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力薄弱的深層次原因?

從來沒有全力以赴的處境,同一個宿舍,有的人每日早起,有的人睡到中午;同一個項目,有的人夙興夜寐,有的人得過且過等待結果;同樣的智力,有的人勤勤懇懇衝刺名校,有的人差不多得了。意志力薄弱的本質原因是什麼?


謝邀。
我本科畢業論文就是關於意志力的,試著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1、意志力是什麼?
在討論意志力薄弱原因之前,我們務必要明確意志力是什麼。意志問題來源於哲學,哲學上對意志的本質與特點、意志與實踐的關係、意志自由及其限度以及當代意志論研究的範式進行了探討。心理學上對意志的研究集中在對意志的概念辨析、意志的模型建構和影響因素以及意志品質的界定與測量研究等方面。

哲學方面不太了解就不多說了,心理學在意志力的定義上,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看法。比較典型的看法有兩種,一是把意志當做一種能力,二是把意志當做一個心理過程。Karoly認為意志是自我調節的一種能力(Karoly,1993),Corno認為意志是在面臨個人分心物或者分心事件下為保持注意集中和指向的系統的心理控制過程(Corno,2004)。國內學者普遍認為意志過程是指人自覺地確定目的,克服內部和外部困難,力求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

根據第一種觀點,大多數人喜歡把意志稱為「意志力」,這與意志問題本身不是一回事。我認為意志力的概念界定可以把上述的觀點結合起來,意志力是人自覺地確定目的、克服內外部困難、力求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中所體現出的自我調節的能力

2、到底是不是意志力薄弱?
根據前文的定義,在這裡就要把題主的幾個例子討論一下,他們到底是不是意志力薄弱,抑或是其他的情況。

根據意志力的定義,意志力的薄弱一定是體現在主體想要實現預定目的的情況下。然而有幾個例子不屬於這個範疇。先說這個:「有的人每日早起,有的人睡到中午。」如果一個人想要每天堅持早起,那麼早起對他來說是一個需要意志努力去實現的目標。問題在於,萬一那些睡到中午的人他們壓根就不想早起呢?這就不存在一個實現預定目標的過程,因此也就不屬於意志力薄弱。與之類似,同一個項目,如果那個人根本就不想做呢?雖然表現同樣是很懶和得過且過,但是這可能不是因為他意志力薄弱,這是因為他不想做而已。最後一個例子也類似,「有的人勤勤懇懇衝刺名校,有的人差不多得了」,這更是因為沒有目標,而不是因為意志力薄弱。討論意志力問題有一個前提,就是這件事是我自己真正主動想要做的,而不是被動的。

意志力薄弱是什麼?是我想要做一件事,但是遇見一點困難就放棄,遇見一點痛苦就投降。比如我想減肥,只堅持了3天,覺得太累而且效果不好就放棄了,這是意志力薄弱;比如我想學好英語,做了挺詳細的規劃,但是實踐了1周就放棄了,因為過程太無聊,這是意志力薄弱。所以題主舉的例子,描述的更像那些沒有生活目標、沒有工作激情的人——他們被動消極的做事,能拖延則拖延。

既然我認為題主的描述不屬於意志力的問題,那麼下面就順著題主的思路聊聊吧。

3、為什麼他們會這樣?

  • 沒有生活的方向與目標

有人說,早上賴床是因為沒有勇氣開始這一天。為什麼沒勇氣啊?因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我覺得,那些人如果能找到生活的目標,他們的生活會是另一番模樣,而不是現在懶懶散散的狀態。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此:他們沒有對自己生活深刻的思想認識,也沒有對自己責任與義務的明確認知,在渾渾噩噩中虛度光陰。目標是有動力性的,沒有目標他們就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而當他們有了目標就會不斷受到鞭策與激勵。他們所要做的,是找到可以終生奮鬥的事業,重燃生活的激情。

