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戰國時期城池堅守能力遠超其他時代?
動不動就看見即墨圍城六年,邯鄲圍城三年,裡面的守軍居然還活蹦亂跳的很能打,擁有極強的反攻能力,一旦抓住機會就能立刻把燕國秦國打得落花流水。
反倒是時代發展人口增多的後世,城池堅守時間大幅縮水,明朝傾國之力打造的錦州城就堅持了兩年,宋代的襄陽城算是戰國之後堅守時間最長的城池,堅守了六年之後,別說反攻能力,全城幾十萬軍民死的還不剩一千人,而大部分朝代就更加遠遠不如,比如吳國伐魏,記得魏國前線城池就堅持了九十天,而唐代張巡守城,靠吃人度日也就堅持了一百多天而已,和戰國時代的城防能力實在差的太遠。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戰國時期城池據守能力如此突出的,是攻方能力太弱還是守方能力太強?
還有,作為守城最重要的因素,戰國城池的儲備為什麼多的和無底洞一樣,年年戰亂消耗之後居然還比很多承平日久的統一王朝多很多。
謝 @姜軍 閣下邀請。
————————————
在撇除一切偶然因素,例如自然災害、統帥能力異常(異常逆天或是異常渣),戰爭的相持時間完全由戰爭雙方的生產力水平和戰爭性質決定。
最近比較忙,沒時間找資料詳細分析,就簡單地說一下主要的觀點吧。
1、生產力水平決定了
政治制度(影響動員、組織、決策、指揮等戰爭能力)
人口規模(影響可動員兵力、武器產能等戰爭潛力)
科技水平(影響兵器技術,進而影響戰爭手段和效率)
經濟水平(影響人口分布和土地開發程度,進而影響戰爭的部署和投送方式,以及戰略物資儲備水平)
——此外,人口規模和經濟水平,還直接影響戰爭承受力。人口規模和經濟水平高,意味著可以承受更大的絕對損失。
2、戰爭的性質決定了動員程度以及雙方的戰爭意志。
戰爭按性質大致可分為:
① 爭霸戰爭(以迫使敵國臣服為目的,春秋時代的主要戰爭皆屬於此)
② 兼并戰爭(以奪取敵國領土為目的,戰國時代的主要戰爭皆屬於此)
③ 吞併戰爭(以徹底消滅敵國政權為目的,戰國後期至明清之際的主要戰爭多屬於此)
④ 擾襲/掠奪戰爭(以掠奪敵國邊境的人口、物資為目的,匈奴對秦漢的主要戰爭皆屬於此,此外,春秋時代晉國採用申公巫臣的「疲楚」之計軍事援助吳國後,吳國對楚國的擾襲也屬於此)
——絕大部分情況下,兼并、吞併性質的戰爭中,不論是進攻方還是抵抗方,動員程度和抵抗意志都是最高的,也就是說,願意付出更高的代價,特別是對抵抗方而言。
3、我不認同題主
戰國時期城池堅守能力遠超其他時代
這個提法。
因為,以戰國時期的城池防守技術來說,並不比其他時代領先。
準確來說,應該是
- 戰國時期城池堅守時間遠超其他時代。
——這是因為
① 戰國時期兼并戰爭、甚至是吞併戰爭的性質,決定了防守方必然會有極高的抵抗意志,不會輕易投降;
② 戰國時期的生產力水平,讓戰爭雙方都具備了可以堅持極長時間的條件:
——隨著鐵器農具和牛耕的普及,戰國時代的農業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
使得一方面剩餘產品大量增加,國家建立戰略儲備糧食成為可能,另一方面勞動神產率的提升也解放了大量剩餘勞動力,使得國家可以在保證全國糧食供給的情況下,組織起一支常年脫產的作戰部隊。因此,戰國時期「材士十萬,粟支數年」成為了可能。
這是戰國時代的城池攻防戰可以持續極長時間的物質基礎。
——與生產力水平相匹配,政治制度也重新改革,郡縣製取代分封制,建立其了一套決策和執行都極其高效的中央集權、垂直管理的制度。
一方面,雖然相對於後世大一統朝代而言,集權程度還是很低,但已經足以保證中央的意志可以高效地傳達到前線,並得到有效的執行了;
另一方面,授田製取代井田制,得到了土地的農民(雖然只是得到使用權,還要交地租),其切身利益也和本國政權密切聯繫在了一起,軍功爵位製取代世襲爵位制,也使得廣大下層人民獲得了更為廣闊的上升通道,因此,下層人民的參戰的積極性也大大提高。
這是戰國時代城池攻防戰可以持續極長時間的政治基礎。
——戰國時期的人口密度、土地開發程度,較之漢朝大一統之後的時代,都非常低。
人口密度低,意味著主要人口和資源都集中在數個主要的城池附近;
