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提到的「木牛流馬」到底是什麼東西?


我個人的理解是這樣的
木牛流馬是獨輪車的變種。該車前窄後寬,前低後高。車量載重重心位於輪軸前,便於推行和上坡。車前方兩個用於剎車和下坡時減速用的「剎車」,為了便於前方的牽引者操控。(我設想是這樣的,在平路上一人一車。上山路時,後隊停下,以牽引方式幫助前隊人員,待前隊人員到稍平緩的地方後,剎住車,再依法幫助後隊人員。)為了美觀,把剎車手柄裝飾成牛角或馬耳狀。故叫木牛流馬。


首先要清楚的一點就是,木牛流馬絕對不可能是太精細的物件,諸葛亮發明這兩樣不是為了玩的,而是要大批量生產軍用的,蜀中資源本來就吃緊,製造這些後勤設備的成本肯定是被壓的一低再低,不可能有遊戲里那樣炫酷的外形,而且那麼便利的東西,又曾經舉全國之力大規模生產過,不可能在民間完全失傳,民國時就有學者對其考證,一種說法就是木牛乃是當時四川礦工們所用的「木牛車」,流馬則是一種叫「快馬子」的窄長小船,下面展開討論

先說木牛,樓上的答案說過,木牛流馬是獨輪車的變種,這種說法比較普遍,性能上來說也跟史書記載相近,山東淄博市博物館曾經以此原理還原過木牛

這就是 @劉遠山答案中提到的木牛,但沒有傳說中轉牛舌就可以釘在地上不動,讓敵方無法拿走的神奇功能

史書上又說木牛為「方腹」,「轉者為牛足」,這又明顯是在說木牛是四輪車,過山地時用特殊機關來剎車,也有人以此還原過,我感覺有點過於精密,成本高又不容易修理

這個《裝飾》雜誌做的專欄節目還原的木牛應該是最貼近史書描述的了

曲者為牛頭,雙者為牛腳,橫者為牛領,轉者為牛足,覆者為牛背,方者為牛腹,垂者為牛舌,曲者為牛肋,刻者為牛齒,立者為牛角,細者為牛鞅,攝者為牛秋軸。牛仰雙轅,人行六尺,牛行四步

流馬的爭議比較大,木牛的容量是「一歲糧」差不多是200~300公斤左右,流馬則是「方囊兩枚,每枚受米二斛三斗」,宋之前一斛=10斗=10升,一升米現在重1.25斤,10升米為一斗,一斗重12.5斤,=6.25千克,6.25*46=287.5公斤,容量比木牛稍大,而與「木牛大異,無腳無足,卻載板方囊兩枚」

無腳無足,名字中又帶個「流」字,可以確定木牛不是木橇就是木船,川陝地區冬季不長,冰雪不多。所以流馬應該是運輸小艇,《三國志·後主傳》記載:「建興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於渭南。」,這次行軍路途中蜀軍乃是傍水行軍,途徑嘉陵江,渭水,斜谷水等等,不可能不用船,所以流馬應該是運輸小艇,現在川人依然在使用的「快馬子」,形象與其比較相近


木牛流馬是一種(或說兩種)人力車。它是靠人力驅動的(通俗的說就是靠人抬著和推著走的),所以不需要自己的動力。

它最大的價值在於糧食不容易灑出來(用當今的汽車用語來說,就叫所謂貨箱獨立懸掛),而且走山路運輸糧食的時候更省力,走山路省力是靠那個能抬能推的機械設計(用當今的汽車用語來說,就叫所謂四驅,全輪驅動)

一般的車都是為平路設計的。而木牛牛馬是為走山路上下坡而設計的。具體的運動還是靠人,只不過被設計為最大的減輕人的負擔而已。熟練的操作者在使用木牛牛馬走山路時可以達到相對很省力的結果。


