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到底應該怎麼解釋?
語出老子道德經。
我其實挺喜歡當前排名第一的 @曹夢迪 回答的時候表現出來的學術態度的。但這不夠,他的解讀基本上是錯的。
而這種錯誤常常發生在《道德經》研究者身上,你們的欲是「解讀」,而不是「解決問題」。
我請問一句,你不和別人爭,就能解決問題嗎?你是要解決問題還是要耍嘴皮子?撫心自問,你們相信「不去耍嘴皮子和人辯論(而以低姿態待人並干實際的事情),別人才沒有辦法和你爭辯(而對你心服口服)」嗎?
真是活在象牙塔中,沒和人爭過啊。
所以,有些回答中有人說,「你不和別人爭,別人就無法和你爭,這是爭不過的時候裝B」,這話說得直接而無禮,但老實說,還是有幾分道理的。以老子這種「為帝王師」的態度,說這麼low的話,怎麼可能打動得了人?
說到底,曹君思考這個問題的思路是錯誤的。多個版本只代表了多個版本的開發者(在我們程序員看來,這叫rebranch)的個人觀點,不表示這是原文觀點,原文觀點更多要從上下文來,而不是從多個版本里取公共意思。你從任何一個獨立的版本取含義,都比你從多個版本中去取含義要好得多。
道經是大道理(參考:《道德經》講了什麼?為什麼它廣受推崇? - in nek 的回答),德經才是乾貨(參考: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解? - in nek 的回答),說了這麼多,到底你想怎麼干,這才是核心。
而老子的戰略是「無為」和「不爭」,道理是:這個世界的道理是一直在變的,世界如長江大河一般向前演進,你個人力量有限,你去和任何一股力量對抗,都是死路一條。
所以你的選擇是,不和這股力量對抗,全部力量用於走到合適的位置上,然後用你那一點力量,在選擇的最後關頭,推它一把,讓整個洪流改向。
我舉個例子,村子裡要修一條路,村民說,Kenneth你讀過書,留過洋,當初你讀書,咱村裡都還出過錢的,你來負責。
好,現在我來負責了,我拿著村長的令箭,懷著村民的希望,滿腹先進的知識,這是我的資本,但這些資本在利益面前,一文不值。張家說了,路不在我家面前過,我的鋪子沒人光顧,老娘死給你看。趙家說了,石頭得用我家的,不用?哼哼,我家5個兒子,可不是任人欺負的。李家又說,路不能在趙家前面過,那裡鬼氣太重,如果路從那裡過,一村子的人都得死光光……
我怎麼弄?幫了李家得失了趙家,從了張家,虧了李家。我用我先進的技術,村長的權威來推一個成本最低的方案?真是開玩笑,我可不是空談風月的迂腐書生。我一家家調查,把方案做出來,裡面全是你們村民的意見,我只是負責記錄的,你們都對,誰家吃了虧,找你們仇家去,和我無關,其實我是站在你一邊的,大家不都是為了村裡好?怎麼樣?一人讓一步。我來幫你和他們說說去?鄉親們,我很為難啊,我這個人特好,你們我都幫,你看,我今天又不能回家吃飯了,這個事情不容易啊……
諸如此類的,反正要爭的是你們,我可都是來幫忙的,這就是「不爭」。你們別看我舉的這個例子很Low,你以為在大型公司,外企中有什麼不同?我不舉那些例子不過是怕你們聽不懂而已,其實一個鳥樣。
好了,現在來看看這個了: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你能控制整個場面,是因為你在所有交織力量的平衡點上,趙家找我麻煩,我不去頂著,我分析這個問題的第一步,是找和他們有平衡關係的另一股力量在哪裡,讓他們先平衡起來(不可能沒有平衡力量的,不是人就是錢,一定是有人要為某個人的理想付出代價的,否則你根本就應該接受人家的意見),然後才看這個結果需要我改變的是什麼。上來什麼都沒有做呢,我就動用我手上的籌碼,我有多少籌碼可以用?如果我自己就能搞定這個事情,我何苦要和這些人弄在一起?回家關著門自己弄就好了。我要和大家一起弄,就是我一個人的籌碼是買不下這個結果的。所以我不能成為所有人的作用對象。所以我不爭,後於人,人家的籌碼就先花出去了,剩下的,才是我出牌的時候呢。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擠火車的經驗?我是很享受擠火車的過程的,我不明白別人為什麼會擠得這麼痛苦的,你推我,我就壓到另一個人身上而已啊,我覺得我上火車是很輕鬆的,就好像游泳一樣,看著這個人海形成的波濤飄來盪去,輕輕鬆鬆別人就把我「擠上火車」了。這就是「不爭」而「身先」啊。