土地開發程度低,意味著交通條件有限,在秦漢大一統、特別是漢朝長時間的大一統之前,主要道路是非常有限的,每個城市之間就只有一條驛道相連。
以上兩點決定了戰國時期的戰爭進攻樣式,只能是拔點平推為主,即沿著驛道一座城池一座城池地攻克,最多加一點圍點阻援的花樣。
因為,人口和資源集中,決定了進攻方必須要去攻佔城池據點,佔領一片鳥不拉屎的未開發土地毫無意義;而有限的道路交通,對於軍隊的開進、後勤補給的運輸都造成了極大的限制,註定了進攻方不可能繞過敵國的前線城池,玩蛙跳作戰。於是,進攻方的進攻路線基本上就是可以確定的,防守方只需要把主要兵力都集中到敵軍進攻路線上的某個主要城池,嚴防死守就可以了。即便是長平之戰,秦軍已經取得了把趙軍圍在城中不敢出戰,還有餘力繞後去截斷趙國援軍和糧草的通道,也依然無法繞過長平,去攻打長平後方的城池。
所以,戰國時代的戰場環境確實對防守方是有利的。
而後世人口密度和土地開發程度都大大提高之後,城池據點大量增加反而導致了人口和資源的分散,而土地開發程度的提高,也大大改善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經歷了漢朝較長時期的大一統之後。無論是大漢還是羅馬,都印證了這一點:
對於一個疆域遼闊的大帝國而言,四通八達的發達驛道網就是連結中央政府大腦,與各郡縣/行省四肢百骸的神經網,是維持帝國政務高效運轉的根基。
但不幸的是,在遭遇入侵或是叛亂的時候,分散的人口和資源+發達的交通網,卻大幅度增加了防守的壓力。因為分散的人口和資源,意味著你需要防守的方向增加,而發達的交通網,也給了敵軍更為靈活多變的進攻路線,特別是當極高機動性的騎兵/騎馬步兵大量普及之後。因此,除非是佔據了某些極為險要的交通節點,否則根本不可能再像戰國時期那樣,通過集中兵力據守某點,就能阻止敵軍的進攻。
——戰國時代的科技水平落後,因此戰爭手段有限,而戰爭的效率也極低。
首先要指出一點:
我不認同前面回答中認為,戰國時期的技術水平低下,使得攻城手段匱乏,有利於守城方的觀點。
事實上,除非是一方技術水平明顯領先、甚至碾壓另一方的情況,否則,技術水平低下對攻守雙方而言,都是平等的。
科技水平的提升,對於縮短攻防周期的真正意義在於:
- 越是高科技水平的武器,——無論是進攻武器,還是防守武器,殺傷效率越高!這就意味著,無論是對於進攻方還是防守方來說,越是高科技水平下的對決,戰爭的烈度越高,消耗戰爭能力,——無論是兵力,還是兵器,還是意志,速度就越快!
也就是說,戰國時期的城池堅守時間之所以比後世普遍更長,是因為戰國時期的戰爭手段殺人的效率遠遠低於後世!
此外,科技水平越高,也意味著戰爭成本越高。
不說一些大型的裝備和設備了,就以單兵為例:
戰國時期,一個沒有接受過系統訓練的農民斬木為兵,在戰場上仍然是很有戰鬥力的,即便是在秦末,陳勝吳廣斬木為兵,仍然能夠攻城掠地。但是,到了東漢末年,青州百萬斬木為兵的黃巾入兗州,阿瞞只用區區數千步騎「設奇畫策,晝夜會戰」,結果
追黃巾至濟北。乞降。冬,受降卒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收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
隨著科技水平的提升,職業軍人的戰鬥力,已經越來越碾壓臨時動員的農民兵了。例如,曾經橫行天下的唐朝陌刀兵,其戰鬥力之強冠絕當時,怛羅斯之戰中,在去國遠征客場作戰的情況下,即便以諸版本中最接近的兵力數據(18000 vs 70000),最差的交換比也達到了驚人的(8000 vs 20000),而對手是橫掃中東的阿拉伯騎兵。如果換成對手是一群斬木為兵的農民,結果必然是一場單方面的大屠殺,安史之亂中,安祿山叛軍進攻潼關時,面對唐朝倉促動員市民、農民組成的守備部隊的結果,可以從側面印證這一點。
然而,隨著科技水平的提升,要培養一名合格的職業軍人的成本也水漲船高。我對冷兵器並沒有太多的研究,但是就我所知,陌刀是極其貴重的,貴重到即便強盛如大唐,也明令禁止以陌刀作為陪葬品。而且,陌刀兵作為重裝騎馬步兵,還得配有全套鎧甲和乘馬,單這身行頭的成本,就已經貴得嚇死人了。可想而知,當年帶著20000大軍遠征怛羅斯的高仙芝、李嗣業,簡直就是壕到掉金坷拉了。
這也是我對知乎之前的一個問題:
為什麼中國古代史里,越到後期的戰爭中,戰役投入的兵力反而越少?
