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中,作為久經沙場,經歷過官渡赤壁等戰的劉備,應該是深諳連營的危害,那麼為何還要選擇七百里連營?
以下內容轉載自網路,作者燕京曉林。若原作者提出要求,將無條件刪除此答案。
222年2月,劉備軍推進至夷陵、夷道一線,被陸遜大軍阻擊,無法前進,陸遜軍又堅壁不出。由於蜀軍已經進入吳境600多里,沿途一些險要關口需要派兵把守,同時掩護後方的運輸線,所以分兵守衛是在所難免的,也是符合基本軍事規律的。
劉備在近700里的整個狹長作戰地區共有多少營壘呢?
《三國志吳主傳》比較準確地記載為:「蜀軍分居險地,前後五十餘營,」
《三國志陸遜傳》記載為:「備從巫峽、建平連圍至夷陵界,立數十屯,」
《資治通鑒卷六十九》記載為:「漢人自巫峽建平連營至夷陵界,立數十屯,」
由此可見,劉備的兵營總數為50餘個。在前線夷陵地區有多少呢?——40餘營:
《三國志陸遜傳》記載為:「斬張南、馮習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餘營。」
《資治通鑒卷六十九》記載為:「斬張南、馮習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餘營。」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劉備在前線有40餘營,在後面的600多里運輸線上有10個左右的營壘。
而且,根據後來雙方交戰的記載來看,蜀軍大部分的統兵大將均在夷陵地區,這說明一個問題:即劉備並沒有犯分散兵力的錯誤,其主力均集中在夷陵的作戰一線(至少80%以上),700里的運輸線上大約有10個兵營(每隔60~70里左右設兵營守備險要關口),每營估計五百到一千人守備(由於沒有大將,故兵力不多,平均每營700人,合計約7000人)。
蜀軍投入作戰的兵力約7萬人,這些在700里沿線的軍營中的防守兵力僅佔10%左右。
這個說劉備不知兵法的人是誰呢?只有一人——魏文帝曹丕。《三國志文帝紀》中說:「帝聞備兵東下,與權交戰,樹柵連營七百餘里,謂群臣曰:備不曉兵,豈有七百里營可以拒敵者呼!」所有對劉備這個問題的批評都起源於這句話。
以曹丕的軍事水平,還想評價劉備,這明顯是在美化曹丕。我雖然不認為劉備的軍事才能有多高,但是應當實事求是的評價歷史。
劉備雖然沒有過人的軍事才能,可他的軍事行動基本是符合正常的作戰規則的。如果不是兵力太弱或者對手乃軍事天才,劉備的水平是完全夠用的。實際上,就劉備自己的觀點,在蜀軍裡面講作戰還沒有人超過他的,大概龐統、法正在戰術上可以略勝他一些(所以他喜歡帶此二人去作戰)。
而曹丕在軍事方面不僅與曹操無法相比,與曹睿也有較大差距的,而且不聽勸告。
其實,連與劉備直接對敵的陸遜都沒有這樣評價,只是認為:「臣初嫌之水陸俱進,今反舍船就步,處處結營。察其布置,必無它變。」「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計不復生,」陸遜部將也認為:「其諸要害皆以固守,擊之必無利矣」 (見陸遜傳)
實際上,陸遜認為蜀軍的三大弱點為:
1、 放棄水軍,只以陸軍沿長江前進;
2、 進攻時間很久,人馬疲勞,思想放鬆,偷襲容易得手;
3、 營壘分布各處已經固定,不會有很大的變化,利於部署攻擊。
而佔據各地險要,實際乃蜀軍的優勢,只是後來,兵敗如山倒,根本沒有發揮作用罷了。
所以結論是:劉備雖然是連營七百里,但是並沒有犯七百里連營分散兵力的錯誤。其主力仍然集中在夷陵地區與陸遜作戰。而演義中竟然安排諸葛亮也這樣批評劉備,實在是為了抬高諸葛亮。(說到演義去了,趕緊回到歷史中)
劉備在軍事上的最大錯誤,我認為是:
1、 沒有水陸並進,將水軍留在後面,而以陸軍單獨進軍。
這是劉備最大的錯誤。在山地,由於劉備已經在各險要紮營布寨,陸遜要想迂迴切斷蜀軍,是非常困難的。但是由於劉備將水軍留在後方,陸遜就可以發揮水軍的作用,以戰船沿長江把部隊偷偷運送到蜀軍後方登陸,而後切斷蜀軍。蜀軍的前軍就是這樣被包圍消滅的。