2016年9月補充1:其實,說起來,我們在這裡的討論,也是個不爭的模型。我把這個《道德經》的模型寫出來後,很多人跟我唧唧歪歪,說這個不對,那個不對的。對我來說,如果你說得真有道理,我馬上就接受(在知乎上么,不多),這對我有好處,這就是不爭。如果你說得沒有道理,我也說「你說得很有道理」——你自己要掉坑裡,我只會看著很心涼,對我有啥害處?這也是不爭。
所以,不爭的前提是「不居」,我沒有要守的東西,我的戰略永遠都是雙贏,這樣你攻擊我就是攻擊自己,所以君子不欲碌碌如玉,化身天下,天下莫能於之爭啊。
樓上曲解比較多,很多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理解的,不符合原文。
《道德經》不好理解,要前後對照著看,多個版本對照著看。
先來看多個版本(參見 http://ctext.org/zh ):
王弼/河上公: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帛書甲本:
曲則金,枉則定,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聲人執一以為天下牧。不□視,故明;不自見,故章;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長。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古□□□□□□□語才!誠金歸之。
帛書乙本
曲則全,汪則正,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不自視,故章;不自見也,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長。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胃曲全者,幾語才!誠全歸之。
(郭店無此條。)
這裡「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都是一致的,王弼本多「天下」二字。所以理解的時候可以先撇開「天下」理解「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再考慮天下什麼意思。
方向定了,我們再來分析主要詞句,很明顯,這一句里「不爭」是主要內容。那麼「不爭」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很幸運,《道德經》是一步高冗餘度的書籍:也就是俗話說的「說車軲轆話的」。這有一個重要的好處就是很多觀點我們都可以在原書的其它地方找到印證。「不爭」就是道德經里經常提到的一個詞,我們可以看一看提到「不爭」的地方(為了簡化處理,以下均摘自帛書甲乙本的,有興趣的人可以再去王弼本和郭店本對照一下,差別不大。):
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聖人無積,既以為人,己俞有;既以予人矣,己俞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弗爭。」
2。「 故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弗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胃不諍之德,是胃用人,是胃肥天,古之極也。」
3。「 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欲也。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矣。」
4。「江海所以能為百浴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是以能為百浴王。是以聖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後之。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天下皆樂隼而弗猒也,非以其無諍與?故天下莫能與諍。」
看了這麼幾段,我們就知道了幾個問題:
