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為什麼不願意被稱為「倭」?

《新唐書 日本傳》中有記載:咸亨元年(670年),倭國遣使入唐,此時倭國已「稍習夏言,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為名。」

裡面提到「惡倭名」,但是我查「倭」字,並沒有什麼貶義。

此名起源於三國時期魏國皇帝曹睿曾御封當時日本的君主為「卑彌呼」。「魏」字去右邊的「鬼」字捨去「魂魄」之意,加上左邊的「亻」賦予「友人」的意思,於是親魏倭王所在的國家也叫「倭國」,倭國之名由此得來並沿用了較長一段時間。


我的觀點和 @豆子 不同,我認為日本人不願稱作「倭」,其主要原因不是因為漢語中「倭」字含有貶義,而是向封建社會發展的日本人不願受到大陸的控制,希望從中原王朝的封貢體系中獨立出去,所以才將國名改作「日本」或「大和」。也就是說,日本人改其國名的主要原因不是因為字義,而是因為「倭國不是日本人給自己起的國名」。至於為什麼說不是因為字義,請見下述。

我們先捋順一下中日兩國的早期交往:

日本第一次出現在我國典籍中,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當時的古地理書《山海經·海內北經》中記載:

蓋國在鉅燕南、北、倭屬燕。

蓋國即朝鮮蓋馬,位於今天的平壤以西,而倭在蓋國的南邊,所以可以推測至少是在朝鮮半島南部以南。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燕」指的是今我國東北部的廣大地區而不是指戰國七雄中的燕國。「鉅」為強大之意。

考慮到《山海經》具有志怪傳說的色彩,所以我們最多可以推測當時中國人只知道日本的大致方位而不清楚其具體位置。

到東漢班固的《漢書·地理志》中記載:

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以歲時來獻見雲。

樂浪是前漢武帝滅衛氏朝鮮後在朝鮮半島北部設立的四郡之一,「樂浪海」推測應為黃海及東海一帶。而前漢其時日本正處於彌生時代,是原始社會開始解體而轉向奴隸社會的時期,因此當時的「百餘國」應為部落或部落聯盟。

到了東漢時期,中日兩國才有了正式的外交往來。據《後漢書·東夷傳》:

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倭國之極南界也。光武賜以印綬。
安帝永初元年,倭國王帥生等獻生口百六十人願請見。

我們可以注意到此時出現了兩個政權,一為「倭國」、另一為「倭奴國」。對於「倭奴國」,日本史學界認為是「倭人奴國(倭の奴の國)」之意,即「倭奴國」是「倭國」手下的一個部落,位於「倭國」南部。「光武賜以印綬」,其印綬指1784年在日本九州博多灣口的志賀島發現的鑄有「漢奴國王」的金印,而這裡的「委」字義沒有定論。「生口」,即奴隸。此時倭國用生口作為國際貿易的交換品,說明這時日本較為發達的地區已經步入了奴隸社會。

後漢末期,樂浪郡成為東北亞重要的交通中心。而當時割據舊燕地和樂浪的公孫氏到了第三代公孫淵那裡,自稱燕王(237)並隔斷同中原的聯繫而南聯吳國,因此魏景初二年(238),魏明帝命司馬懿滅公孫淵父子,掌握了同日本直接聯繫的通道,才有了之後邪馬台同魏國的交往。

由上述史實中我們可以得出兩個結論:

1.「倭」字最早是在戰國時期的地理文獻中出現的,其出典要早於對「倭」字做出「矮小」義解的漢代。

2.中日兩國的早期交往是在社會制度的巨大差異下進行的,中國到達封建社會的上升期時,日本還在向奴隸社會過渡。

那麼我們再來看一看日本歷史是如何由「倭」轉向「日本」的:

日本人接受漢字的時間很早,在之前倭國同後漢的交往中可能已經開始使用漢字。到三世紀末,漢字同儒學一同由百濟正式傳入日本並首先在上層階級推廣。在邪馬台國和其後的大和國時期,日本人一般對外自稱「倭」或「大倭」,這一點可以從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同「五倭王(倭の五王)」的朝貢外交中得以體現。到飛鳥時代前期,「ヤマト」還一般寫作「大倭」。

