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城市剩餘空間/畸零地塊(leftover space)利用這個概念,有哪些比較好的設計?
隨著城市化的加快和人口,市區的土地變得愈發稀缺。但是同時在建築的過程中有很多邊角料的土地(比如高架橋底的土地)卻沒有得到充分的使用,對於這類土地的開發大家有怎樣的建議和看法?
寫在前面的話:
這個答案主要是為了拯救下建築學的時間線的。
實在是看不下去建築學版塊下面無關的話題了。
比如:
建築師買什麼電腦?小霸王或者步步高。
建築師生活怎樣?和很多Model們每天過著幸福的生活。
建築學學生如何學習建築?看《盜墓筆記》學習傳統樣式雷,看《盜夢空間》學習西方建築史
建築學哪家強?山東青島理工大。(上次我去打球死活不讓我進去,說怕我偷他們學生電腦!由此可見此校學生的硬體水平之高,治校之嚴謹。)
本來這種相對比較小眾的東西想寫個專欄來發,但是估計可能是我經常給爆照美女點贊結果被劃分到沒有專業能力且不太友善的用戶裡面去了,專欄申請了N次仍是拒絕。
不過肯定會有人說你憑什麼代表我啊,我才不要被拯救來。。。
(⊙o⊙)…那你就當我是一個喜歡扶不想過馬路的老奶奶過馬路的紅領巾好了。
寫這個主要是最近在做這方面的研究,在眾多的回答中看到了大家提到了很多有意思的點,但是沒有給出詳細的解釋,所以我來做個補充。而且貌似關注者還是不少的。
下面正文開始
1-什麼是剩餘空間?
簡單的來說,就是在城市的發展過程中,並不是所有的土地都能夠被合理的規劃,利用,因此在樓與樓之間,在社區與社區之間,在不同的形式種類作用的建築群中間會不可避免的產生一些空間上的浪費。
他們無法沒有被充分的利用可能是因為:
1)建築物之間的狹窄不規則地塊
2)被污染的土地
3)地形的限制如陡坡
4)被高架道路分割(本文的主要討論點)
5)因為原有設施用途改變
2-使用剩餘空間的意義
首先,對於用地資源緊張的國家地區(比如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來說,土地資源是非常稀缺的生產資料,人類不可能無休止的通過填海的方式擴大生存空間,因此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就成為了另一個突破的方向。
此外,對於很多大城市如紐約,上海,北京來說,通常也都有著大城市病。新老建築的並存導致的城市景觀不統一,人口密度過大帶來的公眾活動空間的縮小,此外,交通用地經常會佔到整個城市用地面積的10%以上,想想修高架時的拆遷成本,再對比下高架下毫無用處的土地實則讓人覺得心痛。此外,對於剩餘空間土地的應用可以打通不同建築之間的隔閡,增加連續性並且有可能創造出一個有意思的公眾空間,這點我在下文會詳細論述。
3-說好的詳細論述,事例研究
CASE1: High Line, NYC 紐約高線公園
不得不說,紐約之所以成為現代公認的世界第一大城市確實是因為他在很多地方都有著超乎尋常的建築理念。在市中心預留了一大塊中央公園之後,紐約市公園管理局像喝了炫邁一樣,根本停不下來!於是高線公園項目就上馬了。
項目名稱 紐約高線(High Line)公園
建築性質 公共設施
設計單位/建築師 Diller Scofidio + Renfro建築事務所
規模 6英畝 21公里(圖上的這部分大概2公里,還有二期三期)
概念原型 法國巴黎的Promenade plantée(綠蔭步道)
一句話歷史概述:紐約市政府在100年前花了很多錢修了一個高架鐵路後來廢棄了但是又不想浪費於是在一群人的努力之下政府決定把他變成一個公園。
那麼這個有啥好的呢?
