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民族狂介狷之事?


一看狷介二字,我馬上想起來日本作家中島敦的《山月記》中的一段:

隴西(ろうさい)の李徴(りちょう)は博學才穎(さいえい)、天寶の末年、若くして名を虎榜(こぼう)に連ね、ついで江南尉(こうなんい)に補せられたが、性、狷介(けんかい)、自(みずか)ら恃(たの)むところ頗(すこぶ)る厚く、賤吏(せんり)に甘んずるを潔(いさぎよ)しとしなかった。いくばくもなく官を退いた後は、故山(こざん)、虢略(かくりゃく)に帰臥(きが)し、人と交(まじわり)を絶って、ひたすら詩作に耽(ふけ)った。

隴西的李征博學多才,天寶末年,年紀輕輕就金榜題名,隨後,做到江南尉。性格狷介,自視甚高,不滿足做個卑微的官,不久,辭退官位,回老家虢略隱居,不與人交往,沉耽於吟詩作詞。然而,劇烈的自傲和自卑交加,與世界的格格不入使他終於發狂,變成了山中的老虎。

隨後,李征的朋友袁慘路過月下的山林,偶遇了已經成為老虎的李征。

山月記以唐代傳奇小說為素材,描述生性倨傲的詩人李征在自尊心與自卑心不斷交相衝突的矛盾下,終於發狂化身為虎的過程及其因果。作者借李征舊友袁慘的視角,敘述了懷才不遇者的痛苦。本篇選入日本高中課本,並因為夾雜大量古漢語,被稱為沒有註解就看不下去的課文。

《山月記》日語原文

《山月記》朗讀

這篇文章給了我極大的衝擊。當時我方才高二,在圖書館誤打誤撞發現了一本九十年代的《規範日本語》,並在其中找到了這篇文章。其中李征作的詩我至今記得:

偶因狂疾成殊類,災患相仍不可逃
今日爪牙誰敢敵,當時聲跡共相高
我為異物蓬茅下,君已成軺氣勢豪
此夕溪山對明月,不成長嘯但成嗥

頓時,我對懷才不遇潦倒一生有了直觀的認識。從此「山月」對於我來說,便在清風明月以外,有了一層壯志難酬的意義。

甚至山月記這個名字還成了地名

其實,作者中島敦作為日本傳統漢學世家一員,在日本漢學衰落之時,內心的感受大概與李征無二。

最後,來看一副輕鬆的圖片吧

(這聲音,是我的朋友李征嗎?)

這裡化用了袁慘見到變成老虎的李征的梗


夏完淳:

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

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寬。

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

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

參軍反抗清廷,年僅16歲就犧牲了。實乃漢族人傑。

夏完淳,不僅愛國,還會寫,詩有遺腹子,古人結婚真的太早了。,

------------------------我是漸近線------------------------

春秋伍子胥,為報父兄之仇,不惜背下賣國罵名,只為有朝一日策馬入楚,鞭屍舊君


寫幾個不知道對題不對,一個是水滸傳中的燕青,當時一個連皇帝都要挖地道,走後門去見的一個青樓女子(叫李詩詩)勾搭燕青,燕青不依,並對戴宗說到:「大丈夫處事,若為酒色而忘期本意,此與禽獸何異」水滸傳中我最佩服他!


「既不能流芳百世,不足復遺臭萬載耶?」

說過「遂使神州陸沉,百年丘虛,王夷甫諸人不得不任其責!」,北伐收復洛陽的桓公作此驚人語。

佛如有靈,能作禍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鑒臨,臣不怨悔。

韓夫子冒死上諫迎佛骨,直斥佛本夷狄之人。

五帝三皇神聖事,騙了無涯過客。有多少風流人物?盜跖庄屩流譽後,更陳王奮起揮黃鉞。歌未竟,東方白。

太祖讀史。


《論語?子路》: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太多數不過來。英雄豪傑(含大哲學家、大文豪、大藝術家)在某些情境下都有狂狷之態。


西風烈,

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馬蹄聲碎,

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

蒼山如海,

殘陽如血。

想像下當時的情景,真是佩服之至!

