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為何討厭劇中的小惡人,卻不討厭大惡人?

許多作品中,最大的反派,儘管做盡壞事,但從感官上講並不如何令人討厭,如蝙蝠俠里的小丑。
而一些小惡人,其作惡程度相比大反派而言微不足道,但卻讓人恨地牙痒痒,如釜山行里的害人大叔。
如何解析其中原理?


對危險警覺是人的本能,這種大惡人自帶的危險性本身就特別吸引人的眼球,這就構成了吸引力的來源,然後這類人物通常一開始清理的幾個「形式正派」還是你生活中最討厭的人,比如拖拖拉拉的櫃檯職員,或者為富不仁的這種,雖然你理性上知道他是錯的,但你很難討厭他,因為人物是假的,但你生活中經歷的痛苦是真實的。然後這類人物之所以能成為大惡人而不是小惡人,一般情況下他有清晰的行為邏輯,這就構造了人物深度,保證讀者可以挖掘他,一旦行為邏輯解開,那麼連危險也可控了——負面感覺一消除,魅力就浮出水面了

(補充:我覺得魅力是這種東西,「有根的自信」,讓人物輕鬆解決一個有難度的問題,人物的自信浮出水面,魅力就會投射出來。

消除負面感覺更多是為了讓讀者沉浸進故事,以此增強對魅力的感知。)

以上是魅力的來源,關於記憶深刻,我認為原因是:行為邏輯是源於生活基礎的,有時候以惡人的視角看他的世界觀,你會發現大多數惡人都別無選擇,在他的世界觀里,他真的是惡人嗎?大惡人和世界觀通常是統一的,是整個惡人世界觀灌注出來的佼佼者,來代一系列不公平的權力分配發聲,你理解了他的行為邏輯,你會發現你們很可能是同類,之所以你們不同,是因為你們沒有生活在一個世界觀下。

在共鳴之中,你加深了對人物的理解,所以記憶深刻了。

補充:(我們可以想像一下這樣一個人,他一直受到流氓的欺凌,直到被流氓綁架,百般折磨,好不容易逃出來,去報警,警察卻不受理,他出了警局之後,又被流氓抓走,受到更加惡毒的折磨,得意洋洋的流氓告訴他警匪一窩的事實,這與他了解的蛛絲馬跡吻合了——這時,他就會思考他的痛苦究竟從何而來,在他的世界觀里,他不具備正常解脫的能力,極端行為就會浮出水面。

然後大惡人和小惡人就會在這裡分歧,小惡人會「自利」,也是我說的屈從於慾望,比如加入流氓,諂媚,然後生存下去,但大惡人,就會對警局的腐敗產生仇視,他會精準地找到他不得不痛苦的關鍵,然後與此為敵,所以說大惡人通常是世界觀的產物而非慾望個體。)

小惡人與大惡人不同的是,小惡人通常沒有清晰的行為邏輯,他的人物經不起挖掘,所以小惡人始終是「不可控的」,所以他的負面感覺無法消除。簡單來講,小惡人通常被慾望牽引,沒有高於慾望的邏輯內核,縱然大部分觀眾自身就是慾望的奴隸,但人類對「克制慾望」的感覺是刻在骨子裡的,所以小惡人必然引發觀眾的反感。

當然這個問題也需要討論為什麼正面人物對觀眾的吸引往往沒有負面人物高,我個人覺得,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正面人物往往沒有「危險感」,無法構造最原始的吸引力,而且正面人物往往特別難找陰暗面(因為陰暗面找不好會破壞正面形象),很難生成具體的立體的形象,這樣就難以讓人察覺到真實感。

——

補充一下:牢牢抓住讀者的關鍵不是建立出彩點,而是「消除讀者的痛苦」,多線故事之所以更容易受到讀者的青睞,就是因為多線故事讓「故事的不確定性」不斷產生和消除,人類在面對「不確定」的時候是非常容易焦慮的,消除這種焦慮,讀者就會有快感,幾次循環之後,讀者就會在這樣的過程中進入心流狀態。

所以懸疑是不可逃避的敘事手段。

——

我想了一下,覺得觀眾喜歡反派可能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觀眾討厭正派帶來的俗套感。

我個人覺得優先順序是這樣,觀眾喜歡反派的原因是:

1.危險性帶來了原始的吸引,建立了觀眾和人物之間的聯繫;
&>2.反派帶來了不確定性,滿足了觀眾對不確定性的期待;
&>3.人格魅力。


因為你對小惡有感性認識,對大惡沒有感性認識

舉個例子,我告訴你非洲餓死了一百個人,你不會有什麼感覺,但當你知道學校的貓死了,你心裡難免會觸動。

我敢說看我文字的人里,百分之九十沒被人往死里打過,但幾乎所有人都被插過隊。所以當我告訴你「一個人插隊,然後被後面的人暴打」。你會很自然的覺得打得好,但如果真讓你親眼看下被打後人的難受程度以及被侮辱後的心理狀態,你可能就不會這麼想了

