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國古代漢服左衽和右衽,為何很多人對左衽持有不滿態度?

在你見過最美的漢服照是什麼樣的? - 李仲羽的回答的回答討論里,
兩種不同觀點的人發表下自己的看法


1.左衽確實是古代漢服常見形制,這一點有大量考古資料可以證實。
可能有人覺得隋唐之後的會有「胡化」嫌疑。但即使是東周秦漢時期,左衽的證據也有很多,有陶俑也有畫像。一開始有人還懷疑是模具弄反的問題,但後來證實不是,他們確實是左衽。

2.現代漢服運動是反對、抵制左衽的。
因為漢服運動最初的目的並不是恢復原有的漢服樣貌,而是通過漢服來表達民族主義訴求。
在這種情況下,左衽右衽就變成了另一個層面的問題。哪怕歷史上漢服真有左衽的那也不重要,堅持右衽正統才是最重要的。
(這一點在前兩年那個「屈原左衽」事件中體現得很明顯。)
這並不是現代漢服黨的首創。早在宋代,在胡漢對峙的政治環境下,左右衽就已經變成一個很嚴重的民族問題了。

3.在民族文化真正繁榮的時候,人們並不會在意胡服漢服問題,穿啥都一樣。這時候產生的民族主義思想,是一種「驕傲自豪」型的民族主義。
而在產生危機感的時候,人們就會缺乏自信,開始排斥異己、強調正統。這時候產生的民族主義思想,是一種「被迫害妄想」型的民族主義。

這種現象在其他民族中也很常見。
明末清初時,回民中曾經產生過一批精通儒學的大家。那時候他們是極力提倡把儒家文化和伊斯蘭文化結合起來的。
但到了當代,一些阿訇竟然開始提倡回民不學漢語學阿拉伯語。這些人不可能不知道回族文化是由漢文化和伊斯蘭文化兩條腿支撐起來的,但他們還是決定先砍一條腿再說。


謝邀。

不是真漢服愛好者,也談不上有多深的了解,連曲裾到底怎樣才算是正統這樣的問題都無法參與討論、說出一二觀點。我就來拋磚引玉吧。

要放一年前你問我漢服左右衽重要嗎?我只會反問什麼是左右衽?

通俗說法是,漢服里右衽是主流【也許和儒家有關】,一是陰陽之說,漢族古人去世時衣服為左衽下葬【也不完全】,二是所謂的「華夷有別」之說,少數民族比起漢族的確對左右衽寬容度大些。

目前市面能購買、定製的非影樓裝「正統」漢服,你穿不了左衽的效果。

評論區漢服愛好者們爭論激烈也正常,畢竟古代漢族人的穿著什麼樣對現代人而言還是有很多爭議點的。題主【同時也是那個「你見過最美的漢服照是什麼樣的」的答主】po出的圖算是古風,美是挺美,只是恕我實在不能接受這是「漢服」。

最後貼一個鏈接,有一些文字資料。

【漢服必定右衽??】荊光裕:多圖慎入《中國民俗史》 [圖片] [圖片] 周錫保《中國古代服飾史》 [圖片] [圖片] 《漢服簡考》 [圖片] [圖片]… http://www.zhihu.com/question/45229571/answer/98810070


並不能因為歷史上漢服中有左衽的記載就認為左衽右衽都一樣。
孔子說:「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可見春秋時左衽和右衽就已經是夷夏之分的一個標誌。春秋以降,五胡亂華宋元明清之際,左衽這個詞都會被漢族文人拿來用上幾遍,比如:
謝靈運《撰征賦》:中華免夫左衽,江表此焉緩帶。
陸遊:爾來十五年,殘虜尚遊魂。遺民淪左衽,何由雪煩冤。
王夫之:當石晉割地之初,朔北之士民,必有恥左衽以悲思者。

關於漢服左衽的問題,第一種是喪服,《禮記·喪大記》:小斂大斂,祭服不倒,皆左衽,結絞不紐。為啥呢?唐朝孔穎達注《禮記》時稱:「生鄉右,左手解抽帶,便也。死則襟鄉左,示不復解也。」就是說活人穿的右衽,方便打結和解開系帶,給死者穿的就左衽,表示以後都不會再解開了。
明清時期女性服飾中出現的左衽現象則是對前朝服飾的習慣性繼承,新浪微博上擷芳主人的文章《明代女裝左衽現象相關資料》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9fa63870100jz46.html?vt=4

你大可以討論這種固守漢服右衽以別夷夏的觀點對不對,但是非要說漢服左衽自古以來就是對的,古人不同意呀!


