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曄譯的《百年孤獨》質量如何?


語法在隨著時間變化:莎士比亞、貝克特或者《紐約客》的老編輯都可以作證。街頭的語言最終會變成學校里的語言。

但有時候,好的語法反而會削弱句子本身。完美的辭彙排列可能會讓句子過於死板。偶爾,我們需要忽略掉一長串的逗號,或者不補全分號。

有時候我們會故意犯錯。有時候你需要跟隨自己的直覺,不去在乎主句與從句之間的差別。有時候我們寫的句子語法並不通順,但卻很優美。

關鍵在於你想做一名修補語法的醫生,還是歌聲優美的小鳥?

作者們感受語法,而不是了解語法,這需要大量的閱讀。如果你的閱讀量足夠了,語法是自然而然的事。

以上來自科倫麥.凱恩寫作建議,私以為可以回答一些答案對於范譯的吐槽。

以下的撕逼可以不看了。

更新

有學習西語的知友看到了這個話題@雞顆果,帶來了一些新的觀點。

很高興能夠看到雞顆果同學的西語直譯,這樣我們就能看出范曄在翻譯《百年孤獨》時做出的選擇。

@雞顆果 對我的回答提出了兩點問題。

第一個問題,即「玻璃溪流」的翻譯問題,最後還是落到了比喻是否生硬上。(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我表明一下我的看法。)

知友舉出了英譯本的比喻 spray of broken glass(花灑玻璃碎) ,以及法譯 volée de cristal(群鳥齊飛般的玻璃) 都切合那種「像四處亂彈碎玻璃一樣的那種產生迴音的、雜亂無章的爽朗笑聲」的含義 。

關於 reguero 這個詞,雞顆果指出: 而按照墨西哥西班牙語的習慣,reguero也不是溪流,這裡僅僅是將笑聲的回聲比作了一堆碎玻璃而已。 認為如果要像英法譯本那樣切合中文語境製造比喻,那麼「玻璃溪流」這個意象太生硬了,生造成分太強。

這是一天前我對一位知友的回復,那時我尚不知道reguero一詞的意思雖然范的譯本「玻璃溪流」一詞並未直言「一堆」,但是從我的回復里我還是感覺到了「一堆」,因為「玻璃溪流」一詞讓我想到的不是一條玻璃組成的溪流這一意象,而是「堆積流動」。

我認為大多數對「彷彿一條玻璃溪流在家中蕩漾」這一翻譯不滿意的讀者,都過於關注「玻璃溪流」「蕩漾」這些詞本身了,這本質是一個比喻,完整的一體,用來形容笑聲。我們不是應該直接向著聲音的方向進行想像嗎?想像的跳躍性,跟每個人的腦迴路有關,我個人的觀點是范曄的這種譯法「得意而忘形」,是我所喜歡的。

第二個問題,@雞顆果同學的分析如下:

我對原句做了相對的簡化,我認為跟雞顆果得出的主幹相比,只是簡化程度的不同。而且在他的基礎上還可以再簡化。

句子主幹為:何塞發現妻子失蹤了。

我為什麼沒有這樣簡化呢?因為這個「才發現」的「」字非常重要,起著承接上文的作用。(上文中何塞妻子不見了,他渾然不知。)

@雞顆果 對原文本進行了直譯,如下:

何塞晚上八點才發現妻子失蹤了,他把材料留在糞床上加熱、去看看正在哭的小阿瑪蘭妲怎麼了的時候。

他認為「他把材料留在糞床上加熱、去看看正在哭的小阿瑪蘭妲怎麼了」是一個時間狀語從句,用以修飾八點,這一點我沒意見。

但就是在這個時間狀語從句里,也可以做一個成分分析。

「當 他把材料留在糞床上加熱、去看看正在哭的小阿瑪蘭妲怎麼了 的時候」

「他把材料留在糞床上加熱」,能否作為去看看正在哭的小阿瑪蘭妲怎麼了的伴隨狀語呢?

我舉個栗子:我打開房門走進屋子。

「打開房門」是「走進屋子」的狀語,在這裡同樣成立。

「加熱材料」和「去看阿瑪蘭妲」是兩個獨立的動作?還是有個先後關係?這裡面有微妙的差別。

范曄的翻譯顯然體會到了這種差別,所以他在翻譯中就是這麼做的: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直到晚上八點聽到小阿瑪蘭妲哭得聲音沙啞,把材料留在糞床上加熱,過去一看才發現妻子失蹤了。

范曄為了把這個時間狀語從句中的伴隨狀語 表現出來,用了這種譯法,把伴隨狀語作為一個短句分離出來,在我看來是沒有問題的。雖然不易理解,但是句中「直到」一詞出現的比較早,避免了與前文的割裂。(前文是妻子走了何塞不知道)

當然也有另一種譯法:

晚上八點的時候,何塞把需要加熱的材料放在糞床上(作為「去看阿瑪蘭妲」的狀語)去看阿瑪蘭妲為什麼哭,這才發現妻子不見了。

結語:

因為一直喜歡馬爾克斯,所以這個問題出現在了我的時間線上,多次修改也佔用了大量的時間,現在看來意義寥寥。

本來題主提出的是一個文學問題,卻因為一個人帶了節奏結果變成現在的咬文嚼字的語言問題,這是我不願意看到的。

@雞顆果最後提出「話說國內做馬爾克斯的都不需要會西班牙語嗎?」這個問題,也讓我感到很心酸。

你是學西語的,卻沒有讀過這本書;我們是喜歡這本書的,卻不懂西語。可見同時滿足兩個條件多麼不易。

語言的習得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人生不過須臾,所學有限。你不可能指望每個外國文學的研究者都是通才。拉美文學,德國文學,俄國文學,日本文學,奧斯曼文學……這世界上的文學瑰寶太多了,難道沒有學會相應的語言就不能去碰觸?