的主要觀點。
而且,為什麼中國古代越到後期,正規軍被擊敗、甚至殲滅之後,整個國家就無法再組織起有效的抵抗,原因也在於此。
下面都是我胡扯的。
題主問題是存在的,但是理解的不對。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要慢慢細絲條縷的分析。
1、兵器。戰國的攻城利器基本職能依靠箭矢、木幔、雲梯、攻城車。箭矢這玩意兒殺傷力大隻對人而言,但是攻城的效果極其差,夯土牆對箭矢自然防禦。而且箭矢加工非常費鐵,別小看這鐵,戰國時金貴著呢,影視劇里那滿天的箭雨啊,看起來好看,其實太假。小國玩不起,大國也不多,所以箭矢這種遠程攻擊基本就廢了。木幔是主要的攻城利器,但是造起來費功夫不方便攜帶,並且攻擊力有高度限制,一旦城牆高了,這也就廢了,而且它的攻擊沒有爆破性,就是一點攻擊還不帶加成,死磕很費勁。雲梯這個就是把人送上城牆肉搏,歷朝歷代都有,戰國的時候大量使用,以前人傻把城牆造成筆直的,怕人爬上去,現在造成斜的了,側面看就是梯形的,主要就是為了防止雲梯攻城的,可雲梯有一個很大的弱點,載人有限制,基本第一波上去,還沒見敵人就被亂箭射死了,完全活靶子。攻城車就不說了,不要說後世的挖掘護城河,就是隨便路上挖幾個坑,攻城車要運到城門前要死一片。總結看,戰國時代基本戰況是,只要是大城,只要主帥不作死,兩國交戰城池守個三五年七八年和玩似的。所以古代戰爭的統計就是你攻下了幾個城,而不是你佔了多大的地方,沒有城就沒有地,就是這麼簡單。
2、動員能力。戰國交戰頻繁,基本全民皆兵。所以有戰事了就打仗,沒戰事了就修城,這是城市居民的生活常態。只有住在城外的野人才種地。春秋時期,野人都沒資格參軍,一是制度不允許,野人當什麼兵,他們也懂得愛國?二是沒錢買兵器買馬,因為當時參軍要自己攜帶武器裝備。實在是春秋死人太多,不得不徵召野人入伍護衛國家了。所以奴隸主才轉行做了地主,不然你以為奴隸主那麼好心給奴隸土地?看這動員能力,一城一國,你攻打一個城市就是要滅人一國,這國人說什麼也要擼起袖子和你玩命的干啊,所以守城的眾志成城,太難打。
3、戰略儲備。這可以從城池的修建來看,對比日本戰國。日本戰國的和我國春秋戰國時期一樣,到處亂成一鍋粥,今天你死明天我亡,所以對如何修築城池很講究。日本人估計人少,平地築城要挖護城河,太費勁,所以喜歡把城市修在山上,依託地險據守,著名的很多,什麼春日山城、小田原城,都是這樣,大阪城、江戶城這樣恢宏到有護城河的,因為主君是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聽名字你就知道為什麼了。安土城雖然沒護城河,但是有琵琶湖啊。對了,安土城的主君叫織田信長。所以,日本的「城」和「市」是分開的,城就是堡壘,市是依託城而形成了交易市場,一旦開戰,市很快就陷落了,市陷落,城破不破就看命了,儲備不足死的快,儲備足的死的慢。當然有兩個戰國猛人,一個叫長野業正,一個叫太田道灌。長野死守箕輪城,直接影響了武田信玄的霸業,而太田道灌的練兵術和築城術直接改變了戰國的步兵地位和修城技術,對了,江戶城就是太田倒灌修的,換句話說就是太田道灌開始,日本的城和市是一起的了。再看我國,我國的修城技術,一直是城和市一起的,分為內城和外城,市還分好幾個地方,什麼東市西市,一般而言,西市熱鬧,因為有酒樓伎房。北市南市,這個不知道了,北市有馬,南市多商。所以,即便城市被圍,擋個三五年沒問題,這都不叫事。
