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謀士總喜歡提上中下三策?
感覺歷史上很多碰到這種劇情,主公就會強制短路,非去選個下策,導致兵敗人亡。但我覺得這樣的謀士也有問題。明知另兩策不好,難道不應該只提上策嗎?
在組織中,決策者在做決定時要考慮的因素是非常多的。比如內部反應,外部影響,風險因素,機會成本,等等,因為最終承擔結果最大的就是他本人。但同時決策者事務繁冗或信息有限,不可能考慮得面面俱到,這時就需要提供建議的人儘可能多的替他考慮各種有利和不利的因素,提出若干個選擇,讓決策者選擇綜合效果最好的那個方案。而在這些選擇里,提供者本人是有很大的傾向性的,標註上中下,就代表了自己的傾向,通過這個對決策者施加影響。
比如歷史上常看到有謀士的上策就是輕騎幾千奔襲對方老巢,一舉犁庭掃穴鼎定局面。從謀士的角度說這樣成本低,時間快,成功了收益巨大,但決策者還要考慮突襲失敗的風險,被阻斷的風險,頓兵堅城曠日持久的風險,後勤的供應,本身戰鬥力能否達成等因素。所以一般還會有更為穩妥而緩慢的幾個方案,只好被定為中策,下策了。那就要看決策者考慮的側重點以及他本身的個性偏好了。
就像我們一個項目採購電梯,來報價的各種品牌都有。有的有價格的優勢,有的有品牌的知名度,有的兩方面比較平衡一點。去跟老總報方案的時候,我不可能只抓著一個品牌推薦,那樣會讓老總處於片面信息里。而是要說: 甲電梯是進口品牌,品質可靠,名聲也好,用它能凸顯項目的檔次,但是預算比較高。乙電梯價格非常吸引人,如果項目全部採購它的話能比甲電梯足足節約多少多少錢。丙電梯呢,知名度還可以,雖然比不上那些進口牌子,但也被廣泛使用,而且價格也比甲要便宜一些。 這樣老闆就能根據自己側重的需求來做出決策,不差錢想高大上就選甲,想中規中矩一點就選丙,預算緊張想多省錢就選乙。
一點淺見,供參考批評。我的感覺是,一旦一個謀士說出了上中下三策,那麼說明他知道BOSS很可能心裡已經內定了中策或下策,只是趁此機會想說服BOSS而已。如果謀士知道他說什麼BOSS就會照做的話,只要說上策就好了。
只提一策的謀士那肯定是說一不二的,已經不需要出三策抖機靈來提升自己的地位了。只提上策那叫決策。
好的決策是通過方案對比得來的。
首先,從君主的角度考慮。
謀士和君主,看起來是很相近的兩個人,但是實際上是不同層面的。
君主把控的是方向(朝哪個方向去走)
謀士負責的是執行(怎麼走到目的地)
謀士看得到的東西,君主不一定注意得到,君主看得到的東西,謀士也不一定有機會看到。所以謀士所需要做的,就是出謀劃策。提供方案給君主,至於選擇哪個方向,是君主的事情。
比如說,攻打一座城池。
上策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中策是通過外交施壓,或者反間計不攻自破。
下策是拎著刀上去砍,砍服為止。
就攻城來說,上策最好。
但是對於君主來說呢?
如過君主僅僅想要城池,那麼上策最好;如過想要瓦解這座城池的統治集團,並且收編一部分人才,中策比較好;如果想要通過這座城市立威,殺雞儆猴,那麼下策就最好。
其次,從謀士的角度考慮。
如過只拿出一條計策,一條完美的計策給君主。
一次,兩次,都無所謂。
長期這樣做會有什麼後果?
這個謀士活不長。
為什麼???
換做你說君主,每次下決策之前,有個人替你把一切都辦好了,你只需要拍板……看起來很爽,甩手掌柜的,但是時間長了,你這個君主還有什麼存在感嗎?整個隊伍都只知軍師不知君上,你還玩個蛋?好吧,你不想反,但是部下們保不齊給你來個黃袍加身啊!
