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做醫生有多好?

最近好多,消極問題,抱怨來抱怨去,來點正能量吧!
如果非要強行誇讚一下呢?
私以為,業內前輩吐槽當下醫療環境,擔憂未來後繼缺人才,但這些吐槽其實無益於問題本身,反而讓想學醫的人也 退避三舍,所以 偶爾也應該 說說醫生好的一面,讓大家看的更明白


上聯:1名醫生,2部手機,3餐不定,只為4季看病,拼得5臟俱損,6神無主,仍然7點起床,8點出診, 晚上9點不返,10分辛苦!

下聯:10年醫生,9州跑遍,8面玲瓏, 忙得7竅流血, 換得6神不寧, 5體欠安, 仍然4方奔波,3更不眠,只為2千工資,1生拼搏!

橫批:醫生是神!

朋友圈看來的,侵刪。


辦住院的時候,自己寫個入院通知書就行。
入院第一天早晨,我知道一小口水潤潤嗓子是不要緊的。
去門診,被問診的時間少一半,自帶主訴現病史既往史形成功能。另外我們一般去病區找熟人看病,不排隊。
住院的時候,聽話,能省掉很多心力和時間。
術後疼了知道不用忍著,什麼止痛藥對身體有害,扯淡。
術前談話過程順利的多,哪裡不懂問哪裡。
報銷的手續輕車熟路,快。
術後遵醫囑,恢復大大的好。
知道尊重同行。
不會被養生節目和街邊小廣告騙。


當醫生很好的。

普外科醫生可以天天在手術室躲霧霾,還能跟護士和麻醉師吹吹牛逼,聊聊八卦。完全不用在意站七八小時。

骨科醫生收入高,我輪轉骨科的時候,那幾個骨科醫生老有錢了,天天開著寶馬奧迪上下班,家裡房子200多平方,據說一個月收入五六千,省吃儉用了一年,存了兩三萬,加上家裡給的一百來萬,馬上過上了有房有車的小資生活。