小推車。
我黨的淮海戰役的時候大批量的用過。


從網上看到的一篇技術論文,來源是這個【木牛流馬 - 百度】https://mr.baidu.com/t9u5y9f
原文
詳解諸葛亮「木牛流馬」原理
作者Lyzsy2005 發布時間14/09/23
摘 要:木牛流馬是千年未解的歷史之謎,它給了人們無盡的猜想,甚至有的人懷疑它的存在;他通過對木牛法的研究,從諸葛亮做木牛的目的出發,通過改進兩輪車,製作出了木牛;實現了可克服棧道的特殊路況的運輸機械;又通過對流馬法的合理解釋、合理推斷,製作出了省力的運輸工具--流馬。
主題:
  公元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利用木牛流馬運糧,通過了古人為之感嘆的棧道,把糧食運到前線與魏國交戰;這些在陳壽所著的《三國志》中有詳盡記載。《三國志》中還特別講述了木牛的形制和流馬的尺寸,給後人複製木牛流馬提供了依據。
  但由於許多原因木牛流馬的複製至今沒有一個圓滿的答案,我研究多年,終於有一個合理的解釋,展示給大家。
  解木牛流馬要考慮到以下幾方面:一、木牛流馬是因功能而定型:它是在棧道上由人操縱的運輸機械,它的製作要以它的功能為主,諸葛亮的本意是做個能適合在棧道上運輸的機械。二、因功能而定性:它是一個省力機械,諸葛亮是為了解決前線用糧的問題,才發明了適合在棧道上運輸的木牛流馬,它應有機械的優勢,要比普通的運輸工具省力。三、它的製作工藝簡單:它們的製作不是一個或是幾個人的工作,應有幾十人或上百人,技術難點不高,這樣才能大量生產完成軍隊運糧的需要。四、它的應用技術也不難:作為大批量被使用的機械,操縱的人應一學就會,這樣才能被大多數人使用,來完成軍隊運輸糧食的任務。
一、木牛
(一)、從木牛法看木牛
  《三國志、武侯傳》記載木牛的形製為:"木牛者,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入領中,舌著於腹。載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數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曲者為牛頭,雙者為牛腳,橫者為牛領,轉者為牛足,覆者為牛背、方者為牛腹、垂者為牛舌,曲者為牛肋,刻者為牛齒,立者為牛角,細者為牛鞅,攝者為牛鞦軸。牛仰雙轅,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載一歲糧,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勞。"這裡有木牛作用效率的描述,更主要的是對木牛形態的描述。
  從《武侯傳》中的記載可以看出木牛的形態並不是與耕牛一模一樣,木牛隻是意義上的牛,說是牛是因為它具有耕牛的某些特徵,和耕牛一樣有運輸糧食的作用。也可以看出與耕牛有許多差異,如"方腹、曲頭、一腳四足、橫領......"等,這些都是與耕牛不同的地方。這個機械被叫做木牛了,它的部件只能以牛身上的名稱來命,這些特殊構件應有特殊作用。
  《武侯傳》中記載的木牛的形態是直觀的,彷彿一個人站在那指著木牛說:"曲者為頭、雙者為腳、橫者為領......"。它的每個構件站在旁邊的人一眼就能看到,彷彿給我們一個側面圖。
  《武侯傳》中說:"木牛者:方腹曲頭",很明確地說明了腹與頭的形狀,腹是方形的,用來裝糧食的箱子,這是定論。頭是曲形的;,至少應有一個曲面的特點。
   "一腳四足"。耕牛有四條腿,很明顯木牛要比耕牛多一個著地的腳,它明顯區別於其他四足,有腳的形狀。
  "頭入領中",領:頸、脖子,耕牛的領前連牛頭領後連牛體,木牛的體沒有別的,只有方腹,領只能在方腹的前上部,後面說"橫者為領"說明是橫向連接。"頭入領中"說明木牛的頭沒有在領的前面,它在領里。
  "舌著於腹",木牛的形態是直觀的,舌應一眼就能被看到,"舌著於腹"說明舌在腹上,腹的前上部是領,領里有頭,舌只能在領下面的腹上。後面又說"垂者牛舌",說明舌在那垂著。由《三國演義》得知舌是一種止動裝置,一搬動牛舌木牛就不動了,那麼這個垂著的牛舌會不會在向上翹起時,就產生止動的效果?值得思考。
  "載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數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說明木牛隻有運輸量大,一個人操縱幾個"群行"時才能用得上,否則不值得。也可以看出"群行者二十里"是經過測量的。而"特行者數十里"就是估計的數值了,可能沒有測量過只是估計,也可能因路況的不同無法計算。木牛的群行有很大的難度,棧道不寬不能並排幾個,只能前後幾個,且不說後面的木牛靠什麼方式獲得動力,單就木牛間的距離就很難保持;它們間的距離應保持一定,絕不能一會遠一會近,它們做相同的運動 ,走相同的距離,一動全動,一停全停。
  下面說"雙者為腳",豈不與前面所說的"一腳四足"相矛盾嗎?這也只能理解為兩個有腳特點的構件是連在一起的。
  又說"轉者牛足",說明足是能轉動的,它是木牛法中唯一說明能轉動的結構,可能是木牛的運動結構。牛足應在木牛的兩側,每側兩足,繼分前後兩足,共四足。
  "覆者為牛背、方者為牛腹、曲者為牛肋",可以看出牛背是被什麼東西覆蓋,由於運糧的需要,它應是防雨設施。腹是方形可以裝糧的箱子。"曲肋"?耕牛的肋是由背部的脊柱至胸腹,保護內臟器官的曲形骨頭。木牛的肋也應是自背而出,位於腹側的曲形裝置。
  "刻者牛齒":齒的位置應接近於舌,舌的上面是領,領里有頭,齒只能在舌的下面了,應有齒型。
  "立者為牛角":它一定在頭上,是立著的角,它也應有它的作用。
  "細者牛鞅":牛鞅:是牛拉車時架在脖子上木質的,增加受力面積,防止牛領受傷的裝置。這裡用"細",又該怎樣理解呢?牛鞅上系的是套,套是用繩子做的,木牛是否直接拉套,木牛是否沒有用木質鞅的必要?這根經過牛脖子的套,是否被叫做牛鞅了?
  "攝者牛鞦軸":攝:拿、取。牛鞦:是放在牛後,牛倒車時靠臀部的作用力,使車後退的裝置。"攝者牛秋軸",說明伸手就能拿到的軸就是牛鞦軸。它應在牛的後面靠臀的位置,是一根可轉動的軸。
  "牛仰雙轅":說明木牛在站立時是仰著的,它的前部要比後部高。我們可以想像一下,木牛動起來又是怎樣的呢?可以設想它的前部下落,站時仰著,走時下落,一步一站他就會一落一起;這樣的形態讓人想到槓桿,它是一個省力機械,應用槓桿原理是很正常的。"雙轅"說明牛體兩側有兩根相當於轅的構件。
  "人行六尺、牛行四步":當時的尺要比現在的小些,每尺約為24.1cm,六尺約為145cm,木牛要走四步。耕牛的最高速度是它奔跑時的速度,兩隻前腿邁出,著地往回扒,身體前進,後腿前邁,後腿所邁的是重複前腿的距離,也就是邁前腿、邁後腿兩步耕牛才能完成整體前進的運動。而木牛前進145厘米也可看做邁前腿兩步、邁後腿兩步即四步前行的距離,而邁前腿和邁後腿每步應走72.5cm,這樣木牛的效率才是最高的。
  "載一歲糧":三國文化研究中心的郭清華主任,明確指出木牛的載重是大米600斤。
"日行二十里":說明木牛一天能走二十里,這個速度是很慢的,一個正常成年人步行每小時的路程是10-12里,二十里只是一個人兩小時的路程。
  "人不大勞":說明木牛是需要人操縱的,他只是一個省力的運輸機械,並不是自動機械。
  這是我對木牛法的理解,但製作木牛還要從諸葛亮的目的出發。
  諸葛亮製作木牛的目的是通過車輛難以通行的棧道。棧道上為什麼車通不過去呢?是因為棧道的路太陡,非常曲折,有台階;這是棧道區別其它道路的地方。而棧道上的很多路段是可以通過車輛的,那麼要解決棧道上運輸糧食的最佳方案是,保持優點,改進缺點,做一輛車,使其能克服棧道的陡、曲折、台階,能在棧道上通過,往前線運輸糧食的難題也就解決了。
  據史料記載,當時普遍應用的是兩輪車,就先用兩輪車改進吧!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是:陡坡一個人推不上去怎麼辦?兩輪車本身是一根以軸為支點的槓桿,當人們按、抬車轅時,車體就會象蹺蹺板一樣上下運動,操作的人並不費力。人們按抬車轅時,運用怎樣的裝置,才能使車繼續前進呢?答案是:在車體的正上方再裝個軸,軸上裝兩根木杠,人在前面按下轅時,體上的軸就會把木杠往前拖,而抬起轅時,木杠就會支地,使車像撐船一樣往前行。如此往複車就持續前進了。有了運動方式,需要解決的其它問題就是:一,上坡時,人在前面按、抬轅,車子要站住,每走一步後都要站住,不能後退,下坡時要有剎車。二,儘可能的省力,三,能上、下台階。四,適合木質的榫卯工藝。
  幾經研究,多次改進,終於解決了這些問題。但把車弄得已經不像車了,因為有些像牛,就把它叫木牛吧!因為他叫木牛了,所以用牛身上的或牛車上的名稱來命名。如圖: (如圖1和圖2)。