首先是,美啊!站在這個高架橋上遠眺哈德遜河就是這樣一番景象。想想在北京的國貿,上海的陸家嘴,要是突然亂入進去一個衡山路的感覺。
其次,這條原本分割了城市的地鐵如今反而成為了城市連接的紐帶。
這張圖解釋了公眾和高線公園的尺度關係
這兩張圖則可以看出公園如何使得人和周圍的建築發生關係,產生不一樣的互動和共鳴。同時歷史的厚重與現代的生活氣息在這裡完美的實現了融合,使得一個本來已經死去了的建築物重新變得生機勃勃。
這張圖則是從細節方面闡述了整個地面環境由硬到軟的不同分布,通過這些不同比例的硬地和植物的混合,我們足矣看出設計者的匠心獨詣。使得人們在穿越這段兩公里的步道時不會感到一成不變的沉悶,反而會領略到植被種類的不同的和疏密的變化,從而獲得一種充滿驚喜的空間體驗。
CASE2: A8ernA
Koog aan de Zaan, Zaanstad | Netherlands | Completed 2003
說完了橋上面的,我們來看看橋下面的。
通常來說,橋下面是一個比較讓人頭疼的地方,因為這個空間實在是雞肋,一方面有高度限制,另一方面又擋光,所以一般來說很少有建築師敢於嘗試這個地方。上海的高架橋底下基本上全都是修成了停車場,唯一一個有點逼格的東西就是延安路高架橋底下的那根九龍柱。但是那貌似也不是建築師想要放在那裡的。。。
在我看來,能把這類建築做好的目前也就兩人吧,一個是來自歐洲東莞的NL Architects,另一個將會是來自東方日內瓦/蘇黎世/伯爾尼(隨你怎麼叫其實都是青島)的我:P
說了這麼多廢話,那這東西長啥樣呢?
別急, 我再簡單的講兩句(喝口水)
一句話介紹這個項目,這是一個位於阿姆斯特丹旁邊一個叫做小鎮, Koog aan de Zaan他們的小鎮被一條穿越的告訴公路分成了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市政廳,另一個部分有一個教堂。為了連接這兩個重要的區域,他們決定在橋底下蓋點東西。
於是他們蓋了:
一個停車場
一個小超市
一個人工湖(奇葩的建築師啊)
一個滑板場
一個籃球場
放這個圖是為了顯得我很專業
個人覺得這個設計真的很贊啊。雖然可能少了點設計感。從這個設計我們可以看到其實高架路的橋底如果被合理的利用,還是可以產生相當大的剩餘價值的。
至少,你不用蓋屋頂了。
CASE3 BIG U
最後的最後,BIG U鎮樓!我知道大家都喜歡BIG
為了圖省事,我直接從Archidaily上盜圖翻譯了。版權屬於
OK,下面是Project背景介紹
「Rebuild by Design,」 是一個建築競賽,主要的目的是重新的設計紐約的港口沿岸的海岸線,很多聽起來好像很厲害的建築公司都參加了這個比賽,比如OMA,但是他們都被新晉的分析圖之王BIG擊敗了。
BIG』s proposal, The BIG U, is rooted in the firm』s signature concepts of social infrastructure and hedonistic sustainability. It envisions a 10-mile protective system that encircles Manhattan, protecting the city from floods and storm water while simultaneously providing public realms specific to the needs of the city』s diverse communities. Bjarke Ingels states: 「We asked ourselves: What if we could envision the resilience infrastructure for Lower Manhattan in a way that wouldn』t be like a wall between the city and the water, but rather a string of pearls of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amenities tailored to their specific neighborhoods, that also happens to shield their various communities from flooding. Social infrastructure understood as a big overall strategy rooted in the local communities.」
這段翻譯的好拗口啊,就是說BIG U的理念是,與其把這個防波堤看成海水和城市之間的一堵牆,是否可以重新為特定的人群設計為一系列與他們自身環境或者社會發展相關的設施,從而像是一串珍珠一樣點綴在曼哈頓的海岸線上;同時也保護著內陸的不同地區遠離洪水的侵擾。
喜聞樂見的圖片來了
看了這兩張圖就會明白為何BIG會被稱作分析圖之王。各位aki的同學請回頭看看你們自己的site analysis,有沒有撕作業的衝動?當然也明白的解釋了這個U是從哪來的。
公園步行道
高架橋下的天幕影院
這是一個半地下的博物館中掛了一個白堊紀晚期滄龍骨骼化石的渲染。
BIG的這個設計也是代表了為了建築和景觀行業的一個發展方向吧,在經歷了混凝土森林的高速發展之後,人們終於重新的意識到了人與自然的關係的重要性。建築應該是這個關係的一個載體而不是一個分隔線。Biophilic建築的出現其實某種程度上模糊了景觀與建築之間的區別,也使得很多原本已經失去了意義的地塊重新的獲得了生機。不同於舊廠房改造一類的項目,這種城市邊緣的地塊設計更強調的是一種無中生有,一種對於地塊的深度挖掘和分析。同時,自然元素也從原有的輔助手段終於登堂入室成為了主要的設計手段。作為一個現代人,在追求效率和科技的同時,我們同樣渴望一份休憩和自然的寧靜。這是我們中國的城市規劃中所缺失的重要一環,在中國我們可以看到大片的石磚鋪成的廣場,中間立著個大雕塑,或者是建在某個偏僻角落雜草叢生的公園,但是唯獨看不到在喧囂都市的中心有一隅綠蔭可以讓人們暫時的逃離,放鬆。
As an architect, we design for something better.
