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如何克服因失誤導致患者死亡引起的心理障礙?

我就是一名醫學生,兢兢業業學習專業知識時總會檢討出自己的不完美,我在失誤是難免的情況下,問出這個問題,我現在覺得自己會自責一輩子甚至產生害怕進而放棄臨床工作的想法,想克服這種害怕,我還是有救人的情懷的,有切身實例,爺爺79歲皮膚鞏膜黃染1月余CT示肝門部膽管佔位,診斷為梗阻性黃疸,結合病史體征標誌物就是肝門部膽管癌,位置較靠上,預後差,年齡大風險高手術pass,現如今主要解除梗阻保肝,防止膽紅素導致心臟驟停,考慮PTC還是ERCP放支架,我斟酌了很久,綜合盡量ercp放支架,我保守估計給爺爺撐三個月讓他能跟著他的溫室小花棚守過了冬天,本來ercp老師都拒絕了,但是發病前身體不錯,我拿著爺爺的心超肺活量單子再找老師,老師答應了,這確實是個挺高難度技術活,老師做得很成功,連ENBD都沒放,術後第二天膽紅素就降了,應用抗生素觀察兩天出院,後來因為逆流感染反覆寒戰高熱很快走了,家裡鄉鎮醫院條件不好爺爺卧倒在床種種複雜原因也不想奔波回來了,我現在想起來就是內疚後悔,本來我預計還有三個月壽命的變成了二十天草草去世,我不甘心,以後聽同學導師講,以後膽管癌病號從來不回讓其這麼快出院。還有一個大娘的去世是因為二三十年前的因為懷孕生產時使用縮宮素導致羊水栓塞,大爺清楚的跟我說因為頭胎在家中生產曾經暈厥過,所以特意從鄉下去了縣醫院二胎待產,但是聽大夫囑咐騎自行車子跑了很遠的路買來稀罕的縮宮素,打上後大夫中午就去歇晌去了,這邊大娘就不行了,臉色不好了,大爺爬牆頭去找大夫(家屬院在醫院旁邊,鎖大院)叫來大夫,大娘就走了,大爺老實人倔強,也不鬧就是拒絕醫院賠償,拒絕,沒辦法縣上下來就安撫,給這個送那個的榮譽的,不了了之,大爺現在就是由於早年的創傷應激過得生活質量不高,我今天學習了,羊水栓塞的預防,發現可能就是不慎用縮宮素導致的羊水栓塞,進而代入想像了,那個大夫由於失誤身上擔著一條人命啊,我要是她我不知道怎麼應對,我想解決這個問題,我想救人但是怕自己的反而害人人命,我看到過這個一條人命的損失,我有點語無倫次了,希望大家能明白。