所以君主對那些一策定江山的謀士,多少都會忌憚,不管你有沒有野心,你展露出來的東西都是很危險的。而謀士們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也有了自己的應對策略,就是提供多條建議給君主,讓他通過選擇參與到決策中來,分擔專一自己功高蓋主的隱患,即讓君主立威,又展示自己才華。
不要說古代謀士,當代的顧問也是這樣。
不說政治的事,說我的老本行,地鐵。
北京地鐵近期最大的遠期規劃方案就分了高中低三檔。其中裡面的的高級方案耗資過千億,中級2個方案都是是600幾億(沒記錯的話),低級是400億。本質來說,中級的2個方案和低級方案都是高級方案的縮水版本。
對於我們平民而已,實際上只需要關注這些方案能給我們多少利益即可:說白了就是哪個方案說能以最快速度修最好的地鐵網路,那絕對最好。
然而對於決策者來說,他們至少要權衡為了我們能有多少錢投資到地鐵建設上面才行。
因為錢不夠就選過高的方案,那支付不起:俄羅斯就是經常出現州長去莫斯科給普京求資金援助的州首府地鐵建設現狀,比如光是今年斯維爾德羅夫州(首府葉卡捷琳堡)州長和薩馬拉州(薩馬拉)的州長都隔著1000多公里給首都喊話要錢,但都收效甚微。
有錢但選了低方案,那未來早晚會把自己坑成殘廢:還嫌擠成紙片的慘案不夠多麼?
在這樣的情況下,顧問團隊不多做幾個或粗略或詳細的方案給決策者研究,這是不負責任:想想如果未來北京能扔1000億修地鐵但顧問團隊只給了唯一一個事實價值才200幾億的方案,還說「給你省了快800億」,那作為市民還不屌佢老母:明明當年說了多給800億就能多修幾百公里地鐵,那,別他媽告訴我這800億變成你家別墅啊喂。這時候,決策者就反倒變得黃河水洗都不清了。
其實參謀給出的策略,也只是個參考。實際上,決策者說不定會給出一點意見,然後形成了不能更好的「上上策」,或者是把「上策」細化出一個相對保守的「上下策」:「老陳啊,我說啊,咱這產業區搞不好10年內沒法造出這麼多收益,要麼我們降100億預算吧。你看,老百姓看病難的問題也要錢的嘛」。這時候軍師們又要想想要怎樣針對這一情況作出方案了,比如說暫緩某客流量不足的地鐵站的建設或啟用日程等等。當然最後拍板的還是決策者自己。
我認為,同理,軍事、政治決策,也都是這個樣子——頂多就是城市建設不會流血而已。第一:謀士提出的上中下在主公眼裡可能剛好相反,是下中上
第二:真正的謀士與主公並不僅僅是臣屬關係,不是簡單的主公選擇謀士,謀士也在選擇主公。這在通鑒與正史中非常明顯。謀士通過提出幾個策略看主公的需求是否符合自己的內心,從而對主公進行取捨。
史書上最著名的一個例子就是商鞅與秦孝公
《史記卷六十八·商君列傳第八》
『公叔既死,公孫鞅聞秦孝公下令國中求賢者,將修繆公之業,東復侵地,迺遂西入秦,因孝公寵臣景監以求見孝公。孝公既見衛鞅,語事良久,孝公時時睡,弗聽。罷而孝公怒景監曰:「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景監以讓衛鞅。衛鞅曰:「吾說公以帝道,其志不開悟矣。」後五日,復求見鞅。鞅復見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罷而孝公復讓景監,景監亦讓鞅。鞅曰:「吾說公以王道而未入也。請復見鞅。」鞅復見孝公,孝公善之而未用也。罷而去。孝公謂景監曰:「汝客善,可與語矣。」鞅曰:「吾說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誠復見我,我知之矣。」衛鞅復見孝公。公與語,不自知之前於席也。語數日不厭。景監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驩甚也。」鞅曰:「吾說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遠,吾不能待。且賢君者,各及其身顯名天下,安能邑邑待數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彊國之術說君,君大說之耳。然亦難以比德於殷周矣。」』
這段內容中商鞅見秦孝公,分別提出了四種策略:帝道、王道、霸道、強道。很顯然前兩種秦王根本沒興趣,第三種秦王頗有感覺,但是不給勁,第四種正對秦孝公胃口,以故任用商鞅。
從表面來看商鞅非常厲害,懂帝道、王道、霸道、強道,四者皆可,似乎無論秦孝公使用其哪一種策略,商鞅總會大放光彩,名垂史冊
然而真實情況是這樣嗎?商鞅真的都懂這四種立國策略么?
