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為什麼是秦國統一天下而非楚國?

歷史上,戰國時期秦楚均為強國。為什麼最後是秦勝統一天下,而楚敗。


所謂的「秦楚均為強國」指的僅僅是土地面積和軍隊數量

在兵員素質方面:
《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

楚聞廉頗在魏,陰使人迎之。廉頗一為楚將,無功,曰:「我思用趙人。」廉頗卒死於壽春。

可見楚國軍隊戰鬥力之差,別說已經實行軍功政策的秦國了,就是改革不那麼徹底的趙國都比不上。春秋時期楚國欺負欺負一些中原小國還行,但到了競爭激烈的戰國時期,楚國就很少打勝仗了。

地理位置方面:
秦國坐擁雍州之地,東可謀取六國,不行還能退守函谷關。而戰國後期楚國的郢都幾乎就是暴漏在秦國的攻擊之下,而且,自古以來就很少有南方政權能統一全國的。楚國土地雖然廣袤,但是顧此失彼,黔中之戰直接被司馬錯來了個大迂迴,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白白丟失了數千里的土地。這都是短板。

軍事傳統:
秦國因為不是那麼發達,因此人民性格都比較淳樸,在商鞅變法之後就可以完全利用起來,各自為了各自的利益去耕戰,最後讓秦國成為了一個戰鬥力強大的帝國。而楚國:
《史記 貨殖列傳》:

其俗剽輕,易發怒,地薄,寡於積聚。江陵故郢都,西通巫、巴,東有雲夢之饒。陳在楚夏之交,通魚鹽之貨,其民多賈......郢之後徙壽春,亦一都會也。而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鮑、木輸會也。與閩中、干越雜俗,故南楚好辭,巧說少信。

整個楚國由於地理面積太大,民俗也不太一致,但大體是比較輕飄的一類,而且喜歡為了牟利經商,這一下就比不過秦國完備的軍功體制了,戰爭動員困難也是理所應當的。
而且,楚國因為深受南方蠻夷部落文化的影響,沒有城防意識,城牆基本上扛不住進攻,因此往往戰役都是野戰,而野戰失敗,城池也就守不住了。

貴族體制:
秦國也有一些舊貴族,但影響力不是特彆強大,秦孝公、秦惠文王兩代君主就能擺平阻礙新法的舊貴族,而楚國的舊貴族勢力過於龐大,春秋時期就有過若敖氏專權的現象。戰國時期楚國就有屈景昭三大貴族,這種大貴族很容易阻礙國家政策的實施。
而且最關鍵的,這些貴族都是窩在楚國國都內,不想著發展自身的附屬領地,施行一些土地改革,還能強軍強國,這些貴族全部都在宮廷內爭鬥,是正兒八經的「舊貴族」,是對國家發展沒多大用的。可能會零星出來幾個比較賢能的貴族人物,但總體上來說貴族勢力是楚國國弱的一個重要原因。戰國早期楚聲王還能被強盜殺死,到了戰國後期因為楚國連續被胖揍,竟然出現了「庄絞暴郢」這樣的大新聞,一個將領庄姣襲擊郢都,「暴」字很可能就是說把國都郢都給洗劫了一遍,而那個時候不論是楚王還是那些勢大的貴族,都拿此沒有任何辦法。想像一下這種事情除了楚國之外還能發生在哪個國家。

總體來說,戰國時期楚國只能算是一個二流國家,國土面積雖然大,但整合能力太弱,士兵戰鬥力太弱。戰國時期也有人動不動就說什麼統一天下的不是秦國就是楚國,其實只不過是因為楚國是完整保存國家建制過渡到戰國時期的國家,而且春秋時期楚國實在是過於厲害。但到了戰國時期,各個國家都開展了適應生產力進步的政治改革,實力都大增,而楚國卻被貴族勢力絆住了腳,施展不得改革,只能是越來越弱,勉強靠著廣大的土地面積和人口資源支撐,成為了戰國七雄之一。當七雄之間的緩衝完全消失,楚國面對改革完備、軍力強大的秦國,就只有被胖揍的份了。而「統一天下的不是秦國就是楚國」只能是一句借著二百年前的威風來作為今日籌碼的外交辭令了。

看見有很多答案都指明,秦國的滅亡過程中舊楚國人發揮了很大作用,事實確實如此。但那會已經距離楚國滅亡十六年了,雖然領頭的項氏家族是楚國末代將領的後代,但起義軍的主要成分還是農民軍,是在秦國的暴政下活不下去鋌而走險的農民,是為了生存鬥爭的農民,而不是為了國家復興而造反的農民。六國貴族勢力的反撲在秦朝滅亡的過程中發揮了一定作用,但主力軍始終是被壓迫的農民起義軍。而所謂「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是《史記》中出自項燕之口,被人傳唱。不過這種「先見之明」大多數時候是事後諸葛亮,《左傳》和《史記》中到處都有這種特別厲害的先見之明,其實都只是被誇大了的一些言辭而已。項燕在臨死前可能說過「秦國人一定會遭到楚國報復」這種類似的話,但恐怕很難直接預言秦國會被楚國滅亡,更何況滅亡秦國的不是楚國,更不是楚國的貴族,而是天下的農民起義軍。
秦末局勢和戰國局勢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了,而且是社會體制的決定性變化,從封土建邦的封建制度到中央集權的帝制封建社會,社會已經完成了大轉型,秦末的楚地農民起義軍不論從組成還是性質,都已經完全不同於那個存在了八百多年古老的楚國了。

另外歡迎大家關注家師的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林屋讀書(linwudushu),文史作家林屋公子創辦。
我們的宗旨是大眾、新銳、趣味,熱點知識化,知識娛樂化。

http://weixin.qq.com/r/jjmSihbEDktxrVLp92yc (二維碼自動識別)


因為秦國:
代表了先進的農業生產力,
代表了先進文化制度的前進方向,
代表了最廣大武勛集團的根本利益……


前面的人都說得很細節了,我想從另一個角度詮釋這個問題,這是面對複雜性時最常見卻又最不被認可的答案:概率,或者叫運氣。宋魯鄭衛陳曹蔡,這些地緣政治來說處於劣勢的中間醬油國不能統一天下是必然。但是東齊、西秦、北晉、南楚這四個地緣政治處於優勢的邊緣大國最終誰統一天下那就是運氣了。

春秋禮法被證明於國無用之後,各種經世濟用的實用主義思潮席捲華夏大地。其中以法家最為立竿見影,「經過管仲、士匄、子產、李悝、吳起、商鞅、慎到、申不害、樂毅、劇辛等逐漸建立起來的學派」(百度百科照抄),這些人都曾幫助他們的君主稱霸一時或縱橫一方。法家、兵家之類實用主義的崛起和一代雄主是相輔相成成對出現。不變法,也就根本不可能有啥經天緯地的業績。戰國時代,某個國家出一個牛逼的主公,任用一次這樣的變法就大概率能富國強兵。吳用孫武,滅楚削越;魏用李悝,吊打秦軍;吳起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到哪哪雄起,打哪哪趴下。秦用商鞅,暴揍三晉一血前恥,等等不一而足,這樣的樣本是很多的。