飛鳥時代是日本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時期,這一時期日本雖同中國保持密切的往來,但這種往來關係已經不是過去向朝廷請封、朝貢的態度,而是採取與中國朝廷對等的立場。推古天皇15年,聖德太子遣小野妹子使隋,向隋煬帝遞交國書,稱「日出處天子至書日落處天子無恙云云」,所謂「日出處」與「日落處」是出自當時流行的佛教論著《大智度論》中「日出處是東方,日落處是西方」的敘述。有人認為這是今「日本」國名的來源。次年小野妹子第二次使隋時遞交的國書上稱「東天皇敬白西皇帝」,可以看出此時日本已不滿足做中國的朝貢國,而要同中國平起平坐了。

「日本」一詞最早出現是在《舊唐書》中:

日本國者、倭國之別種也、以其國在日邊、故以日本為名。或曰:「倭國自惡其名不雅、改為日本。」或云:「日本舊小國、並倭國之地。」

之後《新唐書》則有另一個版本的描述:

咸亨元年、遣使賀平高麗。後稍習夏音、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國近日所出、以為名。或云:「日本乃小國、為倭所並、故冒其號。」使者不以情、故疑焉。

當時朝鮮的史書《三國史記·新羅本紀》中記載:

倭國更號日本、自言近日所出、以為名。

後來的《宋史·外國傳》中記載:

倭國者、本倭奴國也、自以其國近日所出、故以日本為名。或雲、惡其舊名改之也。

到奈良時代中期,特別是《大寶律令》施行後,日本不再使用「倭」而改為同音好字的「和」。對外仍稱「日本」。至此「倭」在日本歷史上基本不再用作國名。

結合當時日本的社會狀況與史書上的四段描述,我們可以得出兩個結論:

1.日本在向封建社會過渡的過程中,開始摒棄過去同中國朝廷的朝貢請封外交而轉向對等關係(並根據這種對等關係向朝鮮半島伸展勢力)。到奈良時代,日本的封建國家(律令國家)已經建成,更迫切要求同中國的對等關係甚至不惜開戰(白村江之戰)。

2.由於中日兩國國力懸殊而且日本不得不保持同中國的友好往來,所以改稱「日本」就不得不向中國做出解釋,而這一解釋有多個原因待考,而且並不能使當時的中國信服。

最後我們再看一看中日兩國漢學界和史學界如何看待「倭」字的含義:

曹魏時期的官員以當時日本人「人面著墨」的習俗稱其為「委」,而後演化為「倭」。但是我國西晉的學者臣瓚與唐朝學者顏師古以「倭和委兩字字音相差巨大」為根據否定了這一假說。

平安時代初期的史書《日本書紀私記》序中引稱「倭」字來自日本人當時的自稱「わ(われ)」,但同書最後結論是「倭」的由來不可考。

室町時代的古典學者一條兼良在其《日本書紀纂疏》中援引我國最早的字典《說文解字》中對「倭」解釋為「順皃。從人委聲。《詩》曰:『周道倭遲。』」,而認為「倭」是表示日本人「人心順從」而命名的,

江戶時代的學者木下順庵認為「倭」意為身材矮小而命名之,在《魏志·倭人傳》和《詩經》中出現的「倭」字都帶有侮辱的意味,而「卑彌呼」和「邪馬台」這樣的譯名也同樣帶有貶義。他認為這是由於當時的華夷秩序造成的。「中國屬外皆夷狄」。(中國對日本的態度的確如此,隋煬帝看過小野妹子所呈的國書後「覽之不悅 謂鴻臚卿曰 蠻夷書有無禮者 勿復以聞」)

