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對諸葛亮的真實態度是怎樣的?

諸葛丞相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苦撐蜀漢,功高勞苦。可是他也大權獨攬,以長輩自居教導劉禪,對一個君王來說,生活在臣下的光環里,心情應當很複雜吧?這又讓人想起了張居正,劉禪會不會像萬曆痛恨張居正一樣痛恨諸葛亮呢?


廢丞相職,表明在劉禪眼中沒人可以和諸葛亮相提並論;殺李邈,表明劉禪不容許任何人詆毀諸葛亮;大力提拔諸葛瞻,表明後主心裡一直有武侯的位置,還把女兒嫁給諸葛瞻了;最終同意立廟,400年大漢王朝首例。說劉禪不尊重諸葛亮?開什麼玩笑。沒有劉禪這麼保全武侯的名節,武侯能不能有千百年的待遇還不一定。

話說武侯真的不虧了,先主一直保護他的地位,後主一直成全他的名聲,鄧艾打來,劉備的子孫基本都投降,武侯的子孫以死成全父親的滿門忠烈,人到這個份兒上,還能要啥?


本來這種根本沒個答案的題我真是不想答的,但看到某個網文竟然拿了200多贊,我不出手是不行了。不過我依然不是來答題的,是來撕逼的。
首先,是劉備的繼承人問題。
你也知道劉封是義子。
劉備親生兒子裡面,長子是劉禪,繼位時年16歲。劉理約215年生,劉禪繼位時年8歲。劉永生年不詳,但不會大過劉禪去。長子尚且如此年幼,幼子沒什麼可能體現出突出的特質,取代長子的繼承者地位。而劉禪當然並非白痴弱智,一個正常人,因長子的地位繼位,如是而已。
其次,是這段話。

然而劉禪繼位不過短短五年時間,「務農殖穀,閉關息民」,農業生產恢復了元氣。「南征四郡,四郡皆平」,國內局勢實現了平定。「吳王孫權同恤災患,潛軍合謀,掎角其後」,吳蜀聯盟重修舊好。「涼州諸國王各遣月支、康居胡侯支富、康植等二十餘人詣受節度」,友邦良將紛至沓來入朝相助,外交成果令人矚目。不但使危機四伏的蜀漢政權徹底走出低谷,反而使國家呈現一種中興的氣象。

但我們絕對不能忽視的史料是:

建興元年,封亮武鄉侯,開府治事。頃之,又領益州牧。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

也就是說,當時國家的管理者,是諸葛亮。以上功績,都是執政的諸葛亮所為,跟劉禪沒幾毛錢關係。甚至,任用諸葛亮的功勞,也得記在劉備頭上。
至於跟關張兩家結親,國家上層之間的姻親關係很值得提么?隨便舉個栗子,陸議的夫人跟孫權什麼關係來著?
夏侯霸那事,三國中跟人才拉關係的也多了去了。再隨便舉個例子,三顧茅廬不比這個高到哪裡去了?
然後是所謂的。。。嗯。。。「謀略」

劉禪在後方全力支持諸葛亮的北伐,不管朝中大臣們意見如何,要啥給啥,哪怕是死了很多人,靡費了很多錢糧,也從不表露出半點不滿。諸葛亮一死,劉禪馬上就停止了北伐。

諸葛亮北伐,是季漢朝廷的基本國策,對這一點,史書上並沒記載有人明確反對。而且,並沒有證據表明,劉禪對北伐有所不滿。在諸葛亮死後,蔣琬仍然籌划過水路出兵進攻魏國,但最後沒能成行。費禕主政期間,姜維也曾多次小規模進攻,只是費禕認為能力不如諸葛亮,因此並未發動大規模進攻。費禕死後,姜維搞出來不少大動作,此時按說已經「大權在握」的劉禪,如果真的對北伐不滿,完全是有能力制止的。

蔣琬死後,劉禪更進一步強化了君權,「自攝國事」,總統一切軍政大事,一直到蜀國滅亡,將近20年之久。在這段時間內,蜀漢內部經濟發展,社會安定,百姓休養生息,政局穩定,運轉良好,沒有出現一個大奸巨侫。後期雖然寵信宦官,但仍牢牢地掌握著大權,內外政策精明平和,有黃老之風,受到朝臣的支持和百姓的歡迎。倘若姜維等主戰派能夠充分理解劉禪的治國深意,對外防禦,據險固守;對內取和,積蓄國力,蜀國的命運可能不是這樣,甚至會改寫歷史。

