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北齊、北周能抵住突厥,金、西夏卻抵不住蒙古?

同樣是南北朝對峙,北朝東西分裂的局面


這個問題的切入點很刁鑽,突厥崛起時中原三國鼎立,蒙古崛起時中原也是三國鼎立,的確有可比性。

俺這裡就拋磚引玉地扔些磚頭:

磚頭1:

突厥和蒙古崛起時,帶民族性的仇恨對象不同,造成了軍事目標的不同。

突厥的崛起,是在蒙古語族的霸主柔然和突厥語族的受壓迫者鐵勒人的矛盾中鑽了空隙。突厥只是鐵勒人中的邊緣部分,而且還是屬於和柔然合作的鐵勒人,並沒有對柔然人帶多大仇恨,也並沒有在一開始就有推翻柔然的大目標。而是在突厥趁亂吞併了其他仇視柔然人的鐵勒各部後,採取走一步是一步的簡單戰略,最終實現了霸業。無論從古突厥碑文還是從其他史料中來看,突厥人對柔然人都沒有什麼深仇大恨,突厥的兼并過程,民族情緒低得多。而中原政權,則一直是鐵勒人和突厥人反抗柔然的盟友,對這些盟友,還真煽動不起來大規模的滅國戰爭,只能延續匈奴、柔然時的搶掠。

蒙古的崛起,無論是蒙古還是其他草原各部,仇恨目標很簡單,就是對草原民族持簡單粗暴的軍事壓制手段的金朝。蒙古人、克烈人、乃蠻人都有先可汗被金朝抓去騎木驢處死的記憶,各部族也都有被金朝殘酷打擊、減丁屠殺的仇恨。蒙古統一後,由於這種帶民族仇恨因素的影響,蒙古對中原的戰爭,並不是簡單的搶掠,而是有滅國作為目標的。

磚頭2:

北周、北齊都屬於新興軍事強權,突厥對其並沒有太大軍事優勢。西夏、金朝都已經處於衰落期,國內各種矛盾顯現,蒙古對其有絕對優勢。

在北周、北齊、突厥的時代,純以軍事論,三國武力相當。北周、北齊互為宿敵,突厥自然就成了兩國爭相拉攏的對象。雖然佗缽可汗曾經說「但使我在南兩個兒孝順,何憂無物耶!」的浪語,視北周和北齊為兒子,但這也表明突厥滿足與北周和北齊的拉攏和財物賄賂,並不能對兩國構成太大威脅。事實上在邊境而言,北周和突厥交好已久,北齊和突厥戰爭不斷,但突厥也沒佔到多大便宜。

而蒙古對西夏,則是壓倒性的優勢。對金朝,則是在野狐嶺決戰後完全扭轉了國力對比。

磚頭3:

突厥是一個鬆散的部落聯盟式汗國,可汗並沒有集中力量南侵的能力。蒙古是一個高度集權的政權,連舊部落體制都能打破,舉傾國之力入侵的能力別說遠勝各個游牧汗國,就連集權帝國典型的金朝都完全不如。

突厥自建立起,就有室點密坐鎮西域的分裂隱患,大可汗的權威在西方止步於阿爾泰山。為了壓制室點密一系,汗國不得不把阿爾泰區域再次分封,結果大夥也知道。那就是在隋朝沙缽略可汗開玩笑一樣的大舉南征下,突厥完全分裂了。

沙缽略可汗是唯一一個真正想集結力量南侵的可汗,他南侵的過程非常搞笑。結果就是他自己的大軍被鐵勒叛軍牽制,其他幾路小可汗暗通隋朝按兵不動,只有一個一直想推翻他篡位的阿波可汗傻乎乎帶著兵南下了,然後立馬和隋朝和好了。如果在北周、北齊時期,木杆可汗、佗缽可汗也大舉南征,也就是這樣的結果。

而蒙古呢,最好的例子就是蒙古西征花剌子模時期,成吉思汗幾乎能集合蒙古高原所有的力量西征,用很短的時間以舉國之力消滅花剌子模。草原各部不但沒有一個敢按兵不動,反倒都傾巢出動,留在東方抵禦金朝的力量,反而只有木華黎拉攏的漢人軍隊。這種集權效率,已經算突破天際了。

而像突厥西征消滅嚈噠,則是用了好幾代人的時間,而且沒有一次是汗國整體的行動,反倒都是小可汗們壯大實力的自主行為。如若嚈噠是花剌子模這樣的帝國,那麼突厥控制中亞就是完全不可能的了。

磚頭4:

突厥統戰工作乏力,連同文同種的鐵勒人都常被視為異族,草原上一直征戰不休,無法做到有效控制。

蒙古統戰工作強悍,連突厥語族的乃蠻人、汪古人乃至於欽察人都能一視同仁,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後,幾乎就沒有了部族戰爭式的內亂。到後來的內戰也多是貴族爭權奪利而非部族戰爭了。

鐵勒人中的強部回紇、拔野古,直到突厥分裂為東西突厥的時代,才正式臣服東突厥。而在突厥統一的時代,依然處於和突厥人的或戰或和中,大夥能想像一下嗎?突厥統一的時代,可汗牙帳郁督軍山的不遠處,就生活著不服從汗國統治的回紇人,這讓突厥可汗怎麼敢離開郁督軍山發動遠征呢?