註: 1角, 2頭, 3舌, 4齒, 5肋, 6前足輪, 7腳, 8牛鞦軸, 9後足, 10轅手柄, 11後腹, 12前腹, 13後足軸, 14體軸, 15背, 16前足, 17轅,18領,19前足輪軸,20鞦軸孔。
  輪為輇,輇內有釭,軸上有鐧,其間有瓦。自《考工記》。

(二)、我的木牛
  木牛是一種運輸機械,它利用了槓桿平衡原理,槓桿省力原理,使以木牛牛體為槓桿,以足軸體軸為支點,在相互改變支點的情況下,實現了省力的前進運動。加上頭,腳,齒,肋轅等特殊構件,組成了一個能適合山路運輸的運輸機械。
  各部件的設計原因
  11、12腹:是牛體的前後兩部分,中間相距四十厘米,製作成前後兩個箱子,大小相同,與14體軸、13後足軸的連線成對稱,目的是使牛體不論以足軸、還是以體軸為支點都能成為一個等臂槓桿;前後腹可各裝糧300斤大米,又形成等量,這樣以足軸、體軸為支點,以牛體為槓桿產生了平衡,使這個槓桿的上下運動非常省力。
  18領:是體前由腹上榳而出的部分,其目的是便於頭的安裝,同時也增加了體--槓桿的長度。
  2頭:是角的載體,安裝在領中,其目的是把來自角的力分散到領前與領後,並且便於安裝操縱手柄--角。
  1角:是按下牛體時的操縱手柄;他又增加了體的長度,使操作的人更省力。它上翹60度,是為了增加操作的高度,方便人向下用力。
  6前足--輪:是為了保持車的功能,使這部機械有最高的效率。為了上下台階時能在台階上站住,採用40厘米的小輪,製作成輇,方便加工。
  9後足:是兩根裝在體上部中心軸上的木杆,目的是在人按下牛角,兩後足被向前拖動一步後,人拉起牛齒時,兩後足支地,使木牛像撐船一樣向前前進一步。
  7腳:是木牛的剎車裝置,其長方形是為了增加它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增加摩擦力。它前面的翹頭是為了躲避木牛前進時腳前面的障礙物。腳孔、前足孔距體軸孔為30厘米,目的是使來自牛體的重力,均勻分配在腳與前足,使腳與地面產生足夠的摩擦力,保證前足輪不動。
  3舌:是木牛的輔助裝置。在一個人推不上去的上坡路,人用按下牛角,拉起牛齒的方式使木牛繼續前進時,後足支地會發生打滑現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設計了一個在腹前達拉著的舌。人們通過它 拉動後足,使後足貼緊地面,防止後足打滑,保證木牛前進。把舌抬起向上,可使木牛寸步難行,起到鎖的作用。這是為了滿足《三國演義》中對木牛舌的作用的描述而製作。
  4齒:是木牛的限落裝置。當人按下牛角,牛體前部下落超過水平時,前部會自然下落,為保證下落的幅度,防止做無用功,在腹下榳上安裝兩根朝下的木杠(齒),他會在木牛體前部下落到規定角度後著地,支持牛腹不再下落。兩齒連接,構成了拉起牛體的操縱桿,因為木牛是榫卯工藝,頭、領都不能承受抬力,容易拔榫。同時它還增加了體的長度,使人拉起牛體更省力。
  5肋:是木牛的助力裝置。當人按下牛角,牛體前部下落低於水平後,前部會自然下落,下落的過程是加速度的。為了保證齒的安全,在牛背與轅前端之間安裝一個弓(肋),牛體前部自然下落,使肋受力彎曲,把下落的勢能儲存起來,減緩牛體下落的速度,保證了牛齒的安全。在人拉起牛體時,釋放能量,助人一臂之力。
  8牛鞦軸:是鎖定牛體,防止牛體上下活動的裝置。當人推行時,手把雙轅,牛體需與轅成為一個整體,才能保證推行,鞦軸通過轅把牛體連在一起,使牛體不能單獨活動,保證推行。
  17轅:是腳與前足的載體,是原有車轅的改進。為了使牛體能夠單獨活動,與體通過體軸連接。轅上裝有腳、前足,並通過腳連桿、前足輪軸、體軸的連接,把他們構成一個整體,形成一個穩定的支架,保證運輸。
(三)、我的木牛符合木牛法
  1角:為了增加槓桿的長度和操作時的高度,斜插在頭上,當"牛仰雙轅"時它就是立角了。
  2頭:是角的載體,為了便於角的安裝和方便加工,便用一段圓木,劈成兩半,成為兩個頭;即"曲頭"。
  18領: 是2頭的載體,不但增加了槓桿的長度,還把來自頭的作用力分散至領前與領後,使其牢固耐用。這就是"橫領"與"頭入領中"。
  3舌:是一種制動裝置,因其要產生鎖的效果,上面被削為斜面,以至成為舌的形狀。不用時是垂著的,用時抬起。這就是"垂者牛舌"。抬它能拉緊後足貼緊地面,保證了木牛前進。便於人們操作,把它安裝在腹的前面,即"舌著於腹"。
  4齒:是木牛體下落時的的限落支杆,防止牛腹過度下落,避免了牛腹上升時的無用功,因其在舌下形狀似顆巨齒,下落時刻著地面,被叫做"刻者牛齒"
  5肋:是緩衝牛體慣性和助力的裝置,它能儲藏前腹下落時的勢能,保證了前腹的安全,在牛腹被拉起時,勢能轉化為動能,助人一臂之力。因其在腹側,又有曲形的特點,被稱作"曲肋"。