此外還有一部分人有目標,但是就堅持不下去,這個比較符合意志力薄弱的描述,就順便提一下。有幾種可能:一是因為實現目標的動力不夠強,根據Vroom的期望效價理論:激動力量=期望值×效價。期望值不是數學裡面的那個,而是指想要實現這一目標的強度, 效價是指自己認為實現這個目標以後能給自己帶來的價值。做一件事的動力是這兩個因素的乘積,因此無論哪方面受到影響,動力性都會大打折扣。二,根據Baumeisiter的有限意志力理論,他把意志力類比為肌肉——是可以通過鍛煉而加強的。因此我們可以推斷:A、意志力薄弱與否其實有至少存在先天因素(基因與遺傳,和肌肉一樣),有些人天生意志力薄弱,而有些人天生意志力強;B、無論先天條件如何,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對意志力的有意識的訓練,來提高自己的意志力。因此那些薄弱的人,可能只是缺乏有效的意志力訓練【現在學術界對這個理論有不少質疑的觀點,我們辯證的了解就行】。不小心說多了,意志力薄弱的原因就說到這裡吧。

  • 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理論來自賽里格曼的研究。他用狗作了一項經典實驗,起初把狗關在籠子里,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以難受的電擊,狗關在籠子里逃避不了電擊,多次實驗後,蜂音器一響,在給電擊前,先把籠門打開,此時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電擊出現就先倒在地開始呻吟和顫抖,本來可以主動地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我覺得這些人,也有可能遭受一種習得性無助。他們的生活是被家長安排好的,學習的東西是被學校安排好的,作業、任務、項目都是老師安排的,他們沒有主動權。久而久之就放棄了自己的主動權,習慣被動地接受督促。或者當deadline來的時候被壓力所迫才不得不有所行動。

  • 倦怠感

這包含學生的學習倦怠、成人的工作倦怠,是指一種心身俱疲、能量被耗盡的感覺。學生長年累月的學習,早就對學習產生了厭倦;工人長年累月的工作,早就對職業產生了厭倦。這種倦怠感是一種瀰漫的心境,會導致在方方面面都提不起精神。

  • 缺乏歷練

每個人最寶貴的是他大腦里的記憶,是他從小到大生活的經驗,而這經驗對塑造一個人的人格是很重要的。社會不同於學校,給予人的經驗很獨特。社會能給予人的成長也很大,只有經過社會的歷練,一個人才能真正從學生變成社會人,從小孩變成大人。
沒有和周圍優秀的人進行比較,是認識不到自己是多麼的差勁;
沒有經歷過經濟拮据的情況,是認識不到自己曾經是多麼的虛度年華;
沒有經歷過社會中真實的絕望與悲傷,是認識不到努力做好手頭的事對一個人來說多麼重要;
沒有在社會的大染缸中飽受摧殘的人,是認識不到自己所做的事、工作、事業對於一個人的真正意義。

回答完畢。


既然是一個心理學問題,我就從心理學角度來解釋。

首先要明白什麼是意志力。
意志力可不是是否能堅持的動力,不是一種形而上的精神力量,而是一種正常的生物現象,是大腦內分泌與神經系統相結合的驅動機制。大腦做出計算並下達命令,是否執行,以及執行力的強弱,都是意志力的範疇。

然後,可能我的回答會毀滅上面很多人的類似心靈雞湯的答案,不是他們不靠譜,而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並且不要相信所謂的社會心理學的專業答案,目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完全就是無法證偽的心理學入門分析,從社會,個人等非常「主觀」的角度來判斷人的心理活動,只能作為拍CT,多巴胺濃度檢查等的輔助手段,對很多患者來說只能作為醫生對患者的旁敲側擊,絕大多數靠的是分析猜測,畢竟人的秘密很多。但是從這方面來解釋意志力完全就是扯淡了,社會心理學能治癒抑鬱症嗎?說教勸解要是有效,百憂解就不用賣了。對任何心理疾病(注意是疾病,就是嚴重的心理障礙),藥物為主,認知為輔。精神原子彈對任何生物疾病無效。

