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被冤枉誤會的人?

沒錯啊,我就是挺萌的咩咩咩。


高風亮節石敬瑭,一代文豪張宗昌。
手足情深李世民,善待功臣朱元璋。
收復幽雲趙光義,血戰東北張學良。
安分守己李自成,忠心耿耿馮玉祥。
愛民如子張獻忠,變法先驅司馬光。
橫掃英法咸豐帝,獨尊儒術秦始皇。
忠孝兩全伍子胥,兩袖清風和中堂。
滅蜀先鋒夏侯霸,抗金志士張邦昌。
壽比南山王子安,白頭偕老膠東王。
飲馬嫩江宋徽宗,威震關中秦舞陽。
赤膽忠心安祿山,鐵血男兒魏忠賢。
死守長安李隆基,保衛潼關哥舒翰。
天生麗質賈南風,母慈子孝武則天。
冰清玉潔劉楚玉,不近女色洪秀全。
寧死不屈洪承疇,五年復遼袁崇煥。
男兒自強張易之,坐懷不亂柳三變。
寬厚仁愛完顏亮,大魏忠臣司馬炎。
不事二主劉玄德,匡扶漢室曹子桓。
鐵面無私嚴惟中,民族英雄張弘范。
九尺大漢宋公明,貞潔烈女趙飛燕。
伉儷情深張靈甫,掃黃始祖管夷吾。
忠君之士宇文護,東晉恩公劉寄奴。
白手起家周亞夫,千里援侄明成祖。
睦鄰友好金兀朮,憨厚老實李林甫。
義助表弟唐國公,愛惜朝臣爾朱榮。
完體將軍李克用,大唐棟樑朱全忠。
佛性禪心唐武宗,用兵如神李景隆。
足智多謀司馬衷,捍衛大隋王世充。
花園救旱常凱申,心慈好善來俊臣。
薛禮愛將郭待封,蹈節死義朱祁鎮。
輕取玉璧賀六渾,艱苦樸素石季倫。
東林骨幹許顯純,仁義無雙多爾袞。
承歡膝下隋明帝,思明孝子史朝義。
冬泳好手錢謙益,慈悲為懷公孫起。
千金難買百里奚,誓不謀反侯君集。
戰無不勝李廣利,攻城達人尹子奇。
蕩平遼國杜重威,遷都上京石重貴。
順治死敵吳三桂,馬革裹屍汪精衛。
開發建康侯萬景,建設洛陽董仲穎。
柴氏股肱趙匡胤,屈己待人彌正平。
勵精圖治贏胡亥,飛奪瀘定石達開。
口齒伶俐鄧士載,剿匪義士高從海。
自主創業孫仲謀,功成身退淮陰侯。
賣腎犒軍西太后,戒酒楷模歐陽修。
平壤捐軀葉志超,襄陽烈士賈似道。
居家宅男朱厚照,大宋忠魂李元昊。
不愛人妻曹孟德,視死如歸於文則。
鐵骨錚錚郭沫若,玉樹臨風李輔國。
純真無邪劉子業,時尚潮人孫之獬。
名垂青史万俟卨,千古仁君夏王桀。

————《千古奇冤一百人》


-

西漢衛太子劉據,堪稱枉死典範。
且聽我從頭說起——

巫蠱之禍

武帝晚年身體不適,性格多疑,常常懷疑有人在詛咒自己。征和元年冬,武帝劉徹已經67歲,在甘泉宮看到一個帶劍的陌生人,武帝大疑,遂關閉長安門,戒嚴大搜11日。後來又在去甘泉宮的馳道路上挖出一個人偶,並且還有詛咒的話,於是就叫人追查這事兒。

奉命追查的人是他的寵臣江充。江充帶領著專業人士(胡巫),大肆搜羅犯人,並說宮中有蠱氣,然後在太子劉據宮中挖掘到一個桐木人偶。

太子害怕了,跟少傅石德商量怎麼辦。石德害怕因師生情誼將自己也牽連進去,就以秦時扶蘇事進諫,建議太子矯詔捕斬江充。太子殺了江充,燒了胡巫,並且發數萬眾以拒官軍,宮中傳謠說太子要造反,武帝便命丞相劉屈氂與之戰。後太子敗走湖縣(今河南靈寶),劉屈氂窮追猛打,太子被圍自經。生母衛皇后,亦受牽連自殺。

然而這件事,卻是徹頭徹尾的冤案。衛太子劉據,更是徹頭徹尾的犧牲品——

結怨江充

江充這個人,一向不怎麼有操守。他最初叫江齊,是趙敬肅王彭祖的座上賓,非常受寵幸,他有個妹妹就嫁給了敬肅王的太子劉丹。這劉彭祖不是什麼好鳥(史言其巧佞足恭,而心刻深,好法律),在位六十年,歷任國相就沒做滿兩年的。跟這種人打得火熱,江齊為人可想而知。

看到江齊老跟老爹這麼混在一起,聯繫到老爹是這麼一個巧佞的人,整天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劉丹也開始琢磨:江齊會不會在老爹面前八卦自己,給自己潑髒水。某次劉丹跟江齊鬧彆扭,就叫人抓他,結果江齊跑了,於是就抓了他一家老小,判以棄市。

江齊逃跑入關,化名江充,狀告劉丹與多名女子發生不正當男女關係,並且結交強梁,社會關係複雜。於是劉丹坐死,後赦免被廢,而江充卻做了直指繡衣使者,督三輔盜賊。這便是他再次發跡的開始。

彭祖刻深,喜好法律,武帝劉徹何嘗不是如此。於是跟彭祖玩得很好的江充,便開始跟劉徹談笑風生了。

某次,太子家使駕車馬行於馳道中央,正好被陪同武帝上甘泉宮的江充看見。依照漢律,馳道中央三丈之地是不準皇帝以外的車馬行駛的。江充便要屬官問罪,家使求情,充斷然拒絕。

當著武帝的面,江充為什麼敢這麼做?或者說,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實在因為他把劉徹的性格給吃透了。

劉徹這種雄猜君主,最忌諱的就是朝臣勾結從而架空自己,大權旁落。劉徹深知:君王二柄,不可度於他人,否則後患無窮。衛青之所以能夠深獲劉徹信任,與他能夠柔媚取於上的性格是分不開的。在《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中,我們看到:

蘇建語余曰:「吾嘗責大將軍至尊重,而天下之賢大夫毋稱焉,願將軍觀古名將所招選擇賢者,勉之哉。大將軍謝曰:『自魏其、武安之厚賓客,天子常切齒。彼親附士大夫,招賢絀不肖者,人主之柄也。人臣奉法遵職而已,何與招士!』」

而日益壯大的太子,本身就是個比較敏感的存在。

江充比衛青更深刻地把握了劉徹的這一性格特徵。他堅持法辦太子家使,實際上就是自證忠於劉徹,不與權貴勾連。果然,目睹事情經過的劉徹表示:江充法不阿貴,是個好同志。

劉徹對江充的信任,由此更上一個台階。

這一邀寵不當緊,江充與太子劉據的梁子算是結下來了。武帝春秋日高,江充也不得不思考武帝死後的去就了。讓劉據登基,自己將死無葬身之地。

劉據非死不可,江充在等待機會,他要利用劉徹的弱點,除掉這個太子。於是,查巫蠱事件發生之後,江充順勢將火引向了劉據。可惜,在後來的混亂中,他自己也不幸喪生。

當然,如果說劉據的枉死全為江充一手造成,未免過分抬舉了他。實際上,劉據之死,更重要的原因還在太子黨與帝黨的矛盾。禍根早已埋下,爆發只是時間問題——

履霜,堅冰至

元狩元年,劉據被立為皇太子,年七歲,母親是皇后衛子夫,舅舅是大將軍衛青。劉徹有個習慣,就是喜歡拍婆子的同時談政治(「武帝三大將皆由女寵」,據趙翼《廿二史劄記》)。

喜歡衛子夫,衛青就成了將軍;情懷黨們捧吹的霍去病更是受封冠軍侯,當然人家活兒好,說這意思是講一個人的奮鬥固然重要,但也得考慮歷史的進程,要不怎麼說李廣無功緣數奇呢;喜歡李夫人,李廣利就成了貳師將軍。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但是在劉徹這裡簡直等同兒戲。

當然衛氏一門的發達對劉據來說都是好事情。然而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衛皇后慢慢老去,衛青後來也去世,劉據失去了靠山,與劉徹的矛盾也慢慢顯露出來。

劉徹好大喜功,劉據則比較仁弱。史書記載:

初,上年二十九乃得太子,甚喜,為立禖,使東方朔、枚皋作禖祝。少壯,詔受《公羊春秋》,又從瑕丘江公受《穀梁》。及冠就宮,上為立博望苑,使通賓客,從其所好,故多以異端進者。

劉徹好任用酷吏,而劉據打小學的卻是儒生的那一套,而劉徹也從其所好,為其培植黨羽。這本是為權力交接做準備,然而也釀成了帝黨與太子黨之間的對立。對於劉徹的征伐四夷,劉據顯然是不贊成的。據《通鑒》:

太子每諫征伐四夷,上笑曰:吾當其勞,以逸遺汝,不亦可乎!

關於這句話可以有很多種理解。你可以說武帝意識到自己拓疆之後,需要的正是劉據這樣的守成之主,也可以視之為一種對太子「盈不類我」式的慨嘆。畢竟太子與皇帝不是單純的父子兩人,其背後還是兩個利益團體,出現「盈不類我」的局面,權力的交接就會更加困難。比如張居正就曾藉此告誡萬曆皇帝:

人主於父子之間,不可輕露愛憎之端,此端一露,則奸人遂得而乘之。武帝只為嫌太子才能少,不類己。此念一萌,其後江充遂有所觀望。

自然,江充放手大幹,也並非一下就絆倒太子,在此之前,還需要剪出羽翼。
丞相公孫賀緝拿朱安世,成為最初的導火索——

俠之大者

丞相公孫賀的老婆名君孺,君孺的母親叫衛媼。這個衛媼啊,非常通脫,具體怎麼通脫就不說了,反正她還給君孺生了個妹妹,這就是衛子夫。衛子夫是劉據的娘,君孺就是劉據的姨媽,那麼丞相跟太子是什麼關係,也就不難看出來了。

公孫賀養了個不成器的官二代兒子公孫敬聲,驕奢不奉法,犯了事兒。老爹為了給兒子擦屁股,一直在尋求將功贖罪的機會。這時候江湖中有個了不得的大俠,這便是陽陵朱安世,誰也降不住他。公孫賀救子心切,就想抓了朱安世抵罪。

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朱安世果真被他抓住了。當弄明白公孫賀的意圖時,朱安世自料難脫,就笑著說了一句話:

丞相禍及宗矣。

隨後,朱安世獄中上書,揭發公孫敬聲與陽石公主私通,並且使人詛咒皇帝。後來果然在甘泉馳道中挖出偶人,就是這篇帖子開頭提到的那個。

公孫賀父子死獄中,家族。

太子黨一脈,至此斷掉一根強力支柱。

史書雖然未曾明寫馳道偶人究竟與太子有無干係。然而我們聯繫到當時情景,武帝雄猜,江充得勢,而社會上則是巫蠱橫行。那麼通過做些手腳,求告於巫蠱來儘早完成權力交接,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

另外,遊俠與權貴交接,是當時的一大現象,朱安世作為京都大俠,也是手眼通天的人物,故而掌握這些消息,也是在情理中。說是太子黨做的這些手腳,未必純屬誣告。至於江充在太子宮中找出人偶,系由栽贓抑或確屬罪證,今天似乎也成為一筆爛賬。

據《漢書》載:

充將胡巫掘地求偶人,捕蠱及夜祠,視鬼,染污令有處,輒收捕驗治,燒鐵鉗灼,強服之。

可以想見,為了絆倒太子,為了在武帝面前邀寵,江充做了許多準備工作。通過嚴刑拷打,江充掌握了多少信息,我們不得而知,但是隨後:

遂掘蠱於太子宮,得桐木人。太子懼,不能自明,收充,自臨斬之。

再聯繫到手眼通天朱安世的供詞,他到底供出了多少,太子究竟是真的被誣陷,還是確實咒詛了武帝,也是一件細思極恐的事情。

但無論如何,對比劉據之死,即便詛咒是真也不足道了吧。

對於太子劉據糾結兵眾對抗官軍,田千秋在巫蠱之禍平息後也多次勸諫武帝,說是「子盜父兵以救難自免」:

今皇太子為漢適嗣,承萬世之業,體祖宗之重,親則皇帝之宗子也。江充,布衣之人,閭閻之隸臣耳,陛下顯而用之,銜至尊之命以迫蹴皇太子,造飾奸詐,群邪錯謬,是以親戚之路隔塞而不通。太子進則不得上見,退則困於亂臣,獨冤結而亡告,不忍忿忿之心,起而殺充,恐懼逋逃,子盜父兵以救難自免耳,臣竊以為無邪心。

而這,也切中了武帝思子的哀傷。田千秋,則因為善於疏導父子關係就升為丞相(我不得不再吐槽一句武帝用人的近於兒戲)。左氏傳評價潁考叔時引用《詩經》的那句話怎麼說來著:

孝子不匱,永錫爾類。

你以為故事結束了,實際上並不。在將劉據推向死亡深淵的過程中,實際上還有另一股暗流——

彼竭我盈

在劉據的那場自衛戰中,與之交鋒、代表著武帝意志的,是丞相劉屈氂。但劉屈氂也未必是真正的忠君為國。

說到劉屈氂,就必須說另一脈「由女寵」的將軍,那就是因李夫人而發達的貳師將軍李廣利。李廣利之女,嫁給了劉屈氂之子,兩家遂成為兒女親家。此時李夫人之子已經被立為昌邑王。貳師將軍出征之前,劉屈氂與之相約:

其明年,貳師將軍李廣利將兵出擊匈奴,丞相為祖道,送至渭橋,與廣利辭決。廣利曰:「願君侯早請昌邑王為太子。如立為帝,君侯長何憂乎?」屈氂許諾。

於是,這場劉屈氂奉命堵截皇太子的對陣,就變成了太子黨與昌邑王一脈的權力角逐。劉屈氂自然會下狠手逼死劉據,而武帝也諷刺他「丞相無周公之風矣」。這段歷史,王夫之在《讀通鑒論》中講的最為透徹:

劉屈氂之攻戾太子也,非果感於周公誅管、蔡之言而行辟也。武帝曰:「丞相無周公之風矣。」其詞緩,未有督責屈氂之意,則陳大義以責太子而徐為解散也,豈繄無術?而必出於死戰,此其心欲為昌邑王地耳。太子誅,而王以次受天下,路人知之矣。

劉屈氂的算盤終於沒有得逞。但也不能怪老天不給機會,昌邑王變成昌邑哀王之後,他的兒子劉賀,倒也趁亂撿著一個當皇帝的機會。可惜荒淫無度,27天之後就被廢。用劉華強的話說: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

未完待續

劉據死後,太子黨灰飛煙滅,武帝則又懷念起這個兒子,還建了個思子宮。

此外,為泄私憤還滅了江充一家(這哥們連累家室兩次被滅,這個也是挺大的……)。

在拒擊太子的時候,有一對兄弟馬何羅、馬通者,曾經立功封侯。在事後清算過程中也開始不自安了,於是又有馬何羅刺殺武帝這麼一出,被金日磾攔了下來。後者在武帝託孤時,還受命成為託孤三重臣之一。

故事的最後,武帝立了第六子劉弗陵,是為昭帝。在立這位幼子的時候,武帝還無比酸爽地殺了他的娘親鉤弋夫人——

當然,劉據的故事並沒有徹底結束。到他孫子那一輩,就是劉病已,又逆襲了,是為宣帝。而當宣帝再傳皇位給他的兒子元帝時,「盈不類我」的故事再次重演。劉病已能耐比較大,基層干過,中央也干過,然而元帝則是長養於深宮之中,結交的都是儒生,這一點跟他爸爸的爺爺衛太子就很像了。在一次勸諫父親「持刑太深,宜用儒生」時,宣帝嘆道:

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

並且說:亂我家者,太子也!是不是又回到了武帝與衛太子的那個年代?或者再進一步,是不是又回到了漢初劉邦與劉盈的那個年代?老劉家的江山,似乎總要在兒不類父的怪圈裡打轉。

對了,那位刺殺武帝的馬何羅,弟弟叫馬通。後來馬通又有一個重振漢家朝綱的重孫子,叫馬援,就是那位馬革裹屍的西北爺們。等馬援的幼女又變成明德馬皇后,因厭惡馬何羅的惡名。馬何羅遂被改成今天的:莽何羅。

結束。

還有關注公眾號:凱鵝


進敗,董卓入京都,將為亂,欲殺原,並其兵眾。卓以布見信於原,誘布令殺原。布斬原首詣卓,卓以布為騎都尉,甚愛信之,誓為父子。

卓常使布守中閤,布與卓侍婢私通,恐事發覺,心不自安。

布謂太祖曰:「布待諸將厚也,諸將臨急皆叛布耳。」太祖曰:「卿背妻,愛諸將婦,何以為厚?」布默然。

呂布有虓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輕狡反覆,唯利是視。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滅也。


看點漫畫就妄談歷史好像不比把演義當歷史的人高到哪去吧,一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自我陶醉感也是表露無疑,挺萌的


謝邀!葉公好龍,千古奇冤!

這是現在小學課本的《葉公好龍》,課本諷刺了象葉公就是表裡不一的人,在絕大多數中國人的印象中,葉公絕對稱不上的賢人,是個虛偽的人。這可真的冤枉他了!

一,葉公是誰?

沈諸梁,羋姓,沈尹氏,名諸梁,字子高。春秋末期楚國軍事家、政治家。封地在葉邑(今河南葉縣南舊城),自稱葉公,在葉地治水開田,頗具治績。曾平定白公之亂,擔任楚國宰相。因楚國封君皆稱公,故稱葉公。

人家姓羋,怎麼和羋月一個姓。羋可是楚國的最早王室祖先的姓,不過這個姓後來分成若干個氏(小姓),著名的分支有:熊氏(楚國公族的姓), 伍氏(伍子胥家族),屈氏(屈原家族),項氏(項羽家族),白氏(白起家族)等。而這個葉的姓氏,可是羋這個大姓中最前面的公族,楚莊王的正宗曾孫 ,分量很重吧。絕對的楚國一等貴族。但是人家不是靠著出身,而是人品和功績!

