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初的七王之亂,漢末的各個士族爭鬥,以及西晉的八王之亂,這幾百年的上流階層鬥爭是如何演化的?

漢初七王之亂不論是為了抵制削藩還是為了奪權,總歸是劉氏諸侯一致反皇帝,到了漢末諸侯王勢弱隨之而起的各大士族為何並不團結,甚至連本家都分流多支(如袁紹袁術),是因為沒有親緣關係還是皇權喪落不值得匡扶?就算要為漢室盡忠他們也應該知道憑一家之力難成事吧。還是自己積攢實力都是為了篡漢?至於西晉八王之亂與漢初七王之亂有沒有共同點,只是單純為了奪權嗎?


這題問的是西漢初到東漢末,至兩晉間的社會上層組成演化,權力結構變動。涉及朝廷內部,著重問朝廷和以豪強、士族、宗室藩王為首的地方實權派、社會中堅階層的關係進展。

有兩條線:

明線在時間軸上是朝廷和地方關係引起的重大衝突。七國之亂,西漢末綠林赤眉起義、東漢復國,東漢末士族在三國間角逐,晉八王之亂。

暗線在時間軸上是朝廷內部和社會階層中的構成演化,因為官僚體制內部上升通道的變化而產生的改變。察舉制,九品中正制,在這兩者中間,豪強、士族的進化。

明線和暗線交織中藩王宗室的作用,宗室藩王在歷代分封的具體情況。

明線開始說:

這題切關重要的漢初上層結構。

漢初的郡國並行制。是在秦開啟的大一統帝制新時代被歷史進程中的逆流封邦建國和貴族世襲推動底層農民起義,覆滅了後,採取利於時局的妥協
先建立起鬆散而完整的社會框架,已由秦經過短時間嚴厲舉措,雷利風行打下地基,所以剛柔並濟,穩妥施行集權。

中間也經過了反覆。

這道題說白了,也就是大一統帝制時代,歷史發展中的集權進程。

我在這方面寫過不少關聯答案,可以詳細敘述個中細節,所以這個巨大無比的題目,我會時不時的引用,節約我寫答案的精力,我懶,大家見諒。

要是大家因為鏈接過多,導致理解困難,直接跳過鏈接了解大概,也無妨礙。
但和鏈接結合一起讀,可以完整了解細節。


所以這個部分,引用我的另一個答案。
為什麼唐朝在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而漢朝卻在七國之亂後走向興盛? - Agoni 的回答

漢初,楚漢之爭。項羽的格局,呵呵,主導諸侯將相王,自己給自己封了霸王,只想著恢復春秋時的伯王諸侯大聯盟制度。還沒有周天子的天下共主先進(周代壓根談不上集權,權力一級級下放,天子諸侯卿大夫士),更別提始皇震爍古今的皇帝制了,所以這種格局眼光必然被淘汰啊!

劉邦的統一建立,與其說是統一,不如說是最強大的諸侯國和其餘諸侯結盟,消滅了之前存在的最強大諸侯國和他的聯盟體系。代替了他。
對,劉邦就是代替了項羽自己在自己設立的伯王諸侯大聯盟制度中的領袖位置。這中間的過程,拉攏原來項羽體系下的部分鬆動小弟(英布等人),消滅項羽和他的死忠小弟。最後,在自己膨脹代替的過程中,自己諸侯國統治下和他國統治下的小弟也自立門戶。(韓信等人)

但是劉邦明白,大丈夫當如是啊!皇帝比那什麼傻逼呵呵說自己能取而代之做個伯王就好的項羽強的太多了!
他稱帝了!要恢復始皇的一切制度,繼承大一統君主集權的帝制。

可是,秦末已經把始皇建立的體制給整崩潰了呀。
集權程度嚴重倒退,一個諸侯大聯盟的狀態還要稱皇帝。
怎麼辦?

妥協唄。
秦朝前車之鑒在前,不能急,幾代人慢慢來吧。
妥協於當時的形勢。放著所有異姓諸侯接著存在,先坐上皇帝的位子。一步一步來。

安天下為先,集權步步走。
下詔,公布政治舉措收民心(民心,指最底層人民的安定,更重要的是中堅階層對上位者的支持)。
具體看 @葉微香 的這個答案:
劉邦為什麼可以奠定兩漢四百年皇基? - 葉微香的回答

劉邦做了最重要的一件事。
垓下之戰一結束,未稱帝前:

漢王還至定陶,馳入齊王信壁,奪其軍。

把所有在外面能威脅自己的盟友下屬兵權全收回來!!!

