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的人們喜歡簡約的設計?這和我們身處的環境、時代有什麼關係?

現在發現大家越來越偏向於簡約的設計,這是我們自己本性的需求呢還是外界的一些條件所限?
或者說簡約作為目前設計的潮流的時代背景是怎樣的?


  1. 站在歷史的角度來看,簡約實用是工業革命以來的大趨勢——其一是順應大規模工業生產的需要;其二是設計從貴族走向大眾,也就是說平民化。這兩點都讓設計趨向簡潔實用。(可以查閱相關詞條 bauhaus http://en.wikipedia.org/wiki/Bauhaus)
  2. 這也跟時代有關。就好比亂世中的文人普遍傾向于歸隱(比如南宋),如今遠離自然的生活讓人們對返璞歸真、自然簡約有了更多渴望。
  3. 對於交互設計來講,大趨勢是越來越易用,門檻越來越低,因為電子設備的使用者已經從原來的專業人士轉變成所有人,況且技術的發展也為革新創造了條件。個人認為蘋果產品的優秀更多是在於體驗,它讓使用電子設備的體驗變的順其自然。
  4. 蘋果很有前瞻性,它的影響確實很大,尤其是在電子領域。但個人認為與其說是改變,不如說蘋果是認準了這個趨勢,喚起人們內心對於本真和簡約的嚮往。。

又及
剛剛看到某建築雜誌上的一段話,我覺得十分能回答你的問題,摘錄於此:
「古代人崇尚自然,那時所有建築的美學基礎是自然。植物也好,生命也好,宇宙也好,我們沿著這個思路建立了美學基礎,這才有羅馬、哥特和後來的巴洛克等等。20世紀初的現代主義建築師,他們置身於工業革命,他們能用工業革命帶來的視覺感受去改變我們美學上的觀念。他們看到機器是不同於自然的另外一回事,看到機器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所以他們的建築會做得像機器一樣。機器你能看得見,摸得著,但我們今天的信息它是不可見的。因此,如何捕捉未來城市的這種特徵,用怎樣的新美學來代替機器美學,這是我今天提的問題,但是我沒有答案。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說工業革命帶來了現代主義建築,那麼信息革命也必將會帶來一種什麼新的建築……」
——朱錇

來自: http://edu2.zhulong.com/emag/detail.asp?id=189
個人理解:簡約,一是來自工業革命後的機械美學,二是來自信息革命時代下對機械美學的再次演繹,不再崇尚表象的機器之美了。


反對高票答案。

目前排第一的答案有句話徹底弄擰了:

如今遠離自然的生活讓人們對返璞歸真、自然簡約有了更多渴望

先不論這句話是否成立,就算它成立,「自然」與「簡約」也是徹底對立的
簡約式設計的一大特點就是對幾何圖形、純色塊(包括純黑、純白)的大量應用。
而標準的幾何圖形、純粹的色塊這些最「簡約」的視覺元素,是從來沒有、今後也不會出現在自然界中的。
這些完美的、單純的視覺元素,恰恰是離自然最遠的存在,是完全的人類理性的產物,是反自然的。

接下來回答「為什麼現在的人們喜歡簡約的設計」。
1. 是的,這確實和我們身處的環境、時代有關。
雖然常見的說法是利基化越來越嚴重,當前世界仍存在少數類似於「時代精神」的主流思潮、概念。
簡潔(simple,簡單,簡約)就是我們的時代精神的主題之一

我們使用、身處其間的技術、環境、人造物,在頂蓋下面/牆壁後面越來越複雜,不僅難以理解,甚至只是看著就會讓人眩暈;而與我們接觸的界面,卻越來越強調直觀、簡潔,「所見即所得」。
在短暫的自然材質比喻風潮後,抽象的、純粹的「現代風格」開始再次佔據了主流。
這是美學的選擇,風格的選擇,更是我們在這時代中、面對環境的選擇。


2. 現在的這種內繁 vs 外簡的對比是如何形成的?
簡而言之,這是資本主義/消費主義的必然產物

當自然是世界的主人時,寄居其上的人充滿敬畏,行為邏輯是:求得自然接納。可以依靠的是彼此,樂趣也來自彼此。你就是我,我也是你,以一個身份面對自然,犧牲你與犧牲我沒有分別。
當人(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主人時,人成了慾望的代言,行為邏輯成了:通過自然滿足慾望。此時可依靠的,成了自己和一些抽象的概念——可以幫我治病的,不是那個溝通自然的巫師,而是醫生擁有的專業能力。你不再是我,我也不可能是你。每個人獨自面對自然。

