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大多是生前幾近無人問津,死後才漸漸獲得認同的】是不是偽命題?

好像一直以來人們都愛說,搞藝術的,大多數是一生無人問津窮困潦倒的,只有在死後才會逐漸獲得世人的認同,所以搞藝術是很艱辛的沒前途的。
但是之前看了一部叫《再見了,魔法師》的漫畫之後就開始想,好像除了梵高啊,卡夫卡啊,舒伯特啊這些,與其說是死後成名,倒不如說是英年早逝的藝術家之外,好像一共也沒幾個藝術家是真的生前無人問津的啊?在排除派系鬥爭惡意打壓的前提下,大部分藝術家都是顯露出才華之後就被賞識然後逐漸獲得認同了啊?
所以說【藝術家大多是生前幾近無人問津,死後才漸漸獲得認同的】這句話其實是不是偽命題,還是說歷史上真的有很多投身藝術創作人的是像梵高那樣的?
【越想就越覺得是老一輩的人為了阻止下一代的人投身藝術事業,特意去極端化藝術行業的一個偽命題。說得好像搞藝術都是不務正業,沒有前途的樣子,好讓下一代都投身到農工商業去。】


是偽命題,此處把藝術家限定為fine arts領域。

首先搞清楚工業革命前(用這個做分界線是因為工業革命對世界和藝術界帶來的改變實在是太大了,直接印象社會結構/當然政治革命也有起到作用)的藝術家的資助者大部分是什麼人,無外乎是教堂,皇室,上流社會的人。得到了這些人資助的藝術家大多不會貧困潦倒或者無人問津。

以及搞清楚為什麼梵高,高更等人生前的作品不被大眾所認同(說無人問津的不準確,他們在圈子裡面還是挺有名的,只是當時的學院派不接受從從馬奈開始那群人的作品而已)。是因為他們的作品超過了時代所能接受的範圍。為什麼他們死後卻廣為人知?因為後來隨著藝術和社會的發展,人們能夠接受和理解他們的作品,所以他們變得「有名」了。

再者,有沒有藝術家生前廣受好評,死後卻無人問津呢?也有很多啊,比如現在很少有人提維多利亞時代作品,也很少有人提18,19世紀學院派的作品,提到的多形容為「保守,固守城規」,而實際上他們在當時非常的受歡迎。

最後,引用一段杜尚的話,

「藝術的歷史是和美學很不同的。對我來說,藝術的歷史是把某個時代保存在美術館裡,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一定是哪個時代最好的東西。它們甚至可能是那個時代平庸的表達,因為美麗的東西已經消失——公眾不想保存它們。」


【藝術家大多是生前幾近無人問津,死後才漸漸獲得認同的】這句話本身是瞎扯淡。但投身藝術創作很艱辛,這卻是完全沒有錯的。


西方的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對於art labor market是做過調查的。在相同的教育投資的情況下,和其他的職業相比,想投身藝術創作,你就要做好低收入和工作不穩定的心理準備。藝術行業是個相對來說相當殘酷的行業,它的風險高,兩極分化的程度也高,比例上占絕大頭的不出名的藝術家們,想通過藝術創作來養活自己,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一般來說,藝術家都會通過身兼幾職的方式來平衡自己的生存風險)。但最成功的藝術家所享有的回報,所獲得的曝光率,就像一座座虛幻的燈塔一樣,會吸引大量的風險偏好者前仆後繼地投身進去。而這其中的絕大部分人,如果沒有及時止損或是改變生存策略,可能終其一生都是一種相對來說非常炮灰的狀態。
我這裡說的藝術行業範圍比較大,藝術家指的也不止是畫家,還包括音樂家、舞蹈家,甚至是演員和作家。如果我自己有至親或是好朋友想往這些方向中的任何一個走,我一定會拿出數據來甩他一臉讓他好好想想明白的。所以相應地,我非常理解題主口中的老一輩人,他們的說法雖然武斷,看著甚至有點好笑,但出發點是沒錯的。

另外,題主會有【好像一共也沒幾個藝術家是真的生前無人問津的啊?】這樣的想法,是典型的倖存者偏差,你看到的,都是後世已經留名了的藝術家,他們都是千萬分之一中的幸運兒。你靠這幾位幸運兒去判斷整個藝術行業,顯然是不科學的。