然而變法就是要摧毀那些既得利益者的訴求,雄主的無條件支持是有時間限制的——壽命。變法本身真正產生宏觀的國力增長需要長時間的積累,開疆拓土更需要一寸一寸土地的爭奪,一場一場戰爭的積累,所以君王的壽命就成了最大的短板(古代人因為醫療衛生的簡陋,人均壽命都極短,包括君王和貴族,此所謂千金難買抗生素)。雄主死後的繼任君王非常重要,因為此時一旦是對前朝變法持負面態度,容易演化成全盤否定,並夾雜著排山倒海的舊勢力捲土重來。無節制的報復帶來的破壞性極其嚴重,很快就會徹底摧毀變法所帶來的國力優勢。家天下的封建時期,連續出兩代君王支持同一個變法,是極為罕見的。(兩代君王之間的能力本質上是獨立事件,甚至有一定的負相關性。雄主的強勢性格壓抑下,後代在王儲競爭中往往是軟弱陰柔的人獲得父親的認可而最終勝利)。另一方面這些被稱為有作為的雄主還要相對長壽,以保持政策制度的長期一貫性。所以持續的強國,需要雄主之後還要出雄主,而這個概率綜上所述就非常之低了。

戰國七雄都曾出過雄主,都曾變過法,「大家祖上都闊過」,可以說不變法你就撐不到戰國中期。但是在時間上都是分立的,極少連續(或中間被庸君短時間插隊也算連續)。一個家族出個牛逼的人是很難得,這是純概率問題。連續出兩個,概率就更低了。王侯的家族出的牛人雖然是高於普通家族,可惜王侯家族的對手方也是王侯家族。一個家族就那麼幾個男人有資格繼位,選來選去都是膿包居多,因為「絕大部分人都很挫」。

為了應題,單獨說秦楚。

  1. 楚國,春秋時雄起於庄王,任用了孫叔敖這個勤勉的總理,與晉一時爭霸中原。此後都是些庸碌之輩,有勇無謀者多,狠辣有餘而謀略幾無,靠基本盤人多地廣吃老本。一直到戰國初期,楚悼王任用吳起變法成為了一代雄主,一度有席捲八方之勢,但變法才八年,悼王就去世了,瞧瞧這悲催的謚號就秒懂。悲劇接踵而來,吳起也被複仇的舊貴族殺死於悼王屍體旁。此後整個楚國很多年後才有一個楚威王,勉強可算雄主,但是其在位僅11年。這兩雄主不但自己牛逼的時間短,中間還間隔了兩代君主共40多年,完全沒有一貫性。
  2.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大秦帝國一度連續爆冷門出了幾個雄主,扔色子連續扔出三個六的機會出來了。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還在位24年,出奇的命好,為第一個。孝公死後商鞅被車裂,但是變法竟然非常非常異常的被保留了!第二個雄主秦惠文王就這樣再續輝煌,關鍵命硬在位長達27年。算一算秦國一直變法並維持了四十多年!接下去的秦武王有勇無謀外戚慫恿有舊勢力復辟的苗頭,但這個敗家玩意兒只在位了不到四年,就自己「舉鼎絕脛而死」,這大秦到底是什麼人品啊!接下去是第三個秦昭襄王,又是一個變法的堅定支持者,雄獅一樣的王者存在,文有范雎,武有白起,簡直不能看啊。關鍵的關鍵這廝竟然在位56年之久,不能忍了啊!此後兩個挫挫君主秦孝文王在位僅幾天,秦莊襄王在位僅三年,還沒來得及發揮其巨大的破壞性,第四個雄主嬴政已經閃亮登基了,這廝自送外號秦始皇,奇葩在位37年之久。從孝公登基算起,秦國在長達150年的歷史中出現了四位長壽的雄主,中間的三個插隊昏君一共只佔六七年,保持了最大的制度穩定性,這在其他六國是天方夜譚。作為對比的楚國,同一段長長的歷史時期,只勉強有個楚威王雄壯一點。

歷史就怕但是。但是,敗起來也很快,秦始皇一死,秦二世只用了兩年就搞垮了整個帝國。150年打下來的龐大帝國,2年就在楚國的兩個後裔項羽和劉邦手上土崩瓦解。無他,運氣用完了啊。連續翻了150年正面,總該翻個反面了吧。

這個雄主隨機論,可以擴展到整個歷史,無論中國還是全球。中國後來的朝代,只要帝國的前期能出2-3個有作為的雄主,保持三五十年的制度建設一慣性,基本上就能穩定下來,並吃老本延續200年,等待某次天災人禍的滅朝時刻。短命王朝的套路都是開國雄主後,第二個皇帝就迅速變得很挫(至少相對於那一群開國的能臣武將來說),巨大的落差帶來的權力結構的變化,滿滿的都是負能量。而這種情況才是大概率事件,基於這樣一個真理「絕大部分人其實都很挫「!漢唐宋明清,這都是小概率事件,滾滾幾千年華夏文明,就出現這麼幾個。

所以呀,國家要強盛,就不能世襲,世襲就不可能一直強盛。皇室要想長存,就不要掌權,類似英國、日本的皇室。國家要想強盛,挑選領導人就要盡量放大候選人的基數,才能更大概率的挑選出一個所謂的雄主。羅馬帝國就一直在換皇室宗姓,從公元前27年屋大維稱奧古斯都起,一直到1453年東羅馬被蘇丹滅掉,國祚綿延了近1500年,中間換掉了無數多的皇室家族。

說到統一,類似歐洲這種不統一才是常態,像中國這種長期震蕩循環在農耕時代局部極值,分分合合最終保持統一的歷史才是異常態。當年太祖若同意了和某黨的劃江而治,中國也就保持了分裂狀態。再說今天也沒完全統一,還有一個台灣不也還沒收回來么。東北邊那個曹縣半島自古以來都是一個完整的統一體,如今也是三胖子孤身對峙美帝。想起一個數學問題,1-1+1-1+1-1+... 無窮序列和是啥。在正常的數學意義來說,完全看你在哪裡截斷看這個問題,可以是1,也可以是0,並不天然就一定是1 或者0。只有在某些改變了定義的數學意義下,是1/2。這是啥啊?聯邦唄,遠看像統一,近看像分裂。

整個地球,現在就很像春秋時代。以美帝為首的幾大部落酋長,組建部落聯盟,打出了某種被泛稱為「普世」的神秘主義旗幟,各懷鬼胎但基本相安無事。公然大規模或持續的違反國際法的行為,基本上都被制止了。而這個地球春秋時代是不大可能進化成地球戰國時代了。想吞滅他國的國家沒有能力對抗聯合國的霸王硬上弓。有能力吞滅他國的國家不屑於吞併,搞點資源就行。現代社會過量的人口都是負擔,那麼多的外來人口咋辦?古時候都是俘虜來當奴隸,而現在都要求同等國民待遇,「姐是你消費不起的牌子」。國土面積過於龐大的國家長期來說有種天然的管理難度。中央集權體制下,各地方勢力長期被壓制而虛弱不堪,內部穩定卻喪失了對外的競爭能力,幾乎對外一戰既潰。小中央大地方的分權體制下,內部分化很容易發展出超強諸侯,對外時是一把戰爭利劍,同樣對內部也是叛亂根源。

於是乎地球聯邦,你好!


