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清晰梳理古希臘、羅馬史?

歷史選修課上在學這個,覺得好亂……人名地名國家民族好多東西一團糟,感覺完全抓不住重點……


謝 @伊塔洛邀。我不是歷史專業的學生,只是因為最近剛好在讀這方面的書,所以剛好為自己總結一下,敬請專業人士批評指正。

要梳理清晰古希臘-羅馬文明,可以試試先抓住『主線』:

米諾斯文明→邁錫尼文明→希臘擊敗波斯→斯巴達擊敗雅典→馬其頓橫跨歐亞非但很快分裂→羅馬橫跨歐亞非但最後還是分裂了

稍微擴充一點就是:

克里特島米諾斯文明→邁錫尼文明興起與消亡→黑暗時代→雅典開始牛逼→希波戰爭→伯羅奔尼撒戰爭→斯巴達和底比斯先後統治希臘→給馬其頓跪了→亞歷山大大帝一死馬其頓就跪了→羅馬牛逼→羅馬出問題不好治→羅馬分裂

學古希臘羅馬史的時候,一定要對地理位置有清晰的概念。首先,來看一下地中海地區的地圖(截自Google Map):

接下來我們來看愛琴海…愛琴海在哪裡?在巴爾幹半島與小亞細亞半島之間。

看圖(來自網路):

好的,當我們說古希臘文明時,我們就在說這個地方。換一張清晰的圖(來自網路):

在3000BC左右時,誕生了早期米諾斯文明,位於克里特島。2000~1700BC是中期米諾斯,1700~1450BC是全盛期米諾斯,而在1420BC左右,克里特島被邁錫尼人征服,島嶼上的城市逐漸衰落。

邁錫尼人大概是在1900BC左右到達了希臘半島,在1500BC左右統治了整個希臘半島,在1380BC左右統治了東地中海。

在1250BC左右,爆發了著名的特洛伊戰爭。特洛伊(圖中的Troy)在小亞細亞半島的西北邊緣,位於達達尼爾海峽旁。特洛伊戰爭的結果是特洛伊淪陷,不過原因並不是傳說中的『帕里斯拐走海倫』,而是邁錫尼人為了爭奪海上霸權,且特洛伊位於交通要道,是個繁榮富庶的城市。

同時(1250BC左右),多利安人入侵,從巴爾幹半島北部遷來。之後的斯巴達、科林斯等城邦就是由伯羅奔尼撒半島上的多利安人建立起來的。

然而長達十年的特洛伊戰爭讓邁錫尼人大傷元氣。邁錫尼文明開始走下坡路,在1100BC左右逐漸消亡,希臘進入了『黑暗時代(又叫荷馬時代)』。

黑暗時代的希臘人口急劇減少,與其他文明的聯絡也中斷了,希臘文明幾乎停滯。

黑暗時代一直持續到800BC左右,此時,希臘漸漸出現城邦國家,進入了『古風時代』。800~600BC這段時期可以說是希臘的『文藝復興』,他們開始在海外殖民擴張,並且出現了僭主政治。斯巴達漸漸強大起來,拉攏周邊的城邦組成了伯羅奔尼撒同盟

雅典也開始發展——600~590BC梭倫改革,508~490BC克里斯提尼改革,雅典在政治、社會、經濟各個方面都取得進步,民主政治走向高峰,成為可以與斯巴達匹敵的城邦。

克里斯提尼的民主改革是預示著古風時代之終結與『希臘時代』之開端的兩大事件之一。另一重大事件便是希波戰爭。先看一下位置關係圖(來自網路):

當然,波斯帝國在東邊還有很大的疆土,圖中並沒有畫出來。

接下來簡要介紹一下希波戰爭。方便起見,我還是用之前的圖(儘管圖中的時間不太對):

在550BC時,居魯士大帝(居魯士二世)建立波斯帝國。546BC,波斯帝國消滅了呂底亞(圖中小亞細亞半島上的Lydia),並趁機進攻小亞細亞的希臘城邦。而小亞細亞半島西南的愛奧尼亞諸邦不願被波斯統治,於是以米利都(圖中的Miletus)為首,抵抗波斯。

米利都自知不是波斯的對手,便請求斯巴達支援,斯巴達拒不出兵。雅典與埃維厄(圖中雅典北部的Euboea,在之前的圖上被翻譯成『優比亞』)出兵支援,但仍不敵波斯。494BC,波斯完全征服了愛奧尼亞地區,米利都被屠城。

波斯接下來就要報復希臘人了。490BC,波斯王大流士一世出兵進攻雅典與埃維厄。著名的馬拉松戰役就發生在這個時候,具體就不介紹了,總之雅典人擊敗了波斯人(斯巴達人未參戰)。

十年後,480BC,大流士一世的兒子薛西斯一世為父報仇,再次進攻希臘,雅典與斯巴達聯合對抗波斯。在溫泉關戰役中,斯巴達三百精兵與伯羅奔尼撒半島其他城邦的七千士兵抵擋住波斯的進攻。然而在第三天,一個希臘叛徒引導波斯軍隊抄小路進攻希臘軍隊後方,希臘軍隊無法抵禦,只留下斯巴達三百精兵誓死守衛溫泉關。三百精兵全軍覆沒,卻為希臘軍隊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當波斯軍隊進攻到雅典時,雅典人早已撤到海上,只剩下一座空城。波斯軍隊只好焚城泄憤,隨後在薩拉米灣海戰中被希臘聯合海軍擊敗。

一年後,479BC,波斯人再一次進攻希臘,而希臘人再一次使用『空城計』,再一次在海上擊敗了波斯人,並擊斃了波斯大將。波斯人逃回東方。

479BC,『希臘時代』開始。打敗波斯人之後,希臘人認識到建立共同防禦組織是防止波斯人再度進攻的關鍵,於是在478BC,許多城邦組成防禦性聯盟即『提洛同盟』,以雅典為盟主。

然而很快雅典開始採取各種壓迫政策,把這個自願形成的同盟變成『雅典帝國』。

是時候換一張圖了(來自百度百科):