不好意思,蜀地人民「面有菜色」,恰好發生在劉禪主政的這段時間內。如果黃皓只算個小奸的話,確實沒什麼大奸大惡之人,但與諸葛亮主政時期還是相去甚遠。我沒看出劉禪為政多受百姓歡迎,也缺乏足夠的史料支持這一觀點。季漢後期,蜀中百姓自發為諸葛亮祭祀者極多,這種對前主政者的追思,恐怕不太能支持這一觀點。至於想改寫歷史,多的不說,季漢作為一個軍閥起家的政權,幾乎沒有可能獲得比河內司馬氏更多的氏族支持。單憑這一點,改變歷史只是一個笑話。
而且我一點也沒看出來,這跟謀略有什麼關係呢?

李嚴對諸葛亮

十二年,平聞亮卒,發病死。平常冀亮當自補復,策後人不能,故以激憤也。

廖立對諸葛亮

聞諸葛亮卒,垂泣嘆曰:「吾終為左袵矣。」

至於魏延和諸葛的矛盾

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

這叫個鳥蛋的不滿諸葛亮專權啊?
另外,關於「後主之賢,於是乎不可及」這句話,我搜了半天,也沒查到裴松之在什麼情況下說了這句話。至少我能確定的是,《三國志·蜀書·後主傳》是沒有的。在百度百科中,倒是找到這麼一句話。

周壽昌:「五丈原頭大星夜隕,至千載下猶有餘恫。廖元儉、李正方俱為武侯貶退,侯死皆痛泣而卒。李邈何人敢為此疏,直是全無心肝。使非後主之明斷,則讒慝生心,乘間構釁,恐唐魏元成仆碑之禍,明張太岳籍沒之慘,不待死肉寒而君心早變矣。見疏生怒,立正刑誅,君子謂後主之賢,於是乎不可及。」

對李邈同志的評價完全負面,這句話也只是說後主做了該做的事,避免了魏徵、張居正的禍事,完全沒有弄出一個大新聞的意思。

除這些外,對拂逆他意願的臣下,劉禪也能容得下。對董允不同意他增加後宮妃嬪數量的要求,劉禪此後不僅再也沒有提起過,而且還對董允委以重任,充分信賴。

後主對董允的怨氣從來也沒有放下過。董允傳後的陳祇傳就有

自祇之有寵,後主追怨允日深,謂為自輕,由祗媚茲一人,皓構間浸潤故耳。

董允是諸葛亮安排在劉禪身邊的大管家,且操行一向端正,基本是動不得的。但對這位總是管著他的人,劉禪的怨恨是日益加深的。

啊哈,然後就是喜聞樂見的樂不思蜀環節了。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同時代的幾位皇帝的下場。
漢孝愍皇帝:退位後得山陽公爵位,死後追謚。劉協同志可是正經想過幹掉曹操的。
魏帝曹奐:退位後得陳留王爵位。司馬家跟曹家已經撕破臉了,弒君都做了,對退位的皇帝仍然保留了他的爵位。
吳帝孫皓:得歸命侯爵位。這位大爺投降後還正經跟司馬炎對噴了一下,最後也沒怎麼樣。
所以我們可以大致得出結論:漢末三國時代,對失去政治能量的皇帝還是非常寬容的。畢竟,殺了,也就是殺個廢人。留著,還能博個好名聲。脫離了他們原來的土地,他們即使有謀反的心,也沒有那個能力了。
進一步得出結論,即使沒有樂不思蜀,劉禪也不會因此危及生命。
所以,說這是大智慧,呵呵。

他的韜晦能力跟劉備比?劉備那是被曹操稱為「天下英雄」的人物,寄人籬下多次,始終能遊刃有餘於其間,終能在夾縫中取得基業。劉禪投降後一介廢人,拿什麼去跟劉備比呢?
最後,對劉禪的評價,我認為陳壽的評是最好的。

後主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惑閹豎則為愍闇之後,傳曰「素絲無常,唯所染之」,信矣哉!禮,國君繼體,俞年改元,而章武之三年,則革稱建興,考之古義,體理為違。又國不置史,註記無官,是以行事多遺,災異靡書。諸葛亮雖達於為政,凡此之類,猶有未周焉。然經載十二年而名不易,軍旅屢興而赦不妄下,不亦卓乎!自亮沒後,茲制漸虧,優劣著矣。