這個剛好是我專業,我學先秦史的。
我不說為什麼楚國沒統一,就說一下為什麼秦統一了。

《史記》可能很多野史成分,但是秦和三晉地區的記載多有國家官方史料的痕迹,所以從這一點來看,本紀部分可信度是很高的,基本能反映戰國情況。

讀史記的時候,秦本紀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從商鞅變法之後開始記「斬首」,就是記每場戰爭殺了多少人,剛開始還都是一萬兩萬的小斬獲,從白起開始(讀的時間長了,記不太清楚了,應該是從他開始),秦國開始記載十萬以上的斬殺戰役,因為從這一時期開始大戰不斷,當然也是從這一時期(昭襄王)開始,秦國戰無不勝,迅速奠定了統一中國的基礎。而其他國家,都沒有這樣的記載
軍事制度上的革新,特別是軍功爵制的實施,是秦能戰勝六國的最主要原因,而其他任何國家,包括戰國後期如同開掛的中山,都沒有這樣的制度建設。這才是秦能統一,而六國只能滅亡的主要原因。
--------------------------------------------割一下-----------------------------

說到這裡了,不得不說一下戰國的強國。
戰國能稱得上一流強國的,就是打得很有聲色的,只有三個國家,一是秦國,統一了嘛;一是趙國,胡服騎射嘛;還有一個就是中山,那是一個神一樣的民族,開了掛一樣的存在,君主如同神子下凡,智勇雙全,軍隊力大無窮,打得周圍大國抱頭鼠竄。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國,能與當時發展了幾百年的大國對抗,而且讓全天下強國集結起來,聯合打自己,最後聯軍無功而返,也可以說活得挺有存在感了。不過君主一完蛋,國家馬上就被趙國吞併了,下場也挺慘。
其次就是魏國、燕國、齊國,小小地強大了那麼十年幾十年的樣子,打過一兩場勝仗。
再就是楚國、韓國,這樣沒打過大勝仗,又欺軟怕硬的偽強國。


反對一些答案說楚國是二流偽強國的說法。熊侶時期邲之戰擊敗過晉國,項燕擊敗過二十萬秦軍;吳起改革,三晉,強秦不敢南顧。
不爭氣和「偽」不一樣。
當然最後由於制度落後,不思進取,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但是說楚國是失敗者,那也是相對秦國而言的。

秦國之強在於改革徹底,因為被六國欺負的慘啊,幾近亡國。楚國在這之前也被吳國海扁過,幾近亡國。所以楚昭王發憤圖強。那為啥,笑到最後的是秦國呢?
答案在於定位不同。

秦國改革的定位是什麼?殺人是一種快樂,戰爭是一種事業。
楚國改革的定位是什麼?殺人只是為了不被殺,戰爭是一種職業。

打贏戰爭嘛,其實有這些就夠了:給的好處足夠多,做的規矩足夠多。別的什麼戰略,文化,地域在我們老百姓看來,扯淡。

繼續正題。

縱然楚國的祖先篳路藍縷,披荊斬棘,在漢江諸姬中殺開一條血路,在長江左突右沖,國君三年不出兵是為無能。

這在常人看來已經是一個窮兵黷武的國家了。

然而畢竟.....

XX顆首級,擺脫奴隸地位,XX顆首級,賞一級爵位。秦國總共設置了20級爵位....


這就叫給好處。秦國,人還是那些人,物還是那些物,之前那個弱秦怎麼就科技樹啪啪啪,好戰程度刷刷刷了呢?-------給的好處足夠多嘛。


白起從士兵做到16級大良造。16級啊,朋友!可以想像,如果白起有一份簡歷,大概可以這麼寫
昭王元年,斬首1級,賞爵公士。
昭王二年,斬首5級,賞爵上造。
昭王三年,斬首3級,賞爵簪裊。
.....
昭王十三年,拔韓之新城,斬首一萬級,賞爵左庶長。
.....
昭王十五年,拔魏之六十一城,斬首八萬級,賞爵大良造。


我以前記得一句很經典的電影台詞叫做:殺一個人也是殺,殺一群人也是殺。

對於白起殺人只是一種習慣而已,你說他在長平如果真有機會俘虜四十萬趙國士兵的話,他腦子裡想的是什麼?


----「這回發財了。」

講的過分一些,商鞅是在有意識地將這個國家培養成一個合法的殺人犯聚集地。白起就是一個成功的傑作。因為殺人不但不會受到懲罰,而且可以獲得獎勵(當然禁止私鬥,鼓勵公戰。)

這就不是恐怖了,這叫做驚悚。後世,學商鞅者多,然而成商鞅之事者實無幾。


史記中記載的穿著粗麻布衣服的秦國輕兵,能夠將穿著犀牛皮盔甲的魏國精銳砍翻,能夠毫不顧忌生死沖向擁有強弓勁弩戰國第一的韓國弓弩手,因為有利益驅使著他們。

比撼動人靈魂更難的,是撼人類的利益。

當有利可圖的時候,你不知道人類是有多可怕。

而秦國為了利益------在史記中隨手一翻,你就可以看到,
1秦國今年剛剛和某國結盟,第二年就攻下了別人幾座城。別的國家幾乎不好意思這麼做。
2秦國為了離間別人,都是幾萬金幾萬金做禮物的。別的國家幾乎看不到。
3秦始皇剛剛發誓準備再也不用六國之人,馬上就反悔了,君無戲言什麼的狗屁。別的國君基本都不好意思這麼做。
4秦國今年大饑荒或者有代表不詳的流星落下,明年又馬不停蹄地東征西討。餓了就去搶,流星落下?那一定是老天爺不滿意今年我們沒有打仗。

楚國夠不講道義了,但是偏偏運氣不好,遇到了這樣的秦國,這是命。

所以秦國能夠贏,是因為秦國將侵略戰爭成功地變成了全民的狂歡,而楚國乃至六國僅僅覺得戰爭只是貴族的遊戲罷了。


歷史上明確的:1.楚國在春秋時期是個強大的國家,在戰國時期戰績很差。
2.統一發生在戰國而不是春秋。
以上兩點其實就告訴我們一個籠統的原因——春秋到戰國時期的社會發生了關鍵變化,這種變化讓統一成了可能;而楚國顯然沒有適應這種變化,所以他成了被統一的那一個。

很多人總結過這個變化,包含了戰爭性質,政治制度,生產力等等,這裡不長篇大論。對於楚國來說,最要命的就是他連「國家」強權的建立都沒有完成,仍在諸侯政治上裹足不前,這就註定了在統一的道路上,他是體制上比較差勁的一方勢力。


聊點不那麼學術的:
1、楚起初很可憐,封地又小又偏,篳路藍縷這些詞就是形容楚國先人創業之難,楚人四處開荒拓土的同時,接觸了南北各路文化,所以骨子裡剛烈剽悍又自由浪漫,跟中原諸侯表面上的中庸禮讓完全不是一個腔調。楚莊王、屈原、項羽、劉邦這些楚地風流,做人做事都是相當的野性。戰國時楚國吞併越國後滿足於南方霸主的地位(不包括四川一帶),楚國那種獨特的文化也跟他國難兼容,精神上開始萎靡,倒是另一個以前同樣被中原諸侯嘲笑的秦國奮發圖強,屢屢痛打不思進取自娛自樂的楚國。然而秦國即使統一北方後,滅楚也是相當艱難,楚人骨子裡的精神于山河傾覆間才算是被喚醒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與其說是預言,不如說是表達楚人血液里的倔強和不服。清末革命黨乃至兔黨起事,皆以「楚囚」相互鼓勵,就是表示雖有萬難亦死不投降的精神。
2、秦起初比楚也好不到哪去,楚的祖先好歹給周天子當過老師,秦趙祖先就是養馬的出身。秦地處西陲,向東發展之路被晉擋著,質樸尚武但是文教落後。秦和楚,在春秋時沒少被中原諸侯當傻子戲弄,其實都是苦命人。就算大名鼎鼎的秦穆公,也被晉國里外算計了好幾下(秦穆公是真實誠,被晉惠公這個渣渣騙了又騙,逼急了開打抓過來,老婆說你把我弟弟抓來我也不活了,只好又放回去,還給晉國糧食度饑荒幫助戰後重建,後面晉惠公又在崤山伏擊了老秦一把)。秦國在春秋時挺仗義的,幫了晉楚兩個大國平亂,然而實力和地理所限,只能算西方霸主。與南方楚國不同的是,秦國不滿足自己的地位,上下都積極拓展,商鞅變法這些後面的事情就不再重複了。
3、所謂朝秦暮楚,不單指秦楚兩國是大國,有統一的可能性,更深層次的,是當時列國人才對其它老資格的中原國家的失望。早先「楚雖有才晉實用之」,楚國畢竟不是當時正統,又喜歡自己小圈子自嗨,華麗奔放的土壤培養出的人才,心思活泛點的都往晉這樣的中原大國跑,當然楚比秦要好點,秦穆公搞人殉把「士」們嚇的夠嗆,不是走投無路不會往秦,作為金牌職業經理人的吳起,那麼顛沛流離,也不打算去秦國應聘。然而商鞅變法徹底改變了一切,秦國對內耕戰一體業績考核,對外瘋狂招攬人才,做事也是實際主義那套,為了開疆拓土什麼招都敢用,跟春秋時的質樸厚道封閉遲滯完全不同。而楚國則商、巫大興,開國的自強不息慢慢消失,浮華虛幻倒是大行其道。蘇秦來楚國,抱怨這裡啥都貴,簡直沒法活,逼得離開;荀子倒是不怕楚國物價高,他老人家很佩服秦國的行政管理,然而住在秦國簡直是噩夢,一點快樂都沒有,在楚國和齊國倒是瀟洒的很,然而弟子都知道前途在哪裡------------------------