1。不爭,也做「不諍」,那麼很明顯,言字旁,和說話有關,這裡的「爭」便不是「爭搶」或「爭鬥」,而是「爭執」「爭辯」之類的意思。
2。「不爭」在2和4中和「下」有關係,尤其第4句說用江海來比喻說得很明顯,即姿態要放低,覺得自己水平等不如人家,這才能避免爭執。
3。第3句也從側面印證了這一觀點:「賢」是什麼人呢?我們一般上都認為,公開論辯中示弱的一方是有問題的,而占勢的一方是水平高,是屬於「賢」的,於是這裡的意思就明確了,如果我們不崇尚這種「賢」,那麼人就沒有爭執了。
4。第1句也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這個說法,「為而弗爭」,顯然「為」就是干實際的事情,那麼很顯然相對的「爭」就是耍嘴皮子了。
因為不去耍嘴皮子和人辯論(而以低姿態待人並干實際的事情),別人才沒有辦法和你爭辯(而對你心服口服)。
你不吵,世界上沒人能跟你吵。
因為不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夠爭的過他。這句話是道德經中的主要思想。
道德經中一直在強調兩面的相互轉換、圓形運動,如「有無相生難易相成」,「福兮禍之所依,禍兮福之所伏」「反者道之動」等。
爭與不爭都是相對而言,爭和不爭也是相互轉換的,不爭的另外一面就是爭,爭的另外一面就是不爭,沒有爭就沒有不爭,兩者相生,但又截然不同。爭到極點就是不爭,不爭到極點就是爭。爭的出發點和行動到了極致,得到的就是不爭的結果(什麼都得不到),反之,不爭的出發點和行動到了極致,一定是爭的結果(最多的收穫)。
舉個例子,如果你很自私,做什麼事情都自私自利,最後沒有人願意跟你交往,沒有人願意給你關愛,最終獲得的結果是什麼都得不到。如果你很無私,對朋友都願意付出不求回報(不爭),最終獲得的結果是一堆朋友要想方設法回報你、關愛你、給予你
自私自利是為了爭的結果,為了得到,實際結果卻是失去,無私不求回報的結果是失去,實際結果卻是得到,這就是道德經強調的東西。
《周易》: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告訴我們都應該自強不息。可是怎麼能較好的做到自強不息呢,這就需要符合自然的規律做事。
以前的聖賢通過對大自然的觀察,找到了世間的規律,也就是所謂的大道。如果我們根據大自然的規律做事,那就較容易做好做成。
夫不爭則天下莫能與之爭其實就是說這麼個道理
不爭並不是真的不爭,而是符合自然規律的去達到目標。這表明上看起來是不爭,其實是爭的最高境界。
不爭只是不妄爭,比如麥肯錫它做為諮詢行業的龍頭,它不是直接去推銷它怎麼怎麼好,而是經常發一些免費優質的行業報告,諮詢等。別人看了覺得好,自然而然就找它來了。它沒有直接跟別人爭,但是卻做到了莫能與之爭。
利己-----利他----利己
居上-----居下----居上
爭--------不爭-----爭
最有智慧的人通過利他最後利己,通過肯居於人下最後居於人上,通過不妄爭,最後爭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做到了自強。
這些都是古人對自然規律的認識並傳達給了我們,共勉之。
簡短地回答一下
這是道德經中的一個經典權術,社會層級越高,這條權術的運用就越頻繁廣泛
這個權術主要包含兩層意思
第一,社會中的絕大多數人要靠提拔上位,而居下位者的成績大小與智能深淺,領導者都是有數的,這時候越是刻意表現自己,邀功,越是會被上級厭惡鄙夷,而在同等背景下,提上來的人往往是那些悶頭做事不邀功的「老實人」(這就是不爭)
第二,在群體競相爭利的過程中,保持不爭的態勢有助於隱藏自己,降低其他競爭者對自己的戒備心理,為己方爭取到更多的發展空間,最後往往出奇制勝,參見雍正皇帝上位的方式
道德經的語句往往過多的涉及權謀詭詐,淺嘗輒止即可,不宜展開得過深,對人生的發展亦有害不爭 心安 道歸
利齒嚙空 齒無損空無傷
刀劍劈水 刃無壞水無痕
有形難爭無形 物難爭妙
無對立而和諧共生 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馬雲也說過類似的話,心中無敵,則無敵於天下。其實是一個意思。
爭的原因是慾望,老子說無欲則剛。有欲而為是有為。那什麼是無為?無為並不是無作為。而是無欲而為。不夾雜個人慾望,在因上努力,果上隨緣。我去做了,我努力了,而且我並不是為了自己的慾望,對結果沒有任何期望。所有的結果我都能接受。這樣,就是無執故無失。沒有執著的渴望成功,所以你從來就不會失敗。
