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的琴童那麼小就能通過考級的最高級?

身邊有不少小孩10歲上下就過了abrsm的八級(也是業餘的最高級),可是abrsm官方的論壇里英國人表示他們在這個年齡過五級已經是「fantastic achievement「了,是能去中學拿獎學金的水平了;而十歲上下過8級的都是最有天賦的,以後多半也會去上音樂學校走音樂道路。中國的琴童是練琴時間比國外的孩子長很多嗎?還是有天賦的孩子比國外的孩子多?亦或是有特殊的通過考級的技巧和能力?


拿我練琴的經歷來說吧,幼兒園剛剛小班,連字都不認識幾個,父母帶著去練琴 ,記得那個時候隔壁鄰居是個鋼琴老師,耐心到了極點(主要看在我實在年幼) ,對著我解釋了好幾個小時的我看不懂的蝌蚪,我只好搖頭晃腦當做聽懂了。
再後來慢慢長大到小學,但是當時家裡條件不允許,還沒有買鋼琴(以前一直在家裡附近的琴行練),小學離家裡遠,假如中午跑回家吃飯,就沒有時間練琴了,晚上又因為害怕打擾別人不能練。所以怎麼練琴變成了難事。後來,找到了學校附近的一個琴房,母親的意思是,每天讓我中午下課了直接去那裡練琴。可是問題來了,當時我的小學學校是沒有食堂的,大多數都是走讀生,所以,假如中午不回家,就沒地方吃飯了。母親做了一個決定,每天中午幫我送飯來! 就這樣,風裡來,雨里去的,堅持了兩年。兩年來,每天中午都餓著肚子彈鋼琴,等母親送飯來。母親工作忙,等下完班再給我送飯來,基本上就一點多了。那個時候的我,懵懵懂懂的也不覺得辛苦,只是覺得,母親為我做了這麼多,我該好好努力!
再後來,上了初中,初中離家裡近,每天中午可以回家了。家裡條件也好了,就買了鋼琴。可是,那時候的我,開始進入特青春期的萌動,特別的叛逆,開始不願意彈鋼琴,逃課什麼的做了不少。我們家那個地方,當時有一個特別出名的師姐,彈鋼琴特別厲害,問她原因,她說她每天堅持十個小時以上。家裡人聽說了她之後,二話不說,開始打電話聯繫她母親,找各種關係,想讓我去她們家住兩天,以遍進行思想改造。。。
就這樣,一直到現在,痛苦並快樂著。
題主問為什麼,我不想回答的太複雜,我只想用我平凡的經歷來說明,是因為 中國有太多能吃苦的學子,和太多太多含辛茹苦的父母。


就說一句:是「過了」,還是「有那個水平」了。分清楚這個就好。


abrsm曲目一點也不難,倒是樂理部分要花功夫。。
總的來說10歲通過8級,太正常不過了。只不過有的人只要輕鬆學兩年,有的人被逼著學了四五年。
國外被逼著練琴的小孩子也不在少數,不過那些都是為了以後上專業的咯。


感性的角度大約是這樣的:

郎朗對他父親的形容是「法西斯」,供參考。

我自己,對父親,至少那個時候對父親的感受是:殘暴。供參考。

中國琴童的成績是靠大幅度犧牲童年的多樣性,犧牲童年的快樂得到的,為了做到這一點,如果不是靠大量的犧牲,就是靠極高的毅力與自制力,這可能是發達國家家長與子女都難以做到的。

理性的角度應該是這樣:

中國出現成績較突出的琴童,佔中國總人口比例的多少?而其他國家又如何?如果除以人口基數的話,中國琴童是否依然有明顯優勢?也許優勢就沒那麼明顯了。


abrsm我不懂,但是我也算是11歲通過中國音協小提琴業餘10級的人,感覺略有發言權。

我認為這很正常,我的學琴經歷完全是應試方式的,可能能代表一部分中國家庭(和國內樂器教師)的培養方式。每年3月到8月間,只集中練習考級曲目(考級規定的幾首音階與琶音、練習曲、中國樂曲、外國樂曲、協奏曲),上學階段日均練琴時間5小時左右,暑假日均練琴時間更有10小時之多。所以答案很簡單,「無他,惟手熟耳」。

而英國的培養可能是興趣向的吧,樂曲也是廣泛涉獵,不會逼迫孩子針對幾首特定曲目做長時間大量的重複性練習。所以這樣的培養方式下,10歲達到滿級水平,確實是有天賦了。


一年到頭就忙著應付考級的那幾首曲子,你注意啊,是一年到頭啊,春夏秋冬啊!