好了,我終於寫完了。這可能是我在知乎寫的最認真的一個答案了。(此處應有掌聲)
希望我沒有把這個題寫的太過於無聊,畢竟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夠通過知乎了解到什麼是真正的建築設計。
其實我還做了很多其他的相關研究,其他的例子也不錯但是可能不太適合知乎這種地方討論,有興趣的話我們私下再聊吧。
版權屬於NUS陳振宇,如果轉載,請署名。
就這樣吧。
這種土地有個正經名字,叫畸零地塊,在有的城市規劃管理條例里規定里提及,開發方式不常規。一般規劃情況要求每塊地不要太小。太小的地就是特殊處理。
其實我第一反應想到的是農村邊角耕地,最優選擇是消化吸收納入大幅土地,便於耕種,甚至通過流轉實現小農戶變大農場。
多數零散用地應該盡量整合到周圍整塊土地提高利用率,畢竟中國城市用地還是偏緊張。
不好整合的那就儘可能系統化,比如納入綠地系統,市政服務系統,休閑活動系統。單純孤立的小地塊價值是比較小的,缺少系統化的管理和提升。
我在上海的時候,看到高架橋下面不能算邊角,正經做了菜場,籃球場,停車場等一大堆服務設施呢。
在人的尺度下,沒有什麼死角,都是可以系統利用的。
對於我來說,橋下的空間是城市裡最能體現「公共性」的空間之一了。
一樓的第二個例子也是我最喜歡的城市設計案例之一,就像一樓說的,橋下的空間是雞肋,往往缺少光線、有噪音、灰頭土臉,但也正因為這樣,這種空間的個性顯得謙虛甚至卑微,更願意一視同仁地接納所有人。
相比高線,這個設計是樸實的,但又是合情合理的。
找了以下幾個項目,可以看到設計師們處理這種空間的常用手法:增加照明、增加傢具、增加色彩、增加材料對比等等,他們想通過增加這些東西讓橋下的空間變得更吸引。
Aspire, Sydney, Australia by artist Warren Langley
SEART Park, Auckland, New Zealand by Isthmus
the Garscube Link, Glasgow, UK by 7N Architects and rankinfraser landscape architecture
東濠涌高架下,廣州
但是我不認為這種處理是成功的,因為高架橋太大了。
它太大了,裸露的巨大的混凝土體塊、清晰的樑柱結構、單調的形態,這些塑造了高架橋個性的元素,也塑造了這個橋下空間的個性,她就是這樣:現代、粗糙、滿不在乎、固執、包容。
以上那些處理與這個空間的個性是衝突的,他們用各種道具竭力掩飾高架橋的存在,而無視這個空間本身的個性,無視高架橋本身的可能性。
請看回一樓的第二個項目,NL architects其實是以最小化的干涉產生了最大化的效果:他們主要的處理是針對橋本身的,不論是燈光還是對柱子的處理,他們都是期望以「橋」本身的改變帶來空間的改變,而對地面發處理僅僅是為了功能性的考量;而改造後的空間並沒有失去它原來質樸粗糙的個性,只是在此之上顯得更加迷人了。
題外話:我們目前的規劃可能對這種空間的關注不夠,而未來的趨勢是,隨著城市內可供開發的土地越來越少,將城市做的更「精」而不是「大」將成為主題,而這些現在無人理睬的邊角地,到時可能是最有潛力可發掘的部分。所以,這是個對中國城市的未來有價值的問題,希望會有更多回答。推薦一本書:&<&<東京製造&>&>講述了很多城市畸零地塊的處理實例。在有就是BIG前段時間的BIG U啦
謝邀。剩餘空間的利用,不只是空間方面的問題。前面答主舉例了不少美崙美奐的利用案例,在「設計」(尤其是建築設計)層面已經講得非常透徹。在這裡我們想補充一下規劃師的思考。
一、「剩餘空間/畸零地塊」的提出,本質上是對城市的小小失望
這些散落於城市各處的畸零地塊,本質上和日本當代建築師蘆原義信在《外部空間設計》一書中提出的「消極空間」是一個意思。在《尋找失落空間》一書中則被羅傑·特蘭西克加入了感情色彩,稱之為「失落空間」。它是對街區中散漫的、無組織的空間,包括建築間的中介空間、道橋間的邊角空間、用途不明的廢棄空間、未經設計的冗餘空間等的概念性描述。由於其往往形狀不規則、面積較小,因此在過去較長的時間內並未受到足夠的重視。而當人們想要再次利用它們時,往往是因為不滿其現狀——城市難道不應該更美好嗎?怎麼會出現這樣奇奇怪怪的犄角旮旯?得想法子把它們利用起來才是。於是,就開始有了設計和利用行動。
