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張藝謀電影《活著》中對原作的部分改動?


小說和電影作為兩種不同的藝術表現手段,雖然可以講述同一個故事,表現同一種精神內核,但是在相互轉換的時候要保持著完全的一致難度是極高的,也就是說,任何一部小說要拍成電影都會不可避免的要進行不同程度的改編。
張藝謀在遇到好劇本的時候是一個可以表現出個性的導演(且不論這種個性對作品的影響),而余華的加入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主題思想的不偏離,當然,還要考慮廣電總局的審查尺度(事實上即使余華做出了改變結局這樣大的妥協,這部影片最終仍舊因為「詆毀社會主義法制,詆毀政黨執政能力」而沒有通過審查),從以上幾點來看影片的改編基本上可算成功,並且也受到了業內的認可(獲得了戛納電影節評委會大獎、全美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非英語對白電影等眾多重量級大獎)。

以下就幾個方面分點列齣電影與小說的不同之處:

一、主題思想
小說的基調無疑是沉重與黑暗的,這是主人公所在的時代決定的,也是作者想要表達的「人和命運的關係」這個主題的特性所決定的。余華說:「《活著》講述了一個人和他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但我讀過之後卻並不認為在這個冰冷的天幕下覆蓋著的是福貴與命運的「友情」,我看到的分明是抗爭,是一個人為了原本就應該屬於他的愛與溫暖,而與命運所做的無法逃避的掙扎。這個故事的悲劇性並不是像古典英雄史詩那樣在於人的失敗,而是這場爭鬥——無論對於人還是命運——最後根本沒有贏家。
而電影顯然不能這麼拍,一部主題陰暗的電影在中國是不可能通過審查的。所以在電影中,以福貴為代表的主人公們並不像小說中那樣對一切苦難逆來順受,而是始終在積極地尋求改變。最後的結局也是充滿溫情,福貴一家雖然歷經苦難,但最終達到了他們一直以來所尋求著的生活,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們實際上是戰勝了命運。
小說中可以充當著主角地位的「命運」在電影里披上了厚厚的政治外衣,這顯然是受到了張藝謀「文革情結」的影響,電影中增加了大段大段的文革場景——不只是背景描繪,而是直接影響情節發展——人物的政治敏感度和小說中近乎出世的態度相比也有了極大的提高。從最後的效果來看,這種改編是成功的,在體現出張藝謀強烈的個人風格的同時也賦予了故事新的精神內核。