你認為失敗了,是因為你對結果有期望。比如你種了一顆棗樹,肯定以果樹成活,開花結果為成功。這就是執著,有執必有失,加入棗樹沒有成活,或者沒有開花結果,那麼就是失敗了。
但是你放掉對結果的期望,我只是種了一棵樹而已,並沒有指望它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等等任何期望,也就沒有所謂的失敗了。所以無執故無失,無為而無不為。
同樣的道理,眾人都在爭一樣東西,你不去爭,從心裡就沒想過要爭,那何談爭搶失敗呢?因為不爭,對於我已獲得的東西,是既得的,別人從來就沒有機會去搶,因為在別人眼裡,我已經成功得到了。
因為你沒有個人慾望,無欲而為,得到也不以為得,失去也不以為失。所以你從來就沒有得到和失去,別人怎麼能爭的過你呢?在你眼裡,就算他搶走了,你也不以為是自己爭搶失敗。
無執故無失,無欲故無敗。「不爭」不是什麼「爭的最高境界」,而是真的不爭。聖人看清了人世的關係,知道「資源」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匱乏,確信利人終會利己,所以能放心地利人而不刻意與人爭奪什麼。
@肥肥貓:為什麼這個世界上真的存在一些見不得別人好的人? - 肥肥貓的回答可能是因為我們在資源匱乏的狗斗時代里沉浸得時間太久了,因為資源少,所以不夠分,因為不夠分,所以需要搶。 「見不得人好」可以說是一個全民級的現象。
「一切都要搶」是這幾代國人真正意義上「普世價值」,並作為處世信條被傳承下來。哪怕現在物質已不再匱乏,當我們看見其他人佔用或展示資源時,還是會從本能里泛起惡意。知乎早有人總結過:「除了父母至愛以外,世上幾乎沒有人會發自內心地為你的進步感到高興」,這說的是個大實話。
聖人知道哪些資源是屬於自己的,別人奪不去。除此以外的資源,聖人便不再去爭奪。
「天下莫能與之爭」首先說的是,聖人那裡沒有多餘的東西供人爭奪。(搶劫等爭奪方式不討論……)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跂、跨、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等,世人做出這些行為便是為了爭浮利與虛名。同時,人們會本能地對做出這些行為的人產生厭惡之情。有道者看清了這樣的關係,所以不這麼干。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聖人利人,但不是全能神。「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背道之事,天地亦不能長久為之,況於人乎?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己不足則無以利人。聖人以己之有餘利人,故能長且久矣。
@Justin Lee : 你在人際交往方面吃過哪些虧? - 知乎用戶的回答別人說過的我就不重複了,補充一個大家沒提到的:用自己的長處去和別人交往。
高中時候一個朋友家裡條件略好,不時會請我吃飯,而我,連請她喝飲料的閑錢都沒有。我為此慚愧不已,攢了好久,才湊了十多塊錢給她買了一套玻璃材質、大大小小共8隻的小豬。她很高興地收下了。
後來有次去她們家玩,她媽媽單獨跟我聊天時對我說:「我知道你沒錢,你不用為我們家姑娘花錢。」她還給我講了一個道理,大概的意思是這樣的 :你用自己短缺的東西去幫助別人,你傾盡全力了,對別人來說只是杯水車薪,這樣做吃力不討好,別人還會覺得你死要面子;但你用自己的長處去幫助別人就不一樣了,舉手之勞對別人來說都是莫大的幫助,你自己輕鬆,別人也受益,人家還會對你感恩戴德。
不爭,表現出來就是「無欲」「無私」。不爭虛名浮利,就是不為眾人之所惡。不為眾人之所惡,又善利人,則人必近之、與之。這是世人關係中的一種「勢」。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但這不是說聖人無私是為了成其私。而是聖人知道,對於「善利萬物」的人,「成其私」幾乎是必然的,所以聖人能放心無私地利人而不爭。
聖人的是「不爭」,別人都是「爭」。
「不爭」和「爭」不是並列的,而是並不在一個層次上。
為了「爭」而表現為「不爭」還算是不爭嗎?