沒有經歷過國破家亡的人,不會體會到革命志士拋頭顱灑熱血時的無畏,但是對情情愛愛卻有很深的理解。所以在他們眼裡,汪精衛是好人,因為他從一而終;孫中山是渣男,因為他居然無恥到連女人的心都敢傷

我們初中的時候,有女生因為愛講別人的小話,被年級大姐大弄到男廁所里,弄點尿槽的水喂她喝,美其名曰「男人精華」。當時很多人都很解恨,她喝下後的確再也沒說過別人小話,因為從那以後我再也沒見過她說話,像個活死人一樣。
從那個姑娘的遭遇讓我了解一件事:把審判權交給不需要擔責的普羅大眾就是把被告人交給法西斯


小惡人就在身邊,每個人身邊都有,容易角色對應現實。
大惡的卻少,很多人別說身邊了,一輩子都不見得能遇上一個,只剩獵奇心裡。
而且善惡有時候是相對的,對於我們是惡,對於有些人可能覺得他還不錯。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犯法了家裡人親戚朋友都不敢相信。
我以前過手的一個案子,嫌疑人搶劫被捕,動了刀子的。然後他媽媽跟我說,我兒子那麼好的一個孩子!你有沒有同情心!
我…你兒子都22了還孩子啊!他搶了別人你讓我對他有同情心?


因為我們在面對大惡人的時候沒有恐懼。換言之,我們在潛意識裡並沒有自己會成為受害者這一概念。

就像高票答案舉的例子,新中國的人們不害怕汪精衛賣國,但是害怕被戀人傷害。


因為小惡人做的是人們不屑於做的事情,而大惡人做的卻是人們做不到的事情。


蒼蠅比老虎噁心多了。


實際上決定大家討厭一個人的不是釜山行大叔的惡,而是大叔不經意之間展現出來的懦弱。這讓人們看到了惡人中普通人的一面,才讓人們能理解這個人,有膽量去噴他。
比如黑鬍子做了一大堆讓人不爽的事,但當人們想罵他的時候會對比一下他和自己,發現自己根本不是和他一個等級的,無法理解。所以不會罵太多。
拿日漫中後宮男主開開刀,櫻花庄的空太因為在大家眼裡就是個普通人,所以當他做出讓人們不舒服的事情時,觀眾都會開噴。生活中更加過分,人們傷害空太這類人都是無意識的,比如隨口說一句沒接觸過的人「xxx肯定是渣男」。
只有神知道的世界裡桂馬做的讓人不爽的事,但是觀眾比起自己會發現根本不是一個世界,或者說他和自己根本不同。所以說人們會對這類人多一分敬意,噴的也不會太多。
類似的事情有很多,魯路修殺了比朱雀多過千倍的人,觀眾尊敬魯路修,對朱雀容忍度低。因為一 朱雀心智上是個普通人。二 朱雀懦弱,人們喜歡攻擊弱者。


首先,用大小來區分惡,不妥。
換句話說,我們之所以覺得一個惡人不討厭,不是因為他做了很大的惡,這在道理上是講不通的。

我想題主想問的是,為什麼會覺得有些大反派特別迷人?這就很有意思了。
先說結論,我們之所以會覺得一個大反派(所謂惡人)迷人,不是因為罪行的大小,而是因為他作惡背後的動機,是迷人的。

舉個例子,比如《西遊記》里的大小妖精們,或為了吃唐僧肉,或為了給唐僧生猴子,整日里蠅營狗苟,活得很是猥瑣,讓人生厭。
可是也有例外,比如「黃袍怪 」和「大鵬鳥」就很酷,它們都是脫離了低級趣味的妖。
前者捉唐僧不為自己享用,而是為了體弱多病的妻子「百花公主」,最後甚至因愛妻的求情放走了唐僧,儼然是一個「不顧人妖有別,勇敢追求真愛」的痴情種子。
後者則足智多謀、桀驁不馴,根本不把孫猴放在眼裡,更敢和如來嗆聲:「你那裡持齋把素,極貧極苦;我這裡吃人肉,受用無窮!你若餓壞了我,你有罪愆。」

這樣的反派,就「反」出了魅力。

可見,迷人的反派們都是些不同尋常的壞蛋。
他們特立獨行,惡貫滿盈,卻又在滿是血污的世界裡活出了一種「神聖感」。
他們遊走於「道德和法律」之外,卻又落腳在「某個意外的合理性」之內,雖無法獲得贊同,卻可以被理解,甚至被原諒。