狂的是在那種情況下還能看到希望在哪,

狷介的是邁步從頭越。


所謂「狂介狷」,都是外人對他們的評價。普通人對自己不能理解的,與自己不同的,異於大眾的那些人和行為,稱為「狂介狷」。如此而已。然而那些狂者介者狷者只是不掩藏自己,自己是什麼樣就表現什麼樣,絕不屈從外人。

狂如何,介狷如何,沒有意義。只是俗人談資。


譚嗣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太祖斗天斗地,斗鬼斗神算得狂。
周總理行事低調,凌寒獨自開應該算得上狷介。


或許是李白
「仰天大笑出門去 我輩豈是蓬蒿人?」
「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海」
—李白秀口一吐 便是半個盛唐
或許是辛棄疾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觮,漢箭朝飛金僕姑。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鬚。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或許是杜甫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興費萬錢,
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世賢。宗之瀟洒美少年,
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蘇晉長齋綉佛前,
醉中往往愛逃禪。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張旭三杯草聖傳,
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談雄辨驚四筵。」


垓下之圍,楚霸王項羽率二十八騎沖陣掠旗。

原文節選: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漢騎追者數千人。項王自度不得脫,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今日固決死,願為諸君快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乃分其騎以為四隊,四向。漢軍圍之數重。項王謂其騎曰:「吾為公取彼一將。」令四面騎馳下,期山東為三處。於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將。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與其騎會為三處。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為三,復圍之。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尉,殺數十百人,復聚其騎,亡其兩騎耳。乃謂其騎曰:「何如?」騎皆伏曰:「如大王言!」

每讀至此,直覺大氣磅礴,酣暢淋漓。


天崩地裂之際,佛出也就不得百姓,唯有皇帝陛下能救得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范仲淹,字希文,號文正。喜好彈琴,據說平日只彈《履霜》因此當時人又稱之為范履霜。慶曆新政開北宋改革之先聲,改其風氣。在當時循默的政治風氣之下,文正公正直敢言。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砥礪北宋一代士風。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所揭示的士人情懷,已化為傳統精神的一部分。於應天書院就讀時,一首《睢陽學舍書懷》自見公之心境。
白雲無賴帝鄉遙,漢苑誰人奏洞簫。多難未應歌鳳鳥,薄才猶可賦鷦鷯。
瓢思顏於心還樂,琴遇懂君恨即銷。但使斯文天未喪,澗松何必怨山苗。

皇祐四年(1052年)五月,范仲淹病卒於徐州。(這裡關於慶曆新政過程不再敘述)此時在相隔不遠的舒州,一位年輕人作了《祭范穎州文》稱讚范仲淹:「嗚呼我公,一世之師。由初訖終,名節無疵。」他為范仲淹的去世深感痛心:「碩人今亡,邦國之憂!」他感到自己有負文正公期望:「矧鄙不肖,辱公知尤!」此人是王安石,時年32歲。文正公去世15年後,有王安石變法。


謝邀,
清代女詩人秋瑾的《對酒》:
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余世存的非常道


謝邀噢.....
但是這個我真的無法評價。
在我心中,每個人都有所謂狂介狷之事。人是很複雜的,有兩面性。
但是仍然首推瞿秋白。


一定有人說崖山


推薦閱讀:

論一個文人的自我修養?
中國古代武功高的文人都有哪些,哪個最強?

題主說的不是統軍能力或戰功啦,是個人武力……?
怎麼理解海子自殺,三毛自殺,老舍自殺?王國維自殺,顧城殺了妻子後自殺~求大神詳解?
如何評價張伯駒先生?
如何看待錢鍾書楊絳夫婦和林非肖鳳夫婦的恩怨?

TAG:文化 | 古人 | 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