所以現在網文最多的就是千古完人常凱申,千古一帝隋煬帝,千古仁君劉後主之流......劉禪定位其實很清純,早就蓋棺定論了的,一位平庸之主。有人說劉禪很聰明,沒錯,但是聰明是一個優秀君主的決定性因素嗎?隋煬帝、宋徽宗、李煜不都聰明過人,但他們都不是好君主。觀後主治理蜀漢的幾十年,一大特點就是政隨人定,諸葛時代、蔣琬時代、費禕時代、寵幸黃皓時代,治理水平完全和後主任用的人掛鉤,與其說前期政治清明是後主的功勞,不如說是前幾位掌權人的功勞,諸葛死後後主雖然把蔣琬和費禕權力分開,但也並沒有什麼振作的意思,終蜀漢四相,後主完全可以大權獨攬,自己主政,做一個勤政有為的好皇帝,比如像雍正明太祖一般,然而,並沒有,如果無為而治,像漢文帝一般也是一條明君之路,但是蜀漢並不是如漢初一般沒有大的動作,只是事情都讓主政的大臣做掉了,從後期寵幸黃皓的情況來看,後主的用人、理政、包括個人享受上完全是昏庸的,這時候可再沒有人能夠掣肘他使用權力了,所以這樣的人是明主?忽悠誰呢。還有人說樂不思蜀是大智若愚,搞得好像司馬氏時刻戒備,正準備找茬對他下手一樣,實際情況呢,在劉裕開了殺前朝皇室的壞頭之前,中國並沒有清算降人的傳統,也不忌諱對故國的懷戀,看看漢獻帝,在自己的封國整天穿著漢室服飾,走著漢室禮儀,拜著漢室社稷,還經常參與公眾活動,曹魏也沒幹掉他啊,再看看孫皓,跟司馬炎說我亦設此座以待陛下,也沒見司馬炎就跳起來砍他,說一句懷念家鄉司馬炎就能弄死他?又不是董卓殺少帝,那是山東諸侯都打過來了,也不是王莽殺漢帝,那是義軍四起要打進長安了,四海昇平的司馬炎弄死這個被滅的小國君主幹嘛,都吹後主大智若愚裝傻,卻正難道就傻?知道有危險還勸後主那些話?後主不過是個庸常之主而已。
有人把諸葛亮和張居正或者霍光類比,但霍光廢過皇帝,諸葛沒有,霍光宗族盡掌大權,驕奢到極致,諸葛宗族沒幾個當官的,而且他還不治產業,根本沒有威脅皇權;張居正也不一樣,小皇帝對張是很尊敬的,認為張是個嚴師君子,但張一死,卻發現張自己生活極度奢侈,和他教自己的完全不一樣,小皇帝可不就從前多尊敬,後來就多恨了,諸葛可是表裡如一。有的還瞎說什麼很多人對諸葛不滿,還說魏延、李嚴、廖立都對諸葛之死表示高興什麼的,演義看多了吧,魏延分明是諸葛一直雍容對待的人,常調和他和楊儀矛盾,真討厭他,權力都在諸葛手裡,魏延直接不用就是,還步步高升?李嚴等人就不說了,雖然是被諸葛處理的,卻一直認為諸葛在,自己才有出頭日子,諸葛一死,都感慨自己再無出頭之日了。
後主對諸葛,可能有一種學生對老師的畏懼感,但也肯定相當依賴的,因為諸葛的確是蜀漢的中流砥柱,作為主少國疑時上位的少君,對諸葛無疑是依賴的,諸葛也的確對得起他,而從實際看,諸葛的政治遺囑被完全繼承了,他推舉的繼承人得到任用,他的子孫也都得到另眼相待,甚至廖化巴結諸葛瞻還被宗預說過,按制度,大臣是不能立廟的,後主雖然立的晚,但也立了,所以雖然劉禪可能會對諸葛執政有些想法,但總體上,還是很尊崇的,最起碼看不出什麼要否定諸葛的跡象。無根據的揣測實在沒有必要。


各種說劉禪怨恨諸葛亮的花邊野參就算了啊,我不會揣測也沒有推理的本事,我只會認字,我看見「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那就是事之如父,劉禪對諸葛亮的態度,不說對像父親劉備那樣敬愛,但是至少劉禪是確實把諸葛亮當做可以倚仗的長輩那樣來敬重的。

