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每次聽《天空之城》都容易感傷?

每次聽天空之城總是想回憶過去,悔恨曾沒做出的選擇


其實裡面也有一點科學道理。

首先《天空之城》是b小調,這個調子總體給人的感覺就是不安和哀傷。代表作是巴赫的《b小調彌撒》和華格納《女武神的騎行》。

其他小調曲子有莫扎特的《安魂曲》和我們平時聽到的《哀樂》,以及……周杰倫《夜的第七章》。這個調性的感覺一聽就和C大調《小星星》不一樣。

我們對調子的感受不是天生的,是被文化培養的。因為從西方發展起來的現代音樂總是用小調錶達哀傷,我們一聽就領會到哀傷的感覺。但從沒聽過西方音樂的古人不會這樣,比如以色列和日本的國歌都是小調。一聽就有強烈的東方風格。


在這個基礎上,《天空之城》的樂譜是這樣。

至少有兩點讓它有「故鄉」和「哀傷」的感覺。

第一是每個樂句的節奏都一樣,是 八分音-切分音-四分音-二分音,不斷重複。

這樣每一句的感覺就是越來越慢,讓情緒舒緩起來,進而有「靜謐」、「故鄉」的感受。

相似的節奏不斷重複,沒有驚險刺激的成分,像鄉村日復一日的生活,也讓情緒安靜下來。


第二是每個樂句都在往下走,每個都是。

整首歌都是仄仄仄仄。

而且每一句都比前一句更低沉兩度。比如第一句第一個重音是C(叨),最後一個重音是B(西);第二句第一個重音是A(拉),最後一個重音是G(嗖)。第三句又比第二句低兩度。

整首歌一直往下拉,自然有了情緒往下走的感受。

背後的原理就是,高音讓人感覺輕快明亮,低音感覺沉重厚實。這是天生的,因為人類高興的時候說話聲音高,生氣和悲傷地時候說話聲音低。

音高越來越高,就是越來越高興;越來越低沉,就是開始悲傷了。


——當然,作曲主要靠靈感。我們可以事後諸葛亮地分析為什麼某個樂曲產生某樣的情感,但是按照這個模式再寫一首,就不行了。


拉普達代表一個夢想,最終以毀滅告終,凄美而悲劇,一如希臘神話。

然而,希達和巴斯追尋天空之城的歷程,其實就是每個人追尋理想過程的寫照。我們有過追求、有一顆勇敢的心、有一個美好的過程,了無遺憾。哪怕最後面對毀滅,只要彼此手心相合,我們就有勇氣輕聲念出咒語:巴魯斯。

讓人落淚的優美曲調和動人心弦的美妙音律,主題曲表達的也正是這麼一種帶著淡淡的憂傷,在凄美中,充滿憧憬、嚮往、奮進、不屈不撓,明知悲劇的結果,也義無反顧、勇往直前……


我不懂音樂,但是這個歌是初戀給我聽的,那會兒聽著沒有那麼傷感,只是覺得聽了以後心情有點低落,現在聽這首歌,明顯感覺特別傷感,其實我們聽音樂,特別容易回想一些過往的事情,想那時候青澀的初戀,想那時候的一些人,一些事。我聽的好像是大提琴版的,低沉的大提琴,更傷感了。還是想過去吧。。。。


因為這首曲子本身的調子就比較感傷,好像對過去淡淡的懷念,對遺憾的惋惜……再加上天空之城的故事,當巴魯和希達望著漸漸遠去的天空之城拉普達,那個畫面引人無限的懷念,懷念曾經去過的地方,懷念故人,懷念往事……顯得那樣楚楚動人。因此天空之城才會讓人如此悲傷。


傷感的原因,可能不是那首歌,而是聯想到那虛幻的故事。 一個在動畫世界裡真實存在的雷帕特,但現實又永遠找不到。 想起Pazu Sheeta那份童真的愛,同樣只在動畫世界裡發生過。


不請自來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也拿這個音樂上過課。簡單地說,這首作品是日本音樂,具有日本民族審美特徵。這種聽起來有些憂傷的審美特徵在日本文化里叫"物哀",並不是說物體的哀傷,而是一種"真情流露",有點類似於感物之情和觸景生情。不光《天空之城》,還有《龍貓》等一些日本作品都會有一些哀傷的感覺,還有比較著名的《櫻花》等等。在音樂寫作方面都是用小調的方式創作(小調大家自行百度)。"物哀"不僅體現在憂傷,在體現快樂方面也是非常到位的,比如久石讓的《summer》,聽起來就有一種過夏天的感覺。

第一次在知乎回答問題,趁著給學生放電影的時候碼字,字有不順,請多多包涵。

祝好。


不太同意上面這些答案說的天空之城代表夢想,代表童年,內心的純潔等等,天空之城本該是恢宏大氣的描述一個文明的衰落的故事,可惜很多情節以及真正的結局都被砍掉了。不過即使被砍掉,那種文明消失的悲劇感我們也仍感受得到,與音樂相配,音樂也是悲傷的感覺


傷感的是男孩的每一句嘶喊的,希達
作為一個柔弱的女孩子卻要經歷承受那麼多
我想每個人都有那個想好好保護的人


還不是因為這音樂抓住了人們的音樂心


推薦閱讀:

TAG:天空之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