偷點懶,把我另一個答案改一改放這裡了

關於秦國而非楚國統一的原因我認為有三點:地緣因素,傳統因素,社會結構。前兩點簡單說一下,重點說社會結構。

第一,關於地理因素,饒勝文在布局天下里將中國分為九塊,其中四角是最有優勢的地區,包括關中、江東、四川、河北,而在春秋戰國時期 ,河北和江東發展都不夠充分,秦國後期獨佔關中、四川兩個糧倉,再加上函谷關、崤山的天險,不是以平原丘陵為主的楚國可以相比的,秦國的地理是最有利於耕戰的

第二,有人說吳起不如商鞅之處在於沒有利用軍功受爵制培養一批新貴族與舊貴族對抗,然而更深層得原因在於山東六國的禮樂精神無法接受關中的軍國主義精神,六國沒有實施軍功受爵的土壤,秦國地處西疆,受蠻夷影響很大,形成尚武的社會風氣,這是軍功受爵和秦漢帝制生長的最佳土壤,再看楚國,經過了前期的篳路藍縷,楚國盡展南方優越的自然條件,由此形成了浪漫的文化氣息,諸如重視思辨的道家、浪漫主義的楚辭、靈秀精巧的禮器構成了楚文化的特徵,這也使得楚國無法接受冷酷的軍國體制。

在這裡,我們主要談談社會結構的問題。

想要統一最重要的是什麼?答案顯然易見:將宗法封建制國家轉變為中央集權制的官僚帝國。只有這樣才能提供足夠的兵源和稅源。那麼這一變化如何實現呢?首先就是貴族勢力不能過於強大。這裡我們要強調一點,弱小的貴族不是變法的結果,而是變法的條件。

戰國早期的霸主是以魏國為首的三晉和隨後齊威王齊宣王時期的齊國,我們考察這四個國家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戰國國家大多都存在一個從宗法體制中衍生出一種不按照宗法原則而是帶有官僚性質的卿族集團,他們任用家臣卻不行分封,不斷將權力集中於自己手中,在諸侯國內部形成一個中央集權的小型國家,最後取而代之或是分而解之,而新生的諸侯國就成為一個帶有中央集權性質的官僚國家了。當然,這些國家裡依然有貴族的影響。因此,我們還要看到,法家的變法只是整個演化過程的一部分,這種變化在春秋時期就已經開始了。總而言之,變法的重要條件是在宗法封建國家中出現一個中央集權性質的官僚國家。

由此我們再看審視楚國的歷史。楚國的歷史與晉國齊國有很大的不同,顯而易見楚國並沒有發生士卿專政的情況,這是由於楚國受宗法影響較晚,卿族勢力較弱,而且大多封地較少,且處於邊疆地區,相反楚國在武王時期就開始設縣,王權有了保障。楚莊王時期發生了若敖氏之亂,更是對卿族勢力做了一次清掃,但是我們要看到,雖然楚國的卿族勢力弱於王權,但是由於楚國仍是一種宗法體制,因此他不可能徹底消滅卿族。公族專政的後果就是公族之間相互傾軋叛亂不斷,反而不斷的削弱了王權。自康王之後,楚國先後發生了公子圍之亂,公子棄疾之亂,白公勝之亂,再加上與吳國的戰爭大敗,昭王惠王時期王權已經無力控制卿族,自惠王始開始實行封君制,貴族勢力進一步膨脹,而到了吳起變法時期,已經出現了「大臣太重,封君太眾」的情況,這些貴族勢力毫無疑問成了吳起變法的重要阻礙,因此隨著悼王、吳起的逝世,舊貴族集團就會十分自然的廢除新法。楚國的變革在貴族的干擾下最終走向失敗。

我們再來看秦國,秦國立國比楚國更晚,幾乎沒有受到宗法制的影響,卿族政治根本無法發展,大概最有影響力的貴族就是秦昭襄王時期的魏冉了,不過那時候變法已經大局已定,因此我們說,秦國根本不需要經歷山東六國破繭成蝶的痛苦,他一開始就不是個純粹的宗法制國家。再加上尚武的社會風氣,商鞅的變法實行的非常順利,殘存的舊貴族在軍功受爵體制下出現的新貴族面前不堪一擊,因此,無論舊貴族多討厭新法,新法已經成了定局,秦國已經成為了一個中央集權的官僚帝國,甚至可以說是一個軍國主義的帝國。秦國是一個純粹的戰爭機器,他能夠提供遠遠高於六國的社會動員力,這成為他實現統一的關鍵。

總而言之,由於秦楚社會結構的不同,楚國的王權弱於秦國,貴族的強勢讓楚國缺乏強大的社會動員力,因此無法在軍事上與秦國對抗,最終只能失敗。但是,一旦楚國清掃了尾大不掉的貴族,楚國潛藏的力量也就爆發了出來。楚國這隻將死的鳳凰,終於在秦末的亂世里燃起了最耀眼的火焰。


戰國時期,楚國雖然地域最廣、經濟實力強盛、且擁有雄兵百萬,但最終沒有形成統一大業,反被後起的秦人所滅的根本原因在於,楚國郡縣制的發展受到了極大的阻礙。具體要從兩個角度來解釋,一是為何楚國的郡縣制沒有發展起來,二是為何郡縣制能促進國力的增強。

我們都知道西周實行的是分封制,也叫封土食邑制。分封制分權、分地、分人,使王室、公室越來越小,越來越弱,貴族均想擴大自己的領地,建立自己的統治地位,其結果就是削弱王室、公室,最後瓜分天下。王室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開始進行新的探索,如楚武王滅了權這個國家,把權國人遷到那處這個地方,讓斗緡「尹」之,即讓斗緡做那處的縣尹(類似知縣);楚文王「實縣申、息」等,就是最早的探索,意在加強中央集權,控制、削弱分封勢力。楚武王文王處於春秋早中期,也就是說這個時候郡縣制已經在楚地萌芽了。

但是郡縣制在楚國並沒有發展起來,尤其是春秋末期以後出現的封君制,更是阻礙了楚國郡縣制的發展。封君制實際上是西周以來封土食邑制的傳承與發展,即在封土食邑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君」的稱號,如魯陽君、孟嘗君、平原君等,這與能夠加強中央集權的郡縣制是相反的,封君制實際上是在削弱中央集權。這也是楚國在春秋末期一度衰弱的原因。

到戰國早期,楚國的發展一波三折,楚悼王不得不尋求改革,以轉變這種不利的局面。主張變法的吳起勸說楚悼王說:「(楚)大臣太重,封君太眾,若此則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貧國弱民之道也。」也說明封君制確實阻礙了楚國的興盛。吳起變法就是為了削弱封君制推廣郡縣制,以加強中央集權。結果我們都知道,吳起失敗了,這意味著在楚國郡縣制並沒有大力發展起來。因為楚國以公族為統治核心的政治體系決定了楚國分封制的經久不衰和盤根錯節,要想撼動確實不易,以致在楚國,由分封制向郡縣制的轉變十分艱難。