二、人物形象
1、 福貴
電影中福貴的形象有著明顯的葛優的特點,或者說,所有的改變都是依據著葛優的特點進行的。表演者影響角色,是電影的一個特點。葛優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他賦予了福貴這個形象以新的靈魂。
具體來講,有以下幾點不同:
(1)小說里的福貴不學無術,破產後只能種田為生。電影里擅長唱皮影,破產後做小買賣和唱皮影為生。
(2)小說中破產前的福貴飛揚跋扈,怪誕不羈。電影中弱化了福貴的叛逆,只是和父親斗幾句嘴,並不動手罵臟。
(3)電影中強化了夫妻感情,福貴只賭不嫖,也沒有家暴,成為了一個有缺點但是愛護妻子的模範丈夫。
(4)電影去除了福貴和丈人之間的矛盾這一條線索。
(5)小說中福貴是個永遠不會反抗的人,對所有負擔都是逆來順受。最明顯的一點,在把家產輸給龍二的時候,小說中並沒有強烈反應,電影中加強了葛優的個性形象,在得知自己浮光家產的時候開始發瘋。
(6)小說中福貴是個地道的愚昧的農民。而在電影中成了政治家,有著極高的政治敏感度,包括為了一句「破壞大食堂就是破壞大躍進」而責罵兒子,為了表現「不落後」而把兒子送上絕路。
2、 家珍
我個人對家珍的形象改編很不滿,這不是家珍,這是鞏俐。
家珍雖然不是出生名門但也是一個標準的封建社會培養出來的大家閨秀,有著一定的修養(不是學識)和氣質,至少深知並恪守三從四德,並且很聰明,這一點從她巧勸福貴的方法上就能看出來。
但是在電影中,鞏俐把小說中賢良淑德的大家閨秀變成了有著一副市儈嘴臉的怨婦。她完全破壞了小說形象的氣質,家珍不再是大家閨秀,也不是小家碧玉,而是俗不可耐。
張藝謀給鞏俐加了大量的戲份,但是卻完全拋棄了這個形象真正的可愛之處。巧勸變成了嘮叨,強行被拉回家變成了主動離開,鳳霞也沒有被留下來,她甚至會指使兒子去捉弄丈夫。我並不是說這種改編無聊無意義,但是這不可能是封建大家閨秀能做出來的事情。
另外,在小說中,家珍是一個堅強的,甚至帶有神聖感的女性,她的修養與品性,她的不屈與樂觀,是中華民族女性的最難能可貴的品質。但是在電影中我完全看不到這些閃光點,沒有了病痛的壓迫於是體現不出來什麼不屈和樂觀,而在那些「符合人情常理的」嘮叨與失控中,也完全見不到什麼修養與品性。
男性作家往往會把自己性格中的一部分——而且通常是美好的那一部分——隱藏在筆下的女性形象中,比如曹雪芹。我相信家珍也分擔著余華的一部分靈魂。但是在張藝謀和鞏俐的手裡,家珍淪落為了一個小市民,一個散發著鄉土氣息的毫無品味的小市民。也許這樣的人才與福貴更相匹配,但是這一點也不有趣。
3、 有慶
小說中有慶是愚昧的犧牲品,而電影中是政治的犧牲品。
由於電影的整個背景從鄉村改成了城鎮,所以鄉村生活的場景也就相應的改變成了城鎮生活場景,而這種改變主要是由有慶體現出來的,比如有慶為鳳霞出頭,吃大鍋飯的場景等。
4、 春生
電影中的春生綜合了小說中春生和長根兩個形象。
5、 龍二
龍二的改變主要是為了適應背景的改變。
小說龍二的死是為了田產,電影是為了房子,還把房子燒了。
龍二作為皮影班主引出了皮影這一個貫穿電影的線索。
6、 萬二喜
偏頭變成了瘸子更有利於電影的表現和演員的表演。
萬二喜的身份也發生了變化,由最底層的民工變成了工廠工人。 小說中表現的城鄉衝突也被弱化了。
7、 父親
小說中福貴的父親平日里打罵福貴,但是等到福貴輸光家產反而平靜,自我反省,重於自責。電影里的設置相反:直接氣死。這樣使電影更為緊湊了,但是人物的豐富程度減弱了。這個形象由一個立體的人變成了一個概念。
8、 母親
為了給鞏俐騰出空間,母親的形象幾近於無。
9、 村長
小說中的村長是一個灰色的複雜的形象。但是電影中把他簡單化成為了一個被冤枉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受整的理由由小說中「怪誕」的因為沒有而有,變成了含糊其辭。更容易令觀眾接受,但是深度被減弱了,而且,還是那句話——沒了趣味。
10、沈先生
電影中刪去了這個形象。
11、反動學術權威
從牛棚里找來大夫卻被撐得不省人事。這是電影改編不多的亮點,用喜劇手法表現悲劇是張藝謀的擅長。

三、故事情節
有關人物的情節異同已在上文說過。這裡只說一下背景和線索這兩點改變。
1、 背景
電影把背景從小說中的偏僻愚昧與世隔絕的小村改成了張藝謀更熟悉也更方便於電影表現的城鎮。
2、 線索
(1)小說是用回憶講故事的手法來串聯橫跨幾十年的情節,這種方法在電影上顯然很難把握,於是張藝謀用了他最擅長同時也是最偷懶的方法——製作幻燈片。這種手法在《山楂樹之戀》被發揚到了極致,並受到了行業內外的一致嘲笑。
(2)電影中有一個貫穿始終的意象——皮影,這是小說中所不存在的,不過顯然皮影的效果要比小說中的土地、淚水什麼的跟適合於電影表現。
皮影在很大程度上也象徵著福貴的命運,在皮影被燒掉之後,一直積極著與命運抗爭的福貴停止了反抗。最後,皮影箱里存放的新生命也象徵著生命的傳承。
(3)小說中陪伴有慶的一個意象——羊——由於電影對有慶形象的弱化而被捨棄。
(4)小說中有一個帶有宿命感的意象——醫院,幾乎所有人都是死在那裡的。但是在電影中被極大地弱化了。
(5)余華在韓文版序言里強調了眼淚這個意象的重要,但是在電影中這一點沒有也很難表現出來。

四、其他的一些細節
1、 小說中福貴是在為母親買葯的途中突然被抓了壯丁(並最終導致了母親的死亡)。電影里是在唱皮影的時候被抓走的。
2、 電影減弱了戰爭的殘酷感。
3、 小說中福貴對共軍毫無概念。但是小說用國共軍官的表現經行了對比,電影中福貴和春生為共軍表演皮影戲。
4、 小說里愚蠢的鍊鋼變成了電影中真的練成了鋼鐵,目的由搶功變成了解放台灣。
5、 有慶的死因。小說里是為了救縣長的女人把血抽幹了,電影里是區長倒車把牆撞到後砸死。
6、 三年自然災害的一段也被省略了
7、 農村的婚禮變成了革命展示
8、 家珍一直以來的重病也沒有了。鳳霞死後她就該死了,但是她一直活著,而且身體倍兒棒 吃嘛嘛香。
9、 苦根的名字變成了饅頭。
10、小說里除了福貴都死了。電影里只死了有慶和鳳霞。