帝道王道是仁義之君所行之仁義之道;霸道是如齊桓晉文般「輔弼周室」「推行仁義」,雖然本質上不過就是四處征伐,然而明面上還是需要顧忌道義;強道是完全拋卻任何禮儀道德,無所顧忌,只要能夠武力強盛。
試問:假如商鞅真的有心推行帝道、王道,真的有推行仁義道德的思想,他會允許自己輔佐一個滿眼全是武力爭奪的君主嗎?
一個真正有禮義廉恥的人,會允許自己為了功名利祿去做根本沒有禮義廉恥的事情嗎?
顯然不會!
那麼商鞅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商鞅察人,十分精準,「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信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殺臣乎?」其僅憑一事就精準判斷魏王之為人。
而其視秦孝公之求賢令,一眼當把握了秦孝公之為人。
『昔我繆公自歧雍之間,修德行武。東平晉亂,以河為界。西霸戎翟,廣地千里。天子致伯,諸侯畢賀,為後世開業,甚光美。會往者厲、躁、簡公、出子之不寧,國家內憂,未遑外事,三晉攻奪我先君河西地,諸侯卑秦,丑莫大焉。獻公即位,鎮撫邊境,徒治櫟陽,且欲東伐,復繆公之故地,修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
求賢令最後一句是穆公想要的,「能出奇計強秦」。什麼「修德行武」,什麼「仁義、禮儀」統統不要,只要秦國強大。
商鞅自然知道秦孝公想要什麼,否則他不會去。他自己就是個毫無仁義的人,他自己只會毫無仁義地讓一個國家變得毫無仁義來四處殺伐,以強國。他自己是這樣的人,他當然需要一個能捨棄一切仁義道德禮義廉恥來幫助自己實現這個願望。
都說主公選謀士,商鞅卻是在為自己選主公!
但是商鞅也怕秦孝公意志不堅定,恐怕他不能一直推行自己的政策,所以他先後為秦孝公敘述帝道、王道、霸道以致最後的強道。詳細的論證過程,秦孝公對仁義道德絲毫無興趣,所以多次責備;對假仁義道德而行霸道評價為善,但還是意猶未盡,不給勁;終於,當商鞅拋卻了滿嘴的仁義道德,露出了真實醜惡嘴臉的時候,秦孝公也再按耐不住心中的狂喜,發現終於找對了人。而這一切盡在商鞅眼中。
這個過程是主公選謀士、謀士選主公,王八對綠豆,剛好碰對了眼。於是一切就是這麼順理成章。
而在這過程中哪怕秦孝公表現出一點對於仁義道德的眷戀,商鞅都會奮不顧身離他而去。
以上。
上中下三策,不是計策本身的優劣,而是這個計策風險和收益的大小。
一般來說上策最激進,收益最高但風險也最高。下策則相反。
產品我給你了,風險提示和預計收益率也告訴你了,你選哪個你自個兒看著辦吧……
如果謀士能夠全盤替主公把決策也做了,那搞不好順便把主公也給做了……老闆輸了怪他選錯,而不是自己的計策挫。
這個叫作甩鍋。古代的軍政謀士,和今天的商業策劃可以說是一脈相承的。
做策劃,不論是員工給上司,還是乙方向甲方提交的方案,大多會有3個以上方案供其選擇?原因在於三點:
其一,我們所了解到的情況可能並不全面,特別是對方有哪些資源可以匹配,將直接影響方案的成效。
其二,我們的策略很難囊括於一個方案,而且面面俱到的方案執行難度太大、成本太高。根據成本、效率等分成三個以上的子方案,可讓對方更有選擇。
其三,多數客戶都有很強的主觀性,很多被選中的方案並不一定最好,而只是客戶最喜歡。每個方案,其實都代表著我們對客戶心理的一種揣摩。你給老闆提方案,你提三個,老闆選了最傻逼那個。
後來你說,我提了上中下三策,你怎麼就選了最壞的那個呢?
你給老闆提方案,你提三個,老闆選了一個,結果傻逼了。
後來你說,我提了上中下三策,你怎麼就選了最壞的那個呢?