精神科醫生生活好,每天和精神病人接觸,拉拉小手,聊聊家常,聽病人吹牛逼,自己都變得萌萌噠了。。。

腫瘤醫生和病人最開心的事就是誤診了。。。明明是誤診,病人確熱淚盈眶的拉著你的手連連感謝。。。你看,犯錯誤都不怕被打。不信你去急診誤診個試看看~

急診醫生。。。跳過。。。

~~~~~~
其實急診醫生也不錯的。每次大夜班都有宵夜吃,不過就是自己掏錢就是了。。。

都能遇到各種在急診室打架的打的頭破血流,我們可以搬個凳子看熱鬧,就差賣酒水飲料瓜子杏仁干再撈一筆了。。。

不過一不小心會被波及的。。。不算工傷(#?Д?)

如果我孩子以後想學醫,我肯定會帶他去感受下手術室溫馨的氣氛的~~~恩,打斷腿去


總是覺得自己很年輕。
23很年輕,還上大學呢。28很年輕,還沒畢業呢。35很年輕,還是小醫生要進修呢。50很年輕,還沒當上主任呢。70很年輕,還要早起查房呢。

70歲查房算什麼,看這老爺子,77歲還在規培吶!

來自濟南市中心醫院網站,侵刪。


老師這題超綱了


社會地位高,跟醫院門口的黑車司機聊天的時候他知道我是剛下班,多跟我要了五塊錢。平時都是二十五的,今天跟我要了三十。你們一個月好幾萬還在乎這幾塊錢。也是,這五六塊錢在我眼裡還真不算錢,這特么是命,是命你懂嗎。


從我在美國進修這幾個月的經歷來比較一下吧。
前提,只是中國和美國眼科醫生的對比,其他國家其他專業醫生不了解。
客觀來講,從收入,工作壓力,工作環境,社會地位來講~~~在中國當醫生沒有任何好的地方。
一項一項來說。
1.收入來講,美國醫生收入應該是很高的。具體我也沒問過,但從側面來說,我們醫院的fellow們(大概為專科進修實習醫生,從年資上感覺和國內主治醫生差不多)我認識的都住在曼哈頓比較好的街區裡面(房租基本在3000刀以上的地方),有個哥們有次還跟我抱怨他新租的房子太貴,每個月要6000刀……所以我推測這個實習生的月收入應該在12000刀。還有一次跟一個日本進修生聊天,她說美國醫生的收入遠遠高於日本(日本醫生收入完爆中國是沒啥好質疑的),他們掙得跟娛樂明星一個水準(她的原話,不知真假)。總而言之,美國醫生這個行業是大家都夢寐以求的。
2.工作壓力,對於眼科來講,工作壓力還是要小於國內。首先他們沒有病房,所有都是門診手術,省去了很大的精力。第二他們社會比較穩定,眼外傷,急診也不是很多,沒有夜班,周末不開門。第三,美國最累的是住院醫,但美國眼科住院醫是非常輕鬆的,(因為沒有病房)。平時出出門診,上上手術,搞搞科研就可以,比外科的住院醫要輕鬆很多。第四,美國醫生就業後可以安心的搞臨床,不用像國內還要晉陞搞科研什麼的。我跟著的一個大夫50多幾乎沒有發過任何文章,但手術做的相當漂亮。
3.工作環境,美國醫院的價值觀我覺得就是整個系統為了醫生和患者服務。每個科室都有很多助理,秘書等,所有閑雜事宜都由他們完成,比如手術安排,門診安排,會議日程,和醫保的交流等。拿我在的這個科室來講,醫生一共有8名,驗光師3名,技術員4名,護士2名,剩下有10名助理和秘書。醫生只是負責看病,做決策,做手術,其他的甚至手術記錄都是他們錄音後由秘書列印他們簽字就好了。而對於醫生安全保護來講做的就更完善,這裡沒有那麼多醫鬧,第一是國民素質的原因,第二是他們真的不敢。別說打醫生了,就算是辱罵醫生都會被警察抓起來(這個絕對是真的)。而如果有醫療糾紛,保險公司律師等會幫忙處理,減輕一部分壓力。
4.社會地位,絕對是國內沒法比的。我在這裡才第一次了解醫生在美國地位是有多高。我穿著白大褂和不穿白大褂從同一個保安眼前走過態度完全不同,穿著白大褂在醫院走經常會有不認識的患者會給你主動打招呼。我妻子過海關,人家問你丈夫在哪裡工作,報上醫院名字後海關人員用很誇張的口氣說:you have a great great husband!讓我妻子感嘆良久。

總而言之就是這樣子。
(如果硬要說有什麼好的話,就是中國醫學專業因為這兩年越來越不熱門,所以進入門檻比較低,學制也比美國短,學費也低,但因為題主說的是醫生有什麼好的地方,醫學生方面我也就不去提了。)
在國內當醫生,至少我沒有見到什麼值得炫耀的地方。
一個工作能吸引人的無非這麼幾點:良好的收入,較高的社會地位,平穩的工作環境。這幾條沒有一個做得到你來跟我談理想談情懷那就是在耍流氓。

我認真考慮過,如果我現在是十年前的我話,我無論如何也要努力學習考usmle,出國行醫。也許很多我的學弟學妹正在努力去實現我無法完成的願望,但當一批一批最優秀的醫學人才開始流失到國外的時候,是不是我們這個社會開始要反思一下呢?