簡言之,楚國的貴族政治傳統太盛,以此為根基的封君制就不可能被輕易撼動;與此相對的就是,以官僚政治為基礎的郡縣制就難以大力發展起來。

郡縣制難以大力發展起來,楚國的實力發展就比較緩慢,這自然是相對於秦國來說的~那麼為何郡縣制能促進國力的增強?最根本的原因是郡縣制更能夠加強中央集權啊~統一帝國之所以能夠稱為統一帝國,最關鍵的就是對地方掌有絕對的控制權,這意味著地方的官員任免、稅收以及軍隊都掌握在皇帝手裡。官僚政治與貴族政治的根本區別就在於,前者對官員可進行任免與升遷,這就是流官;後者的官員是世襲的,是世族世官

所以楚國最後敗給了秦國,實際上就是因為楚國人手裡的這把郡縣的刀不如秦國人手裡的鋒利,武器太渣,戰敗是難免的~我主要談了楚國的郡縣製為何沒有發展起來,與之相對的,就能解釋秦國的郡縣製為何能發展壯大起來了。

補充:可參看評論~


統一天下的為什麼是秦國不是楚國。那我們就來看看秦國強在哪。
1.商鞅變法
商鞅變法是秦國強大的根本,而秦國從強大開始到最後的統一,能夠一直遵循這個法,是他更強大的地方。這就好比大家都知道認真讀書才能考出好成績,但是,真正能夠取得好成績的依然是少數人。
2.英明的君主
從秦孝公開始一直到秦始皇,七位國君里四位算的上是賢明的,他們都將統一六國為己任。另外,秦武王,秦孝文王和秦莊襄王,這三位因為在位時間都很短,所以對整個秦國稱霸的影響很小(即使是負面的影響)。其中秦昭襄王的功勞最大,為秦國最後的統一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3.人才
二十一世紀什麼最貴?人才!這句話就算放在古代也是一樣。
秦國對人才的運用比當時任何國家都好,也得益於商鞅變法。秦國對山東六國的人才來者不拒,並且只要他有足夠的實力,君主就一定會放手讓他來管理。而其實楚國的衰敗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人才的流失,比如李斯(楚國人去了秦國當長史),屈原(官仕不得志,投江自盡)等等。

再來看看楚國,沒有完整的變法,貴族對國家的統治,導致人才流失,整個朝堂早已烏煙瘴氣。即使秦國沒有統一,也輪不到楚國來統一。


反對高票答案關於楚不是亡秦的優先選手。

秦楚一直被中原國家視為蠻夷,而秦和楚對此的態度,卻非常不一樣,秦努力學習靠攏,希望得到中原諸侯認同;楚則直接幹掉周王(或稱溺水),且自封為王(其他諸侯還都是稱公,包括秦),所以有楚「不服周」一說,這種衝突體現在楚把自己看做可以與周對等的「國家」,而非「封地」;「國家民族文化自信」間接催生了燦爛的楚文化,同時也為中原諸侯所不滿,在許多官方歷史敘事中常看到對楚文化的蔑視、貶斥、歪曲和諷刺。

前面智友已經從政治制度、經濟軍事的角度說的很明白了,秦依託中央集權的法家統治思想、耕戰一體的軍事鬥爭路線,是當時制度先進性的代表;而其他諸侯國則無一不在變法圖強並向這一政經制度體系(先進生產關係)靠攏,差別只在於變法(改變生產關係)所取得的成果大小;從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兩個要素看,秦勝在先進的生產關係,而從生產力的角度看,各國間其實並無太大差異;如果一定要扯扯,似乎擁有精美編鐘的楚略勝一籌。

但上述生產關係和生產力水平所支撐起來的軍事實力,只是發動統一戰爭的基本要素之一,或者說從軍事佔領和征服的角度,能夠摧毀敵國軍事力量,未必能完成統一大業;畢竟秦統一華夏以後,歷經二世而亡,且秦亡過程沒有任何反覆(復辟),從文化根源的角度來說,秦的文化與中原諸侯國相比都乏善可陳,既不能代表中原文化之正宗先進,更逞論吞併、同化、消滅自成一系的楚文化之目的,距離「上下之一心」實在是很遙遠。

如果用這個秦與後來拿破崙治下的法蘭西帝國對比,其角色更像是一個向周邊敵國傳播先進經濟制度和政治體制、幫助摧毀敵國落後的制度體系、生產關係的搬運工;但針對具有獨立文化體系且極具尚武精神地域或民族的軍事侵略,其失敗結局幾乎無可避免;而政經制度落後的楚,真像極了拖垮拿破崙的毛熊;所以,亡秦是必然的,而帶有文化獨立性(自成體系,自圓其說是非常重要的,否則只是文化特色,缺乏包容性和擴張性)且具有強烈尚武精神的楚,理應是亡秦的優先選手!

這種情形,在中外五千年歷史中,其實極為常見,德意志民族帝國的形成和崛起、法蘭西帝國的興衰、英格蘭統一戰爭、毛熊在兩次大戰中的表現、著名的《最後一課》、華夏文明面對遼、金、元、清的文化抵抗和融合、斯拉夫族的統一和分裂,無一不說明政經制度優越性可以通過付出巨大的代價去學習和建立,而民族文化的獨立性以及強大的尚武精神卻是永遠無法教會的!

印象當中好像有個西方人說過記不清了:先進文明如果不能抵擋野蠻文明的進攻,就不能稱之為先進!

中原諸侯被他們鄙視的蠻夷秦國所滅,印證了這句話,而秦歷經二世而亡,也印證了這句話。


凡論成敗,不過天時地利人和。
一.天時
春秋是爭霸戰,交兵以禮,打服了就可以,戰爭動員的深度與廣度不需要太高,也不需要迅速靈敏的反應。這方面楚國有優勢,地廣財多人眾,隨隨便便,慢悠悠湊幾千乘戰車拉出去就能唬住人,我大楚六千乘,你小白帶著聯合國軍來,我都能不鳥你!!!

戰國則是滅國戰,動不動打得你割地遷都(楚國都城曾經三遷),拼的是全面動員能力,類似於近現代的總體戰,那就是另一個概念了。具體為嘛,請往下看。

二.地利

先秦時期,長江流域開發程度遠不如黃河流域。楚國雖然國土廣袤,但人口密度較小,農業技術不如中原,單位面積產出低下,所以滿足基本生活所需之後的物產剩餘量不高,中央政府可以向地方徵集調用的物產就比較稀少,所謂」地薄,寡於積聚」,就是這個意思。


那麼問題來了,不是挖掘機哈——可不可用國土的廣袤彌補單產的低下呢?就算你秦國一畝地收兩石,我一畝地只收一石,可你只有一百萬畝地,我有五百萬畝啊(數字是純粹打比方,不過楚國幾占天下之半,那是真的),算起來我的糧食儲備當然應該還是比你的多!

那麼是不是這樣呢?