第一次被邀,先謝邀。

以下個人觀點。如不同意可以點反對,但請不要在評論區撕逼,我沒有回答所有評論的義務。謝謝合作。
===========================分割線=========================
其實漢服「右衽」的源頭應該是孔子的一句話:「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翻譯成白話文的意思就是:要是沒有管仲(尊王攘夷),我們就要披散著頭髮,穿左衽的衣服了。因為在當時,周王朝(或者中原)周邊的(特別是西方和北方)游牧民族主要穿的是左衽的衣服方便拉弓射箭,而中原人穿的都是右衽的衣服。

如果中原的服裝變成了左衽,那麼就不僅僅是一個服裝變化的問題,更是一個民族,一種文化存亡絕續的問題。因此左右衽問題在先秦時是一個非常嚴重的政治問題。「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楚人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稱為蠻夷,並不是他們天生就是蠻夷,而是不服王化。

後來漢族人的民族服飾也開始吸收一些游牧民族的特點,窄衣小袖、圓領、對襟等服裝款式也逐漸被漢族人接受,但是交領右衽的基本審美一直保留到今天。清朝以前,漢族人祭祖、加冠、婚禮等場合,正式的禮服一般都是交領右衽,以示民族傳承。

因此,題主之前的回答中出現的左衽是不符合漢族人的傳統審美的。

完。


我這裡只說題主所說的那件左衽的「漢元素」。我把那件衣服的圖貼到這裡來。
首先拋出觀點:這衣服和漢服半毛錢關係沒有,和漢元素也半毛錢關係沒有,它從頭到尾就是一件原創時裝。
許多人把問題放在了「左衽漢服是否存在」上了,以至於歪樓歪的厲害。


附:看到了評論,去搜了一下,找到了賣這衣服的店,coser黃山的淘寶店:九重葛下,確實沒有漢服標籤,只說是復古綁帶開衫

我們不可否認的能夠自古畫中看到很多左衽的例子,但是比起更多右衽來說,左衽並不佔優勢且不是主流。既然要做漢元素,取元素,自然要取漢服具備代表性的元素,說到漢服元素首先自然就是交領右衽負繩接袖系帶等等,而無論是什麼時期,明顯右衽交領比非主流的左衽更符合「漢元素」的要求。
而如果除掉了交領的這個元素以外,這件「漢元素」是和任何「漢」元素是炮都打不著了——不信把它的領子換成西裝領看看,所有漢服的元素它統統不具備,而它唯一的一個交領元素,還是採用了左衽(很可能作者也不是故意的,而是沒搞清什麼是左衽和右衽,或者壓根就沒想做什麼漢元素)

至於為啥左衽那麼不受待見,除了標準化的需要外,就是因為太多影樓裝隨便就做成左衽了,做也就做了罷,偏偏那些影樓裝自稱古裝、漢服、漢元素,還有憨厚的漢子們為這些玩意洗地附會,漢子們喲,這是典型亂做出現的左衽而不是真如歷史上那樣的各種原因的左衽,左衽只是亂做的其中一個特別明顯的表現而已,其他方面必然也是做的一團糟,這些能做成左衽的衣服,就算把它做成右衽它也還是影樓裝,現在市面上根本找不到一件別的地方都做的各種正確偏偏做成左衽的衣服。
漢服運動長期以來其實很大的力量都在同影樓裝作鬥爭,至於喪服和胡人什麼的,那其實也是扯淡,春秋戰國禮崩樂壞以後各種古墓出土的中原服飾也是右衽為主(我們也沒挖到過西周的衣服吧),胡人也只能指早期的那些胡人,比如匈奴。有一點倒是很有意思,在宋代,遼金兩國是有左衽的規定,而更加野蠻的蒙古人,卻是明明白白的確認和漢族一樣的右衽,這可以從大量的文物和畫像里看出來。總而言之,說到這個事情不應該扯別的,就是漢服的自古以來主流和標準就是右衽交領,某些特殊時期左衽也有出現過,但是放在歷史長河中就是非主流,現在不提倡這麼搞也一般不會這麼搞。

