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你為什麼喜歡紅樓或者 讓你推薦 為什麼推薦紅樓?

很久沒讀紅樓了,但紅樓已成為信仰,時時在心中。但假設讓我談談題問,好似無從說起了,又好似可說的太多了,我想是寶玉如我卻不盡如我,寶玉和紅樓豐富的思想表達了我很多想法,使我深刻的認識自己,對紅樓如痴如醉。
本人也是個程序員一枚~,今天想在這問問大家?你們如何看?


小時候,外婆家藏有上海版《紅樓夢》連環畫,書已經很舊了,而且不全。然而「黛玉葬花」那本的封面,卻讓我著實驚艷了一回。

或許傳說中的仙女便是如此,美麗、孤絕、哀愁。

雖是連環畫,畫工卻相當出色,將黛玉的美貌渲染得淋漓盡致,且準確地捕捉到了她的神韻。那也是黛玉和其他女性最大的區別,能讓人一眼認出。

稍大一點,便開始看書了。最愛書中詩詞,桃花詩社、海棠詩社,這兩回實在愛得不行;次愛白雪紅梅、怡紅花簽,喜愛古典世界的風雅與歡悅;再者便是警幻仙子之夢境,兼各位女性的穿戴衣飾,掩卷想像,總覺得很美,卻又模模糊糊地說不出美在哪裡。

後來終於明白,《紅樓夢》的好處,竟和光源氏眼中的紫姬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朝夕相處,耳濡目染,已經看慣;然而竟無一人及得上她。」

之所以喜愛紅樓,只是因為在我心中,無人能出其右。

P.S.
圖片來源於網路:


不知有沒有朋友和我一樣,喜歡紅樓夢是從大觀園造園建築藝術開始的?初中時想像力豐富,常計劃著以後獨自生活的房間布局如何如何。也是打小對地圖莫名的愛好,第一次翻開《紅樓夢》發現背後的大觀園地圖時,眼睛頓時發光。翻開前面描寫寶玉和賈政一行入園的文字時,彷彿身臨其境,翠屏障目、羊腸小道而出,沁芳的流水,湘妃竹的庭院,青草香味的蘅蕪苑,還有凸碧堂凹晶館的構造我想像了很久依舊想像不出來是什麼模樣,整個大觀園景象在十七回中立體地呈現出來。後來我找到各種各樣的大觀園全景圖一一和原文作比較,總發出「瀟湘館不該在這個地方,蘅蕪苑的一角應該有通往梨香院的路,稻香村不止這麼大」之類的懷疑。以至於我總覺得至今沒看到一幅心中的大觀園圖。當然,我還只是一個奔赴紅學聖地途中的菜鳥而已,眼見有限。

越看《紅樓夢》就越有體會這一被稱為「百科全書」名頭的由來。從最初愛它的建築,慢慢又愛上了它的食材、醫學(這是看馬瑞芳說紅樓的視頻而愛上的),再到處世的道理,治家乃至暗喻的治國的道理,越扒越有趣。當然我也喜歡索隱派探索出來的那些似真非真的故事。

小時候家人不讓看紅樓,覺得小說裡面有兒童不宜的愛情故事。長大後看紅樓,卻唯獨沒有被寶黛愛情所吸引,似乎小說就與愛情無關。

可能與一代人紅樓影視印象不同,當年頻頻現身在央視的87紅樓夢我一次也沒撞見過。印象中只是在粵劇里略過黛玉葬花的劇情,那時我還不懂粵語。

記得初中那年李少紅版紅樓夢做宣傳,我懷著無比期待的心情等待它的播出,第一幕看的是作菊花詩和螃蟹詠那集,印象特別好。又後來還傻傻拿著原文坐在電視機前對旁白(現在站在影視作品的角度看那段旁白還真是覺得劇組好不羞恥)。再後來為了對比,去看了87版和89版,也看了越劇版,黛玉傳,什麼紅樓丫頭亂七八糟的都看,只要是關於紅樓夢的。然後,就成為87的死粉了,關鍵是人家太用心,細節決定存活時間啊,也是被一眾主創的追夢故事打動,開始了漫長的追劇歷史。大學的時候隔壁宿舍同學來我們宿舍,抱怨每次來我都在看紅樓夢,說我煩不煩吶!