這就是我們感激譯者的原因。

譯者是我們的橋樑,對讀者是,對研究者亦是。

對於周來說,這個橋咯了你的腳,你當然可以火大。(我對你表示歉意)

願意罵的繼續罵吧,覺得牽強也好,拗口也好,影響你讀名著也好,我都不在爭辯了。

就像老范那個「玻璃溪流」一樣,那他那裡流了,在我這裡也流了。

這就夠了。

繼續反對@周孝誠的回答。

更新:因為答主還有班要上所以昨天反駁到一半就停了,被周同學說避重就輕,並且周提出了兩點讓我解釋,我就再補充一下。

周同學的評論如下:

我先說問題二:

周表示在看到「玻璃溪流」時一愣一愣的,然後百度查了「玻璃溪流」,發現最匹配的是一種漁具,不清楚為何這樣翻譯,猜測在西語環境里這樣描述是正常的。

我的觀點是不管在什麼語言環境里,這個「玻璃溪流」的比喻都是恰當的,而且是一個精緻的比喻

原句如下:

那女人爆出一陣直率的笑聲,彷彿一條玻璃溪流在整個家中蕩漾。

周在回復知友的評論時,對這一句話進行了分析,我也摘錄下來,分析如下:

他把原句縮略為:溪流在家中蕩漾。

看到這裡心裡冒出一萬個呵呵,什麼時候主語變成了溪流?主語不是笑聲嗎?

正確縮略句應為:笑聲 / 彷彿一條玻璃溪流(定語) / 在家中蕩漾。

你一個縮略把主語都換了,把定語成分當做主語,這是什麼水平?

你這種文化水平有何資格對身為北大語言教師的范曄的譯作評頭論足!

再看問題1:

我先做個句子分析:

原句:何塞阿爾卡蒂奧直到晚上八點聽到小阿瑪蘭妲哭得聲音沙啞,把材料留在糞床上加熱,過去一看才發現妻子失蹤了。

我們知道(高中語文水平就行)分析一個長句時,應該首先關注關聯詞,從而找出句子主要成分,這裡關聯詞顯然是「直到……才」,所以句子可簡化為:

何塞阿爾卡蒂奧直到聽到小阿瑪蘭妲哭得聲音沙啞,才發現妻子失蹤了。

中間的把材料留在糞床上加熱」,不屬於句子主要成分,只是人物的伴隨動作,所以在語法上這個句子沒有毛病。

譯者范曄還特意將這個長句拆分,把這一動作分出一個短句,就是為了便於理解。

再說一遍,句子沒毛病,只是對理解能力差的人不友好罷了!

補充:

一、周同學對於擁護范譯本的讀者,不止一次的表現出嗤之以鼻,不屑一顧。

如圖:

並非傲慢與偏見,只是對你們不屑,甚至嗤之以鼻罷了!!!

簡直6到天上去了。

我認為對於這樣的人,沒有必要浪費友善。

二、周也實實在在地指定了他的答案的受眾,

如圖下半截

他的答案是給三類人即三類沒有完整讀過《百年孤獨》的人看的。

注意看會發現他這一段話有語病,但不管了,大體意思就是:

買了《百年孤獨》看不下去的,別想了肯定是譯本不對!

想要入手《百年孤獨》的,千萬別買范譯,誰買誰傻逼!

我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三、周認為自己的回答非常有價值

認為:范譯本有水軍大部分都是跟風評論,急需我周某人這樣的反對意見!!!!

大有一副「真理掌握在少數人嘴裡」的得意!

我說吧!

這種混淆視聽!!!嘩眾取寵!!!論據蹩腳的答案!!!

有個象拔蚌的價值!!!!

引用一句馬孔多知友的話:

多看點書吧!

以下是原答案:

反對@周孝誠的回答。

我畢業論文寫的是馬爾克斯作品的文學性,黃版看過兩遍,范版看過五遍,還編入文檔檢索了很多遍,最後選擇用范版百年孤獨做論文,對於范版被人說「非常非常糟糕 」,我很生氣,決定針對他舉出的例子逐條反駁,對於他只舉例卻沒有分析的例子先不管,因為我也不知道他覺得錯在哪裡。

一、 玻璃溪流

黃版:「 那女人聽後放聲大笑,笑聲像玻璃聲一樣清脆,在整個屋子裡回蕩。」

范版:「 那女人爆出一陣直率的笑聲,彷彿一條玻璃溪流在整個家中蕩漾。

周對這句話很不理解,於是先去查了玻璃溪流,又去查了蕩漾,得出「 范曄本人犯了一個翻譯界最低級的錯誤,那就是不顧源語言和目標語言之間的文化差異 」這樣的結論。

我的天啊!這不是就是一個比喻嗎?你想像一下一堆碎玻璃在地上滾動的聲音,用這個來形容庇拉爾·特爾內拉的笑聲還有更合適的嗎?

如果這種詩化的比喻狗屁不通的話,請你打開一部詩集,保准全篇都是狗屁不通的。

二、關於句子結構不通順的舉證

例1: :她正在人群中觀看一個人因為忤逆父母而變成蟒蛇的慘劇。(P29)

周的分析:※本來就容易讀磕巴了,更加尷尬的是排版時顯示的是上一行以「一個」結尾,然後緊接下一行「」字開頭,真的很容易誤讀以為「一個」是搭配最後的名詞「慘劇」……我個人建議在原句的「觀看」後面插入「關於」二字。

真的很容易誤讀以為「一個」是搭配最後的名詞「慘劇」……

WTF?

她正在人群中觀看 / 一個人因為忤逆父母而變成蟒蛇的 (定語) / 慘劇。

這有問題嗎?

你硬要這麼理解的話,「一個」用來修飾「慘劇」也沒錯吧?

她正在人群中觀看一個 / 人因為忤逆父母而變成蟒蛇的 (定語) / 慘劇。

這樣有毛病嗎?

例2: 那些年間,也是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決定在街上種植巴旦杏代替金合歡,並且發現了能使樹木經久不衰的方法,但一直秘不示人。(P34)

周的分析: ※「也是」什麼?「也是」後面莫名其妙丟失了對象,時間名詞「那些年間」後跟了個「也是」,然後整個句子似乎只是在闡述那些年做了什麼。那麼這個「那些年間」應該作時間狀語而非主語。

也是神馬?也是丟失了對象?你瞎啊?對象不就是這個句子的主語「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嗎?