來源:環球醫學資訊
作者:張樹靜:
出處:5年本科、3年碩士、3年博士、5年住院醫生,16年後工作拿3160元/月,哭了!

導讀:當今的中國社會,在醫療負面報道充斥媒體博人眼球過後,是否更需要最大限度地為醫生提供一個和諧的生存環境,更能讓他們安心治病救人,保障大眾的健康呢?

中國醫生的職業現狀:收入低、超負荷工作


有對醫生的調查顯示,"67%的醫生曾連續工作36小時以上" "83%的醫生稱同事中有人患癌症" "75%的醫生年收入低於4萬元" 這部分反映了中國醫生生存的現狀。與此同時,對百姓進行的調查也顯示,僅20.80%的人認為醫生是"白衣天使,很光榮",43.61%的人稱這一行業"費力,但不討好"。


有人這樣描述在某三甲醫院中和醫生偶遇的情景,"只見一片白影在你的眼前瞬間飄過,還沒看清他的面貌,就只看到10米開外的後腦勺了。"這是工作中的醫生,給很多人留下的是片刻不停的印象。那麼,高強度的工作是否有相應的高收入呢?


在很多人眼中,醫生在我國是高收入階層。但是,來自醫界內部的聲音卻並非如此,在醫院內部,大多數醫生認為他們的收入與社會其他階層相比是不公平的。


最近,一項針對中國各地5900名醫生進行的調查發現,醫生的月薪從最低不到3000元到8000元不等。三級醫院醫生月薪達到8000元以上的只佔10%,68%的醫生月薪在3000~8000元;一級醫院60%的醫生月薪在3000元以下。截至2011年10月底,中國擁有三級醫院1353所,二級醫院6507所,一級醫院5367所。這意味著中國絕大部分醫生的薪資水平,不僅難說是高收入,很多人甚至是中低收入。


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血液科主任莫東華介紹說,醫生的收入是與工齡掛鉤的。一個醫學院本科畢業的醫學生,一般要在醫院上班2年以後,才有資格考取初級職稱,成為住院醫師。獲得初級職稱5年後,才有資格考取中級職稱,成為主治醫生。而只有成為主治醫生,才能擁有處方權。也就是說,醫學院的本科畢業生要7年以後才有可能成為主治醫生,擁有處方權。此後,這名醫生要憑藉優秀的科研項目和優秀的學術論文,才能評上副高級職稱、高級職稱,成為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一般來說,成為副主任醫生,大約要12年,成為主任醫師,則要17年左右。一些醫生卻因為沒有學術論文,很多年來一直停留在現有職位,當然收入也不會有所變化了。


北京某三甲醫院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醫生告訴記者,從邁進醫學院大門的那一刻開始,他就認為醫生是世界上最神聖的職業。張孝騫、林巧稚這些醫學大家更是我們的榜樣。但目前我們所處的大環境和他們當時完全不一樣了。他們那時不用貸款買房,不愁工資不夠花,更不用怕有些患者的過激言行。可我們現在工作累、收入低不說,還得處處如履薄冰,橫跨"醫院"和"法院"之間。

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高海鵬表示,屬於醫生的榮譽和價值肯定,要從後半生才開始。大多醫生年輕時工作強度大、收入低,還得面對醫患矛盾。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鄧開叔也表示,醫生狀況目前苦樂不均。35歲以上的醫生職業滿意度高些,35歲以下的年輕醫生則容易萌發"走"的念頭。王擁軍院長則告訴記者,他們醫院每年都有人放棄"醫生"職業,去一些醫藥公司賣葯,甚至做起了和醫學完全不搭邊的工作。2007年,甚至有一位外科醫生在《中國青年報》上刊文,無奈地稱:"我不想再做醫生,哪怕去街邊弄個鐵桶賣烤紅薯,哪怕去擦皮鞋。"

期待改善醫生的生存環境


原中國醫師協會會長殷大奎曾指出,一個國家應該讓最優秀的人才來學醫。否則,幾十年後,醫學人才匱乏將影響國民健康素質的提高和醫學科學的發展。然而,中國醫生的生存現狀似乎正在遠離這種良好的願望。