二、葉公的功績

葉公在當時可是真的有名,治理國家有方。孔子聽說葉公政績顯赫,特意拜見葉公,與葉公交流治國方略。兩人討論了倫理道德的標準問題,當時葉公主張「大義滅親」。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葉公論政」。

楚惠王十年(前479年),楚國王族白公勝(白起的先人)發動政變,殺了宰相劫持惠王,楚國處於危難之中。這時養老的的葉公立刻挺身而出,去楚都平叛,沿途受到楚國人民的擁戴和支持,稱讚他「國人望君如望父母焉。」 後來,白公勝自殺,楚國安定。葉公為楚令尹兼司馬,集軍政大權於一身。

葉公最大的功績就是他的封地在葉這個地方,為民造福、興修水利:

興水利、勸農桑,修築了東、西二陂,蓄水澆田,即使水害得以治理,又使當地數十萬畝農田得到灌溉,使葉邑地豐民強。葉公修築的東西二陂水利工程是我國最早的水利工程之一,比西門豹治鄴渠早100多年,比都江堰和鄭國渠早200多年,至今壩基及遺迹尚存,也是 河南葉縣遺存的重要文化遺產之一。 2001年12月,縣政府將葉公西陂水利工程遺址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並劃定了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

葉公到葉邑上任不久,當地水患不斷,百姓苦不堪言。他體恤民情,自組織人力,對葉邑的自然環境做了實地調查,發現葉邑地形特殊,南高北低,每到雨季,南山上的五龍口(五條溝水)水洶湧而下,北面低矮的平地變為「澤國」。雨季過後,南部丘陵地高,不能蓄水,變為了旱地。北澇南旱,百姓苦不堪言。

葉公發明了以「陂」治水的方案。「陂」,就是在農田集中的村莊,修築半圓形的深溝,形狀如同城池的護城河,當地百姓叫它水城。「陂」的作用,或防洪,或蓄水,它既能使平凹地方的房屋、農田免受水淹之害,又使雨季之後丘陵地帶不受乾涸之災。葉公率領百姓在葉邑修了東西兩陂,東陂用於攔洪,西陂用於蓄水。從此使葉邑百姓享受水利之益,再無澇旱之災,數十萬畝農田得以灌溉,無人不誇葉公是大賢! 葉公築「陂」治水,是中國最早的小流域治理水利工程範例。

三、「葉公好龍」的由來。

《葉氏譜牒·始祖·諸梁公傳略》記載,葉公尹葉,決心修築東西二陂,詳細勘察、規劃、設計,在牆上畫滿了葉邑周圍的水系圖。一次,一位訪客人看水系圖如群龍,就說:「人言葉公好龍,我看葉公並非真的好龍。」

葉公問:「此話怎講?」

客人說:「風從虎,雲從龍。圖中之龍不畫雲,故從得知。」

葉公說:「我只想引龍出水,不求騰雲駕霧。」

客人問道:「何謂引龍出水?」

葉公說:「鑿渠引龍,龍就出水了。」

客人又問道:「群龍真可以引出水嗎?」

葉公說:「少引則宜,多引則懼。引一龍而需工千額,需糧萬斛,所以不可不慎重。」

其實,這裡的龍是水利中的水渠,所謂怕「龍」,是怕引水工程會過分加重老百姓的負擔。

因為葉公的政敵不少,就藉此說污衊葉公,以後便以訛傳訛。到了到了戰國時代,楚國進攻韓國,韓國國相申不害當然要把這個故事《申子》一書,這就是《葉公好龍》。到了漢代劉向轉錄,得以廣泛流傳,從此葉公蒙受不白之冤。一直到了現在,語文教材裡面還有《葉公好龍》的課文。千古奇冤呀!

四,葉公的歷史地位

葉公是全世界葉姓華人的始祖,也是中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以來的葉地第一任行政長官 。

今天河南葉縣是世界2300萬葉氏後裔的公認的祖地。 位於葉縣境的葉公陵園是全球葉姓始祖沈諸梁陵寢所在。

自2000年首屆世界葉氏聯誼會在葉縣召開以來,不斷有葉氏後裔從世界各地到葉縣尋根問祖、交流聯誼。

葉公也就是葉氏後代祭拜的祖宗。

葉姓子孫後來遷徙外地。這裡主要介紹,唐宋時候,葉姓一支遷徙路線,從河南葉縣,到江蘇經過福建,最後到廣州。明末清初,又從廣州遷到港、澳、台以及東南亞。

象近代葉劍英、葉挺、葉聖陶都是屬於這一支。

現在港台的葉姓也是從這一支過來的。至今有很多葉姓明星,葉倩文、葉德嫻 、葉童 、葉麗儀、葉璇、 葉玉卿 、葉子mei 、葉佩雯......

寫到這裡,我不禁要多說兩句,在香港台灣葉姓也算是大姓了,大家都是來葉公的後代,本來就是一個祖宗,身體留著同樣的血脈。

如果港台有些人再這樣鬧下去,對得起自己祖宗么?試問港台同胞,無論哪個姓都不是從華夏這塊土地上發源的?做人不能忘本呀,還是多看看歷史吧。


最後,我個人覺得為了照顧今天神州大地上姓葉的人情緒,再編寫《葉公好龍》課文時,能不能在背景材料中介紹一下真實的葉公。這個黑鍋背了兩千年了,也該洗白了。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晉時,王敦造反,他弟弟王導嚇死了,一大早帶了一家大小來到皇帝宮門口跪著。這個時候周顗周伯仁正好進宮,王導就希望周顗幫忙進去說說好話,結果周顗理都不理就進去了。進去以後,周顗對皇帝講,王導這個人是個好人,對你很忠心。皇帝聽了就相信了周顗的話。周顗在宮裡喝的大醉,醉薰薰的出來了。一邊的王導早就急死了,看到周顗出來,連忙打聽情況。周顗根本不理他,自顧自的講:等我殺了叛軍,換個金印掛身上。但周顗回家以後,又言辭懇切的寫了一份奏摺,幫王導脫罪。可王導不知道,心裡非常恨周顗。

後來風水輪流轉,王敦得勢了,問王導:周顗這個人很有才,給他當大官怎麼樣?王導不說話。王敦又問,不能做大官,當個普通的官怎麼樣?王導還是不說話。王敦一想,看來這人是收服不了了,於是對王導說,既然不然當官,那隻能殺了。王導還是不說話。王敦於是就真的把周顗給殺了。

又過了段時間,王導整理過往奏摺時,看到了周顗為他求情的奏摺,這才知道周顗是真心幫過他的,只是沒在他面前表露出來而已。王導痛哭流涕,對諸子說:「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了好事一定要留名!


袁世凱。
他對民國建立的功勞和民族利益的維護受到了極大抹黑。


居然沒人說是趙括?
都說他紙上談兵,可是他一輩子都沒見過紙!


演義洗腦,漫畫才是正史
演義,名字都說了是演義了,居然還當真,從小學教材到書的序言都寫了「七分歷史三分虛構」,看不懂?然後看了易中天百家講壇,震驚了!反咬一口,呵呵原來這才是正史,你們都被羅灌水洗腦了,快看看正史,和三國無雙還有蒼天航路火鳳燎原,看曹老闆用兵如神,呂布仁義禮智信,夏侯惇暴打典韋,郭嘉好美,司馬昭陽光劉禪腹黑,東吳四嘟嘟!小鹿是正太!大嘟嘟俺嫁!
天了嚕東吳居然有四嘟嘟,居然還有大嘟嘟,程普么
歷史上誰被冤枉誤會了?羅貫中。


反對說楊廣的。

隋煬帝楊廣既是暴君,也是昏君。
隋朝有北周留下的豐厚遺產(龐大疆域、大量人口人力物力、強大國家),本來即將迎來盛世了,但是卻被楊廣短短數年就作的敗壞成了隋末爛攤子與惡劣局勢,不僅敗壞了北周留下的豐厚遺產,還對後面的朝代造成了困難與負面影響。

隋煬帝接手北周、隋朝文帝數代人留下的豐厚遺產(龐大疆域、大量人口人力物力、強大國家),但是隋煬帝楊廣造成嚴重大亂,敗壞了北周、隋朝文帝留下的豐厚遺產,人口戶口銳減到200餘萬戶,疆域大量丟失,嚴重分裂,內外眾多強敵,嚴重分裂內戰削弱了華夏,連吐谷渾都返回故地還攻打隋朝河右,隋朝郡縣卻防禦不了,而dong突厥崛起到「戎狄熾強,古未有也」的程度,把隋朝中原的部分地區納入勢力範圍,突厥可汗想效法拓跋道武帝入主中原……楊廣不收拾他造成的隋末爛攤子與惡劣局勢,反而到江都去醉生夢死……楊廣留下的是隋末爛攤子與惡劣局勢,華夏面臨突厥吐谷渾等N胡亂華的危險,楊廣是既罪在當時,又罪在千秋。多虧李淵李世民等人擊敗眾多強敵,改變了惡劣局勢,阻止了「罪在千秋」。

反對吹楊廣、給楊廣洗地的。實際楊廣沒有多少遠見、韜略。楊廣這種通過揮霍、敗壞前人留下的豐厚遺產去滿足自己的幻想,造成爛攤子與惡劣局勢後不收拾、反而躲江都去醉生夢死,遠不是什麼戰略構想、偉大計劃,反而類似幼兒的胡作非為、闖禍了就不管了。

楊廣那些所謂的功績,很大部分是其他朝代、其他人的功績被挪用給了楊廣的(例如,科舉制度、大運河的功績大部分不是楊廣的;楊廣有前人留下的豐厚遺產,修的東都竟然「無外城,僅有短垣而已」,後世武則天 才修了洛陽外城……具體說明在之後的段落里);還有一些根本不是功績(例如,搞垮突厥的根本不是楊廣,楊廣反而導致突厥崛起入侵;楊廣三征高句麗結果導致天下大亂對華夏的破壞遠大於對高句麗的破壞,對後世征高句麗反而有不利影響;楊廣根本沒有打壓世家門閥,楊廣仍然重用世家門閥……);
還有一些是楊廣靠揮霍北周、隋朝文帝留下的豐厚遺產人力物力做事,結果造成大亂,嚴重損害了華夏的實力。

隋煬帝的那些功績,但凡擁有北周、陳、隋朝隋文帝留下的那豐厚遺產,並且皇帝不是傻子,就能做成。而楊廣誅殺賢臣高熲、賀若弼、張衡、薛道衡等,言者有罪,如再不稱昏君,真不知昏君其為何物了。隋朝征高句麗,在國力軍力上都擁有絕對優勢,卻因為楊廣的戰略錯誤而一頭栽在高句麗手下。

相比而言,隋煬帝楊廣嚴重損害了絕大部分平民百姓的利益。隋煬帝楊廣對絕大部分平民百姓的利益的損害遠大於他對知識分子階層、士人階級士族階層、貴族階層的利益的損害。
隋朝的滅亡,不是因為隋煬帝得罪關隴貴族階層,不是因為遭到關隴貴族階層的反抗,而是因為隋煬帝過度殘暴征斂導致的大量百姓農民起義使隋朝統治崩潰名存實亡。
關隴集團(關隴貴族集團)這個概念,只是歷史學界部分人(陳寅恪)提出的,而歷史學界仍然有很多人不認可這個概念。 即使歷史學家裡認可這個概念的那部分人里,還有認為關隴集團在隋煬帝初年就已經解體的,還有認為關隴集團在隋文帝時期就解體了、退出歷史舞台了的。例如歷史學家雷依群的《論關隴集團》指出,隋文帝時關隴集團已經退出歷史舞台。

北周武帝宇文邕的改革將府兵以及地方豪強大族所控制的農民改為直接為朝廷所掌握。楊堅接手北周,經過改革,兵權被收歸於皇帝之手,關隴貴族集團已經難以對抗皇權了。在楊廣登基為帝時,關隴集團早已無力推翻隋朝。關隴貴族的成員反而要討好隋煬帝楊廣,一旦引起楊廣的不悅,就可能被殺或被貶。前期楊廣很容易殺了高熲、賀若弼、宇文弼;中後期楊廣殺了李敏全家,也沒費什麼事;甚至最後天下大亂時楊廣仍然能廢了蘇威,而蘇威卻仍然忠心於楊廣,勸楊廣深固根本。

最早爆發的是百姓農民起義,隋朝對其鎮壓、斬殺,卻沒能禁止,仍然有新的起義出現,「敕都尉、鷹揚與郡縣相知追捕,隨獲斬決;然莫能禁止」。 而之後貴族楊玄感的起事卻迅速被楊廣平定了。 第三次高句麗,隋煬帝的征斂與統治更加殘暴,導致大量百姓農民起義,使隋朝統治崩潰、名存實亡。

在百姓農民起義已經使隋朝統治崩潰、名存實亡之後,李淵李世民才起兵。李淵起兵時幾乎只有太原一地,李淵李世民擊敗眾多強敵、打下的天下、統一併擴張出龐大疆域,唐朝的天下實際是李淵李世民打下的,而不是取自隋朝的。

看隋朝楊堅楊廣的詔書,仍然是讓五品以上官員推薦人,並不具備科舉的本質與主要特點。後面會說明,唐朝才開始真正具備科舉制的本質與主要特徵。
【士子應舉,原則上允許『投牒自進』,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長官特別推薦。這一點是科舉制最主要的特點,也是與察舉制最根本的區別】投牒自進」和考試黜落法雖然在南北朝後期已露出了端倪,但正式出現卻在唐朝。隋代儘管廢除了九品中正制,實行的實質仍然是察舉制,具體見研究過科舉制的歷史學家何忠禮的《科舉制起源辨析———兼論進士科首創於唐》、唐長孺 的《南北朝後期科舉制度的萌芽》《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編》 、金錚 的《科舉制度與中國文化》 。
隋朝沒有在原則上允許『投牒自進』,根本不是與門閥正面對抗,更沒有開闢寒門的仕途通道。

說李唐坐享其成,就搞笑了。 北周、陳留給隋朝豐厚的遺產,而隋朝留下的是破壞嚴重、人口戶口銳減四分之三、內外眾多強敵的爛攤子。
隋朝後期,吐谷渾、突厥倒是坐享其成了。 華夏被嚴重削弱,吐谷渾返回故地並攻打隋朝河右,隋朝郡縣防禦不了,而突厥崛起「戎狄熾強,古未有也」,把隋朝中原的部分地區納入勢力範圍,突厥可汗想效法拓跋道武帝入主中原。隋朝留下的是要突厥吐谷渾等N胡亂華、亡天下的惡劣局勢,危害後世,不要因為後來李唐扭轉了這惡劣局勢就認為隋朝留下的爛攤子、惡劣局勢不曾存在過。

隋朝人口頂峰,既沒達到漢朝人口頂峰,也沒達到唐朝人口頂峰。隋朝滅亡的原因絕不是人口過多。

別拿蒙曼給楊廣開脫了,誰不知道蒙曼粉楊廣啊。但是,即使是蒙曼也承認楊廣是昏君。
看《蒙曼說隋 隋煬帝楊廣》中所說:「他(楊廣)是個暴君。為了征討高句麗,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不顧客觀條件,任性妄為,把百姓和國家都拖進了災難中,所以叫暴君……他(楊廣)是昏君……在這第三時期,他已經不知道自己的責任是什麼,也不想履行什麼責任了,只是渾渾噩噩地混日子,所叫昏君。」
為了給楊廣的評價好一些,蒙曼極力縮小楊廣昏君的範圍,但是仍然承認楊廣是暴君,也是昏君。

楊廣根本沒資格與秦始皇比。秦始皇統一;而北周留下豐厚遺產、強大帝國,隋文帝接手北周的豐厚遺產,滅陳統一,而隋煬帝接手北周、陳、隋文帝幾代人留下的豐厚的遺產,短短几年就敗壞成了人口凋敝銳減到不足之前的四分之一、經濟被嚴重破壞、嚴重分裂、外敵空前強大的惡劣局面。
隋文帝接手北周的豐厚遺產,滅陳,後有隋文帝楊堅策劃,中有高熲真正指揮,三軍諮稟皆取斷於高熲,前有賀若弼和韓擒虎等名將在前線作戰,楊廣幾乎只是個掛名的統帥。

隋文帝時期,突厥入寇,楊廣率軍出征,卻沒有什麼斬獲就返回了。是隋文帝、長孫晟、楊素分化搞垮了突厥。
而在隋煬帝後期,突厥被養的空前強大,一度把隋煬帝包圍在雁門,隋煬帝脫險後至死沒報此仇,對突厥無可奈何。「隋大業之亂,始畢可汗咄吉嗣立,華人多往依之,契丹、室韋、吐谷渾、高昌皆役屬,竇建德、薛舉、劉武周、梁師都、李軌、王世充等倔起虎視,悉臣尊之。控弦且百萬,戎狄熾強,古未有也。」

大運河。 隋煬帝,靠著北周、陳留下的豐厚人力國力,靠著從春秋到南北朝眾多王朝修的大量運河河道,修出大運河,結果還經常湮塞。唐、後周、宋經常疏浚、整修大運河(疏浚,包括且不限於開挖、擴寬、挖深河道),才能令大運河可以使用。如果沒有唐、後周、宋等及時疏浚、整修大運河,大運河的河道甚至會湮塞的幾乎與岸平齊,「幾與岸平……亦有作屋其上」。
開鑿大運河、修大運河的大部分功勞不是隋煬帝楊廣的。

分清元朝京杭大運河與隋朝大運河。 用到現代的是元朝京杭大運河,而不是隋朝大運河。而且,楊廣修隋朝大運河用了從春秋到南北朝眾多王朝修的大量運河河道,而元朝修京杭大運河的大部分河道不是隋朝大運河的河道。
元朝開鑿京杭大運河,明清也經常修大運河保證其使用。
大運河能造福千年,那是從春秋到清朝幾千年來眾多王朝修運河的功勞。