《再見了,魔術師》我看過,稍微還記得一些,所以最後再補充幾句吧。這部漫畫似乎就畫到梵高兩兄弟去世,但事實上梵高的聲名鵲起,是在那之後再之後的事情了。藝術市場是個信息不太流通的市場,業內人士的認同是被整個社會認同的前提(這裡的業內人士包括評論家、畫廊主、經紀人和資深藝術愛好者等),而要業內人士的認同,突出的藝術才能當然必不可少,但其實同樣重要的,是布局和社交的能力。梵高本人的腦子裡是沒有什麼布局和社交的意識的,但他的幸運點就在於他有一對始終相信著他的才能的好弟弟和好弟媳,這位弟弟是藝術品經紀人,雖然去世得早,但想法都被他的妻子Johanna繼承了,而這位女士幾乎可以算做一個了不起的社會活動家了,她出書,寫傳記,推動荷蘭建立一個梵高基金會,這裡的每一步都是對梵高的藝術地位有著戰略性的推高作用的。
本來就想補充幾句的,不小心變成了一段,答得結構很隨意,題主見諒。


從達利開始,到安迪沃霍、再到村上隆,都不是這樣。都是名利滾滾。

但有的藝術家其實不考慮這些事情,「這麼俗還想做偉大的藝術家?」所以你可以看到近當代的,羅斯科也過得很痛苦,街頭攝影師薇薇安邁爾一輩子甘願做保姆……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藝術界和普通人圈子是一樣,有各種各樣的形態。

正如薩特說的:存在先於本質。人生在於自我選擇。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不繞那麼多彎子,不去區分什麼藝術的範疇,藝術家的範疇,就以我們的通常語境來簡單回答這個問題。

這是一種錯覺,或者說是偽命題。「藝術家大多是生前幾近無人問津,死後才漸漸獲得認同的」這樣的情況屈指可數,極少數,梵高算是一個。絕大多數情況下,如果一個藝術家的作品生前無人問津,死後也還是無人問津。生前成功的藝術家,死後有更火的也有漸漸淡出人們視野的也有,這個各行各業差不多都一樣。
隨便列舉出一些你所知道的藝術家,再查查他們的生前生活就知道了。他們大部分生前都已經得到了與他成就匹配的威望、財富和藝術地位。不僅藝術家,學者也是這樣。
本來想舉幾個例子,想想免得引起「什麼才是藝術家」的偏題就不舉例了,只要直覺想到的,都可以去查查他們生前的生活。

優秀藝術家和其他行業精英從這方面來說沒有太大差別——所產出的東西被接受,被奉為好東西,為人們所喜愛——人們願意購買或「供奉」。


是 說個國內的 曾梵志 作品拍到上億 64年生人


不是命題


現在就算是很著名的藝術家,不管是活著還是死了,大眾基本都不知道,他們的藝術也一直沒有受到世人的認同。


是偽命題。

真正的情況應該是大多數人無論活著還是死了都得不到認同。

至於你最後講的那個就有點陰謀論了,其實不過是一種偏見而已。


絕大多數藝術家在生前確實是幾近無人問津的,但死後能不能成名就不一定了,這個要看運氣。

我們看藝術史會有一種感覺,那些死後成名的藝術家們非常不幸。但這是一種錯覺,他們已經算非常幸運了,雖然比不上那些生前就出著名瀟洒過的藝術家幸運。每個時代從事藝術創作的人都非常多,而能夠被歷史記住的算是鳳毛麟角。像梵高那種情況,估計當時有不少人羨慕他死後的成名。絕大多數人是平庸地活著,然後從這個世界上消失,沒能留下什麼,能夠留下來點什麼的都是人生贏家。這方面有一個說法叫生還者假象(好像是這麼叫吧?)。

對一個藝術家來說可怕的不是死後成名,而是死了也不能成名,一輩子白過了。


推薦閱讀:

英文藝術史論文中有哪些常用但日常生活中並不常見的辭彙?
世界上有哪些跨界藝術家先驅?
你的領域有哪些經典的歷史著作?
如果有機會,你最想問藝術家什麼問題?
對於維梅爾的作品《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進行作品分析。?

TAG:藝術 | 藝術家 | 藝術史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