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 1870 年左右的歐洲都在上演莎士比亞的戲劇?
謝腰w
準確來說反覆上演莎劇只是在英國特別明顯,1843年戲劇檢查法一放開之後,誇差一下大家發現沒啥戲了!當時正逢浪漫主義當道,對莎劇評價日高,故上演很多…但因為當時英國的演劇界習慣了情節劇的那套,再加上一放開也啥人都往裡摻合,演出素質其實非常差。
莎劇風差不多到易卜生的「群鬼」上演才弱吧…有點印象模糊,回去查資料再補
同期的法國是梅特林克、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和自由戲劇林蔭道的天下;
德國的話卡巴雷差不多也出現了,情況和法國類似,也沒莎劇太大的事兒
(也不算太題外的題外話,1864年倫敦一個劇院曾經把莎劇都演過一圈兒,票房最好的是馴悍記和溫莎的風流娘們兒,悲劇票房都慘的一塌糊塗更別說歷史劇,簡而言之,那是一個市民的時代)
從演出實踐上來說:
在費爾普斯和基恩之後,莎劇演出又出現了一段蕭條時期,也帶來了票房收入的下降,在1863至1879年澗管理德魯瑞巷的查特頓曾發出這樣的哀嘆: 「莎劇念出了毀滅,拜倫的戲劇帶來了破產。」這種情況沒有持續多久,亨利,歐文的出現使之改觀,從而使莎劇演出開闢了新時代。這個時期能夠吸引觀眾的不是莎劇本身,而是那些名演員。
比如歐文:他貢獻還是在莎劇演出方面,作為演員他扮演過許多莎劇中的重要角色,其中以培尼狄克、哈姆萊特、李爾、麥克白、夏洛克最為知名。僅以哈姆萊特為側,他在1874至1875年間就演過200場,在1879年里又演出了108場,這些數字本身就是他成功的最好證明。他還是英國歷史上第一個被授予爵位的專門演員,這是經過無數人的努力後演員的地位終於獲得社會正式承認的標誌。在1879至1902這20多年間他又擔任了盧塞姆劇院的經理,組成了包括許多優秀演員在內的劇團,上演了25部莎劇,使它成為莎劇演出的一個新中心。他還多次帶領劇團到外省巡演出,三次赴美,從而使莎劇的影響越過英國國境,成為一種國際間藝術交流的媒介。他在莎劇的舞台本、表演方法、道具布豢等方面也都有創造,還擔任了莎士比亞朗讀協會的主席。總而言之,在決定這個時期莎劇演出的基本方向和整個面貌上,歐文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莎劇演出在這個時期里出現前所未有的昌盛局面,獲得了有史以來最多的觀眾,這與當時英國的社會經濟狀況是有聯繫的。英國國內在工業革命浪潮的推動下,倫敦以外的各中小城市紛紛發達起來,在進入帝國主義時期之後,它又靠海外掠奪大發其財,這就給藝術繁榮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早在18世紀就出現的巡迴劇團,它們的活動在這個時期里很快就出現了高潮,它們的足跡幾乎遍布英倫三島,連倫敦的明星演員也時常加入其間。它們有力地推動了外省劇院的迅速建立,在英國的每個中型城市裡都出現了自己的戲院,而且建造得富麗『登皇,條件舒適,劇院的演員、經理的收入很高,他們常常不是由於其藝術,而是由於其經濟財富贏得了人們的尊敬。1879年莎士比亞的故鄉斯特拉福建立了莎士比亞紀念劇院,舉行了第一次斯特拉福戲劇節,從此這裡每每一年必要舉行莎劇演出。
當然從莎劇批評的領域也有很多話要講:比如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紛紛都從莎劇里學到了很多,當然不喜歡莎劇的也大有人在。
儘管我認為題主問的有問題,並沒有資料顯示歐洲都在演莎劇呀。照這樣說,現在全世界都在演莎劇呀。莎翁的戲其實不管在哪個時期都是作為一個標杆式的存在,並不是某一時期特別的風靡。
貌似那個時期同事盛行的還有浪漫主義戲劇、現實主義戲劇、還有剛剛啟蒙的自然主義戲劇。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易卜生《培爾金特》、《人民公敵》、《玩偶之家》貌似在當時演出時都引起不小的轟動。
推薦閱讀:
※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中女性角色的重要性?
※如何去理解莎士比亞悲劇《李爾王》?
※若是玫瑰不叫玫瑰,那它還代表愛情嗎?
※為什麼莎士比亞的作品中《雅典的泰門》不算作四大悲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