天下莫能與之爭者,因不在天下矣。
玩Dota的時候,隊友經常說你怎麼選這個XXX,我一笑付之,因為我會從遊戲的過程中找到樂趣,每一次走位一次補刀我都會細細品味,就像生活中的我享受每一次呼吸一樣,看到那些所謂的高手,在網吧為了一個人頭吵得面紅耳赤,為了一場團戰的勝利爭得你死我活時,我總是低下頭,默默的看著計算機上那和我一樣默不作聲的時鐘,它無言的告訴我,這些不過是時間的過客,就算你把把超神加暴走一人能虐9人黑~~~那麼~~~100000年後呢?誰知道有你這麼個大神存在過呢?你就這麼離開了,不帶一點痕迹么?一切偉大的功績在時間面前都會迅速枯萎~~~不變的只有宇宙的規律~~所以,人生最有意義的事情,就是探尋這永恆的節奏,達到天人相諧的境界,把自己有限的卑微的生命融入這無限的偉大的永恆中~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這屬於DOTA的真諦是什麼呢??我來告訴你吧,就是——和平,沒錯,當我選擇賞金獵人,一次一次隱身為對方送去藥膏,當我選擇光法,為小兵補魔讓LION盡情的吸收,當我選擇TB極限換血救下被隊友毆紅的死靈法師,當我選擇VS,毅然的從人群中換出對面奄奄一息的火槍~~~~現在的我,就好像登上冰封王座的阿爾薩斯,環顧四周,看不到新的來者,絕世高手的孤獨和寂寞,就好像纏繞在霜慟劍上那無盡的寒冷與哀傷,伴隨我立於這不敗的世界之巔~~~西聚愁雲復又行,滿樹秋花徐飄零,慷慨烈士身先死,我以我心祭魂靈~~如果你不把任何人當做敵人,那麼,你天下無敵~
看到了他,我就覺得這句話,真的非他莫屬了。
另外說一下最近發生的一件事。
老闆在微信群里發了一篇文章「公司里來了個傻員工,改變了所有聰明的員工」。
我們公司里同時來了兩個員工,其中一個是我,我的工資翻倍了,並且還提供住房補助,年底有兩個月年終獎。
答應我明年還會提高待遇,但不是在工資上,體現在各種獎勵、補助上。
而另外一個工資基本沒什麼變化。
其實我沒有要求老闆為我調整什麼,並且還有所推辭。
老員工當中,有許多人,在他們看到這篇文章之後,只是指責我的不是,說老闆不好,自身卻沒有進行改變,並且還刨根問底的問我什麼待遇,但沒有考慮過我為什麼可能比他們工資高,他們很聰明,已經把很多事想的透徹了。該爭的不爭,不該爭的卻去爭。
我根本與題主問的這句話毫無干係,但我想還是可以拿來用作比喻的。
其實我真的很蠢。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這一章的關鍵點在於「不爭」,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要想理解這個關鍵點,諸位就需要耐心聽我講三個小故事:
一、管仲制楚
管仲把齊國治理得很好,輔助齊桓公稱霸中原。可楚國不聽齊國的號令,於是有好幾位大將軍紛紛向齊桓公請戰,要求率重兵去打楚國,以兵威震懾楚國稱臣。但管仲卻說:「齊楚交戰,旗鼓相當,一則我們得把辛辛苦苦積蓄下來的糧草用光,再有齊楚兩國萬人的生靈將成為屍骨。」
一天,管仲派100多名商人到楚國去購鹿。當時的鹿是較稀少的動物,僅楚國才有。但人們只把鹿作為一般的可食動物,兩枚銅幣就可買一頭。管仲派去的商人在楚國到處揚言:「齊桓公好鹿,不惜重金。」楚國商人見有利可圖,紛紛加緊購鹿,起初三枚銅幣一頭,過了十幾天,加價為五枚銅幣一頭。
後來管仲卻把鹿價又提高到40枚銅幣一頭。於是楚人紛紛放下農具,做獵具奔往深山去捕鹿;連楚國官兵也停止訓練,陸續將兵器換成獵具,偷偷上山了。一年間,楚地大荒,銅幣卻堆積成山。
楚人慾用銅幣去買糧食,卻無處買。管仲已發出號令,禁止各諸侯國與楚通商買賣糧食。這樣一來,楚軍人黃馬瘦,大喪戰鬥力。管仲見時機已到,即集合八路諸侯之軍,開往楚境。楚成王無可奈何,忙派大臣求和,同意不再割據一方,保證接受齊國的號令。管仲不動一刀,不殺一人,就制服了本來很強大的楚國。