  7腳:是木牛的剎車裝置,人在推木牛上陡坡推不動時,人在前按下1牛角,拉起4牛齒使牛前行,腳使木牛的前足每走一步都能被支住不動,防止後退,下坡時腳拖地又起到剎車的作用,保障了運輸的安全。為了使腳加大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做成了長方形,因其在向前前進時會遇到障礙物,為了躲避障礙物,前部有向上的斜坡和翹頭,即形似腳型。為增加其牢固性和與轅、足的整體性,把左右兩個連在一起,即"雙者為腳"。
  8鞦軸:是一根木軸,當他被插上時,木牛的11後腹、9後足被固定,使人們想推動木牛時抬起10轅手柄,把11後腹、9後足一併抬起,腳也隨著離地,此時的木牛便成為一輛可以推行的兩輪車,增加了勞動效率。因其在牛後的臀部,是一根通過旋轉鎖定的軸,並且推車的人伸手就能拿到,被叫做"攝者牛鞦軸"
  9後足可繞軸轉,16前足為了減少磨擦和適合長途運輸裝有兩輪(6前足輪),即"轉者牛足"。人用手拉下1牛角,下按時,13後足軸帶動9後足向前拉動,由重力作用後足被拖著向前前進73cm,當人們拉起4牛齒時,13後足便支掌著地面使牛隻能前進,這時16前足及7腳前進73cm,往複兩次,木牛前進146cm,也就是邁前足兩步、邁後足兩步,即"人行六尺,牛行四步"。
  13後足軸位與牛體上部中點,腳與前足中間的軸--14體軸位於牛體下部中點,使以牛體為槓桿的運動,不論以13後足軸為支點,還是以14體軸為支點,對於牛體前後的腹來說都是平衡的。頭、領、腳、和齒又增加了槓桿的長度,使按下1牛角,拉起4牛齒的每次運動都是省力的。再加上肋的助力,"人不大勞"是可想而知了。
  11、12腹:是方形的箱子,容積為0.153m3,前後兩腹,共裝糧600斤,即三國時期的"一歲糧"。此形狀方便了加工,也實現了裝糧的功能,即"方者牛腹"。其上有蓋,可防日晒雨林並防止運輸中糧食撒落。這便產生了"覆者牛背"。
  17轅:是16前足、7腳、5肋、8鞦軸和推牛手柄(10轅手柄)的載體,是原有車轅的改版。"牛仰雙轅"正是拉起牛齒後對木牛的非常形象生動的描述。
(四)、木牛群行
  把兩個木牛車前後用繩連接,為了產生最好的作用效果,連接後牛齒的繩經前牛背、前牛領系在前牛的牛齒上,這兩根拉後牛齒的繩便是牛鞅,這樣的牛鞅確實挺細,即"細者牛鞅"。人在前下按牛角,前牛走後足,後牛在繩拉力下抬起木牛前腹走前足,人再拉起牛齒時,前牛走前足,後牛又在繩的拉力下前腹下落走後足,如此往複,木牛交替前行,形成了群行。但他失去了推行的功能,速度很慢,即"群行二十里",獨行時,在平路、緩坡、下坡都可以推行,只有在上陡坡、上下台階時再以按下牛角、拉起牛齒的方式使牛繼續前進,提高了速度,即"特行數十里"。
  總之,這頭木牛把單一推行的運動方式改變成推行,與按、拉相結合,解決了坡度大時一個人推不動的難題。並因槓桿平衡、槓桿省力原理的應用,使運行非常省力。它具備了車的功能,又有省力的效果。使上、下台階、群行、靈活轉彎得以實現,符合木牛法的形態與功能的要求,解釋了三國時期諸葛亮的木牛,佐證了歷史,彰顯了古人智慧。
二、流馬
(一)、流馬尺寸
  《三國志、武侯傳》中記載制流馬的尺寸數:"肋長三尺五寸,廣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軸孔分墨去頭四寸,徑中二寸。前腳孔分墨二寸,去前軸孔四寸五分,廣一寸。前杠孔去前腳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長二寸,廣一寸。後軸孔去前杠分墨一尺五,大小與前同。前腳孔,大小與前同。後杠孔去後腳孔分墨二村七分,大小與前同。後載刻去後杠孔四寸五分。前杠長一尺八寸,廣二寸,厚一寸五分,後杠與前杠等。後載刻去後杠孔四寸五分。前杠長一尺八寸,廣二寸,後一寸五分,後杠與前杠等。從上杠去肋下七寸,前後同,從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長一寸五分,廣七分,八孔同。前後四腳,廣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像。靬長四寸,徑面四寸三分。孔徑中三腳桿,長二尺一寸,廣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杠耳"
  根據以上數據歸整如下:
  前軸 粗二寸 孔分墨去頭四寸 前腳孔去前軸孔四寸五分
  後軸 粗二寸 孔分墨去頭四寸 後腳孔去後軸孔三寸五分
  前腳 料寬二寸 厚一寸五分 孔長二寸 孔寬一寸
  後腳 料寬二寸 厚一寸五分 孔長二寸 孔寬一寸
  前杠 料寬二寸 厚一寸五分 孔長二寸 孔寬一寸
  後杠 料寬二寸 厚一寸五分 孔長二寸 孔寬一寸
  上杠 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 孔長一寸五分 孔寬七分
  下杠 一尺三寸 孔長一寸五分 孔寬七分