你先把「也是」去掉,句子是不是變成 「那些年間,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決定在街上種植巴旦杏代替金合歡,並且發現了能使樹木經久不衰的方法,但一直秘不示人」了?

為什麼要用「也是」?,因為前文也有何塞阿爾卡蒂奧做的事,他還幫村民校準了音樂鍾!(太長了我就不摘錄了)

鍾是他校準的!巴旦杏樹也是他決定種的!你把前面「鍾」的事拋開不談,來分析這個「也是」,你有病吧?

例3: 麗貝卡絕望得發瘋,半夜爬起來,自戕般饑渴地吞下一把把花園裡的泥土。她又痛苦又憤怒地哭泣,咀嚼著柔軟的蚯蚓,咬碎蝸牛的硬殼崩裂牙齒,嘔吐直到天亮。她陷入一種迷狂的衰弱狀態,失去意識,在毫不知恥的囈語中吐露心聲。(P58)

周的分析: ※這個「」字功能不明?

這是一個連詞好不好?功能不明?這裡的功能不是非常常用的「承接」功能嗎!!!(不好意思應該是但是我偏要用你不服嗎!)

感覺心好累啊,先寫到這裡吧。

我為什麼畢業這麼多年了還要做改病句這樣的事?

而且還是沒有語病的句子被人強行說是病句,我在拚命的圓?

我圓個毛啊?

范版《百年孤獨》,愛看不看好嗎?

就是有那麼一群人,剛過了雅思就敢說錢鍾書、林語堂的英語寫作不行。


還是來說說看法吧,就《百年孤獨》的閱讀情況:黃版100頁左右,范版10遍左右。
從閱讀次數也就可以看出我的偏好了。先讀的范版,第一次是在初三,用時4小時左右,沒有停歇。免不了先入為主的嫌疑。但還是想說幾句。
因為范版的文字對於我的文風影響非常大。還曾經不自量力模仿著寫過一點東西。黃版是借同學看的——讀起來很累。所以沒讀完就放棄了。
在評價之前,先討論兩個問題——我閱讀百年孤獨究竟是為了什麼?在我心裡百年孤獨一書的定位是什麼?
我絕對不是奔著譯者去的,也不是奔著學習中文去的。我想要的,是和文學巨匠近距離的精神交流。因為這個,最近有在籌劃學習西語。
那我就並不需要什麼中文的文字習慣,越原汁原味越好,如果我要看中文,不如買四大名著。最好可以還原原文的韻律,保留作者的巧思,范版恰好完美地做到了這一點。
而其他譯本都太中國化了,而且有點大碴子味,啰嗦。這個判斷和我對這本書的定位有關。
這是一本用詩的語言寫成的小說,一部史詩,一部莊重嚴肅的紀錄。就像游吟詩人萬古傳唱積澱下的東西。
它不能太俗。
也不是給所有人看的。
因為網路的普及,連讀書都成了潮流,成了裝x的資本,是件很可惜的事情……一些人明明沒有足夠強大的欣賞美的眼睛,偏要硬來挑戰自己量不能及的高度,只為了以後能說一句「我看過這本書」。
當然,我支持任何一個人閱讀任何一本書的權力,也欣賞任何一個人追求美的態度。可我也認為,沒有經過長期思考,只是感性直覺做出的判斷是對作品的褻瀆。
有些人竟然想要在這本書尋求幽默,尋求中文的寫作習慣,生摳文法 不知道為什麼我有些想笑。
去看《笑林廣記》好了……
不禁想吐槽,這些人也只能欣賞個中文了。
不是中文不美妙,而是視野太狹隘。
翻譯的人說到底也只是個媒介,憑什麼刪改,憑什麼歪曲原意。
語序,韻律,詞語搭配,那是作者最靈巧的地方,也是個人色彩最濃重的地方。
擅自調整,只保留故事本身,無異於凌遲。
恕我直言,只有范先生真正做到了尊重原著。就我個人憑藉一點點西語知識,比對幾段文本後作出的判斷。
然後說幾句語言吧。剛才我也說了,這個文本就像宗教的莊嚴經典一樣,它不能俗。
讀起來像詩句,而不是嘮家常。有很重要的一點,高下立判。
虛詞的使用頻率。
的,和,了,兩個字,雙字時間詞,連接詞是文本朗讀的分割點,下面是第一段的對比(引用豆瓣)


南海出版公司范曄版:多年以後,面對行刑隊,奧里雷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那時的馬孔多是一個二十戶人家的村落,泥巴和蘆葦蓋成的屋子沿河岸排開,湍急的河水清澈見底,河床里卵石潔白光滑宛如史前巨蛋。世界新生伊始,許多事物還沒有名字,提到的時候尚需用手指指點點。

十月文藝出版社高長榮版:多年以後,奧雷連諾上校站在行刑隊面前,準會想起父親帶他參觀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當時,馬孔多是個二十戶人家的村莊,一座座土房都蓋在河岸上;河水清澈,沿著遍布石頭的河床流去,河裡的石頭光滑、潔白,活像史前的巨蛋。這塊天地還是新開闢的,許多東西都叫不出名字,不得不用手指指點點。

上海譯文出版社黃錦炎版:許多年以後,面對行刑隊,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將會回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那時的馬貢多是一個有二十戶人家的村落,用泥巴和蘆葦蓋的房屋就排列在一條河邊。清澈的流水急急地流過,河心那些光滑、潔白的巨石,宛若史前動物留下的巨大的蛋。這塊天地如此之新,許多東西尚未命名,提起它們時還須用手指指點點。