有了這個,妥協一下,給那幫子盟友下屬分功勞分蛋糕,自己爬上頂峰。
位子坐穩了,收拾他們。

用同姓王一個個把異姓王全換了。
諸侯大聯盟構成的天下變成了自己一姓之家。

劉邦事沒怎麼辦利索,走了。呂后接著整。功勛貴戚在朝廷內部抬頭,和在外頭的齊王等宗室地方實權派清洗了朝廷上層結構。
文帝景帝,就開始一直忙著收拾同姓的諸侯,搞中央集權大業。
文帝自己同姓藩王出身,沒搞成,景帝狠啊,用晁錯把膿包激化挑破了,再拿著老爸留的大殺器周亞夫,收拾了七國之亂。

七國之亂詳情另論。


在到了武帝時,推恩令、監察州刺史和其他措施,最終形成了國家的高度集權統治。經過自然發展,昭宣正常運行,成哀平一直到王莽,國家上層君主的皇室統治鬆懈。
王莽因為兩漢的外戚傳統、借著帝祚更迭頻繁的機會,加上自身努力,高明的政治手段和輿論引導,最終篡黨奪權。西漢滅亡。

由於王莽自身的倒行逆施。
內外政策都以強硬手腕,導致由其引導的自上而下,國家管理紊亂,統治崩潰。

出現起義。
漢宗室借著地方豪強勢力的幫助,摻和進入底層人民的起義中,摘得滅亡新朝政權的勝利果實,消滅群雄,重新建立大一統帝制國家復辟。
東漢復國。

東漢的宦官外戚在朝廷內部爭權,幼主接連登基,帝祚更加頻繁更迭。統治階級高層中的君主自身無法實現有效的行政管理職能,上層暗潮起伏,集權力度鬆懈。
具體看這個答案吧:
關於東漢末年宦官弄權,干涉朝政,那麼宦官集團到底怎麼干涉朝政?到什麼地步? - Agoni 的回答

西漢直接亡在君權下失去控制的外戚問題上了。
東漢的情況,光武帝妻郭聖通、陰麗華,(光武帝立儲漢明帝和原太子劉強交換東海王位置)漢明帝妻馬援女馬氏無子,章帝由馬氏外甥女賈貴人所生,由馬氏所養,認馬氏為母家。兩朝外戚陰氏、馬氏,皆安分守己,是好外戚。
章帝皇后竇氏,是光武帝平天下時從別的陣營投奔過來的竇融曾孫女,因為無子,妒殺章帝原來太子劉慶母妃宋氏,收養梁貴人子和帝,後來和帝年幼登基,竇太后掌權。

記得熟悉的漢武帝時衛霍集團盛況嗎?
一門五侯,權傾朝野!
皇后太子,大將軍大司馬,門生故吏遍天下.
下場呢?
鮮血淋漓!
(事見巫蠱之禍,這個答案有詳述。如何評價漢武帝的輪台罪己詔? - Agoni 的回答)

來看看沒有武帝這樣強勢君主的壓制外戚能膨脹到什麼地步,竇氏(和文帝的竇皇后有淵源)家族。

竇氏集團:
一代竇融:光武朝重臣。
二代竇固,明帝時主持對外軍事,如衛青;竇穆,竇太后祖父。
三代竇勛:竇太后父親,罪死。
四代:竇太后,竇憲,竇篤,竇景,竇瑰。

和帝即位,太后臨朝,憲以侍中,內干機密,出宣誥命。肅宗遺詔以篤為虎賁中郎將,篤弟景、瑰並中常侍,於是兄弟皆在親要之地。
憲以前太尉鄧彪有義讓。先帝所敬,而仁厚委隨,故尊崇之,以為太傅,令百官總己以聽。其所施為,輒外令彪奏,內白太后,事無不從。又屯騎校尉桓郁,累世帝師,而性和退自守,故上書薦之,令授經禁中。所以內外協附,莫生疑異。

竇憲在外掌兵,其餘兄弟分割相權,整個上層建築被承包了。
這哪是竇氏啊,呂氏吧!!!