很遺憾,想聚少成多?沒這麼簡單。

物資要集中起來才可以用作戰爭。同樣是一桶水,從布滿一個廣場的一千個水碗里收集起來,比起從一個房間里的一百個水盆收集起來,要難得多,組織難度也大得多。前者是楚國,後者是秦國,考慮到當時的技術條件,這簡直就是致命的。這裡用作舉例的糧食只是戰爭所需的資源之一,其他還有人力調用等等,也是類似。

順便扯遠點,如何正確的從一千個容量有限的水碗里收集起一桶水,這是歷代封建帝國都很頭痛的一個根本性難題。農業水平低下,畝產普遍一兩百來斤,扣除生產者基本生存保障,能夠抽取的餘量很少,一個水碗只能舀上幾勺,舀多了,老百姓不是餓死就是造反。

明朝就是因為沒能正確的舀水所以玩脫了。說起來國土廣袤,看起來總出產是天文數字好有縱深的樣子,但是各地情況千差萬別,有出產豐厚的蘇杭,那是大碗,每碗可以多舀幾勺;也有貧瘠乾旱的西北,那裡是小碗,甚至是破碗,不時來一個天災啥的,不光不能舀水,還能賑濟貼補。限於封建王朝極為有限的組織能力,所以天底下不管大碗小碗水深水淺,見碗舀三勺那是習慣動作(黃仁宇說中國封建王朝早熟,意思就是在技術條件不支持的情況下組織起了一個從底層徵稅的龐大帝國,因而只能用一個粗疏的普遍框架進行管理……)所以明未蘇杭尚還殷實,西北已經反了……

秦楚兩國還談不上成熟的封建王朝,以上這些跟他們好像沒關係,其實有關係。

扯遠了,再扯回來。

如果一定要從一千個水碗里收集起一桶水,那麼在什麼情況下組織難度最低,收集過程耗費資源最少?

答案當然是這一千個水碗都是一般深淺大小,那辦起事來就方便多了,組織難度一下子降低好多,也就較不容易出現有的碗幹了,有的碗還有大半過碗的情形。

一千個水碗都是一般深淺大小這種情況,有個專門的名詞,叫作「底層均質化」。

這個就又跟地理有關了。看一眼中國地圖就知道,相對於北方來說,中國南方在地理上更為破碎,條塊分割嚴重,差異化相當明顯,這裡高山,那裡大河,水系密布,尤其是缺少可以成為政權中心地帶的大縱深平原。與這種破碎嚴重的地理形勢相匹配的,則是南方少數民族眾多而且分布極廣,大宗族聚居也比北方常見(往山溝溝里一躲,政府約束不易,與外界交流受地理條件限制),這就又將中央政府調動底層的組織難度提高了一個數量級。

北方就不一樣了,有關中平原(這是秦漢唐統一天下的資源力量中心),有華北平原(東漢從這裡起家)。因為地理條件不同,在整體上北方的底層均質化程度比南方高,而且在整個封建時代幾乎一直都比南方高。這也是歷代每逢南北政權對峙,北方全面佔優的一個根本原因。即便是從唐代晚期以後,南方在經濟上開始大步甩開北方,優勢還是長期保持在北方。相對來說,朱重八以南統北是一個特例,暫不細說,民國北伐那完全是另一回事,在此不論。

結論來了:在地利上,戰國時期秦國的底層均質化比楚國要高得多,戰爭動員的組織難度隨之也低得多。事實上商鞅變法的一個重要效果就是重整了底層,這更是加重了秦國對楚國的優勢。

當然,在地利上還有秦國還有其他的優勢,比如關中易守難攻啦之類的,不一一列舉了。但底層均質化程度更高這一條是最重要的。

三.人和

哎呀,變法各國都搞過,獨有公孫鞅最成功,那是有原因的……廢話,當然有原因。

好晚了,信手隨意扯了這麼多,錯漏百出也不管了,有人看再更吧。


法家在中國歷史上登上政治舞台,震撼中華文化圈是從商鞅開始的。秦法家思想之盛始於商鞅變法,秦孝公即位以前,舊貴族的勢力相當強大,國力日盛。孝公乃銳意圖強,用商鞅變法,奠定秦法治的基礎,故法家大盛於秦,與此有直接而明顯的關係。
  商鞅變法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從秦孝公三年(公元前359年)開始,主要內容包括:編造戶籍,實行什伍連坐;獎勵軍功,頒布按軍功賞賜的制度;獎勵農耕,制定「墾草開荒」的法令等;第二階段在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開始,後者比前者更進一步,主要有「開阡陌封疆」,廢除封建領主的土地所有制;普遍推行縣制;直接征派賦役,按戶按人徵收軍賦;統一度量衡;革除殘留的戎狄風俗等。商鞅變法完成了秦國從封建領主制到地主制的歷史轉變,封建領主貴族的經濟勢力和政治勢力逐步消除,封建地主制的新興政權日益鞏固;農業勞動力增加,耕地擴大,農業生產日益發展,工商山澤之利集中於封建國家之手,政府的財政收入日益富裕;農戰方針具體落實,軍事力量日益強大,一步步實現了富國強兵的目的。這些改革措施,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
  商鞅變法涵蓋的層面相當廣泛:從文化的橫剖面來看,包括了家庭制度、社會組織、農業經濟、作戰軍功及爵秩制度等;自文化的縱切面來看,改革影響了宗法、禮制、習俗及傳統文化等;可以說整個社會、文化都在商鞅改革的範圍之內。
  秦朝的統一,法家思想可謂是功不可沒。自秦孝公任用商鞅開始變法開始,歷代秦王都尊奉法家思想,秦始皇更是對韓非子的學說推崇至致。商鞅變法建立的嚴格賞罰制度,強迫所有的人都從事生產性職業,推行「連坐」和監視制度,不僅使秦國經濟實力強大,更明顯的是確立了不可與戰的軍事實力。秦在統一之後繼續法家思想,用強力削平不穩定的因素,整飭統治秩序,主要措施包括有,銷毀民間兵器,遷徙地方豪富,修馳道,統一文字度量,實行郡縣制,建立了一整套中央集權制度的皇權政治。


楚國自春秋末期吞併吳國之後,地闊五千里,民眾近千萬,江淮水網縱橫如織,湖泊星羅棋布,雖有連綿高山密林,然平原地帶卻是土地肥沃易於耕作。山重水複,疆域縱深,任哪個強國也休想一口吞下。
可惜這個國家就是固守蠻夷陋習,極少汲取中原文明的精華,官制軍制民治均是自己的一套,從來不學中原各國的文明法制。丞相叫做「令尹」,上大夫叫做「左尹」,王族事務大臣叫做「莫敖」,上將軍叫做「大將軍」,還有登徒、柱國、次飛、執圭、三閭大夫等種種莫名其妙的官名。這個由山地部族自立而後獲得周王朝認可的諸侯國,有許多地方是中原文化所難以理解的,這也正是中原名士難以在楚國建功立業之所在。

魏武侯時期,文武全才的吳起因奸佞排斥不被國君信任而逃到楚國。當時的楚悼王任命吳起為令尹(丞相),立志變法圖強。吳起以鐵腕強力變革楚國落後愚昧的舊制,卻幾乎將自己弄成了孤家寡人。楚悼王一死,吳起立遭慘殺,楚國就成了一個「三分新七分舊」的奇特戰國,始終是萎靡不振難有作為。

吳起在楚國的失敗,不是變法本身有誤,而是這個國家的落後愚昧封閉,和變法所需要的基礎還有很大一段距離,任誰在短期內也難以扭轉。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楚國的上層貴族始終偏安封閉的山國,沒有放眼天下競爭存亡的大器局。中原諸國凡有大事,都離不開楚國參與,但卻也沒有一個國家將自己的存亡希望寄託於楚國。中小諸侯國更是極少主動尋求楚國的保護。在七大戰國中,楚國與秦國的附屬國最少。秦國是因為被山東六國封閉在函谷關以西,不可能東出爭奪中原附屬國。但秦國在秦穆公時代就吞滅兼并了幾乎所有的西部戎狄部族邦國,沒有被化入的草原部族也幾乎全部臣服於秦國。秦國也是一個積極向中原文明靠攏的諸侯國,不管中原大國如何蔑視秦國,秦國都始終以中原文明為楷模。楚國對南部蠻夷部族其所以缺乏有效統合,則泰半是不思進取所致。譬如嶺南的百越,楚國就僅僅滿足於鬆散的「稱臣納貢」,而沒有將這支繁衍旺盛人口眾多的部族納入整體國力。楚國名義上有千萬人口,能夠動員的兵力卻只有數十萬,還不如只有數百萬人口的趙國可能動員的兵力。說到底,也是這種有名無實的龐大臃腫造成的。