4、觀念問題。春秋時期大多都是一城一國,一國一城。戰國好些了,一國多城,但也不會超過十個,齊國的大城有幾個?臨淄、阿、即墨和莒;趙國:晉陽、中牟、邯鄲;魏國:安邑、大梁、鄴;楚國:壽春、郢、丹陽;韓國:新鄭;秦國:咸陽、雍、蜀、藍田、南鄭。國家強不強,就看它有幾個大城。齊國最富,城也就五個,好吧,別的我也沒記住,料也不超過十個。所以你攻人家一城,就等於要人國家的五分之一,這麼輕鬆就讓你拿下,是不是太說不過去了?後來那麼好打,是因為城太多了,戰國時期的據點或者小駐紮點都成了城,況且不是戰略地位的大城,丟了也沒什麼,你要說洛陽丟了,長安丟了,那就是要命了,再說,你見過什麼年代洛陽城、長安城攻打起來很順利的?當然除了戰亂時代,城市易手頻繁,不能當慣例看。
5、隨便說。冷兵器時代,守城和攻城,守城一方占很大的便宜。幾千人據守就能擋住幾萬雄兵,除非真有幾個不怕死的開城門死干,像項羽這種,基本沒幾個將軍敢。白登之圍,一個城就解決了戰鬥,京師保衛戰,于謙下了死命令絕不開城,瓦剌也沒轍,雖然這場戰鬥的勝利大部分得益於將士的死戰。五胡入華,冠士南渡,渡過去的都是高族,留下來的都會築塢壁堡自保,別小看這些堡壘,胡人馬戰行,攻打這些堡壘還真沒好辦法,北朝歷代基本還是詔安為主,井水不犯河水。想看城市攻防的經典戰例,請自己百度玉璧之戰,極其精彩。
6、最後,我奉勸題主多讀書,不要有點疑惑百度都懶得用就隨口提問題了。一點意思沒有。
瀉藥。
哦,沒人邀,寫習慣了,見諒。
即墨久攻不下我覺得還是很好解釋的,齊國燕國實力本就差距極大,樂毅合五國之力才擊敗齊國。
根據即墨古城遺址考古,故城分內城及外城。外城南北長約5公里,東西寬約2.5公里。尚遺存城牆千餘米,城基寬約40餘米,高約5米,全為夯土板築,十分堅固。內城有金鑾殿、點將台、東西倉、貯貨灣、養魚池、梳妝樓等遺迹。故城北的群山峰上,古墓群蜿蜒30多華里,有400餘座。墓葬之多,墓之高大均屬罕見。當時的運糧河(即今小沽河),通過東南城門洞 ,可直接駛入貯貨灣內,至今城牆缺口尚存。
戰國時齊國除國都臨淄之外,還在四境設有四個都,各設有選練的常備軍,貯備兵器糧草。齊國曾用五都之兵滅燕,五都據考證是臨菑、平陸、阿、即墨和莒,而即墨又是齊國富饒之地,可謂富可敵國。
總結:即墨城牆堅固,糧草水源充足,士兵戰鬥力強,即墨大夫田單深得軍民信任。
而進攻方:
史記云:樂毅於是並護趙、楚、韓、魏、燕之兵以伐齊,破之濟西。諸侯兵罷歸,而燕軍樂毅獨追,至於臨菑。齊湣王之敗濟西,亡走,保於莒。
根據《資治通鑒》的記載:樂毅並將秦、魏、韓、趙之兵以伐齊。齊閔王悉國中之眾以拒之,戰於濟西,齊師大敗。樂毅還秦、韓之師,分魏師以略宋地,部趙師以收河間,身率燕師,長驅逐北。
又言:樂毅乃並右軍、前軍以圍莒,左軍、後軍圍即墨。樂毅圍二邑,期年不克,乃令解圍,各去城九里而為壘。三年而猶未下。
總結:樂毅五國去四,五軍去三。
這一增一減的差距,樂毅又無意強攻,重心放在其他城池的維穩以及其他各國的防禦上面,自然久攻不下了。
誠然,城池年久失修以及進攻武器的飛躍發展也降低了城池的防禦作用,近代以來城市的防禦更多依賴各種碉堡工事的協力,下面的圖可能有點不合適就講究的看看吧。
齊國在戰車時代是靠商制缺乏戰車道路的西田東田防禦晉國戰車的入侵的。到了戰國,步兵復興,騎兵興起,齊國防禦體系就瞬間玩完了。至於守城,那個年代依然是城邦時代,幾個大國基本代表那個地區的小民族利益,所以比較團結,到了後世打成一鍋粥,不團結,自然就各種背叛出賣獻城。而且和平年代城牆高度是有規定的,私自加高是要冒掉腦袋的風險的,比如張巡顏真卿就是未雨綢繆