由於劉備的水軍估計比較弱小,而且是順流而下不易撤退,擔心水軍被陸遜消滅,所以將其留在後面。實際上,即使水軍打不過吳水軍,也可以遲滯敵人的行動,為陸軍贏得時間。
劉備的前軍被消滅後,已經決定了本次戰役的結果,以後的作戰,只是劉備能否逃回的問題。因為這時劉備在夷陵戰場是以2.5萬對敵軍的5萬多人,而且軍心大亂。
2、 思想麻痹,警惕性太低,極容易被敵人的襲擊得手。
由於很長時間兩軍沒有交戰,部隊的警惕性已經完全鬆懈,才會被敵軍的突擊打的全線崩潰。其實陸遜開始還做了一次試探性進攻,也沒有引起蜀軍的警惕。
劉備這時沒有及時命令部隊提高警惕,大概與其身邊缺少法正這樣的優秀謀士有關。
3、 深入敵國,應速戰速決,拖延時日,士氣低落。
由於戰事拖延過久,劉備應果斷採取措施。或者尋求談判和解,或者再作最後的攻擊,或者直接主動撤退。這樣主動權在自己手中,相信可以取得較好的結果。唯一的問題是劉備的面子,這時劉備已經是大漢皇帝,不是從前四處逃命的小軍閥了。
以上觀點,希望為劉備正名:七百里連營是真,犯分散兵力的錯誤是假。劉備的軍事部署基本正確。唯一的部署錯誤是:在沿江地區作戰,沒有水陸並進。
私貨:
此外,排除軍事因素,從陰謀論的角度來看,不排除劉備只是希望給東吳以軍事壓力,從而獲取外交上的勝利---進而以較小的代價的收復荊州。
在這個前提下,劉備的大舉進攻也好,駐軍夷陵也罷,都能得到比較合理的解釋。
今天剛好去了猇亭古戰場,你們可以看看照片感受下這段路,直到今天,猇亭區到宜昌市中心也只有一條4幹道,路的右邊是山,左邊就是長江,長江在路基下面10米左右。可想而知當年有多險峻,水軍到了這裡跟陸軍無法配合,陸軍又被堵在了這條狹窄的路上,宜昌就在20公里外,卻寸步難行了。
一生的奮鬥,一生的夢想,到此為止。江流石不轉 遺恨失吞吳……
不過如今的古戰場遺址上,遍插的是劉姓的旗幟,紀念的是季漢的將軍,勝利者東吳竟無半字銘記。皇叔千載下也能安慰了吧!
不請自來,略答一二。
PS:樓上的圖挺好。
----------------------------------分割線--------------------------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有個前提:歷史人物不是白痴。尤其是帶兵的統帥,他們並不像遊戲里說的那樣,30點智力就是不會看錶的傻子,100點智力就是要風來風,要雨得雨的大神。能夠在歷史上留名的人,都遠強於你我。一些常識性的東西,連你我都知道,他們豈能不知道?
再看夷陵之戰的制勝點。劉備輸在哪?真的是「火攻」嗎?未必是。
為什麼?
1.火攻不能造成實質性傷害。
2.劉備必然會防火攻。酷暑時節,深入敵境,自己還連營700里,別說是經歷過赤壁的劉備,就連第一天當兵的醬油也會防著敵軍燒自己一手。
3.陸遜不放火,劉備還是敗。原因下面說。
那麼火攻的意義是什麼?
1.增加混亂度,癱瘓指揮敵人指揮系統。陸上作戰,火的最大作用在這裡。
2.分割站場,威懾敵人。被點著的兵營是沒法發揮作用的,不能依託以固守。這是火攻的戰略意義。
那麼夷陵之戰陸遜是怎麼贏的?
1.分割包圍,滅其前軍。這是致勝的根本原因。
2.四面合圍,殲滅劉備中軍主力。這是決定戰役勝負的勝負手。起決定作用的是雙方士氣。這場戰鬥發生在馬鞍山。
所以夷陵對戰,陸遜之所以能夠打贏劉備,是因為滅了對手前軍,讓對手陷入混亂,士氣大跌,從而一鼓作氣打贏正面決戰的。而劉備也不愧天下梟雄,前隊滅了以後,臨危不亂,帶著主力進駐馬鞍山,陳兵自繞,據險固守,主動置之死地而後生,妄圖一舉扳回劣勢。但決戰時士氣低落,部隊數量上又遠少於東吳,最終隨勢而敗,只能含恨撤退。(馬鞍山之戰劉備方一共戰死一萬餘人,最後劉備「僅以身免」。整個三國歷史中,一萬人完全「戰」死於一場局部戰鬥的有幾次?只有夷陵這一次。可見戰況慘烈,劉備反抗之激烈)
綜上,戰役的關鍵點是:劉備的前軍是怎麼敗的?