進入戰國之世,中原各大國的變法強國浪潮此起彼伏,幾乎都曾經有過至少一次的成功變法:魏文侯李悝變法、齊威王變法、韓昭侯申不害變法、秦孝公商鞅變法、趙武靈王變法、燕昭王樂毅變法。第一次變法之後繼續多次小變法,在中原大國也多有醞釀或發生,秦國最典型而已。唯獨楚國,只有過一次短暫的半途變法,其後的變法思潮只要一有跡象(如屈原的變法醞釀),則立即被合力扼殺。也就是說,楚國始終沒有過一次需要相對持續一個時期(一代或半代君主)的成功變法。因此,楚國的分治狀況一直沒有根本性變化。
  楚國的半次變法,是吳起變法。
  這次變法,從吳起入楚到吳起被殺,總共只有短短三年。楚悼王十八年(公元前384年)吳起入楚,楚悼王二十一年(公亓前382年)病逝,吳起於葬禮中被殺,楚國變法宣告終結。以實際情形說,除去初期謀劃與後期動亂,即或計入年頭年尾之類的虛算,其實際的變法實施至多一年余,真正地浮光掠影。就史料分析時間構成:吳起入楚第一年做宛守(宛郡郡守還是宛城守將,不能確定),第二年做令尹,第三年慘死。如此,所謂吳起變法,則實際上只能發生在第二年及第三年幾個月里。再就史料分析吳起實際活動:其一,任宛守期間可能打過一仗(吞併陳蔡);其二,任令尹之初謀劃變法,提出了一套變法方案;其二,為楚國打了三次大勝仗(救趙伐魏、吞併陳蔡、南並蠻越)。除此之外,未見重大活動,事實上也不可能再有重大活動。如此,一個簡單的邏輯問題便是:一個三年打了三大仗、還做了一年地方官的人,能有多少時間變法?因此,完全可以判定:吳起的變法方案根本沒有來得及全面實施,便被對變法極其警覺的老世族合力謀殺了。

史料並未呈現吳起如商鞅變法那樣的變法謀劃,而只是分散記載了一些變法作為,大體歸類如下。其一,均爵平祿。其時,楚國世族除封邑之外尚把持高爵厚祿,平民子弟雖有戰功也不能得到爵位,非世族將軍即或大功也不能低爵薄祿。所以,均爵平祿是實際激發將士戰心的有力制度,應該說,這是後來商鞅變法的軍功爵制的先河。其二,廢公族無能之官,養戰鬥之士。其三,封土殖民:將世族人口遷徙到荒僻地區開發拓荒,以楚國之不足(民眾),益楚國之有餘(土地)。《史記·蔡澤列傳》云:「……吳起為楚悼王立法,卑減大臣之威重,罷無能,廢無用,損不急之官,塞私門之請,一楚國之俗,禁遊客之民,精耕戰之士,禁朋黨以利百姓,定楚國之政,兵震天下,威服諸侯。功已成矣,而卒枝解。」所列種種,除了戰事,事實上還都只是尚未實施的方案。即或如此,楚國的老世族們已經深刻警覺了,立即行動了。
  吳起變法的失敗,意味著根深蒂固的貴族分治具有極其強大的惰性。
  楚悼王之後的戰國時代,古老而強大的若敖氏式的自治老世族,已經從楚國漸漸淡出。代之而起的,是有王族分支名義的昭、屈、景、庄、黃、項等非完全自治的老世族。客觀地說,後者的權力比前者已經小了許多,譬如私家武裝大大縮小,封邑也要向國府繳納一定的賦稅,對領政權力也不再有長期的一族壟斷等等。但是,在戰國時代,這依舊是最為保守的國家體制。相對於實力大爭所要求的國家高度聚合能力,楚國依然是最弱的。
  楚國之所以能在最後歲月稍有聚合,其根本原因在兩處:一則是幅員遼闊人口眾多,二則是實力尚在的老世族在絕境之下不得不合力抗秦。統率楚軍的項氏父子,本身便是老世族,則是最好的說明。然則,一戰大勝,老世族相互掣肘的惡習複發,聚合出現了巨大的裂縫,滅亡遂也不可避免。
  包舉江淮嶺南而成最大之國,雖世族分領鬆散組合,畢竟成就楚國也。
  疲軟乏力而始終不振,世族分領之痼疾也。
  搖搖欲墜而能最後一搏,世族絕境之聚合也。
  戰勝而不能持久聚合,世族分治之無可救藥也。
  興也分治,亡之分治,不亦悲哉!


在兼并巴蜀之前,秦國和楚國都有可能,在兼并巴蜀後,就是必然的

我們在講秦國統一時很強調商鞅變法,商鞅變法確實讓秦國脫穎而出,十分重要,但過份強調商鞅變法是不對的。商鞅變法只是讓秦國從戰國的普通選手變成種子選手,從宋國蜀國一類的弱國上升到戰國七雄之一。

政治上,其實在戰國你死我亡的激烈環境中,一旦發現好的制度好的人才,各國君王都是撲上去,不獨秦有商鞅,魏有李悝,楚有吳起,韓有申不害,趙有武靈王,燕有樂毅,七雄都進行了各種貼近各國特色的改革,已逐漸接近封建社會,生產力得到發展,進而兼并其它無改革或改革失敗的小國,最終形成七國的局面。軍事上,經濟上,打勝仗意味更多的土地,更多的收入,各國對軍人的優待也是極為重視,軍功制非秦獨有,如獨步天下的魏武卒建立的基礎就是予以土地,經濟得到保證,平時專心訓練,秦國軍功制的成功在於秦國可以守住獲得的資源,從而對有功之人進行分配,其它國家如魏武卒因獲得河西之地而大放異彩,在魏國失去河西之地後,沒有土地予以,武卒經濟得不到保證,編製不斷縮小,最後隨魏國霸業而泯滅,所以說秦國的制度並沒有壓倒性的優勢使其有能力以一敵六。

統一國有兩個條件要滿足
1.有可以發動兼并戰爭的生產力,七國中除燕韓的地域過於狹小僅能自保外,其他五國在全盛時期都有此等實力

2要守得住這生產力,在某國擴張到足以威脅其它六國前,其他六國一定會發覺,聯合攻之,這就要求發動統一戰爭的那個國家在物力不及其他六國總和的情況下,要能抵住六國的進攻並且還能保存一定的實力。要靠什麼才能做到?靠天險


燕國,地處偏僻之地,生產力落後,最盛時期爆發一下也能佔領齊國,但生產力缺乏持續性,不久後就被驅逐,pass

韓國,地處中原,有點錢,亦有牛頭山之險,可惜地域過於狹隘,發展不起來,夾在魏楚中間,最盛時期也被最強魏國吊打,pass

趙國,地處北方,雖沒有先進生產力,也沒天險,不過地處產馬地!!!更是開掛得成立騎兵,可惜騎兵的科技樹還沒點亮多少,馬蹬馬鞍都沒有,長平之戰就爆發了,要是長平之戰推後50年,或者說秦50年連續出了不少平庸君王,鹿死誰手還不知道,到時趙國騎兵可以橫掃華北平原,對秦國也可以繞道北方草原,進攻秦國,事實上趙國確實這樣做過,在戰國後期,取得了對秦不少勝利,可惜彼時的秦國當政的是人中龍鳳的宣太后和秦昭襄王,pass

