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的教育是怎麼樣的?有沒有類似現在留學的現象出現?
=w=
這個問題可大可小。
往大里說,這問題想要探討的是東漢末年到魏晉時期的教育發展。
往小里說,一句話就能粗暴總結,答覆題主……
我懶得詳細描述東漢末年的教育情況,只說個大概,給題主聽個樂呵。
今人設想古代的社會,總會覺得必然與今天極大不同。
針對教育這方面,大多數都以為古人肯定都只是讀幾年私塾專館,至於窮人則多數上不起學。
事實上至少在漢代,就有了成規模成體質的公立學校制度,以及相對應的民間私立學府。
雖然或多或少,與今天的學校有細節上的差異,但本質其實差不多。
————————————————
1、政府教育機構與民間私立學校
當時的人想要受到教育,一般只有兩個地方可去。
一是官學,二是私學,前者是由政府扶持撥款的教育機構,後者則完全出於民間私人。
某些大家族,則有能力在宗族內開設獨立的書館。更甚至經學世家如荀家,則直接傳承家學。
東漢對教育的重視態度,超過西漢很多,因此私學規模也更加可觀。
這多少出自劉秀的影響,他畢竟是儒生出身,對教育非常重視。
而哪怕西漢立國之初,大部分法律直接承襲秦制,條文上雖然禁止私學,實際上保持寬容的態度。
從現實角度出發,這與西漢初期的國力有直接關係。
劉邦連幾匹同樣毛色的馬都湊不齊了,西漢初期官方興辦公學的能力也可想而知。
而自惠帝時,正式解除了對私學的限制,私學在西漢得以更加名正言順。
文景時期,開始逐漸修改承襲自秦時的條律,加大了對教育資源的扶持。
孝武帝元朔五年興建太學,雖然此後獨尊儒術,影響了之前各家學派在民進的傳承。
但對於漢朝整體的教育環境而言,是越來越重視了。
目前對於官學的起源,沒有確切的說法,有人認為起於東周,也有人認為起自三代。
至少在漢朝,則確實是在文景改革,以及武帝開太學後,才真正興盛起來。
官學的形勢,無非就是由政府主持,派駐學官的教育機構。
從中央到地方各郡縣,都有設立官學,以及派駐學官。
具體到皇室的教育和太學的運作,因為太他媽長了,所以我一句都不跟你說。
今天我們考證漢朝的官學,已經比較困難了,但經常還能通過一些間接資料進行探索。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在典籍以及墓志銘中,若發現某人於某處擔任學官,則該地必有官學。
在他的傳記里,有這麼一句:
「更置城邑,立學校,表顯儒術。」
這不就是官學么……孔融其實也可以叫孔校長。
再舉一個例子,劉馥,傳記中也有類似的段落。「於是聚諸生,立學校,廣屯田……」。
這個聚諸生就是聚集儒生們的意思,聚集他們幹嘛?當然是講學了……
嗯,劉校長好。
話說我一直特別期待,有朝一日找到蔣干曾擔任學官的文獻……
————————————————
2、私學的規模和種類
具體到三國時期,基本上還是承接了東漢末年的教育規模。
在《後漢書》中,我們可以找到有記載的私學達三十八家之多,遍布各處郡縣。
這其中規模達萬人以上的私學有兩家,超過千人規模的有十餘家。
三國初期的碩儒鄭玄,受人尊敬,就因為他是授徒數千人的大私學的發起者。
在鄭玄的私學裡,主要教授《京氏易》、《古文尚書》、《春秋》,以及《九章算術》和曆法。
像鄭玄這樣的,是標準的傳經兼傳術,實用性很強,相當於今天的綜合性學府。
另外一個人,就是鍾繇他爺爺鍾皓,精研詩律,教授《詩經》和刑律,也有弟子千餘人。
再舉一個例子,就是鄭玄和盧植的老師,馬融。
馬大師的私學只教授五經,兼傳數經,不涉及數術、曆法、刑律,之類學問。
對比今天,就是標準的文科類學府。
只傳一經的私學也有很多,譬如東漢初的曹曾,還有宋登。弟子都有千餘人之多。
這兩位前者傳授古文尚書,後者傳授今文尚書。他們的徒子徒孫遇上,免不了要互相猛掄王八拳。
為啥有的人寧肯要曹操也不要袁紹呢?就因為袁紹這個傢伙是他媽的今文派啊!!!!!
這幫不說人話的小婊砸!