其實,不煩,真不煩!

從最初的《紅樓夢》到紅樓夢,我都深深地愛著。從一開始擔心人家說我是愛紅樓的怪咖,到身邊人都知道我愛紅樓夢,獨鍾紅樓,未曾動搖。


謝邀。
我其實也不知道說怎麼,隨便寫一點吧。
小時候不喜歡看《紅樓夢》,等到十四五歲的時候特別喜歡寶黛之間小兒女情態,十七八歲喜歡大觀園裡的青春盛宴,並且同情黛玉寶玉寶釵等人的命運。再後來開始覺得風流如賈璉,也仍然有心裡堅守的善良。霸道如薛蟠,也不過是一個被寵壞了的孩子。猥瑣如賈瑞,也是一個沉迷在情慾里無法自拔的可憐之人。而賈環,也不過是被禮教、被人情、被自身的平庸嚴重摧殘了自尊和自信的自暴自棄可憐孩子,他可能完全不知道人情里還有「暖」這樣的東西,因為他從來沒有感受到過。這世上一千萬人就有一千萬種生存狀態,有人受上天眷顧,身世、容貌、才情、性格,有人就什麼都沒有。實在是很可憐。我覺得作者也很偉大,他寫每個人,可從來沒有加進個人的偏好或憎惡,都是很客觀地在寫,就像一個滿眼慈悲的菩薩俯視著芸芸眾生。慈悲心不僅能讓別人好過一點,而且自己的生命也會因此更加豐盈。讀到後面,我越來越覺得賈母是一個非常有品味、非常聰明而且最有慈悲心的人。她真的是賈府的靈魂人物,不僅是因為她年紀大。
以前不喜歡讀紅樓夢,大概是覺得紅樓夢太啰嗦,蝎蝎螫螫的,吃飯講幾頁,睡覺講幾頁,逛花園講幾頁,細細碎碎的,不知道有什麼好看的,那時候更喜歡古龍的快意恩仇,金庸的蕩氣迴腸,可現在越來越覺得,紅樓夢裡那種生命的厚重感,是任何一部小說都不能望其項背的。人是萬物之靈,活在世上,人與人,人與萬物,人與自己所碰撞出來的那種精彩是沒有什麼能夠比的。
大多數人活在世界上,是沒有多少機會去經歷跌宕起落的。吃飯睡覺打豆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好像生命一點激情也沒有。可是往往這樣的日子,才是最溫暖、最深情的。在時光的變遷里,你開始對周圍的人事產生很深深深的感情,朋友家人,住過的房子,從卧室窗外看出去的風景,每天路過的街道。。。可是自己並不會發現。直到有一天要離開,才發現他們已經積澱成生命里最厚重的東西。
紅樓夢裡面有一些細節讓我特別感動。比如有一次寶玉去看黛玉,問她一日吃了多少飯,這樣特別日常的關心,讓人特別感動。其實情到深處根本不是絢爛,只要一句「今兒一日吃了多少飯」就夠了。記得《行行重行行》里「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費」,《訣別書》里「努力加餐勿念妾」,一個是離亂相思信,一個是悔恨訣別書,生生死死,愛到深處,恨到深處,最後還是要勸那個人「努力加餐飯」。所以,平凡的生活,平常的事情,用心體會,也是可以很浪漫的。
有一段時間,每次讀《好了歌》就會特別傷心,覺得它不止在說《紅樓夢》里所有人的命運,還有我的,所有人的。生命里不管是烈火烹油的繁華,還是驚心動魄的跌宕,痴情也好,執著也罷,交纏糾結,無常反覆,到最後都要殊途同歸,終須一散。這樣一想,覺得什麼都沒有意義。可能是我代入性太強了,哈哈。如果曹雪芹寫賈寶玉是在寫他自己的話,那也是因為他一生中經歷了那樣的大起大落,才會棄儒尊佛道,才會覺得生命里所有的美好與不好都不是真的。至於我們這些凡人嘛,就該過凡人的生活,有凡人的思想,求個平淡安穩就好。


