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屋頂綠化提了好久了,為什麼很少看到建築有這樣實施的呢?
(從方案初期開始設計,不討論老房改造)
各個業主怎麼考慮的?難道是因為造價?防水技術發展到如今還沒能解決?
似乎屋頂種耐艹的草或者淺根系的灌木(植物種類選擇合適的前提下,宿根或者匍匐莖等,蔬菜也行吧)的話覆土層並不需要很厚(但是一定厚度一下不計入綠化面積這裡需要一個平衡)
而且打理並不困難(自動噴灌或者滴灌)
額外造價是不是並不是很多?(我yy的)
屋頂機房、太陽能的放置(可以空出來啊,不可能整個樓頂都是機電設備的)
地庫頂的覆土綠化和頂層的屋頂綠化在技術上有什麼區別?地庫現在也到處都是了為什麼還說防水技術達不到?(施工規範的情況下)現在手上在做的項目地庫覆土一米多地庫頂粱高也不過700(300厚的大板╮(╯▽╰)╭),這對大層高低結構高度的廣場、城市綜合體也不是問題(不談錢的情況下)
已經完成的屋頂綠化項目中有哪些問題?舒適度是否有很大的提升?
談到推廣,那就是說這裡討論的是中國的城市,大範圍的狀況。
要我說,大白話就是,現階段搞屋頂綠化帶來的收益要遠比投入少。
不談別墅,少數不差錢的公建以及明星建築,老百姓都是理性人,算盤都得打,當然得掂量著辦。新技術縱使有各種優勢,宣傳強度多麼大,落地還需考慮社會現實。
幾個問題:
1.誰出錢?
屋頂覆土改造,特殊的草坪和植物都不便宜,更別說需要長期的維護。維護一旦停止,各種問題你懂的。這是一筆長期賬。那費用怎麼攤派呢?
2.誰享受?
考慮怎麼攤派,恐怕就得考慮誰受益。
在國內,具體的國情又給屋頂綠化提出了一些必須考慮的實際問題。比如我們喜歡在居民樓平屋頂上布太陽能板;由於安全原因,更多時候屋頂壓根不能隨便上的。這些限制條件直接降低了屋頂綠化的效用,使之小型化,破碎化。而目前國內大部分城市的開發強度又遠遠不及香港,還不到寸綠寸金的程度——『你說花錢搞啥屋頂綠化,還不一定看得到,我下樓就有不挺好的』。大部分人心中對屋頂的碎片綠地估值還不高,不足以撬動這個槓桿。
這直接導致了現階段屋頂綠化沒辦法代表絕大部分人的利益,只是少數人感興趣,自發地搞搞。現狀既如此。哪怕現在開發商新建房屋預設一個,經年累月後也會遇到這個問題,最終因投入收益不對稱而變成現在的狀況。不單屋頂綠化,很多綠化的衰敗都是這個原因。『為什麼』的問題解決不了,裡面的利益邏輯不清楚,即使再鼓勵也是無水之源。
人民網講的很好,不妨一看。
人民網:屋頂綠化的阻力
不過,儘管屋頂綠化有諸多優點,卻並不意味著它必然會得到所有人的贊同。從推廣之初開始,它就不斷遭遇阻力——上海推廣3年,2億平方米的屋頂面積,綠化成功的只有12萬平方米。
這當然也有技術本身的局限性。據了解,如同並非所有屋頂適宜平改坡一樣,也不是所有平頂建築都適合屋頂綠化。如果是建草坪,屋頂承載力要達到每平方米150—200公斤,土壤介質厚度15—20厘米;如果有樹木花草,那屋頂承載力要達到每平方米500—600公斤,土壤介質厚度為50—80厘米。很多上世紀80年代之前建造的老房子,就無法達到承重要求。當然,列入舊城改造以及10層以上的建築,就更沒有必要做屋頂綠化。
另外,植物對空中花園要求也比較高,在梅龍鎮廣場11樓,如今除了草坪依舊是馬尼拉草外,葡萄架已經換成了紫藤,羅漢松、冬青樹等取代了早先色彩絢麗的花草樹木。專業工作者說,屋頂上種植的植物需要品種強壯並具有抵抗極端氣候條件的能力。而一位經營草坪的企業負責人透露,空中草坪要比地面草坪貴一倍。
這一切都意味著屋頂綠化的技術成本。從採訪情況看,成本也的確是左右很多人態度的重要因素。一位市民就對此發表意見:「每天光澆水就要人工費和水費,這筆錢誰付?」
而住在頂樓的百姓還擔心屋頂綠化會造成滲漏水和招蟲子。他們的想法是,萬一養護不當,或者施工不當,防滲漏夾板層就有可能損壞,而草坪更容易藏污納垢。
「居民住宅,我們更多選用平改坡。」據了解,儘管屋頂綠化技術已經得到實踐驗證,但為了避免社會矛盾,目前上海除了新建小區外,大部分屋頂綠化集中在商住樓和辦公樓。而在更多的城市,精力也更多集中於地面綠化。
來源:城市屋頂綠化為何難推廣--理論--人民網
3.誰在乎?