看一看劉備託孤白帝城時季漢是個什麼狀態就理解了。

從劉備在白帝城病重開始,季漢政權就開始遭受了嚴重的衝擊,近半數的版圖基本都籠罩在反叛的烽煙中。


下圖是219年季漢的版圖,那一年關羽進軍北上威震華夏,也是季漢衰亡的開始

下圖是223年,夷陵之役後,荊州落入東吳,巴東部分喪失,成都漢嘉郡、益州南部四郡皆反叛獨立,版圖相較219年損失超過半數之多,一年變回解放前

劉禪接手季漢江山時,正面臨著四下反叛、版圖盡失、東吳交惡、北魏壓境這樣的情況,朝中每天還有各種投降派上疏進諫,不難怪諸葛亮寫出那句「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此時的季漢確實是危亡之秋了。

再到227年,諸葛亮收復叛亂四郡,徹底征服南蠻,佔領整個雲貴,同東吳再度交好,北魏曹丕去世,這也是諸葛亮祭出《出師表》的一年,這樣的轉危為安,這樣的肱骨老臣,甚至政權重現出一絲問鼎中原的希望,配合千古名篇《出師表》的磅礴懇切,面對此時此景,劉禪又何嘗不曾動容?心中又不會有一絲豪邁?

你們呀,不要總想搞個大新聞。


事之如父了,還能有什麼態度。

肯定很尊敬、肯定很感恩、肯定很叛逆、肯定也想在他面前證明自己。

但是當得知他病重的時候,我認為劉禪應該是這樣的:

因為劉禪知道他的夢想:

但是接到他的死訊時,劉禪的心裡應該是這樣:

《請於沔陽立諸葛亮廟表》:「臣聞周人懷召伯之德,甘棠為之不伐;越王思范蠡之功,鑄金以存其像。自漢興以來,小善小德而圖形立廟者多矣。況亮德范遐邇,勛蓋季世,興王室之不壞,實斯人是賴。而蒸嘗止於私門,廟像闕而莫立,使百姓巷祭,戎夷野祀,非所以存德念功,述追在昔者也。今若盡順民心,則漬而無典;建之京師,又逼宗廟,此聖懷所以惟疑也。臣遇以為宜因近其墓,立之於沔陽,使所親屬以時賜祭,凡其臣故更欲奉祠者,皆限至廟,斷其私祀,以崇正禮。

漢朝百姓很喜歡立廟祭祀人物,但是大多都被官方定義為淫祀,是要予以取締的。就像大家所熟知的王朗王司徒當年在會稽當太守的時候,發現當地人祭祀秦始皇,認為暴君不配百姓祭祀,便予以取締了。

但是從上文我們可知,劉禪並沒有給諸葛亮在成都立廟,但也沒有打擊百姓的私祀、野祀。反而在劉禪的批准下,私祀變成正祀。你說他恨諸葛亮嗎?你說一個將國家拱手相讓還樂不思蜀的人會記恨一個死人三十年才給他立廟?

劉禪的年號就四個:建興、延熙、景耀、炎興。

建興這個年號只屬於諸葛亮,諸葛亮於建興十二年去世,過了三年,劉禪改元延熙,為父母服喪多少年來著?

延熙用了二十年,蔣琬費禕姜維輪流掌管軍國大事,這三個人在《三國志》剛好擠在一間房間里。

景耀這個年號最著名的就是陳壽那句「史官言景星見」,蜀漢老實巴交的樣子,估計是真的看見了這個祥瑞,不像孫十萬,祥瑞跟批發一樣,說來就來。

炎興,魏國都打過來了,劉禪許下願望卻自己把火給滅了。

再看看兩份遺書

《先主遺詔》敕後主曰:「朕初疾但下痢耳,後轉雜他病,殆不自濟。人五十不稱夭,年已六十有餘,何所復恨,不復自傷,但以卿兄弟為念。射君到,說丞相嘆卿智量,甚大增脩,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勉之,勉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讀漢書、禮記,間暇歷觀諸子及六韜、商君書,益人意智。聞丞相為寫申、韓、管子、六韜一通已畢,未送,道亡,可自更求聞達。」

《臨終遺表》自表後主曰:「伏念臣賦性拙直,遭時艱難,興師北伐,未獲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願陛下清心寡欲,約己愛民,達孝道於先君,存仁心於寰宇,提拔隱逸,以進賢良,屏黜奸讒以厚風俗。臣初奉先帝,資仰於官,不自治生。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孫衣食,自有餘饒。臣身在外,別無調度,隨時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盈財,以負陛下也。」