上兵伐謀,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武力永遠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因為自己也會遭受損傷。只有「曲」,也就是避開正面衝突,另尋其他途徑,才有可能「全」:保全自己,同時順利解決問題。(圍魏救趙,道理類似)
傳說在帝堯時期,黃河流域經常發洪水,鯀用「圍堵障」的方法治水,歷時九年仍不能成功,最後被放逐致死;禹用「疏順導滯」的方法治水,最終平息了水患。
鯀的治水方法就是最下乘的方法,正面與洪水相抗,築造堤壩圍堵洪水,結果失敗;禹的治水方法就是最上乘的方法,不正面與洪水相抗,而是疏導河道,更改流向,結果成功。
所以在我們看起來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其實往往並不是最好的方法。比如覺得缺少仁義就提倡仁義,想要清心寡欲就強行壓制慾望,想要治水就築堤阻擋,看到目標就想徑直前往。
這些直奔目標看似最為快捷的方法,不能達到預期目的不說,還有可能會造成更加不好的結果。而曲折前行,看似繞遠了,卻往往能最快到達目標。飛機的航線為什麼都不是直的,而是曲里拐彎?原因在於此。
道,「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它從來就不是特效藥。所以運用它,就不能抱著急功近利的走捷徑心態。
二、鷸蚌相爭
戰國時,趙國、燕國都不是實力很強的國家,然而趙惠文王無視對趙、燕兩國虎視眈眈的強大的秦國,打算出兵攻打燕國。為了避免一場國破家亡的戰亂,燕國的蘇代跑到趙國去求見趙惠文王,以遊說趙與燕兩相和好、共同抗秦。蘇代對惠文王說:
「大王您先別談打仗的事,我且講個故事給您聽:一隻河蚌好久沒上岸了。有一天出了太陽,河岸上十分暖和,於是河蚌爬到岸上,張開蚌殼曬太陽。河蚌只覺得渾身舒服極了,它懶洋洋地打起瞌睡來。這時,一隻鷸鳥飛過來,悄悄落在河蚌的身邊,很快地用長長的尖嘴伸過去啄河蚌的肉。河蚌猛一驚醒,迅速用力把蚌殼一合,將鷸的尖嘴緊緊地夾住了。
鷸鳥對河蚌說:「我看你能在岸上呆多久!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被乾死、曬死,到時候,這岸上就會有一隻死蚌了。」
河蚌也十分強硬地說:「我看你能餓多長時間!我今天不鬆開你的嘴,明天也不鬆開你的嘴,你就會在這裡被餓死,到時候這岸上就會有一隻死鷸了。」
兩個小東西就這樣對抗著,誰也不肯相讓,真有要拼個同歸於盡的架式。這時,一位漁人走過來,十分輕易地就撿了個便宜,把蚌和鷸都捉住,滿心高興地趕回家去。
蘇代的故事剛一講完,趙惠文王幡然醒悟。他拍著自己的腦袋說:「多謝先生的啟發,如果我們小國間自相殘殺,讓秦國從中得利,那我們跟這故事裡剛愎自用的鷸和蚌又有什麼區別呢?」於是,趙王取消了攻打燕國的念頭。
「坐山觀虎鬥」,「兩虎相爭,必有一傷」也是同樣的道理。與人相爭,就很容易被別人撿去了便宜,而要想撿到這種便宜,就最好不要隨便與人相爭。《孫子兵法》所謂「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一定要十分慎重。
俗話說「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正面強行對抗,就會兩敗俱傷,十分的不明智。因此老子講「曲則全」,講「善勝敵者不與」,正是要盡量避開正面相抗,而是留下餘地,順之以勢,伐之以謀。