(二)解流馬尺寸數
  肋長三尺五寸,廣三寸,厚二寸二分。
解:肋長三尺五寸,寬是三寸,厚二寸二分,左面與右面的相同。可以看出,流馬的肋至少有兩個,分為左、右。
前軸孔分墨去頭四寸,徑中二寸。
解:前軸上的軸孔分墨距軸頭四寸,軸徑粗二寸。這句話說了兩個構件,前軸,和一個往軸上安裝帶有軸孔的構件。(分墨;是木匠用墨筆在加工件上畫的標誌線)
  前腳孔分墨二寸,去前軸孔四寸五分,廣一寸。從這句話裡面看不出前腳孔的長度,但後面說腳寬二寸,以木匠加工的經驗可推出,腳孔長二寸。
解;前腳孔分墨間距二寸,距前軸孔四寸五分,前腳孔寬一寸。這句話讓人一看就會覺得前腳孔是在裝軸的、帶有軸孔的構件上;我經過多次試驗行不通,把它打在軸上,在軸裝上帶有軸孔的構件後,前腳孔距前軸孔同樣也是四寸五分。
前杠孔去前腳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長二寸,廣一寸。
解:前杠孔距前腳孔分墨線二寸七分,孔長二寸,寬一寸。前面腳孔去軸孔時我把腳孔打在了軸上,同樣前杠孔應在腳上。
  前軸、腳、杠孔的關係如圖3。