只消數一數,就能知道,范的韻律劃分數量遠遠低於高和黃,這種韻律上的整體性保持了其宗教一般的朗誦感,莊嚴肅穆,帶著死亡的安寧,另外兩者一個「准」一個「就」,加上另外的斷句,分割的破破爛爛。更像是白話演義。說相聲也不能這麼說。
還有最神奇的一點,范的譯本在很多地方都是押韻的!而且多數是「ang韻,ing韻,ong韻」,這種後鼻音底氣很足,也對流暢朗讀幫助很大。很像律詩或者長短句的韻律。
僅僅是這一點的文學造詣,就是另外兩者不能比的。這一點根本性地說明,作者是把文本作為詩翻譯的,而並非普通語句,在難度上和文學性上高得不知道哪裡去了!
不懂說黃的有韻律的人怎麼想的,估計他們連韻律都不知道是什麼。
古人為了押韻還要更改詞句,破壞文法也在所不惜,你們竟然在一篇長篇小說里挑語病……也是很強。
瑕不掩瑜,更何況,文法錯誤和閱讀理解並沒有多大關係。
就你像依舊可看以懂這話句一樣。
別自欺欺人了,你看不懂,進入不了狀態,和人家的翻譯,用詞沒有半毛錢關係!再晦澀,那也只是普通現代漢語,不是文言文。是你自己級別不夠,不要怪boss血皮太厚!
而且,用詞多少也是才能的體現……辭彙量是文學家的財富,范在三位中,應該是最富有的。
又說年輕。
我也不知道到底怎麼了,難道身體細胞老化比例這件事和文采有正比例關係?
謎一樣的邏輯。
在這裡回答一下 @科廷同學的疑惑。
在對詞句嚴格要求的作家來講,重複詞語就是大忌。也算是中古遺風,古詩詞,多半是不允許兩個相同的名詞動詞相鄰或者太過靠近的。
即便是當代,也有作家秉持著這樣的習慣,遇到辭句重複的時候,會想著用同義詞去代替。
想來瘋人院和住滿瘋子的房子,也差不多是這樣的情況。
這是對辭彙量的巨大考驗。
我雖然算不上作家,但一直以來都是這樣做的,除非真的找不到替代。
百年孤獨是經典,所以范版,黃版,高版,都是經典。但黃版高版是因為翻譯了經典才是經典,是故事的經典,而范版本來就是經典,那是文字和故事的雙重經典。


非常好,是目前最好的版本。

文筆優美,用詞貼切,有種歷史的厚重感,最貼近馬爾克斯的風格。

最忠於原著,沒有絲毫刪改,甚至連標點符號和斷句都一模一樣!而高版,整段整段的刪!黃版也有不同程度的刪改。許多人說黃版文筆最好,不然,先入為主的緣故。

你可以通過范版領略馬爾克斯的精髓。而不是其他版本翻譯者為求存在感私自融入自己的風格,這樣還是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么,你要看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還是翻譯者的《百年孤獨》?


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我認為這和閱讀習慣有關。
如果逐字逐句地讀,或許會覺得黃版更好,的確語法通順,符合國人習慣。

但是習慣成塊的讀,范版的語言問題基本不會影響,甚至會讓人更快進入語境。

我更喜歡范版的翻譯忠實原著就不多說了,其他人已經寫的很清楚了。

最重要的是范版讀起來像《聖經》,其他譯本給我的感覺則是一個12歲的孩子在給我念兒童讀物(這裡單指語言風格)。

對於我個人而言真的不在意語言的問題,像《尤利西斯》這種作者都無所謂讀者能不能讀懂的書,翻譯者只需要盡量直譯就好了,《百年孤獨》也類似吧。


范老師本職不是翻譯小說,而且語言確實有些地方拗口和不符合本語言說法,雖然忠實了原著是真的。
可以理解,因為有些東西很難找到中文對應,都是希望有更多版本出來供大家挑選,百花齊放。
翻譯體現的不僅僅是西班牙語水平,更多是中文水平。


一開始沖著黃錦炎先生翻譯的版本去看,為什麼呢因為人教版語文書上的選段就是他的版本呀。
當時也真的很為譯者翻譯的文字所驚艷,跑去買了范曄先生的版本。為什麼呢因為這是官方唯一允許出版的版本呀。。。(-ι_- )
開頭幾頁真的覺得落差,首先是人名,奧雷良諾被譯為奧雷利亞諾,烏蘇拉被譯為烏爾蘇拉(能不這麼饒舌么→_→),最不能忍的是我的蕾蓓卡被譯成了麗貝卡,仙女變村姑的感覺有木有!(╯‵□′)╯︵┻━┻
但是看了下去之後完全被范曄先生的才華折服,百年孤獨里那些宏偉而具有畫面感的場景,那些魔幻的超現實情節,那些潛藏心中的少女心事,那些愛情親情里的悲歡離合和喜怒哀樂都被描繪的那麼淋漓盡致。
原諒我詞窮只會這樣來表達我對范曄先生的敬佩之情。。m(._.)m
范曄先生的這本百年孤獨我看了大概兩個月,放在床邊,真的是捨不得看完,捨不得提前翻結局。直到看完以後,我仍然覺得這是可以陪伴我一輩子的書,因為每次看我都能得到很多新的東西。它影響了我的愛情觀和人生觀(°ー°〃)
直到去年我終於在舊書店買到了黃錦炎先生版本的百年孤獨,我也是找了很多年才找到這個版本的實體書。。終於可以好好再去品味一遍他的筆下的馬孔多( ? ?ω?? )?
以上就是我與百年孤獨這本書之間的小故事。(*`▽′*)


馬爾克斯是答主的心頭好。老馬的書也七七八八看了個遍。百年孤獨這本書更是伴隨了答主高三和大學生活。所以就想以一位普通讀者的身份來回答這個問題。
答主很喜歡范的譯本。第一次讀范的譯本猶如進去了一個新的世界。當然這和老馬優質的寫作分不開,但是譯者作為跨越兩種語言的橋樑,文本的再次創作者,在整體上還是能讓讀者感受到原文的意境與西語原文所傳遞出來的能量,即使在有些地方的翻譯有待商榷。
答主大二的時候有幸見過范曄老師本人,他給我們做的講座自然也避不開馬爾克斯。他將百年孤獨和堂吉訶德相比較,不僅僅是兩個小說的內容、背景、作者,他甚至從兩者的封面,裝幀,封底等等細節方面給我們講他對書的理解,可見他對西語文學的理解研究是投入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和思考的。可以想像他也是誠惶誠恐地在翻譯,懷著敬意在揣摩大師的作品以及為了更好的表達出原汁原味而絞盡腦汁。
不能說范的翻譯就是最好的翻譯,至少看了他的翻譯,我會想去看看西語原文,去看看中文翻譯就如此驚艷的作品原文會是什麼個模樣。