460BC,麥加拉(並未標出此地,位置在圖中科林斯(Corinth)的東側,雅典的西邊)退出伯羅奔尼撒同盟,投奔雅典。以此為導火索,斯巴達與雅典之間進行了第一次伯羅奔尼撒戰爭

戰爭一直持續到446BC,雙方打了平手,麥加拉回到伯羅奔尼撒同盟,雙方簽訂和平條約。接下來就進入了『三十年和平』時期,儘管和平只持續了15年。

431BC,以科塞拉(圖中的Corcyra,巴爾幹半島西側島嶼)與科林斯(Corinth)的衝突為導火索,提洛同盟與伯羅奔尼撒同盟再度開戰,即第二次伯羅奔尼撒戰爭

戰爭具體的過程可見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這裡就不贅述了。最後雅典慘敗,於404BC簽訂和約,伯羅奔尼撒戰爭結束,斯巴達稱霸全希臘。

然而斯巴達寡頭政治的蠻橫統治引起各城邦不滿,於是許多城邦起兵反抗。379BC,底比斯(圖中的Thebes,位於雅典西北方)起義,八年後擊敗斯巴達,成為希臘第一軍事強國。

連年的戰爭加速了希臘的衰落,而此時北方的馬其頓(圖中Macedonia)越來越強大。338BC,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擊敗希臘聯軍,成為希臘諸城邦的主宰。腓力二世的兒子,即亞歷山大大帝,於330BC滅亡了波斯,建立起橫跨歐亞非的亞歷山大帝國,見下圖(來自網路):

亞歷山大大帝想征服全世界,然而卻在323BC死於瘧疾,還沒來及考慮繼承的問題。於是,中央權力迅速解體,各地總督擁兵自立,亞歷山大帝國分裂。希臘時代結束,進入『希臘化時代』。

換張地圖(來自網路):

到270BC,諸多國家經過吞併戰爭之後,只剩下佔據馬其頓與希臘的馬其頓王國(西北部分)、亞洲的塞琉古帝國(綠色)和佔據埃及與敘利亞的托勒密王朝(紫色)。

是時候羅馬登場了。不不不,其實羅馬早就登場了。

時間回到509BC,地點轉移到亞平寧半島,見圖(來自網路):

這張圖好像有點小…不管了,知道這是哪裡就行了…509BC,羅馬共和國建立,結束了羅馬王政時代。在509~264BC這一段時期,羅馬建立了共和政體,並征服了整個亞平寧半島。

264BC,第一次布匿戰爭爆發,換張圖(來自網路):

布匿戰爭是指羅馬(圖中淺藍)與迦太基(圖中紅色)之間的戰爭。『布匿』是羅馬對迦太基的貶稱。

第一次布匿戰爭(264~241BC)主要是地中海上的海戰,一開始在西西里島交戰,後來羅馬進攻迦太基本土,迦太基戰敗。

迦太基戰敗後,失去了西西里島,於是向伊比利亞半島發展。羅馬警告迦太基不能越過埃布羅河(即圖中迦太基在伊比利亞半島部分的東北邊界),然而漢尼拔無視警告,繼續向東北進軍,於是爆發了第二次布匿戰爭(218~201BC)。

漢尼拔穿過阿爾卑斯山,入侵羅馬。而羅馬則出兵迦太基本土,漢尼拔回軍馳援,最終戰敗,喪失全部海外領地。

與此同時,羅馬還在與馬其頓王國打仗。不過第一次馬其頓戰爭(214~205BC)馬其頓王國取得勝利。而等羅馬打完了第二次布匿戰爭後,再一次與馬其頓王國開戰。第二次馬其頓戰爭(200~196BC)中,羅馬大獲全勝。

隨後第三次馬其頓戰爭(171~168BC)和第四次馬其頓戰爭(151~146BC),羅馬都取得勝利,馬其頓成為羅馬的一個行省。

在第四次馬其頓戰爭的同時,羅馬主動進攻迦太基,第三次布匿戰爭(149~146BC)爆發。迦太基慘遭屠城,據說羅馬在迦太基的田野里撒了鹽,讓土地不能耕種,讓任何生命都不能生存。迦太基也成了羅馬的一個行省。

為了方便起見,我再把上圖發一遍:

羅馬征服希臘半島,並繼續向東推進。133BC,塞琉古帝國(圖中黃色)把帝國西部的帕加馬地區割讓給羅馬,隨後羅馬於65BC征服塞琉古帝國。

而羅馬內部並不穩定。60BC,克拉蘇、愷撒、龐培共同控制羅馬政局,史稱『前三頭聯盟』。53BC,克拉蘇戰死,48BC,愷撒在內戰中擊敗龐培,集軍政大權於一身。44BC,愷撒遇刺,羅馬內戰又起。43BC,安東尼、雷必達、屋大維結盟,獲得統治國家五年的權力,史稱『後三頭聯盟』。

隨後,安東尼與托勒密王朝的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埃及豔后)結婚,並宣稱將羅馬東部部分領土賜給她的子嗣,引起元老院的不滿。於是,32BC,元老院與公民大會以克利奧帕特拉七世侵吞羅馬人民財產為由向其宣戰。30BC,屋大維打敗了安東尼。安東尼逃回埃及,與埃及豔后相繼自殺。

27BC,元老院授予屋大維『奧古斯都』稱號,建立元首制,羅馬共和國被羅馬帝國取代。

是時候換一張地圖了(來自網路):

然而羅馬帝國的繁榮昌盛並沒有持續太久。事實上,馬可·奧勒留死之後,政治已經非常混亂了。到三世紀時,農村枯竭,城市衰落,內戰連綿,政府全面癱瘓。這段時間(235~284)被稱為『第三世紀危機』。

284年,戴克里先把元首制改為君主制,並與293年實施『四帝共治制』,見圖(來自Wikipedia):