先看前軍的領軍:馮習,張南,沙摩柯。重點是馮習。
如果沒有夷陵之戰,我們可能連馮習是誰都不知道。劉備舉國伐吳,自領中軍,那麼最重要的前鋒位置應該給誰呢?如果關羽活著,肯定是關羽來帶。關羽死了,輪到張飛來帶。不巧張飛也死了,那就魏延,趙雲來帶。可惜當時魏延要防守漢中,趙雲在江州領後備隊,兩人都有要務在身。所以前軍統帥就交給了籍籍無名的馮習。馮習是南郡人,從籍貫上看,應該是劉備在荊州時的手下,那麼劉備安排一個荊州人來做前軍統帥,用意是什麼?我們現在當然不知道劉備的想法了,答主猜測可能因為馮習是本土選手,熟悉地形,作戰更便利一些。但我們知道劉備看人,一向眼光毒辣,他最終任用馮習做前軍統帥,想必已經是當時最好的選擇了。而最開始攻秭歸的戰鬥,也證明了馮習有一定的軍事才能,不光只是個嚮導。但他比宿將差的地方就是統率力,一旦軍隊陷入劣勢,其資歷,經驗均不足以力挽狂瀾,穩定軍心。而對於這場特定的戰鬥來說,這恰恰是最致命的。
那麼,陸遜又是怎麼做的呢?他的戰略是:首尾夾擊,讓前軍陷入混亂。再以火攻增加混亂,最後全力攻擊,殲滅對手。陸遜在開始作戰之前,已經向孫權明確指出的敵人的破綻:敵營已固,但是位置固定,估計未來也不會變動。所以陸遜確定,只要能做到首尾夾擊,讓敵人亂起來,這把火肯定就點得起來,而敵人只要在營寨里,就一個都跑不掉。這時候,這場戰鬥的勝負變成了:吳軍要如何實現前後夾擊?
說到這裡,就要批評一下劉備了。前軍被夾擊確實是劉備的鍋。他捨棄了水路,只用步兵結營,把夷陵附近的江面讓給了東吳。這是致命的疏忽。東吳可以利用長江很輕鬆地繞到蜀軍背後進行夾擊。打仗最忌諱腹背受敵,歷史上還沒有腹背受敵最後能打贏的戰例,當然劉備也不能,關羽也不能,馮習張南就更不能了。所以朱然帶領5000人突然出現在蜀軍前軍背後時,一下子就把蜀軍打了個對穿。這時陸遜指揮東吳主力部隊正面猛攻陷入混亂的蜀軍,逐營放火,連穿蜀軍40餘營,一舉殲滅前軍全隊。正如他事先預料的那樣,馮習,張南,沙摩柯一個都沒跑掉,全部死在亂軍之中。
至此,夷陵之戰的結局已經註定了,縱使劉備還想力挽狂瀾,但是在兵敗如山倒的頹勢面前,皇叔也無能為力了。事後假設一下,如果把馮習張南換成關羽張飛,蜀軍會敗嗎?恐怕還是會。但是兩人經驗豐富,統率力強,不會讓混亂持續得如此徹底。(襄樊之戰中,關羽的左軍讓徐晃屠了個乾淨,兩個領軍全部戰死,但關羽依然全身而退,控制著局面。可見統率力的差距)在劉備中軍的接應下,幾個統帥的腦袋也有機會保住。最終的結果是前軍可能還是會傷亡慘重(畢竟營就在那,跑不掉,火會一直燒,人會一直死),但軍勢還在,不會對整個夷陵戰場有決定性影響。以後若發揮好,還有機會改寫歷史。
綜上,整個夷陵之戰中,火攻產生的實際作用有限。後人把火燒連營700里當成一種決定性戰術是錯誤的。夷陵之敗,實源於劉備,敗因是未能水陸並進,控制江面,給了東吳迂迴包抄的機會,被精兵爆菊,定點突破,從而一潰千里。
以上。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補充幾點:
1,劉備用兵多年,自然知道沿江作戰,最大優勢就是水陸並進。(最終晉滅吳之戰就是水陸並進)。而最終其舍船就步,應是無奈之舉。史書上認為劉備苦暑,不得已才令水軍上岸,以避高溫。若真如此,東吳為何就不怕高溫?而且東吳逆流,利守不利攻,維持水軍成本要高於蜀國。所以答主認為原因還是在於川軍不擅水軍。荊州失陷,最精銳的水軍部隊已毀於一旦,劉備已經沒有水上作戰的資本了。劉備集團的戰前準備中也沒有特意提到加強訓練水軍。這可能是夷陵戰敗的客觀原因。
2。漢制一營滿編千人。劉備共有50餘營,故軍隊總數5萬人左右。這五萬人還包括了沙摩軻的一萬蠻兵。所以問題來了:火攻當日既被連穿40營,損失4萬人,那後來馬鞍山決戰的劉備部隊是哪裡來的?