屋頂綠化的好處不少,尤其是提供休閑場所,降低建築頂層空間的溫度,減少房頂建築材料的熱輻射和城市的熱島效應。然後不難發現,這些收益只有前兩項是明確的內部性『我投入,我享受』的,其他都是模糊的外部性『我投入,為環境做貢獻』。
所以想要自上而下地引導屋頂綠化,不能只是喊口號,而是切實地思考阻礙內部性的社會原因。只有實際投入者的利益方向和這項先進技術的方向一致,帶來了明顯收益,才可能推廣——如此也才可能收穫環境外部性。
所以要我說,推廣屋頂綠化,不如推廣屋頂『小型菜化』,箱體種植最好,搭架子栽藤蔓次之,淺土層蔬菜亦可。受益人更明確,老百姓喜聞樂見,自組織,成本低,接地氣,參與性高,還能鍛煉身體。
來源:http://images.google.de/imgres?imgurl=http%3A%2F%2Fphotocdn.sohu.com%2F20120924%2FImg353828336.jpgimgrefurl=http%3A%2F%2Fbusiness.sohu.com%2F20120924%2Fn353828335.shtmlh=225w=400tbnid=Yl1oMUabHdxQKM%3Adocid=9b8YZ6vbTSkKKMei=o2pxVvGYMOegyAOmrLDQAwtbm=ischclient=safariiact=rcuact=3dur=826page=1start=0ndsp=20ved=0ahUKEwix9sbLweDJAhVnEHIKHSYWDDoQrQMIIzAB
來源:http://images.google.de/imgres?imgurl=http%3A%2F%2Fphotocdn.sohu.com%2F20130717%2FImg381838705.jpgimgrefurl=http%3A%2F%2Froll.sohu.com%2F20130717%2Fn381838704.shtmlh=364w=549tbnid=ns2N35L_Kq-qQM%3Adocid=qyikKljitQjj6Mei=o2pxVvGYMOegyAOmrLDQAwtbm=ischclient=safariiact=rcuact=3dur=984page=2start=20ndsp=21ved=0ahUKEwix9sbLweDJAhVnEHIKHSYWDDoQrQMIaTAX說白了這個事還是得自下而上,反過來強行推廣各種綠化,要麼變味,要麼半路就黃了。真正在生長的東西,才會有持續的生命力。植物如此,社會也如此。
評論反應羊咩咩那張圖是p的,我看了一下好像真是。。。沒有仔細選圖真是抱歉,大家就當效果圖看好嚕,另外我說的比較泛泛而談,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
Green Roof, 其實不光是國內,就是在非常重視環境的發達國家比如加拿大,也是一件很糾結的事情,總的來說就是 貴, 以及後期維護, 麻煩且貴。
我在UBC水了一學期景觀設計,扯扯這邊聽到的一些說法,並不嚴謹。
首先景觀師們普遍吐槽的是建築綠化常常是一開始看起來很美,因為植物都是買來的漂漂亮亮,拍拍照片發發雜誌。然而過一段時間就死的差不多了,因為植物的生長是一個複雜的事情,並不是有土就能長的,也並不是種完了就永葆青春了。再加上屋頂本身還要承擔排水保暖的功能,現在的綠色屋頂系統常常要求很高的後期維護成本,人力上的和金錢上的。比如屋頂沒有遮蔽,夏天灌溉需求很高,同時引來的屋頂防水問題,植物根莖破壞屋頂結構的問題。
所以一個可持續的綠色屋頂要求前期詳細的設計,比如植物的種類配比,排水的設計屋頂結構的設計等等,這些都要交設計費吧,要花時間。因為建設量少本身一次性投入的成本也很高。
所以和很多環保技術一樣,綠色屋頂在現階段還處於投入大於回報的階段,主要還是靠公共項目在推廣,廣大私人業主們不太願意掏這個錢。
就設計而言,感覺真的很缺乏系統性的綠色屋頂設計,全面考慮和建築的關係,資源的分配利用,以及使用人群的定位,和周邊環境關係等。
最後來點正能量,推薦一個我覺得比較好的綠色屋頂項目
溫哥華會議中心-Green Roof of Vancouver Convention Centre
設計單位PWL Partnership
http://www.vancouversun.com/touch/story.html?id=8969499
這個比較特別的點在於,設計師通過學習溫哥華地區本身野外草本植物生長的生態關係,來選擇植物品種和配比,也就是說,是在人為的創造自然。雖然聽起來有點反設計,其目的是讓綠色屋頂能夠發展成相對自洽的狀態,這樣就會大大降低後期維護要求,同時讓市民能夠去感受他們生活的這片區域的獨特的生態。設計單位PWL的說法是,除了夏天偶爾要澆澆水,冬天也許除除枯草,其他時候基本不用管。
而建築設計本身也配合屋頂有一套中水處理系統,收集雨水,簡單處理後用於建築內部的盥洗用途等。
http://inhabitat.com/leed-platinum-vancouver-convention-center-has-north-americas-largest-green-roof/vcc11/
比較好玩的是,現在屋頂上出現了不少自己飄過來的植物種類,也有小型鳥類會在上面築巢,越來越按照自然的方向有自己的發展和變化,給設計者本身也帶來了驚喜。
秋天咩咩除草!