你們說《出師表》到處都是先帝,劉禪很少出現。那麼這兩份遺書到處都挂念著劉禪啊。


我這裡只說一句:職為臣,行令如君,其名近嫌也;位為君,事臣如父,其行近猜也。然而竟能上不起禍亂,下不興流言,是君臣皆賢也。


劉禪雖然忌憚丞相的權力,但對諸葛亮還是相當倚重的,政由丞相,祭由寡人就可以看出。
劉禪不是個好皇帝,用人昏聵,而且胸無大志,諸葛亮死後蜀國不停走下坡路,人口下降,經濟倒退,「入其朝不聞正言,經其野民有菜色」說的就是蜀國最後的十年(在這一點上諸葛亮莫名躺槍,諸葛亮時代蜀國倉廩豐實,治安良好可是載於正史的),但他還算勉強能做到用人不疑。對諸葛亮和諸葛亮留下的王平,董允,費禕,蔣琬都能做到信任,將政權兵權託付給他們(對姜維除外,他不信任姜維,所以才說是勉強做到用人不疑)。對諸葛亮的感情也是可見一斑,因為他不僅依賴諸葛亮,諸葛亮死後對他留下的班底也是充分信任,事實證明這個班底的質量也的確是很高的。
對比嘛,就是萬曆,張居正死後抄了張居正的家,清洗了張居正的派系,真正依賴某大臣卻又對該大臣不滿是這樣的,而不是劉禪那樣的。
很多人說劉禪其實不滿諸葛亮,論據是諸葛亮死後劉禪不給他立廟。但是,但是,漢朝有大臣立廟的嗎?沒有這種先例,當然要爭論一番。大臣最多只能配享太廟,而不能單獨立廟,隔壁曹魏的功臣們就都是這個待遇。
更重要的是,一開始各地上書要求給諸葛亮在成都立廟,成都啊,成都只能有一個廟那就是昭烈皇帝劉備的廟,給諸葛亮立一個,是想說劉禪是諸葛亮親兒子嗎?朝廷以不符合禮制拒絕完全合法。換做感情淡的,皇帝早就疑心大臣們是藉機向皇權發難,免不了一番腥風血雨了。
但是,劉禪考慮到諸葛亮功勞極大,還是准許給他在沔陽立廟。於漢一朝,絕無僅有,蕭何張良,雲台二十八將都沒有這個待遇。諸葛亮這輩子的尊榮超越了四百年大漢的全部臣子,夠本了。
所以,劉禪對諸葛亮不僅倚重,也確實是信任,把諸葛亮當爹了。


我說說我的觀點。
首先反對一下 @強弩末日 的答案
你說姜維是招搖撞騙的二五仔 這顯然不是這樣的

很多人認為姜維言過其實 在諸葛亮病逝後 姜維不得志的主要原因
兵權:被蔣琬費禕管制
輿論:黃皓奸臣妖言惑眾
生平:降將
公關:與荊蜀兩派相處不融洽

諸葛亮死後 蜀漢內部鬥爭不斷 常年的北伐已經造成了人困馬乏 早在荊州失手 猇亭慘敗 這個局面就已經不是諸葛亮所能控制的了

蜀漢真正的滅亡也不過是因為鄧艾丟車保帥的偷渡陰平上
姜維也未曾在蜀漢滅亡後消沉

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結果我們知道了 維計不成 乃天命也 但即便這樣 他幾乎在一瞬間搞死了鄧艾終會

姜維勤而好學 家無余財 鞠躬盡瘁 使蜀漢之火燃到了最後一秒 這樣的人怎能是招搖撞騙呢

--------------------------------------正題的分界線------------------------------------------
劉禪對諸葛亮的態度 我個人認為是略高於一般君臣一點的 僅僅是略高

諸葛亮生前
故事1 [選秀]
劉禪想選些優質民女進宮 諸葛亮得知後轉托董允之口說:君王後宮不宜超過12人
劉禪只好作罷。

故事2 [出師表]
讀過前出師表都曉得 諸葛亮這篇表雖然感人至深 一氣呵成 但其文中提及先帝二字頻率之高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這樣一篇表固然情真意切 可是你作為君主你會怎麼想
「警告我?拿我爹嚇我?」(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諸葛亮的真實意思也有可能包含了:
「你踏實點」(誠宜開張聖聽)
「你爹都沒如何如何!我之所以幫你全是因為你爹」(不宜妄自菲薄 引喻失義 以塞忠諫之路也)
「要不是你爹說」(故臨崩寄臣以大事)
我想沒有一個最高領導人會心中一點不悅都沒有。