因為裡面有人生


謝邀。
剛開始看紅樓的時候,我喜歡的原因有很多很多。無外乎,良辰美景,倚紅偎翠,詩詞歌賦,——簡而言之,對美好古代生活的嚮往,用書里的話,應該是「慕雅女」。

然後無外乎是看書、看各種各樣的評論書什麼的。這會子,喜歡的是源遠流長的文化啊,歷史啊,獵奇啊,版本啊——這些看似專業的坑讓當時的我樂此不疲。——「訪雅」

然後終於意識到,我再怎麼喜歡也只想做一個簡單的愛好者,而不是想成為專業研究的人士。我終於選擇了自己看書的方向。
然後,我一下子放鬆了,想看什麼書就看看,不為書里的bug而糾結,不為某個情節而狂躁。我就是個在書里自得其樂的愛好者。——「好讀書不求甚解」

現在,我不大喜歡討論紅樓。因為已經討論了很多年,能遇到能夠有效交流,你願意說,他願意聽,他願意說,你願意聽,這種愉快的交流在能遇到很多人的現在,依然是一種極其難得的緣分。(我沒有強烈的討論需求也是因為在這幾年時間,我還是有幾個固定的可以私下交流問題的小夥伴,感謝緣分,感謝他們)
我現在的愛好就是,刷刷紅樓題,出出紅樓題,花樣玩題。天天跟那幾個愛玩題的人,玩啊玩,在我們的大觀園,天天玩玩玩~~~——「我找到了我們的大觀園,書里書外一般同」

———————————————————————————————————————
順便發箇舊東西,這個問題我很久很久之前也糾結過,然後我寫了這個東西。你看著玩吧。
論理智地愛紅樓的重要性——《捶碎紅樓》讀後感

這幾天終於發完了這本書《捶碎紅樓》,有質疑的聲音,有支持的聲音,也有更多的人,默默地看著。無論怎樣,謝謝大家給我的信任。

小蟲和風風都問我,為什麼要發這個,也許會對新人有很大的誤導。我想說,我們需要的對紅樓,理智的愛。

前幾天,我一直在問大家,為什麼愛紅樓。也許是因為喜歡紅樓,我犯了很多錯誤。比如大家一遍遍勸我,不要光看這個,要多看看其他書。但是,也許是相伴太久,我很難融入其他書,我看的也只有故事、思想。我知道這是不對的,但是我很難走出來了。很多人告訴過我「紅樓夢只是一本小說」,我卻有些執迷不悟。看了大家的答案,我覺得你們真心愛著的,但我不希望你們也陷進來,這個未必是好事。

今天上午,恩傷說,我發的書讓曹公在他心中的形象呼的一下降低了好多了。其實,我們能失去的,只是我們因為過分喜愛而強加在這本書和作者身上的光環。這樣的光環,本來就是沒有的,是我們臆想的,失去了也沒有什麼可惜的。

我見過很多人喜歡過紅樓,大多在年少,最嚮往愛情的時候。後來慢慢就淡了,告訴我這個只是一本小說。可能他們是在親身經歷了生活以後幡然醒悟,書里的生活只能是我們一種虛幻的嚮往,我們還是要實際一些。這些人也曾很喜歡紅樓,後來就慢慢離開了。

也許是他們對紅樓期望太高,在她們足夠明白這本書以後,選擇了離開。也許她們認為這些只是夢想,在他們足夠清醒以後,選擇了離開。

還有很多人不喜歡紅樓,認為家長里短,沒有激情;認為人美花嬌,都是意淫,也有人認為無聊,那樣的青春與美好,只是紅樓一夢罷了。

有的人,沉迷在書里,畫了很多時間精力,成了書,寫了文,結果卻是一場荒唐。也許有悔,也許無怨。(題外話,我知道胭脂真心喜歡紅樓,但是現在學習更重要,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是更聰明的做法,我知道你懂的)

喜歡或不喜歡,都是個人的事情。我只希望大家也可以,正視紅樓。它是一本小說,一本很好的小說。僅此而已。

真的那麼重要嗎?這本書可以帶給我們很多,而不是版本、考據出的驚天秘密所取代的。我們能不能,不要學習那麼多負面的東西呢?