戴克里先把帝國分為東部與西部,每個部分各有一位奧古斯都(正帝),每位奧古斯都任命一位愷撒(副帝)。奧古斯都在位20年後必須退位,先前的兩位愷撒成為奧古斯都。

實行四帝共治並非把帝國分裂成四部分,而是把帝國的防守任務交給四個人承擔,而戴克里先的地位仍然是最高的。

這套制度在戴克里先在位期間運行良好,但他退位之後便迅速崩潰……他的下一任是君士坦丁。君士坦丁任命三個兒子各統治帝國的一部分,並大興土木,在博斯普魯斯海峽(即伊斯坦布爾海峽)旁修建新都君士坦丁堡。同時,他在325年召開尼西亞會議,確定了許多基督教的基本交易,是第一位尊崇基督教的羅馬皇帝

最後一位統治統一的羅馬帝國的皇帝是狄奧多西一世(379~395年在位)。他把基督教作為國教,認為古奧運會有違基督教教旨,廢除了古奧運會。臨終之時,他將羅馬帝國分給兩個兒子,羅馬帝國分裂,如圖(來自網路):

羅馬帝國分裂後,西哥特人在首領阿拉里克的領導下入侵巴爾幹半島,於410年洗劫羅馬城。455年,汪達爾人首領蓋塞里克聯合匈人再度洗劫羅馬城。在此之後,西羅馬帝國已經無法維持。476年,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被放逐,西羅馬帝國滅亡,歐洲古代歷史終結。

就說到這裡吧,算是總結了一下最近的學習內容。敬請專業人士批評指正。

那麼就這樣=w=

參考資料:

希羅多德.《希羅多德歷史》.商務印書館
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商務印書館
唐納德·卡根.《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爆發》.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羅伊·T·馬修斯 德維特·普拉特 托馬斯·F·X·諾布爾.《人文通識課1: 古典時代》.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後浪出版公司


謝邀。

所有地圖背景源自某德地圖(主要是谷歌地圖已經上不去了),圖片上色源自某圖秀秀,所有色塊均是大體表示這麼個意思。

古希臘文明誕生於這個地方:

這個地方,是一座島。
叫做克里特。
來個特寫:

原始人在這裡生活,養豬,放羊。
農閑的時候來一發,為了舒服,也為了繁衍。
他們的信仰是——祭司。
祭祀是很偉大的,祭司說什麼,大家都信。祭司是神,不可侵犯,很威嚴。祭司曾經吹過牛逼,他說他有影響大自然的能力,只消大喝一聲,就能來個霹靂,還能呼風喚雨。後來牛逼吹得太多了,老是露餡兒,就沒人信了。
祭司的控制力下降,群心渙散。同時火山也爆發了,群眾飯也吃不飽,又陷入了混亂,導致名噪一時的克里特島文明走向衰落。
最終,這座島莫名其妙地就被外人給佔了。

佔地盤的,來自對岸。
哪裡呢?
中國?
那是不可能的。
他們來自伯羅奔尼薩半島,邁錫尼。

這個邁錫尼,原本沒啥文化,幹啥都學克里特。克里特製造,他就仿造,克里特弄個車軲轆,他覺得好,就跟著學。克里特搞一套行政制度,邁錫尼也悉數學去。受克里特影響了好多好多年,於是邁錫尼就有了自己的文明,而且後期發展得有模有樣。這不克里特衰弱了么,於是邁錫尼就南下掃蕩,把克里特給吃了,歷史步入了邁錫尼時期。

克里特文明——邁錫尼文明

邁錫尼人為了海上霸權,跟東邊兒的特洛伊幹上了。
史稱特洛伊戰爭

然而多利亞人來了。
多利亞人根本不管你姓什麼,你是我的,你媳婦兒也是我的。南下入侵,屢屢對邁錫尼造成困擾,並直接光榮地接管了邁錫尼對於伯羅奔尼薩半島的領導。
由於多利亞人的執政非常之二逼,人民苦不堪言,因此人們把這段時期稱為黑暗時代

後來半島上出現了很多城邦,每一個城邦實際上就是一個國家,城邦與城邦之間有聯盟,聽一個老大的。
斯巴達城邦就是多利亞人的代表。
斯巴達人原本是多利亞人,來到斯巴達,把斯巴達人轟走後管自己叫斯巴達,叫著叫著,就真成斯巴達了。
斯巴達人十分十分輕視文化,認為文化就是一坨狗屎。人與人之間,最要緊的就是執行任務,連多說一句話的必要都沒有。因此,大家平時的對話,只說「是」或者「不是」就行了,跟領導對話,只需要說「是」或者「是」,其他沒必要說。藝術品的存在,實在有悖斯巴達野蠻之精神,連城池都不修,你還指望他修花,得了吧!
斯巴達所到之處,會把俘虜當成奴隸進行花式虐待,對自己人也沒什麼耐心。
不服的,死。
身體弱的,死。
有病的,死。
干不動了,死。

公元前七世紀,剽悍的斯巴達人又開始跟西部的鄰邦美塞尼亞撕逼,經過幾十年的戰爭,終於俘虜了美塞尼亞人,把他們也搞成了奴隸。很多奴隸不堪忍受,逃離了這個地方。有的去了義大利的西西里島,有的跑到了東邊的雅典。
此時的雅典,狀態卻非常火熱,它屬於希臘城邦兩大巨頭中的二分之一,另一個當然是斯巴達。
斯巴達拉著伯羅奔尼撒半島的朋友加入他的陣營,他表示,你城,和我城,應該結盟。這就好比秦國和晉國結盟,合縱連橫,乾死其他國家。
斯巴達要打誰呢?
打雅典。
為什麼?
因為雅典目無王法!
雅典和其他城市因經常發生推翻城主的事情,所以斯巴達表示為了維護正義,替天行道,硬來主持這個公道,順便大撈一把。完事兒以後,別人城的事務都得聽他的,這叫挾天子以令諸侯。

於是雅典就急了,罵斯巴達不要臉。
斯巴達問,誰不要臉了?
仗著兵馬強壯,斯巴達對誰都橫插一杠子。這導致大家對斯巴達的反感,轉而支持雅典,讓雅典干他。原本斯巴達想擴充到雅典那邊的半島去,一看情況不對,就沒行動。在這期間,斯巴達和雅典等城邦也逐漸變得文明。