在電影中,這樣的反派尤其多,我們試舉幾例。

比如題主提到的「小丑」。在他的觀念里,這世界上沒有永恆不變的善,一切無非是權衡利弊後的選擇。這裡面隱含著,只要條件成熟,每個人都有可能理直氣壯地作惡。
所以在影片結尾,小丑給人類設計了那個著名的倫理難題:大海上有兩艘船,都裝著炸彈,一艘船上全是老百姓,另一艘船上是一群囚犯,兩艘船上都有遙控器,一旦按下,就會引爆對方船上的炸彈,而本方的船得以倖存。如果在12點前雙方都沒有按下按鈕,則兩艘船會同時沉沒。

再比如《七宗罪》里的凱文·史派西。他殺人,是因為他看到人類的罪惡被一再容忍。他想要過上聖潔的生活,於是便親手去清理污濁。

在完成對七宗罪的懲罰後,他說:「現在不一樣了!我立下榜樣,世人將對我的所作所為進行思索、研究和遵循,直到永遠……」


這些反派實施罪行背後的觀念,即危險,又誘人。

他們不是只知道砍砍殺殺的草包,而更像是走火入魔的哲人。

他們釋放了我們「打破規則」的衝動,讓我們在體驗犯罪快感的同時,可以逍遙法外。

這就是有些反派,之所以迷人的理由。


原因很多

最無聊的原因是洗白

不知道那些作家怎麼想的
開頭就寫的十惡不赦,到了後面就開始洗白

比如大蛇丸
開始多特么有魅力啊
寫著寫著就無聊了……

連古龍那麼屌的作家都不能免俗,十大惡人也洗白
不過大師就是大師,他不是每個人都洗白
比如木道人和上官金虹

很多作家洗白反派的目的就是為了讀者喜歡
但是有高手不洗白反派也能讓他魅力十足

比如你說的小丑

這是作家的目的
他需要作品中有不同類型的魅力角色
這樣才會吸引讀者

妄圖所有角色都很有魅力,那是小時代

好些的作家都會做出妥協
讓有的人討厭
有的人有魅力
這樣才符合邏輯

那麼放棄誰好呢?
當然是放棄戲份少的嘍

這要是主要角色討厭
書怎麼賣?


感謝 @八翼熾天使 贈圖

小丑

無人生還

高級罪犯這樣評價「普通罪犯」


小惡人可以比大惡人更不要臉,更赤裸裸地作惡
而且小惡人的地位更容易被超越,超越後報復小惡人比千辛萬苦扳倒大惡人更有快感
比如韓信當將軍後把當年那個讓他蒙受胯下之辱的小混混找來,如果要報復的話是大快人心(當然實際上他冰釋前嫌了)


大惡遠在天邊,天塌下來自有高個子頂住。
小惡近在身邊,妻子兒女需要自己去護著。


遠在千里殺人以百萬為單位希特勒,近在眼前輪子下面碰瓷的老紅衛兵,你手裡有塊磚你拍誰?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

=========================================================
我的其他知乎回答:
在北上廣深打拚的單身年輕人的生活狀態是怎樣的? - tianyu wu 的回答 - 知乎
你身邊的聰明人有哪些讓人驚艷的生活細節? - tianyu wu 的回答 - 知乎
有沒有朋友同學吹的牛讓你終身難忘? - tianyu wu 的回答 - 知乎


談一談我自己的感受:
1.一般大惡人屬於大BOSS級別,著墨更多,性格刻畫也會更多,人物也就更加豐滿多面。我們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反之,可恨之人亦有可憐之處。很多影視劇里,也會描繪出大惡人的可憐之處,因而讓人同情,厭惡也就沒那麼深了。相反大部分小惡人就沒有這種待遇,看到的更多只有壞的一面了。其實只要我們能看到可憐之處,引起同情,厭惡也就減少了。
2.我們都討厭小人。一般大惡人至少還屬於領導型人物,而小惡人則大部分是趨炎附勢的小人。我認為我們在看劇時,多有自我投射。身邊有這種大惡人可能性很小,相反,總會出現一些趨炎附勢的小人。因為可能會對這種小人附上一層自己的經歷,也會更加厭惡。
3.和第二點相同。比起坦蕩的壞人,我們更厭惡陰險偽裝的小人。正如《甄嬛傳》中,大多數對於飛揚跋扈的華妃好感大於陰險背後使絆子安陵容一樣。
4.比起大惡人我們更厭惡小惡人,這其實不是絕對的。主要還是看人物性格背景的刻畫了。


1.大惡人輕易不自己作惡,大家最討厭的還是那些切切實實侵犯自己利益的人,可這種臟活,累活都得小嘍啰干。
2.做大惡人也不是全憑時間資歷熬出來的,最起碼也得有點思想深度,可是有思想的人容易和有思想深度,或者自認為自己有思想深度的人惺惺相惜。
3.大惡人比小嘍啰的背景交代的詳細,畢竟大惡人人數少,可小嘍啰一抓一大把,不可能都有詳細描寫,但你對一個人了解的越多,越會覺得大家都是迫不得已,有苦難言。


這個問題,我是專家。

如何塑造一個引人入勝的主角?