所以老子說「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又說:「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善於用兵的人,他們領軍作戰的時候,總是會把自己考慮得很弱小:在陣勢上好像不成隊列一樣;在力量上好像沒有足夠兵力一樣;在策略上好像會失算打不中敵人一樣;在器械上好像軍士都沒有兵器一樣。就好像被逼上了絕路,所以從來不敢輕視敵人。
因此越是善於用兵的人,反而越是勇於不敢,勇於退讓。不會主動去進攻,而總像是在被動防守。這就是「不爭」,不爭,故而善勝。就像太極拳講的「捨己從人」,你要強力發揮,我便順著你,再幫你多加一把力。而這多出來的一把力,就破壞了你自身的平衡,你便承受不住了。
三、逆旅二妾
這個小故事出自於《莊子》:說是陽子到宋國去,住在一家旅店。旅店主人有兩個小妾,其中一人美麗,一人醜陋;醜陋的受主人寵愛,美麗的卻受到冷落。
陽子很不解,詢問其中緣故。旅店主人回答說:「美麗的自以為美麗,我卻不覺得他美;醜陋的自以為醜陋,我卻不覺得她丑。」於是陽子有感而發:「弟子們記住,行善而不要自以為有善行,到哪裡會不受到喜愛呢?」
故事雖然短小,但寓意不小。「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踮著腳後跟強行拔高自己,想要高出他人,結果反而站不穩。邁開大步跨著行走,想要快過別人,結果反而走不動。
這就是與人爭高,與人爭快,與人爭聰明,與人爭見識,與人爭功勞,與人爭地位的結果。想要人為拔高自己,結果反而把立足的根基都丟失了。所以有見識的人不自我顯擺,自我顯擺的人往往沒有見識;有功績的人不自我誇耀,自我誇耀的人往往沒有功績;真正高貴的人不自命高貴,自命高貴的人往往得不到敬重。
因此那些違背大道的人,他們這樣「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的行為其實都是多餘,就好像沒吃完被倒掉的飯,多長出來的贅瘤一樣。做多餘的事情,反而遭受失敗的結果,完全是在畫蛇添足,所以有道的人從來不做這些多餘的事情。
所以老子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無為」為何有益,因為它不會去與堅強正面相抗,不會去強行為之,故而能馳騁天下之至堅,能出入各種沒有縫隙的地方,也不會遭受失敗。
無為,不爭,實為道家之至寶也。
不太同意 @曹夢迪 的答案。
我覺得 不爭不能簡單的做「不諍」解。
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弗爭。
是胃不諍之德,是胃用人,是胃肥天,古之極也。
不上賢,使民不爭;
天下皆樂隼而弗猒也,非以其無諍與?故天下莫能與諍。
從這四句話中就可以看出。如果爭做諍解,那麼為什麼不是通篇都用諍字呢?
而道德經中 有的地方用「爭」 有的地方用「諍」
這本身就說明這兩者指的不是一個東西
而且不上賢,使民不爭; 以及人之道,為而弗爭。 如果理解為爭執,爭論,也太狹隘了。
貼一個南懷瑾老先生的解吧: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講到這裡,全篇還是一句老話——「曲則全」。
剛才是分開作解說,現在老子他說:因為人能夠真做到無爭才行。要怎樣才能 做到無爭呢?好處都屬於別人的。例如佛家所說,就要菩薩發心,慈悲愛人,愛一 切世人,一切犧牲都是為別人,自己不想得到任何一點報酬。因此,「天下莫能與 之爭」。縱然要爭,也沒有用,我既什麼都不要,本來便是空,與「空」爭個什麼! 人之所以有禍害、有痛苦、有煩惱,就是因為想抓住點什麼,既然一切都不要、都 捨出去了,那自然無爭,自然爭不起來。綜合上面這些道理,也都是為了「曲則全」 原則的發揮,看來都是反面文章,同現實一般的人生,都是相反。其實,相反地, 正是為了正面可保全自己,成就自己的道德,完美自己的人格,所以,老子加重語 氣說:「豈虛言哉」!這不是空話啊,不是空理論啊!