謝邀,每個醫生都有成長的過程,成長是要付出代價的,對於我們醫生而言,這代價很昂貴,因為它也許就是患者的生命。看的出你是一個責任心很強的醫生,我認為當你出現失誤的時候要想是因為水平沒到位,還是責任心沒到位。前者要吸取教訓,吃一塹長一智。後者盡量別出現,要盡量杜絕。
職場上有句名言叫做「沒有開過人的HR,不是好的HR」,咱們醫生圈裡也有幾句名言「沒死過病人的醫生,不是好醫生」,「沒有幾個醫生身上不背著鬼的」,那些名醫就沒失手治死過人嗎?我覺得不一定,在那個對疾病認識比現在差的多的年代,恐怕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治療有問題。我本人行醫時間不長,卻也經歷過因為自己失誤,導致患者死亡的情況。
那是一個老年男性,因為憋氣,下肢水腫被收到心內科了,當時我在心內科規培,那時我剛進臨床3個月,住院總說他是右心衰,讓我給利尿消腫緩解喘憋後就叫他出院,我當時的上級醫師常年在導管室里做支架,一禮拜也不一定能看見他一次,所以一般患者有事我只能硬著頭皮自己處理,這個病人入院時我發現他有大量腹水,做了個CT發現整個肚子里都是腫瘤,是個胃癌廣泛轉移,患者白蛋白很低,利尿效果很差,因為大量腹水,患者一直訴腹脹,我當時也是沒辦法,就順著患者的要求給他抽腹水,第一天抽了1000ml,患者說舒服多了,第二天抽了3000ml,患者腹脹明顯好轉,我當時覺得自己抽腹水抽對了,第三天又抽了3000ml,到第四天,患者沒尿了,肌酐從正常飆升到了400多,整個人精神也變得很差,一查蛋白比以前更低,幾乎都快沒有了,很快患者的血壓開始下降,沒到第5天人就沒了,因為早就知道患者的情況,且抽腹水讓病人死前舒服了幾天,所以患者家屬並沒有說什麼,反而很感謝我讓他們家老爺子最後的時間少受罪,但是我很鬱悶,明明癥狀減輕為什麼就突然死了呢,後來我的上級大夫在死亡討論時被主任臭罵我才知道我大量抽腹水後患者由於腹壓下降,使腹水產生的更快,而且由於腫瘤的關係,腹水中含有大量蛋白,這種情況就是腹水抽的越多,蛋白丟的越多,如果不及時補充蛋白,人很快就會低血容量休克我當時內心非常愧疚,直到今天我也忘不了這個病人,那個老爺子姓秦,死的時候88歲,在昏迷前還念叨著我多負責,把他的肚子脹給治好了。這麼多年過去了,我每次遇到胸腹水的患者,都能想起他來,每次我給病人抽腹水的時候都能感覺到背後站著這個老人。那段時間我都鬱悶到不敢面對其他病人,生怕自己的無知再把病人葬送,直到一周後有一個病人突發心梗,在搶救時我像個烏龜一樣畏手畏腳,什麼都不敢做,什麼都怕做錯,要不是有住院總在場,這個病人估計也凶多吉少了,搶救完住院總罵了我一頓,我告訴他原因後他拍著我肩膀跟我說:「你以為那個病人我誤診收錯科了我就不自責嗎?可是那又有什麼用,咱們只能把愧疚裝在心裡,等沒人的時候找地鬱悶去,都像你似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今天這個病人也死了,不管你多難受,只要你還是醫生,就得在面對病人時拋開情感,全力治療,永遠不能把你和上一個病人的情感羈絆帶到下一個病人身上去!
這麼多年,住院總的這句話和那個病人一直在我記憶里,每次鬱悶時都想想它們,不管受多大苦,不論有多難,我都會在夜深人靜時一個人安撫好自己的內心,然後等天亮全力以赴的投入到對新患者的診治中,用拯救新的生命、解除更多人痛苦的方式來完成對自己靈魂的救贖。


在這裡,與題主共勉!希望能幫到你!

------------------------------------------------------------------------------------------------------------------------
本來寫這件事是為了鼓勵題主面對問題的,但是 看了@周青黛朋友的評論,我覺得還是有必要把一些我不想寫的事寫上,之所以之前不寫,是因為我覺得事情都過去這麼多年了,沒必要黑自己以前的規培醫院,畢竟家醜不可外揚,但是現在看來,有些事不說,大家會不知道真相。其實這個患者入院被我查出腫瘤時,我就請過腫瘤科會診了,畢竟雖然那時我才入行3個月,但是請會診這種事我還是知道的,腫瘤科會診的意見是:由於患者腫瘤已廣泛擴散,沒有抗腫瘤治療價值,所以不建議轉科,建議保守姑息治療。我把會診意見告訴患者家屬後,家屬說其實他們早就知道,因為腫瘤科住不進去,才託人住到心內科,並且告訴我他們只求病人少受罪,不求病人能活。正如 @周青黛 所言,這件事確實是醫療過失,但是過失絕不是沒有專科專治,正相反,造成這個悲劇的原因,恰恰就是專科專治,在我收這個病人之前,我一共在1個月內收了50多個病人,這50多病人只得了一種病——冠心病。治療方法也都一樣——做支架,他們規範到什麼程度呢?入院後每天幹什麼幾乎都是一樣的,住院時間也基本上一樣。這就是為什麼我的上級醫師敢一禮拜都不出現在病房一次的原因。我想這種情況,很多醫生應該有同感,如果這種現狀不改變,將來很多醫學生進入臨床後也能有感覺。對於低蛋白血症抽腹水的處理,是內科治療的基礎,是所以內科應該掌握的技能,這點事只要不是像那時我那麼菜鳥的醫生處理,基本都能處理好。所以,要不是心內科病人收治的那麼「專」,我想我的上級醫師不會那麼麻痹。另外就是,這個病人雖然失去了抗腫瘤治療價值,但是好賴也是腫瘤病人,至於為什麼腫瘤科不收,我想 @周青黛 應該比我更清楚。