二、「剩餘空間/畸零地塊」改造關注的是使用權的分配而不再是所有權的問題
城市社會學家理查德·桑內特曾說:公共空間的重要角色之一就是帶來一些社交的摩擦,把本不會遇見的人帶到一起。這是對公共空間浪漫而感性的描述,暗含了與城市中一處處公共空間不期而遇時的驚喜之情,非常具有吸引力。
理查德·桑內特
從其他答主的反饋我們也很容易看出,大家談「剩餘空間」的時候,其實是在談「剩餘的公共空間」。它們的改造和利用,都考慮到周邊市民的使用需求。不難發現,無論是自下而上的設計策略,如休憩裝置、可達路徑、色彩鋪裝、微地形等;還是自上而下的實施策略,如政府、社會組織與市場在提升文化藝術活力等「軟環境」中的能動作用,都是為了提升其公共效用。
三、從「大規劃」到「小織補」,重要的一點是「賦權於城市及其居民」
在我國各城市大步衝刺城市化的歷史背景下,城市設計師的日常工作往往被各種大尺度的設計所充斥,「細節描繪」卻未及時跟進。而在城市尺度下,市民的生活是微觀的,其所關注及接觸的也僅僅是微觀的城市。
我們有必要再次反思:城市設計為了什麼?
答案是多方面的,但市民生活的宜居性毫無疑問會是其中之一。
城市學家M·S·馬拉勒斯為巴塞羅那制定的「城市針灸」城市更新戰略,是「小織補」最典型的案例:巴塞羅那並不急於大規模的城市再建設,而是以散落於城市各處的「消極空間」為建設重點,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在短短几十年時間裡,巴塞羅那創造了400多個可供人休憩娛樂的公園、廣場及街道,極大的提升了城市生活質量與品位,現已成為享譽世界的「巴塞羅那經驗」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巴塞羅那並未止步於此,目前正以「構建城市未來而建設始於當下」為挑戰,以「賦權於城市及其居民」為口號,推廣「城市人居」概念。該概念以市民為核心,其次才是城市規劃,囊括了一整套與城市生活相關的知識、原理、學說和規則,包含建築、公共空間、環境、設施、信息技術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人與環境的關係等。
由此可見,在「大規劃」解決城市發展的方向性問題、未來問題的同時,城市設計師也需兼顧對城市進行不間歇的「小織補」,以解決現狀、眼前的問題。這種於微觀著手,對「大規劃」的「小織補」將會成為一種規劃趨勢,並代表了一種城市設計師的城市態度。
四、理想與現實:個人價值取向引領社會導向
每一位生活於城市中的市民都有提出自己訴求和塑造城市的權利,儘管這樣一種集體權利往往被忽視,但它卻為公眾參與使用和創建城市空間提供了可能性。
從「城市的權利」角度出發,城市設計首先應關注並致力於公共利益的實現,該實現過程以公共空間的提供和設計為核心。
目前,城市管理者及市民公眾參與的意識均在逐步增強,公眾參與已經成為規劃設計審批環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過程,但公眾直接參与城市設計編製的機會依然很少。
城市設計的特別之處就在於它是一門橫跨了藝術與技術的人文科學,城市設計師既需要有一定的藝術修養,又需要有多學科的專業技術儲備。至少在城市空間塑造方面,城市設計師是有能力通過專業的價值判斷,運用務實而親民的設計,在業務範圍內給城市帶來積極變化,儘管這種變化並不一定立竿見影。與此同時,城市設計師也應嚴肅看待自身的社會責任,通過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來引領積極的社會導向。