整段的可以看這裡
22章 曲則全 | 老子他說
不按常理地用無法模仿的方法去爭,使那些按常理去爭的人無法與你對抗,也就『』天下莫能與之爭了『』
第二十二章
曲則金:
枉則定;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是以聖人執一為天下牧。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長。
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
古之所謂曲金者,幾語哉?誠金歸之。
譯文:
曲則金:
彎曲則會安定;低洼便會充滿;破舊便會新生;減少便會獲得,過多便會迷惑。
因此聖人執一作為天下牧民,
不自我表現,所以智慧;不自以為是,所以彰顯;
不自我誇耀,所以有功勞;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長久。
只有不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與他爭。
古時所謂曲則金的話,值得依靠的道理,實在是用金歸於這句話。
理解:
例子,貓和狗打招呼。貓用招手,狗用搖尾巴,結果本來互相打招呼,結果貓和狗打起來了。因為我們無法理解對方舉止在對方內心的意思,而只在意對方舉動在自我內心的意思。
曲則金:有時候要主動觀念轉彎,懂得換位思考(逆向接受),考慮陰陽對立,而始終不改變其良好本質或理想,就是會產生金。如同對金礦石進行各種鍛煉,這裡指對人的曲向鍛煉。
老子論述「曲則金」,並列舉了四個「主動為曲」例子:
枉則定。故意對其邪曲,或者故意展示不合正道的怪異恐怖結果則會正定。絕大多數民眾都希望生存過得好,善的心理資源如同源源不斷的泉水。
窪則盈。故意低洼,水也就會慢慢滲入,充盈。
敝則新。打碎舊事物,破敗落後東西,新生則會創建。
少則得,多則惑。使專一的事物少,便會倍加珍惜、倍加專註、倍加努力、倍加思考,進而有所得。讓其可選擇或者可擁有的事物過多,才能讓其越發迷惑。
所以聖人看問題一定要把事物的兩方面合在一起,並從更大的視角看待整個趨勢,認清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按照更長遠更有利的方向謹慎權衡矛盾雙方,找出核心關鍵,並逐步推進徹底的解決方法。也就是執掌一,放牧天下。
逐步推進做事要注意以下四點:
1,不自我表現,不只表現自己,接納別人、欣賞別人,改進學習,所以就能擁有無窮智慧。
2,不自以為是,而是集思廣益,謹慎考慮,制定方案,穩步行動,所以成績極為顯著。
3,從不自吹自擂、不自高自大,不驕傲自負,不炫耀自己,所以別人自會記住你的本事,推舉你干合適的任務,從而立下一個個功勞。
4不矜,把內心有功績的想法放下,回到無的狀態,謙虛謹慎,重新開始,再創業,才能長久。
古代格言講「曲則金」,值得依靠的道理,真是實實在在的用金歸結於這句話。
1。專心致志,把自己該做好的事,做到最好,煉出自己最好的武功。時長日久,比那些老是把精力用在「爭」上的人,武功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2。跟誰也不爭,大家都創造出自己的價值,誰也拿不走。
理解這句話,應該理解《道德經》全篇的核心思想是什麼?在《道德經》中,老子不但要求我們不爭,還希冀我們像水流就下一樣,保持謙卑的心態,抱一為天下式。
即曲則全,全乃天,天乃公,公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即老子不爭的深層含義是全爭,如何才能做到全爭。《道德經》曰:曲則全。即把自己放到最低點的位置,那些爭的人就像水流就下一樣自然而然的到了你的懷抱。這叫不爭之德。在《易經·乾卦》用九中,天德不可為首也。也是這個意思。
當然老子說的這些話,是有對象的,這對象就是聖人或君王。也即《道德經》里說的上士,孔子也說過:唯上知與下愚,不移.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就是這個意思。
《道德經》全篇,從來不是對百姓講的,百姓日用而不知,是講給聖人或統治者的。 現在回歸大地.
你的思緒紛亂.是你的心靈在探究.
當我們回到起點.就會看清道路的方向.
佛教的典故.
有一天.佛陀在思考中感到很困惑,於是他重返森林.
"回歸大地"---坐在了一棵大樹下.
走來一頭大象.它告訴佛祖說,不願意看到他灰心喪氣.
佛祖於困惑之中,於是他重回起點.尋找方向.
尋找答案.也就是,當遇到解不開的難題時,
就回到起點去,重新找尋答案.
《道德經第八章》(易性第八):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還需要我繼續解讀下去嗎?
推薦閱讀:
※看《幽夢影》,有一句無善無惡是聖人,想起王陽明也有一句類似的,無善無噁心之體,怎麼理解。。?
※如何做到明心见性及其具体表现?
※我們應該對神通(包括算命,通靈,相地術,驅鬼,通神)持什麼樣的態度?
※女生想要成為道士,該通過怎樣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