江戶時代國學的集大成者本居宣長在其《國號考》中認為倭字的由來不可考。

當今日本史學界也大多認為將「倭」字的由來懸置是比較妥當的說法。

我認為,在不確定「倭」字是為什麼作為古代中國對日本的稱呼的前提下進行的合情推理都只能作為一種假說而不能作為肯定的根據,「倭」字在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讀音和含義,現在一般認為用作國名的「倭」涵義已不可考。而將其同那種居高臨下的譏諷和攻擊相聯繫起來,這確實是一種假說,但請不要忘記,古代中國對日本也有「東瀛」和「扶桑」這樣的雅稱,因此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所以最後的結論是:日本人不願稱作「倭」,其主要原因不是因為漢語中「倭」字含有貶義,而是向封建社會發展的日本人不願受到大陸的控制,希望從中原王朝的封貢體系中獨立出去,所以才將國名改作「日本」或「大和」。而為什麼不是由於「倭」的貶義,是因為對於「倭」這個字在用作對日本的稱呼時的涵義已不可考。

6月27日補充。我注意到有相當部分知友沒有清楚我的意思,在這裡我除了請他們仔細看這篇回答外沒有別的辦法。

好像有很多人覺得「倭」這個字是在「貶低」當時的日本人。

中日兩國的早期交往是在社會制度的巨大差異下進行的,中國到達封建社會的上升期時,日本還在向奴隸社會過渡。

請你們好好看看成嗎?


因為到了唐朝,日本人已經知道「倭」的意思其實是「矬」了呀。

這三字兒要是用到稱呼其他民族上,一個賽一個是人身攻擊,是要被舉報的,知乎管理員會出來扣除你的友善度。

「委」,曲也,萎也。
「豆」,小不點也。
所以這個「倭」,你確定「並沒有什麼貶義」嗎?

好吧,你查了資料,確定沒什麼貶義。
我們接著往下說。

漢代王子淵《四子講德論》:

嫫母倭傀,善譽者不能掩其丑。

意思很明顯了,但很多翻譯沒翻譯全,只說嫫母醜,其實原文是說嫫母又矮又丑。「傀」是丑,「倭」是矮。

不同意嗎?
那麼我們看《漢書》對日本人的描寫:「俗皆徒跣,以蹲踞為恭敬。人性嗜酒。多壽考,至百餘歲者甚眾」。那時候的日本民族就已經是長壽冠軍了,漢朝自然也知道日本人的身高,所以在記述日本這些國家的時候,《漢書》一本正經地繼續說道:「自女王國東度海千餘里至拘奴國,雖皆倭種,而不屬女王。自女王國南四千餘里至朱儒國,人長三四尺。自朱儒東南行船一年,至裸國﹑黑齒國,使驛所傳,極於此矣。」倭國、佝僂國、侏儒國。真的,假裝「矬子」不是罵人你是怎麼做到的?

日本人起初被賜了個「倭」名,原先真是不知道啥意思。後來和中國的交流多了,大約從隋唐開始,更是主動學習華夏文明小知識,立馬知道「倭」不是什麼好詞了。所以遣唐使和日本使者給出的反饋是,強烈要求撤銷這個帶有人身攻擊色彩的稱呼,改稱日本(稍習夏言,惡倭名,更號日本)。

整件事情沒什麼難理解的。你喊別國為「小矬子國」,等他們學習中文以後,也是會不滿意的。遣唐使們漸漸知道,原來這個「矬」並不是沒有貶義,它是形容一個人很矮,是形容我站起來和別人坐著一樣高。

他奶奶的!