魏國,戰國初期風光無限,地處中原中心,手工業,商業發達,錢是沒問題的,魏武卒也是獨步天下,好事多,壞事也多,與4/5個國家接壤,而且沒有天險,進攻受制於後方,魏文候深知此事,故自己吃肉,趙韓喝湯,讓趙韓保護自己後方,讓趙韓成為自己的天險,然而隨著魏國將矛頭指向趙韓,自己的後方不再有保證,故攻趙時被齊國圍魏救趙,攻韓時又被圍魏救韓,剛打了敗仗,秦國又上來奪回了河西之地,魏國霸業就在魏武卒東西南北的救火中泯滅了,pass

齊國,也是非常有錢,而且地理比魏國好,沒有被包圍,還有泰山天險,故一路下來十分牛逼,最盛時與秦並稱東西帝,和秦一樣,使其他五國深感壓力,已顯現出霸主的實力,故在燕國的組織下,加上齊湣王在蘇秦的引導下惹了眾怒,六國攻齊,泰山天險不過是一個點,並沒有卵用,齊國的防線很快就被攻破,pass

單個點的天險也是然並卵,要成功抵禦六國的聯合進攻,需要的是連成片或線的天險,中國這樣的地方有3個:
第一是蜀地,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巴蜀之地倒是豐沃,漢高祖因之成帝業,不過戰國時分成3國,內鬥不斷,最後因此被秦國狙擊,一鍋端了

第二是楚國,有連成一線的長江天險,自古以來,南北多次對峙,就是以長江為界,其防禦力不言而喻,事實上春秋戰國時,北方諸國從北方正面進攻楚國就沒討到什麼便宜,對楚國有威脅的一是同處長江以南的吳國,而吳國在學會了北方的文化技術後從後方進攻楚國,一度滅了楚國。還有就是巴蜀,巴蜀不但地處長江以南,而且對楚國居高臨下,進可順長江一路推進,退可憑高山險岨守住,故楚國在滅了越國後便把注意力放在巴蜀,然而這卻使巴蜀三國畏楚,三國打架要調停也是找秦國,轉而讓秦國撿了個大便宜。秦國得蜀後,便開始由西向東進攻楚國,黔中
,漢中,郢都,所以說楚國對秦國是不服氣的,若蜀地歸楚,秦楚兩國的歷史有可能對調

最後就是秦國的關中地區,其防線就是我國地理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線,八百里秦川構成的防線從未被攻破過,即使是戰國初期,最強魏國把最弱時期的秦國各種吊打,打到函谷關就停了。在秦國的強勢時期,六國聯合的大型攻秦行動共有三次,秦國並不能守住函谷關以東的土地,均是後撤到函谷關,拉長聯軍的補給線,等到聯軍久攻不下,部分開始撤離,秦軍就可以對單挑個別國家,從而收復失地,進而要求割地賠款。可見單靠秦軍擋不住六國聯合的爆發力,但這種爆發力不具持續性,一旦不能在短時間內攻下咸陽城,聯軍就會被擊潰。這種情況非戰國獨有,在宋朝經濟中心南移之前,擁有關中,就意味吧函谷關外整個中國最富饒的中原收為己有,有了錢糧,天下英雄就都來投奔你了,即使中原暫時不是自己的,只需伺機而動,劫掠一番,把物資留在關中就行,反正別人也進不來。特別是在騎兵興起後,長江以南不產馬,天下的王者之地就剩下關中。故秦朝之後,
劉邦由蜀攻佔關中,建立西漢
曹操挾天子佔領關中,統一北方,其後續政權之後建立晉朝
西魏-北周-隋 政權初建立時實力遠遜東魏-北齊政權,靠的是守住關中,韜光養晦,最後建立隋朝
唐高祖在太原起兵,第一目標就是關中長安,隨後建立唐朝
秦之後的5個大一統王朝有4個就是以關中為根據地,唯一一個不是的東漢政權,其關中對手是一個小皇帝,而且關中當時不穩定,收到隴右和西蜀不斷騷擾

所以說秦大一統,幾乎是必然的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當此之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約從離衡,兼韓、魏、燕、楚、齊、趙、宋、衛、中山之眾。於是六國之士,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之徒通其意,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於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秦有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強國請服,弱國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國之日淺,國家無事。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可以用一戰前夕的歐洲大陸強國做一個類比:秦國是普魯士/德意志帝國,楚國是老大帝國沙俄,兩者的差距就是德俄兩國在當時的實力差距,號稱蒸汽壓路機的沙俄在德國面前一敗塗地,然而露雖三戶,亡獨必露,若干年以後……


春秋時,楚國就是南蠻,這個說法是完全毫不誇張的,就是一個典型的奴隸制國家(說是國家都有些抬舉),完全沒有任何的開化,沒有倫理道德觀念,沒有法度甚至語言都未必統一。
到了戰國,楚國學習各國文化,然後補入自己的特色,才有了自己的文化特色,所以你能看到楚國現在保留下的文化類產出都是戰國後。
然後說下為什麼不可能是楚國統一吧。統一需要什麼?說白了就是誰最能打,誰最能打得長久。打仗需要什麼?人力,糧食,青銅和鐵器的冶煉技術,國家凝聚力等幾方面。在商鞅變法之後,秦國的國力經過幾十年的累積上升了幾個數量級,為什麼這麼說。我們詳細來看看商鞅變法的條款。
第一是獎勵軍功,廢止世卿世襲,這相當程度上削弱了士族的資源佔有和實力,提高了低級軍官和士兵的士氣和凝聚力。
第二是開阡陌,廢止井田制。這意味著秦國已經領先其餘諸國從奴隸土地國有制走向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極大的提高了生產能力和國家戰略儲備。
第三是強化法度,實行連坐(就算你看羋月傳,開頭也有這個),一個沒有法度的國家,組織度是遠遠不如有法度的國家,至於這個法度是否合理不在我們討論範圍之內。
第四是實行家庭制度,分級設立郡縣伍,說到這個可能有人奇怪了,為什麼家庭制度都算,沒錯,在奴隸制社會,根本沒有明確的家庭說法,倫理劃分也十分不明確,社會結構非常鬆散。甚至常常出現子不知父的情況。但這點的重心是有了明確的行政劃分,把國內人口一級一級的固定了下來,客觀提高了國家的稅賦和兵役來源(否則你連自己國家有多少勞動人口閑置人口等等都傻傻分不清,那真玩個蛋!)
第五是重農抑商獎勵耕織(頒布了明確的獎勵和懲罰條款),這壓根不用說了,在那個時代,開墾的田多,產出的糧食多誰就是大爺,誰國力就強!
其他還有什麼遷都啊,統一度量衡啊,掃除舊時陋俗啊等等,這些加在一起,讓一個前期和楚國一樣是西方邊陲未開化蠻夷的小國,迅速在國力上躍居諸國之首。而這些,其他諸國一樣也沒,還傻傻的停留在奴隸制社會。你說這楚國有希望?
兵鋒所至,無不膽寒!


知友們都回答了很多了,
我就說一個側面的小案例吧:
據考證,當年秦國的弩都是標準化量產的,
各種零部件在戰場上可以隨意與其他弩更換,
知道這個代表什麼嗎?

相當懷疑秦朝當時有穿越者幫忙!!


論戰時體制的殺傷力和有效性


推薦閱讀:

如何评价魏惠王迁都大梁这一举措?
戰國時期為什麼那麼多叫襄子、桓子的?
勾踐滅吳,後來怎麼樣了?
商鞅變法為秦國的大統一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但為什麼其他國家當時不效仿秦國呢?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戰國時期 | 歷史知識 | 春秋戰國東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