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天理滅人慾,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致良知通俗的解釋是怎樣的?

高三狗區分不了這三夠,看了書也不知道怎麼理解。謝謝各位大神解釋下


本答案不為正確的理解,只為應付高考:

存天理滅人慾就是在人心之外有一個叫做「理」的東西,所以是客觀的。又因為在「氣」(物質)之前,是意識決定物質,所以是唯心主義。所以這是客觀唯心主義

格物致知就是「要去格物(實踐),然後獲得知(認識)」,體現了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知行合一就是「不僅要知道,還要做到」,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致良知是王陽明的思想,強調人的主觀性,相信人心的力量,是主觀唯心主義


謝McJerry邀。題主應該好好準備高考,過了那一關,再來研究哲學。背政治考高分這種事情,別讓真理混雜假真理玷污了。。。


我只幫助你解讀【格物致知】
因為這個是最重要的。

清末稱西洋自然科學為「格物」。
格物:把事物,分門別類的研究與了解清楚。
致知:達到完善的理解。

這是我的一個例子
有人邀請我討論這個話題【瑪雅人是夏朝嗎?】

格物致知
要想致知,請先格物。
你原來的題目是【瑪雅人是夏朝嗎?】
瑪雅人是人,夏朝是中國的一個朝代。
這2個概念能放一起說嗎?
一個中國人從生下來就在美國,
隔絕一切中國文明元素,完全美國文明長大後他是中國人嗎?
我修改了成【瑪雅文明是夏朝文明嗎】


不好意思我來簡單作答。

若問通俗解釋,可以這樣來。

存天理滅人慾一般認為是宋明理學中一個主要的論題。所謂天理,就是上天賦予人的美好德性,這個德性純粹至善,沒有渣滓,光明通透,也就是天理,但是宋明理學講,合理的慾望應該合理的滿足,不合理的就是私慾,應該去除,舉個例子,你可以去愉快地談戀愛,不可以當李天一,你可以吃飯飲食,不可以為此耽誤人生。所以呢,天理是要保存的,不合理的私慾,是要去除的。

這個觀點被認為是程朱理學,也就是程門立雪的程頤,和朱熹的主要觀點。當然他們在學術史中的定位我不必提到,很複雜。後來這些東西被政治所利用,扭曲之後變本加厲,就變成了限制人的慾望,不許有自己的要求等等,嚴重的時候變成了「以禮殺人」(顏元),你會在各種古代題材的愛情故事中有所了解,不過都已經被歪曲了。
———————————一個分割線不謝————————
格物致知,這本來是《大學》中的章句,朱子解四書很用功。通俗的意思大概是說,實踐出真知,不動手就不會有了解,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騷瑞我引用了那誰的話。。。總之,格物致知就是要踏實做學問做功夫,然後才有真知。

在原文本《大學》中,從格致誠正,修齊治平的序列來看,所格的物不同,所致的知也不一樣。朱子解格物致知最切,
「格,至也。物,猶事也。窮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未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 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貫通,則眾物之表裏精粗無不到,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

但是,題主問的應該是陽明,所以格物致知更多的是面對心,念頭,格物也就是正念頭,把不正當的念頭弄正當,正其不正以歸於正,所致的知是自己的良知,良知是人的道德本能,四端之心,本來的心是光明純凈的,人的道德會一觸即發,但是會有邪惡的念頭來蒙蔽本心,格物就是使不正歸於正,致得良知。
———————————第二個分割線——————————

知行合一呢,兩個方面,也就是知道了不去踐行,就不是真知,踐行裡邊必定有良知在。
知的時候,必然會行,這主要指正念頭,了解到自己有不善的念頭,知道了,就是知,知道了之後還要正念頭,使其正當,搜索心裡所有不善的念頭,使其合理正當,所以知了的就是行。
踐行的時候,不能昏昏沉沉,盲目做事,還要有良知在,讓良知把關,所以行出來的也就是知。

——————————————————分割線,你早料到了是不是————————————

致良知是王陽明最精簡的良知教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裡首先默認了良知是光明的本心,人人都有。其次這是一個不斷修養的過程,要致。再次,由心即理,再加上知行合一而來的,就是知行合一,也就是致良知了。

陽明是孟子學。

——————————————————話題轉向——————

題主考慮這些是極好的。高中教材上也不外唯心唯物,主觀客觀之類的說法,馬哲的課本,哼哼,你懂得,為了考試還是要看的,勸題主好好考試。
另外,大學中的哲學很值得一學,尤其國學,四書五經作為國人必讀,小生慚愧,不夠用功。但學哲學要有心理準備。

——————最後的割————————————


存天理滅人慾
飲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慾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慾也