一個獨立的人,只有概念可以依靠的人,相比可以依靠一個個擁有能力的同類的人,對工具、科技的要求呈現了指數式增長。自得其樂需要的,也比眾樂樂更多。
同時,獨立生活對環境的要求,使得純人造的空間——城市出現了。城市和分工後的工廠群伴生出現後,消費被創造出來了。
消費不是人的必需品,而是慾望的產物,也是分工+城市這種人類組織形式得以運轉的必要條件。
所以,在資本和消費驅動的慾望社會裡,物品(things,東西,gadgets,technology,科技,工具)極大的豐富。

數量如此豐富的物品,開始產生進化;目的相似的物品之間,產生了進化壓力,於是開始競爭。
進化的結果,是一件物品的功能/目的逐漸兩極分化,或是單一,或是龐雜;
競爭的結果,是相同功能/目的的實現越來越完善,結構越來越複雜、精密。

物品本身沒有能力進化,必須藉助人的力量。
於是上述無論目的單一還是龐雜的物品,都要更好的吸引人。
吸引人的手段,就是讓自己和人接觸的那一面,討好頭腦簡單、容易走神的人,顯露出簡潔的樣子,再提供越來越短的回報機制,把他們留住。


3. 為什麼簡潔的界面就更吸引人?
我認為有三個字比較重要:懶,笨,快

人天性是懶的。這是統計結果,不是普世結果。
雖然無聊也是問題,但相比「有聊」(有意義)來說,還是「不無聊」(除了無聊之外,任何狀態都行)更吸引人。
所以在物品尚少時,人一旦越過了生存的底線,就在躲避無聊的驅動下給物品的自然界面加上了裝飾;
到了物品豐富、甚至過剩時,加上自然和裝飾的動力就不足了。

不僅加入的動力不足,這些屬性還可能成為吸引人的阻力。
因為人的腦容量非常有限,與物品目的無關的界面元素,會影響人理解、接受物品的效率。
失去一個人,物品就少了一次進化的機會。

簡單不僅是為了留住人,更為了擊退其他物品。
物品的生存競爭還不那麼激烈時,它們的界面都是直接對應於自身結構的。
物品多起來之後,競爭壓力使得它們一方面需要更直白、快速的闡述自己的功能(目的);另一方面使得即使功能單一,實現結構也會複雜到嚇跑人。
所以首先界面與結構分離,人不再能從界面了解物品是怎樣運作的;接著界面對應到了功能,人可以從界面知道自己要的東西能不能從這裡得到;最後與功能無關的元素徹底從界面撤離,界面從物品結構的延伸,變成了物品功能的呈現。

你不快點讓我知道你有什麼用、快點留住我,我就走了。


4. 所以,從人的角度出發,界面的簡約既是我們本身的需求,也是外界對我們塑造的結果。
不出意外的話,界面的進一步簡單化(simplify)是時代潮流發展的方向,這種簡單化的表現形式,將是物理界面的逐漸消失,大腦通過越來越直接的方式,跟物品進行交互(左轉箭頭——向身體右側施加的力——世界的整體右轉)。
因為我們的身體,也是大腦的界面


什麼是簡約? 少就是簡約? 蘋果的黑白色? 那你幹嘛不只穿個內褲加個胸罩?
核心在於如何快速地解決問題. 這才是人們討論簡約與否的深層次理由


時代創造了浮躁著,浮躁者渴望還原。

太多的信息擠滿了我們的時空,我們需要清空,重新選擇,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

數字在個位,我們會有耐心好好選擇。數字在兩位以上,我們容易連選擇的耐心都沒有了。

浮躁的我們,在簡約的設計上面,慢慢得尋找回安寧。


能將一個問題放在時代的角度來思考是非常好的習慣。這個問題我也一直在思考,將我的結論分享出來探討一下。

什麼是簡約。我的看法是在提升效率的同時不失美觀。為什麼是這樣,我慢慢解釋。

先插入一些對這個時代的思考。無論你喜歡與否,我們都已經處在一個快餐時代了。吃飯要快,工作要快,戀愛要快。這是商業社會資本主義對時間成本的要求。我們處在這樣一個時代,無可厚非地被逼迫捲入其中。

互聯網行業從業者應該對此體會最深吧。看看我們都在創造些什麼。google也好,facebook也好,twitter也好,一個個更快地接觸信息的方式,更快認識人的方式。

為什麼進入了讀圖時代?為什麼現在彈幕會越來越火?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它們都在用更少的維度顯示更多的信息。

有其他回答也提到了工業革命。事實確實就是這樣,整個社會的發展就是在遵循這樣一個熱力學定律。

另一方面,我們自身的資源也在減少。物質資源,時間資源,諸如此類。

我們不得不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出這樣一種價值觀:用更少的資源去做更好的事。我們真的在追求美嗎?其實只是在追求美的效率吧。