不要學得上綱上線,認為賈家一定代表了封建王朝的覆滅;不要學得走火入魔,認為這一定是曹家秘史;不要學得異想天開,認為曹雪芹密謀反清復明;也不要學得咬文嚼字,每一個版本異出都暗示深意。

如果,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真的發現曹雪芹真的有大寓意大陰謀。那麼,這本書的文學性、思想性、藝術系一定會大受傷害。——就好像你深愛的一個人,你認為他也同樣深愛著你,結果卻發現他愛的只是你的錢一樣可笑。

所以,很多人看書,很多人寫書,專家太多,到最後,我們迷失了:我們看的,到底是不是同一本紅樓夢?

那麼,我們只要看書就好了,我們只要去看文本就好了。當然,我們也必須承認,文本里有這樣那樣的bug,文本里有亂七八糟的問題,就連每一個人物,都有性格上的弱點。有人說這是「美玉微瑕」,也有人說,這是「月球表面(遠看很美,近看很亂)」。可是,這就是紅樓夢的本身,這就是存下來的《紅樓夢》。

如果去掉別人加上的種種光環,如果去掉你心裡帶上的無限崇敬。重新看這樣一本書,你還會不會愛它呢?它沒有寫完,它有很多瑕疵,它人物多的來不及刻畫。——你還愛它嗎?

一定會有人愛它的。就像那句話:「 多少人曾愛慕你青春嫵媚的身影, 愛慕你的美麗,出自假意或真心, 而唯獨一人愛你那朝聖者的靈魂, 愛你日漸蒼老的容顏(出自葉芝:《當你老了》)」。我們愛的,不是蒼老的容顏,而是本真的紅樓,沒有光環、讚美、陰謀的紅樓。

我們愛的,是紅樓里每個人靈魂的閃光點,是那些日常感情里讓你感同身受的一霎那。你看這那些悲劇上演,卻無能為力。

就算文本,我們也需要理智。沒有人是完美的,也沒有人十惡不赦。你可以喜歡其中任何一個人,但不要盲目地去學習,去崇拜。

不要學林妹妹的多心多思,我們可以樂觀面對生活;不要學寶玉的不喜讀書,要努力有自己的一技之長;不要學尤二姐的貪慕富貴,一個人也要立定本心;不要學鳳姐的心狠手辣,我們可以和平處理事情。

不要認為黛玉只是愛哭、尖酸刻薄、小性子,不要認為寶姐姐只會陰險狡詐、暗藏心機。不要認為寶玉只能安於享樂一事無成,不要認為鳳姐只有心狠手辣貪財害命。曹公是為女兒立傳的,他無意洗白也無意抹黑,只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陷。我們可以理解,可以包容,可以不認同,可以批判。但是我們不要臉譜化,不要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更不要盲目地不分是非,掐來掐去。

我們可以看到書里故事,看到書外人心。如果我們可以把紅樓融入我們的生活,那麼這是一本可以陪伴我們一生的書。

最後,我引用作者的話作為結束語:這是《紅樓夢》中的春恨秋悲,萬種閑愁,如今也依然存在於我們的世界中。即使是在三百年後的今天,我們依然會在美麗而短暫的黃昏里惆悵,會在流雲般飛走的愛情中流淚,我們的手裡也不可能永遠握住甜美、芳香,也總會有某些時刻感到倦怠與焦躁,窒息和迷茫。這正是《紅樓夢》的魅力所在。

希望大家能凈下心來好好地欣賞《紅樓夢》這本書,不要將她高高地供在神壇上遠離我們,也不要被亂七八糟的事情污染了《紅樓夢》,讓《紅樓夢》的世界如「白雪琉璃」、如「霽月彩雲」,永遠那樣的純凈美麗,是我們大家心中的「幽微靈秀地」。