你就傻逼了。
給他三個選擇,其中兩個是他完全不可接受的。----《是的,首相》
公司裡面也是一樣,諸位情記:領導要做的是選擇題,請不要提判斷題和疑問題,否則要你何用。
策歸策,能歸能
孫子曰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意思是:
能伐謀就不伐交
能伐交就不伐兵
能伐兵就不攻城
如果前面的干不來,那就只能攻城了
因為謀略成本小見效快外交成本大且難以揣摩
前兩者失利損失小,大軍出征如果失利損失太大,就算勝了代價也大一些
圍城強攻代價最大,古代圍城拼消耗,所以有句話叫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
在敵國土地圍城代價太划不來,所以叫下策,但是下策確實也是個辦法,不是無路可走。
推卸責任
謀士和主公考慮問題是不一樣的,一個優秀的謀士當然應該羅列出來各種策略並附上基本的分析供主公挑選採納。
實際上可能文學作品裡的謀士被誇張了一些。實際上絕大部分時候,謀士提供的是戰術,是主公將戰略分解為戰術目的,然後謀士對這些戰術目的進行謀劃。
當然,也有對戰略的謀士,這種人要求極高的謀略之外,更重要的是主公對其忠誠度的高度信任。這種謀士極少,謀略未必強於戰術性的謀士,而在於主公出於高度信任而對他進行了強大的視野共享。
謀士會提供上中下策說明他非常專業。他非常清楚的明白,他和主公對上中下策的標準不一樣。主公要考慮成本,風險,人心,內部平衡,隱藏真實戰略意圖等等。
舉個栗子,集中優勢兵力消滅敵人據點無疑是一種策略,但是如果主公有隱藏實力的需要的時候,它就是下策,而會使用損傷更大的打法;這種打法在謀士眼裡很可能(可能)只是下下策。
所以優秀的主公在下達指令上是非常有技巧的。他會基於戰略目的來限定謀士策略條件。電視里那種「無論如何必須拿下XX」的指令只是給觀眾看個高興。
拿攻下一座城池為例。
最糟糕的指令是:拿下這座城
好一點的是:我給你三千精兵,拿下這座城
再好一點:我給你三千精兵,明晚8點前拿下這座城
再好一點:我給你三千精兵,明晚8點前拿下這座城,戰損不能超過2成
裡面每增加的一個條件,都意味著謀事難度的加大,謀士的優劣就容易看出來(當然這事主要是將軍干……只是個比方)。
還可以繼續往下……
而這裡面每增加的一個條件,都可能關係到主公戰略意圖的達成。
反過來說,能接受越模糊指令的人越高級,接受指令越具體的人越低級。
比如士兵收到的指令非常具體,去把衝車拿過來衝到門口
隊長的指令則是把城門攻破
將軍得到的指令則是拿下這座城池
元帥得到的指令則可能是我要滅了X國
皇帝得到的指令來自他自己——我要天下!
會有人說主公不一定能怎樣怎樣……但是坦白說,強力主公用好平庸謀士的比比皆是;強力謀士能夠神助攻渣主公成就大業者,鮮矣。
演義中的很多主公被臉譜化和演義化(這不廢話么)。
戰略強的主公不一定能成事,成事要求的條件太多,戰略渣的主公一定會把一手好牌打成渣渣。這不簡單嗎?!
中國大老闆來叫你出設計方案,給你好吃好喝好玩的,還給你大名頭,xxx總監,然後結果你TM就只出的出一個方案,一個!你的洞察力怎麼體現?!你的創意怎麼體現?!你怎麼滿足你的客戶?!給你錢是白養的嗎?!數量!數量懂不懂!而且,你不出差的那兩個方案,怎麼體現你好的那個方案最好?!
哼,你以為創意戰略總監那麼好當的?這個問題裡面居然沒有營銷策劃人回答不科學啊!