和帝11歲登基,但是14歲的他設了個局,將外有兵權,內握行政的竇氏一舉剷除!(這個局很精彩)
一個14歲孩子的孩子怎麼做到的?
他借了勢,有人幫他做的。
誰呢?
抬頭了閹黨!!!

和帝妻陰氏、鄧氏宮斗,和帝竟然莫明其妙接連生了十幾個兒子全夭折了。和帝年紀輕輕也去了。
嬰兒殤帝萌萌的上台了,和帝鄧後(光武開國功臣鄧禹家族,後漢書范曄很少描述女子容貌,但鄧後詳細記錄了她的美貌,只有少數幾個人在後漢書有這個待遇,鄧後絕對是傾國的大美人。)很快複製了竇氏案例,期間殤帝早死換了皇阼世系,立了安帝。
安帝上台後,找了皇后閻氏,自己又早死,閻氏又當政,複製鄧太后案例。
被宦官又一次幹掉。
換了安帝的另一個兒子順帝。順帝皇后梁氏。梁氏重複了竇家的輝煌,順帝早死了立兒子沖帝,沖帝夭折。梁氏換皇阼立質帝。質帝反抗梁氏專權被毒死,換皇阼立桓帝。
宦官第三次滅了外戚。
梁氏集團重蹈竇氏、閻氏覆轍。

桓帝死後又被外戚換皇阼立靈帝。

靈帝黃巾之亂。病死後,少帝,獻帝。

靈帝死後外戚宦官第N次火拚,董卓進京。

漢代到東漢和帝時宦官開始被用於君權內部君主和外戚鬥爭的君主輔助,結果宦官外戚爭鬥,君權內部大亂,清洗了朝廷內部的相權,被地方實權派一鍋端。東漢滅亡。

東漢末士族依附在各個軍閥之中。
以軍閥的出身選擇門庭,形成多個敵對政治軍事集團,角逐天下。

最後,魏國皇室曹家被士族聯合出來的主導者司馬氏篡權。

晉國建立後統一了天下。
鑒於魏國因為宗室勢力較為薄弱,被自己主導的士族聯盟頂替。所以逆時代潮流再開宗室藩王外放實權分封。

西晉統治內部,管理不善,地方實權派藩王接連進京,互相攻伐,爭奪國家行政主導權。
地方混戰,朝廷接連易主。
再加上前所未有的胡人內遷華夏內部作亂。
西晉滅亡。

明線梳理完畢,寫暗線。

結合我已有的兩個答案分析。
西漢的察舉制到魏晉九品中正制選官制度上升通道的變遷。社會中堅階層的變化。
懶癌直接黏貼。
為什麼唐朝在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而漢朝卻在七國之亂後走向興盛? - Agoni 的回答

所以秦作為創始者,用盡一切狠手段打壓著地方實權派(六國貴族,社會中間階層,到了漢代,變成豪強了,後來,是門閥士族。角色一直在換,佔有的社會地位是一樣的。後來的宗室分封成藩王,就是這夥人在地方上的實權派領袖。換成藩鎮或者軍閥,也是這夥人的領袖。領頭的不管換了誰,中堅階層就是他們。主宰了地方實權,甚至朝廷全國的上層建築)

東晉衣冠南渡之時,僑姓門閥是如何壓倒南方地頭蛇,主導東晉政局的? - Agoni 的回答
(這題沒寫完,待補,不好意思)

在秦建立大一統君主集權帝制的時候,廢除周代宗法分封,全國統一使用郡縣制結束了先天性貴族的世襲罔替,對整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資源的壟斷地位。
這是華夏第一次以官僚政治代替貴族政治。

西漢末,經過百年所謂的察舉孝廉,形成了我舉薦你家的兒子,你舉薦我家的兒子,這種利益共同的封閉圈子。
也就是說,養出來了無數大地主、大官僚、學術世家三位一體的豪強勢力。這些個豪強勢力通過後天努力,變相貴族化,秦漢建立的官僚政治內部出現了貴族政治復辟的無數個門閥坯胎。
東漢依靠地方豪強的力量復國,所以在集權事業上,抑制不成反而愈加驅使豪強進化。
佔有了土地經濟資源的豪強在和佔有儒家學術思想政治文化資源的官僚合流後。
門閥誕生了。