註: 1前軸,粗二寸;2前軸孔分墨,至軸頭四寸,安裝時軸孔貼緊軸孔分墨; 3前杠孔,長二寸、寬一寸;4前腳,寬二寸、厚一寸五分; 5前腳孔,長二寸、寬一寸,5至2四寸五分。
  後軸、腳、杠孔的關係與前軸、腳、杠孔的關係一樣,只不過"後腳孔分墨去後軸孔三寸五分"如圖4。

註: 1後軸,粗二寸; 2後軸孔分墨,至軸頭四寸,安裝時軸孔貼緊軸孔分墨;3後杠孔,長二寸、寬一寸; 4後腳,寬二寸、厚一寸五分; 5後腳孔,長二寸、寬一寸,5至2三寸五分。
前面有一句話"後軸孔去前杠分墨一尺五",是說明前杠與後軸孔的關係。就前軸、腳、杠與後軸、腳、杠而言,他們以然是前後並列關係,後軸孔里裝的是後軸,這樣後軸去前杠分墨也應是一尺五寸,而後軸應與前杠在同一水平面上。
  後載刻去後杠孔四寸五分。(在這我不敢說後載刻是什麼,做完流馬才知道它是杠與腳之間的支棍)
  前杠長一尺八寸,廣二寸,厚一寸五分,後杠與前杠等。
解:前杠的長度是一尺八寸,寬是二寸,厚是一寸五分,後杠與前杠一樣。
  板方囊兩枚,厚八分,長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廣一尺六寸,受米二槲三斗。
解:用木板製作成的兩個方箱子,木板厚八分,箱子長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廣一尺六寸,可裝大米米二槲三斗。
  把前、後杠裝入前、後腳上的杠孔中,再把兩個箱子放在前杠與後杠上,看上杠和下杠;可以看出下杠最低是在後杠的箱子上,而 "從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一尺三寸"說明下杠的上面一尺三寸是上杠,但是上、下杠已於任何構件聯繫不上了。"孔長一寸五分,廣七分。"說明上、下杠孔長為一寸五分,正好是腳的厚度。向上延長腳使前腳與上杠連接,後腳與下杠連接。此時形成了兩個分別以前軸、後軸為支點的槓桿。按動上下杠可以使前後腳運動,為了保證前腳運動時帶動後腳運動、後腳運動時帶動前腳運動,用上了兩根腳桿圖5中的13. 5,為了保證上杠的牢固與耐用用上了第三根腳桿圖5中的12。這樣得出了流馬的側面圖;如圖5。