http://www.vancitybuzz.com/2015/04/goats-graze-vancouver-convention-centre-green-roof/
春天蜜蜂采蜜!
http://vancouvergeographyandlandmarks.blogspot.ca/2013/07/the-new-vancouver-convention-centre.html?m=1
項目位於溫哥華市中心,整體給我的感覺就像城市裡的荒野,a wild meadow, 非常有感覺,和建築以及周邊環境都有很強的聯繫,並不是屋頂上的孤島,帶來了很好的環境和社會效應。
一直延伸到公共空間的景觀設計城市裡的荒野
-----------------------------------------------------------------------------------------------------------
更新
貼個視頻鏈接,主要講怎麼選植物的,需要翻牆sorry。。。就是視頻里這個boy給我講解的這個項目,給Bruce點個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X0JHdVd27o
先答樓主問題,一點拙見
防水問題:防水技術上都能解決,無非就是設計施工水平的問題,行業內水平參差不齊,那蓋樓還有牆壁蓋不直的,不種樹的屋頂也都還有漏水的;
根系問題:鬚根系喬木長大了根系也不得了啊~其實現在預防根穿刺主要還是物理化學手段,比較流行的好像是銅離子什麼的一些疏根劑的使用,就是屋頂表面塗一層讓植物根不喜歡的東西,它就往兩邊長而不是往建築裡面扎,這個偶不專業,但是作為一名種植設計師,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想要喬木長好,至少1.2m以上最好1.5m以上覆土(地庫頂板),再堆個地形什麼的才好種名貴大型的苗,各地規範不一,開發商實力(money)不一,至於純屋頂,你塔吊拉個土也是蠻大工程量的,最好還是能保障個60cm以上還能搞點小灌木玩點花樣,什麼30cm還是種點草本宿根完事;
地庫頂的覆土綠化和頂層的屋頂綠化在技術上有什麼區別?——低樓層的我覺得真心覺得區別不太大(詳見後文,如果有興緻了解的);
已經完成的屋頂綠化項目中有哪些問題?舒適度是否有很大的提升?——這個問問google度娘都可以,近些年的我一時能想起來的比如美國的高架公園,the high line……還有就是巨人網路總部,草本宿根為主的典範
(↑巨人網路屋頂,圖片來源網路)
其實辰山植物園的三個門的建築就是和整體的堆坡綠環是完全結合在一起的,所以頂上也是綠化,他們就漏水了(不要問我為什麼知道,哈哈哈,移動硬碟在公司,有機會補圖)-----------------------------------------------------------------
後面就是我的一些小觀點:
我認為廣義的屋頂綠化不一一定就是「屋頂」上的綠化。
大學的時候聽聞中關村家樂福上面的屋頂綠化(如下圖)是當時亞洲最大的屋頂綠化……沒求證過,但是會經常趁著逛超市的機會上去溜達溜達,一個大斜坡上去,靠中關村大街那邊跟路面基本平齊,走到後面就變成一個大的「城市陽台」,,視野不錯。學生時代還是見識淺薄(雖然現在也沒開到哪裡去),其實後來想想日本很多地方的屋頂綠化從規模顏值恐怕是要超過它的,再後來,發現隨便拎兩小區就可以滅掉它。
(↑圖片來源網路)
(2008年攝於北京中關村)
這要回到第一句話,我理解的「屋頂綠化」屬於構築物上的綠化。現在大多數的住宅小區基本都是自帶地下停車庫的,而配套景觀基本在地下停車庫上面做的,所以普羅大眾買房的時候幾乎不會注意到自家的園林其實就是屋頂花園,像北上廣良心開發商做的地庫頂板覆土至少都是1.2-1.5m以上,我遇到過的一些摳門的甲方做到60cm的都有,60cm啥概念?就是你家大點的花盆啊……遇到1.5m的還好做點,基本是當自然土壤種,因為做地庫結構的又不傻,知道你要堆很多東西,那樹還會再長大呢,垮了可是終身追責的,基本都是往將近兩倍來放荷載餘量的,如果是特別大的喬木(至少胸徑三四十以上的),謹慎點的會再套套柱網,各種噸位大的、地形高的盡量往承受能力強點的地方堆。
在某些項目上,車庫可能是半地下的,為啥?省錢省事……因為挖深基坑啥的那都是要做專項方案的,開挖超過多少米還要專項方案過專家組的(查查新聞什麼深基坑坍塌啥的事故還是很多的,這年頭最怕就是安全事故),所以他們就挖淺點,剩下的露半截在外面,上面照樣綠化。
此上兩種其實貢獻了大多數的住宅「綠化」,剩下些傳統意義上的「屋頂綠化」為啥少呢?