意志力的表現,無外乎就是執行判斷的強弱,所耗費的時間。大腦在做出判斷之時,同時會估算完成任務花費的時間與能量,從而給予自身強烈的心理暗示,多巴胺等腦內激素就會提前計算好釋放的數量。當花費的時間達不到大腦判斷的時間閥值,並且執行的非常徹底,就是提前完成,大腦就會在短時間內釋放本身需要大量時間來釋放的多巴胺,就是短時間內釋放過量多巴胺,大腦就會感覺到愉悅,這就是成就感。但是長期處於這種條件反射式的習慣,成就感會逐漸降低,當故意放慢速度做事,多巴胺的分泌就低於正常水平,就會急躁。所以長時間保持高效率工作的人,不是不想停下,是停不下,否則身體激素分泌的不平衡就會造成很多不愉悅的心理體驗。但是這跟意志力不相干,而是簡單的重複執行造成的條件反射。很多所謂的意志力強的人,就是由於長期保持某種頻率的行為習慣,從而造成大腦激素分泌乃至神經遞質濃度的巴普洛夫效應。就是說,是我們一直在不斷進行行為的不是意志力,而是習慣。並且這樣的所謂意志力是可以不斷練習,不斷重複的,長期保持慣性就是鍛煉意志力最好的方式。


但是另外一些讓人驚嘆的強人,就不能用慣性來解釋了。所謂的意志力超強,就是大腦前額葉構造固化造成的生理病態(當然這對於人類沒有什麼不良影響)。注意管理意志力的不是杏仁核。前額葉固化的根源來自基因,就是說可以遺傳。不正常的前額葉使神經遞質濃度升高,條件反射頻率加快,並且對外界信號的干擾不留意,就是說比較專心,並且行動力強。這在大自然中是危險的,因為過分活躍的單個生物在種群中是受排擠的,無論是在食物鏈的任何一層。當然另外一些意志力超強的極端例子就是精神病患者,排除大腦病變的原因,很多精神病患者的前額葉就屬於這種病變,能從事並且過分專註於對他人有危險的事情,不得不用外科手術切除前額葉的一部分使人變得安靜。所以不要羨慕那些意志力強大的人,他們的自負,自尊都是建立在病態的大腦器質性病變上面。

另外一個例子就是重度抑鬱症患者,意志力完全崩潰。當然有習得性無助等心理原因,還有長期缺乏維生素等生理原因,這裡從生物學跟心理學上的意志力著手來看,長期的孤僻性格跟大腦不斷遭受的外界刺激使大腦激素水平紊亂,海馬回縮小,記憶力下降,杏仁核對前額葉的刺激減少,前額葉就長期以一種負利率的方式運作,使得意志力下降,甚至完全失去意志。長期服藥能不斷刺激海馬回,大腦中各內分泌會逐漸正常,而人的前額葉就逐漸正常工作,而伴隨抑鬱症病情的減弱,人的意志力顯著提高,正是說明了人的意志力就是完完全全的生物機制,而不是所謂的精神原子彈。


年齡大了之後發現年輕時候那些咬牙堅持和任性是幼稚。

年紀大的人做什麼不做什麼不再由著喜好,而是由著生活,按章程地做事容易是因為對很多事情麻木了。充滿誘惑的事如什麼上網熬夜,玩遊戲看毛片泡妞這些,年輕時做過太多再做時毫無快感反而疲倦,困難的事情如看書工作學習,也因為經歷過的難事門檻多了,心中不再會產生什麼強烈厭惡。

這就是大概所謂的意志力吧,根本不是責怪自己或者吃藥看雞湯出來的,而是生活磨礪後的生理心理改變。

我們人性的很大部分是猴性,三四十歲的人他們都知道,只是不說罷了,因為生活還要繼續,日子還要過。

社會經歷太少或者太多都能夠專心做事。二十齣頭的你現在只是年輕,正處在過渡階段,經常會被自己貪玩的事情煩惱,再過幾年多經受點生活閱歷心裡就坦然多了。大家都是人,我們也年輕過。


翻來你的初中物理課本,找到慣性一則。意志力可以看成是大腦的「質量」,至於如何加「質量」。一個是隨著時間增加,一個是隨著深刻閱歷增加。


謝邀。意志力薄弱是因為逼得不夠狠。


推薦閱讀:

如果說痛苦的本質只是對自己無能的一種憤怒,那麼幸福是什麼?
如何裝扮自己的摩托,才會讓自己騎起來更帥?
人生中最讓你感動的瞬間?

TAG:心理學 | 人生 | 個人成長 | 弱點 | 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