日復一日強制性的練琴,小學平常上課那會子每天至少1、2個小時,到了寒暑假那更是噩夢一樣的存在,為了考級每周去老師家上三節課,每天在家至少練6—8個小時也是司空見慣的。不練琴這種事也別想騙過我媽,時間長了她都能聽出哪裡拉得不好,然後開揍,真刀真槍的揍。為了這事不知道挨了多少揍。為了避免揍只能老實練琴。

而且中國還很喜歡跳級考,拿我自己來說,學小提琴不到一年半,考了4級,兩年半的時候考了7級。。。後來爸媽突然覺得沒什麼必要考級了,跟老師交流以後就終止了考級曲目的學習,老老實實的練自己能練的曲子去了。

考級的幾首曲子就這樣練上一年,要是還練不好,考試時還不熟練的話那叫智商是硬傷,熟悉了輕鬆考過那叫理所當然。


現在的考級要求很寬鬆了,只彈考級曲目也能通過考級,再加上考級管理不嚴(考級通過率低了沒人報你家的考級就沒報名費的收入也沒知名度,再說通過了家長也高興不是,雙贏,只是孩子成了應試產物)所以通過高級的孩子很多,真是水平水分很大。考級剛興起那幾年還是含金量很高的。


英皇據說是比較嚴格的,但是我這次碰到一個小孩手指完全不會動(根本沒有音色概念,更不用說對風格一無所知,彈琴只靠手指往下一扁)什麼都要靠老師講,音階琶音每年要重新背連指法規律都不知道,問屬七減七是什麼也不知道(導致有時候忘記某調屬或減七並且不會推導),也過了六級正在考八級。視奏也能硬拉真的令人瞠目結舌。家長的解釋就是考官也知道小孩不容易,往往也給個好看的分數。
再一問果然是為了申請學校有優勢。。。。
看英皇本身的要求和內容真的很好,可還是變樣了,唉。


主要是中國的小學生從小就被父母逼著報各種班,犧牲了玩的時間,有的練那麼久目的就是為了考級,而國外的他們大多數就只把練鋼琴當做是一種業餘愛好罷了


對這種事情有些看法。
對證書的執念,往往毀掉一個人。這在生活中是極其常見的。舉個例子,我是畫畫的,是個藝術生,我見過無數人說過無數這樣的話:聯考完打死我也不畫畫了。輕一點的可能會說:考完試打死我也不碰色彩(或者素描)了。他們去畫畫的目的很單純,單純的可怕而悲哀——考大學。有些畫畫的人可能甚至不知道,自己選擇了當美術生,大學的專業也自然會和畫畫有關,我很奇怪他們為什麼要考上這個大學,僅僅為了一紙證書?如果各位身邊有學鋼琴的同學或者朋友,你們可以問問他們,自己是不是考完級之後再也不想碰琴了。讓子女學習鋼琴的家長中,只有少數是懂音樂的,很多都是為了跟風攀比,出去好向別人炫耀:我家xx可厲害了,都考過鋼琴十級了。他們不知道孩子彈琴技藝如何,只能用證書衡量,而可笑的是,證書往往水分很大,評論過程過於死板,無法正確的估計個人水平,很多孩子都只是將考級曲目啃了啃,就可以考級了,然而真實水平差了不知道多少。我們美術生中也有為了過大學門檻,去背畫的,這種現象真的可悲。


雖然我不學鋼琴,但聽一個女兒小五暑假順利十級的同事說過:因為初中之後學業緊張起來,沒有時間練琴了,必須在小學畢業時把鋼琴最高級拿到,之後就可以不去管它,專心文化課了。


因為沒有童年。一到暑假就要去考級。


考級結束才是剛入門小提琴
我只能算半個業務小提琴手,小學四年級考過中國音協的業餘十級,從那之後才能算得上在練琴

音準,發音,姿勢,節奏這些基本功要練吧……隨便一個曲子沒有兩三個月也磨不出來。。。


看到這個問題,好多感觸,可能回答會跑偏,見諒。我是在10歲時拿到的中國音協電子琴的業餘專業等級最高級9級,後來又去學的電鋼琴。說說我最初的學琴之路吧,6歲時開始學彈電子琴,因為當時家裡條件真的一般,沒錢學鋼琴,但我特別喜歡彈琴。1998年,我爸媽就省吃儉用給我買了一台雅馬哈的330,那時候我上一年級。我媽媽打聽到了一個的專業老師,拜託了人硬把我塞進老師的培訓班。每天放學我都要去老師的琴房練琴,幸運的是遇到了很好的老師和她的兒子。她的兒子是音樂學院專業的鋼琴學生,所以他就天天用鋼琴的基礎教我。只能說幸運和堅持,我的先天條件很差,手指很短,所有的指法都是修改過的,每天放學練3個小時,節假日基本就是半天,在考級之前的一年,寒暑假我都是早7到晚9,午間休息。那個時候還有演出任務,總之,感謝媽媽對我全力的支持。當時我的330已經不適合考級了,硬是媽媽向別人借來的高級的琴,讓我完成考級。後來我去學電鋼琴也好,美術考級也好,都忘不了最初的日子,現在我都能記得9級的考級曲目叫新疆遊記,練習曲是G大調,我的視唱曲目是雪絨花。2002年的夏天,用的琴是雅馬哈740,銀白色的。最深的是手指的記憶,現在還能彈出來。


推薦閱讀:

中國有沒有古典音樂節?
為什麼10月新番《四月是你的謊言》里出現的鋼琴不是YAMAHA而是 steinway&sons?
蚊子飛行發出的嗡嗡聲,音高有多高,相當於鋼琴上那個音?
Glenn Gould 的演奏有哪些缺憾?

TAG:鋼琴 | 家庭教育 | 考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