瀉藥。醫學是經驗科學,需要在反覆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逐漸成長。犯錯誤在所難免。
還記得有個小段子,說醫生和黑社會有什麼相同之處,其中有一條:每個人身上都有幾條人命。
附:醫生和黑社會的相同點(純調侃):
1、都有自己的職業色彩,一黑一白
2、都是拿人錢財與人消災
3、都是剛開始什麼都做,以後逐漸專業化
4、都講究按資排輩
5、每個人身上都有幾條人命
6、都被社會所需要卻又不被社會所理解
7、都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從事該職業
8、每年都有大量的無知青年不斷湧入
9、都有可能半夜接到一個電話,就穿上大衣出門,消失在雨夜中


剛好半夜在手寫檢討書,寫到一半筆沒油不好使了上知乎剛好看到這題,雖然不太切題,還是不請自答吧。
先說為啥寫檢討吧,手誤寫了一個錯別字,患兒整個療程的治療均做錯部位,雖然說沒有傷害,但是時間寶貴,浪費了就很難挽回。我打心眼裡覺得愧對他,只能在後續的治療中盡量彌補。醫務工作不容差錯,不論大小,失之毫釐則差之千里不是說說而已。


說個感觸最深的吧,那就是做為醫務人員一定必須謹言慎行!不管是醫生護士治療師,或許你沒有把握隨口的一說,別人卻誠惶誠恐當做聖旨似的供著,搞不好就這樣改變了別人一生的軌跡。


前年遇到一對夫妻,第一個孩子是先天性小腦萎縮,想生第二胎於是去醫院做檢查諮詢醫生關於第二胎的風險,醫生答:放心生!大膽生!概率很低的!然後第二胎依舊是小腦萎縮。

對於患者本人來說,概率沒有高低之分,要麼是零要麼就是百分百!

現在他們第一個孩子在幾年前病逝,未滿二十。第二個孩子上學到五年級,病情持續惡化就退學做康復訓練了,近一年未見,不知近況如何,願安好。
聽說這對夫妻後面還領養了一個小孩,健康的。

知道這件事的時候我剛畢業,最直觀的想法就是不要說自己沒把握的事情,這些誇下的海口都是別人在用一輩子買單。

不是只有死亡才能叫做失誤,多得是比死亡更令人崩潰的事。


哈哈,現學現賣哦~
在醫療系統發達的國家,有一個Just Culture,就是為了防範出現這種一線人員背黑鍋的情況,先上圖:

根據上圖,如果能夠認識到,其實絕大多數錯誤的發生,都和自己沒啥關係,把任何一個人放在這裡,都會很相似出現錯誤,原因是系統幫助了我們犯錯了,尤其是在題主描述的如此基本的醫療條件都不滿足的情況下,您心裡就感覺好多了!


我們放射科、超聲科、病理科、檢驗科…有不少人受不了這種無法治癒患者的愧疚感,或是受不了患者凄慘的樣子,或是受不了血肉模糊膿痰飛濺的大場面,又或者接受不了現有醫療技術對絕大多數疾病無能為力的絕望現實——我們這些玻璃心大夫不約而同的選擇了輔助科室。

別逼自己,順其自然。
如果你經歷了大五一年實習也沒能適應這些殘酷的現實,來輔助科室吧。不直面患者的慘痛結局並不影響我們幫助臨床決策,這是對自己對患者都負責的一種選擇。