我覺得主要還是性價比,你想想地產商那都是能省則省啊!那看不到的犄角旮旯,誰管呢?!仔細看很多樓盤的公共樓道門廳可能還貼石材,消防大門背後看不到也不太用的消防樓梯很多就是90年代風格了。
現在很多樓盤樓盤配套的沿街商鋪上面有條件為何不做?你想沿街商鋪那麼吵,萬一樓下還整個餐飲的,那樓上咋賣?靠樓頂多出來的面積補啊,雖然不在產證里,但是可以利用啊,搭個陽光房什麼的也是湊合用的(當然都是背地裡的個人行為,現在上海城管也抓得緊了)。
會在此類屋頂(沿街商鋪、裙樓)做綠化的一般有兩類:
一、有點追求的開發商,相對比較細節主義,覺得能看到的地方就不能空著(航拍的屋頂就不管了);
二、綠地率不夠的項目,很多項目前期使勁摳綠地率啊,但是從報規到真正的專項設計出來還有十萬八千里~改著改著綠地率不夠了也是有的,像上海很多地方就有屋頂綠化綠地率折算的標準,我記得浦東就根據種植形式(花園式、組合式、草坪式)和屋頂高度不同有不同的換算係數。越低樓層係數越高,為啥?低樓層不就相當於現在的地下車庫頂板綠化么!高樓層因為風力、養護等原因確實應該慎重綠化,刮個颱風掉下來一棵樹咋辦……就算不掉下來,風吹日晒的水分流失那麼嚴重養護起來困難啊~
所以其實低樓層的屋頂綠化早就木有神馬技術阻礙了,超高層什麼的整那麼多,暫時我覺得意義有限吧……
-----------------------------針對評論的補充-------------------------------
各地綠地率的計算和執行強度都有一定的差異。
根據2014年某次項目收到的評審意見,當時上海計入綠地率的部分要求覆土是1.5m。
以2013年浦東新區建設項目屋頂綠化折算綠地率的指導意見(試行)為例,不滿足覆土的地面綠化和屋頂綠化都可以通過折算計入綠地率(見下表), 但是有比例要求。
關於這個問題,頂樓回答得挺精準了,我也點了贊同。我只是來補充和分享一下我的觀點,分四個點來說:
- 第一、反駁提問:其實屋頂綠化的實施非常廣泛,即使是在中國。
從技術面上簡單概括的說,屋頂綠化的特點在於,植物同時需要水(植物生長)和排水(根系怕被泡)、建築物也需要排水和阻根(承載和結構強度),這裡產生了一個「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矛盾,讓人很糾結。
還有一點我發現,屋頂綠化和建築的最大的區別在於,建築完成後幾乎不需要維護,而屋頂綠化是在其全生命周期內,都需要專業的維護。所以這不是說買一個LV包包就可以裝一輩子的逼了,而是不僅要花錢買包,而且每個月都要買很昂貴的油去把包包擦亮。
可無數的例子告訴我們,一旦出現需求,再難的事情都不會被人類難倒,無非就是錢和技術需要同時到位而已。
而且,我們在談論此議題時,完全不是在談未來的藍圖而已,現實中一個典型的案例——地庫頂板綠化,在當今的城市居住區中,幾乎已經是空氣一般的存在了。假若我們把屋頂綠化的「DNA」規定為「建築結構體上面的綠化種植」的話,那地庫頂板綠化跟我們世俗中理解的屋頂綠化其實是親兄弟,他們的技術難度其實幾乎一致(最不同的地方可能在於風荷載,暫無視┳_┳)。
承認地庫頂板也是屬於屋頂綠化之後,我們來觀察為何其如此廣泛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住宅小區同時需要地庫和綠化,所以自然就被開發商做出來了。
所以,當看到題目中說的 「為什麼很少看到建築實施」,其實我是抗拒的,但也理解,這大概就是人們的一種對現實狀況的不滿足和上進心吧——只有在我家頭頂上的那一抹綠色才能叫做屋頂綠化。
- 第二、分析一下表象原因:目前,大多數的建築類型都跟屋頂綠化無關。
進入新世紀,我們城市裡的建築開始變得「奇奇怪怪」,例如,扎哈和伊東筆下的歌劇院(分別位於廣州和台中),同樣的功能呈現完全不一樣的外觀,但其實如果用泡泡圖來「還原」建築的流線,其實會得到大致一樣的結果,無非就是以演藝廳為核心的各種配套空間而已——這裡面有一個東西叫做原型(prototype)在控制建築,建築師無非就是在這個原型的基礎上通過自己的理解,通過空間流線的操作來發表自己的見解而已。
每一種建築(building)都有一種原型,在這個理解的前提下,我們按照功能(Program)來隨便列舉一下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建築,有住宅、寫字樓、學校、醫院、工廠、商場等等,下面問題請聽題:哪一種類型的房屋需要屋頂綠化?
目前我解讀的答案是:只有設計圖需要——近年來大家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屋頂綠化毫無違和感的進入到了幾乎任何一種建築設計、城市設計、景觀設計甚至城市規劃文本或宣傳冊套路中。似乎屋頂綠化成為萬能的裝飾品。突然想起一句網傳的王小波金句:「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屋頂綠化當下的可悲之處就是,既「萬能」,又「無能」。
有時候設計師們總是聚在一起埋怨甲方總是「莫名其妙」的提出很多「無理的要求」,但我們作為建築師、規劃師、景觀設計師也要反思自己,為什麼總是本能的、習慣性的把屋頂塗上綠色呢?
