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曹操稱公的除了荀彧還有哪些曹魏大臣?曹操稱公利大還是弊大?稱公的理由是什麼?反對的理由又是什麼?
私以為,不多,但不只荀彧。你想想,誰不想老闆飛黃騰達自己能跟著沾光呢,畢竟還是趨炎附勢的人多啊。
利大,我完全達不到荀彧的境界,也沒有設身處地,其實實話來說我是很贊成曹操稱魏公的,畢竟又不是稱帝,就算曹操稱帝我也覺得沒什麼,漢室衰微自應有仁人志士頂替啊。我覺得歷史的更替很正常……
但這並不代表我不認同荀彧。嗯,我永遠贊成文若的做法,這是性格使然。
因為稱公需要封國,曹操是魏公,有國號。古有非劉姓者不封王,公是非劉姓氏的最高爵位。半壁江山尚且已經成公,如果統一天下了呢。而且你看魏國的疆土划到哪裡,曾經的漢臣們是不是也變成了魏國體制下的臣子。所以,荀彧會反對也不奇怪,這是真正有名士氣節而不是做階級鬥爭的人。
瀉藥……
首先,說稱可能並不是非常恰當,一般稱是指自稱,沒有法理依據的自我加封,諸如袁術稱帝、劉備稱王等,曹操晉魏公固然是出於他自身的政治利益考慮,但法理上仍是由漢天子冊封的,過程是標準、正義的。
其次,荀彧為什麼反對,是否有其他人反對。荀彧反對是因為晉魏公是一個非常明確的政治信號,或者說政治試探。漢朝分封制度基本上可以說沒有公這一級,因為基本沒給人晉封過,人在外地開會沒法翻書,印象中終漢一朝封公的有這麼幾位:孔子後人封宋公,周公後人封衛公,表示對文教的推崇。第三位,安漢公-王莽,第四位魏公曹操。那麼,曹老闆是想當文教聖人還是想當皇帝呢?
這件事釋放的政治信號和荀彧所秉承的政治理想產生了嚴重的衝突,也引發了一些漢室大臣的不滿,但最終站出來明確表示了反對的只有荀彧。
當時的政治環境,漢朝是依附曹魏集團才得以存續,曹操在朝廷中具有強大無匹的影響力,這件事和指鹿為馬事件本質上是一樣的,是讓大家站隊,站隊之後必然是人事調整以及清除異己,不滿這件事的肯定不止一位荀彧,但敢於承擔這種風險且反對能產生一定影響的,真的就只有荀彧一個人。對理想的堅持到奮不顧身的地步,令君風度讓人神往。
至於其他不滿的漢室群臣,忽然想起第一條提及的程序正義,馬上安慰自己這是天子冊封的,合理合法,我們應該上表恭賀。封魏王?上表恭賀!不對,我們應該勸進!讓開,老夫要去第一個勸進!
至於其他魏國謀士,拜託,我們是曹老闆的下屬,漢天子有發工資給我們嗎,有和我們一起千辛萬苦蕩平天下嗎,反對?你腦子瓦特了好嗎,我們都是要當開國功臣的人,沒時間陪你鬧啊。
找到能獲勝的一方早早加入是眼界
盡心竭力安民理政舉薦人才是才能
使人如沐春風世人爭相結交是魅力
堅持理想不懼危難直抒己見是風骨
反對的人不勝枚舉,但是三國志為尊者隱晦基本沒提。
稱公結果上是弊大於利,因為它開了一個壞頭,就是大臣只要有權有軍隊就可以掌握國家最高權力
這等於是告訴自己手下人一個信號,努力變強,只要你變得更強,你也可以取而代之,所以後來司馬懿起來之後,滅了曹家滿門。
建議稱公大多都是私曹、畏曹、有求於曹的人
反對稱公大多都是私漢、尊儒、反對曹魏的人
稱公就能建立魏公國,利大於弊
荀彧,
曹操的第一謀士,漢臣
孔融,
讓梨那個,用現代化來說有點三觀不正,正統漢臣
大概不少人都被曹操血洗朝政時嚇到了,殺董承和當時密謀的人,讓大臣意識到了曹操手裡的權利和血腥。當時衣帶詔事件上的漢臣幾乎全死了。這次事件之後曹操的影響力更進一步。這之後的衷心漢朝的,可能會更忠心與自己項上人頭。
再談談當時曹操的影響力
我讀過一本介紹李鴻章的書,上面寫到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歐洲等國甚至只為李鴻章是清帝國的總統。雖然三國時代下平民百姓都知道這是漢朝的天下。但身處權利中心的權臣們則看的更透徹一點。政治,站隊永遠是最重要的。
這種背景之下人心很複雜,孔融是狂士不怕死,或者料定曹操不敢殺他,但畢竟曹操是曹操。荀彧地位太特殊,崔琰,清流名士。這三個人算大頭吧。
至於為什麼沒稱帝,若天命在,吾為周文王。不知是一聲嘆息還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利大於弊,反對的是少數,支持的是多數。
只說一點,反曹不一定忠漢。
很多人總認為曹操身邊那些反對他稱公稱王的都是忠於漢的,這兩者並不是非此即彼的對立事件。
一直認為曹公是忠於漢室的,可是漢室就像那扶不起的阿斗,漢室的衰敗都是大勢所趨,如果有機會遇到明主,有機會遇到太平盛世,怕也不會挾天子以令諸侯,他的血液里流淌著肱骨之臣的忠義,他一輩子都沒有推翻漢室,不管你們說他是以漢室的名義招攬賢才也好,還是維護漢室的大旗下包藏著一顆反心也好,身處其位,你們讓他如何是好,放權你以為漢室會放過他么更何況三國還未統一,一切都走上了偏離原路的軌道。他是聰明人,不會將自己與漢室一同埋葬,既然做不了忠臣,那就梟雄吧,你們說他是梟雄,卻又何嘗不是英雄呢?