2014.2.20

胡亂說了一些,其實我也不知道說什麼。我已經習慣了有一個紅樓的世界的生活。我的世界,我很開心,沉醉不醒,就是這樣。


因為其中每一句每個人物都值得去反覆咀嚼。
紅樓眾生,少時讀是看個熱鬧,青年時讀卻是覺出其中的愛別離和求不得。中年和老年時會再讀一遍,感悟可能又會不同。但自認為《紅樓夢》不可讀太多遍,如果是研究紅學的話另說。讀個十遍二十遍的人就會犯痴態,一舉一動帶了紅樓中的意味,說話就會充滿著矯情,也容易魔怔。
所以喜愛歸喜愛,它畢竟包涵了太多,兒女情長、家長里短、人文風情、歷史興衰等等等等,但就像缺失了的幾十回一樣,如維納斯斷臂,太通透就失去了趣味,有著遺憾才是人生,才是俗世。
這個就是我喜愛《紅樓夢》的原因,它不完滿,它有人間煙火氣。
太語文試卷的答案我也不怎麼想說,談論細節精妙也太多人比我厲害,所以這裡只談個人感想。


謝邀。第一次看紅樓時只是抱著一定要在初中階段把四大名著看完,不然顯得很沒文學素養的趕腳。那時在讀初三來著,功課還蠻緊的,可是為了讀紅樓,只能把午休時間犧牲掉了。花了不到一個星期看完,其實沒怎麼看懂來著……而且初中還蠻純情的……(現在就只能用污妖王來形容了,)捂臉(jpg)。特別是那些比較隱晦的描寫,看的更是雲里霧裡的。不懂寶玉為什麼在撞破秦鍾與智能兒的情事後可以那麼坦然。忘記是那一回了,好像是在描寫寶玉的小廝在和另外的一個人在親嘴摸乳還是什麼來著,那時候一直在想,另外一個人到底是男的還是女的,覺得怎麼一個丫鬟取得名字那麼像男的……那些詩詞也幾乎全是略過的。儘管這樣,在初三時我卻是把紅樓夢翻了不下四五篇。現在想來,其實那時經歷的太少,可謂是門外看熱鬧而已。而且,可能還懷著別樣的諸如「自己在感情方面太過遲鈍,多看看紅樓,或許能有所收穫的想法。不過也很清楚地記得那時候看到黛玉在吟誦葬花詞里的"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的時候,卻是幾乎落淚。感覺自己也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了那種哀傷。大抵那時我在看紅樓時,卻是不由自主地便將自己代入了黛玉的角色。現在再看紅樓時,反而會去嘗試了解每個人的想法。這大抵是一部好的作品,所能給人帶來的,它能使你情不自禁地便融入進去了。一些人可能會將自己代入寶釵,一些人可能會是湘雲。但不管是哪一個,他都能帶給讀者一種新的體驗。就像是你同樣經歷過了這樣的一段生活。


不再恣意地評論她人,對每個人都充滿慈悲。


毛主席說的對 看紅樓夢可以了解封建社會
開始不以為然
看了幾十年
毛主席說的真對


因為林黛玉,還有陳曉旭!

87版《紅樓夢》中陳曉旭飾演的林黛玉演繹得淋漓盡致——尖酸刻薄、柔弱嬌媚,還多了一種俏皮可愛,讓人忍俊不禁。文革中長大的陳曉旭乖巧的令人心疼,讓人心生惻隱。只可惜斯人邈邈,花魂已逝,年僅41歲便罹患乳腺癌去世。彷彿是時間的重疊,兩個「黛玉」合二為一,一般的柔腸婉轉,一般的乖巧伶俐,一般的紅顏薄命。情深不壽,她驚艷了時光,她把眼淚一併還給了「神瑛侍者」。


因為林黛玉的」真」。
她使小性的時候我也愛,她生氣的時候我也愛,她偶爾犯傻的時候我也愛。如果我是男人,我就希望有這樣一個女朋友。別跟我說什麼黛玉太作,寶釵識大體什麼的,那是因為她根本不愛你。


讓我明白令人傷感的現實 ,一般人的生死會讓人感動憐惜嗎,也就是那樣美的人兒一撇一笑一悲一喜都能讓人心動。


謝邀!說起紅樓話題,那真是三歲死了娘,一說話就長啊!(其實金瓶梅我更喜歡)