答案中有部分理解,比如【回鶻】的詞義理解有偏差,詳細請看評論。

不過大概回答的方向影響應該並不甚大。

///////////--原答案--//////////////

你還別說它不帶貶義,那個時候中國哪一朝哪一代不是以天朝上國自居,看別國別地別民族什麼時候沒有過貶低的意思。在中國與外國不通語言的時代,中國對其他國家、民族乃至人物的稱呼從頭到尾都是貶低。

【漢委奴國王「かんのわのぬのこくおう」】金印。注意這個【委】,以日語的讀音「わ」來看,實際上就是【倭】的通假。

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光武賜以印綬。

中國古代對外邦的稱呼基本都是這個風格。你看【匈奴】和【回鶻】之類的,只要有個音譯的機會,就安上一大堆奇怪的字眼,用來貶低對方,彰顯自己天朝上國的尊貴。

日本彌生時代的邪馬台王國——順便這個時候日本還沒有文字,這個名字的漢字怎麼來的恐怕中國也脫不開干係。然後你猜猜是誰給ヒミコ女王起了卑彌呼的這種一看就不像是正經人的名字?

不過日本人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你看那著名的【日出國天子致書日沒國天子無恙】……


這明明是愛日本國啊


這是光武帝賜給的名字,倭奴國。
倭這個字不是新創的,更無歧視的意思。四牡騑騑,周道倭遲。
詩經里就有這個字了。


我鄰居說,你要麼叫【王美麗】吧,這個名字一點貶義也沒有,但我還是不樂意叫,因為——憑啥你要我叫啥就叫啥

但是如果我這個鄰居還兼是我老闆,對我說,我們要跟阿里巴巴學習,所有人都取個花名,你要麼叫【王尼瑪】吧,這名字感覺有點怪怪的,我還得叫啊!


這是coc里某個常年排名前列的日本部落。他們真的不喜歡這個「倭」字么?


我同意 @矢澤探偵事務所 的回答。我補充一下,古代的周邊政權對國名的選擇很大程度上要取決於中央和周邊政權的關係。我補充南詔的例子。早期南詔皮邏閣起兵建國的時候,與唐朝對立,採用的是「大蒙」的稱號,後來唐詔關係緩和,異牟尋要求唐朝賜印用「南詔」的稱呼。這裡面是一樣的道理:我和你平等或對立關係,我的名字我決定;我跟你混,我的名字你說了算。

思考題:為什麼北京的英語名稱改成了Beijing?


我估計上古時倭這個字發音和矮一樣,而「倭奴」這個名字實際上可能是「阿依努」的音譯
也就是三國時的日本還是阿伊努人占統治地位,就是這樣的:

後來從東亞過去的黃種人逐漸佔了主導地位,他們自認大和族人(yamato),和阿依努不是一個民族,自然不認同中國繼續對他們稱阿依努了


現在倭的訓讀是やまと,與「大和」的訓讀是一樣的。所以其實稱呼日本為倭也好,大和也好,在發音上毫無區別,寫出來才有區別。倭的音讀與「和」是一樣的,所以口語裡面真是隨便你怎麼說,不過聽起來有點怪而已。


日本人的自稱就是倭,倭在日語漢字中的發音為yamato,假名為やまと。跟大和是一個意思


我覺得當年封這個「倭」可能跟魏明帝小小壞水的幽默有關。
倭國的統治者漢學水平越來越高會了解到倭這個字的另一個釋義,慢慢就覺得真的不太合適。


別鬧。。

又是一群沒文化的-,-

——————————————————————————————————————————

翻一下說文解字,是沒有倭這個字的。這個字是個仿造字,仿魏。

都是委聲,但是相比較從鬼來說(這是宗教問題),他們更喜歡從人。

倭奴這種詞的貶義色彩,是宋明時期賦予的。


倭」在日文中同「大和」一樣都發音為「yamato」,「大和」一樣為日本國的別名,「倭」字並沒有貶義。此名起源於三國時期魏國皇帝曾御封當時日本的君主為卑彌呼(即親魏倭王),「魏」字去右邊的「鬼」字捨去「魂魄」之意,加上左邊「亻」加上往來的「友人」的意思,於是親魏倭王的所在國家也叫做「倭國」,倭國之名得此由來並延用了較長一段時間。7世紀後半葉(中國唐朝時期),倭國對外國號修正為日本。元明天皇治世時,規定以「和」字替代「倭」字,並以開頭附以「大」而始稱「大和」。古來的日本君主自稱倭王,受中國皇帝冊封。自神武倭王起,擅自改稱「天皇」,以顯示其凌駕於中國「天子」的權威。


謝邀

同「支那」的感覺一樣~


《說文解字》:「倭,順貌。」
段玉裁註:「倭與委義略同。委,隨也。隨,從也。」

所以,「倭」字本來的意思就是「順從、隨從的樣子」
《說文解字》是東漢編著的字書,那麼怎麼能說」倭「本來沒什麼貶義呢?