隋煬帝苦了百姓是真的,逼的百姓沒活路紛紛起義;但是,說「便宜了後人」、「好處都讓唐朝佔了」、「李唐坐享其成」就假了、搞笑了,北周、陳留給隋朝豐厚的遺產,而隋朝與隋煬帝留下的是破壞嚴重、人口戶口銳減四分之三、內外眾多強敵的隋末爛攤子。

隋煬帝楊廣把北周、陳、隋朝隋文帝留下的豐厚遺產敗壞了,造成嚴重大亂,人口戶口銳減到約200萬戶,疆域大量丟失、嚴重分裂,內外眾多強敵,留下嚴重的爛攤子,留下的是亡天下的局面,突厥要入主中原了,這是要便宜了突厥、好處要讓突厥佔了。 多虧李淵李世民阻止了突厥入主中原,才讓華夏沒滅亡。
李淵起兵之前,隋朝已經統治崩潰、名存實亡。 隋煬帝楊廣造成隋末大亂,華夏被嚴重分裂內戰削弱,外敵崛起入侵,形勢非常惡劣。李淵起兵時地盤極小、只有太原,因為隋煬帝留下的惡劣形勢,為了防止突厥與劉武周攻打自己,李淵才暫時結好突厥。後來李淵建立唐朝之後,不久就與突厥開戰。唐朝一面打敗眾多敵人,擴張,進行統一戰爭,另一面抵禦突厥,還消滅突厥支持的割據勢力,削弱了突厥可汗的力量與威望,還分化突厥。
歷史大家王永興《唐代前期軍事史略論稿》指出:隋末華夏弱,而突厥極強,突厥可汗想要做拓跋道武帝第二、取得中原,而華夏有不世出之人傑李世民,李淵李世民數年苦戰,不僅統一,還抵禦突厥,粉碎了突厥可汗想做北魏道武帝第二、取得中原的企圖,因而【保衛了華夏民鎻族幾千年的文明】;還消滅了突厥支持的多個割據勢力,削弱了突厥可汗的力量與威望。

隋煬帝靠著前人留下的豐厚遺產與國力,搞擴張,結果他那點擴張成果都被他自己丟了,沒有留給下一代,甚至前人的擴張成果也被隋煬帝丟了一些,隋朝中原的部分地區反而被突厥納入勢力範圍。
隋煬帝征吐谷渾,在吐谷渾設置郡,隋煬帝派伏順去管理吐谷渾余部,結果根本無法到達,吐谷渾不僅返回故地,還進攻隋朝河右,隋朝郡縣無力防禦。

隋煬帝征高句麗,第一次僅損失的隋軍就超過34萬,資儲器械與運輸人員也大量損失。百姓被隋煬帝的殘暴征斂逼的沒活路,紛紛起義。
二征高句麗,楊玄感反了,但是,楊玄感這種大貴族造反,卻被隋煬帝迅速剿滅了,貴族門閥無力動搖隋煬帝的統治。
三征高句麗,最後高句麗表面上服軟,實際卻俘獲大批隋人不放還,「隋人望之而哭者,遍於郊野」。
愈演愈烈的農民起義竇建德、瓦崗軍、杜伏威輔公祏等等屢次消滅隋軍主力,使隋朝統治崩潰。

隋煬帝楊廣,不顧百姓承受能力、動搖國本去征高句麗,逼的百姓大規模起義,使隋朝統治崩潰、名存實亡。
征高句麗不一定是錯的,但是像隋煬帝那樣不顧百姓承受能力、動搖國本去征高句麗,就錯的嚴重了。結果,高句麗還在、還俘獲大量隋人不放還,隋朝卻大亂滅亡,並且大亂嚴重損害了華夏實力。

隋煬帝就沒有定下什麼計劃。所以唐朝前期的發展路線根據就不是沿著隋煬帝定下的計劃實施。唐朝佔據漠南、西域、漠北,而隋煬帝沒有佔據漠南、漠北,反而丟了河套,隋煬帝只是很短暫的佔據了西域東部的一小部分。 唐朝這疆域擴張實際是李淵與李世民定下的計劃,先後由李淵、李世民、李治實施。
從617年李淵太原起兵開始,到668年唐高宗滅高句麗,唐朝可不只是滅掉了突厥汗國、吐谷渾汗國和高句麗。617年李淵李世民起兵時只有太原一地,面對內外眾多強敵。(李淵起兵之前,隋朝已經統治崩潰、名存實亡。 隋煬帝楊廣造成隋末大亂,華夏被嚴重分裂內戰削弱,外敵崛起入侵,形勢非常惡劣。李淵起兵時地盤極小、只有太原,因為隋煬帝留下的惡劣形勢,為了防止突厥與劉武周攻打自己,李淵才暫時結好突厥。後來李淵建立唐朝之後,不久就與突厥開戰。唐朝一面打敗眾多敵人,擴張,進行統一戰爭,另一面抵禦突厥,還消滅突厥支持的割據勢力,削弱了突厥可汗的力量與威望,還分化突厥。)
李淵李世民攻滅眾多強敵,完成統一。李世民登基之後,攻滅了突厥汗國、薛延陀汗國、吐谷渾汗國、西域諸國等勢力,並且佔據了漠南、西域、漠北、青海這廣大疆域,還打敗了吐蕃、西突厥汗國,吐蕃稱臣,唐太宗征高句麗的結果是唐太宗取得的戰果遠大於損失(與隋煬帝那損失遠大於戰果不同)。之後唐高宗又攻滅西突厥汗國、百濟、高句麗等。 李淵李世民是結束了隋煬帝留下的隋末惡劣形勢與隋末大亂。

--------------------------------------------------------------------------------------------------------------------------

還有人信「終唐一朝,始終沒趕上隋朝」這謠言? 比較頂峰,唐朝的疆域、經濟、人口戶口等方面都遠超隋朝。

北周「留給」隋朝約690萬戶以及約690萬戶以外的大量隱漏瞞報戶口(根據根據學者岑仲勉、楊志玖等人的考證),隋朝吞併陳的戶口,通過大索貌閱等手段清查北周、陳的隱漏瞞報戶口,使開皇年間就達870萬戶(《資治通鑒》:「隋開皇中,戶八百七十萬」),隋朝鼎盛時期達890萬戶,但是,隋煬帝造成隋末嚴重的大亂,隋朝留下200餘萬戶(《通典》記載杜正倫奏「……末年離亂,至武德有二百餘萬戶」),以及內外眾多強敵、破壞極其嚴重、疆域丟失、嚴重分裂的隋末爛攤子與惡劣局勢。
[說明:根據根據學者岑仲勉、楊志玖等人的考證,《通典》所說後周靜帝末授隋禪有戶359.964萬戶,實際沒有算上北周吞併北齊的大量戶口,而加上北周吞併北齊的戶口,則有約690萬戶,而且,這個690萬戶還仍然未算上北周「留給」隋朝的大量隱漏瞞報戶口。 隋朝吞併陳的戶口、通過大索貌閱等手段清查北周與陳的隱漏瞞報戶口,使戶口在開皇年間就達到870萬戶(《資治通鑒》:「隋開皇中,戶八百七十萬」),這大部分是北周、陳「留下」的實際人口戶口。 隋煬帝大業五年達到890萬戶,之後隋煬帝造成大亂,破壞嚴重,隋朝留下的人口戶口只有200餘萬戶(《通典》記載杜正倫奏「……末年離亂,至武德有二百餘萬戶」)。]

唐朝人口最多時,是在天寶年間。《舊唐書》記載唐朝天寶十三年961萬餘戶、5200多萬人,
《舊唐書》本紀第九:「(天寶)十三載……戶九百六十一萬九千二百五十四……口五千二百八十八萬四百八十八……」
《通典》記載唐朝天寶年間的戶數人口數時提到當時有嚴重的瞞報少報現象,認為當時至少有1300萬-1400萬戶。

《通典》記載唐朝天寶年間「所在隱漏之甚也……大唐百三十餘年中,雖時起兵戎,都不至減耗,而浮浪日眾,版圖不收。若比量漢時,實合有加數,約計天下人戶少猶可有千三四百萬矣。」

而《中國人口史》等相關書籍現代學者們考證出的唐朝天寶十三年的實際戶數與人口數,比《舊唐書》《資治通鑒》記載的唐朝天寶十三年的戶數與人口數,還要多很多。
凍國棟《中國人口史》認為,唐朝天寶十三年時,有約1430萬到1540萬戶,約7475萬到8050萬口。

李淵李世民起兵時,只有太原一地。但是,之後李淵李世民唐朝擊敗眾多強敵,擴張佔據了中原、南方等地,還擴張佔據了龐大的外圍疆域。

實際上,北周留給隋朝的疆域與人口,遠多於隋朝留下的疆域與人口。而唐朝打敗眾多內外敵人,經過擴張,疆域面積遠超過隋朝,後來經過發展,唐朝的人口、經濟等方面也超過了隋朝。

--------------------------------------------------------------------------------------------------------------------------

接下來看被某些人吹上天的隋煬帝楊廣的功績實際是怎麼回事

--------------------------------------------------------------------------------------------------------------------------

打突厥,楊廣戰績如何呢?沒有俘獲而返回。

《隋書》記載的楊廣「後數載,突厥寇邊,復為行軍元帥,出靈武,無虜而還」,無虜而還,沒有俘獲而返回。
隋朝曾經分化、整垮突厥的,是隋文帝、長孫晟、楊素,《隋書》評價長孫晟:「晟體資英武,兼包奇略,因機制變,懷彼戎夷。傾巢盡落,屈膝稽顙,塞垣絕鳴鏑之旅,渭橋有單于之拜」,評價楊素:「摧驍騎於龍庭,匈奴遠遁」……而楊廣的「無虜而還」太可憐了點吧。

不過畢竟比後來楊廣被突厥圍在雁門以及楊廣造成隋末大亂突厥再次崛起強盛好,
《隋書》:「八月,始畢率其種落入寇,圍帝於雁門。」
「隋末亂離,中國人歸之者無數,遂大強盛,勢陵中夏。迎蕭皇后,置於定襄。薛舉、竇建德、王世充、劉武周、梁師都、李軌、高開道之徒,雖僭尊號,皆北面稱臣,受其可汗之號。使者往來,相望於道也。」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上:「隋大業之亂,始畢可汗咄吉嗣立,華人多往依之,契丹、室韋、吐谷渾、高昌皆役屬,竇建德、薛舉、劉武周、梁師都、李軌、王世充等倔起虎視,悉臣尊之。控弦且百萬,戎狄熾強,古未有也。」

--------------------------------------------------------------------------------------------------------------------------

滅陳,後有一代雄主楊堅指揮,中有三軍諮稟皆取斷於高熲,前有賀若弼和韓擒虎等名將真正在前線作戰,楊廣幾乎是個掛名的。

滅陳,三軍諮稟,皆取斷於高熲《隋書》:「以熲為元帥長史,三軍諮稟,皆取斷於熲。」楊素給隋文帝進取陳之計《隋書》:「上方圖江表,先是,素數進取陳之計。」
《隋書》記載,隋文帝下詔認為平定南方、統一是韓擒虎、賀若弼的功績,「此二公者,深謀大略,東南逋寇,朕本委之,靜地恤民,悉如朕意……平定江表,二人之力也。」又下優詔於韓擒虎、賀若弼曰:「申國威於萬里,宣朝化於一隅,使東南之民俱出湯火,數百年寇旬日廓清,專是公之功也。高名塞於宇宙,盛業光於天壤,逖聽前古,罕聞其匹。班師凱入,誠知非遠,相思之甚,寸陰若歲。」《隋書》:「高祖爰應千齡,將一函夏。賀若弼慷慨,申必取之長策,韓擒奮發,賈餘勇以爭先,勢甚疾雷,鋒逾駭電……考之人謀,實二臣之力。」

滅陳並統一,真正的功績屬於楊堅、高熲、賀若弼、韓擒虎,甚至給隋朝留下豐厚實力的北周也有功勞。

而隋煬帝正是破壞了統一,留下嚴重分裂的局面。
看隋煬帝留下的是什麼,不是統一的「中國」,不是弱小的突厥。隋煬帝接手了外無強敵、內部人口眾多貯備雄厚的狀況良好的隋朝,留下的卻是破壞嚴重的隋末爛攤子與惡劣局勢、極其強大「戎狄熾強,古未有也」的突厥,突厥還曾一度把隋煬帝圍在雁門,隋煬帝脫險後至死沒報此仇,沒解決這些嚴重問題。

--------------------------------------------------------------------------------------------------------------------------

隋煬帝征高句麗,既用北方士兵,也用南方士兵。
《資治通鑒》記載:

「先是,詔總征天下之兵,無問遠近,俱會於涿。」
「五月,敕河南、淮南、江南造戎車五萬乘送高陽,供載衣甲幔幕,令兵士自挽之,發河南、北民夫以供軍須。秋,七月,發江、淮以南民夫及船運黎陽及洛口諸倉米至涿郡,舳艫相次千餘里,載兵甲及攻取之具,往還在道常數十萬人,填咽於道,晝夜不絕,死者相枕,臭穢盈路,天下騷動。」
「四方兵皆集涿郡」
「詔征天下兵集涿郡。」

隋煬帝征高句麗所用的各地士兵、民夫死亡率很高,物資也大量損失。即使南方士兵的損失、死亡率也很高,一征高句麗南方士兵「死亡太半,骸骨不歸」(太半,是三分之二,裴駰 集解引 韋昭 曰:「凡數三分有二為太半,一為少半。「)。

《隋書 列傳第三十五》:
會帝復征遼東,徵兵吳會,士卒皆相謂曰 :「去年吾輩父兄從帝征者,當全盛之時,猶死亡太半,骸骨不歸;今天下已罷敝,是行也,吾屬其無遺類矣 。」於是多有亡散,郡縣捕之急。

--------------------------------------------------------------------------------------------------------------------------

某些人說隋煬帝打擊門閥貴族階層,這說法實在是錯的嚴重。

【士子應舉,原則上允許『投牒自進』,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長官特別推薦。這一點應是科舉制最主要的特點,也是與察舉制最根本的區別】,唐朝才做到原則上允許『投牒自進』,而隋煬帝沒做到原則上允許『投牒自進』,也就沒法用來打擊門閥貴族階層。

隋煬帝打高句麗損失的,是國家與百姓的兵與民夫。而不是關隴貴族的私兵。

北周武帝宇文邕的改革將府兵以及地方豪強大族所控制的農民改為直接為朝廷所掌握。楊堅接手北周,早在開皇初年,隋文帝就已經把府兵收歸國家與皇帝了。而且隋煬帝征高句麗,用的是國家與百姓的府兵,還從百姓里徵募更多的軍隊與民夫。
隋煬帝打高句麗,絕不是為了消耗關隴集團的實力。隋煬帝打高句麗,消耗、損害最大的是國家與百姓。

隋煬帝重用宇文化及、周護、韋匡伯、侯莫陳毅、豆盧寔等等貴族。
隋煬帝自己就是關隴貴族門閥出身,家裡的親戚也是各種貴族,母家、姑父家、姨夫家、姐夫家、女婿家、兒媳家,全是貴族……

楊義臣、宇文述在征遼中慘敗,卻沒有被楊廣嚴懲,而只是被免除官職或爵位,而且不久就恢復了官職與爵位,楊義臣甚至進位左光祿大夫。楊廣如此庇護,何談得罪、打擊貴族階層?

隋煬帝的猜忌導致楊玄感造反,仍然是貴族內鬥,不是貴族階層反對隋煬帝。還有那麼多貴族站在隋煬帝這邊呢。楊廣整治某些貴族,仍然是很多朝代都有過的貴族間內鬥,遠遠沒有到得罪、打擊貴族階層的程度,更不是打擊關隴集團這個整體這個階層。
如果這算是打擊關隴集團,那麼按這荒謬邏輯康熙除鰲拜就成了康熙打擊整個旗人集團了。可見那打擊消耗關隴集團的說法多麼荒謬。
貴族之間內鬥,某些人就不要意淫那是楊廣為了寒門打擊貴族階層了。
隋朝被隋煬帝折騰的大亂了,關隴集團的重要人物蘇威仍然忠心耿耿地勸隋煬帝返回京師「深根固本,為社稷之計」,但是隋煬帝卻不聽。

何況,關隴集團 這個概念,只是學術界部分人提出的,學術界仍然有部分人不認可這個概念。即使學術界里認可這個概念的部分人里,也有認為 關隴集團 在隋煬帝初年就解體的,還有認為 關隴集團 在隋文帝時期就解體了、退出歷史舞台了(例如歷史學家雷依群)。

隋煬帝征高句麗,損失最重的平民百姓,最先被逼的起義的也是平民百姓。
所謂隋煬帝征高句麗是為了打擊門閥階層,本身就很可笑。 隋煬帝這動搖國本徵高句麗,平民百姓受到最大的損害,然後,如果勝了,那麼貴族門閥通過戰功獲得更大的利益,如果敗了,貴族門閥優先撤退,國家與百姓遭受最大損失,受到打擊的是國家與廣大百姓。隋煬帝雖然是暴君加昏君,但還不會腦殘到為了打擊門閥貴族階層而就去動搖國本徵高句麗。

--------------------------------------------------------------------------------------------------------------------------

北周、隋朝文帝幾代人留下了強大國力、豐厚人力物力,而接手這些豐厚遺產的楊廣修的東都洛陽卻「無外城,僅有短垣而已」,後來武則天時期才修了外城。

《資治通鑒》:「

(長壽元年壬辰,公元六九二年)

 初,隋煬帝作東都,無外城,僅有短垣而已,至是,鳳閣侍郎李昭德始築之。

--------------------------------------------------------------------------------------------------------------------------