還不錯。


看黃錦炎版看習慣了,一看別的翻譯就覺不對。


拋開授權一類的問題不談,實在不喜黃錦炎版本的「俏姑娘雷麥黛絲」。與之相比,范曄的「美人兒蕾梅黛絲」自覺好了很多。

2017-01-23補充: 范曄的麗貝卡與黃錦炎的蕾蓓卡 。

我心愛的,可愛的,吃土少女麗貝卡。


喜歡范版,感覺很厚重,語言也更為平靜,有一種「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上帝視角。


希望大家能理性區分開原著作者和翻譯者、原著和譯本這兩對關係。

很多人在鬼扯什麼作品偉大到某種程度是不用刻意在乎什麼語法啊遣詞用句啊巴拉巴拉的,我真的是汗顏,已經是某種意義上的反智了。

希望大家能理性區分開原著作者和翻譯者、原著和譯本這兩對關係。

【一、序】

世上不會有完美的東西,翻譯這種活兒更是如此。

而這篇給范曄老師的翻譯挑毛病的回答引發的爭議和攻擊讓本人意識到了人性的固執和袒護有的時候是非常瘋狂和喪失理智的,不講理。字裡行間似乎在說:這個東西是完美的,不允許有任何人來指出不好的地方。

那位編劇先生的回答能排在第一位,我內心其實是比較無奈的。

(ó﹏ò?)

說正經的。

我前段時間因為機緣巧合接觸到《百年孤獨》這本書,然後閱讀過程中遇到很多讓我覺得體驗感很差的遣詞用句。我本人雖然不懂西班牙語,但是好歹也是語言專業出身,也拜讀過許多大作,對翻譯自有一定的理解,因此在這篇回答中我把我個人自認為的一些不合理(但未必正確)的地方給呈現出來供大家參考和交流,結果卻是引來一大群范版忠實讀者的惡意攻擊、冷嘲熱諷,讓我實在大跌眼鏡。我原文列舉了好幾十處不太自然且嚴重影響閱讀體驗的地方(雖然有些地方可能屬於我個人偏好、鑽牛角尖)但是總有那麼些地方能說明範曄版本翻譯並不是如我此前在知乎、豆瓣上看到的一片好,它肯定也有很多問題是客觀存在的。令人遺憾的是,許多人因為個人傾向而拒絕去面對那些客觀存在的問題,避重就輕,通過反駁或者曲解我的一些案例或表述就妄圖為「皇帝的新裝」編織上天衣無縫的遮羞布

舉幾個例子讓大家可以感受一下我的無奈

╮(╯▽╰)╭

結合上面兩張圖,你說他是不是很能噁心人?(圖2是我在他那篇回答下的評論,更噁心的是他針對我這個評論還真的是「正兒八經」來回復了,顯得自己多光明磊落,可卻又在避重就輕,隻字不解釋一下他在圖1進行的這種要麼惡毒要麼低智商的斷章取義的行為)

再說另一個例子好了。

能有反對聲音我是不介意的,只是太低級的無理取鬧或者混淆視聽就有點過分了。

我希望看到這兒的朋友千萬別被某些不知道是水平低還是素質差的人帶進坑裡。

就事論事,上圖他曲解了我原文那個縮句的用意,我只是想表達一個最簡單的道理:溪流不能作為蕩漾的主體,你可以說「在溪流中蕩漾(起水波)」或者「在湖面蕩漾(起水波)」,但不能說「溪流在蕩漾」、「西湖在蕩漾」,你當溪流和西湖在跳舞,會自high然後上下震動啊……所以即便你把它作為另一個說得通的事物(原文是「笑聲」)的比喻體,仍然是不成立的嘛。笑聲在蕩漾OK,笑聲像溪流一樣在蕩漾不就是有毛病嗎?

就好比你可以說張三跑的很快,但你總不能說張三跑的跟蓋澆飯一樣快吧?

因為蓋澆飯根本不能拿來形容「快」這件事,你強行拿來用不就是有毛病?

很可惜,編劇@蚌先生不但不懂這個道理,還拿出來嘲諷我,曲解我的原文還不夠,到最後還上綱上線到侮辱+人身攻擊。

從心裡層面分析,估計就因為我前段時間興趣上來了對范版《百年孤獨》里的問題點整理成了素材批評了一下,而恰巧這個范版的《百年孤獨》是他當年花了時間研究過的版本,可能他本人情感上不能接受吧,通俗來說就好像有外人批評自己的母校那種心態。

說實在的這樣的心態和水準實在和一位合格的編劇相差甚遠。

那些為了反對而反對的人我也不願意繼續和ta們再說什麼,多說無益;

而對於其他讀者,為方便其閱讀,我把一些爭議很大或者暫時還沒有很好的討論出結論的句子前加上了星號,希望對各位有所啟發和思考,如果能討論一下說說自己的看法就更好了。

【二、】

----------------以下原文---------------

非常非常非常糟糕。

我強烈懷疑有水軍。

或者有一部分人他們根本就沒細看,一目十行地翻完後不假思索地就草草跟風讚美。

開頭插播一段:以下所有內容均為我個人看法,未必全都準確合理,但是在范版一家獨大並被一片讚譽聲淹沒的情況下,一些不同的聲音尤其是反面的批判的聲音更加珍貴。再次重複一遍,我所列舉的內容都是把我個人在閱讀過程中碰到的不好的閱讀體驗用文字總結出來的乾貨,僅供大家參考和交流。這些內容不一定都對,但是我相信總有很多毛病是客觀存在並且不能被掩蓋的。評價一件事、一個人、一本書,從來都是兼聽則明,一味的讚揚並抵觸其他反對的聲音本就是病態的。(——寫給按了或即將要按反對的人)