請你不要把自己架上聖台!!!等你到臨床實習你就知道了,每個老師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哪個醫生手上沒個幾條人命。
首先不說你剛參加工作時的經驗不足,再次走了一定工作經驗之後,也不可能什麼錯也不犯,或者你碰到的根本就是你沒怎麼接觸過或者不擅長的專業,最後一句,不要把自己架上聖台!!!
雖然醫生工作中面對的是一條條生命,但是你自己也不是神,不是每個一個病人到你手中就必然會生存會好轉。如果你去急診或者是120跟車一段時間就會更加深有體會,有時候就是TMD不知道什麼是最優選擇!!!治病不是考試,選一個最佳選項就完了,臨床上千差萬別,你能做的就是讓每個逝去的靈魂都有意義。同時就算我再怎麼勸你,這輩子你也是無法忘記在你手上失去的病人。真的是不可能忘記,痛苦能讓人成長的更快,所以每一個失去的人都會對後來的病人存活率有著不可磨滅的意思,也是對一個醫生最好的成長。


大夫用縮宮素未必就是錯的,更不要說你們自己買縮宮素醫生拿不到回扣了。不知題主你現在實習了沒有,如果在實習,那就多參加醫院裡疑難病例討論,死亡病例討論,多學科會診,每個科室都有死亡病例討論記錄,你可以不忙的時候多看看(這是除了查房和上手術我最喜歡的),以降低以後的失誤率。絕大部分病人的死,醫生是無過的,但每個醫生職業生涯都會犯錯。如果某醫生失誤導致病人死亡,那他肯定要愧疚要難過很久(電視劇里有護士因打錯葯而自殺),可更重要的是從中吸取教訓獲得提高。自我安慰的話:病人選你醫治,那同時選擇了你的專業能力 醫學知識和你潛在的失誤的可能,每天都有醫生會失誤只不過今天是你。有人吃飯噎死,有人喝水嗆死,有人過馬路被撞死,有人睡夢中被埋在廢墟壓死。所以你看,生命本就如此脆弱,是否在醫院裡死去也不是那麼……


但是聽大夫囑咐騎自行車子跑了很遠的路買來稀罕的縮宮素。

家屬跑去買的,這樣的話大夫不可能拿回扣的。


唉,干這行這個是逃不開的。昨天我博士舍友還因為第一次經歷患者死亡心情抑鬱在我這找安慰。至於我,轉行了。科室特性決定管過的病人很少還活著了,每次夜班心理壓力超大,每次搶救下醫囑都超緊張。但只要還幹這一行就一定要面對這個問題。要麼不斷吸取教訓、不斷學習到心理足夠強大,要麼就麻木。


呼,首先,為題主點個贊!希望像題主一樣真正願意為患者著想的醫生越來越多!

其次,我要勸題主,不要輕信上面的答案
佛教里有一種說法,叫「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在這裡給出答案的人,也僅僅只是按照他們現在的水平給出答案而已,不是究竟。貿然聽信,也許會走入歧途。
學習興盛一時的學問,不如去學流傳百年的學問,學習流傳百年的學問,不如學習流傳千年的學問。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以上有勸題主慢慢適應的,個人覺得不妥,這是自取麻木之道,是「磨損」自己的心,你也許不再感到過度愧疚,但卻沒有解決根本的問題。(就像吃了麻醉藥後往自己身上砍刀一樣)

建議題主可以向年老、有德行的醫生請教請教這個問題,畢竟他們也都是從這個階段過來的。但口頭上的回答恐怕未必能真正解決這個問題,最好還是呆在這樣的人身邊修行一段時間。
在這一點上更推薦中醫大夫
(現在的醫院模式大多屬西醫,加之我國文化正處衰落狀態,在這裡生活,易磨損。如果答主真的想解決內心的困惑的話,當尋他途。)

又或者查閱經典,比如儒家或佛家的典籍,以尋求解釋。
所謂「文化」,現在的人似乎都把「文化」當成電影小說一類的娛樂品,不對。文化是能解決人內心困惑的東西,古人也有類似這樣的困惑,相信你能在書中找到解答。

另外,看題主所提出的問題,是「如何避免····內疚的心理障礙」
內疚並非心理障礙,而是人天然的心情,避免內疚這一說法,題主似已落入強迫症的危險範圍
森田正馬有書《自覺與領悟之路》,可有所解。

為病人著想的意願與這份內疚的心情,是成就真正獨當一面的醫生所必要的素質,請題主珍惜。


推薦閱讀:

身为医生以及医护人员,你们是怎样做到面对各种不忍直视的病例的?

TAG:醫生 | 醫生常識 | 臨床醫生 | 醫生自由執業 | 婦科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