關於大運河,
首先,不要與元朝京杭大運河混淆。分清元朝京杭大運河與隋朝大運河,用到現代的是元朝京杭大運河,而不是隋朝大運河。
其次,在隋煬帝之前,從春秋到南北朝的很多王朝,已經開鑿修過了大運河的很多部分。楊廣修隋朝大運河用了從春秋到南北朝眾多王朝開鑿留下的大量運河河道,而元朝修京杭大運河的大部分河道不是隋朝大運河的河道。
最後,唐、後周、北宋經常開鑿疏浚整治才能令隋朝大運河可以繼續使用,,失去這些王朝的開鑿疏浚整治之後,隋朝大運河湮塞了。元朝開鑿京杭大運河,明清也經常疏浚整修大運河保證其使用。大運河能造福千年,那是從春秋到清朝幾千年來眾多王朝修運河的功勞。
那些拿詩詞里一些誇張的描寫去吹運河的,就算了吧,詩詞里的誇張的描寫不能完全當真。

隋朝大運河分四部分,均用了之前王朝開鑿留下的運河:山陽瀆用了東漢邗溝(隋文帝用了吳國邗溝故道);江南運河用了吳國所開運河、秦丹徒運河等、漢朝以及六朝所開運河等;通濟渠用了陽渠故道、汴渠故道(此外還用了黃河天然河道);永濟渠用了屯氏古瀆、曹操等開的白溝等(此外還用了沁水清水等天然河道)。

隋煬帝楊廣靠著北周、陳、隋朝隋文帝留下的豐厚人力國力,靠著從春秋到南北朝眾多王朝開鑿留下的大量運河河道,修了大運河,結果還經常湮塞。唐、後周、宋要經常疏浚、整修大運河(疏浚,包括且不限於開挖、擴寬、挖深河道),才能令大運河可以繼續使用。如果沒有及時疏浚、整修大運河,大運河的河道甚至會湮塞的幾乎與岸平齊,「幾與岸平……亦有作屋其上」。
開鑿大運河、修大運河的大部分功勞不是隋煬帝楊廣的。

根據曾長期研究古代地理與河道、專門研究過這一問題的岑仲勉的成果,不應過度推崇、過分高估隋煬帝修運河。在隋煬帝之前,許多王朝已經修過大運河的很多部分,在隋煬帝之後,唐朝宋朝等須時常疏浚,才能利用。(疏浚,包括且不限於開挖、擴寬、挖深河道。)

看歷史學家岑仲勉《隋唐史》的說明:

至於隋煬帝楊廣修運河的目的,
看歷史學家王仲犖《隋唐五代史》的說明:

而且別輕視唐朝、後周、北宋等朝代疏浚整修的作用,若是沒有這些整修,大運河很多部分會堙塞成平地。

大運河需要非常頻繁的疏浚整治,

《舊唐書》列傳第七十三記載說「河、汴有初,不修則毀淀,故每年正月發近縣丁男,塞長茭,決沮淤……」

當宋金對立時,運河在淮河以北的水道,完全堙塞,車馬道路,或給人蓋房居住,有些地方甚至幾乎與岸平齊。

  樓鑰在宋孝宗乾道年間(1165—1174)出使金國的時候,在路上曾親眼看見淮河以北運河水道荒廢的情形。他的《北行日錄》卷上云:
   三日甲申,……宿宿州。自離泗州循汴而行,至此河益堙塞,幾與岸平。車馬皆由其中,亦有作屋其上。

--------------------------------------------------------------------------------------------------------------------------

科舉,
科舉萌發於南北朝時期,科舉真正成型是在唐朝。

至於科舉的開創,史學界不乏否認隋煬帝開創科舉、或否認隋朝開創科舉的。

俞大綱對隋置進士科一條頗有疑義,同時反礹對以進士科設科年代作為科舉制礹度開始的時間。他說:「若謂察舉對策之法,已為完形之考礹試製礹度,則當上溯兩漢為權輿,若謂朝礹廷,開科待人,士子投牒自試,始可謂完形之考礹試製礹度,則當以唐為始,不可謂肇基於隋,確定於唐矣。」 明顯地傾向於唐代說,並首先提出士人「投牒自試」是科舉制礹度起源的主要標誌這一極有價值的見解。唐長孺提出了與俞大綱相似的看法,他認為唐代科舉制礹度的重要特點在於是否「准許懷牒自試」,而南北朝後期,已出現士人「懷牒自試」的個例,反映了當時科舉制礹度正在萌芽之中。進入80年代,有學者著文指出:要確定科舉制礹度起源於何時,首先要把握住它區別於其他選礹舉制礹度的特殊本質,也就是解決什麼是科舉的問題。何忠禮在《科舉制起源辨析——兼論進士科首創於唐》一文中提出,考察整個封礹建社礹會的科舉制礹度,基本上可以概括出這樣三個特點:「第一,士子應舉,原則上允許『投牒自進』,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長官特別推薦。這一點應是科舉制最主要的特點,也是與察舉制最根本的區別,第二,『一切以程文為去留』, 換言之,舉人及第或黜落必須通礹過嚴格的考校才能決定,第三,以進士科為主要取士科目,士人定期赴試。」並通礹過多方面的論證,認為上述特點中的「投牒自進」和考礹試黜落法雖然在南北朝後期已露礹出了端倪,但正式出現卻在唐代,隋代儘管廢除了九品中正制,實行的仍然是察舉制,至於史書所載隋代已有進士科的說法,也查無實據,因此,科舉制礹度正式形成的時間不是在隋代而是在唐代,至於將科舉制單純理解為分科取士之義,也不盡全面,因為分科取士僅僅是北宋熙寧變法以前之事,此後至元、明、清三代,科舉獨存進士科,就不存在分科取士的問題。
金錚在《科舉制礹度與中礹國文化》一書中重申了何忠禮關於科舉制礹度三個特點的看法,他列舉事實,重申:「科舉制礹度的正式產生是在唐代(而且在唐代尚有一個發展過程),而不是隋代。」也有人提出了漢代初創說。《歷礹史研究》1990年5期刊登了徐連達、樓勁的《漢唐科舉異同論》一文,他們依據漢、唐兩代的選礹舉都有分科取士和考礹試的情況,提出「漢代實為科舉的初創期,唐代則系其完成期」的主張,其具體理由是:「(一)在科目體礹系、組礹織步驟、考礹試環節三大要素上,漢代的察舉與唐代的科舉基本一致、故察舉、科舉、一也!皆朝礹廷統礹一部署下以按科舉士、考礹試進用為特徵的官僚選拔制礹度。(二) 與漢制相較,唐制以懷牒自投,舉、選相分、科舉與學校的緊密結合三端為重大的發展。但其在漢與明清科舉間承上啟下,從屬於按科舉士、 考礹試進用之制發展的總過程。(三)漢、唐科舉皆在不斷完善之中,科舉諸要素在漢代只是粗具,魏晉時期此制雖保持著發展的脈絡,卻在士人和軍人集礹團的雙重影響下處於低潮,故漢代實為科舉的初創期,唐代則系其完善期。」主張漢代初創說者,在國內似乎只是少數,但在國外學者中卻不乏其人,如Wolfrom Eberhard)在《傳統中礹國的社礹會階層流動》一文中,就有「從漢代下至1904年的科舉制」的說法。 另一方面,認為進士科創立於隋的學者,有認為是隋文帝時創的,有認為是隋煬帝時創的。對進士科創立於隋的時間岑仲勉《鑒隋唐紀比事質疑》、宮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的研究》和吳宗國《唐代科舉制礹度研究》都主張在開皇七年。韓國磐《關於科舉制礹度創置的兩點小考》根據《舊唐書.房玄齡傳》載房玄齡「年十八,本州舉進士」的時間推算,認為「進士科必須是在開皇十五或十六年時已經出現」。《中礹國官制通史》的作者說,開皇三年到十八年隋政礹府頒布一系列舉人詔令,「這是隋代礹開科取士的開始」。而卓遵宏《唐代進士與政礹治》在全面比較諸說後,做結論謂:「衡諸眾說,應以開皇七年之說較可信。」 此外,何忠禮《科舉制起源辨析——兼論進士科首創於唐》否認隋代有進士和進士科之說,他的理由亦有二:一是遍考《隋書》和隋代文獻,雖然記載了開皇和大業中所舉的眾多科名,卻未見進士科之名,也未見進士科考礹試之實;二是在唐、五代文獻中所載隋進士有房玄齡、溫彥博、侯君素、孫伏伽、張損之、楊纂等6人,可是經過考證、除楊纂的進士身份,因文獻闕如,無從查考外,其餘5人不是查無實據,就是以時制比附古制,將隋代以秀才、明經科察舉為官,比附成進士科登第,唐代雖有進士科開創於隋的記載,但也有進士科開創於唐的記載,所以他認為隋代實行的仍是察舉制,進士科也起源於唐。

--------------------------------------------------------------------------------------------------------------------------

如果把隋煬帝的「擴張」當歷史功績,那麼問題就更大了。 看隋煬帝的擴張成果是否留給了下一任君主。
實際上,隋煬帝造成隋末大亂,開拓的疆土丟了,甚至他繼承的疆土也丟了一些,還造成中原王朝嚴重分裂、嚴重被削弱。

隋煬帝擊敗吐谷渾,設郡,耗費巨大,當時隋朝已經有大批百姓窮困。而且,隋煬帝設的那幾個郡,除了極短暫的控制最東邊最小的河源郡以外,其他幾個郡沒有被隋朝控制。隋煬帝派伏順去管理餘眾,才到西平,就不能前進到達,不得不返回了,而附近設的幾個郡竟然沒反應。不久,吐谷渾返回故地,並且進攻隋朝河右,隋朝郡縣沒法防禦。

《資治通鑒》大業五年:自西京諸縣及西北諸郡,皆轉輸塞外,每歲鉅億萬計;經途險遠及遇寇鈔,人畜死亡不達者,郡縣皆征破其家。由是百姓失業,西方先困矣。

《隋書 列傳第四十八》:帝立順為主,送出玉門,令統餘眾,以其大寶王尼洛周為輔。至西平,其部下殺洛周,順不果入而還。大業末,天下大亂,伏允復其故地,屢寇河右,郡縣不能御焉。

隋煬帝導致隋末大亂,而契丹、突厥、吐谷渾、高昌再次與中原為敵。
漢朝就控制過甘肅、青海、新疆,漢朝曾在青海設置郡縣。
隋煬帝開拓這些地區,並非前無古人,隋對西域的控制也只是控制西域東部的一小部分。而且隋煬帝僅僅控幉制這些地區幾年,就丟失了。
唐朝對甘肅、青海、新疆等地的控制範圍與控制時間,都遠遠超過隋煬帝、隋朝。
隋煬帝控制西域的範圍小,而且控制時間極短,很快就丟失了西域。
隋煬帝開拓的疆土沒能留給下一任君主。
隋煬帝留下的突厥極其強大,曾把隋煬帝圍在雁門,後來隋煬帝脫險後至死也沒能報此仇。隋煬帝搞的天幉下幉大幉亂,外族不再服幉從。隋煬帝留下的突厥,是極其強大的突厥,「戎狄熾強,古未有也」,將東北、河西、隴右、甚至隋朝中原的部分地區納入勢力範圍,突厥可汗還想效法拓跋道武帝入主中原。

唐朝打敗突厥、生擒頡利可汗,然後打服薛延陀,北疆才比較安定,隋煬帝對此無功,反而有過。

隋煬帝三征高句麗,結果,高句麗還在,還俘獲了大量隋人,隋朝卻大亂滅亡,留下個破壞嚴重的爛攤子。
《隋書》:「大業七年,帝將討元之罪,車駕渡遼水,上營於遼東城,分道出師,各頓兵於其城下。高麗率兵出拒,戰多不利,於是皆嬰城固櫼守。帝令諸軍攻之,又敕諸將:「高麗若降者,即宜撫納,不得縱兵 。」城將陷,賊輒言請降,諸將奉旨不敢赴機,先令馳奏。比報至,賊守御亦備,隨出拒戰。如此者再三,帝不悟。由是食盡師老,轉輸不繼,諸軍多敗績,於是班師。是行也,唯於遼水西拔賊武厲邏,置遼東郡及通定鎮而還。九年,帝復親征之,乃敕諸軍以便宜從事。諸將分道攻城,賊勢日蹙。會楊玄感作亂,反書至,帝大懼,即日六軍並還。兵部侍郎斛斯政亡入高麗,高麗具知事實,悉銳來追,殿軍多敗。十年,又發天下兵,會盜賊蜂起,人多流櫼亡,所在阻絕,軍多失期。至遼水,高麗亦困弊,遣使乞降,囚送斛斯政以贖罪。帝許之,頓於懷遠鎮,受其降款。仍以俘囚軍實歸。至京師,以高麗使者親告於太廟,因拘留之。仍征元入朝,元竟不至。帝敕諸軍嚴裝,更圖後舉,會天下大亂,遂不克複行。」

隋煬帝數次征高句麗:
第一次征高句麗時,隋煬帝下達了錯誤命令,導致諸將奉旨不敢赴機,食盡師老,轉輸不繼,諸軍多敗績,隋朝大軍損失慘重。 來護兒之敗,隋軍精甲四萬損失慘重,士卒還者不過數千人;宇文述九軍之敗,30萬5千隋軍,只有2700人逃回,物資儲備兵器軍械巨以萬計,也丟失殆盡。這還沒算損失的民夫,以及之前數次大戰損失的隋軍。隋煬帝一征高句麗,隋軍慘敗而回,還因為過度殘暴的征斂導致王薄、豆子頏、竇建德等百姓農民起義蜂起,不可勝數,攻陷城邑……

《隋書》:「大業七年,帝將討元之罪,車駕渡遼水,上營於遼東城,分道出師,各頓兵於其城下。高麗率兵出拒,戰多不利,於是皆嬰城固櫼守。帝令諸軍攻之,又敕諸將:「高麗若降者,即宜撫納,不得縱兵 。」城將陷,賊輒言請降,諸將奉旨不敢赴機,先令馳奏。比報至,賊守御亦備,隨出拒戰。如此者再三,帝不悟。由是食盡師老,轉輸不繼,諸軍多敗績,於是班師。」
《資治通鑒》大業八年:伏兵發,護兒大敗,僅而獲免,士卒還者不過數千人。
《資治通鑒》大業八年:九軍渡遼,凡三十萬五千,及還至遼東城,唯二千七百人,資儲器械巨萬計,失亡盪盡。

隋煬帝二征高句麗時,後方楊玄感起事。隋煬帝密召諸將,密令撤軍。隋軍留下的軍資、器械、攻具積如丘山,營壘、帳幕、案堵不動,皆棄之而去。隋軍眾心洶懼,混亂的失去了部署劃分,諸道分散。高句麗守軍疑其有詐,不敢出擊,第二天才外出,向四面遠方偵查,仍然懷疑隋軍假冒撤軍。兩天後,高句麗出動數千士兵追擊,因為隋軍太多,所以不敢太靠近,經常距離八九十里,快到遼水的時候,知道御營都渡過了,才攻打後軍。隋朝後軍仍然有數萬人,高句麗跟隨抄擊,最後的羸弱數千人被高句麗殺掠。
隋煬帝迅速平定了楊玄感之亂。

隋煬帝三征高句麗時,隋朝國內已經大亂,高句麗王表面上遣使請降,囚禁並送回之前投奔高句麗斛斯政,但是高句麗仍然不放還俘獲的大量隋人。後來中原人到高句麗,還看到大量當年被高句麗俘獲的隋人,「隋人望之而哭者,遍於郊野」。
隋煬帝下令征高句麗王入朝,高句麗王卻沒有來。隋煬帝下令將帥嚴裝,準備再次征討高句麗,但最後沒有成行。

隋煬帝對高句麗的數次戰爭,使隋朝大量軍隊與百姓喪生,損失了巨額物資,還擾亂了正常生產秩序、破壞了隋朝的經濟。過度殘暴征斂逼的百姓農業沒有活路,不得不紛紛起義。竇建德、瓦崗軍、杜伏威輔公祏等等大量百姓農民起義,使隋朝統治崩潰、名存實亡。

隋煬帝楊廣徵高句麗,結果,隋朝大亂滅亡,分裂內戰嚴重削弱華夏,高句麗還在,還俘獲大量隋人不放還。後來中原人到高句麗,還看到大量當年被高句麗俘獲的隋人,「隋人望之而哭者,遍於郊野」。

楊廣徵高句麗,結果,對華夏的破壞遠大於對高句麗的破壞。對後世征高句麗反而有不利影響。

--------------------------------------------------------------------------------------------------------------------------

有人提到唐太宗征高句麗。但是,唐太宗征高句麗的結果遠好於隋煬帝征高句麗。

唐太宗親征高句麗,取得的戰果遠大於損失,因為「遼左早寒,草枯水凍,士馬難久留,且糧食將盡」而班師,因為沒有滅了高句麗,才說沒有成功,但也不是失敗。
唐太宗親征高句麗時,百姓踴躍參軍,

《資治通鑒》:上曰:「……朕今征高麗,皆取願行者,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從軍者,皆憤嘆鬱邑……」
《資治通鑒》:有不預征名,自願以私裝從軍,動以千討,皆曰:「不求縣官勛賞,惟願效死遼東!」上不許。

唐太宗親征高句麗,戰果遠大於損失,

《資治通鑒》:貞觀十九年……凡征高麗(高句麗),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岩、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徙遼、蓋、岩三州戶口入中國者七萬人。新城、建安、駐蹕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戰士死者幾二千人,戰馬死者什七、八。

退兵原因,

《資治通鑒》:貞觀十九年……上以遼左早寒,草枯水凍,士馬難久留,且糧食將盡,癸未,敕班師。

之後,唐太宗派出李勣、牛進達、李海岸等攻打高句麗,都取勝了。

《資治通鑒》:
貞觀二十一年

李世勣軍既渡遼,歷南蘇等數城,高麗多背城拒戰,世勣擊破其兵,焚其羅郭而還。

秋,七月,牛進達、李海岸入高麗境,凡百餘戰,無不捷。攻石城,拔之。進至積利城下,高麗兵萬餘人出戰,海岸擊破之,斬首二千級。

貞觀二十二年

甲子,烏胡鎮將古神感將兵浮海擊高麗,遇高麗步騎五千,戰於易山,破之。其夜,高麗萬餘人襲神感船,神感設伏,又破之而還。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五:
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右武衛將軍孫貳朗、右屯衛大將軍鄭仁泰副之,率營州都督兵,繇新城道以進。次南蘇、木底,虜兵戰不勝,焚其郛。七月,進達等取石城,進攻積利城,斬級數千,乃皆還。藏遣子莫離支高任武來朝,因謝罪。
二十二年,詔右武衛大將軍薛萬徹為青丘道行軍大總管,右衛將軍裴行方副之,自海道入。部將古神感與虜戰曷山,虜潰;虜乘暝襲我舟,伏兵破之。萬徹度鴨淥,次泊灼城,拒四十里而舍。虜懼,皆棄邑居去。大酋所夫孫拒戰,萬徹擊斬之,遂圍城,破其援兵三萬,乃還。