造一面鏡子,主角站在一邊,另一邊就是大反派!

大反派有多麼吊有多麼的人格魅力,主角就具有相同的人格魅力。

是相同,而非超越。

主角殺一隻雞,誰會有感覺?而主角歷盡磨難斬殺和自己相仿乃至於比自己更強大的一個客體,才叫激動人性。

有多強的主角,根本不是看你吹比多強,而是看他面對的敵人多強。

一個讓人印象深刻乃至於愛上他的反派,本身就說明這個主角擁有同樣特質,這個編劇夠強。

可惜,這個理論,很多人根本不懂。

至於你說那些恨得牙根痒痒的反派,呵呵,真是low逼,

一個小做小為讓你恨,那反派境界也就是個小人,而一個大開大合讓你誤以為跟隨他就是星辰大海的反派才是真的吊炸天!

你能勾畫出多麼激動人心的反派,你才能勾畫好同樣激動人心的主角。

假如你畫不出,你無能而已。

============

實際上,

偉大的反派和偉大的主角,

根本就沒有區別。

就看你理解不理解這個理論而已。


因為,人物刻畫,人格魅力,比你更高的你所觸及不到的一個level,以及那些你所觸及不到的「惡」。
除此之外,我敢說,很多人,除了真正被charming的一部分人之外,其餘的,或跟風或彰顯不同,所以,想像一下,當那些「惡」遭受到你身上的時候,祝您笑得出來。(^_^)


大惡往往大善,大善往往大惡。自古佛魔一線之隔。

所謂小惡,基本是上也就只能算是吃喝嫖賭坑蒙拐騙這種層面上的事情,往往是我們生活中一眼就可以識別的道德上的無序者。我們討厭這種人,是因為他在顯性的破壞我們生活的秩序,而且他們有一張惡人的臉,有一定社會經驗的就會避而遠之;但在另一種層面上,這種人又很具有代表性,我們貪婪、事故、眼明手快、能說會道、擁有利用人性弱點的能力,所以這種人往往具有一定的利用價值,只因為他們可以或者承認作惡是他們逃避不了的生存方式。假如不這樣生活,我們幾乎在這個世界活不下去,在歪曲的生存理念下,回歸正道付出的代價往往是致命的。你讓一頭狼去吃草,這就等於要命了。退一萬步說,即使不做惡了,他們很可能被排斥在好人與惡人之間。

所謂大惡,這就必須要引申一些人的名字,比如說夏桀、商紂、秦始皇、隋煬帝、和珅甚至希特勒這種歷史上有名有姓的。又或者影視劇裡面耳熟能詳的:蝙蝠俠的小丑、沉默的羔羊的漢尼拔、星球大戰的阿納金、死亡筆記的月……等不一而足,他們的惡,是一般人想像以外的惡,又或者是人類當中最濃重黑色,我們的惡是以一種近乎神的視角審視人類的修改程序,近乎一刀切的形式湮滅人類以及他的文明。而他卻不是一開始就是這樣的,而是人類善惡顛倒中一步步選擇成為最大的惡人。如果說永不超生、挫骨揚灰、千刀萬剮這種辭彙還能震懾一下還有人性理智的小惡人。那麼這種辭彙首先而能誕生於他們,最後對他們來說是一種褒獎。


大惡,念頭通達,往往能夠自圓其說,而且多半雙商爆表,心機深沉,能力超群。
一般人很難去驗證大惡這一套說辭。
人們往往用虔誠的行動來掩飾一顆魔鬼的心。
代表人物:希特勒。

而那些不符合條件,卻仍然做大惡的人,往往並不如題主所說。
代表人物:一些朝代的宦官。

所以結論,並不是不討厭大惡人,而且那些念頭通達,能力超群,意志堅強的大惡人,本身就有非常強的人格魅力,而沒有這麼強人格魅力的人,我覺得比題主說的小惡人惹人恨多了。


推薦閱讀:

看完《驢得水》有什麼感受?
明星真的不知道自己演的是爛片嗎?
電影《墊底辣妹》中出現了哪些文具和書籍?
王家衛是欠很多張嘉佳錢嗎?
電影植入廣告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如何看待這一行為?

TAG:電影 | 小說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