當然,在城市尺度下,一個「剩餘空間」的改造過於微不足道,個別城市設計師的價值反思也不值一提。但當微觀尺度的城市改變積累成了城市行動、城市設計師們又重新找回了城市的價值之時,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們發現城市正在為其發生改變——也許那時,一切曾經剩餘或畸零的地塊,都是城市的美好所在。
答主:
王萍萍,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風景園林工程師
洪 濤,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高級工程師
首先想到的是黃聲遠的一些作品,不過他 的很多作品可能不算是城市。經濟模式不同。
個人看法,剩餘空間,首先是好的定位、策劃,跟組織經營模式有關,發展出相應的物質信息的流動關係,然後物質層面的設計附加上去才會是能長期生長的
高架下的土地讓我想到現在基礎設計和景觀相結合的一個發展方向畸零地塊通俗來說就是城市規劃後多出來的小空地,位置,大小,空間各不相等。但是既然提出來城市畸零地塊的利用這個話題,就要好好聊一聊了。
城市邊角料的規劃基本上分為高架橋下、樓層頂部、各種道路的交叉處。城市規劃,說到底是為了城市發展和人民安康,所以要從這兩個基本點出發。
本人就是一介平民,按照平民的思想,大多數都是希望便捷、高效、娛樂或者有欣賞價值的東西,總而言之就是能讓大家切實體會到城市規劃是對我們有好處的,而不是每天限車流量,五公里內不能生火做飯什麼的。廢話那麼多,回到正題。
個人感覺這些邊角料應該在安全的前提下:
1.有一部分讓創業者使用,年輕人有活力,點子多,還能鍛煉自己的能力。
2.前面有人說到要給蝸居住戶使用,這個看法我不是特別同意,我覺得給流浪者應該更好一點。因為蝸居住戶相比流浪者,乞討者,拾荒者來說還是有一定的經濟能力的,而且流浪者的活動範圍比較大,不經常待在一個地方。而城市邊角料地區也比較多,相當於一個簡陋客棧,為城市底層人口帶來溫暖。當然這一切是要在安全的前提下才能進行,不保證有高架橋豆腐渣工程,一個小地震或者餘震什麼的就塌了。
3.給那些街頭藝術者使用,包括畫畫,行為藝術,人體模特,彈唱等等,有的街頭藝術者經常受盡冷風吹?我們說不定能在這些人群中發現無數個西單女孩。
先說這麼多吧,全是手打,沒有圖片,希望不要感覺乏味^ ^
大家發言的時候,還是應該謹慎一點比較好。高架橋是重要的城市設施,是應該進行隔離的。如果把橋下空間變成人的活動空間,一旦橋上發生重大事故,下方的人很難逃離;同樣,如果下方空間作為商鋪,居住物業使用,一旦發生火災,也會對橋體產生影響。
不是很明白題主提的這種畸零地塊概念,在實踐里,每一坪城市用地都是用明確的使用性質的。當然會有一定的兼容性,不過,一般不建議給公共設施兼容性,還是不要打公共設施的主意為好。我國有城市六線管理法規,目的就是,嚴格控制公共設施及其防護用地,以免與城市活動互相干擾。
集約發展,確實是我國城市建設的發展方向,不過有些地方還是別太摳門比較好。正好前陣子報紙上提了個問題要如何利用橋下空間,我做了一些調查和研究,比較粗淺,僅供參考。
橋下空間利用首先應注意一下幾個要素:
1.安全性。空間利用前提保證高架橋安全。
2.交通性。不論如何利用橋下空間,交通出入都比較難組織,都會對橋下現有道路產生一定影響。
3.景觀性。橋下空間利用會影響橋兩側空間通達與景觀視線。
因此,在保證前面說的前提下對橋下空間利用方式大部分城市都做了努力。比如:
1.作為公交車站,尤其是快速公交車站。
2.作為市政設施或停車場。
3.綠化公園與景觀休閑場所。
另外,橋下空間利用還與高架橋形式有很大關係,如單橋柱,雙橋柱;還有,橋與道路的關係,比如橋在中間,橋在一側。
還有重要的一點,高架橋對城市機理具有割裂性,因此,提前規劃好高架橋兩側的城市用地及功能是非常必要的。
先說這麼多,希望給大家提供不一樣的思考方式。
關於高架空間利用,我會提點不一樣的。既不是關於廢棄高架的改造,也不是把高架下的空間當做不值錢的空間勉強用用。而是,主動地發掘「運營中的」高架下空間的特點,做出能引發人思考的設計。