在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醫生的成長之路雖然同樣艱辛,甚至比中國醫生的要求和成本還要高。但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之後,他們所獲得的社會地位和回報是與醫生多年的付出相適應的。在國外,醫生是令人尊敬和羨慕的職業。美國醫生的平均工資是公務員工資的2至4倍。其他發達國家也基本如此,就連剛畢業的醫學生起碼比工科學生薪水要高20%~30%。醫生是令人尊敬的高收入職業在這些國家幾乎從來沒有被懷疑和動搖過。因此,在國外,醫學堪稱是精英教育,最好的學生才報考醫學。所謂高素質、高風險、高回報才能使醫學人才的發展步入良性循環,才能支撐起提高國民健康素質的健康醫療體系。


在中國學醫,5年本科、3年碩士、3年博士,光讀書就要11年。畢業後,先當5年住院醫生,才有機會晉陞主治醫師。十幾年才能培養一個能看病的醫生。而這些一般從中學就十分優秀的醫生們真的成為醫生之後卻發現自己的收入往往還比不上那些昔日選擇了學工科只讀了碩士或本科就工作的中學同學。而且,學工科許多是本科4年、碩士2年、博士2年,光上學就"省了至少3年時間"。研究生期間如果希望到國外去讀,工科比醫科也會更容易聯繫到合適的專業。相反,國內醫學生,尤其是臨床醫學專業,要想到國外讀碩士或博士學位是很難的。相當一部分人為了出國深造則不得不轉換其他非臨床專業。與國外一樣,選擇學醫的同時就等於選擇了高成本。而與國外不同的則是在國內醫生並不是一個"高回報"的職業。國外一位專家曾不解地問到:"中國的醫學教育招收的也是最好的學生,醫生的成長經歷也與國外類似,都屬於高素質、高風險的道理。但是,為什麼醫生在中國不屬於高收入階層呢?"


中國醫生的生存狀況亟待改善,這是否是中國新醫改應該明確的重要方向?


據數據統計,社會對做醫生的職業期望值近年來一直在持續下降。近10年來高考狀元幾乎無人選擇學醫。而身為醫者,是否又希望"子承父業"呢?中國醫師協會曾就此做過四次調查。在2002年首次調查中,不願意自己子女報考醫學院校的佔53.96%;2004年第二次調查中,不願意的佔63%;2009年第三次調查中,不願意的為62.49%;2011年第四次調查中,不願意的為78.01%。

一位醫生在網上說,"醫學世家"在以前是多麼令人神往的,可現在,有多少醫生有勇氣讓自己的子女學醫?看看醫生的執業環境,誰願意把自己的子女往"火坑"里推?再算算學醫這些年所需要的成本吧!感慨而言:"堅決不讓後代學醫""恨誰就讓誰的孩子學醫"……


許多醫生雖然這麼說,可是心理對學醫是"又愛又恨.……",愛也許多於恨,所以諸多臨床醫生還在堅持!只有堅持下去,大家希望更好!!至少希望不了解的人能理解這些臨床的一線醫生!


儘管有委屈、有抱怨,甚至想過"跳槽",但中國仍有600萬醫生依然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履行著偉大的誓言。正是這份堅守讓他們在遇到"非典""奧運""地震""甲流"的時候能衝上前線,堅守的責任和學醫的本能決定了他們能衝上去,而家庭、父母、孩子不僅管不上,甚至還有把病毒傳染給家人的風險。一位兒科醫生下班後再累也一定要騎自行車在馬路上經過長途奔波才回到家,怕的就是把病毒帶給家裡年幼的孩子!


當一幕幕中國醫生真實的生存現狀被清晰地展現,當人們更多地了解了中國醫生的這份堅守之後,難道我們不應該更期待新醫改能把"提高醫師社會地位"、"尊重醫師人格和勞動價值"、"切實改善醫師執業環境"作為本次醫改的核心目標嗎?

當今的中國社會,在醫療負面報道充斥媒體博人眼球過後,是否更需要最大限度地為醫生提供一個和諧的生存環境,更能讓他們安心治病救人,保障大眾的健康呢?那些計劃轉行的醫生在考慮放棄自己理想的同時是否應該先行動起來做點什麼來努力改變自己的現狀?政府、社會是否更需要為醫生做點什麼來改善醫生真實的生存現狀呢?

中國醫生的近況

1. 政府醫療投入不足,制度設計不合理。醫護流失嚴重,醫生長期超負荷工作,越來越難以滿足患者需求。醫患糾紛只會越來越多。


2. 將醫療定位為消費,誤導患者和家屬,使其認為花錢就應有好的結果。一旦不如意,就會產生糾紛。


3. 全社會缺乏對生命的敬畏,從而缺乏對生命守護者的敬畏。這與中國傳統文化有關。在中國,醫生從來就不屬於上流社會。


4. 醫療消費個人負擔比例太大。所謂「親兄弟明算賬」,涉及到經濟問題,從來沒有和和氣氣,好商好量。


5.醫鬧成本太低,甚至零成本。「小鬧小賺,大鬧大賺,不鬧不賺」。「鬧了不白鬧,能賺誰不鬧」。


6. 醫院行政化,醫院領導是官員而非職業經理人,只對上級領導負責,不對醫生護士負責。為保仕途,息事寧人。最終總是一線工作人員受傷。