諸葛亮死後
故事3 [立廟]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景耀六年春,詔為亮立廟於沔陽。襄陽記曰:亮初亡,所在各求為立廟,朝議以禮秩不聽,百姓遂因時節私祭之於道陌上。言事者或以為可聽立廟於成都者,後主不從。步兵校尉習隆、中書郎向充等共上表曰:「臣聞周人懷召伯之德,甘棠為之不伐;越王思范蠡之功,鑄金以存其像。自漢興以來,小善小德而圖形立廟者多矣。況亮德范遐邇,勛蓋季世,王室之不壞,實斯人是賴,而蒸嘗止於私門,廟像闕而莫立,使百姓巷祭,戎夷野祀,非所以存德念功,述追在昔者也。今若盡順民心,則瀆而無典,建之京師,又逼宗廟,此聖懷所以惟疑也。臣愚以為宜因近其墓,立之於沔陽,使所親屬以時賜祭,凡其臣故吏欲奉祠者,皆限至廟。斷其私祀,以崇正禮。」於是始從之。】

諸葛亮無疑在民眾中威望是很大的 所以民眾都希望給他立廟 但是後主不從 後主在亮死後的N年後才勉強同意在沔陽(一個離成都很遠的地方)立廟

故事4 [廢丞相制]

亮亡後:禪設尚書令和大將軍,主管軍事,兼管政務;又設大司馬,主管政務,兼管軍事;這樣,就將丞相一職一分為二,令兩人分掌權力,互相制約

從這裡看出劉禪不傻 早就對這種集權的分散在一人手上不滿 選擇了分權 更是有淡淡的對諸葛亮的隱怨。

這些故事告訴我們 劉禪維護君主集權才是他壓抑很久的思想 你們這幫人給我老實點 我說了才算。同時劉禪對於諸葛亮的尊重是有限的,並不像演繹中展現的那樣。

希望有幫助題主 以上。


會不會痛恨這個話題,書里沒寫,只能推理(猜)了。
另外說個題外話,小時候我玩fc我爸不讓我玩的時候,我也恨過我爸(幾天)。
諸葛亮打理內外政事,鞠躬盡瘁,從這方面看應該不會有恨。
要非說有恨,劉禪應該從諸葛亮大全獨攬方面去恨,當然這有個前提,劉禪權利慾望得夠強。可是劉禪真的能有那麼大的野心么?
我猜沒有,還記得樂不思蜀的典故么。要說他的回答是出於自保而裝傻我信,那麼他的野心就只能到壽終正寢這一步了。要非說他卧薪嘗膽就過了,這麼說還不如說他要上天


「初備以諸葛亮為太子太傅,及禪立,以亮為丞相,委以諸事,謂亮曰:"政由葛氏,祭則寡人。"亮亦以禪未閑於政,遂總內外。」——可以看出來,劉禪對形勢估計得很准,看諸葛亮也很准。諸葛亮當然是個忠良賢能的臣子,但他更是一個權臣,像霍光張居正那樣的權臣。
劉禪倒不一定是怕他,從他後來寵幸黃皓可以看出來,他有點煩諸葛亮。但他又知道相父都是為他好,自己又不能不識好歹。所以他心理還是很矛盾的,既要表現出對相父的倚重和信任,又打心底里不願意被裹挾到諸葛亮的理想中。
所以在諸葛亮死後,後主終於想發泄以下自己的不滿,但又不能明確批判諸葛亮——畢竟自己也知道他是對的。「亮初亡所在各求為立廟,朝議以禮秩不聽,百姓遂因時節私祭之於道陌上。言事者或以為可聽立廟於成都者,後主不從。」
三國志素稱簡潔,但裴松之注的內容也不算少,無論是《諸葛亮傳》還是《後主傳》並沒有看出來後主對先帝和相父有什麼追思。所以司馬昭認為劉禪「人之無情,可至於是乎?」他實在理解不了後主這種沒心沒肺。
所以劉禪並沒有很懷念自己的父親劉備和相父諸葛亮,說不定有一點點恨意也未可知。他只是先皇的兒子、相父的學生而已。相信很多孩子對過於嚴厲的老師,總是會有那麼一點點恨意的,但是懂事的孩子又不得不承認老師的教育是對的。——就是這樣一種矛盾