軍事的問題用軍事來回答

為啥野狐嶺大戰金軍被蒙古正面打崩?

這個問題其實和宋軍為啥不行 明末明軍為啥疲軟一樣 都是軍隊的組織度出現了大問題,這點用國軍和共軍是最能說明的

國軍組織度實在太低 只能打順風仗,在軍事指揮上不能不敢於撒出去打 只能扎堆一處 極易崩潰

士兵士氣低迷,逃兵現象嚴重,不知道為什麼而戰,只是長官升官發財的炮灰,是沒有主義的軍隊

其實紅軍也一樣,逆風比國軍強很多,但終究也是百樣人組成的,早期在困境之中有很多逃跑的,這樣就很不錯了,說這個是想說任何軍隊都有上限下限

新興的軍事集團往往是從勝利走向勝利,心氣兒非常高,同時因為共同的敵人或者利益驅使,內部矛盾比較小,更重要地位一點在於,集團首領一般都是最強戰力擔任,這從根本上解決了軍權問題,部落興衰都在主帥一人身上

中原王朝到了後期皇帝早不會打仗了,就是用代理人去打打仗,能打的信不過,像岳飛這樣的還要殺掉,不能打的窩囊廢一個,明末總督只有一個半,洪承疇算一個,袁崇煥、孫承宗、熊廷弼合起來算半個,其他都是十足十窩囊廢;,這樣打仗還要看皇帝怎麼樣,監軍太監怎麼樣,主帥怎麼樣,戰役實際指揮者怎麼樣,臨場將領怎麼樣,軍隊實際情況怎麼樣,後勤補給怎麼樣,有沒有自己人下絆子等等,一環錯可能連糾正的機會都沒有

在軍事上,新興軍事集團在戰場上就會獲得極大的優勢,而中原王朝的軍隊就非常愚笨,不是監軍催促進軍,就是皇帝又給你發金牌啦,說到底,新的集團是來打仗的,舊王朝是來維穩的,算是個治安軍,烏合之眾罷了

而且,軍神都是打出來的,誰也不是一開始就會的

未完待續


組織程度不一樣,突厥的組織程度和蒙古的不一樣


要搞明白這個問題,首先要清楚一件事:北周、北齊並不是干不過突厥,只不過是二虎相爭時,一隻狼無論加入哪一方,都會讓勝利的天平傾斜。所謂的拚命討好不過是為了讓其保持中立。
突厥、蒙古的統治機制也是有所不同。突厥可汗將疆域一分為三,可汗居中,兩小可汗各居左右。這種方式導出的一大後果就是突厥的分裂,可以想像在北周、北齊時期,突厥也無法將全部的力量擰成一股。
蒙古不同,它固然有兀魯思分封,但那是滅了夏金之後。蒙古征戰東西時,權力之集中是很明顯的。又當夏金衰弱得一塌糊塗,自然較容易得勝。


南北朝後期突厥可汗曾經說過,我有南方兩兒侍奉。我個人認為只是因為當時突厥內部處於並不完全統一的狀態,但是南方的情況和西夏差別不大,突厥亦是兩政權拉攏對象。


因為他們是六鎮起家的,你看看六鎮故地,柔然突厥想撈個出發陣地,都不容易,別說更南的了,高家這幫變態還沒事到敕勒川搞搞軍事遊行附帶野外燒烤合唱會,想打悶棍搶一個都不容易,金在撒八之亂後對長城外的控制力大幅度降低。


看看北朝記事年表,再對照下宋金時期的,答案就很明顯了。


因為時代不同了。。 在以前步兵騎兵差距沒那麼大, 很多重武器只能馬下使用,比如一些重弓拉,絕大多數的攻城機械拉等等等,尤其是一旦步兵修建好了各種工事或者呆在堅城後面,不跟你打野戰,騎兵就等著餓死吧!! 但是到了蒙古時代,科技發展了,不僅是軍事科技發展,各種科技都發展了,騎兵的威力越來越大,重騎兵,輕騎兵,弓騎兵,和步兵打野戰簡直就是單方的屠殺。。 而各種肉乾乳酪甚至奶粉奶酒的發明,讓游牧民族有了更長久的作戰能力,步兵敢收孤城,我就能帶上肉乾馬奶酒坐城下圍你一兩個月,看誰先餓死。。而且攻城器具更先進,不僅僅機械攻城,火藥也被發明出來,城越來越難守。。。。。。你可以大約這麼理解,北齊北周時代的游牧騎兵是一戰時的那種脆皮拖拉機坦克,雖然挺厲害,但步兵也不是對付不了。。。蒙古時,那騎兵已經相當於虎式坦克了,虐殺個十倍於己的步兵完全沒問題。。


中原科技發展速度比科技傳播速度慢了。就是說以前中原王朝科技水平高於北方游牧,可隨著時間發展,科技傳播到了游牧,但是中原王朝並未發展出更高水平的科技時,就抵擋不住了。


推薦閱讀:

為何俄羅斯北極圈內區域會有突厥人種居住?
阿拉伯人在伊斯蘭教出現之前信仰什麼宗教?
隋朝是如何離間突厥,削弱突厥實力的?

TAG:歷史 | 突厥 | 宋朝 | 魏晉南北朝 | 蒙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