一句話概括就是,在中國,除了上面提到的地庫頂板綠化之外,屋頂綠化還沒有進入大多數建築原型(building prototypes)中。
- 第三、批判一下:屋頂綠化建築不等於生態建築。
也許到這裡就有人會提出疑問,生態建築或可持續建築的原型里,一定會有屋頂綠化這個element的存在。。。。於是問題就來到了可持續建築設計是不是一種風格? - 可持續發展 - 知乎這裡。這個議題展開來說有太多可以批判的角度了,暫時不展開,我只是想說我目前的觀點——用生態或可持續來切入思考屋頂綠化的未來是錯誤的方向。
說一句政治不正確的話,除了執政者和生態相關產業的商人,沒有人在乎我家屋頂或陽台上的那棵樹能為這個城市吸掉多少二氧化碳及霧霾。那個農夫說的「我不捐,因為我真的有一頭牛」的段子,放在這裡來說明這個問題,私以為挺恰當的。
所以我十分贊成頂樓用三個追問「誰出錢」、「誰享受」、「誰在乎」來回答這個問題。
多嘴一句,頂樓回答中提到的「屋頂菜園」我也持保留意見,這個方向是套用在「由下至上」的發展模式上的一種類型而已,它不是什麼新東西,在目前的政治經濟環境上來看,「屋頂菜園」的生命力,還需要一些更強大的誘因——從這個角度上引出我下面要說的最後一個觀點。
- 第四、提出假設:屋頂綠化的潛力在於設法使其成為「市場上流通的商品」。
若要推廣屋頂綠化,不是從上至下或者從下至上,方向不是特別重要,重要的是要綜合經濟、產業和政治等各方面因素來解決,也就是說——
- 政府要從政策面入手,給屋頂綠化提供相應的、可持續的獎勵;
- 開發商要從產業面配合政府的政策,開發在經濟上可持續的帶屋頂綠化的房屋(住宅、辦公等各種類型的)產品;
- 苗木和技術商也要配合開發商提供相應的產業和技術支持。
- 最關鍵的是:這三個方面,需要很好的配合,使其成為「市場上流通的商品」。
需要注意的是,我上面說的「市場上流通的商品」,不一定指的是要便宜,當然便宜是很重要的因素,比如說當年的柯布筆下的現代主義建築席捲全球,成為了「 國際主義建築」,就是因為省錢和省力。
但無論是便宜還是貴,前提都在於要契合「社會和市場需求」。
目前來看,昂貴的建造和後續長時間的維護成本使屋頂綠化成為「奢侈品」,而這其中產生的市場溢價,從而吸引到看重此溢價的買(2)家(b),反而是屋頂綠化的潛力所在。
簡單舉例:
米蘭那個著名垂直森林,我聽過一個參與此項目的建築師的演講,當時有問他有關價格的問題,據他說,這棟建築裡面,房屋售價是大約9xxx歐每平米,陽台上的綠化的管理費,以一個兩居室的產品為單位,是1xxx歐/月/戶,聽上去挺貴的。
台灣有一個建築建造時間上更早一點——位於新竹高鐵站附近的半畝塘「若山」案,每一戶的陽台上都有一棵2-3米高的喬木,這個案子2014年初落成、交房。(也是聽演講時)據開發商江文淵說,陽台和屋頂的種植系統,有專門的綠化團隊,多年的技術積累,以及五年的「保固」期。於是我恰好聽到負責這個案子的苗木商人的演講,據他說,光這棟樓的48棵樹,每個月的維護成本也在8xxxxx台幣以上。
然而,這兩個案子都算成功,在我看來,只是因為他們在完善的技術支持下,通過產業和商業的共同運作,成為了「商品」。
- 總結
以上,都在解釋我在第三個自然段里說到的「一旦出現需求,再難的事情都不會被人類難倒,無非就是錢和技術需要同時到位而已」那句話。但寫到後來我發現,這句話只說了一半而已,完整的版本應是:「屋頂綠化的未來潛力在於,錢和技術需要同時到位,然後商品化」。
謝 @陳鎧楠邀。
借著這個題目,提供一種普遍適用於此類問題的思路。
如果一個概念沒有得到普遍的推廣應用,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條:
- 沒有得到普遍的認知;
- 沒有強制性政策法規的支持;
- 沒有激勵手段;
- 沒有成熟的理論體系和技術支撐;
- 沒有有效的推廣措施;
- 沒有可借鑒的成熟案例;
- 沒有完善的管護模式和評價標準。
之所以上面未提到資金問題,是因為,只要其他幾條具備的話,資金並不是問題。幾位大大如果在各種重要講話中多次提到屋頂綠化的事兒,那麼「政產學研用」的鏈條自然會被打通,就會有源源不斷的資金注入。
回到屋頂綠化的問題。首先,屋頂綠化是不是真的很少被實施呢?如果把屋頂綠化的意義延伸到一個比較廣義的層面,其實這個概念在國內應用得並不少,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許多地方(以南方為主)就開始利用低層建築的平屋頂做種植了。但是,這樣自發的行為是很難得到真正的推廣的。
隨著城市裡的樓房越建越高,商業性的公建和住宅的屋頂基本很難被利用起來。原因並不難理解:高層建築的屋面光照強、氣溫高、風速大,同時考慮到荷載,屋頂綠化的圖層必須很薄,我們普遍熟悉的地面種植方式並不適合在屋面上使用。相應的,由於種植難度加大,所需的養護成本也會增高。
大多數建築在設計階段是沒有考慮屋頂綠化的,如果在投入使用之後再試圖改造,更會遇到很多問題。從設計的角度,種植屋面和普通屋面的構造不同,很難直接加建綠化;從管理的角度,屋面的所有權屬於全體業主共有,而統一全體業主的意見有多難,也不用多說了;從維護的角度,大多數建築的電梯都不能直達屋面,建造和維護都需要人工走樓梯運輸材料。
在《綠色建築評價標準》(GB/T 50378-2014)中,《節地與室外環境》部分的評分項4.2.15明確提出了關於屋頂綠化的條文:
居住建築綠地培植喬木不少於3株/100㎡,公共建築採用垂直綠化、屋頂綠化等方式,得3分。
看似提出了要求,實際呢?