希望和那些一個勁讚美范曄翻譯好的人探討一下,比如就從我下面這些內容開始。

@周晴裳 @Lenin @米羅

我本人沒看過其他版本。然後我剛看了范曄版的《百年孤獨》,翻了幾十頁後合上了。

讀得很吃力,很多地方句子之間缺少連詞導致關聯性太差。

還有幾個地方我真覺得「這是中文嗎?」
最讓我大跌眼鏡的是網上查關於此版的評價,99%都說很好、很優美、很流暢。
我:WTF!?難道我讀了一本假的《百年孤獨》?
這書按網友說法,忠實原著、正版,這點我無異議。但是其它的~真的要呵呵一下了。

--------------

范版譯作給我一種似曾相識甚至可以說是很熟悉的感覺——那就是本科生畢業論文查重修改。由於在獲得正版前已經湧現出非常多的翻譯版本,有從西語直譯過來的,也有從英譯版轉譯過來的,這當中不乏有相當優秀的作品,其中也有曾被選入教科書中的。在基本表達意思都是一致的情況下,只有不斷查重、修改才能降低重複率,從而讓自己的「論文」顯得獨立自主、與眾不同。是不是和論文查重非常像……尤其是有一些「論文」基本全文都在複製粘貼然後用谷歌在幾種語言間倒騰幾遍就換成了另一篇獨立的論文。

當然這隻能說是一種不恰當的比喻,因為翻譯和寫論文完全是兩碼事,但是我想說讀范曄翻譯的版本,有時候真的會給我一種上述的錯覺。原因在於有些地方的詞語和語句表達方式的選擇,感覺完全是在故弄玄虛、毫無意義,甚至已經是在向著錯誤的方向靠攏

作為唯一獲得正版授權的翻譯者,如何一方面讓自己的翻譯從前輩的光環中走出來,另一方面獲得讀者的認可,我自己想了想,大概只有兩個突破口:

1.儘可能完完全全遵循原著,以顯正版、權威,從而收貨口碑,2017年新版《射鵰英雄傳》便是個很好的例子

2.儘可能的選用過去沒有被用過的其它的詞語、句式等來重新組織全文

可惜,凡事過猶不及。

對於突破口的第1點,范曄本人曾表示連標點符號和斷句都儘可能遵循原著,這或許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譯作中出現無數不符合中文表達規律的句式段落。且不僅僅是句式段落,在文化差異上范曄似乎也傾向於無視、照搬原文。例如以下對比:

黃版:那個時候,有一個滿嘴髒話、舉止輕佻的快活女人經常到家裡來幫忙料理家務,她還會用紙牌給人算命。烏蘇拉跟她談起兒子的事,說他的發育與年齡不相稱,這跟他表兄弟的豬尾巴一樣,是違反自然的。那女人聽後放聲大笑,笑聲像玻璃聲一樣清脆,在整個屋子裡回蕩。「剛好相反,」她說,「這是他的造化。」

范版:那段時期有個女人常來家裡幫忙做家務,她神情歡快,言語無忌,舉止誘人,還會用紙牌算命。烏爾蘇拉對她說起自己的兒子,認為他驚人的尺寸和表兄的豬尾巴一樣不正常。那女人爆出一陣直率的笑聲,彷彿一條玻璃溪流在整個家中蕩漾。「正相反,」她說,「他會幸福。」

范版在翻譯時用了「玻璃溪流」的表達,我看到的時候是一楞一愣的。我特意百度查詢了下「玻璃溪流」4個字,最匹配的關聯是一種「玻璃鋼溪流竿」的漁具……我不是很清楚為什麼范曄會翻譯成這樣,只能猜測西語原文是這樣表達的,可能在西班牙語文化里這樣的描述很正常。(這裡屬於我個人小小的猜測,如有懂西語文化的或者看過原著的朋友可以來指正一下)

如果我的猜測屬實,那范曄本人犯了一個翻譯界最低級的錯誤,那就是不顧源語言和目標語言之間的文化差異

但是話說回來,評論里有朋友指出來這屬於文化層面的【異化翻譯】。

具體說來,異化翻譯法包括以下特點:(1)不完全遵循目的語語言與語篇規範;(2)在適當的時候選擇不通順、艱澀難懂的文體;(3)有意保留源語中的實觀材料或採用目的語中的古詞語;(4)目的是為目的語讀者提供一次「前所未有的閱讀經驗」 。

好的,那在「玻璃溪流」這個問題上先放一放,看其它地方有什麼不妥。

「彷彿一條玻璃溪流在整個家中蕩漾「

我特意去考證了下中文【蕩漾】一詞的釋義用法,得出的結論是蕩漾描述的對象應該是水面上的水波,或者含象徵意義的諸如微笑、幸福感等抽象名詞(可理解為水波的比喻體)

有時候在描述水面時諸如水波、波紋這類詞語不直接出現,但是蕩漾指代的對象依舊是水波和波紋。

那麼問題來了,

「彷彿一條玻璃溪流在整個家中蕩漾「

讀者該怎麼理解蕩漾的對象呢?客觀對象是笑聲這毫無疑問,但是在比喻時變成了溪流。稍微縮句一下→【溪流在家中蕩漾】。發現問題了嗎?

這就是范譯版本的問題,遵循原著的腳步,卻每每踩錯自己的步伐。遵循原著是好事,但是中文處理上卻屢屢犯錯,漏洞百出

其實原句如果改成這樣:……彷彿一條在整個家中蕩漾(起/開 波紋/水波) 的玻璃溪流……

那在不考慮「玻璃溪流」這種異化翻譯手法的情況下,從中文角度上說,整個句子是沒有語病的——因為此時蕩漾的是水波,只是被習慣性省略了。

說完第1點突破口,再來看第2點:儘可能的選用過去沒有被用過的其它的詞語、句式等來重新組織全文。同樣是過猶不及,范曄屬於「過」了。讀到100頁左右,我曾在無數的段落、句子甚至詞語上受挫,我稍微總結了一下此書有以下幾點明顯的問題:

1.關聯詞語的缺失以及不規範使用

針對蛇人的悲慘審問還在進行,他已經擠進人群,來到吉卜賽女郎所在的第一排,在她身後停下。他緊貼著她的後背。女郎想躲開,但何塞·阿爾卡蒂奧更用力地擠上去。於是她感覺到了。(P29)

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直到晚上八點聽到小阿瑪蘭妲哭得聲音沙啞,把材料留在糞床上加熱,過去一看才發現妻子失蹤了。(P31)

烏爾蘇拉拗不過丈夫的頑固——他無法容忍家中新生的一星血脈流落在外——只好不情不願的接受,但前提是不能像孩子透露真實身份。(P33)

誰都無法理解她居然沒有餓死,後來印第安人——他們一刻不停、悄無聲息地在家裡走來走去,一切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發現她只喜歡吃院子里的濕土和用指甲刮下的石灰牆皮。(P37)

他隨即失去了記憶,好像當初得了失憶症那樣,直到另一個早晨才恢復,他身處完全陌生的房間,一旁站著穿著襯裙、赤著雙腳、蓬頭散發的庇拉爾·特爾內拉,她拿著一盞燈照著他,一臉難以置信的神情。(P59)

起初小女孩寧願和自己的娃娃一起玩,全怪那個天天下午都來的男人,家裡人總要她放下遊戲,給她洗澡更衣,然後讓她坐在客廳里接待他。(P65)

2.句子結構不通順

她正在人群中觀看一個人因為忤逆父母而變成蟒蛇的慘劇。(P29)

※本來就容易讀磕巴了,更加尷尬的是排版時顯示的是上一行以「一個」結尾,然後緊接下一行「」字開頭,真的很容易誤讀以為「一個」是搭配最後的名詞「慘劇」……我個人建議在原句的「觀看」後面插入「關於」二字。

那些年間,也是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決定在街上種植巴旦杏代替金合歡,並且發現了能使樹木經久不衰的方法,但一直秘不示人。(P34)

※「也是」什麼?「也是」後面莫名其妙丟失了對象,時間名詞「那些年間」後跟了個「也是」,然後整個句子似乎只是在闡述那些年做了什麼。那麼這個「那些年間」應該作時間狀語而非主語。

麗貝卡絕望得發瘋,半夜爬起來,自戕般饑渴地吞下一把把花園裡的泥土。她又痛苦又憤怒地哭泣,咀嚼著柔軟的蚯蚓,咬碎蝸牛的硬殼崩裂牙齒,嘔吐直到天亮。她陷入一種迷狂的衰弱狀態,失去意識,在毫不知恥的囈語中吐露心聲。(P58)

※這個「」字功能不明?

阿爾卡蒂奧對這一託付有自己的獨特理解。他從梅爾基亞德斯一本書的插圖獲得靈感,發明了一套帶飾帶好元帥肩章的制服穿上(P93)

※非常口語化的表達,又暴露范曄風格不統一帶來的突兀感,且這裡「發明……穿上」讀起來頗為吃力。

她給坐在小木凳上的他一點一點擦身,同時把家裡的近況講給他聽。(P95)

3.生僻詞的濫用(嫌疑)

雷奧里亞諾站穩腳,抬起頭。他不知道自己是怎樣來到這裡的,但知道目的為何,因為那正是他從童年起一直深藏心底的隱秘(P59)

※「隱秘」的確可以作名詞使用,但很少見,讓我覺得有些刻意。下一句的「立時」同理。

麗貝卡聽到這個結果,立時恢復了健康……(P61)

他就在那裡吃下比西塔西翁每天兩次送去對事物,但最後那段日子他沒了胃口,只吃蔬菜過活。很快他就顯出素食者特有的孤清模樣。他的皮膚上覆著一層柔軟的苔蘚,與那件不分季節永不離身的坎肩上滋生的相仿,他的呼吸間散發出熟睡動物的臭氣。(P63)

※看下三個詞:「過活」、「孤清」、「覆著」。此處的「過活」一詞非常口語化,和范版一如既往的文縐縐風格有很大衝突,尤其此處用了「孤清」、「覆著」等詞調,對比之下風格盡毀。

親戚中只有何塞·阿爾卡蒂奧和麗貝卡知情,那時候他們與阿爾卡蒂奧的親密關係與其說是出於親情,倒不如說是源於同謀間的戚戚(P101)

※恕我實在實在實在是文學功底薄弱,被這「戚戚」二字難住了。我可以想半天聯想到「小人長戚戚」的「戚戚」,但是那麼古板的一個特定語里的名詞你直接拿來放入現代語里,結合整個句子來看不太合適吧。這說好聽點是刻意,說難聽點叫賣弄。

4.主語的丟失以及不規範使用和切換

他們又翻過席子,汗水從另一面往下淌。(P45)

※既然是逗號,又沒有任何關聯詞串聯,我覺得主語這麼切換簡直喪心病狂。完完全全可以用使役態在「汗水」前加個「使/讓」,或者乾脆你在「汗水」前加個「這時」也好啊,范曄偏偏沒有,什麼都沒有,然後一個短句的逗號前後硬是整出兩個主語。或許因為西語原文也沒有加,所以中文也應該可以不加?我還能說什麼呢。。

雪白如鴿子的新家落成時,舉辦了一場慶祝舞會。(P52)

※誰舉辦?

三位好友喝著甘蔗酒。馬格尼菲科和赫里內勒多同奧雷利亞諾年紀相仿,但比他更通曉世事,輪流和坐在大腿上的女人喝酒。其中一個鑲著金牙、神色憔悴的女人的愛撫令他渾身震顫,但他拒絕了她。(P58)

※第二句主語還是馬格尼菲科和赫里內勒多,換到下一句的時候直接用「他」了,正常情況下第一次應該用人名「奧雷利亞諾」。

於是婚禮定在一個月後舉行。幾乎沒有足夠的時間教會她自己洗澡穿衣,讓她懂得最基本的家庭事務。(P71)

※誰幾乎沒有足夠的時間教會她?