另外即墨和邯鄲都是進攻方錯失良機,導致防守方有了充足時間準備,張巡就是沒時間準備糧食,才鬧到要吃人
我覺得一方面是後世的城市越來越大,城牆越來越難圍住,城牆長度長了防守調度就比較吃力
一方面後世大一統政權,內地比較安全的城市可能就不太注重城防,一旦爆發內戰或外族入侵就比較容易攻克
而且城牆的發展速度趕不上攻城武器的發展速度
可能兩者間對圍的理解有差異
戰國時期主要城市面積都非常大,城內有很多空餘空間
那時並沒有發明什麼好的攻城武器,只有一個雲梯,那玩意兒再很多時候很容易就破壞了。等到攻城用的投石車發明過後,以及完整的攻城戰術體系成型後,一座城也就差不多就快完蛋了
軍事制度和戰術的完善,新式兵器的開發裝備,尤其是攻城器械和騎兵的大量運用,加強了進攻方的攻擊力和機動性,使得攻方有少量優勢就能完全封鎖住城池。而戰國以前,受限於動員能力和生產力,攻方很難集結大量人員和物資深入敵國長期圍困城池,攻方糧食吃完之前就得撤圍,能攜帶的糧食如果沒有其他渠道補充,一般耗不過守方...
戰國以前的圍城,由於人少,很難圍死,經常看到守城的一方派人出城砍柴放牧甚至耕作,要不然守城那麼長時間,田單去哪裡湊那麼多牛啊...
只能說時代的不同而已。人大體上是一樣的水準,當然太爛的也就不敘述了。
春秋時代至戰國時代的攻城器械上的進步不是很大,很多情況下依舊是衝車、甚至是長梯。也就是屬於落後的戰略方式。至於投石機這種東西。春秋至戰國的實物並無,但是並不否認沒有。這裡不做陳述。
具體守城方式可以參考偽作《太公兵法六韜;虎韜·軍用》這裡陳述的是戰國至漢的戰爭套路。
至於往後的日子,投石機及火炮的運用更是不在堅城想守得住就能守得住的。
這裡放一個忽必烈滅宋伐襄陽的例子:
兩名回回族造炮高手阿老瓦丁、亦思馬因應召攜帶家眷和造炮工具日夜兼程,來到大都。忽必烈親至館舍慰問,並設宴招待,然後調集百名技工,選好造炮場所,要求一年之內造出五門大炮。二位炮匠夜以繼日,加班加點,三個月後,五門大炮已經製成。忽必烈聞訊,即親往檢閱試炮。只見一聲令下。大炮擊發,一聲巨響,震耳欲聾;炮彈如離弦之箭,飛出千餘步遠,彈著處土石飛濺,現出一個深達數尺的大彈坑。忽必烈一見威力如此巨大,X顏大悅,當即獎賞了兩位炮匠,祝賀他們提前完成了造炮任務。幾個月後,二位炮匠又造出了五門大炮。忽必烈即令他們攜帶造成的十門大炮,由部隊護送至前線,把大炮安裝在樊城東南角。主帥一聲令下,十門大炮同時擊發,「聲震大地,所擊無不摧陷」。接著,移炮轟擊襄陽。圍困長達五年之久的襄、樊二城,相繼被攻破。忽必烈聞訊大喜,即將此炮命名為「巨石炮」,命令元軍攜炮直趨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
由此可見是時代造就了勇士,而非勇士改變了時代。
進攻方效率低下造就了奇蹟,而戰爭的藝術改變後就大不相同了,殘酷也就更不同於以往。
推薦閱讀:
※沙僧的法杖和西方的魔杖有關係嗎?
※關於品三國,用閱讀的方式還是看百家講壇的方式更好?
※若诸葛亮打算在刘备病逝后,篡权夺位的话,胜算几何?
※南宋怎麼做才能抵禦住蒙古的入侵?
※如何評價李燾撰《續資治通鑒長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