最早接觸,其實是7,8歲那會看的電視劇——央視老版本的——在穿的確良的年代,從屏幕上看到衣著光鮮亮麗的各路神仙姐姐晃來晃去,這種感受本身就是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感受。這時候電視機還是黑白的,如果是彩色的,那還得了。接觸到書,就是高中時候課本那篇林黛玉進賈府。書中詳細描寫了清代的一些規矩,禮儀。比如轎夫抬黛玉只能到二門。然後換未成年的小鮮肉再抬進二門。老太太那裡人們的座次順序。而這些在我童年的陝西(我是陝西咸陽人)都有所保留。比如春節吃飯時的座次,哥哥們進屋我要站起來。但弟弟進屋我不需要。我進來他要站起來。書里的這些細節和我的生活環境就產生了一絲共鳴。有了共鳴才會有興趣不是。

後來認真通讀都是2005年的事的。有一年夏天,我也準備些黃酒點心,以及咸陽的燒雞,細細的把這紅樓看來。首先這部書的產生就是千年難遇的。一難難在作者是王思聰這種財富級別的人,見多識廣的,姑且叫做曹思聰。二難難在他家破產了(你能想像王思聰破產的樣子不)。三難難在曹思聰還是個高材生,不只會在娛樂圈攪屎,的確詩文寫的好。模仿誰口氣寫的詩也是滴水不漏。四難難在曹思聰還很接地氣。你看茗煙在學堂里罵人那幾句話,不是混過菜市場的人能寫出來?五難難在曹思聰還是個設計師。在沒有總平面圖和效果圖的年代,他全靠寫設計說明的手法把寧國府,榮國府,大觀園這三組建築描述的清清楚楚,層次分明。有好事之徒根據設計說明都把大觀園復原了。圓明園好歹是有宮廷畫師的效果圖和遺址在,而這大觀園全靠曹思聰的設計說明。六難難在曹思聰還是個高檔吃貨。這個不必贅述,中國人都明白。七難難在曹思聰還有悟性。沒有悟性,沒有哲學思辨,紅樓就是一個貧民窟,雖然房屋眾多,但零散雜亂,遠望壯觀而近看單薄。有了哲學思辨,眾多房屋圍繞軸線排列。馬上宮室森嚴,氣象嚴整。八難難在曹思聰不會葛優癱。是我的話,從財富頂端跌落,肯定天天像葛優那樣生無可戀了,每日醉生夢死,喝死算了。而曹思聰充滿了正能量,批閱刪改10載,為我等留下這部重典,也給紅學家們留了飯碗,真是大大的功德!

有了這八難,你說這書你看的時候能不戰戰兢兢?中國傳統文化包括二十四史以及各路小說(三國,隋唐演義),主要是記載省級以上領導的故事。而且描寫臉譜化。好人就是好人,壞人就是壞人。以至於以前看戲,先問這是好人還是壞人。這種非此即彼的習慣,大概就是這些作品影響的。我喜歡日本車。你是漢奸。這種邏輯就是非此即彼。而紅樓就是難得的描寫了各路人物的生活場景,以及各路人物的豐富性格。讓人不再臉譜化。比如一,小時候很恨賈政,簡直是個大反派。但隨著我有了兒子,我覺得政老爺很好啊,換我,我也會這樣。二,以前不喜歡賈敬,亂來嘛。後來發現人家是個進士,世襲之門還考大學,還考中了。這完全是正能量啊。說人家煉丹這些,王林招搖撞騙多少年了?我們哪裡有資格嘲笑賈敬!三,之前喜歡黛玉,簡直女神。現在讓我說,就是個綠茶婊啊。四,劉姥姥?母蝗蟲啊。當我在社會上摸爬滾打這些年後,劉姥姥,女中豪傑啊!!!人物鮮活,因時因事而異,這就是三次元描寫人物,是個雕塑,而不是二次元的平面人物。

隨著年紀,閱歷的增長,看同一部書看出了新的東西,新的領悟。這就是經典。經典就是隨著時間流逝而愈發閃光的東西。對於經典,我怎能排斥?有人問我讀什麼書了解中國,我怎麼能不推薦紅樓???