最後說一句,正常的漢服是無法由右衽「穿」成左衽的,說穿錯的各位必定是沒買過或穿過一件交領漢服。漢服由兩側腋下的系帶固定而不像某些神奇的影樓裝那樣由腰封固定,一件衣服如果是右衽那隻能右衽穿,如果是左衽的那麼它只能左衽穿,反過來穿是穿不住的,不存在穿錯的問題,除非它在本身的結構上就有所不同。


東亞國家古代傳統繼承得比較好的幾個,韓國,日本,服裝確實是右衽。他們也認為左衽是死人。

可以想見,如果中國傳統流傳到今天,即使沒有華夷的說法,死人這個忌諱還是有的,應該仍然是右衽為主。


當我們的老祖宗真辛苦 明朝 明初還左衽呢 在說其實明朝的漢服 也是很多元素繼承元的 女裝更甚


樓上的答主太高端啦,但是一點都不接地氣有沒有?
事實上,對漢文化有執念的人,有!在意中華服飾文化傳承的人,有!但是絕對沒有那麼多。
大多數人,不,絕大多數人,尤其是B站,根!本!不!懂!即使樓上大神寫那麼清楚,這些人的反應也是,太長不看。
我來解釋一下這些人的心態吧,(為什麼我知道,因為我也low,但是我不bb)
這些人不知道哪裡看到,哦,原來古代人的衣服分左右的啊,百度百科,哦,原來右衽才是正統啊,從今往後,一看到穿左衽的就開始假裝博學,說「左右都分不清,還敢穿漢服」,其實自己昨天才百科的。
同樣的人群,多了去了,去B站隨便點開一個吉他視頻,一群五線譜還沒認全的就討論人家用的是民謠吉他還是古典吉他,一群AK47,AKM,AK74都分不清的,就開始知道人家應該讀「阿卡47」,關鍵是,一個個還吵得煞有介事,好像做過很多研究一樣。
啊?你問我為什麼有這種人?賣弄啊,因為除了左右衽,這些人就只能發「妹子好漂亮,舔舔」這種檔次的彈幕了。憋著?憋死怎麼辦?


其實我記得漢服吧精品區里有一個帖子,專門講的歷史上的左衽現象,帖子鏈接http://tieba.baidu.com/p/2358223638?share=9105fr=share
希望能幫到你。


每次看到這種問題都覺得套頭衫真是偉大的發明


孔子曾經評價管仲說:「微斯人,吾其披髮左衽矣」。

什麼意思呢,古代中原華夏服裝衣襟向右,以「右衽」及束髮謂華夏風習。「左衽」一般指中原地區以外少數民族的裝束,並且是披髮的。所以意思就是如果沒有管仲啊,那我們現在都成為周邊的蠻夷了,就像明末被剃髮易服一樣。

這是高度評價管仲襄助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功績。春秋亂世,王權衰落,夷狄交侵,當時中原華夏各諸侯苦於戎狄等部落的攻擊,而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北擊山戎,南伐楚國,又有存邢救衛之舉,成為了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


想想他們怎麼折磨左撇子——只不過就是農業文明的迷信忌諱嘛~

姑不論「被髮左衽」到底怎麼解吧,畢竟解成「凌亂地死掉了」也是通的——難道就沒人知道孤證不立的原則么?下次能不能換句新話?