【三、】

-----------------

部分內容上圖分析。

我們來重點關注下我當時看的時候氣憤之餘加了括弧後批註「垃圾翻譯」的這句。

原文翻譯: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直到晚上八點聽到小阿瑪蘭妲哭得聲音沙啞,把材料留在糞床上加熱,過去一看才發現妻子失蹤了。(P31)

各位看官你們評個理,這叫行雲流水、流暢嗎?這段句子翻出來這模樣真的大丈夫?

我們把上面這句子改一下,或者說稍微調整下語序,加以銜接後:

到了晚上八點,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聽到小阿瑪蘭妲哭得聲音沙啞,於是把材料留在糞床上加熱,過去一看究竟,這才發現妻子失蹤了。

改動後這個句子依然遵循原著,但這才是真正的通順、流暢。

類似的例(cáo)子(diǎn)不要太多。用pdf版稍微展示一下。

這也只是我翻了四五十頁隨手找到的,絕不僅僅只有上述我標出來的問題。

還有好多好多,好多好多,讓你讀著讀著會不禁懷疑自己中文水平的句子。

這些內容你不能說他是錯誤的,但是也絕對不能說是「行雲流水」、「流暢」

讀起來磕磕巴巴的。

反正我是沒辦法理解其他網友的「客觀評價」,可能是我境界不夠吧。

【四、寫在後面】

p.s.此書其他版本因版權問題遭到全面封殺被清除出了市面,目前只有范曄版獲得授權在流通。翻譯版本單一了,加之原著影響力之大,這或許也是網友如此高評價的其中一個原因吧。

※追加:有朋友指出我的這個回復透露出一種傲慢和偏見,那我就稍微說一下,其實也並非傲慢與偏見,只是當下僅有范曄版本,一家獨大的情況下,許多人跟風評論,尤其是一句「流暢、行雲流水」讓我實在不屑。甚至嗤之以鼻。我是在這種背景下給某些:

1.草草翻了一下就胡亂評論的人

2.看了一部分看不下去卻不知所以然的人

3.還沒看,但正打算入手一本來看的人

我是給以上三類人一個不同於普遍吹范曄版本吹的天花亂墜的一個批判的觀點。尤其是後面兩類人,我覺得我的這串觀點非常有參考價值,你們說呢?

希望大家能理性區分開原著作者和翻譯者、原著和譯本這兩對關係。


只看過他的版本。喜歡。


很生氣。看到最新熱評以後,對周那個答案很生氣。沒想到還被他圈出來懟了,我沒收到什麼提示,平時也不混知乎。但是我要表達憤怒

其實懶得回應,這種人根本不值得回應,他連這麼美的翻譯都看不下去,我直說了吧,要麼是智商問題,要麼對文學一竅不通,我就不再懷疑別的了

我不管,我中文系的,中學時經常不費勁兒數學滿分。然後看範本看的很入迷(他還懷疑我們說好的都是沒看過?!這真的要說一句wtf),並且認為如果看的不是範本,搞不好我現在還沒讀這本書

范的才力、見聞、潛能我都信服的很,我本人不是學西語的,但聽過他講話,相信我的判斷沒什麼偏差

原答案

----------------------------------------------------------------------------

首先看的是範本,交待出來,不否認先入為主。

然後我來談為什麼範本最好。首先,範本翻得美極了,有時我簡直要懷疑是不是老馬本來就有這麼好的文筆?如果你讀範本,我覺得除非不喜歡文學,不然不會讀不下去,只會廢寢忘食。如果本來對拉美文學或馬爾克斯無感或不了解,十分可能在通讀或讀到一半就愛上。

後來我對比了其他版本。實在不能不提作者水平的問題……我認為范曄這個人屬於水準較高的,年輕有為、文學素養好且有活力,他不但是飽讀拉美文學而且個人悟性比較好,或說對文學的靈性要好一些,同時對拉美文化有相當研究,深入了解、接觸得多。

說說其他兩版,我覺得那一個不用說了……只說說我為啥覺得范勝於黃吧。可能有人推崇黃,我也覺得范黃二人高下立判,但我實在覺得高的是范。對比相同段落我們可以得出,范的語言優美不失簡潔,是信達雅的那種,不啰嗦,同時將語言升了一檔;也就是說,范的更像文學的語言,而黃的更生活語言(我本來想說賣菜的……)。除了簡潔靈動,應該就是清楚吧,不知道為什麼,黃的語言一出來,就把一些明明很好懂的事情說亂套了,讓人連看的慾望都沒有,而范的就講得很清楚,我只能推斷是范自己就讀得比較清楚。第三點就是美了,范的真的太美了,我覺得不看看范譯的百年,人生就白活了(嚴重)……完全把「魔幻現實」給你畫到眼前。

綜上,好。好到讓我成為了范的粉絲--反正我也見到過了。


文筆像是一湖墨色的水,時刻傾覆至人的脖頸,荒蕪又磅礴的孤獨感隨時準備將人淹沒。


百年孤獨我只看過范曄譯的ε(罒ω罒)з


我記得豆瓣上有個帖子,討論過這個問題,我覺得挺客觀的。http://book.douban.com/review/4976722/


先入為主很要命,這個問題實在不好答。


市面上普遍是范曄黃錦炎高長榮的三個版本,范曄是正版剩下兩個是未授權,黃錦炎的版本比較早,早期都以他的譯本為準,過了幾年似乎就是以范曄為主了。。。。。。。三個版本讀了范曄和黃錦炎的,高長榮刪減太厲害了就沒讀了。。。。個人覺得,范曄的版本較之黃錦炎,范曄版本比較好。。。


我也很喜歡范版本的,大學時讀的版本就是范版的,今天準備下載電子書,看了一下黃版的,第一句就看出了心理落差。可能是因為我喜歡古典文學的緣故吧


推薦閱讀:

霍格沃茨中的 Hufflepuff 學院在人文社譯本中為何被譯為「赫奇帕奇」而非「赫夫帕夫」?
哪些翻譯讓你拍案叫絕?
字幕組的動力是什麼?
柚子木字幕組是如何盈利的?
美劇哪個字幕組的水平最好?

TAG:翻譯 | 西班牙語 | 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GabrielGarcíaMárquez | 百年孤獨書籍 | 拉美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