荀彧是個死忠,是個典型是當時士人的軸到不行的骨氣吧,那還有很多不忠於漢室的人才吧,曹公的厲害之處就是識才愛才能任用不同的人才,不管您是不是終於漢室,可惜哇郭嘉死的早哇。
對曹魏集團當然是利大,這是個利益集合體,曹操往上走他們的政治利益與經濟利益才能最大化。甚至曹操不想乾的他兒子也必須干。
荀彧反對這件事是荀彧以皇帝派的利益來考量的。自然是危害大。
角度不同自然利益人也不同稱公的話可能會有弊,但不稱公肯定沒有利。不只曹老闆,歷史上每一個地位達到這個階段的人都會面臨類似的選擇。
曹老闆稱公是正常流程,關鍵在於加九錫。這才是荀彧私下表示不贊同的原因。這點可以在知乎上找相關問題有很好的解釋。最後利大,如另一個答主所言利益所在,客觀上戰爭就是利益的重新洗牌,類似於一戰,新舊集團的碰撞。
利大,一個人只要到了那個程度就是你不想你手下人也會把你推上去。比方趙匡胤,李世民,劉秀,劉裕。因為只有你身份提高了,你手下才能有更多的榮華富貴。別人和你一起拼死拼活不就是為了自己和後代的榮華富貴么。光憑叫理想,沒有實際好處那個願意幫你打工。就是我季漢昭烈帝打下漢中,諸葛丞相就找人上書請封漢中王咯。這就是政治。就是荀彧支持曹操也不過是為了青史留名。興復漢室青史留名對他而言就是最大的好處,所以當他的利益和曹操的利益衝突時他必然反對。
還有崔琰啦 毛階啦
個人認為利大於弊 為他兒子篡位打下基礎
崔琰 毛階,畢竟支持他這麼做的人多,符合更多人利益。稱公後有利於自己進一步的勢力增長,這算是穩妥的方式,弊處在於可能後世罵名有點多,還有不符合當時社會少部分人的一些利益。
謝邀
除了荀彧,還有孔融、崔琰、董承等人,都有個共同的特點,就來自是世家大族。
只有背叛階級的個人,沒有背叛利益的階級。所以曹操稱公的利弊,要區別曹魏集團的三大基本盤來分析:
對曹操個人及其家族而言(曹氏、夏侯氏):這個簡單,離身登大寶、皇親國戚更近了一步,當然是利大於弊。
對軍事功勛集團而言(外姓武將、寒門士子):這個也很簡單,老闆進步了,當小弟的理所應當要跟著雞犬升天。也是利大於弊。
對豪門士族集團而言(反對者多出自該集團):這個情況複雜一些,漢末的豪門士族掌握著巨量的財富、土地和人口,把控著讀書受教育權和社會輿論,還靠著舉薦制度掌握了官場,可以說同時壟斷了經濟、政治、文化、和輿論的權力。他們在亂世支持某個軍閥集團,或者維護漢朝法統,都是想繼續維持他們在漢末的壟斷利益。他們和軍閥集團的關係名義上是君臣,實質上更像合伙人。
荀彧來自潁川士族集團,就是其中代表。荀彧舉薦的很多人也都來自潁川士族或者其他豪門,他們也掌握著曹魏集團重要的經濟、政治、文化資源。後期曹操採取了種種手段打壓豪門勢力,比如提出「唯才是舉」,要選任寒門士子,意在培養自己人,打破士族壟斷。
當四方征伐一起做大蛋糕的時候,當然是合作無間的蜜月期。然而當分蛋糕的時候,別的集團多了一塊,豪門士族就會少一塊,所以名義上是反對稱公,實際上是他們的利益訴求沒有得到滿足。而到曹丕推出「九品中正制」選擇維護士族利益的時候,誰還不支持他稱帝了?
對整個曹魏集團總體而言:稱公是做大了蛋糕,曹魏集團三大勢力中大多都受益了,小弟們自然更擁護老大了,整個集團更穩固了,是利大於弊的。
被賜死的就他了,但是反對的多的去了。你看有崔琰、孔融、董承、多的去了。你看一部三國演義,裡面多的是要謀殺他的,從曹丞相開始上演了。
至於說利弊,這個真沒辦法分析,或許他兒子不篡位,那是不是三國能過實現表面上的統一,地方軍閥林立,但是都歸漢朝。就如唐末藩鎮。但是後續會不會就沒有五胡亂華,南北朝?漢人的苦難就少點了。也讓漢朝的年代延續的更長。但是篡位曹氏一族有當皇帝的了,過了把皇帝癮,結果最後被司馬給搶去了。歷史不能假設,誰也說不好。我認為不篡位會好一點,至少孫權、劉備不敢獨立另立中央吧。至少還是大一統,說不定也少了許多戰爭。
最近因為紅黃藍的事情,心情覺得大不好,謝邀,有空再回答。
推薦閱讀:
※荀彧為什麼會選擇跟曹操分道揚鑣?
※曹操在劉琮投降後有什麼理由不發動赤壁之戰?以當時的形勢保境安民是否才是上策?能守得住嗎?
※如何評價陳建斌演的曹操?
※怎樣看待近些年日益興起的尊曹貶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