西裝不正宗,幾千年歷史憑什麼你的叫西裝
西裝不正統,英法德美那麼多種憑什麼你的叫西裝
西裝不正確,根本不是羅馬的衣服,是亂七八糟的假貨
西方人穿的都是西裝,你憑什麼代表所有人
有一個穿西裝的是SB,所有穿西裝的都是SB
所有談西裝都是因為利益輸送打廣告,新聞聯播主持人和國家主席不知道收了西裝廠多少錢
漢服噴子如是而已,怎不見你們去噴西服【左棍,說的就是你】

所有喜歡喜歡漢服的我都可以理解,但是我完全不能理解噴漢服的人
別人喜歡自己民族服裝管你們屁事,你們怎麼不去計較少數民族穿上新聞聯播和春晚的衣服是不是正宗民族服飾?
腦子有病啊


在古代中國,服飾問題從來都是政治問題,右衽是禮上的唯一正確,左衽很多朝代有,但是在政治層面上是不合禮的,服妖罷了。民間可以穿,但並不說其對,就這麼簡單。漢服復興如果不先建立鞏固正確的標準然後包容其他形制的話,就是自取滅亡!
還是那句話,復興漢服靠包容是不可能成功的,偏激化和純潔化是成功的唯一推動力。不然為何國共都要清黨?你可以奪取政權後搞改革開放進行自由化改革,但是不能自由化後再去奪取政權。
理中客還是不要討論漢服問題了,根本觀點不同,漢服復興應該是政治運動不應該是服裝秀。從這個意義上作為漢族你可以不穿但一定要支持,站在所謂的客觀的立場上冷嘲熱諷是幾個意思?是自虐狂嗎?就你們還好意思嘲笑人家棒子?
ps:把漢服當成打炮工具的都是叛徒!!拉出去犬決!
——一個不穿漢服的堅定漢服黨


題主的意思不知道是我理解錯了還是大家理解錯了,我覺得題主問的是為什麼古代漢服很多人對左衽不滿,好多人回答的是為什麼現代漢服很多人對左衽不滿。按我的理解來答一下。
古人把衣冠看的非常重要,所以有」衣冠南渡「,」晉代衣冠成古丘「的說法。所以趙武靈王要求漢人穿胡服,魏孝文帝要求胡人穿漢服,當時都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所以明朝光復中華的時候,朱元璋曾經「詔復衣冠如唐制」,「胡服胡言胡姓,一切禁止。於是百有餘年之胡俗,盡復中國之舊。」(《明太祖實錄·洪武元年》) 唐代按衣冠顏色區分官員品級,如三品以上穿紫衣,四品五品穿紅衣,八品九品穿青衫,平民多穿白衣


在漢服里,以及日本的和服里,左衽是喪服。有一種說法是,陶俑、壁畫,因為是隨葬,所以左衽,以示陰陽有別。所以不能以陶俑、壁畫里左衽為證據代表漢服普遍有左衽。


炎帝左衽,黃帝右衽,漢族既然是炎黃子孫,清楚自己是哪個後裔的,比如一些江南人,可以左衽,不清楚自己源流的,特別是西北的,最好還是右衽


吃個豆花還分咸甜呢


說起來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啊是一家。

但是你看看現在呢?清軍入關都說的跟侵華戰爭一樣,真的很智障,我真的很不能理解這群人,腦子有問題啊大哥,清朝和你有什麼利益衝突啊,你是反清復明的志士還是今晚就打算穿越啊。
漢服本來就是個很奇怪的詞、漢族的服飾?漢族服飾多了去了,你算老幾,也敢說我穿的才是漢族人的服飾!


本漢族人第一個不服(狂翻白眼


推薦閱讀:

男人如何提高欣賞水平?如何提升氣質,包括外貌和修養?
為什麼知乎男生的穿衣品味一直認為要多聽女性意見?
有沒有日本衣服品牌推薦?
有哪些有意思的服裝類的APP?
崑曲中的神仙穿什麼服裝?

TAG:衣服 | 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