再之後,唐高宗時期,唐朝攻滅了高句麗、百濟。

--------------------------------------------------------------------------------------------------------------------------
--------------------------------------------------------------------------------------------------------------------------

那於說什麼唐朝吃了隋朝存糧幾十年的,完全就是謠言了。 北周、隋朝那大批糧食、財物,早就被隋煬帝大量消耗,在隋煬帝後期就已經沒剩下多少了,隋煬帝後期隋朝自己都「百姓疲勞,府藏空竭」「國用不足,並貸社倉之物,以充官費,故至末塗,無以支給」了。
《隋書》列傳第三十記載,隋朝大業十二年,趙才入諫曰:「今百姓疲勞,府藏空竭……」
《舊唐書·食貨志》:及大業中年,國用不足,並貸社倉之物,以充官費,故至末塗,無以支給。

戰亂、火災等等,能輕易毀掉巨額的糧食與財物。
隋朝的糧倉,儲存的再多,經歷隋煬帝消耗、以及隋煬帝造成的大亂的破壞與消耗,留給唐朝與李世民的能有多少呢?
馬周的一段話造成了誤解。有人提到「貞觀十一年,監察御史馬周對唐太宗李世民說:「隋家儲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庫,亦為國家之用,至今未盡。」有人藉此說「隋朝已滅亡了20年,隋文帝已經死了33年,可那時的糧食布帛還未用完。」 實際這是錯誤的。
其實,早在李淵進西京(長安)想用西京府庫的東西賞賜功臣時,西京府庫的東西就不夠用了,李淵另用其他辦法獲得物資。
《資治通鑒》第一百八十四卷:
「淵傾府庫以賜勛人,國用不足,右光祿大夫劉世龍獻策,以為『今義師數萬,並在京師,樵蘇貴而布帛賤;請伐六街及苑中樹為樵,以易布帛,可得數十萬匹。』淵從之。」
何況,根據《隋書》列傳第三十也記載,大業十二年時隋朝已經「百姓疲勞,府藏空竭」。根據《舊唐書·食貨志》記載的戴胄的上言,大業中年隋朝就已經「國用不足」、大業末年隋朝已經「無以支給」。

實際上,早在李淵進西京(長安)用西京府庫的東西賞賜功臣時,西京府庫的東西就不夠用了,李淵另用其他辦法獲得了物資。而馬周所說的西京府庫存的東西「為國家之用至今未盡」,原因是李淵、李世民往西京府庫里存東西,才能使其「為國家之用至今未盡」,並非是靠隋朝儲備。
而洛口倉、東都等地的物資,反而被唐朝的對手王世充、李密等人利用了,這對唐朝來說並不是好事。

含嘉倉大規模儲存糧食,不是在隋朝,而是在唐朝、宋朝。具體見余扶危、賀官保的《隋唐東都含嘉倉》。
而考古發掘出的含嘉倉一個糧窖還留有已經炭化的穀子50萬斤,這些穀子是宋朝存進去的,並非隋朝存進去的。
含嘉倉大規模儲存糧食,不是在隋朝,而是在唐朝、宋朝。可以用其他理由說隋朝的富裕與強盛,但是,用含嘉倉存糧去說「由此可見隋朝的富裕與強盛」,就錯的嚴重了。何況,隋朝的富裕強盛,早就被隋煬帝楊廣造成大亂敗壞了,沒留給唐朝。

有個荒謬謠言說隋朝存糧吃到了貞觀年間、構成貞觀之治的經濟基礎。接下來反駁這個謠言。
隋文帝時號稱存的可以吃五六十年的糧食,那麼多糧食是屬於大規模儲存糧食,其正常儲存年限只有2到4年,(即使現代遠比古代先進的科技條件下,大規模儲存糧食的正常存儲年限才2到4年,見《糧食質量監管實施辦法(試行)》。隋朝儲存糧食的正常存儲年限是短於現代的),粟存的大規模儲存時間稍長,有達到9年的,接下來說明,即使放寬條件認為隋朝大規模存糧能存5年或9年,也對唐朝沒有多大幫助,更不會構成貞觀之治的經濟基礎。

隋朝時期存下的糧食主要是隋文帝存入的,而從隋煬帝開始消耗巨大的征討、工程時,就難以大規模存入糧食了,而是要大量消耗之前隋文帝存的糧食。(而隋煬帝征討得到的疆域成果也隨著隋煬帝造成的大亂很快丟失了。)
所以,等到隋煬帝末期,隋朝的大量存糧已經有很大一部分被隋煬帝的征討消耗了,這也與《隋書》列傳第三十記載的隋朝」府藏空竭「相符。而剩下的糧食,部分被戰火毀掉,部分也很快被各起義軍、割據勢力消耗,即使還有剩餘,也很快就變質了。 各起義軍、割據勢力要靠亂世里百姓新收穫的糧食生存。李淵起兵後,一邊作戰擴張,另一面在關中等地這些擴張佔據的疆域上恢復農業生產、經濟生產,主要是靠自己治下的百姓生產的糧食。等到李世民的貞觀時期,吃的糧食基本是李淵武德時期生產的、以及李世民貞觀時期生產的。

某些人提出用「替換」「輪換」的方法使唐朝貞觀十幾年的時候仍然吃隋朝存糧、貞觀之治靠隋朝存糧。但是,必須滿足兩個必要條件,才有可能使這種方法成立。第一個條件:隋文帝時期存入的大量糧食,經過隋煬帝時期的消耗、隋煬帝造成的大亂的消耗與破壞,還能剩下相當多的糧食。第二個條件:隋朝末期、唐武德年間生產儲存的糧食能夠替換大量隋朝生產儲存的糧食。 這兩個條件都成立時,才有可能使「替換」「輪換」的方法成立,但是,如果第二個條件成立,就等於說,用不到隋朝鼎盛時的四分之一的人口 在天下大亂的環境下 生產儲存的糧食數量 與 隋朝強盛時多年生產儲存的糧食數量 差不多,這顯然是不成立的。(何況,退一步說,如果這是成立的,那麼就等於說人口凋敝天下大亂時都能生產儲存與隋朝強盛時多年生產儲存的糧食數量差不多的糧食,那麼隋朝存糧就更沒有意義了。)
或許有人認為,既然大亂時期這些生產的糧食無法大量「替換」「輪換」隋朝存糧,那麼只「替換」「輪換」其中一小部分即可。但是這樣的話,能夠「替換」「輪換」的只是大亂時期生產的一小部分,其他的則變質,結果能「替換」「輪換」的數量只保持在大亂時期生產的那一小部分上,實際到了貞觀初期,吃的糧食就已經是唐朝武德年間生產的,而貞觀十幾年的時候,吃的糧食已經是貞觀初期生產的糧食了。 如果這也算吃隋朝存糧的話,那麼按這說法這樣輪換下去,往後,能輪換到宋、元、明、清,直到現在,往前,能輪換到北周、西魏……晉、魏蜀吳、東漢、西漢…… 按這說法,宋、元、明、清直到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成了吃唐、隋、北周、西魏……晉、魏蜀吳、東漢、西漢…… 中任何一個王朝的存糧了,可見這說法是很荒謬的。所以用這種「替換」「輪換」的方法說吃隋朝存糧是很荒謬的。

而且第一個條件是否成立都有問題,隋文帝存糧的大量糧食,經過隋煬帝的各種征討的消耗、隋煬帝造成的大亂的破壞與消耗,其中有隋末農民起義軍(如李密翟讓瓦崗軍等)、軍閥(如劉武周、梁師都、薛舉等)開倉賑濟百姓等等(這種情況的賑濟百姓往往恣民所取,導致百姓拿的糧食超過其力所能運回去的量 ,不得不將大部分糧食拋棄在路邊的荒郊野地)。經過這樣的消耗與破壞,隋文帝那龐大的存糧也沒有多少能留給唐朝了。
所以第一個條件也很難成立。而第二個條件根本不成立,所以用這種「替換」「輪換」的方法仍然不能使隋朝存糧吃到貞觀年間,更無法使隋朝存糧構成貞觀之治的經濟基礎。
所以 隋朝存糧吃到了貞觀年間、構成貞觀之治的經濟基礎 這說法是荒謬的謠言。

而且,實際正如前面列舉的史料所說的,大業中年隋朝就已經「國用不足」、大業末年隋朝已經「無以支給」,大業十二年時隋朝已經「百姓疲勞,府藏空竭」。

--------------------------------------------------------------------------------------------------------------------------

各種頻繁的徭役,青壯年勞動者離開了生產崗位,這是對生產力最嚴重的破壞。「耕稼失時,田疇多荒」,生產力遭到破壞。《隋書·食貨志》說:「天下死於役而家傷於財。..疆場之所傾敗,勞敝之所殂殞,雖復太半不歸,而每年興發,比屋良家之子,多赴於邊陲,分離哭泣之聲,連響於州縣。老弱耕稼,不足以救飢餒,婦工紡績,不足以贍資裝..宮觀鞠為茂草,鄉亭絕其煙火,人相啖食,十而四五。」不僅如此,更加「重以官吏貪殘,因緣侵漁」,以致「百姓困窮,財力具竭,安居則不勝凍餒,死期交急,剽掠則猶得延生,於是始相聚為群盜」。這就是說,在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的情況下,平民百姓為了不被凍餓而死,只有相聚起義了。

隋煬帝一征高句麗,就出現了王薄起義、瓦崗起義、孫安祖竇建德起義、張金稱起義、高士達起義、劉霸道起義等農民起義,
後來又有劉元進、杜伏威、輔公祏等人的農民起義,而隋煬帝不收拾他留下的爛攤子,卻跑到江都醉生夢死,
最終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使隋朝統治崩潰、名存實亡。

--------------------------------------------------------------------------------------------------------------------------
--------------------------------------------------------------------------------------------------------------------------

隋煬帝楊廣,不僅不恤百姓,而且嫉妒文才殺薛道衡,拒聽忠言殺高熲、賀若弼,掩耳盜鈴殺宮女,連幫他繼位立下大功的張衡勸他幾句不要濫用民力也殺!再加出言輕狂逼反楊玄感,如此君王,誅殺賢臣,言者有罪,如再不稱昏君,真不知昏君其為何物了。
至於他那些「功業」,其實是個皇上只要不是個傻子都想去做的。楊廣運氣好,碰北周、陳、隋文帝留下那麼豐厚的遺產,他又是個最愛出風頭的,當然是當仁不讓地要去做啦。既然是皇帝要做,又不管百姓死活,那當然也就能做成啦。直到最後輕狂到眼高手低地來一句「高句麗若降,即宜撫納,不得縱兵」,從此一頭栽在高句麗手下。

--------------------------------------------------------------------------------------------------------------------------

拿隋朝鼎盛時期跟貞觀年間比,不合適。 看看隋朝接手的北周、陳是多麼富足,人口多麼龐大。而隋朝大亂留下的爛攤子人口戶口凋敝銳減到什麼程度。
北周「留給」隋朝約690萬戶以及約690萬戶以外的大量隱漏瞞報戶口(根據歷史學家岑仲勉、楊志玖等人的考證),隋朝吞併陳的戶口,通過大索貌閱等手段清查北周、陳的隱漏瞞報戶口,使開皇年間就達870萬戶(《資治通鑒》:「隋開皇中,戶八百七十萬」),隋朝鼎盛時期達890萬戶,但是,隋煬帝造成隋末嚴重的大亂,隋朝留下200餘萬戶(《通典》記載杜正倫奏「……末年離亂,至武德有二百餘萬戶」),以及內外眾多強敵、破壞空前嚴重、疆域丟失、嚴重分裂的隋末爛攤子。

隋朝人口高速增長,並不是隋朝實際人口高速增長,而是隋朝極力清查北周、陳留下的隱漏戶口,把本來就存在但是沒統計上來的人口戶口清查出來,導致人口戶口高速增長。隋朝頂峰這890萬戶4600萬人,絕大多數是靠清查北周、陳留下的眾多隱瞞人口戶口。

而隋末大亂,只留下200餘萬戶,李淵時期還在戰亂,隋煬帝留下的破壞嚴重的爛攤子也沒那麼快恢復,唐朝貞觀十三年已恢復到3041871戶(凍國棟 《中國人口史》第二卷統計的《舊唐書》諸州戶口數 )。這已經是比較快的恢復了。

而且「貞觀之治」什麼時候成了號稱中國第一盛世了?「貞觀之治」是治世,不是盛世。

隋朝接手北周、陳的豐厚遺產得來的盛世,跟唐朝收拾隋朝留下的爛攤子比? 怎麼不與唐朝盛世時比呢?
李淵起兵時地盤極小,唐朝自己擴張出較大的疆域,自己發展出盛世。
唐玄宗時期,唐朝進入盛世。 而且唐朝在疆域、人口、經濟等方面的頂峰都超過了隋朝的頂峰。

某些人提到隋朝耕地開墾量。但是,畢生從事隋唐史研究的歷史學家汪篯也早就提出隋朝那墾田數不是真實的。
那是應授田數,不是隋朝實際的耕地數。
看看隋朝耕地數的兩個奇葩的數據:「隋開皇九年已墾田地1944萬頃,大業中期已墾田地5585萬頃。」換算成畝,約為「隋開皇九年已墾田地19億畝,大業中期已墾田地55億畝」(若考慮到度量衡的換算,那麼這開皇九年為15億畝、大業中期為43.5億畝,考慮到大業三年曾改度量衡,則大業中期為16億畝,據汪篯《隋唐史論稿》),1957年中國才有16.8萬畝耕地,這還是幾千年發展的結果。
而那幾個隋朝耕地數,要麼遠超1957年的中國,要麼與1957年的中國差不多。但是,1957年的中國,有18%或以上的耕地在遼寧、吉林、黑龍江、雲南、貴州,而隋朝在這些地區幾乎沒有耕地;有約20%的耕地在江南和嶺南,但是隋朝在這些地方只有70萬戶,還有大片地區沒有深入開發;所以隋朝的耕地數是絕不可能超過、也絕不可能接近1957年中國的耕地數,隋朝這耕地數是假的、是被嚴重誇大的。(汪篯《隋唐史論稿》)

實際上,早在《通典》里就提出隋朝這墾田數不是真實的,「恐本史之非實」。
而畢生從事隋唐史研究的歷史學家汪篯,也早就提出隋朝這墾田數不是真實的。

看看其他朝代耕地最多時的數據,
西漢平帝元始2年,耕地面積約8.27億畝,
東漢安帝延光4年,耕地面積約6.94億畝,
明神宗萬曆30年,耕地面積約11.62億畝,
清光緒13年,耕地9.12億畝,
(參考《明神宗實錄》、《光緒會典》、《我國歷代耕地面積的變化》等,)

看人口頂峰,以上幾個朝代的人口都遠超過隋朝的人口,看疆域,西漢、東漢、明朝疆域並不比隋朝小,歷代耕地主要集中的地區,也大多在這些朝代的疆域範圍內,而清朝疆域則遠超隋朝。
但是,隋朝耕地數居然遠超這些朝代。超過漢朝還有可能,但是,竟然遠超明朝、清朝。要知道,明朝、清朝的技術遠超隋朝,而且明朝、清朝的南方的開發程度也遠超隋朝。
可見,隋朝墾田數是假的,是被嚴重誇大的。

根據歷史學家王仲犖的《隋唐五代史》,唐朝農業有很大發展,水利事業、農業生產工具也有很大發展,耕地面積增多,畝產量增加;手工業、商業也有很大發展。

--------------------------------------------------------------------------------------------------------------------------
--------------------------------------------------------------------------------------------------------------------------

魏晉時期,已經有了五省六部,到了周隋時期,因為其中兩省太無用,而演變成為三省六部。 在唐朝,已經開始想兩省轉變。 到了宋朝,三省已經名存實亡,雖然名為三省,但是實質是一省,而且主要只能已經被轉移到其他機構。六部繼續沿用,但是六部不是隋朝開始的。
何況,三省六部制不是隋煬帝開創的。
隋文帝開三省六部制,但是唐太宗實際完成了三省六部制、即三省平行。

關於科舉制,前面已經說了,隋煬帝所謂的「科舉」,沒有做到原則上允許投碟自進,而是仍然需要公卿大臣或州郡長官的推薦,隋煬帝的詔書里也說要「五品以上」官員推薦。所以沒有打擊貴族、門閥、士族的作用,更不會讓貴族、門閥、士族站在隋煬帝的對立面上。

所以,所謂的「科舉制和三省六部制的確立讓天下士族站在了隋煬帝的對立面上」,純粹是胡扯,是與事實矛盾的意淫。

士族陽奉陰違、甚至暗中阻撓? 這又是謠言。實際那麼多士族討好隋煬帝,忠心與隋煬帝,到了某些隋煬吹的嘴裡,反而成了陽奉陰違、暗中阻撓了。人用刀殺了另一個人,然後說不是自己殺的,是刀殺的?
貴族、門閥、士族裡有很多人是忠心於隋煬帝的,甚至到了最後隋煬帝搞的天下大亂的時候,貴族集團的重要人物蘇威仍然忠心耿耿地勸隋煬帝返回京師「深根固本,為社稷之計」,但是隋煬帝卻不聽。
而李淵這貴族,是在隋朝已經被大規模農民百姓起義搞的統治崩潰、名存實亡的情況下,在再不起兵就只能給隋朝陪葬的情況下,才起兵。 實際是隋煬帝楊廣造成大亂,造成了繼續忠心於楊廣就只有死路一條的局面,別人才起兵。
隋煬帝楊廣過度殘暴的征斂、統治,導致竇建德、瓦崗軍、杜伏威輔公祏等等大量百姓農民起義,隋朝統治崩潰、名存實亡。唐朝的天下實際不是取自隋朝。 李淵起兵時幾乎只有太原一地,之後李淵李世民等人攻滅眾多割據勢力、內外強敵,自己擴張打下了天下。