但此時,海的東邊出現了霸權主義——波斯。
波斯管制的地域,包括了部分希臘語地區,加上波斯的統治很野蠻,因此在小亞細亞(黃色)地區的希臘人活膩了,要起義。

這就是伊奧尼亞起義。

雅典表示,他願意為伊奧尼亞人民起義提供幫助。他成功地幫助阿里斯塔哥拉斯人攻陷了波斯的省政府,還放火燒了一把。
波斯派兵鎮壓,打了三四年,最終還是壓了下去了。波斯首腦大流士一世對雅典的行為很生氣,為弄死希臘,他決定發兵。
戰前,大流士一世說,我想要希臘的水和地。
發兵百萬,氣勢洶洶。
其他城邦嚇死了,紛紛答應,因為波斯太強,而自己又沒必要跟波斯拚命,俗話說,給誰幹活不是干呢!
雅典和斯巴達不答應,因為他真有水和土,享有的更多,就越捨不得。於是波斯就動手了,先攻陷了色雷斯和馬其頓,又渡過愛琴海,佔領了基克拉澤斯。

隨後,波斯登岸,圍困雅典,卻在著名的馬拉松戰役中失敗。

十年後,根本就沒甘心的波斯又來了,出軍數十萬眾。斯巴達三百勇士為希臘聯軍殿後,全軍覆沒。雅典城池內的人員全部撤退,等波斯大軍來到時,發現屁都沒有了,只能砸桌解恨。最終,斯巴達率領聯軍擊斃了波斯將軍,波斯再敗,撤回了自己的領土。
經過合作,人們發現,雅典的民主方式很容易讓政治經濟文化得到迅猛發展。而事實上,戰後的雅典,的確成為了希臘的龍頭老大。但雅典強大後,就開始不知道道姓啥好了。對別人瞎指揮,導致斯巴達伯羅奔尼撒半島的不滿。
本來就互相不服氣,說著說著,就打起來了。
可惜誰也揍不過誰。
只好籤合同:不打了。

但雅典還是覺得自己挺厲害的,是個人物,於是繞過斯巴達,去揍斯巴達的小弟敘拉古。沒想到偷雞不成蝕把米,反而被敘拉古揍得滿地找牙。
雅典損兵折將,很慘,於是斯巴達自然又成了新的霸主。
斯巴達的位置坐了沒多久,也不行了。
於是希臘開始進入了混戰模式:

解決這一切的,是馬其頓:

以雅典為首的反馬其頓聯盟被亞歷山大領導的馬其頓乾死了,沒費多少口舌,因為相比較而言,南人以文質彬彬為榮,北人以秋風掃落葉為榮。不光歐洲,中國也這樣。
情況大體是這樣的:

喔,比例尺不對。
是這樣的:

注意,右側是現代中國的版圖,那時其實是周朝末年,與孟子處於同一個時代。亞歷山大死後,帝國根本沒辦法繼續維持高度統一,隨即分裂成了多個國家。

原本無事,但公元前二世紀,希臘西邊的羅馬終於打了過來,羅馬強悍無敵,最終鑄就了了雄偉的羅馬帝國。

古羅馬的歷史比起古希臘,看起來更為簡略。
此前,羅馬一直在義大利附近晃悠,一開始是大王主政,後來弄了個羅馬貴族掌權的共和國,搞選舉換屆,保護平民權力不受權貴侵犯。隨著國力的增強,古羅馬先把附近的城市幹掉,又往東西拓展,最終吞併了希臘和其他國家,從羅馬共和國變成了羅馬帝國。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隨後,羅馬帝國也分裂成了東西兩部分。
往後的故事,我在歐洲中世紀史的脈絡或結構圖是怎麼樣的? - 豆子的回答里說過了。


最笨也是最紮實的方法是讀原著,歷史作家有希羅多德,修昔底德,波里比烏斯,李維,塔西佗,普魯塔克,阿里安,阿比安等。色諾芬的遠征記,凱撒的戰記也是不錯的歷史書。
讀了這些原著再讀現代的歷史書,這樣你就能理解現代歷史學家是怎麼讀這些書的。
最簡單快速的方法是維基百科,把遇到的每個人名地名的維基條目讀一遍你也可以冒充希臘羅馬專家。


小打小鬧的古希臘諸邦在壓力山大的領導下開創了希臘化時代,異端羅馬人在一旁默默的練級,變成bug打敗了希臘化各個王國。

希臘是羅馬的導師,把希臘哲學,藝術,宗教交給羅馬暴發戶。歸根來說希臘羅馬文明有傳承的地方。

But,一統天下的羅馬帝國發現說拉丁語的西部省份越來越窮,說希臘語的東部省份越來越富,皇帝愈發想要東部省份,比如君世坦丁大帝,西羅馬滅亡後不久東羅馬帝國連拉丁語也不講了。


Charles Freeman有本很不錯的《Egypt,Greece,Rome》可以看一看,兼顧近東和兩河流域的歷史。

古代地中海地區的文明不是線性繼承的關係,一篇答案是說不清楚的。最高票答案里很多說法都未經證實。(比如前1250年特洛伊戰爭之類。甚至特洛伊戰爭的存在都沒有考古學證據。)

覺得亂也是正常的。後來羅馬帝國統治的地區也不是只有希臘人和羅馬人,還有其他的許多不同民族。沒有必要把這些搞得像中國古代的朝代繼承一樣清楚。知道每個民族跟希臘羅馬的關係就可以了。


可以看武漢大學教授的網易公開課-古希臘文明的興衰(講的真心好跟詳細)。配合看電影 特洛伊、斯巴達300勇士、埃及豔后、亞歷山大大帝……


古希臘歷史分為五個階段

1.愛琴文明:克里特/邁錫尼文明(公元前2000-公元前1200)

2.
荷馬時代(公元前1100-公元前900)