琅琊王氏,是兩漢間門閥萌芽和東漢門閥發展以及東晉門閥頂峰的見證者參與者。

王吉字子陽,琅邪皋虞人也。少好學明經,以郡吏舉孝廉為郎,補若盧右丞,遷雲陽令。舉賢良為昌邑中尉。

初,吉兼通《五經》,能為騶氏《春秋》,以《詩》、《論語》教授,好梁丘賀說《易》,令子駿受焉。駿以孝廉為郎。左曹陳咸薦駿賢父子,經明行修,宜顯以厲俗。光祿勛匡衡亦舉駿有專對材。遷諫大夫,使責淮陽憲王。遷趙內史。

吉坐昌邑王被刑後,戒子孫毋為王國吏,故駿道病,免官歸。起家復為幽州刺史,遷司隸校尉,奏免丞相匡衡,遷少府,八歲,成帝欲大用之,出駿為京兆尹,試以政事。

會御史大夫缺,谷永奏言:「聖王不以名譽加於實效。考績用人之法,薛宣政事已試。」上然其議。宣為少府月余,遂超御史大夫,至丞相,駿乃代宣為御史大夫,並居位。六歲病卒,翟方進代駿為大夫。數月,薛宣免,遂代為丞相。眾人為駿恨不得封侯。

駿子崇以父任為郎,歷刺史、郡守,治有能名。

左遷為大司農,後徙衛尉、左將軍。平帝即位,王莽秉政,大司空彭宣乞骸骨罷,崇代為大司空,封扶平侯。

自吉至崇,世名清廉,然材器名稱稍不能及父,而祿位彌隆。皆好車馬衣服,其自奉養極為鮮明,而亡金銀錦繡之物。

漢書列傳四十二

王氏先祖王吉,是秦代王翦王賁父子的家族後代,是王離長子王元的曾孫。在漢宣帝時應徵走向仕途。其子王駿在成帝時接著做官成了御史大夫。第三代王駿兒子王崇,在哀帝、平帝時也接著走向了家族仕途的巔峰:三公中的大司空(御史大夫改稱)。父子兩代三公,三代經營高門已成。
在掌握了政治資源,從底層走進上流社會後,東漢時期的王家在琅琊本地大本營經營數百年,可以用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來形容的話,說是強取豪奪也不為過,琅琊本地絕大部分的土地田畝,都是王家的。王家就是琅琊的土皇帝,看過讓子彈飛的大家應該也了解,不管郡國換了哪個諸侯太守或州刺史,琅琊真正的土皇帝就是王家和別的幾個大族(諸葛丞相家。),誰來了都是向這幾家跪著要飯的。
東漢中晚期門閥徹底成型了,大部分社會階層的上升通道都被壟斷。
魏晉的九品中正制讓世家門閥主宰了社會中間階層和上層建築。

補充我兩個答案的說明:

六國貴族、豪強、士人、門閥。
這些是國家的社會中堅階層。
秦代大一統帝制結束先天性世襲的貴族政治,打壓六國貴族。
漢代為了鞏固統治,經過漢初的集權事業穩定政局後,也在打壓豪強。

六國貴族和豪強佔有了社會大量的土地經濟資源。

但是漢末,察舉制的弊端,使這個選官機制形成了封閉的圈子。
掌握了經濟資源的階層,佔有優勢擠了進去,有了政治體制的一席之地。
而一些原本在官僚體制中的學術思想世家,掌握了政治資源後,謀求土地經濟資源。
合流。

六國貴族和豪強只有土地經濟資源。
士人有了學術思想資源,以察舉制掌握政治資源。
二者合流,形成了掌握土地經濟資源、學術思想資源、封閉政治資源三者合一的門閥!

九品中正制代替察舉制,成為了門閥壟斷上層建築的工具。

最後講述藩王宗室的情況:
我答案里有幾個萬能段落經常引用,因為我的答案是一個邏輯思維體系下的個人知識網路,每個答案都用得上加以說明。

中國的歷史自始皇君主制集權,主要有兩大矛盾,一是朝廷中(本來朝廷我都想寫zhongyang兩個字,但這個詞有篇文因此被知乎河蟹過)君權與相權的此消彼長的內部根本矛盾;二是朝廷與地方實權派的拉鋸外部大局矛盾。
君權內部下,宦官、外戚、宗室(外放就成地方了)依附君上,天然加成,實打實的王黨勢力,但又與君主有權力衝突,一個不小心,就是大禍,很容易制度上不足,或君主自身勢弱,在權力的遊戲里倚重這三者過大,就擺脫自己掌控,反客為主。(唐朝中後期各方面全玩脫了)