7. 醫生非自由職業者,受嚴格的行政手段約束,難以憑技術水平生存。與臨床無關的科研、論文等耗費了醫生的大量精力,使醫療水平難以提升。


8. 醫療行業協會軟弱,名不副實。不但難以保障醫療工作者權益,還往往成為醫護個人維權的障礙。這也是行業協會行政化的弊病。


9. 執法不公。涉及醫療糾紛,患者一方自然成為「弱者」,受到同情甚至縱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何來「弱者」「強者」之分?更有甚者,「舉證責任倒置」使得每個醫生都是戴罪之身。

10. 缺乏對傷醫事件的防範與預警機制。與其高呼嚴厲打擊,不如防患於未然。即使將兇手碎屍萬段,能換回被害醫生的生命?


11. 媒體對醫療行業長期以來的詆毀和誹謗,嚴重歪曲了事實。不但將「看病難、看病貴」這一錯誤理念植根於大眾心中,而且成功的將其原因歸結於醫生的道德敗壞和唯利是圖,使醫生百口莫辯。

也許這個職業,還不是讓所有人理解;也許這個理想,還需要堅持不懈和風雨兼程;也許前行的道路,還充滿坎坷和泥濘。但只要聽見自己內心的呼喊:你就可以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


唉,26了,今年繼續厚著臉皮拿壓歲錢


可以鍛煉自己容忍SB的能力。


我學習了拳擊的基本步伐和閃躲技巧,另外單身二十多年練出的手速撥打110也很快,學會了速度吃飯法,速度換衣法,速度起床法,背熟了患者的義務和責任醫生的義務和責任並嚴格執行,練出了強大的前列腺和膀胱,也練出了鐵胃,並獲得了腰椎間盤輕度突出的稱號,差點練出來駝峰,私以為這樣會扛旱一點。

最近在學習醫學格鬥學,並且付費學習進階的格鬥技法,還有空手對白刃的技法,最近對加速跑變向跑且不回頭很感興趣。
想起來再更。

對了,還學會"任何事情ing--強制中斷法",包括啪啪啪。


不管怎麼吐槽,能在一個還不錯的醫院做上醫生都是一件很值得慶幸的事。剛剛看到我們附屬醫院的招聘公告,大家自己體會一下身為三甲醫院的醫生有多幸運:)


其實話說回來,還是有很多好處的,至少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更有保障,就醫也方便很多。

比如我自己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做一個簡單的體檢,基本上心電圖,抽血,彩超,影像學檢查全是免費。並且,自己和家人朋友的做彩超都可以找有經驗的醫生做,因為超聲檢查的精確度幾乎完全取決於醫生的水平,臨床上千差萬別。放射檢查閱片也可以找有經驗的醫生看,因為這個也是很看水平的。

比如父親做胃鏡,每次我都提前預約好,趁著某位主任在的時候讓父親過來,我自己也可以陪在旁邊,幫他緩解一下緊張感。

比如朋友要求幫忙介紹一個醫生,我會很清楚哪個醫生水平高,哪個水平次,並不是名氣職務越大水平就越高,所以,我可以讓朋友得到相對比較好的醫療服務。

再比如,自己和家人需要開個葯,我可以自己挂號,自己開藥,自己交費,自己拿葯,免去排隊之苦。

而我的專業知識也能為我和家人帶來很多好處。比如,同類型的藥物也有不同的偏重點,自己心裡也有一桿秤。尤其心內科,差別很大,比如ACEI和ARB,ACEI在逆轉心室重構方面效果更好,但臨床ARB應用更多,因為ACEI很多人用了會咳嗽,於是立刻停葯,我父親也是,但是我會讓父親再堅持一段時間,果然,一個月之後逐漸耐受,沒有任何不適,於是,堅持長期服用,遠期獲益應該會更好。

最後,最重要的,因為懂醫學,平時生活中也會比較注意預防一些疾病的,畢竟,心裡清楚,很多疾病都是不可逆的,防微杜漸,治療"未病"才是最重要的。


為了提防那些看似正義,實則是嫉妒心理作怪的聖母們,我提前加一句,我的想法很簡單,如果我做醫生,半點實惠都不能帶給自己和親朋好友的話,那還不如不做。所以,不滿意以上言論的,請繞道。


我的剛剛上線的微信公眾號:聽萌醫生說

歡迎關注


朋友圈裡加的醫院的醫生,無論年紀多大的也沒見有人轉過亂七八糟的扯淡的養生、健康知識。


1.我實習醫院的食堂帶工牌七塊錢就可以隨便吃,患者吃次得十五塊錢吧。

2.跟著科室帶教老師值夜班會請我吃一大堆肉,還能免費喝飲料。

3.醫藥代表請吃飯,都是高檔餐廳,吃次自助都300多一位。

4.我腿上長個脂肪瘤,值夜班的時候自己給切了。沒花一分錢。