3.
古風時代(公元前800-公元前600)

4.
古典時代(公元前500-公元前400)

5.
馬其頓統治時期(公元前400-公元前200)


把下面這幾個時期里發生的比較重大的事件記記牢,就能有一個輪廓啦,下次再聽到什麼特洛伊,希波戰爭,柏拉圖就能有一個背景支撐了。


邁錫尼人通過和平方式統治了克里特,從公元前1400-公元前1200年,邁錫尼達到其文明的盛期,在希臘諸國中最稱強大,其他王國著名的還有伯羅奔尼撒中部的斯巴達和西部的派羅斯,以及中希臘的雅典、底比斯等,它們有時組成一個軍事同盟以聯合作戰,奉邁錫尼為盟主。邁錫尼文明從公元前1200年以後漸成衰敗之勢,各國各城之間的戰爭也愈演愈烈,其中最著名的一次大戰便是希臘同盟與小亞細亞富裕城市特洛伊的戰爭,最後希臘聯軍雖攻下特洛伊城,實際上卻是兩敗俱傷。希臘各國一直難以恢復,便為北方的多利亞人提供可乘之機,他們紛紛南下,攻城掠地,宣告了邁錫尼文明的滅亡。


處在軍事民主制階段的多利亞人毀滅邁錫尼各國後並未建立自己的國家,希臘的文明傳統斷絕了兩三百年。希臘各地退回到原始社會時代,反應它的歷史情況的文獻主要是荷馬史詩(包括《伊利亞特》、《奧德賽》),因而又稱為「荷馬時代」。


公元前八世紀希臘地區重新普遍出現國家,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於公元前776年舉行,公民政治獲得了較充分的發展,在地中海區域廣泛開展殖民活動。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平民與貴族矛盾激化,致使僭主出現,他們不經過公民選舉而握有終身獨裁之權,為了鞏固統治,往往奉行打擊貴族、爭取平民的政策,但其獨裁終究與城邦公民政治原則背道而馳,所以統治不能長久。


斯巴達來庫古改革:組成新選區,實行雙王制,實際剝奪了王權,五年一選的監察官成了真正主宰,公民大會通過歡呼方式對提名官員進行選舉,把全國土地按戶分給公民,斯巴達公民完全脫離生產專搞軍事操練,土地由奴隸耕種。


雅典梭倫改革:解除債務奴隸,按土地收入劃分公民等級,限制貴族會議,公民大會作用提高。

雅典克利斯提尼改革:深化梭倫改革。組建更民主的公民大會,新創抽籤選舉法,擴大其權利,實行陶片放逐法。


希臘波斯戰爭:在西亞興起的波斯帝國日益強大,主要的戰鬥發生於公元前490年和公元前480-前479年,波斯都遭失敗退回亞洲。


雅典的民主政治在希波戰爭中不斷取得新的進展。當時擔任雅典民主派領袖的是伯里克利,故又稱此時為「伯里克利時代」。各級官職向一切公民開放,並都以抽籤方式產生。公民大會每隔八九天舉行一次,允許任何公民就任何問題自由發言。貴族會議喪失了一切政治權力,只處理與宗教有關的事物。為擔任公職和參加城邦政治活動的公民群眾發給工資和補貼。但廣大奴隸群眾不僅毫無權利可言,而且被明目張胆地列為專政對象。


雅典強大,引起希臘世界內部相殘,首先是斯巴達的挑戰——伯羅奔尼撒戰爭,雅典失敗,使希臘城邦體制陷於危機。奴隸制經濟要求建立大國甚至帝國,原來小國寡民的希臘城邦卻和這一要求背道而馳,於是出現了城邦危機。產生了三位最著名的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


馬其頓位於希臘北部,在文明發展道路上比南部希臘人大大遲了一步。公元前四世紀進行改革成為軍事強國。公元前338年取得希臘城邦控制權。後繼續擴張,成為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內部分化為馬其頓、西亞、埃及三足鼎立態勢。

義大利斯古羅馬的發祥地,它和希臘的聯繫,可追溯到克里特—邁錫尼時代。克里特商人在西西里及其北面的利配克島留下了總計。義大利在公元前1000年起進入了鐵器時代。公元前8世紀到公元前6世紀,希臘人向義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大規模移民,建立了許多殖民城邦。這些殖民城邦大多經營農業,和希臘母邦保持著自然聯繫,但在政治上都是獨立的。