關於夷陵之戰的人數,歷史上一直存疑。有人說前軍4萬,劉備中軍4萬,蜀軍一共8萬。這樣既能解釋中軍人數不少於前軍(一般來說),又能解釋後來馬鞍山之戰劉備為何還有資本奮力一搏。但是這種演算法忽略了蜀國國力。以魏之強,全國能動員的部隊不過15萬。如果蜀國在夷陵之戰就能拿出八萬的話,算上趙雲的2萬,漢中2到3萬,光一個益州的總兵力就已經直逼曹魏全國。如果關羽不敗,還能再有3到4萬,那麼在建安24年間,荊州沒丟的時候,蜀國是三國第一大國。很明顯這不是史實。所以傳統看法是更客觀的。劉備在夷陵,滿打滿算只有5萬人。其中前軍3萬(火燒連營時的前軍不一定有4萬,攻秭歸時才有4萬),中軍1到2萬,支黨數千,再分出1到2萬交給黃權防守江北,這已經是他能動員的最大兵力了。而後來馬鞍山之戰,參戰的是劉備自己的一萬多親兵-其他4萬人已經在火燒連營時被打掉打散了。所以馬鞍山決戰時蜀軍氣勢低落可以理解了:大軍新敗,又是一萬打對面完整的5萬,不跪才怪。
歷史上,中軍數量不超過前軍或者別動隊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川中島武田方的分隊,比如拿破崙滑鐵盧的分隊。所以答主認為,夷陵之戰,前軍才是蜀軍的主力,而中軍劉備,實為後援。
個人覺得劉備並不想和東吳進行決戰,只是希望擺出一種強勢的姿態逼迫東吳進行談判,以較小代價取得較大勝利。
劉備順長江而下,從三峽裡面出來就面對陸遜了。三峽出口處的地形決定了劉備不可能把部隊展開。
具體情況可以參考 @馬伯庸的相關論述
七百里豈能一夜燒著?誰能一夜步行七百里?
劉備犯下的大錯,是「樹柵連營」,這是被火攻的根源。為何等到夏六月才火攻?大概是劉備覺得天熱進了樹林。然後被對方放火,立時崩潰。
黃氣見自秭歸十餘里中,廣數十丈-----這是什麼玩意?但如果是一種天氣現象,它可能是劉備進樹林的原因。
這種黃氣,如果發生在北方,我會認為是沙塵暴,但發生在長江中游就不清楚了。
如果真的要評價劉備的軍事指揮能力,只能說在那個名家輩出,將星璀璨的三國時代,劉備只能算是一個優秀的軍事將領的水平。而其對手陸遜 當時數一數二可以和曹操同等的天才軍事統帥。如果真要打,劉備真的不是其對手。而當時軍中有沒有什麼參謀,諸葛亮這種沉穩持重的不在,法正龐統這種戰術靈活的也早死了。加之那時候的劉備的確有自大輕敵的心理因素。所以才會慘敗。
我剛看到這裡,也想了這個問題。我想到的是,劉備一路奮鬥過來,一直都是兵少將寡,和人打仗往往因實力單薄不得志。慢慢地發展壯大後也沒有親自將兵,而到了取得兩川登上人生巔峰,做了蜀漢皇帝,為弟弟報仇而御駕親征,起手下兵馬七十五萬,所以在這時候心理上會有一種自我膨脹,大陳兵馬,大有手握重兵雄踞天下之感,以致不顧「兵法大忌」。(僅論《三國演義》)
讀了很多人生大道理,就能過好這一生嗎
推薦閱讀:
※陶謙為何不讓劉備居下邳而居小沛?
※關羽張飛只是屠戶和販棗的,為什麼軍事才能這麼高?
※顏良文丑,人如其名嗎?
※客觀地說,知乎大V的三國水平與易中天相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