豆哥說的很好了,補充幾句。
近代那會兒西方國家剛打進來時都蠻夷蠻夷的叫,後來被打怕了起名字就開始用好詞了,美利堅、法蘭西、英吉利、德意志。
再看看某些欠發達國家的翻譯,柬埔寨、瓜地馬拉。。。
直到60年代才把「怯尼亞」改為「肯亞」,把「莫三鼻給」改為「莫三比克」。(:: 新華網 - 國際先驅導報 ::)
日本人翻譯的支那也是一樣,支那是不是日式英語 china 的讀法?Chi Na? - 三種不同的紅色的回答這個答案說的很清楚。
就是欺軟怕硬唄。
更新一下,看到有答案說國名都是民間稱法,不能叫歧視。笑,原來錯的人多了就不是錯了。
美國白人叫Nigger也是民間稱法,也不是歧視?現在很多中國人高麗棒子、印度阿三、越南猴子、非洲黑鬼的叫,按理說都有問題。
這與支那沒區別,日本人叫中國支那也是民間叫法,上面那個連接里的答案說的很清楚。
7月19日修正說明:根據評論查了資料,羅剎來源是鄂倫春語,俄羅斯來源於漢語,並無先後關係。原答案相關內容刪除。


必須要說的是,中國古代稱日本「倭」和日本稱中國「支那」不是一個概念。

中國古時叫這個地方為「倭」的時候,日本還沒有文字,甚至都沒有統一的官方語言。而且給中原王朝上貢的那個「倭奴國」都還不是被日本後代承認的中央政府。由於這樣巨大的文化差異,當時的中原王朝給日本取個名字叫「倭」是沒有任何羞辱或蔑視的因素的。這大概就和發現西大陸時叫印第安人一個道理。

所以,「倭」本身是日本某一時期的一個政府的名字,後來的日本中央政府先後管自己叫「大和」和「日本」,但這都是王朝時代的國名,而非現代民族國家的名字。明治維新之後,日本正式管自己叫「日本」,國號「大日本帝國」,現在的國號是「日本國」。
而「支那」這個名字不一樣,它既不是一個在中國土地上出現過的政權的名字,也不是公認的現代民族國家的名字。它僅僅是一個音名。本來在民國之前,革命黨也自稱支那人,那時,是還沒有給自己國家定下一個自己語言文字表述的名字。然而,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了,從這時起,這個地方明確有了自己的名字。「中國」二字在日語里都不需要翻譯,漢字一寫就出來了,發音也都是現成的。然而日本人明明白白地就直說,我們管你叫「支那」就是蔑稱你。

需要說明的是,中國古代王朝官方並不是一直稱日本為倭的,兩邊很多次來往的國書可以看到,中原王朝對日本的文書稱呼還是尊重日方口徑的。所以「倭」這個詞其實是民間習慣稱呼。
當然,這也沒有問題。民間不以官方稱呼,而採用習慣稱謂,這是全世界很普遍的事。印度上層人種都換了好幾次,我們依然管叫天竺。朝鮮半島居民,到底是叫高麗呢、還是叫韓人呢、還是叫朝鮮人?
而且日本古代也長期管中國人叫唐人,哪怕唐這個朝代早就沒有了。
但是「支那」這個稱謂從來都不是日本的民間習慣稱謂,就是日本官方搞出來的叫法。

最後要說的是,日本人不是不願被稱為「倭」,而是這明明是別國的民間叫法,本國人為何要接受呢?
日本人並不討厭「倭」這個說法,而是單純的一臉懵逼,為什麼我叫「倭」啊?
「漢倭奴國王」的金印可還是日本的國寶呢。