首先,《綠標》並非強制性標準,儘管部分省市提出了新建建築要達到一星級的地方性政策,但也僅僅涉及新建建築,存量巨大的既有建築的屋頂還是沒有得到利用;
其次,剛剛提到的4.2.15在《綠標》中也只是評分項而非控制項,也就是說,做了能加分,不做也沒關係;而且在整套標準的評分規則中,「節地與室外環境」部分的權重為居住建築0.21、公共建築0.16(設計階段),也就是說,垂直綠化和屋頂綠化加權以後只有區區0.48~0.63分(不考慮部分條文不參評的情況)。
占的分值這麼小,做起來難度還很大,開發商和設計單位放棄這部分得分也是情理之中。
部分省市有關於屋頂綠化的地方政策法規,其中有一些是強制性的,效果據說還不錯,比如 @淑雅提到每年都有採用屋頂綠化的項目,這方面重慶確實走在國內的前沿。不過,強製做屋頂綠化,並不代表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這就涉及到我在最開頭說的管護模式問題了。
其實屋頂綠化在設計和學術領域一直受到較高的關注,每年國內也都有相關主題的國際會議。不過,幾個行業內的專家喊喊口號、搞搞示範工程,離真正的推廣應用還有很長的距離。
至於我個人,其實寧願看到它的推廣慢一點、穩一點。因為每一種新事物被人接受的過程,都需要不斷地去試錯。盲目跟風,貿然動手,設計了屋頂綠化卻不能達到良好的施工質量,或者做好了卻不能好好維護的話,不僅會造成資源浪費,更會影響建築的使用體驗,還不如不做。
最後上幾張圖:台灣成功大學「綠色魔法學校」的屋頂綠化
我用一種及其功利的說法講,如果政策規定屋頂綠化按2倍面積計入綠地率,那麼你會看到開發商餓狗搶屎般的畫面。。。
技術都是小問題。並不是只是造價的問題,當然造價也是其中一個方面。
在綠建還沒實行的時候,建築材料在防水防植物根穿刺的問題上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屋面存在漏水的危險,植物根系穿刺也會破壞屋面結構,在後期補救上幾乎是無解的,在利弊比較後當然不會採用啦。
現在綠建推廣,垂直綠化以及屋頂綠化也列入加分項啦,再者建築材料這幾年的發展,也能很好的處理好種植屋面雨水疏導以及防止植物根穿刺破壞屋面結構層。我不清楚是否是現在有大規模採用屋頂綠化,就我自身的情況來說,從2011開始,每年我都有項目是採用了屋頂綠化的。(並不是重慶有強制規定,在條件可行,我想試試,引導甲方成功的情況下,一找到機會我就上~醬紫的)
屋頂綠化的作用簡單說來,除開本身的種植土對屋面傳熱係數的影響外,減少熱輻射,吸收熱能。也是蠻有作用的啦~
簡單的說一下,沒有配圖,抱歉。
-----------------
01 難波公園Namba Park 日本大阪 Jerde Partnership
02 瑞士瓦爾斯溫泉浴場 彼得·卒姆托
沒想到有這麼多人關注這個問題,那就完善一下好啦~~
很久很久以前(不記得時間了,至少在我小學以前)蓄水屋面與屋頂綠化被當作節能措施被提出,那時候磚混結構還在盛行,預製板還沒有被禁用。居住類建築是首要需要解決的一類,人們試著通過這兩種手法來降低夏天頂層熱瘋的問題(這裡有個地域問題,Ⅲ夏熱冬冷 Ⅳ夏熱冬暖地區在夏季是有隔熱的要求的,這兩個分區都位於長江以南),後來就發現蓄水屋面是個然並卵的手法,白天屋頂水池主要以吸收太陽輻射為主,將熱量儲存起來,雖然會散發掉部分熱,但是到了晚上,熱水還是通過構件傳到室內(水的比容的問題);那採用屋頂綠化的人呢,那會雨水的疏導的構件與防植物穿刺的膜還沒被發明出來,出現了兩個問題,第一個是雨天土壤吸水並不能得到疏導,荷載加大,加上那會多採用預製板,防水層還是三氈四油的年代,屋面整體性本身就不好,漏水那是分分鐘的事。也有種得好的,植物長得越大,根就扎得越深,表層的混凝土保護層被破壞,使得受力的鋼筋暴露出來,鏽蝕後失去原本的強度。兩個方法都走不通,於是人們夏天躲進了防空洞。(在重慶)