————————————————
3、私學與官學之外的教育形式
當然一個年輕人,是不可能直接去官學或私學這些高級學府進修的。
在此之前他們必須要啟蒙,要識字,要具備基礎的教育水準。
這就是上文提到的,宗族設立的書館了,其實就是後世私塾的前身。
按照漢朝的習俗,孩童識字當在八歲之前,在家中接受教育,識文斷字。
八歲之後,送至宗族或者閭里的書館接受進一步的開蒙。
這些書館有些是單憑一族之力開設,也有的是由幾家共同出資,聘請講師。
也有人將老師請至家中,但漢代知識分子比較牛逼,講究「禮有來學,師無往教」你丫不來拉倒。
在書館中,八歲以上,十五歲以下的孩童們,要接受進一步的教育。
繼續認字識文,練習書法,頌讀《孝經》、《論語》。《藝文志》記載過漢朝書館的初級教材。
其中涵蓋內容非常廣泛,最基礎的識字課本有之,教授數理、博物的教材亦有之。
荀彧他六叔荀爽,小時候出名,就是因為十二歲就會背春秋了,相當於初中生學了大學課程。
十五歲以後,這些孩子們大多數都會去郡內的私學或官學繼續深造。
事實上私學和官學的數量,只會比漢書中記載的更多。
鄭玄等人動輒數千的招生規模,皆因他們乃當時有名的經學家,格外德高望重。
而那些德不那麼高望不那麼重的學者,也未必會很差,只是學生只有幾十人,所以不出名罷了。
假設書館是小學和初中,那麼在此之上,還有更進一步的鄉塾、精廬、精舍。
鄉塾是進行一般經學教育的高中或職高,而精廬與精舍就是進行專經教育的大專院校了。
剛剛提到的鄭玄私學,可視為東漢名牌大學,只不過是私立的而已。
劉馥的官學好比南京大學,孔融孔校長的官學好比山東藍翔……不對,嗯……就是山東大學。
在這之外,還有比較奇葩的教育機構,就是傳說中的鴻都門學。
關於鴻都門學的記載,現存不多,止於何時,因何而廢,今人一概不知。
可以確切的,只有這時一所建於漢靈帝光和元年的藝術院校……
鴻都門學位於洛陽鴻都門,不傳授經學,而是以文辭、書法為主,具體情況一切不詳。
————————————————
4、地方學府之外的求學方式
至於題主的第二個問題,就是類似留學的現象,確切的說,是有的。
當時管這種行為叫遊學,畢竟大漢之外的地方根本沒學問啊。去國外頂多學個民族舞……
大概的形勢,就是一個幽州人眼巴巴跑到潁川來上學,學兩年之後又去洛陽蹭課聽。
為什麼會有這種求學形式呢?簡單的原因就是漢朝時知識傳播媒介有限。
所以求學者們或者因為本地缺少經學深湛的學者,又或者想涉獵別家的學說。
從各個地方,於全國各地流竄不休,增強個人的學識,也帶動了知識的傳播。
也有少數的情況,是學者自己帶著學生游移,往其他地方授徒傳教自家學派的內容。
咱們還拿鄭玄舉例子,他年輕時就曾經四處遊學。
先是在太學深造,然後跟從第五元先學習易經、曆法、數術。
學有所成後,又師從東郡人張恭祖,學習禮記、春秋、古文尚書。
最後才去馬融門下,繼續深造。
這種遊學經歷,就是後來鄭玄的私學可以兼傳經學數術的原因。
除鄭玄外,我們在很多大學者的傳記,都可以看到門下弟子有來自遠方的記載。
譬如法正的爺爺法真,他家在扶風眉縣,門下弟子有來自兗州的關東人,可為一例。
————————————————
5、寫煩了
基本上,這就是東漢末年的教育狀況。
官方鼓勵興學,儘力開設公立院校,民間也因為士族地主影響,有能力創辦各式私學。
整體而言,教育環境與氣氛相當不錯,也是三國時期人才爆發的一個原因。
洛陽是中央學府所在地,太學於全國教育水平來說,都可謂是最高點。
至於地方,在各地豪族內,士人、知識分子佔比越多的地方,私學越興盛。
反之,則私學勢弱,地方教育主要依賴於官學。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巴蜀……
譙周為什麼那麼有影響力呢?就因為巴蜀私學不盛,而他是益州的學官,桃李滿四川。
純粹拋磚引玉,如有疏漏錯謬……那也就這麼著了吧。
歡迎其他朋友補充訂正。
九江太守。
就醬!
- 三國戰亂,教育受到重大破壞。混戰時期,官方的教育機構基本不復存在,但民間的傳承教育仍得以保留,世家大族普遍重視、甚至壟斷了文化教育與受教育的權利。
- 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後,各國開始著手進行一些教育工作。曹操於建安八年下令郡國修建文學,五百戶以上的縣設置校官,選優秀子弟進校學習。曹丕稱帝以後,即恢復太學,設博士,從各縣學生中選拔優秀學生來京都太學學習,並制定了一些優惠政策。如規定太學學生兩年學通一經(即一部儒家經典著作)者稱弟子,不同一經者遣回;兩年學通兩經並考試合格者補文學掌故,不合格者可以補考,三年內學通三經者,提拔為高弟,可做太子舍人,考試不合格者可以補考,當舍人兩年學通四經者,提拔為郎中,不合格者可以補考,當郎中學通五經者,隨才錄用,不合格者可以補考。在這些政策的鼓舞下,許多人都願意學習,並努力學習,也出了一些人才。到青龍年間,魏太學生已達一千多人。
- 蜀漢也設有太學,置有博士,也招收了少量學生,湧現出一批學者。
國外留學生來華傳播佛教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火鳳燎原》和《蒼天航路》兩部三國題材漫畫?
※恆山為什麼要避元穆宗的諱?
※大明宮主體建築已經不存在了,保存遺址的意義是什麼?
※為什麼很多人認為成吉思汗是仇人?
※世界歷史上,是否真正存在「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