因為每次讀,總能從紅樓中發現驚喜。最愛它的那一刻也是自己有了新的認識的那刻。就拿對兩位女主角的認識來講。
初讀時陶醉於林黛玉薛寶釵截然不同的美,一個是葬花的凄美,一個是撲蝶的華美,一個消瘦哀傷冷寂,一個圓潤活潑熱鬧,兩種美沒有高下之分,令人神往。
後來讀喜歡上林黛玉的純凈,對她孤苦的心境有了更深的體會,不再覺得她的葬花之舉是富家小姐矯情造作,並且開始討厭薛寶釵的圓融煉達。
現在發現作者花大力氣塑造林薛二人哪裡只是告訴你她們截然不同的的美麗,或者截然不同的性格?作者是在通過她們表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生命態度——一種出世,一種入世;一種道家,一種儒家;一種堅守人格甘於冷清,一種自律內斂追求成功;前者的標準在內心,後者的標準在塵俗。
起初我們可能都是林黛玉,後來慢慢活得像薛寶釵,(林黛玉在小說里活不長,類似林黛玉的人在塵世中也生存不了)。
於是這麼看來,我們每個人身上難免會同時有著林薛二人的影子。想活成林黛玉,但不能沒有薛寶釵的『』成熟";想活成薛寶釵,又不會忘卻林黛玉的"簡單『』,所以,她們的美始終能引起我們的嚮往。


謝邀。

個人喜歡的是作者對人性淋漓盡致的描寫。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的影子,又每個人都不盡如自己。當然也不見得是「自己」,可以套用於現實生活中的其他人。

作者對不同性格和特點的欣賞,難能可貴吧。喜歡這種多元、複雜、而又在總規律上歸一的現實主義作品。

另外,有這種想法可能正好說明我只是葉公好龍罷了,和真正喜愛這部作品的人,想法估計有很大差別。


忘了誰說過。
小的來說,紅樓是一個院子的兒女情長;
大的來說,紅樓是一個國家的興盛衰亡。


好好讀《紅樓夢》還是從十二歲開始。因為看了張愛玲的書,對《紅樓夢》開始有興趣。第一遍,看故事情節,跌宕起伏。第二遍,細細的看語言描寫。然後就發現情節不完全,於是開始找更加完整的《紅樓夢》。最後看了一遍更完整的《紅樓夢》。合上書的時候有些心酸,似乎跟著賈寶玉過完了一生。從此愛上《紅樓夢》,不時重溫一下。最近開始對脂硯齋評感興趣,真在預備著買,大概會有更深的理解。讀《紅樓夢》已經成了我生活的興趣了。


我不知道別人,我只覺得小時候看不懂也不願讀。
我看四大名著的順序是西遊水滸三國紅樓。
小時候怎麼也不肯看紅樓,憑著一顆中二心,好像不屑世俗塵寰,嚮往的是沙場馳騁,江湖義氣,神魔鬼怪。紅樓夢?親戚關係太複雜,搞不懂搞不懂。而且愛情故事,有什麼好看的。(我當時還覺得不看紅樓看三國很有優越感。。。)
小時候嘛,喜歡聽新鮮兒故事。覺得紅樓就是張家長李家短什麼的……
後來被安利了87電視劇,《蔣勛讀紅樓夢》,突然覺得這本書和我想像中的不太一樣。
不只是言情家常。
什麼是經典呢?我覺得就是足夠豐富,豐富到你生活的點滴都能在其中找到對應。經典是可以讀一輩子的書,是另一個豐滿有血肉的世界,一個你能開起上帝視角也能融入其中的世界。


周亞勤:大器晚成畫「紅樓」

嘉興在線新聞網 2013年08月30日 10:39:07 手機看新聞 我要投稿 飛信報料有獎

他曾得到書壇泰斗沙孟海「悲鴻不在墨牧在」的讚譽,也曾得到豐子愷女兒豐一吟「大器晚成」的親筆題字。


他的畫作《捧得蟠桃孝母親》曾被澳門首任特首何厚鏵收藏;他的四尺整幅《八駿奔騰馬》由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的馬萬祺收藏;他曾為嘉興科學技術館設計館徽……