5.同學聚會可以裝逼,和他們說手術室里的奇葩事兒。

6.白大褂穿起來挺帥的。

其實最大的好處就是學到了如何去敬畏和理解生命。我覺得醫學這門科學之所以特殊,是他吸引了一些善良的人,這些人不管有多少詆毀,多少謠言,多少不滿,甚至自己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也僅僅是拍拍身上灰塵,繼續投入到工作中。因為醫生知道詆毀和威脅遠不及生命重要。那些非要搞些大新聞的人,你們不要沾沾自喜,我們不是不反抗,而是我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盡量多挽救幾個生命。

關於第一條,有些人不理解。我解釋一下:首先的確是對職工的福利。第二,我們醫院的食堂醫生和患者是分開的,因為部分患者需要低脂,低鹽,少油,比較清談,甚至需要特殊處理,就相對貴些。


你無法評論一個不存在的東西。


別人問起自己學什麼專業的時候,我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學醫。好多時候他們第二句話都是「學醫啊,很賺錢很賺錢」,雖然很想罵他們「賺你馬勒戈壁」,但是只能心酸的呵呵呵呵了。第三句要麼是看病,要麼是攻擊醫院謀財害命,醫生脾氣差亂開檢查。。。。。。。整個過程中,我做錯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學醫了。。。。。而且五年本科,三年規培,考研考博,唉。學醫的好多孩子都是沒有見識的小地方的孩子和傻乎乎的理想主義者,被現實欺負欺負就好啦。

還有所謂的好處:1.看病不用挂號,拍片子不用交錢。嗯嗯,挂號費5塊拍片100,也就這追求了。2.給了患者墊醫藥費,免費看病,給患者加號,患者很感激我。可我不想給別人錢!!!更不想每天都加班!!!3.家人朋友看病方便。每天好多人來找自己幹活,自己看不了得找同事找領導,就好像這人情債不用還似的。把SB朋友介紹給同事和領導,然後得罪了人自己去剖腹謝罪。4.接觸人多關係網大。嗯嗯,都是來找自己加班的。人家錢多給你啊,人家還想用你省錢呢。。。5.醫生是大後期。沒錯,45歲的時候應該可以賺些錢了。可是吃吃不了,玩玩不了,累的一身病。都要謝頂了,說不好聽都快勃起不能了,賺錢都養孩子了。可是我想在年富力強的時候多賺錢,干不動了就去休息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不想六七十了還得上班啊啊啊啊啊啊啊!!!


當然好,現在在加個三年規培好炸了,可以多領著超低工資花爸媽三年錢了,可以名正言順的遲結婚,可以在大學體驗高三生活,可以繼續三點一線,千萬別想不開學醫


上級醫生的經歷:去美國學習,在醫院門口打了一輛車,和計程車司機聊天,司機知道我們是醫生後說:你們這幫人心真狠,我開了十多年車攢了八萬刀,因為吞了一個雞骨頭去做無痛胃鏡,一下給我幹完了。
想想這樣都沒被捅死,真是好啊


在中國當醫生怎麼有正能量?什麼時候嚴肅整頓醫鬧了,我才會對中國醫療抱有希望。

我現在在瑞典,不對比都不知道中國醫生地位多低下!前一陣子路面冰凍,很多人摔傷,骨折骨裂都有。醫生開了止痛藥,讓病人回去自己養著,瑞典人拿著葯就回家了。有幾個中國人也來看病,一樣的處理,他們意見特別大,但他們知道這不是中國,國外醫生不能打,根本不敢在醫院鬧,人家出來站在公交站開罵過嘴癮,多難聽我就不說了。最後來一句,這特么要是在國內,我絕對把他打骨折!

所以,這要是在中國,估計坐診醫生已經骨折骨裂了吧。

在世界任何國家,你們都找不到比中國看病還便捷的地方,憑什麼中國醫生就要被打?我問過國外的人,他們說,呵呵,就是被慣的。

——————————
謝謝各位點贊和評論的朋友,有些不理智僅僅為了宣洩的評論既然知乎不給刪除,我就自行刪除了,畢竟這是我的回答區,又有潔癖又不想浪費時間去回復這種。抱歉了。


推薦閱讀:

我是一名國防生,985大學,馬上大四畢業了,女朋友卻要分手,怎麼辦?
國外某醫學院錄取醫學生的時候會淘汰感性的人,你認同嗎?
是否應該在醫學生培訓中加入病曆書寫這一基本的項目?
建築學 VS 醫學,哪個專業更慘?
在校醫院我問醫生在哪裡坐診,醫生說我愛去哪裡去哪裡,態度很差,除了和她理論有沒有別的辦法?

TAG:生活 | 醫生 | 醫學 | 醫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