格物致知
格,至也。物,猶事也。窮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

知行合一 止於至善

我是來混淆題主的 首先這三個詞的修行所必須知道的道理

不吃自己身體不需要的 不過度消費任由自身慾望增漲
第二個說不清楚 跟第一個有關聯 知道為什麼才能知道怎麼做
最後知行合一 就是要守規矩做事


心體本是無善無惡,其實也就是至善,相當於價值原點。當有了現實事件的發生,產生了意動,意動來自於人類社會後天的積習,和思維。

有了以上的前提後:
在發生意動之後,通過不斷扣問良知,讓良知的價值判斷知善知惡的功能發揮出來,並且通過篤行去為善去惡,就完成了致知,也就是使物得其正,也就完成了格物。
知行合一指在格物致知的過程中,良知發動時,需要無遮蔽,篤行之,方可發揮出良知的效用,。
存天理,去人慾指心體與天理,亦即人的深層次認知和宇宙天理運行規律是相通的,而意動發生時,多出自於人慾之私,如好色、好貨、好名等等,多是失之於太過。而通過不斷在事事之中致良知,實現了心體回歸其正,人慾之私(過分的部分,合理的部分,存乎宇宙天理範圍內的正常慾望得以保留)被克除,實質上是格物致知和致良知的效果。


兩年前的問題了,但是前兩個月剛看過度陰山的《知行合一王陽明》,嘗試答一發,大部分的思考也是基於這本書。

「存天理滅人慾」,這是偏佛教和道教的理論(注意:不是佛學和道家)。王陽明在年輕是也是一度想長生不老或者名垂千秋,他就去找「道」,這個道是完全客觀的觀察宇宙規律,不可因為自我的參與而影響,也就需要滅除人慾。因為人的存在你的存在也是宇宙的一部分,你無法知道你的一舉一動是否影響其規律,那你就先做到你不動。

「格物致知」應該是朱熹主張的理論,他在王陽明之前,是「大家」,那是社會的主要學習和推崇對象,就是認識一個事物到極致就可知道其中的道理(不好意思,古文不好,記憶力差,如有偏差,我會改正)。王陽明曾對一個竹子看了好久,思考了好久,希望用這個方法明白道理,然後他放棄了,然後他頹廢了,順便他的膽大讓他付出代價,他被流放了。

「知行合一」就是他在流放中提出的,注意!他不是天天坐著想出來的!他是做了,想出來的!他在鳥不拉屎的地方,需要參加做苦力,也就是那時他溫飽都是有問題的。他有一句詩更直白的表達這個觀點:不離日用常行內,直到先天未畫前。這是入世和出世的結合和統一,這也是中國哲人的目標(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中也清楚的提出了這個觀點)。

「致良知」是王陽明獲得成功後提煉的思想,認為人性本善,本有良知和道理,被俗世蒙蔽。做一件事先問自己內心,想通方法,堅持良知,便可成功。比如他要打仗,他用的都是攻心計,而不是普通戰略,但別忽略他從小酷愛軍書。

以上是我大概的理解和記憶,這四個其實度陰山的書中在我看來解釋的很好,但是王陽明的這個方法是一種,不完全適用所有人,但是是成功的。即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成功無大小,問自己內心,發現自我價值,做成功的自己。所以現在很多外國學者也推他,適用21世紀,其實你看喬布斯的自傳,想法和王陽明是類似的。扯得有點遠了,結論,我認為,這是一種成功的哲學思想,但因人而異。


人要保持對公正的自然公理和道德的遵從和守護,除去自身的私慾。
只有先對事事物物的普通道理有所了解,才能改進一步對世界進行了解。
認識與實踐相統一,比如你想知道梨的味道,就要去咬一口。
排除自己的私慾,努力的自我修養,良知良能從自己的心中顯現出來。因為良知本就在人心中。
以上大部分都是道德上的說教,把握住儒家的性善說就好理解。
看到其他的幾位同學的回答都比我強一些,我這個只是通俗的理解,沒有哲學史的材料做支撐,自己對宋明理學讀的不多。
我做過高考的歷史輔導老師,歷史書上的內容是考試所考的標準答案,你答題的時候還是按照書本上的知識作答,雖然很多都是狗屁。知乎上的答案是為了讓你以後有更好的學習做準備的。


天理是中正狀態,人慾是過不及狀態。這個涉及對所有事物與行為的是非判定,一般人很難理解的。
格物至知有理學和心學的不同解釋,理學是明了事物,心學是明了自我。
知行合一是將本心的呈現與外在的行為合而為一。
去人慾,格物至知,知行合一等都可以作為致良知的方法。


沒有一定的閱歷是不能理解的,心學能上書外傳的只是皮毛,核心是人性、文化修養和生活經歷吧。


會不會就是個考點 類似於現在的黨課


為什麼不去求取它們的真正內涵,而只要通俗的解釋?


推薦閱讀:

王陽明的心學精髓是什麼?
王陽明和曾國藩,孰高孰低?
唯心主義是錯誤的嗎,王守仁用唯心主義思想指揮打仗,為什麼也能打贏?
王陽明作為一個文人,為什麼能打很多勝仗?是否有傳世兵法?

TAG:歷史 | 哲學 | 國學 | 王陽明王守仁 | 歷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