他是周亞勤,字墨牧,嘉興自學成才的畫家,工仕女,擅奔馬。


走進周亞勤位於明月社區的家,牆上掛著幾幅他和他父親的畫,十餘平方的客廳,一張大桌子幾乎佔據了所有的空間,這就是他的畫桌了。


他從小喜愛畫畫,一畫就是四十年。


周亞勤的父親是一位裱畫師,擅長裱畫與畫畫,家中收藏很多海派畫家費丹旭和潘振鏞的工筆仕女畫底稿,這些底稿是周亞勤臨摹的對象。周亞勤說:「工筆畫基礎很重要。奔馬是寫意畫,能把它畫好得益於我工筆畫的功底。」周亞勤對自己人物畫的開相比較得意。他說開相就是人物畫的臉,開相好,人物的臉就比較好看。


對一個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來說,要達到這種程度並不容易。每一張構圖精美、栩栩如生的仕女畫背後,都凝聚著周亞勤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的毅力與汗水,展示著他的情趣與才華。客廳的牆壁上、櫥櫃里、卧室都是他的畫,有已經畫好的,還有多次臨摹的畫稿。


畫工筆畫很花工夫,光頭髮就要畫上一天。談戀愛時,他曾因畫好馬尾再赴約,讓女朋友(如今的妻子)苦等到日落西山。


1970年,周亞勤在豐收農機廠做車工,2000年申請內退,在這三十年內,他一直利用業餘時間畫畫。對畫畫的興趣與追求是支撐他堅持下來的動力。為了能夠全身心投入自己熱愛的繪畫事業,他在2000年毅然決定內退。當時妻子不理解。周亞勤說:「我父親當年也不贊成我學畫,他說學畫很苦。」但周亞勤的志趣在畫畫,甘心走這條辛苦的路。他的人生信條是:以苦為樂無所謂逆境順境,終生奮鬥何必問有名無名。


經過多年努力,周亞勤在奔馬和工筆仕女畫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就。現在他主要畫奔馬和「紅樓夢」。內退後,他就計劃畫「紅樓夢」,但直到2010年才動筆,目前已經畫好二十幾幅。周亞勤說他之所以選擇畫「紅樓夢」,一是小說《紅樓夢》以南京為故事的主要發展空間,符合江南文化特色;二是他擅長畫工筆仕女畫,又有兩三年畫連環畫的基礎,畫「紅樓夢」入手比較容易;三是目前國內畫「紅樓夢」的人很少,他要將國畫「紅樓夢」傳承下去,在這方面他曾得到紅學專家周汝昌的鼓勵;四是個人的愛好與理想,他從小喜歡文學,尤其是《紅樓夢》。

他看過越劇《紅樓夢》、陳曉旭版的電視劇《紅樓夢》,還有《紅樓夢》的連環畫,現在他想用一幅幅精美的國畫來展示《紅樓夢》。雖然他已經畫了二十幾幅「紅樓夢」,但他認為自己畫「紅樓夢」才剛起步,計劃要將其畫成一個系列,到國外去開畫展。


周亞勤說自己現在的心態很好,一邊畫畫,一邊帶學生,還學會了使用電腦。他表示:「一個人的精力有限,我集中於自己感興趣的一點,就會有所成就和收穫。」

來源:嘉興在線—嘉興日報 作者:實習記者 高雲玲 通訊員 曾佳芬 攝影 袁培德 編輯:高昱雯 責任編輯:陳蘇


因為不甘的命運 因為未完的遺憾


推薦閱讀:

《紅樓夢》有什麼缺點或者不足?
《紅樓夢》中詩詞的水準如何?
寶玉為什麼告訴了晴雯墜兒是小偷?
如何評價周汝昌先生與馮其庸先生的紅學紛爭?
如何反駁「林黛玉是瑪麗蘇」這種言論?

TAG:紅樓夢小說 | 紅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