關於leftover space,推薦看特蘭西克的《尋找失落空間》,這是關於leftover space最經典的著作了。
我個人總結來說,失落空間主要是以車為本的現代主義城市規劃帶來的產物,或者說宏觀敘事造成的。城市發展的模式如果是先建立城市框架,再進行填充,就不可避免地產生大量沒有填好的城市空間,就像唐代的長安城,其中大量的用於居住的地塊都被荒廢了。而現代的交通設施產生了更明顯的框架作用,並且給沿線的步行環境帶來巨大的負面衝擊。長安城的失落空間只是尚未被利用,而現代的失落空間是難以被利用。
回到第一段,西班牙有一個不知名的高架酒館,酒館就在轟隆隆的輕軌高架之下。沒有列車經過時,人們在其中喝酒聊天,就像在一般的酒館中一樣;有列車經過時,巨大的噪音使人們無法繼續交談,於是就陷入了一種相互對視冥想的狀態中;等噪音過去了,人們就會在一種混合了(尷尬、羞赧、忐忑、甚至是靈光一閃、奇奇怪怪)的複雜情緒中繼續之前的對話。如此往複,在這樣一種特殊的、躍遷的循環中,人們將產生到別有深意的情感體驗。
這個案例啟發我們,可以創造性地把畸零地塊的缺點當優點來利用。
很難有用~~
學建築的都有個毛病,就是理想主義加強迫性潔癖症。
但實際上,建築在社會體量里,目的是為了商業和政治服務的。
如果商業價值不高,那麼很難有學術上的進展。
建築邊角料的這些地段面臨幾個問題,就是地塊面積小,功能受限,商業價值很小。
其次這些地段紅線不明,因為跟很多公共空間交叉,產權說不清。
基本上就這兩條,就在商業建築上判死刑了。
那麼出路就只有,利用政治體系,作為美化市容的任務完成,相對比較合理。
這點可以參照日本的城市~~
但是這種在細節上花功夫的事在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順便說一下,不說邊角料地塊,城市的地下空間開發是未來城市發展的主流方向之一~~~
晚上在橋下做個麻辣燙生意應該不錯,
我個人最喜歡的是盡量不要設計,最好不要設計,更不要加什麼凳子給人坐,只要不往那倒垃圾就可以了,時間長了那裡自然會長出個最自然的角落,遠遠的觀賞就好了,
11年的UA競賽主題是關於城市負空間激活,可以去看看
說到高架橋下空間之類,我觀察到的用途有公交首末站,停車場,市場或夜市,公園等等。
開發利用並不是難事,難在管理。之前我所在城市就有高架橋下的街道私設小市場發生火災的情況,後來此橋拆除重建,損失慘重。這本來也不是市場,後來擺攤的慢慢增多就由街道統一管理,收保護費,再後來一個攤位居然炒到了非常高的租金。但起火之後影響到交通,該街道卻無法為火災負責。
所以就像其它回答所講,任何空間都可以有設計,甚至市民也能發揮創造利用這些空間。之所以有零碎的地塊,是因為缺乏管理。
高線公園
看了這麼多回答,我覺得矛盾點在什麼類型的土地算是「畸零地塊」。像廢棄高架橋或其餘廢棄土地只是暫時沒有開發利用,其本身還是具有一定開發價值,因此我覺得不屬於「畸零地塊」,而是「待開發地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仍然屬於「積極」的。
只有一些必要空間(或建築)衍生出來的負空間,例如屋頂空間、使用中的高架橋下的空間等才屬於此問題研究對象……
僅屬於個人看法。
打造公共蝸居空間啊。。政府統一採購改造集裝箱,連結基本市政設施,稍作綠化,專門廉價出租北上廣漂。。
我第一個想到的也是 High line park,不過個人覺得很大程度上這個也是舊項目改造,跟舊廠房改造利用性質相似吧。算是leftover 么?
剛才看到 @袁牧 的答案中提到上海的高架下面有籃球場。
我也有印象,然後就到騰訊地圖去找出這個地方的街景截了一下圖。
就這裡:
黃浦區(原盧灣區)中山南一路魯班路口,內環魯班路立交橋西南角,靠近黃教院附屬中山學校。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