羅馬建城之前,各氏族部落處於分散狀態,後來經過聯合統一,部落首領才轉變為王,從公元前753年到公元前510年,先後有七個王統治羅馬,這個時期成為王政時期

後來階級分化嚴重,暴君統治,王政被推翻,建立了共和國


我剛剛畢業的高中文科生,雅典和羅馬史是我們學習的一個重點,因為專業水平不夠,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指正 古希臘不是一個國家的概念,而是一個地區的稱謂,·其位於歐洲南部,地中海的東北部,包括希臘半島、愛琴海和愛奧尼亞海上的群島和島嶼、土耳其西南沿岸、義大利西部和西西里島東部沿岸地區。 公元前2000年,愛琴文明發祥於克里特島,後來文明中心移至希臘半島,出現邁錫尼文明。克里特島文明與邁錫尼文明合稱愛琴文明,歷時800年,它是古代愛琴海文明的開端。而古希臘緊鄰地中海和愛琴海,是世界海洋文明的開端,所以古希臘文明又被稱作海洋文明。 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和人文因素,古希臘形成了特殊的城邦文化, 所謂城邦是指由一個單獨的城鎮為中心的國家,又譯為「城市國家」。( City-state) 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克里特島上出現了最早的國家,在公元前1100-公元前1000年時多利亞人的入侵毀滅了邁錫尼文明,希臘文明進入了黑暗時代,由於只有在荷馬史詩中有對邁錫尼文明時期的記載所以也被稱作荷馬時代。 在公元前760年的雅典奧運會是雅典城邦再次興盛的標誌。其中實力最大的是斯巴達和雅典 雅典所實行的是典型的奴隸主民主制度,經歷了梭倫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民主進入了黃金時代,雅典的民主制度在改革中得到了不斷的完善和發展。雅典的工商業非常發達 ,或許從一開始,希臘就成為了經典與輝煌的代名詞。幾乎所有的希臘神話故事,都將主旨指向了人類的靈魂深處。而希臘的三分之一人口住在雅典。在雅典民主的黃金時代,絕大多數的職位和官員都是由雅典的最高權力機構--公民大會選舉產生。 但是雅典的民主是不平等的民主,除男性成年公民外的廣大婦女奴隸和外邦人都無權享有這些權利,地位低下。 而雅典在古希臘卻並非沒有敵手。 斯巴達位於希臘半島南部的拉哥尼亞平原,以其嚴酷紀律、獨裁統治和軍國主義而聞名。 斯巴達是奴隸主貴族專政的國家。它的國家機構由國王、公民大會、長老會議和監察官組成。國王有二人,分別由兩個家族世襲。公民大會由年滿30歲的斯巴達男子組成。實際作用不大,對長老會議的提議無權討論,只有表決權。長老會議成員和監察官由公民大會選出。長老會議是最高權力機關,除去兩個國王外,其餘28人都是年逾60的貴族。任職終身。一切國家大事先由長老會議討論決定,然後交公民大會通過。長老會議又是最高司法機關,一切民法案件、刑事案件和國事案件都由它來審理。監察官共有五人,由公民大會一年一選,年滿30歲的公民皆可當選。 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斯巴達及其同盟者戰勝雅典軍隊並霸權整個希臘。 但斯巴達在稱霸希臘不久便被新興的底比斯打敗,在北方的馬其頓崛起後,斯巴達失去了在希臘的影響力。
古希臘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在不斷的經歷與外邦的戰爭,著名的有兩次希波戰爭(希臘勝利)和與馬其頓的戰爭(希臘失敗,且這是古希臘衰落的標誌)

古羅馬指從公元前9世紀初在義大利半島(即亞平寧半島)中部興起的文明。傳說是由英雄羅穆盧斯和他的孿生兄弟瑞摩斯建立了羅馬城邦。在公元前5世紀羅馬統一後一共經歷了共和時期,帝國時期並於公元192年分裂為東西兩個帝國。公元 476年9月,日耳曼人入侵,其僱傭兵首領奧多亞克廢黜最後一位君主羅慕盧斯·奧古斯圖盧斯,西羅馬帝國宣告滅亡。西歐進入了中世紀(這在高一必修一里應該有介紹) 東羅馬帝國一直延續至1453年,為奧斯曼帝國所滅。
古羅馬的重點是羅馬法,而羅馬法的發展是與羅馬帝國的擴張和生產力的進步息息相關的。(這句話也可以用作回答羅馬法發展問題的答案:-) 早期的羅馬國家只有習慣法,沒有成文法。成文法誕生標誌是《十二銅表法》的頒布。但是在其中包含著大量的習慣法殘留,有的條文非常野蠻,但是這是羅馬第一部成文法律,它的頒布使平民的權利得到了初步的保障。

公民法:適用範圍僅限於羅馬公民,用來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關係的羅馬法律,被稱為公民法。
萬民法:在古羅馬對外擴張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普遍適用於羅馬統治範圍內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萬民法」 6世紀,《民法大全》標誌羅馬法體系的最終完成。1.要注意羅馬法的內容不是一成不變而是不斷進步的,2.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在東羅馬帝國時期才完全確立,不是羅馬帝國時期。
還有一個要注意的點是自然法,它只是一種人人平等的觀念,觀念,觀念!!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千萬不要認為它是那一本法律書籍。
還有羅馬法的影響, 該法典對西方文明的影響被認為僅次於《聖經》,其基本思想和原則已融入西方乃至世界各國的法律中。例如拿破崙法典,以及我國近代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也蘊含著羅馬法的痕迹。
差不多就這些了,有疑問的我下次補充。


五年前比較喜歡希臘羅馬史 給推薦個書單吧:
1從普魯塔克的希臘羅馬名人傳入門,紀傳體總是比編年史容易引起閱讀興趣 有了興趣之後開始按時間順序往下看:

2希羅多德的歷史,從波斯帝國崛起到波希戰爭
3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擊敗希臘後崛起的雅典,和斯巴達的血腥內戰
4色諾芬的希臘史,續寫修昔底德歷史,底比斯崛起
5色諾芬的長征記,親身經歷,小居魯士之亂和傭兵萬人大撤退
6阿庇安亞歷山大遠征記
希臘的脈絡到此就捋順了,接下來羅馬。可以分兩條閱讀路線,或者看鹽野七生羅馬人的故事更通俗一點,或者看古人名著裝逼一點。古人原著繼續往下:
7李維羅馬史,只有開頭部分
8波利比阿的羅馬帝國崛起,說的布匿戰爭
9阿庇安羅馬史
10愘提林陰謀 朱古達戰爭
11凱撒的高盧戰記 亞歷山大里亞戰記和內戰記
12十二帝王傳
13塔西陀編年史
14猶太戰爭
15普羅比烏斯的戰爭史和秘史 查士丁尼時代的故事 好看
最後是吉本羅馬帝國衰亡史。
偶爾再看看現代人寫的甲骨文叢書之類歷史書。書單就順利完成了。從此酒桌上和人聊古希臘羅馬歷史應該沒什麼障礙了。
後面中世紀到近代我也有書單,就不在這貼推薦了。


最近在看希臘時代的書,比如柏里的《希臘史》,卡根的《伯羅奔尼撒戰爭》,然後梳理了一點年表,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

原始時代(BC3000-BC1100)
BC3000 克里特文明開始興起
BC2000 克諾索斯和法埃斯圖斯成為克里特最強大的兩個城邦(米洛斯時代)
BC1600 克諾索斯重新崛起,邁錫尼文明在伯羅奔尼撒半島東部興起
BC1500 普里阿摩斯家族建立特洛伊城