人類有著親近自然的本能,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設計師想將自然引入到室內,或是灰空間中來。(題主的問題是國家在推廣,為什麼還是很少採用?)這裡出現了一個本末倒置的問題,並不是國家推廣、綠建加分、有一定的節能作用,所以設計師採用屋頂綠化這個手法,而應該是,設計理念需要屋頂綠化,在考慮氣候環境,技術措施可行,甲方同意的情況下,去做屋頂綠化,順便加點分,順便起一點減少傳熱係數這樣的關係。(突然想起了二胎政策,唔)
屋頂綠化有它的局限性(造價增加,不利於管理、養護,不能算作綠地率等等問題)於是我貼了兩個已建成項目的圖片,只是為了展示它的美好。
現在的情況呢大概是這樣的(我是猜的),屋頂花園是某些地產的賣點,並沒有普片性,權屬性是明確的,你喜歡你買;商業、展覽性建築(講體驗)在不斷的引入屋頂花園這個概念,辦公類(我做的都是這類)私企的,老闆喜歡,我喜歡,我做。
不曉得其它地區是怎樣的,在重慶,地下車庫被廣泛的使用,減少地面停車,加大地下空間的利用率,把更多的空間留給小區作環境。然後就出現了這樣的條文,地下車庫頂板,當覆土層達到1.5m(某些地區是1.8m)可算作綠地,然後大家啪啪啪放心的使用起來。這樣,在地下車庫頂上種樹和跟屋頂上種樹技術措施上,除開排水幾乎是一樣的。
-------------------------
以上都是一家之談。來盆友公司拿東西,3樓食堂外的小花園(確定是上人屋面,後來增設的花園)給評論里想改建的各位。
正在吃中飯…so…請容我粗糙的答一下:
某個人在某省會城市園林綠化主管部門,參與城區所有建成項目附屬綠地驗收~
以2014年為例,全年驗收36個項目,其中約85%以上是商業項目…商業綜合體、大型商業地產項目、商+住混合小區、商品房住宅、物流基地(非國企)…
本市綠化條例規定:商業綠地率(2環以內)需達到15%以上,居住小區35%以上。
為刺激本市各行政轄區建設屋頂綠化,市級園林綠化主管部門要求各轄區每年要完成一定數量的屋頂綠化面積,並納入考核指標。
部分轄區園林綠化主管部門為鼓勵屋頂綠化,推行了「屋頂綠化按比例折算抵扣項目綠地率」
然而…並卵的…開發商腳著:
綠化?!還屋頂綠化,wha…t?!~商鋪前場也算地價啊,退道路紅線,河道線各種退你讓我種樹綠化,還種大樹?!前場都是綠化了,我商鋪怎麼營業?我還想能空出個小廣場,旁邊停點車呢!我綠地率能剛剛達到綠化條例規定就不錯了好吧!!
你讓我屋頂綠化?!先是工程技術問題(覆土厚度,澆水,大樹上不了景觀出不太來,植被品種選擇),然後最麻煩是管養(低矮灌木修建澆水我要請專人),屋頂綠化抵扣綠地率,除非我屋頂有部分商鋪,否則花錢在那哈有什麼用呢?遷就樓頂商鋪,那綠地面積必然壓縮,星星點點做了綠化景觀,錢花了,抵扣不了多少(除非實在需要做綠景)。純商品房小區更不需要屋頂綠化了,半棟樓的太陽能和部分設備間都在樓上,30多層…安全考慮又不能隨便讓人到頂板上去溜達。
政策硬要強力推行「頂綠」,免不了過度施政的嫌疑,做景觀的報規拿證的時候方案已經被折磨的不倫不類了,還再加個指標!!工資你來發啊?!!!!
