上出了大力氣,為明室安定打下定心丸。因此被視為三立代表人物。
極目蒼穹敬天深,舉步登高畏山重。識得世間良知在,不需勞碌自一統。
你讀過他的書你也這麼覺得,說啥都沒用
推薦閱讀:
※《周易》的卦辭以及《尚書》的洪範的古書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
※樂經這本書為何失傳了?
※這張太極生六十四卦圖的出處是什麼?
※如何讀懂《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