隋煬帝楊廣既是暴君,又是昏君。隋煬帝楊廣,拒聽忠言殺賢臣高熲、賀若弼等人,不顧百姓死活而過度殘暴征斂,嚴重的分不清主次,為了征高句麗,連廣大百姓的死活、國家的存亡都不顧,隋煬帝楊廣造成大亂之後,不收拾爛攤子與惡劣局勢,反而到江都去醉生夢死,各種表現充分說明隋煬帝楊廣既是暴君,又是昏君。
隋煬帝看到了什麼?前面的眾多內容早就說明過了,隋煬帝根本沒看到隋煬吹所謂的「看到這些」。實際上,隋煬帝志大才疏,靠著揮霍北周、隋朝文帝留下的豐厚遺產為所欲為,還誤以為是他自己的個人才能多麼強,然而事實卻狠打了他與隋煬吹們的臉,短短數年就造成極其嚴重的大亂,不僅亡國,還把前人留下的豐厚遺產、強大帝國敗壞成了爛攤子與惡劣局勢。

歷史早已打了隋煬帝與隋煬吹們的臉。大量百姓起義早已狠打了隋煬帝與隋煬吹們的臉。史料以及歷史大家的論證也早已說明過了。
反倒是某些磚家隋煬吹還在給隋煬帝洗地。隋煬吹們以為有用么?可笑。

--------------------------------------------------------------------------------------------------------------------------

隋煬帝的政治理想?揮霍北周、隋朝文帝留下的豐厚遺產為所欲為么?
隋煬帝造成隋末大亂,嚴重破壞了社會。人口戶口銳減到200餘萬戶。 但是士族門閥的勢力並未衰減到幾乎不可察覺。 實際在唐朝前期,士族門閥貴族門閥仍然有一定的勢力。士族豪門貴族門閥沒落,要到唐朝後期、唐朝末期了。

隋朝楊堅開三省六部制。唐朝李世民實際完成了三省六部制,即三省平行。李世民還有五花判事、死刑復奏等等制度設計。
【士子應舉,原則上允許『投牒自進』,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長官特別推薦。這一點應是科舉制最主要的特點,也是與察舉制最根本的區別】,隋朝、隋煬帝沒有做到原則上允許『投牒自進』。唐朝開始做到了原則上允許『投牒自進』,這才使得小地主階層崛起,社會晉陞通道打開。

隋煬帝造成嚴重大亂,敗壞了北周、隋朝文帝留下的豐厚遺產、強大國家,人口戶口銳減到約200萬戶,留下爛攤子與惡劣局勢,嚴重分裂內戰、外敵崛起,連吐谷渾都返回故地還攻打隋朝河右,隋朝郡縣卻防禦不了,而dong突厥崛起到「戎狄熾強,古未有也」的程度,把隋朝中原的部分地區納入勢力範圍,突厥可汗想效法拓跋道武帝入主中原……隋朝的制度在隋煬帝手裡都維護不了社會穩定和諧,反而是隋煬帝造成嚴重大亂,使華夏面臨突厥吐谷渾等N胡亂華的危險。等到李淵李世民等人擊敗眾多強敵,統一,又打敗突厥、薛延陀等外敵,才使國家成為強國。

--------------------------------------------------------------------------------------------------------------------------

至於拿唐太宗開先例瞎改歷史給隋煬帝洗地,則錯的嚴重。漢武帝取孝景及己本紀覽之,於是大怒,削而投之。東漢直接讓皇后寫起居注。光武帝劉秀的本紀是他的兒子漢明帝劉庄親自關懷下所寫的。劉庄的起居注是由他的皇后所寫的。前秦苻堅也曾改史。 現在史學家仍然有人認為唐太宗是否改史仍需研究,不一定改史;而認為唐太宗改史的,也是認為改的是太原起兵李淵李建成李世民之間功勞分配問題以及玄武門之變,而不是擴大化的隨便說改其他的事。

至於隋煬帝,《隋書》里可是說了隋煬帝不少好話。 而隋煬帝造成的嚴重破壞,還用黑? 莫非把那些被隋煬帝逼的活不下去而大規模起義的百姓當不存在?

在李淵起兵之前,隋朝已經被各種起義搞的統治崩潰、名存實亡了。李淵李世民的江山是擊敗眾多強敵、自己擴張打下來的,而不是取自隋朝。李淵起兵時只有太原一地。 唐朝、李淵、李世民的正統地位、合法性(以及某些人所謂的天命所歸),來自唐朝、李淵、李世民擊敗眾多強敵、統一、平定隋末亂世,所以唐朝、李淵、李世民都沒必要歪曲、抹黑楊廣。

何況,楊廣本來就有很多過度殘暴、昏庸的行為,而楊廣那些所謂的功績很多是被過度誇大的,很還有很多是其他朝代、其他人的功績被挪用給了楊廣,這不僅是唐代史料證明的,也是五代、宋代等等歷代史料證明的,古代史料、現代歷史大家的考證都證明了的。

如果唐朝官方寫的《隋書》黑了楊廣的話,那麼民間野史里的楊廣應該比《隋書》里的楊廣好。但是實際卻正相反。 民間野史里的楊廣,比唐朝官方寫的《隋書》里的楊廣,更垃圾。

何況,《隋書》作為信史中的地位和準確度是歷史學界公認認可的。

而且後世《資治通鑒》與後世其他史書里記載的楊廣、以及現代歷史大家考證的楊廣,並不比《隋書》里的楊廣好。

相比而言,隋煬帝楊廣沒損害知識分子階層、士人階級士族階層、貴族階層的利益,但是隋煬帝楊廣嚴重損害了絕大部分平民百姓的利益。

唐太宗根本沒看起居注。
唐太宗想看起居注(並不是《大唐創業起居注》),卻被阻止了,唐太宗沒看起居注,更沒改起居注等史料。唐朝不僅沒有大規模的文字獄,而且幾乎沒有文字獄。唐太宗看的是國史,卻沒看當時包括起居注在內的其他史料,更沒改包括起居注在內的其他史料。唐太宗無法知道哪些史書會留到後世、哪些史書會失傳。如果唐太宗改了國史,那麼起居注以及其他史料就會與國史矛盾,仍然是改不了史。唐太宗沒改史。

某些人拿著「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這種話去隨意否定史料證據,然後給楊廣洗地、過度吹捧楊廣,真是荒謬。這些人是失敗者意淫歷史啊,想讓歷史被失敗者的意淫代替么。

--------------------------------------------------------------------------------------------------------------------------

隋煬帝逼的百姓沒活路紛紛起義。隋煬帝造成天下大亂人口戶口銳減四分之三以上。請問,隋煬粉們哪個願意自己全家全族死四分之三以上去滿足隋煬帝的為所欲為?

看君主接手的是什麼,留下的是什麼。
如果一個君主接手的是大亂的爛攤子,那他留下一個爛攤子,別人也難以苛責他。但是楊廣接手的是前人留下的外無強敵、內部人口眾多貯備雄厚的狀況良好的隋朝,卻被隋煬帝折騰的民不聊生,天下大亂「臣觀自古以來,未有如隋室喪亂之甚」,「古來雖復時遭喪亂,未有如隋日者」,被隋文帝分化整垮的突厥在隋煬帝時期再次崛起,並且極其強大達到「戎狄熾強,古未有也」的程度,還曾一度把隋煬帝圍在雁門,隋煬帝脫險後至死沒報此仇。
隋煬帝接手北周、隋朝文帝幾代人留下的豐厚遺產,但是隋煬帝楊廣造成嚴重大亂,敗壞了北周、隋朝文帝留下的豐厚遺產,人口戶口銳減到約200萬戶,疆域大量丟失、嚴重分裂,內外眾多強敵,嚴重分裂內戰削弱了華夏,連吐谷渾都返回故地還攻打隋朝河右,隋朝郡縣卻防禦不了,而dong突厥崛起到「戎狄熾強,古未有也」的程度,把隋朝中原的部分地區納入勢力範圍,突厥可汗想效法拓跋道武帝入主中原……楊廣留下的是隋末爛攤子與惡劣局勢,華夏面臨突厥吐谷渾等N胡亂華的危險,楊廣是既罪在當時,又罪在千秋。多虧李淵李世民等人擊敗眾多強敵,改變了惡劣局勢,阻止了其「罪在千秋」。


好吧……看到評論里的回復,這裡得再改一下。說董卓被黑確實有些過了,歷史上的董卓進京之後遠比演義里要殘暴的多。這裡並不是想為他老了之後的的事迹平反,我只是覺得我們更應該了解一下年輕時候的董卓是什麼樣子,究竟又是什麼逼迫他發生了這樣的轉變,而從頭到尾對他徹底的否定對他來說也確實不公平。

少好俠,嘗游羌中,盡與諸豪帥相結。後歸耕於野,而豪帥有來從之者,卓與俱還,殺耕牛與相宴樂。諸豪帥感其意,歸相斂,得雜畜千餘頭以贈卓。——&<三國志&>

年少時候的董卓遠不是同齡的曹操袁紹這種紈絝子弟能比,領軍作戰能力吊的一比,但是因為這貨確實不懂怎麼治理國家,一心想要亂世之人太多,最後出力不討高在歷史上落得了這樣的名聲。網上有一篇蠻詳細的:

談董卓之前先簡單介紹一下涼州。


漢朝的涼州地處西北邊陲,土地貧瘠,並長期與游牧民族交戰。涼州人以射獵為業,居無定所,過著刀口舐血的生活。涼州的地理環境加上東漢末年的動亂,孕育了一批軍事人才,董卓就是其傑出代表。

董卓字仲穎,隴西郡臨洮縣人。董氏屬當地豪族。《三國志》說,董卓臂力過人,身背兩弓,騎馬賓士之際,能左右開弓。說明其力量之強和騎術射術之精。同書又說,董卓好遊俠,在家鄉有相當的知名度,並且在游牧民族中都頗有威名。郡太守和州刺史都欣賞他的武勇,都曾招他作官。董卓在擔任地方武官時,在與盜賊和游牧民族的戰鬥中充分顯示了其軍事才華,並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董卓在擔任涼州兵馬掾時,既要指揮作戰又要幫助長官進行戰時的謀劃,說明其並非有勇無謀。

桓帝末年董卓以「六郡良家子為羽林郎」(《後漢書.董卓傳》)。六郡指天水、隴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此六郡都屬於與游牧民族交界地區,此地人多驍勇。良家子指非巫醫、商賈、百工。羽林郎是皇帝的衛士。這次經歷是董卓一生中的重大轉折。被選為羽林郎說明董卓的能力和名聲被中央政府所重視。從此以後董卓逐漸擔任東漢中央政府的高級武官,而非地方的基層武官。更重要的是他逐漸掌握了一隻屬於自己的精銳的涼州兵。

董卓當上羽林郎後不久,在洛陽受到中郎將張奐得推薦,回到涼州,以軍司馬的職位隨張奐參加了對羌族的戰爭。董卓與司馬尹端並擊羌軍,大破之。擊斃羌族首領,斬首萬餘級。戰爭結束後,董卓「拜郎中,賜縑九千匹」。董卓說,自己雖有指揮之功,但作戰還是要依靠士卒,於是,董卓把這九千匹縑全部分給了吏卒。這段史實說明董卓不但善戰,而且具備作統帥的風度。這也是董卓日後成為西涼軍閥首領的重要原因。此後董卓「數討羌胡,前後百餘戰」。其間,董卓曾討黃巾失敗,被免官。但董卓善於鑽營,賄賂十常侍,當涼州戰事再起,董卓又被起用。東漢政府為了鞏固西北邊防,需要董卓這樣的人。董卓的存在確實鞏固了涼州的防務,但由於董卓長期在涼州作戰,其在涼州的實力和聲望已超過了東漢政府,於是逐漸不受東漢政府節制。

董卓手握重兵,東漢政府當然對其不放心,先後兩次要董卓到洛陽來任職,藉以奪其兵權。董卓擁兵自重,挾羌胡以威脅東漢政府,拒不來京,更不交出軍隊。這種形勢下,東漢政府想讓皇甫嵩以武力解決掉董卓,董卓屯兵河東郡以觀東漢政府的變化。東漢政府終於還是不敢發難,可見董卓當時的軍勢已頗為強盛。

189年,大將軍何進為誅宦官召前將軍董卓進京。為了正確評價董卓進京後的作為,先要了解東漢末年的形勢。


[ 轉自365知識網 365知識網 - 每天進步一點點! 知識365見識天天有。 ]

東漢有一個特點,地方豪強的勢力很大。因為輔佐劉秀奪得天下的大都是豪強,奪取天下後他們的勢力到了鞏固和加強。劉秀作為開國皇帝想丈量全國的土地,但因為地方豪族的反對而作罷,可見地方勢力之強。到了東漢後期,中央政權衰落而地方勢力加強,中央政府漸漸喪失了對地方的控制權。東漢的官員從地方名士中選出,名士代表的是地方豪強勢力,所以皇帝也基本上被官僚給架空了。皇帝為了維護中央政府壓制官僚集團而起用宦官。東漢末年的「黨錮之亂」表面上是名士與宦官的爭鬥。其實就是中央政府與地方豪強的爭鬥。

大將軍何進作為外戚當然是屬於皇帝一邊的,他扮演的是皇帝與名士調解人的角色。他拉攏名士,誅殺宦官希望能維持東漢政府。他還希望能得到西涼軍閥董卓和并州軍閥丁原的支持,於是召其進京。董卓還未到洛陽時,洛陽已發生變亂,何進被宦官所殺,宦官被以袁紹為代表的名士所消滅。到此為止,皇帝在與名士的鬥爭中已經徹底失敗,他所依靠的勢力已經被消滅乾淨,可以說東漢政府已經滅亡了。說東漢因為董卓的存在而滅亡是毫無道理的。只是董卓在東漢王朝只剩一個空殼的時候接管了東漢政府而已,而董卓連這層空殼也沒有碾碎。

正當東漢政權搖搖欲墜時,董卓率領他的西涼騎兵來到了京師洛陽。董卓剛到洛陽時,洛陽的武裝力量主要有何進為討黃巾在全國各地募集的軍隊,車騎將軍何苗(何進之弟)的部隊,武猛督尉丁原率領的并州軍和董卓的涼州軍。在當時混亂的局勢下,董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收編了在洛陽的武裝。董卓先派其弟董旻誘使何苗的部下吳匡殺掉何苗,何進、何苗的部隊群龍無首隻有任董卓收編。然後董卓誘使呂布殺掉丁原,扶植呂布為并州軍閥的新首領,於是基本上招降了并州軍。至此手握重兵的董卓成為了唯一在京師說話算數的人,並順理成章的接管了東漢政府。董卓的手段雖然有些卑劣,但其作為足見其政治手腕和行事的魄力。名士們對這一變故顯得有些措手不及,他們顯然低估了董卓的能力。不過名士的立場還是很鮮明,他們都是反對董卓的,其少壯派的代表人物袁紹、袁術、曹操離開了京都洛陽以尋求發展。

董卓上台以後,廢少帝、立獻帝這可能是他名聲臭的最主要原因了。其實當時的情況下,換了誰控制東漢政府都不會把皇帝當回事。因為東漢政府已經是一塊朽木,不再有重生的可能,當時喊著振興漢室的不是偽君子就是書獃子。董卓廢少帝立獻帝有其充足的理由。少帝為何太后所生,獻帝為王美人所生,董太后所養,董卓與董太后是遠親。何太后的弟弟何苗死在董卓手裡,與董卓勢如水火,而且在東漢太后有攝政的權利。董卓廢少帝殺何太后一方面是為了自保;另一方面立獻帝以外戚身份輔政就名正言順了。董卓廢少帝立獻帝完全是形勢使然,是無可厚非的。

董卓控制政府後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處理與名士的關係。他的做法與何進差不多,拉攏名士。他所提拔的人也與何進提拔的大同小異,但名士並不買賬。本來他們就不服中央政府的管,更現在何況控制中央政府的是董卓這樣「久習夷風」的「邊弊之人」,於是他們就可以名正言順的自立了。恰恰是那些董卓提拔到地方任職的名士們結成了反董卓同盟軍。雙方的戰爭並沒有分出勝負,盟軍並沒有動搖董卓的統治。但董卓認為將政府置於敵軍附近比較危險,於是要將都城遷到他勢力範圍內的長安。但如果就這麼走了,洛陽可能成為反董勢力西進的根據地,於是他一把火燒掉了洛陽。雖然這樣做很殘酷,但在戰爭年代,出於戰略的考慮燒城也是很正常的。

董卓遷都長安後,守住潼關,擁有潼關以西的地盤,進可攻退可守,在戰略上處於有利地位。事實上,在涼州軍與關東軍的衝突中,涼州軍始終處於優勢。不過,在董卓接受了京都的奢靡生活後,他似乎已經被腐蝕掉了,他已經不再是一個剽悍的涼州武士,也不再有年輕時的抱負與衝勁了。即使如此,關東軍也不能把他怎樣,董卓的覆滅是因為他沒有協調好內部的矛盾。董卓的軍隊主要分為涼、並兩派。涼州派有李傕、郭汜、胡軫、樊綢、張濟等人,并州派主要有呂布、張遼、李肅、楊奉。次外,董卓麾下還有一孤獨的名將遼東徐榮。


如前所說,董卓利用呂布殺死丁原,兼并了并州軍。丁原死後,呂布成了并州軍的首領。董卓是很信任呂布的,與他「誓為父子」,但并州與涼州兵的關係卻十分緊張。并州軍被兼并,是不會完全甘心的,然而又處於被壓抑的地位。而涼州軍以勝利者自居,沒有把并州軍放在眼裡,甚至對呂布也是如此。董卓曾派胡軫為主將,呂布為副將攻打孫堅。胡軫揚言要殺了呂布以整肅軍紀。不論胡軫是否會真的動手,他這種嚴重的挑釁必然會引起呂布和整個并州軍的仇恨。結果還沒和孫堅交戰,董卓的部隊因為內訌不戰自潰。這麼大的事董卓肯定會知道,但他似乎並未採取什麼措施以緩和涼州軍和并州軍的矛盾。也許他找不到什麼好辦法,也許在他看來象他們這樣的武夫爭執甚至鬥毆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過去就沒事了。但呂布對涼州軍的不滿卻與日俱增。董卓是個直率的人,他不會隱瞞自己的好惡。呂布曾經使董卓不滿,董卓就拿起短劍向他擲去,呂布雖不敢發作卻懷恨在心。而且呂布曾和董卓的婢妾私通,呂布內心更加不安。