宗室的問題,在於本來處於朝廷的君權內部,但有沒有外放,外方後有沒有實權。
掌握了地方實權的藩王,就脫離了君權,自立門戶,在地方上處於和軍閥、藩鎮一樣的社會中堅階層領袖。
如東漢末的士族就是追隨在軍閥之下形成政治軍事集團。

而這個實權,包括地方上的政治、軍事、經濟、司法、文化等一系列行政大權。

所以說聯結明線暗線。

關於本題目的漢至晉的宗室情況。

漢初,同姓諸侯分封,食邑上的符合名號的封爵,有實權,但有朝廷派的國相牽制實權。
封國的國相,和直轄郡的郡守,職權相當。實際行政職能。
武帝後,諸侯勢力大減,無所作為,喪失實權控制能力。
一直到東漢末。
西晉的分封同姓諸侯就是開歷史倒車了。
走漢初武帝前,鬆懈的國家統治結構老路。
分封在地方上的諸侯,並不是之國,與食邑封爵相符的地方,而是安排地方實職,自成幕僚藩府。比之漢初諸侯實權,過猶不及。
所以釀成大禍。


藩王宗室在外方後,有沒有實權,我個人覺得這就是一個標準。

轄區或封地內部的人事任免權。
有個這個,藩王以自己為首,組建招募社會各階層代表,形成政治集團。
所有其餘的軍事經濟文化等資源,什麼都好辦了。
已經有了可以和朝廷的中央政府抗衡的基本能力。


宋代因此,宗室藩王不之國,開封圈養。

本題經過我自己的答案本身關聯度高,互相安利解說鏈接,成功答完了這個大坑。

歐耶!

PS:

最後說一句。
我是歷史愛好者,非專業學生從業者,未經過系統學習。
所以我個人學識淺薄,分享的知識輸出價值主觀成份多。有很多學問上的不足。
所以,大家只當我的答案是人文類的一家之言,供大家參考即可。
很多私貨皆可商榷,歡迎大家一起討論,共同交流提升。

我的答案也爭取在寫長文時以大白話,利於大家理解。


謝謝大家。


七國之亂根本沒有怎麼鬧起來,《史記·孝景本紀》告訴我們只打了半年不到啊……吳楚帶頭在那裡打,其他幾國跟在後面,也算不上齊心協力倒皇室。

三年正月乙巳,赦天下。長星出西方。天火燔雒陽東宮大殿城室。吳王濞、楚王戊、趙王遂、膠西王卬、濟南王辟光、菑川王賢、膠東王雄渠反,發兵西鄉。天子為誅晁錯,遣袁盎諭告,不止,遂西圍梁。上乃遣大將軍竇嬰、太尉周亞夫將兵誅之。六月乙亥。赦亡軍及楚元王子蓺等與謀反者。封大將軍竇嬰為魏其侯。立楚元王子平陸侯禮為楚王。立皇子端為膠西王,子勝為中山王。徙濟北王志為菑川王,淮陽王餘為魯王,汝南王非為江都王。齊王將廬、燕王嘉皆薨。

地方豪強在西漢就已經是一個大問題了,西漢諸帝建立陵邑、徙豪強就是為了解決這個難題。這個方法不是沒有用,但是治標不治本啊。後面BLABLABLA好多懶得寫……好多書里都有寫啦。先坑(。


雖然時間上有後繼關係,實際上是主旨相同的獨立事件,談不上演化。其主旨無外乎皇權相對衰弱,七王之亂,根本原因在於地方勢力坐大。地方豪強勢力在唐之前一直興旺,一旦皇權衰落,地方豪強便群起爭之。八萬之亂時,皇權極弱,而藩王擁兵。總之,皇權與強權偏離,天下便亂。反之,皇權與強權重疊,天下太平


推薦閱讀:

同為開國君主,為什麼劉邦能夠控制住豪族,劉秀則不得不與豪族共享天下?
如何評價王政君?
近代的歷史學家是否更傾向於不以個人情感來解釋歷史?
怎麼評價衛太子?他有沒有太子妃?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在當時算是胡吹大氣嗎?

TAG:歷史 | 三國 | 西漢 | 漢朝 | 東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