以上——行政措施有,技術可以攻克,投資可以解決
因此依我愚見:屋頂綠化還需講求實用性,開發商和城市綠化部門都沒錯的,然而一定要推行,家家屋頂有綠化不太必要,在目前的經濟和生活水平下,屋頂綠化只是錦上添花…有用的東西更容易存在啊。大概講幾條,不是很專業
1、目前在地下室或者地下車庫的頂板覆土做綠化已經十分普遍了,這是算屋頂綠化的而且也算在綠化率里的。
2、不管是住宅、商業、還是辦公,屋頂你真的會去嗎?錯層的屋頂在住宅項目中有會產生權屬的問題,明明屬於所有小業主的屋頂面積可能只被一家或各別幾家共有,後面問題也很多。
3、技術和成本上確實也有難度,垂直的荷載很增加含鋼量和樑柱的截面積,甚至影響面積和層高。排水的話還需要單獨購置設備,有設備就需要維護。防水層要加厚而且要有專門的膜來鋪。
4、其實對於開發商來說做不做真的無所謂,無所謂就是說他真的不care這件事想起來了就想想上面幾個問題也就不再繼續想了,可能為了屋頂綠化的事情連一場會議都不會安排。當然一般做公共建築會考慮,這要看方案設計師的偏好了。做辦公樓會考慮一下下,住宅項目很難因為本身利潤也不高,最關鍵的是真正來買房子的人不會因為你有沒有屋頂花園來決定掏錢。商業建築更難,因為屋頂差不多都是放滿了設備的,除非頂層有商業的功能。
5、總之,這是個前期投入大,客觀效果一般,後期還要維護的事情,又不會給整個項目提升相應的檔次與價錢,誰會做呢?。
6、誰會做?在項目定位就是以綠色建築為看點賣點或者說噱頭的辦公、商業、綜合體項目,要拿國家綠色建築的牌子和LEED二星及三星認證的建築,屋頂綠化是普遍會做的。
就說這麼多吧,希望對你有用,謝謝。
車庫頂不算嗎?
如果政策上屋頂綠化能算進綠化率,分分鐘的事。
很多地方政策屋頂綠化是不能算綠化率的,能算二分之一綠化率就算開恩了,沒有利益可得開發商為什麼要這麼做?如果政策上屋頂綠化能算進綠化率,分分鐘的事。或者做了屋頂綠化容積率可以往上調一點點,造價、漏水、承重那都不是事。綠化率和容積率對開發商意味著什麼大家都知道的。
做了比沒做好,但做屋頂綠化要花錢,做完又賣不出去價錢,國家又不給優惠政策,業主傻嗎?
所以只有少部分為了拿獎、拿經費、秀業績、提檔次的建築才會做。
並不是這樣的,
我們每天和屋頂綠化打交道,
但卻以為他們是普通綠化。
地上建築頂部的屋頂綠化主要有幾個問題
首先,業主沒錢,不想弄。
其次,如果不是被高樓包圍,也沒人看得到。
再次,屋頂綠化可用假草代替,還無需養護。
然後,北方地區秋冬季養護異常麻煩,經常看到草都死掉,枯黃一片。
最後,地上建築屋頂綠化不算綠地率。。。
總之,就目前我國西北以及中原地區來說,業主主要仍舊考慮以實際功能為主,寧可將資金投入到設備,也不願意搞沒前途的微景觀。這與經濟發展水平也有很大關係。。肯定不是技術的問題,管理和成本的問題吧
哈哈 請看今天的新聞~
解決方案非常簡單,物業不用僱傭任何一個人去維護,而且,開發商還能賺錢。
那就是:賣給業主!
對,就是賣給業主。
業主願意當菜地就當菜地,願意當花園就當花園。
很多業主會很喜歡的買下來,然後在頂上種菜。
非常簡單嘛。
當然,承重問題能解決就行。
防水啊,根穿刺啊,根本不是問題。
弄一排鐵架子。上面放上泡沫箱。就行了。根都碰不到樓板,總不能穿刺了吧?
泡沫箱壞了怎麼辦?當然是誰買的地方,誰自己去買新的。
通上自來水。然後規划出道路。其它地方畫上線,弄上鐵架子,上面放置泡沫箱,按面積,誰願意買誰買。
相信我:很多人願意買的。錢。錢。錢。
前期甲方決定要不要掏錢建。建了能有啥回報?
後期業主要不要掏錢維護。維護了能有啥回報?別說綠意盎然,城市美好。攤到每個人頭上要交物業費的時候就有人不願意了。
兩方面一個談不攏就沒綠化啥事了。
是不是答得太糙?看上去很猥瑣?
基本是現實。
錢誰掏?
在各種樓型都呆過,簡單總結:
公共產權、物業費不高的樓宇,即便有初始設計或者真的綠化了,最後也多數是悲劇
嚴格的說,屋頂綠化在國內各城市都很常見
沒錯……我說的是小區地下車庫的屋頂綠化!地上建築屋面不做綠化,主要是做了也不被計入綠地率。
除了防水、載荷之類的原因,還有就是屋頂要考慮放設備的,可能會有諸如太陽能熱水器,電梯機房,消防加壓送風機,排煙風機,風冷熱泵,VRF室外機組等等
推薦閱讀:
※城市規劃專業需要什麼電腦技術?比如ps,還有呢?
※哪些公共建築、設施是把不便使用作為設計要素的?
※為何GSD作品集的排版那麼好?
※為什麼歐洲或日本的小城市、老城區看起來比國內的整潔有序,街道的氛圍風格與國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