在東漢政府身居高位,卻對董卓陰懷不滿如司徒王允等人看出並利用了這個矛盾。王允利用與呂布同鄉的關係極力拉攏呂布,目的很明顯,借刀殺人。涼州軍和并州軍矛盾激化,呂布對董卓不滿而又內心不安,加上王允的挑唆,呂布終於下定了決心殺掉董卓以自立。王允、呂布利用涼州軍主力在關東討伐袁紹的機會,刺殺了董卓。董卓死後,并州軍被涼州軍趕到了關東。呂布在曹操的打擊下滅亡,張遼率一部分并州軍投降了曹操。涼州軍在董卓死後沒有統一的指揮,關中的涼州軍在不斷的內耗中漸漸消亡,宛城的張綉部也投降了曹操。

無論史籍還是小說,都喜歡對董卓的殘暴無道大肆渲染,即使史籍上寫的都是事實,也不能簡單的否定董卓。如前所述,董卓廢少帝立獻帝是出於政治上的需要,燒洛陽是因為戰略上的需要。至於擄掠百姓這種事無論是西涼軍、關東軍或是黃巾軍都會幹。以今天的眼光看,擄掠百姓是很不人道的,但在三國那種戰亂時代卻是很平常的事。其實董卓被罵了一千多年,並非因為他的所作所為,主要是因為他是一個失敗者。董卓生於涼州長於涼州,又沒讀過什麼書,董卓雖是漢人,但他在性格上更象游牧民族而與中原文化格格不入。而董卓這樣的「蠻夷」居然敢「挾天子以令諸侯」,那些讀書人當然對其恨之入骨,而歷史正是由那些讀書人寫的。同樣是廢皇帝,尹、霍卻被人推崇。被蒙古鐵蹄毀滅的城市和被殘殺的百姓的數量絕對比涼州軍毀、殺的更多。但卻很少聽人罵鐵木真。如果董卓消滅了關東軍統一了中原,那麼歷史對他的評價會決然不同。到時,自然會有大批的讀書人為他歌功頌德。而董卓殘暴的行為也不會有人會管了。可惜董卓只是一介武夫。他在政治鬥爭和耍陰謀詭計方面比讀書人差多了,所以會被王允和呂布除掉。對於一個失敗者,他即使有功績也會被抹殺掉。


365知識網所有文章歡迎轉載,但務必註明出處,並保留365知識網 - 每天進步一點點! 知識365見識天天有。鏈接。


三國演義好歹能37開,火鳳燎原大概不是99和1開?

為了漫畫也能在知乎上開提問也是醉了。

關於前面的問題已經有大觸回答了。關於呂布的問題的話,能夠大概的再談談。

呂布屌不屌三國志中沒有太多的筆墨,相反,三國志中我覺得最屌的應該就是關爺的千軍萬馬中刺顏良。這可能是三國志中唯一一個斬上將的記錄了。

雖然說演義中二爺很吊,但是好歹別人都是有根據的,二爺刺了顏良,才能在三國演義中斬顏良誅文丑。

二爺好歹也是有絕北道之功,而後降于禁,擒龐德,演義中水淹七軍也算無可而非。

呂布在三國志中大概是個什麼形象?

被董卓誘惑進而咔擦一下手刃丁原,演義冤枉沒?
與董卓的婢女有所私通,進而畏懼董卓
而後被王允一挑撥,咔擦一下,再度手刃領導。

投袁術被拒絕,戰張燕而恃功縱容部下掠奪搶劫,殘暴無仁的領袖,你覺得如何?

襲兗州而被趕,投劉備而奪其地,你覺得呂布是不是屬於一個好人啊?

手下造反自己倉皇無斷不能振臂高呼鎮壓內亂,只能帶著家屬灰溜溜的躲進高順軍營,然後靠著曹性高順來評定內亂,你是不是覺得呂布碉堡了?

至於最後和袁術藕斷絲連,分分合合的糾紛故事就不多說了。畢竟到了呂布末期了,要給別人點面子。

你看完三國志關於呂布的部分之後,你覺得羅灌水黑了呂布哪裡了?

黑呂布賣主求榮手刃丁原?

黑呂布私通婢女畏而手刃董卓?

黑呂布投其軍而奪其地?

當然,呂布在戰張燕的那段時間,表現很屌,羅灌水沒寫進去,當然可以認為他在黑。
————————————————

「賣主求榮殺丁原,又被美人計迷惑殺董卓。真心覺得一個有勇無謀的人當不了指揮千軍萬馬的將軍」

確實,指揮千軍萬馬的將軍在內亂的時候只能帶著家屬躲進其他將領的軍營。

壯哉我奉先,要不要給你搜搜其他名將炸營的時候是怎麼反應的?

或許不用了。


「其實比較討厭羅灌水的《三國演義》。洗腦了大部分人,都以為呂布有勇無謀。」這句話真是醉了,羅貫中冤死了,他在三國演義中明顯在美化呂布,試想如果沒有三英戰呂布,沒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這句話,呂布名氣能有這麼大?還一度被吹為三國第一武將,事實上我認為歷史中的呂布不僅無謀,「勇」也不咋地。
最後建議你不要羅灌水羅灌水的叫了,對於古人,還是要有起碼的尊重。


【一】陳世美

陳世美的朝代比包公早很多,是個非常好很有名的清官,只是得罪了權貴而被傳成了一個遭後世唾罵。

在陳世美的家鄉,現在還有人去祭拜他。

【二】周瑜

其實三國演義里周瑜被諸葛亮氣得吐血而死是羅貫中胡扯的,原因在於羅屢試不第並遷怒於某周瑜的後人,故在書里意淫泄憤。

事實上現在周瑜的族人還有族譜,證實此說純粹造謠。

另外很多人也都知道,羽扇綸巾其實是周瑜的代表形象。


【三】李啟銘

李剛之子李啟銘。


高長恭(541年——573年),又名高孝瓘、高肅,祖籍渤海調蓨(今河北省景縣),神武帝高歡之孫,文襄帝高澄第四子,生母不詳,南北朝時期北齊宗室、將領,封爵蘭陵王。

在邙山之戰後,北齊後主高緯對高長恭說:「這樣衝進敵陣之中,如果不小心發生意外怎麼辦?」高長恭回答說:「國事就是我們的家事,在戰場上我不會想到這個。」而後主高緯因為他說的「家事」,又聽到士兵們唱的《蘭陵王入陣曲》,便開始猜忌高長恭。

定陽之戰時,高長恭代替段韶的職務統率軍隊,但是常常收取賄賂,聚斂財物,他的親信相願問他說:「大王受到朝廷的重託,為什麼要如此貪心呢?」高長恭沒有回答。相願繼續說:「是不是因為邙山之戰大勝,您害怕功高震主,遭受忌妒,而要作令人看不起的事情呢?」,高長恭回答說是。相願說:「朝廷如果忌恨你,這件事情更容易被當成是罪名,這不是躲避災禍而是招來災禍!」高長恭哭著俯身向相願詢問解決的計策,相願說:「您之前已經立下戰功,這次依然打勝仗,聲望太大,最好假託有病在家,不要再管國家的政事。」高長恭聽從他的計策,但是沒有辦法成功隱退。等到朝廷對陳朝用兵,高長恭恐怕再次被任命將軍,嘆息說:「我去年臉上長癰,現在為什麼不發出來!」從此有了病也不肯醫治。

武平四年(573年)五月,後主高緯派遣使者徐之范送毒酒給高長恭,高長恭對他的王妃鄭氏(蘭陵王妃)說:「我對國家如此忠心,哪裡有辜負皇帝,而要賜我毒酒?」鄭氏回答說:「為什麼不親自當面去跟皇帝解釋呢?」高長恭說:「皇帝怎麼可能會見我?」於是就飲毒酒而死。死後朝廷追贈為太尉,謚號武。


李鴻章


作者:marcos
鏈接:如何評價李鴻章? - marcos 的回答 - 知乎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歷史上被冤枉誤會的人物有很多,因為政治就是骯髒的,充滿了謊言和成王敗寇。但如果說為哪一個人澄清誤會和冤枉,更有助於我們認識自己的國家,以及自己國家的近現代歷史,我認為非李鴻章莫屬。

先大概總結一下李鴻章的一生。他一生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也就是青年求學階段,中年鎮壓太平天國和辦洋務階段,和晚年外交階段。我們先看青年求學階段。

李鴻章生於1823年(道光三年)。1840年中秀才,1844年中舉人,1847年中進士,列二甲第十三名(其實進士他是考了兩次的,第一次沒中,相當於復讀了一次)。

這裡面科普一下古代的教育和官員選拔制度,有人簡單的把秀才、舉人和進士對應為當今的小學生,中學生和大學生,其實是誤解。一般人中秀才時,已經大於15歲(個別天才如明朝重臣楊廷和十三歲中秀才不算),而且秀才是考取功名的資格,所以應該對應當今的高中生;

舉人顯然不是中學生,因為舉人可以做官。如果你是舉人,你就獲得了補缺資格,如果哪個地方政府上有缺,正好輪到你了,你就可以上任。世人稱舉人為「舉人老爺」,就是說中了舉,基本上可以做官吃皇糧了,否則,范進在中舉後也不會高興地瘋掉。然而舉人只能做地方官,而且級別一般不超過縣令,以後陞官也比較困難。左宗棠就是舉人出身,所以他對此非常自卑,別人也經常以此嘲笑他。如果不是清末亂世,有機會參軍鎮壓太平天國,左宗棠到死混個知府(市長)就不錯了。所以說,舉人相當於今天的大學本科畢業,可以在體制內謀得一個小位置。

而進士明顯要高於大學生,我們看每年錄取數量就知道了。以清光緒癸卯科為例,共錄取進士360人:一甲3人,二甲183人,三甲174人。也就是說,李鴻章的二甲第十三名,實際上是全國高考加公務員考試第十六名(一甲固定只有三人),選庶吉士(獲得了公務員資格),入翰林院編修(中央公務員的候選人)。所以說,考上進士,意味著你在全國範圍內的考試中取得至少前300名的成績,相當於當今的重點大學博士畢業。而李鴻章的前16名成績,實際上相當於清華、北大的博士畢業,進中央當公務員是不成問題。對比當今,不說大學本科生,就是博士生,每年也不止300名。因此,進士對應當今的身份,應該是重點大學博士,並且通過中央公務員考試的人。值得補充的一點是,民國初年進行教育改革時,直接將進士改為博士(當時沒有碩士的概念,西方也沒有把碩士當做一個非常正式的學位,而叫postgraduate,就是本科後)。

所以李鴻章在青少年時期,科場順利,相當得志,寫下「一百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的豪言壯語,也在給母親的家書中提到「兒在京時,未嘗敢背廷訓而稍涉浮華也」,來勉勵自己。我相信,知乎上有不少重點大學的畢業生,回想自己當時考上大學,揮斥方遒,立志報國的心態,你就能了解李鴻章當時,是不可能在主觀上想當一個賣國賊的。

他入京後,結識了很多名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曾國藩,也正是曾國藩將他帶入鎮壓太平天國,以軍功晉陞的非正常陞官渠道上。如果他不出去打仗,最後沒有手握重兵,是不可能混到大學士的地步的,頂多當個尚書、侍郎的部級幹部就不錯了。

李鴻章於1853年正式派出組建「團練」,開始了人生第二階段。所謂團練,是清政府在鎮壓太平天國和捻軍時使用的非正規軍事組織。因為八旗、綠營已經腐朽不堪,屢戰屢敗,清廷不得不要求各地官員、士大夫回到自己的家鄉,組建團練,說白了是私人武裝,兵隨將轉,兵為將有的地方民兵組織。其中最著名的是曾國藩的湘軍,還有日後李鴻章的淮軍,左宗棠的楚軍等。

李鴻章團練的最大功勞,是於1855年收復了廬州,朝廷「奉旨交軍機處記名以道府用」,也就是說,李鴻章升到了地市級幹部,享受相關待遇,但是沒有實際任命是哪個市政府。1857年父親去世,按照規定,回家守孝三年(丁憂),結束了5年的團練生涯。後來發生了一些事,比如加入曾國藩幕府,彈劾逃跑的湖南巡撫翁同書並導致其入獄(翁同龢的哥哥,工部尚書翁心存的兒子,從此與翁家結仇),與曾國藩發生爭執的祁門事件等等。

咸豐十年也就是公元1860年,對於清政府來說是糟糕的一年,外有第二次鴉片戰爭,火燒圓明園,內有太平天國攻破江南大營,進逼上海。但對於李鴻章來說,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因為朝廷允許他自立門戶,組建淮軍,保衛上海。經過多方運作,1862年淮軍組建完畢,大概有近一萬人,其中主力是安徽人,還有太平軍的降將程學啟,以及曾國藩友情贈送的一兩千湘軍。

1862年,李鴻章在上海士紳的財力支持下,洋人的軍事支持下和朝廷政府的支持下(授予署理江蘇巡撫,不久實授,正式成為省部級幹部)進駐上海。後來成功保衛上海,並進攻蘇州、常熟等地,進而圍攻天京(南京)。在此期間,發生了一個極具爭議性的事件,表現出了李鴻章心狠手辣,油奸耍滑的能力,也改變了他對洋人的心態,這就是蘇州殺降事件。

簡單說,就是淮軍打到了蘇州,蘇州守將慕王譚紹光被手下八人殺死,他們準備開城投降,李鴻章也同意了,但是在進城後,立刻處死八王,及其親信部隊近兩萬人。這在當時國際上引起了很大反響。李鴻章顯然是深諳中國歷史,尤其是前朝歷史。李自成、張獻忠等在明末起義時都曾多次投降,明朝多次有機會將其處死,但卻放走。日後又反,召集流民,又組建了幾十萬大軍,最終成為攻入北京,滅亡明朝的一支力量。為了不讓投降的太平軍成為阻擋進攻天京的軍隊,他痛下決心將其屠滅。電影《投名狀》中龐青雲殺降那一幕,就來自於此。然而真實的歷史,遠比電影要血腥的多。

但是,在這一過程中,常勝軍的統領戈登表示不滿,認為虐殺俘虜是違反國際慣例的,甚至揚言要朝廷將其罷官論罪,否則將轉而支持太平軍。李鴻章看到了這一事件的嚴重後果,那就是如果開了此例,將是外國人第一次以武力干涉中國政府內政。慈禧在八國聯軍侵華後,最關心的不是賠多少錢,割多少地,而是洋人是否將她按照禍首懲辦。李鴻章顯然是認識到了這一點,向朝廷上折,痛陳緣由,最終解散了常勝軍,將其排除出中國鎮壓起義的隊伍。

此外,李鴻章第一次認識到,洋人武裝力量的可怕之處。一個區區幾千人的洋槍隊,竟敢要挾幾百萬軍隊、幾億人民的清朝,可見其背後的軍事力量多麼強大。從此,他產生了興辦洋務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想法。進一步看到「目前之患在內寇,長遠之患在西人」。這不得不說,在當時清廷高官中,是非常超前的想法。

蘇州殺降從今天的角度上看,當然是反人道的,但從當時的局勢上看,確實是必要的。 需要進一步指出的是,中國的傳統歷史觀,只要是農民起義,就說成是反封建,反地主的農民革命,表現了農民階級敢於反抗壓迫的精神云云,好像多麼正義。實際上,清廷固然腐敗無能,但太平天國的愚昧和殘忍,遠超人們的認識。舉兩個例子。第一個是西王蕭朝貴和東王楊秀清天父天兄下凡。天王洪秀全自稱是上帝耶和華第二子,耶穌的胞弟,這一宗教地位使得其他諸王對其不敢反抗。然而,西王蕭朝貴在一次會議上,突然口吐白沫,倒地不起。眾人將其救起後,渾身抽搐,說我即是耶穌,天父派我來向你問罪,你洪秀全可知罪乎。洪秀全沒有辦法,只得下跪認罪。認罪過後,蕭朝貴又突然醒來,表示自己毫不知情。東王楊秀清見此法甚妙,也假扮耶和華下凡問罪,洪秀全既然得罪不起自己的哥哥,那更得罪不起老爹。於是在太平天國有記載的下凡事件中,天兄總共下凡兩百多次,天父幾十次,上到國家大事,下到洪秀全的後宮,天父天兄都經常抽出寶貴的時間下凡……

第二件事,就是洪秀全懷疑楊秀清謀反,派北王韋昌輝將東王府圍住,把裡面的兩萬餘人東王的親戚、官員、太監、嬪妃、宮女全部殺凈,後來又信不過韋昌輝,將北王府也屠戮個遍。是日南京城裡血流成河,死亡不下三萬人,這就是著名的1856年「天京事變」

因此,如果說洪秀全在起義之初,還有那麼點匡扶天下,救濟蒼生的理想,那麼到定都天京後,太平天國實際上已經淪為為洪秀全和幾個王爺(主要是北王、東王)實現個人淫樂享受的工具罷了。至於百姓的生活,如何剿滅清妖,以及推翻清政府後的施政綱領,洪秀全他們並不關心。

1864年同治元年,天京陷落。在攻打天京的時候,朝廷派李鴻章帶淮軍增援圍困兩年久攻不下的曾國荃(曾國藩九弟),而李鴻章表面奉旨,實則拖沓了好幾個月,才到達天京,就是為了不搶曾國荃的功勞。這樣既不得罪朝廷,又不得罪曾國藩,事後,曾國藩曾執手向李鴻章表示感激:「愚兄弟薄面,賴子保全」。其用意之老到,正印證了曾國藩對其評價:「我有兩個學生,俞樾拚命做學問,少荃(李鴻章自號少荃)拚命做官。」天京一戰後,李鴻章因功受封一等肅毅伯,賞戴雙眼花翎,真正實現了他「三千里外欲封侯」的豪言壯志,而那一年,他41歲。我認為,從那一刻起,標誌著李鴻章在政治上自立門戶,可以與乃師平起平坐了。然而又因為曾國藩比李鴻章大很多,世人都認為,李鴻章將來必定會青出於藍。