英雄時代(BC1100-BC800)
BC1100 阿凱亞人入侵特洛伊,特洛伊戰爭爆發,特洛伊城毀滅
BC1000 多利亞人入侵希臘,開啟長達兩百年的黑暗時代,愛奧尼亞人開始在小亞細亞殖民

古風時代(BC800-BC500)
BC800 希臘殖民者開始殖民義大利和西西里島,斯巴達萊庫古改革 雅典統一阿提卡
BC776 第一屆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
BC734 敘拉古建城
BC8世紀 第一次美塞尼亞戰爭
BC7世紀末 第二次美塞尼亞戰爭,斯巴達征服美塞尼亞
BC7世紀中葉 阿爾戈斯的菲冬在北伯羅奔尼撒稱霸,中希臘的僭主時代(科林斯的伯里安德),雅典的貴族統治時代
BC632 雅典基倫暴動,阿爾克邁昂家族被放逐
BC629 雅典發動麥加拉戰爭
BC621 雅典頒布德拉孔法典
BC600 波奧提亞同盟建立
BC594 梭倫就任雅典執政官,開始梭倫改革
BC590 神聖戰爭,德爾菲人擊敗克利薩人
BC586 第一屆地峽運動會開幕
BC581 雅典十執政官時代
BC570 庇西特拉圖就任波勒瑪科,雅典遠征薩拉米斯
BC561 庇西特拉圖就任雅典僭主
BC560 梭倫去世,斯巴達發動泰格亞戰爭,基本主宰伯羅奔尼撒半島
BC556 平原派和海岸派發動政變,庇西特拉圖被驅逐
BC550 庇西特拉圖復辟,隨後又被美伽克勒斯驅逐,斯巴達征服提萊亞提斯,斯巴達建立伯羅奔尼撒同盟,波斯王居魯士滅米底
BC546 波斯滅呂底亞,征服愛奧尼亞,
BC540 庇西特拉圖再一次復辟,庇西特拉圖改革
BC527 庇西特拉圖去世,子希庇亞斯繼任僭主
BC525 波斯滅埃及
BC515 大流士一世遠征歐洲
BC510 斯巴達干涉雅典政局 希庇亞斯倒台,雅典加入伯羅奔尼撒同盟
BC508 斯巴達第二次干涉雅典,阿爾克邁昂家族的克里斯提尼就任執政官,克里斯提尼改革開始
BC506 斯巴達國王克里奧蒙尼進攻雅典,被擊退,雅典成功捍衛民主制
BC498 愛奧尼亞起義,雅典派出援軍,希臘和波斯對立開始

希波戰爭(BC490-BC479)
BC494 米利都陷落,城被波斯毀壞,米太亞的回歸雅典
BC492 瑪爾多紐斯征服色雷斯及馬其頓,格倫就任敘拉古僭主
BC490 大流士出兵希臘,第一次希波戰爭開始,9月12日 馬拉松戰役(米太亞的和卡里馬庫斯)
BC486 十將軍委員會成立
BC481 雅典和斯巴達召開地峽大會,希臘諸城邦正式結盟對抗波斯
BC480 薛西斯一世渡過土耳其海峽,第二次希波戰爭開始,於此同時 迦太基入侵希麥拉 希麥拉之戰,敘拉古擊敗迦太基
7月,溫泉關之戰,斯巴達三百勇士全軍覆沒
9月17日,波斯開進雅典 雅典已成空城
9月20日,薩拉米斯海戰,雅典海軍大破波斯海軍(地米斯托克利)
BC479 普拉提亞之戰,斯巴達擊敗波斯,瑪爾多紐斯戰死,第二次希波戰爭結束。(保桑尼阿)

雅典帝國時代及伯羅奔尼撒戰爭(BC479-BC404)
BC478 希臘同盟反攻波斯 奪取赫勒斯滂海峽的重要據點塞斯托斯,雅典成立提洛同盟
BC477 保桑尼阿奪回色雷斯和拜占庭城(即後來的君士坦丁堡)
BC476 米太亞德之子客蒙驅逐保桑尼阿,收復拜占庭和塞斯托斯,客蒙奪取埃昂
BC473 客蒙奪取斯基洛斯島
BC472 客蒙驅逐地米斯托克利,客蒙教訓了卡利斯圖斯
BC469 納克索斯島因為不滿雅典的霸權而起義,被鎮壓
BC468 客蒙在優里墨敦之戰中擊敗波斯水師,奪取卡利亞和呂西亞
BC464 斯巴達希洛人起義
BC463 塔索斯投降
BC462 客蒙遠征斯巴達,但是被斯巴達羞辱
BC461 客蒙被民主派伯里克利和厄菲阿爾特放逐
BC454 提洛同盟金庫由提洛島遷至雅典
(書才看到這裡,隨時更新)


簡單來說就是古希臘,羅馬,日耳曼的羈絆。古希臘被羅馬打敗,羅馬被日耳曼蠻族征服,這是表象。羅馬基督教會保留古希臘羅馬學術,日耳曼蠻族支持羅馬基督教會。——by 《極簡歐洲史》


古希臘從北方的雅利安人驅逐毀滅了愛琴文明開始,在巴爾幹半島上建立許多小城邦,其中最為強大的就是雅典和斯巴達。雅典的民主政治開其先河,在專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起了較為完善的民主體制。從索倫改革再到克里斯提尼改革確立了民主政體,接著是希波戰爭,到了伯里克利執政時期達到了黃金時代,歐洲進入古典時期。將近三十年的伯羅奔尼撒之戰耗盡了希臘的實力。接著就是亞平寧半島上另一支雅利安人—羅馬人的崛起。當時的希臘已經被馬其頓帝國所統治。羅馬人征服了巴爾幹,西歐西班牙,最終三次布匿戰爭征服迦太基的北非。羅馬經歷了同化共和國、富人共和國、軍統共和國以及最終BC27年開始的帝國時期。