##
實在看不慣評論里一些精日和逆向民族主義者的嘴臉了。我也沒空和你們爭辯,直接刪掉,也避免你們被吊起來艹,不謝。

關於「倭」是不是蔑稱這個問題,我們要分場合來看。

中原王朝給日本的國書是依照日本方面之前所遞國書的口徑稱呼的。即使豐臣侵朝之後,明朝官方書文依然稱其為「日本」。
另一方面,在進入現代之前,中國民間基本上是不知道日本叫日本的。難道朝廷還會費老大功夫給民間普及說應該叫「大和」,下回改名了又來普及說該叫「日本」。而且中日古代民間交流極少,唯一民間交流也就停了官方「貢品貿易」後,江浙閩粵沿海的走私和倭寇問題了。
與之對比的是,日本侵華,中日打了十幾年,中國不論官方民間,管日本叫什麼?就是叫日本嘛,沒有叫倭啊!為什麼說日寇,不說是倭寇呢?
對吧,這時候中日血海深仇,中國人為啥不管日本叫倭呢?
因為這個時候的中國人通過上學、讀書、報紙等各種宣傳知道了,東邊那個國家叫日本。
而中國古代管日本叫倭,就是單純的,我tm只知道你叫倭。
說那個時候中國管日本叫倭是蔑稱,是沒有搞清楚國家之間的關係。誰和誰之間用蔑稱?我跟你毫無來往,我用得著蔑稱你?
舉個例子,隔壁村有個姓王的,是個矮子,你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所以你管他叫王矮子。那你覺得你叫他王矮子是蔑稱嗎?
再換個例子,你近視戴眼鏡,你去菜市場買菜,賣菜的不知道你叫什麼,管你叫「眼鏡」,那麼這是對你的蔑稱嗎?

但是換一個角度如果現在中國人還管日本叫「倭」,那這就是絕對的蔑稱。在你明知對方正經名字的時候,卻偏偏不稱呼其正名,而決定叫對方另一個名字,而這種另行稱呼的行為是惡意驅使的,這就叫蔑稱。

而日本在民國之後依舊稱中國為「支那」,就屬這一行為。


「支那」也是純英文的音譯,如你所說也沒什麼貶義,我們中國人厭惡它,更多的是因為它的象徵意義。
日本人不願用中國賜予的,象徵臣屬的國號「倭」,更願意用自己想出來的更有意義的國號「日之本」,很難理解嗎?


本來日本叫我們支那的時候也沒有貶義,被日本官方惡意使用過後自然就變成了貶義。
漢字比較有意思的就是同一個字可以有不同的讀音,「倭」在日語裡頭的讀音和「大和」的「和」是一樣的,所以在日本沒有文字的時候,這兩個字都可以指日本,沒問題。
不過,「倭」本身字意不是很好,日本人提出抗議,我們也就改口叫他們日本了。

在民國建立前,稱呼中國為支那未嘗不可,因為革命黨想跟清國劃清界限,本身也接受,音譯嘛!
但是民國建立後,中華民國明明有漢字國號,你日本人又不是不用漢字,整什麼梵語音譯糊弄我們?日本人還偏偏不認,堅持用支那,就算官方小規模改正(一般也就是外交),還故意推波助瀾,在民間大肆使用,這不是歧視是什麼?
我們以後就叫他們,泥轟,摘盆,壓盆!


推薦閱讀:

李世民是怎樣在虎牢關以幾千兵馬打敗十萬大軍的竇建德的?
袁崇煥為什麼不避崇禎的諱?避諱的歷史誰講講?
諸葛亮司馬懿等人會不會穿戎裝,他們穿上戎裝是什麼樣的?
金庸先生的《鹿鼎記》原著一書中韋小寶最愛的是誰?

TAG:日本 | 歷史 | 日本文化 | 唐朝李唐 | 日本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