在辦洋務期間,李鴻章的權勢達到人生頂峰,他的職位和爵位有:直隸總督(所有總督之首,只有擔任過此職者才可以稱中堂,比如日後的榮祿),北洋大臣,太子太保,文華殿大學士(正一品,大學士之首,按照清制只授予滿人,對於李鴻章是破例),一等肅毅伯,賞三眼花翎,穿黃馬褂等等。

太平天國被鎮壓後,李鴻章又率淮軍攻滅了捻軍(另一股起義勢力)。此後,又開始興辦洋務。對於這些事情,囿於篇幅,我們不用多講,不論是輪船、鐵路、煤礦、電報、軍工,李鴻章都有涉及,如果說他是推動中國近代化第一人,也不為過。

我們只需要說一說,李鴻章興辦的北洋海軍,就可見一斑了。北洋水師於1888年(光緒十四年)12于山東威海衛的劉公島正式成立,中國政府每年撥出400萬兩白銀給予海軍建設。北洋海軍的鎮遠定遠是兩艘訂購於德國的鐵甲艦,排水量7000多噸,主炮為兩座雙聯裝305毫米克虜伯巨炮,水線裝甲厚度365毫米,要知道在二戰時日本聯合艦隊的旗艦長門號(1938~1943),主炮不過是410毫米。當時在亞洲範圍內,已經沒有軍艦能與之正面對抗了。此外,北洋海軍還有裝甲巡洋艦5、6艘,各種其他軍艦十幾艘,按照《美國海軍年鑒》排名,實力是東亞第一,世界第九。

對於1895年中日甲午海戰,比較正統的說法是,李鴻章堅持「保船制敵」的戰法,貽誤了戰機。其實這種說法也沒有錯。然而我們的教科書精明之處在於,它只說實話,但從不說全。比如毛澤東評價華國鋒說:「你辦事,我放心。」其實後面還有一句話,早已被喬冠華的夫人章含之證實,那就是:「有事找江青同志商量。」

對於當時的李鴻章來說,是不想打仗的,因為他深知中日兩國海軍的差距。自1888年成立以來,到1895年的6年間,由於頑固派大臣尤其是翁同龢的阻撓,以及慈禧挪用海軍經費修建頤和園,北洋水師未添一炮一艦,乃至於上戰場之前才匆忙購買炮彈,很多新購買的炮彈已經裝不進北洋海軍的舊炮了,必須在裝填前用銼刀切短。當時日本購買的速射炮,速度是一分鐘六發,諸位覺得,就算北洋海軍的射速和日軍持平,在裝填之前還要手動加工炮彈,你覺得能達到這個射速么?實際結果是北洋海軍的射速大概是日軍的五六分之一,也就是說,敵軍打你五六炮,你只能還一炮。在北洋海軍成立的6年間,日本勒緊褲腰籌備新式海軍,自天皇以下,所有官員降薪十分之一用以購買軍艦,並且要求軍艦裝備的主炮必須能夠擊穿鎮定二艦的裝甲。先後購買了小兵抗大炮(320mm)的三景艦:松島,嚴島,橋立,和裝有速射炮的浪速、吉野。而對比中國的清政府,慈禧修頤和園總共的費用達三千萬兩白銀,就連每天吃飯,沒有一百個菜都不動筷子。更別提其他官員的用度、浪費和貪污了。鎮定二艦的全部費用是共計280萬,北洋海軍全體更換一次炮彈,僅需60萬兩,如此花費,翁同龢的戶部表示,給老佛爺修園子的錢得留著,北洋海軍一個字兒也不給。可見慈禧修一個園子,可以買20多艘戰列艦!大清不亡簡直天理難容。

在如此的背景下,李鴻章力主避戰求和,認為如果不交戰,北洋海軍尚在,拱衛京畿不成問題,對日本是較大的威懾。等過了一二十年,以中國的體積和國力,一旦富強,是日本不可比擬的。如果匆忙上陣,一旦戰敗,就失去了談判的籌碼。這與毛主席的論持久戰如出一轍。這在談判技巧上是非常先進的以戰求和策略,也即我雖然打不過你,但你要消滅我,需要很大損失。所以咱們坐下來談,我讓幾步,求你別惹我,然後咱們走著瞧。可惜的是,古今中外,有這一想法的,都沒好下場。明末重臣袁崇煥認為明朝國力遠勝努爾哈赤,但目前內憂外患,應該與之議和,先剿滅國內起義軍,再回過頭來進攻後金;日本海軍名將山本五十六在制定作戰計劃時曾提出,應該在局部勝利後,逼迫美國和談,為日本爭取利益。他們兩位的下場是:山本五十六被排擠出軍令部,去當了聯合艦隊司令,說白了就是從董事長被降職為總經理;而袁崇煥被通敵罪論處,颳了三千多刀凌遲處死。

說李鴻章是清政府的替罪羊真是一點不為過。舉兩個例子。第一個是在黃海海戰後,中國損失了四艘巡洋艦,被迫退守威海衛,想依靠要塞和岸防炮防守。李鴻章緊急向周邊督撫求救,要求他們支援威海衛的防守,但這些封疆大吏對李鴻章的如日中天很嫉妒,都以各種理由拒不派兵。最終威海衛陷落,各處炮台落入日軍手中,日軍將岸上炮台調轉,轟擊港內的北洋艦隊,促使了其最後投降。第二個是在北洋艦隊投降的過程中,一艘叫廣丙的小軍艦對日本人說,請不要俘虜我們,因為我們隸屬於廣州水師,這場仗是李鴻章的北洋水師和你們打的,跟我們沒關係。這種笑掉大牙的認識不得不讓我們深思,直到今日,中國的教科書里在敘述近代史的時候仍舊說清政府怎麼怎麼樣,北洋水師怎麼怎麼樣,殊不知在外國人眼裡,清政府就是中國,北洋水師就是中國海軍,打你清政府,打你北洋水師,就是打你中國人,有什麼區別呢?你中國仗打敗了,割了地賠了款,到頭來認都不敢認,連」中國戰敗,中國海軍覆滅」這幾個字都不敢寫,非要寫成」清政府戰敗,北洋水師覆滅」?這就好比你今天被人打了,明天卻說,你們別笑,被打的那個人不是我,是過去的我,或者說,是我的胳膊和腿。被打後不痛定思痛自強以御外辱,而是絞盡腦汁與前任劃清界限,這種自欺欺人的阿Q精神,是非常要命和可笑的。

總之這場被洋人稱為「李鴻章一人和日本」的戰爭最終是中國敗了。李鴻章被派往馬關與伊藤博文談判。值得注意的是,馬關條約原定的賠款數額是三億兩白銀,由於李鴻章在日本被刺客打傷了臉部,留下了沾滿鮮血的黃馬褂,公布給國際媒體,在國際上造成了很壞的影響,才減為兩億,也就是說,李鴻章臉上挨了一槍,中國少賠一億兩白銀。這一重要的歷史事件教科書從來都是隻字未提,直接說李鴻章讓賠了兩億兩白銀。當時簽訂馬關條約的時候,李鴻章臉上是纏著繃帶的,最後直到他死,彈片一直殘留在眼窩下面,未能取出。在看看時隔百年的今日,中國領導人出訪時的風光,滄海桑田,你作何感想?

再後來,李鴻章被擄奪所有職位,賦閑在北京賢良寺。幾年後起複任兩廣總督,在任上會見了孫中山,孫中山希望李鴻章造反,支持革命黨,事成後推舉他當大總統,李鴻章不置可否。但他也沒有逮捕孫文,說明他內心是支持革命黨的。套用《走向共和》里的他說的話,是:「我們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

之後,他被清朝派出國,訪問歐美,俄國,基本上算是環球考察了,等到他回國後簽訂《辛丑條約》時,他的見識和視野,已經遠勝清政府里的任何一個人物了。

別的不多說,我們來看同時代的弄潮兒們如何評價李鴻章:

毛澤東:舟大而水淺也

意思是,李鴻章有大才,可惜當時的時代背景讓他無法施展,正所謂生不逢時。

梁啟超: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

慈禧太后:「再造玄黃」之人

伊藤博文:大清國唯一一位能與列強一爭長短之人。知西來大勢,識外國文明,想效法自強,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如果沒有這樣的有能之士,大清國早已被列強蠶食殆盡。

電視劇《走向共和》中,引用了梁啟超寫的伊藤博文對李鴻章的評價,雖然不清楚是不是原文史料,但我覺得比較貼切:李鴻章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以成敗而論,自是伊藤勝於李鴻章,然以個人而論,李鴻章優於伊藤博文甚也。

伊藤不才,然何其幸哉。能駐足日本之地,此乃立憲之國之地,且舉國人才輩出。李鴻章大才,然何其不幸。為政於中國之地,其乃絕對專制之地,故而有才而化無才,且舉國人才一遇專制具為奴才。李鴻章若讀得此文,當含笑冥府;而竟以有才而敗於無才,豈非又死不瞑目。

自稱:東洋俾斯麥(訪問德國時曾受到俾斯麥接見,獲贈最高榮譽大紅寶星,並與其長談數個小時,可見俾斯麥對此至少不十分反感。)

此外,他還是(全中國不一定,但至少是官員中)第一個禁止女兒纏足的人,第一個使用燈泡的人。

輿論上對於李鴻章總是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賣國賊,一種是愛國者,外交家。也有人說,現在總有人要給李鴻章翻案云云。文革思維躍然紙上,動不動就是扣帽子,翻案什麼的。殊不知歷史人物本來就是複雜的,不可能用一兩句話概括。以今人的眼光看古人,固然能夠居高臨下,高屋建瓴,然而假如把你還原到他那個時代,那個位置,你能比他做的好么?就像薩利機長電影里那樣,使用模擬器是可以迫降在機場上的,然而機長反駁說,當時沒人告訴我可以迫降,你不可能在兩個發動機都熄火的情況下,從容地說我要回機場,就像去門口拿一瓶牛奶那麼簡單。而如果走到半路高度不夠,就只能機毀人亡。誰來承擔這個風險?歷史人物,不是教科書上的白紙黑字,而是活生生的人。

套用普京的一句話:「懷念前蘇聯的人都是笨蛋,忘掉前蘇聯的人都沒有良心。」對於李鴻章,一味褒揚他的人,都是笨蛋;而一味詆毀他的,都沒有良心。

所以,如果非要給他蓋棺定論的話,那就是:中國外交第一人,中國推動近代化工業第一人,大體上是愛國者,有較那個時代其他中國人更高超的外交手段,但也有意無意地出賣過國家利益,貪官,鎮壓起義的劊子手,維護國家統一的忠臣,開明官僚,等等。

以前拿破崙曾說過,中國是一頭睡獅,它一旦醒來將震撼世界,但願讓它一直睡著吧(這後半句又是經常被教科書截掉,莫非教育部從廣電總局借調人員了?哈哈)。看看李鴻章時代的晚清,多麼風光,亞洲第一的海軍,三千萬的頤和園,數不盡的珍奇異寶,輪船,電報,郵政,軍隊遍地開花,似乎也是蒸蒸日上,然後最終又怎樣了呢?貌似是醒了,但其實還是睡著。

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燒殺搶掠,姦淫民女,無惡不作,談判時,要求賠款4億5千萬兩白銀,人均一兩,以示侮辱,李鴻章接受了這個侮辱。所有人都罵李鴻章,然而沒人敢坐在談判桌上跟洋人一爭長短。如果一個人羸弱不堪,敵人尚未出拳就跪地求饒,那他是懦夫,相反,如果羸弱不堪,但卻有勇氣站出來一爭長短,那他是大丈夫。我想說,單就李鴻章簽訂《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這件事上,他足以稱為大丈夫。

1901年(光緒27年)簽訂《辛丑條約》後,李鴻章憂鬱成疾,導致胃血管破裂去世,享年79歲,詔贈太傅,晉封一等侯爵、謚文忠。他死時,八國聯軍尚未撤出北京,日本的欠款還沒還完,庚子賠款又來了,日本覬覦山東,沙俄在東北虎視眈眈……

對比他五十年前進京時的豪言壯語:丈夫只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覓封侯。定將捷足隨途驥,那有閑情逐水鷗。笑指瀘溝橋畔處,幾人從此到瀛洲?

他寫下了臨終詩:「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弔民殘。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海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閑看。」

一百年過去了,海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閑看。你又想到了什麼?


當然是赫魯曉夫

本文略長,涉及赫魯曉夫的三個方面

提到赫魯曉夫,人們肯定首先想到的是這個圖

額。。。不對,是這個。。。

好吧,無論是哪個圖都離不開這個玉米。。。

其實,赫魯曉夫提倡進行玉米種植是一個相當穩妥的決定。首先,玉米幾乎是所有糧食作物中最耐寒的了,如果不種玉米,別的更種不了。其次,玉米大規模種植後並沒有全部流入人民生活中,更多的玉米被運到了農場里,成為了飼料。結果就是,赫魯曉夫在讓蘇聯糧食產量略微下降的同時,大大增加了蘇聯的牲畜屠宰量。提高了蘇聯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二個就是海軍建設

很多人都說他將主張建設均衡艦隊的庫茲聶佐夫「下放」是蘇聯海軍建設甚至是蘇聯紅軍中最大的錯誤,其實不然。他支持戈爾什科夫的「堡壘水域」學說是有很深的考慮的。

首先,當時蘇聯海軍面對的首要問題不是要和美國進行遠洋艦隊決戰,而是防止蘇聯的腹地被西方進行兩棲登陸。這個時候建造時間長,花費高,近海作戰不靈活,不夠隱蔽的航母戰鬥群自然不適合,適合的反而是後人所詬病的空潛快(海軍陸基航空兵,潛艇,快艇)。

更何況,赫魯曉夫不是那種只知道防禦的人,不然他就弄不出古巴導彈危機。他也非常清楚航母戰鬥群的作用。他在回憶錄中曾說過:「航空母艦是海戰中第二有效的武器,沒有航母的海軍甚至算不上完整的海軍…………有些時候,我也希望要是我們也有那麼幾艘該多好」。

但是,面對著國外巨大的國防壓力和國內巨大的經濟和戰爭重建壓力,赫魯曉夫選擇了全力支持「海軍第一有效的武器」:核潛艇。


第三,就是他全盤否定斯大林

有些人認為,這是對歷史的叛變,但我想說,這是迫不得已。

看看斯大林干過什麼,建立集體農莊,大清洗,個人崇拜,以及留下的戰爭時期的各種政令。

當赫魯曉夫掌權時,冷戰已經全面展開,蘇聯面對的是幾乎整個西方世界,而蘇聯呢?除了自己和剛剛穩定下來的新中國,恐怕沒剩下什麼了。所以,赫魯曉夫要做的不僅僅是抵擋西方而已,還要穩定自己,尤其是要撫平戰爭的創傷。

圖為柏林危機爆發時美蘇裝甲部隊對峙

所以,他需要平反當初被冤枉的人來恢復人民正常的價值觀;他需要建立自己的威信來穩定國家;他需要重啟市場來開發出人民的生產積極性;他需要改革掉斯大林留下的戰爭時期的政令來更好的進行戰後重建。

於是,以否定斯大林為開端,赫魯曉夫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當赫魯曉夫被逼下台時,蘇聯已經是一個讓美國全國人民和西歐地區的所有人都心驚膽顫的國家了。


自古不能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不能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單單從一個方面來評價一個人或一件事,往往是偏頗,甚至是幾乎完全錯誤的。


紂(殷帝辛)

封神演義影響太大。

紂王不僅天資聰穎而去武力極高。周武王之所以能夠戰勝,不過是乘商主力部隊在外征戰乘虛而入罷了。最後紂王只能帶領一群死囚最後決戰。

另外,之前聽老師說紂王此前對於奴隸制進行了激進的改革(禁止奴隸買賣還是什麼的),也是因此造成了諸侯的反叛。

這樣,伯夷叔齊的故事也就好理解了。


袁(冤)大頭


蔣干在原文被羅灌水黑得太慘了。(以下摘自百科)
蔣干,字子翼,漢末三國時期的人物,九江(治今安徽壽縣)人。歷史上的蔣干是當時的名士,而羅貫中在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則將蔣干刻畫成了被周瑜所愚弄的小丑形象。《三國志·周瑜傳》裴注引《江表傳》描述蔣干「有儀容,以才辯見稱,獨步江、淮之間,莫與為對」。赤壁之戰前,曹操知道周瑜年少有美才,而蔣乾的故鄉九江郡與周瑜的故鄉廬江郡相鄰,且蔣干是周瑜少時的同窗好友,於是派蔣干去見周瑜,希望能勸說周瑜離開孫權投奔自己。周瑜接見蔣干,向蔣干說:「子翼良苦,遠涉江湖為曹氏作說客邪?」蔣干說:「吾與足下州里,中間別隔,遙聞芳烈,故來敘闊,並觀雅規,而雲說客,無乃逆詐乎?」周瑜說:「吾雖不及夔、曠,聞弦賞音,足知雅曲也。」然後和蔣干一同進食。三天後周瑜邀請蔣干叄觀軍營,宴飲時還請侍者展示服飾珍玩,並向蔣干說:「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託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行計從,禍福共之,假使蘇張更生,酈叟復出,猶撫其背而折其辭,豈足下幼生所能移乎?」蔣乾笑著但始終沒有說話。但是回去後向曹操稱讚周瑜雅量之高不是言辭所能形容,即是勸其放棄招降的念頭。


推薦閱讀:

如果古代女性按現代方式化妝,嬪妃會不會因卸妝前後差異過大而被判欺君之罪?
呂布死後,貂蟬到底跟誰了?
有靠譜的預見未來能力是怎樣的體驗?
沙僧的法杖和西方的魔杖有關係嗎?
關於品三國,用閱讀的方式還是看百家講壇的方式更好?

TAG:歷史 | 歷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