不邀自來
1、客戶或者老闆不可能對你全部信息公開,他只會告訴你有問題需要你解決。
2、提出解決方案的人只能依靠有限信息來進行設計,並且應該對提出的計劃的後果有所考量
所以,當客戶或者老闆告訴你請解決我明年銷量翻倍的問題的時候。
最好的方案是增加投入在宣傳和渠道建設上,但是最花錢
最省錢的方案是現有客戶的深入挖掘,但是增加基層員工的工作量
最靠譜的方案是最好方案的弱化版,不能很快見效但是能完成目標
請注意,此時你只是提供建議(基於對方給你的有限信息)
然後接下去就是營銷策劃狗的噩夢出現了
這個方案好,但是我沒這麼多預算
這個方案太保守,我需要更好的,錢不是問題
這個方案不錯,但是我還想要顧及另一個方案的可能性
這個方案啊,算了我還是找別家吧
古代大戰我不懂,商業決策倒是經常參與。
其實這兩者頗有類似之處。
首先我們講一講「上中下」。
任何決策或者說是選擇,都一定會做優劣分析,不同的選擇其造成的後果不同,耗費的成本不同。
任何一個理智的決策者,都一定會選擇最好的結果和最低的成本。但世事豈能如意,所有的結果和成本都是糾纏在一起的,再加上不同的目的,於是就需要選擇其中相對來說最好的。
而且,同樣的局面,不同的目標,其最優選擇都可能有很大差異。
例如我要賺取最大利潤,那麼推高售價降低成本,就是一般的最優選擇。但我如果為了佔據市場,那很可能會降低售價提高質量,只要虧損承受得起,根本不在乎成本。
其次,何為謀士?
謀士不掌事,而且挑選謀士時往往注重其思維和經驗與掌事主官的不同。否則大家想得都一樣,那也就容易死到一起去了。
人都有局限性,謀士也自知,所以他在分析問題給出建議時,也是根據自己的價值判斷和經驗來給出的,他會有優選的「上策」。
那為何他還要提出「中下」?
首先是為了證明自己考慮的全面性,一個考慮問題很不全面的謀士是很容易被鄙視的。
其次也是為了「勸阻」主官,避免他採取明顯有問題的計劃。因為主官也有自己的想法,很可能與謀士不同,更可能缺乏相關的經驗從而沒有正確評估對應的成本/損失。
最後,主官為何很可能不聽謀士的?
主官又不是只有一個謀士,方方面面的事情他要考慮的多了;而且更常見的是,為了保密,他的目標並不會告知每個人。
綜合各種判斷,對照他的目標,做一個跟謀士們完全不同的選擇,太正常了。不好使別怪我~你自己挑的
世間的問題沒有唯一確定答案,尤其是面對變化萬千的戰爭和政治,變化更多。那麼應對也就有多種可能。
一般來說,並不是上策就是好的,下策就是壞的,而是指緩急、輕重而言。上策較為積極、激進、快速;下策較為保守、緩和,留更多餘地。中策則是兩者之間。根據事態發展的特點,根據己方的力量特徵,根據統帥的戰略意圖,上中下三種策略都可能成為最優策略。
比如三國演義小說里寫劉備入川,諸葛亮和龐統給了各種建議。激進的建議是直接對劉璋下手,緩和的建議是收買人心、徐圖之。劉備的指導方針是以柔克剛,強調人和,強調人心背向。這一指導方針,是針對奸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而制定的。諸葛亮和龐統的意見,多都是戰術考量,並沒有劉備深謀遠慮。
又如諸葛亮七擒孟獲。這個事件在史實上有爭議,有人認為是假的,比如《三國志》作者陳壽;有人認為是真的,比如為《三國志》做注的裴松之。這個戰役中,就有快攻、穩紮穩打和攻心為上三種策略。結合當時當地的實際情況,諸葛亮選擇了攻心為上,以收復人心為重。
歷朝歷代,對於外族入侵,大都有兩種意見。一種是主戰派,主張打擊入侵民族,削弱其實力,比如漢武帝的幾次出征;一種是主和派,通過聯姻、聯盟等方式解決矛盾,比如呂后與匈奴議和。漢朝對匈奴的態度大約就這兩種。到了漢宣帝時,幾番作戰,最後南匈奴主動歸附,成為保衛漢朝邊疆的力量,可以說是有戰有和。
二戰時期,希特勒和陸軍總部之間多有分歧,雖然不像小說那麼戲劇化,有上中下三策,但也往往體現了多種策略之間的平衡和決策。如敦刻爾克之戰,相當多的前線統帥都偏向於集中力量給盟軍最後一擊。然而希特勒選擇了更為緩和的策略,也就是二戰史上赫赫有名的停止進攻命令。
當然,中文的語義豐富,有時賦予「上策」為最佳策略的意味。比如常見小說「實為上策!」這樣的用法。順便提一句,中文語義豐富,經常給同一個詞語賦予不同的含義。比如輕騎兵這個詞,有些環境中定義為輕裝甲騎兵,有些定義為輕武器騎兵,有些定義為偵查騎兵,有些定義為遠程騎兵,有些定義為機動騎兵......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吧。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