改動的好,余華的作品都是往人性最黑暗的地方挖,活著是以富貴所有的親人離奇和非離奇的死亡作為故事的主線,再輔以戰爭和朝代更換造成的現實問題,如果全盤照搬觀眾可能會接受不了。
張大導的改動不僅保留了原著的部分力量,也把過分鋒利的東西鈍化了一點,應當是好的修改。


二喜由偏頭改為了瘸子
二喜沒有被擠死反而有慶被壓死
家珍沒有死
鳳霞也沒有被抱養
少了老牛的陪伴
沒有了春生的下落
饅頭撐死了老醫生,也害死了鳳霞
沒有了饑荒救命的米
也斷了家珍和他爹的聯繫
看完書,看電影,看完電影,看電視劇,含義都到了,都可以接受。
活著,寫了小說,看了電影 還看了電視劇
有一些不同 但是你去農村看一看 都是如此的故事 有一些更加離奇並真實。
那些為了害人算盡心機的,
那些開車遭遇車禍的,
那些喝酒賭博燈紅酒綠的,
那些家暴打架家破人亡的,
那些哥們氣憤拿刀直上的,
那些愛情故事,奮鬥故事,勵志故事,悲慘故事,這裡從來不缺乏。
活著,本來就是一個奢侈的事情,有人希望長生終不得法,有人期盼死去卻難以脫身。


和原著比差很多,但依然是好電影,沒有原著裡面的感覺,原著看著一直很壓抑, 電影里沒有這種感覺,要是兩個兒女不意外死亡(原著里兩個人死的時候看的都非常難受,電影里沒什麼感覺,就是一個事故),再稍微改一點就成喜劇了。


先看小說的表示果斷更喜歡原著。電影作的修改可能是不得已 特別是結局剪裁掉後面更加悲慘壓抑到不真實的部分。然而還是覺得原著最核心最觸動人心的那部分沒有被展開 也就是年老的富貴在經歷那麼多大風大浪之後孤獨地和自己的老牛踏在那一片土地上 叫著所有家裡人的名字 默默地「活著」。那一段小說真心看到哭。。而電影側重點不同 張藝謀更關注時代大背景 還有很多諷刺的意味 場景還原得很好bgm也神契合 但是畢竟沒有看到想要看到的主題。。順帶一提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覺得戰爭那個片段實在拍的不太滿意啊。。


看原著就讓人想哭,看真實場景更悲傷了,最後結局大家畢竟還活著


看到最後出字幕時長舒了一口氣,沒有小說里那麼慘,家珍沒死,二喜和饅頭也沒死,福貴沒有蹣跚著在夕陽下放牛,可我還是哭的一塌糊塗。電影版相比原著溫和些,但更具諷刺意味,抓壯丁、鍊鋼、燒皮影,還有吃饅頭差點死掉的王教授,這部悲劇是那個時代的縮影


總體來看電影的結局要比小說圓滿一些,小說中這一家人最終只剩下福貴一人,而電影中最後富貴和、家珍、二喜和福貴外孫都活著。這麼看來電影的改編讓這個悲劇尚有一絲欣慰,這是我看完電影的第一想法。後來我又仔細想了一下,小說里福貴的一雙兒女的死都是外界原因造成的,而電影中都是由福貴間接造成的。福貴為了不落後堅持讓睏倦的有慶去學校,導致有慶在牆後睡著,被牆壓死;福貴因為大意和無知差點害死醫生而耽誤產後大出血的鳳霞治療,導致鳳霞死去。也是挺讓人唏噓。
我覺得電影拍的很不錯的,改編的地方沒有違和感,很有看頭,還有就是演員也很強大,主角配角都相當不錯,葛大爺的演技是真好啊


其實我感覺這本小說寫的很短但是表達的東西很豐富,幾乎不能再刪減東西了,但是電影沒辦法表達出來,所以對於這個電影如果討論改編的怎麼樣,是肯定不如原著的。
要是討論再創作的話還有一些亮點。
結局很溫馨畢竟是電影,
沒有了富貴一句老年當和尚的凄涼。


推薦閱讀:

《活著》是張藝謀最好的電影嗎?
為什麼很多人不喜歡張藝謀?
張藝謀和鞏俐的曾經親密的合作關係和個人關係是否對他的作品產生過積極影響?
怎麼看待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落選金球、奧斯卡無提名的慘敗而歸?
為什麼張藝謀電影《長城》的豆瓣開局評分又是這麼低?

TAG:張藝謀 | 活著書籍 | 活著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