回過頭看,我們的世界真的越來越輕了。


1.設計風格的流行有點像時尚界的味道,存在一定的循環,從早期的粗曠式,到複雜的漸變再到高質感的水晶或者金屬風格,到現在的簡約大氣的設計,其實是有些回歸原始的味道。
2.蘋果的影響力不容忽視,喬幫主的理念帶來了一系列的跟風,自然就變成滿大街簡約設計了。
3.某種說法是,越是簡單的東西,越耐看。就好比黑白系列,從有設計開始,就總會時不時的流行一次


簡約的設計不是跟風,而是一個必然的結果。大道至簡,回歸自然。產品的應用就是為了簡化我們的生活的,所以,產品自身就應該是簡單的。


因為人們越來越關注「問題解決方案」本身,更好的解決方案才是人們追求的。
而簡約的設計更能讓人關注到產品本身解決問題的能力怎麼樣。

用另一個詞來形容就是「專註」,去除掉雜音、無用的東西,專註於問題。


1.現代生活信息量多而複雜,簡約表明一種輕鬆,快節奏的生活態度。
2.簡潔明快、實用大方。對於大眾來說繁瑣的裝飾無存在的絕對必要。
3.節約材料。


做設計的時候,做加法比減法相對更加容易,但做減法更能體現設計師的功力和積累。有時候做減法時需要鼓起很大的勇氣,但也是讓設計不斷趨向完美的歷練之路。大道至簡,設計、人生皆如此。


設計是輪迴的。

大學的時候學設計史背各種人名地名主義名背到吐,當時完全不知道這樣做的意義,但是現在看來,以史為鑒真的可以知興替。

西方搞畫畫的那幫人,畫畫兒畫到比照片兒還牛逼了之後就開始作死,畫各種衣服褶子,於是有了古典主義,畫著畫著褶子覺得已經沒追求了啊?!那咋整呢?!不畫褶子了!咱玩兒抽象的,玩兒概念的,玩兒簡單的!於是現代主義就出現了。

同樣,在建築設計領域和工業設計領域都是如此,設計師們最開始追求的,都是細節,裝飾(洛可可,巴洛克啥的我就不列舉了)。而玩兒膩了之後,無一不拋棄細節,裝飾,圖案而回歸到功能(少就是多這個概念就這麼出來的)。

說到輪迴,在建築設計經歷了從繁到簡之後,大伙兒紛紛覺得「簡單」已經玩兒膩了——那咋整呢?咱再玩兒複雜的,玩兒有難度的唄——再這樣一種大背景下,扎哈·哈迪德的結構主義建築設計這種拼技術,拼成本,拼製作工藝的建築不得不說令人眼前一亮——在南京的小夥伴兒們可以參考江寧的萬達廣場,和河西的青奧中心那個樓。

所以雖然現在大伙兒都喜歡簡約的設計,但筆者仍然可以大膽預言,將來會到來的,一定還會有拼複雜度,拼製作難度的設計。


"Because with physical products, we have to feel we can dominate them.
As you bring order to complexity, you find a way to make the product defer to you.
Simplicity isn"t just a visual style. It"s not just minimalism or the absence of clutter.
It involves digging through the depth of the complexity."----Sir. Jonathan Ive*


首先,設計依託於時代背景,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舉個例子

前幾年比較流行的擬物化設計,受時效性的影響就比較嚴重;
在絕大多數手機界面中,撥號鍵都是以一個老式電話機中聽筒的樣式來展現的;這對於我們這一代人,當然沒有任何問題,一見便知它是用來撥號;但是對於2000年以後出生的用戶,他們壓根沒有見過老式電話機,這個按鈕對於他們來說就存在一定的認知門檻

而簡約設計不一樣,它本身的宗旨就是力求以最簡單的方式把信息傳遞給用戶,與其說它是一種設計風格,不如說是一種設計理念,而這種理念是很難被時間影響的


終於憋不住了,第一次回答。拋磚引玉~
也許審美與社會生產力水平是自適應關係的。這種問題不是前因後果的問題,而是互為因果的。比較認同的觀點有幾種:

  • 工業化生產的影響
  • 現代社會信息量大,人們考慮的不是更豐富,而是如何簡化,篩選剔除。這一點是很多行業共性的追求。
  • 追求功能,實用就好,適用就好。

這種問題,用現因後果的邏輯是很難搞清楚的。


簡約是一種直達問題本質的智慧,而設計是一種表達。簡約的設計,是一種智慧的表達,不美么?


現代的人們不是喜歡簡約的設計。是太多的繁雜讓人不懂選擇,也無從分辨真正的美。


就因為 返璞歸真 了唄~


簡約的設計看著輕鬆,


簡約的設計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裡,繁複的設計是一種奢侈。


lohas.


推薦閱讀:

有哪些體現質感的男士錢包推薦?

TAG:設計 | 設計思想 | 社會心理學 | 簡約 | 現代美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