諸葛亮死後 劉禪把自己的女兒嫁給諸葛瞻了。 劉禪對諸葛亮的態度如何,從這裡可知。


敬、怕、愛、恨

敬他德高望重、能力超群。

怕他雷霆萬鈞、廢兄立弟。

愛他操勞國事、為己分憂。

恨他約束自己、不得盡歡。


武侯為人處事沒什麼好說的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話放他身上不是讚揚,是寫實。

後主對丞相也真的就像對父親一樣,知道他也是為國家為自己好,但還是會有點煩躁。
劉備去世時劉禪才16歲,諸葛亮輔佐劉禪了11年。
這11年正好是年輕人比較不安分的時候。
武侯一直約束管教劉禪,以至於後來還安排了蔣琬費禕和董允。尤其這個董允,在生活舉止上管劉禪管的頗多,真要說後主埋怨武侯,估計也是埋怨武侯安排了這麼個老頑固管著自己。
其他很多答主都提到了,劉禪在立廟和殺李邈這事上還是挺能反映問題的。
要論情誼和貢獻什麼的,我覺得把武侯牌位和昭烈帝放一塊讓劉禪拜都可以。問題在於禮法道義上有點不符,所以劉禪會猶豫。
殺李邈這個事就更簡單。一個見風使舵的玩意兒等人死了跳出來BB一個對你有功的人。結果後主二話沒說就把他殺了。這說明後主心裡很清楚,武侯對於自己忠心貢獻是不容置疑的。

相父知朕,朕知相父。


首先,既然問劉禪對葛公的態度,不過度揣測,不陰謀論,只道事之如父。雖說葛公去世後後主越來越集權,但後主大抵對葛公不會有大的負面情緒,至少屬於人之常情之內的。就好比你爹不讓你抽煙,你娘不讓你喝飲料,小時候不懂事叛逆但抽不了煙喝不了飲料,長大了沒人管了把身體玩垮了而已。然而你依然敬他。

至於葛公和後主,我就是認為就是普通人。當然竊以為葛公是曹操之後三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三國的標籤。之前大概是得罪了葛粉,被告知關二爺不配與葛公相提並論,好吧,拋開文武屬性不同,不能論就不論了,我也不想拿葛公和曹相比,法正龐統各種洗洗睡,又要被噴了。
葛公政治清明,力挽狂瀾,救季漢於水火,業餘時間還能搞個發明創造,人中之龍,都怪後主那小子不爭氣。

然而,如此光輝之形象,季漢當時的情形仍舊難以力挽狂瀾,何況劉禪乎。給誰誰也不行,所以劉禪就也是普通人咯。


其實劉禪是挺害怕諸葛亮的,雖然說有劉備死前的託孤,打消了諸葛亮心裡的一些疑慮,只要劉禪老老實實的做他的皇帝,兵馬大全還是在諸葛亮這裡,所以劉禪表面上是很尊敬諸葛亮,但你想一下,他除了把諸葛亮以父禮代之,他也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心裏面也一直是很忌憚諸葛亮的,他也知道諸葛亮在蜀國就在,諸葛亮不在了他這個皇帝也就做到頭了。


劉禪比朱翊鈞懂事多了,朱翊鈞這人有聰明勁,但總覺得自己能做他爺爺那般,能做到么。
武侯維穩新人舊人還能整頓後勤還能勉力北伐,到了後主能維穩就不錯了。


從諸葛亮離世後漢的動向來說,劉禪政權已大大本土化,尊重老臣其人,但其政不得存!


我只是來推薦一篇嚴肅的歷史論文《諸葛亮與五石散》的……


比劉備都親的爸爸


劉禪對諸葛亮還是很尊敬的吧,李邈詆毀諸葛亮,劉禪就把他殺了,對諸葛亮的後人是提拔。
不過另一方面劉禪似乎也被諸葛亮的大權獨攬嚇怕了。廢丞相職、又封了一大堆大將軍,極力分散各部門的權力。蜀漢後期北伐規模一直搞不大,跟這個有一定的關係。


推薦閱讀:

牛頓是怎麼進入劍橋的?
三國名人誰的一生幸福感最強?
如何評價魯迅這個人?

TAG:歷史 | 三國 | 歷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