可以去看一本書,極簡歐洲史,寫的很簡明扼要。我覺得中國也有一本類似的,錢穆的《國史大綱》



在這裡要感謝一下網易公開課給我這種只考的上國內二流大學非歷史專業的提供了寶貴的聆聽國際名校知名老師課程的機會。

認真聽聽還是能了解不少東西的


藝術家桑最後講到羅馬的時候貌似有一點問題啊@豆子
1.羅馬共和國並不是羽翼豐滿之後像亞歷山大一樣東征希臘,而是希臘諸國在看到馬其頓王菲力五世的野心和其兵力後,主動向羅馬求緣的。羅馬當時帶兵前來的執政官是個希臘粉,在贏得戰爭後,他不僅沒有進一步統一希臘,反而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宣布保證希臘人的獨立與自由。希臘之所以會被滅是因為他們幾年裡的功夫先是跟著菲力五世的兒子反羅馬,又是跟著亞細亞的某個羅馬黑明裡暗裡給純潔(頭腦簡單)的羅馬人使絆子,導致元老院很不開心。他們這樣的做法不僅使希臘第二城市科林斯遭到毀滅,還讓本身正開開心心發展經濟的迦太基也糊裡糊塗地被燒了城。
ps:古羅馬人對希臘的態度大多是崇尚希臘文化,鄙視希臘人。當時的羅馬精英大多會說雙種語言,但是由於希臘人的高度不團結和出爾反爾,羅馬對其相當蔑視。甚至於以寬容著稱的愷撒在希臘人向其投降卻又背叛他後再度投降時就曾說:「你們的行為早已可以使你們毀滅無數次,但每一次你們祖宗的榮耀都保佑了你們。」
2.羅馬共和國在來到希臘時的領土,實際上還是只有羅馬城和附近的一部份近郊而已。雖然當時包括北非,西班牙,南法,義大利半島在內的半個地中海已經被羅馬控制,但實際上像是義大利和北非這樣的地方大多數還只是羅馬的同盟國,他們不用向羅馬交稅,也不必接受羅馬的法律,只不過在戰爭期間,同盟國需要向羅馬提供指揮官和兵力。義大利真正意義上屬於羅馬領地是在馬略時代的同盟國戰爭。這場戰爭同盟國的主要目的就是取得羅馬公民權。隨著這場戰爭的結束,羅馬正式從一個都市國家轉化為了世界型國家
3.羅馬在來到希臘前並不只是在義大利半島晃悠,比如第一次布匿戰爭的主戰線是在西西里島,最後柯爾涅流斯又攻入了北非。第二次布匿戰爭時大西庇阿先是率軍攻入西班牙,掏了漢尼拔的老家,又不顧元老院的反對,直接進入了迦太基本土。
4.羅馬並不是由貴族統治的,羅馬在共和國建國初期平民和貴族的衝突就沒斷過。但是當時由於原拉丁同盟的反羅馬情節,羅馬的平民和貴族兩派之間一直是戰時團結,戰後撕逼的狀態。雖然貴族為了妥協先後設立了護民官並出台了十二銅表法,但根本問題從未得到解決。最後羅馬平民集體遷到了義大利北部的一座伊特魯利亞城市,打算在那裡建立第二首都。與此同時,羅馬貴族由於平民的出走而募不到新軍,最後首都被南下而來的高盧人攻佔。雖說高盧人在懵逼了幾個月後就撤出了羅馬,但還是給羅馬人上了慘痛的一課。隨著李錫尼法的制定,平民漸漸走上了政治舞台,而平民貴族間的通婚則大大增加了平民派的精英。例如後來蟬聯五屆執政官的馬略,二次布匿中的善普羅尼斯,就是平民出身,愷撒雖然是貴族後代,卻是在鬧市區長大。另外到後期,只要是祖上當過執政官的,都可被稱為貴族,人們稱其為「新晉貴族」,或者是「平民貴族」。


以上只是一個萌新的見解。。。雖然不知道藝術家能不能看到,但我還是毅然決然(si pi lai lian)地發了一貼


有一本 「關於羅馬人的二十個問題」,我覺得能解答一些大家平時有誤解問題。

但是如果想要系統又快速地了解,可以去看「極簡歐洲史」,是個澳大利亞老師寫給他的學生的,很短,概要型的。

這兩本書看到前面有人推薦了,我附議一下。

但是這些應該不足以讓你應對課程,只能起到激起你學習興趣的作用吧。最好還是認真上課。


網易公開課查查吧,耶魯大學公開課,希臘史簡介。


看了所有答案後依然雲里霧裡的,然後去百度了一哈。我的結論不知道對不對,就先列了。
當時有很多部落(?)雖然居住不同的地區,但是都說希臘語,有的已經很文明了(雅典),有的還在原始社會,就像現在的城市精英和深山老農一樣,雖然都是說漢語,但是文化水平確實有顯著區別。因為他們山多平原少,所以都喜歡在山上建城市,哦,叫城邦,易守難攻,城邦的人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就跟我們網路上總有很多人地域攻擊一樣,他們一個城邦的都排斥其他城邦的,加上文明程度的不同,城邦的區別也很大,雖沒有建國也類似建國了。
然後他們就不停的互相搶地盤,最終被壓力山大給統一(?)了,或者說是聯盟(強行聯盟?)了。
希臘人和我們中國人有個共同點,都是多神。
總之,他們也是有一個很強勢的文明,雅典,結果影響力輻射周邊,然後整個希臘,然後輻射到羅馬,悲劇了,被羅馬人後來居上搶了地盤,不過文明依然屬於希臘。打個比方就好似元清,從外部攻入佔領了地盤,最終卻被文化侵襲。


太感謝了!想理清歷史,沒有一定的地理知識是硬傷,左聽右聽也沒有感性認識。


推薦閱讀:

關於宋朝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識?
歷史上有哪些被冤枉誤會的人?
如果古代女性按現代方式化妝,嬪妃會不會因卸妝前後差異過大而被判欺君之罪?
呂布死後,貂蟬到底跟誰了?
有靠譜的預見未來能力是怎樣的體驗?

TAG:歷史 | 歐洲歷史 | 古希臘 | 古羅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