註:1上杠,2前箱,3前杠,4前腳,5、12、13腳桿,6前軸,7下杠,8後箱,9後杠,10後腳,11後軸。
11後軸距3前杠孔一尺五寸;1上杠距7下杠一尺三寸;5、12、13腳桿長二尺二寸,寬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2、8箱高一尺六寸五分,寬一尺六寸,13腳桿、5腳桿與前腳和後腳軟連接,使前後產生協調運動;12腳桿作為上杠的加固與支撐。
此時的腳雖然能動,但它只不過是兩根不算粗的木棍,很難保證長途運輸,必須在腳下裝輪,以提高效率。但是此機械用輪後在上坡時會後退,應該有一個良好的剎車。在腳後安裝一根木棍,讓它一端連接在腳上,另一端在地上拖著,當腳邁出去時拖在地上的那端會支地,一步一剎,有良好的剎車作用,它的形態更接近腳。
  再看"上杠孔去肋下七寸,肋長三尺五寸"。可以發現在上杠下七寸往上反三尺五寸沒有任何構件,"上杠孔去肋下七寸"只能理解為上杠下七寸是安裝肋的構件的下面。這時想到帶有軸孔的構件,它可以是一塊大木板,下面打軸孔,上面取上杠下七寸的位置安裝肋。把肋的下端安裝在腳踩的軸上,讓它儲存流馬邁前腳時馬體下落的勢能,在流馬邁後腿時助人一臂之力。(從木牛的肋可以看出,流馬的肋也是弓。)但是肋怎樣安裝在與其相連的構件上?這就用到了靬,每根肋需兩塊,每塊上有兩個能穿過細繩的孔,成為肋與其連接構件的中介物。
根據研究實踐,用木質材料,以榫卯工藝製作出流馬,如圖6。

註:1上杠,2前箱,3前杠,4前腳,6前軸,7下杠,8後箱,9後杠,10後腳,11後軸,12支腳桿,13後腳輪,14後腳輪軸,15前腳輪,16前腳輪軸,17肋下,18體,19肋。
  1上杠、7下杠,長三尺,寬二寸,厚二寸;2前箱、8後箱,長二尺七寸,寬一尺六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壁厚八分;3前杠、9後杠,長一尺八寸,寬二寸,厚一寸五分;6前軸、11後軸,長三尺七寸,軸徑二寸;4前腳、13後腳,寬二寸,厚一寸五分;13後腳輪、15前腳輪,直徑一尺六寸五分,後腳輪厚二寸,前腳輪厚四寸;16前腳輪軸,粗四寸,長四尺七寸;14後腳輪軸,粗二寸,長五尺三寸。1上杠距7下杠一尺三寸(兩腳直立時),1上杠距17肋下七寸(兩腳站立時),11後腳軸距4前腳一尺五寸(兩腳站立時),18體高三尺、寬二尺七寸,厚二寸五分,體間距二尺九寸;16前腳軸距6前軸二尺一寸四分,16前腳軸距1上杠四尺五寸五分,14後腳軸距11後軸一尺六寸七分,14後腳軸距7下杠三尺五分。19肋長三尺五寸,寬三寸;輪應為輇,輇內有釭,軸上有鐧,其間有瓦。以上尺寸均是《三國志》記載,非現代尺寸。(靬:是肋、支腳桿與馬體連接的介質結構,應用了他的耐折、耐磨的特性;長四寸,寬四寸三分,上面有兩個小孔)
  腳桿連接在後杠的榫頭上即"同杠耳"而"載克"只不過是後杠的支撐罷了。
  此時看這個機械,其矮粗體態象一隻大象,即"形制如象"。雖然如此,前面已經有木牛了後者就應稱它為馬,它在工作時按上下杠,前後箱上下浮動,形如流水,故作流馬。我想這是它"形制如象"和被叫作流馬的原因
  把流馬製作成功後才發現流馬尺寸的設計非常合理;如:前腳孔分墨去前軸孔四寸五分,後腳孔分墨去後軸孔三寸五分。這一寸的差距使本身寬度二寸的前腳和後腳在同一平面上的重疊部分只有一寸,再加上沒有重疊的一邊兒一寸,總寬三寸,這個寬度正好可使腳裝上腳桿;(兩根腳桿的寬度是二寸八分),兩根腳桿中間留有二分的間隙,這樣兩根腳桿在運動時才不能相互摩擦。又如:後軸孔去前杠分墨一尺五。這樣使以前、後軸為支點的槓桿有了各自的運動空間,又使運動得到限制;即按上杠的運動從前腳輪挨著後腳輪軸開始,至軸上的腳相碰為止;按下杠的運動從軸上的腳相碰後開始,至前腳輪挨著後腳輪軸結束;產生了相互制約的效果。同時,前後軸的水平差距使前後兩個槓桿的阻力臂與動力臂之比相同,使按上、下杠的力也相同。
(三)、流馬的特點
  當人們按上杠時流馬走前腳,按下杠時流馬走後腳,把整體運動變成了部分運動實現了省力。當按上杠時,前部載重行走結構會以前軸為支點旋轉,使前腳前邁帶動前地輪前進;此時作為連接結構的腳桿會把來自上杠的力傳至後腳上,使後腳向後支出,前後共同完成邁前腳的運動。按下杠時後部載重行走結構會以後軸為支點轉動,使後腳前邁帶動後輪前進,而作為連接結構的腳桿把來自下杠的力轉變為向前的支力,使前部載重行走結構作按上杠的反向運動,使前後腳靠攏,前後共同完成邁後腳的動作。這樣產生了協調運動。運動中以前、後軸為支點的槓桿的動力臂都大於阻力臂,它是省力的;兩個箱子及其中糧食的重力,還有肋對馬體下落儲存勢能轉換的助動力,使操縱起來非常省力。
  它是輪行的,在平路、緩坡路、下破路都可以推行,只有陡坡路、上下台階時以按上下杠的形式使馬繼續前行,是效率很高的運輸工具。
  流馬的前腳踩的是獨輪,後腳踩的是兩輪,保證了流馬的穩定,轉彎時人又可以上抬後杠,使後輪離地,流馬便成了獨輪車,更適合轉彎。尺寸符合流馬法,達到了載重300斤、操縱簡單、靈活的目的,而且符合了傳說--流馬按一下走一步和三輪車是諸葛亮發明的。
  我通過改車,讓車適合棧道的陡、曲折、台階,製作出了木牛,通過對流馬尺寸數的理解,製作出了省力運輸工具--流馬,真是歪打正著,破解了這個歷史之謎。可以證明木牛  
流馬的存在,彰顯諸葛亮的智慧,佐證歷史。但我的流馬有些尺寸與《三國志》記載的尺寸數稍有出入,在此指出希望業內人士進一步考究。
1、肋厚二寸二分,實際應用二分二。
2、從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長一寸五分,廣七分,八孔同。其中的八孔,在我的流馬上只可以確定四孔。
我個人認為印刷中出現了錯誤,其正確的是:厚二分二、入口同。


我記得央視十套我愛發明有放過這期的
放個鏈接:
http://tv.cntv.cn/video/C10595/2ef18705e06e4da2bc83a5b930948442


貌似就是普通的獨輪車


永動機?


《三國演義》中的木牛流馬,就只能看原著是如何介紹的啦。我猜想你的問題應該是,歷史上的木牛流馬究竟是什麼東西?

我覺得答案就是簡單的獨輪車,而除此之外的猜測恐怕都站不住腳。我不否認歷史上有可能存在某種現代人都造不出來的神奇之物。問題是,這種神奇之物往往都是那種不計成本、不計代價的孤品。請注意,木牛流馬可是被量產、並且被大規模使用的東西。顯然,具有經濟價值的東西,往往都不太可能失傳。舉一個例子,太空梭有可能在未來失傳,但汽車則應該不會失傳。

我想說的是,諸葛亮能否造出高效的運載工具是一個問題,而能否造出具有經濟價值的高效運載工具又是另一個問題。要知道,木牛流馬可是出現在數次北伐的後期。這隻能說明其是諸葛亮被北伐戰爭搞得精疲力竭時,捎帶腳「發明」的東西。

事實上,獨輪車並非諸葛亮的發明,而他只不過是創造性的對其大規模使用。為什麼說是創造性的呢?因為獨輪車往往適用於短途運輸,而長途運輸則依賴於馬車和牛車。歷史的真相很可能是:在數次北伐後蜀國已經空虛到,找不到足夠的牛馬作為運糧工具的情況下。窮兵黷武的諸葛亮,創造性的用人力來代替牛馬。諷刺的是,諸葛亮是歷史上罕見的拿老百姓不當人看的統治者,反而卻成為了老百姓最為尊崇的偉人。看來,我們的國民性真的值得深思一下了。


推薦閱讀:

禰衡會怎麼評價諸葛亮?
三國里哪些人物不悲劇?
為何《三國演義》中天怒董卓,卻在董卓進入王允和呂布的埋伏時又屢降徵兆阻止董卓送死?

TAG:三國演義書籍 | 機械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