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什麼時候開始學習外語比較好呢?
我家女兒剛一歲,現在帶她出去玩經常有人推薦各種各樣的英語早教,我很猶豫,不知道是否越早越好?
一些研究顯示,幼兒時期與成人期學習第二語言相比,最大的優勢是幼兒會在語音語調方面比成人學得更好。當然,兒童達到這個效果的前提是,有很標準的母語人士教學。英國的研究人員對希臘的兒童和成人學習英語進行對比,發現,兒童唯一的優勢就是在學習單詞的發音時,提高比成人快。而成人在學習英語的速度上,尤其是辭彙積累和語法習得上面,遠超過兒童。幼兒一個星期真正學習到並且能夠靈活運用的單詞只有7個左右。而對於語法的習得,更是建立在對單詞的大量積累基礎上。就算是母語為英語的小朋友,從最開始的20個月左右的詞語練習,要到28個月左右,才會產生簡單的語法習得。並且對於比較難的時態的學習,學得更慢。並且,很多發音,小朋友因為身體發育未到達相應程度,是很難發出來的。比如/s/音,就算是英語為母語的兒童,都要到7、8歲才能夠準確發出來。
對於學習第二外語,大量暴露在語言環境中,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不停地練習。如果在香港還比較好,因為很多家長都會跟小朋友用英語交流,小朋友的菲佣姐姐也用英語,練習的機會多。所以很多小朋友在幼兒園畢業進入小學,就能夠聽懂英文新聞,並且用英語複述出來。對於內地的小朋友來說,缺少語言環境,難以將在外面各種語言中心學到的內容,在實際生活中運用,除非能夠在家庭或者學校中提供語言環境,否則效果甚微。
除了缺少語言環境,小朋友的母語也會對第二外語的學習造成影響。一是發音的影響,像四川人發/n/這個音(noodle),香港人發r音(red),都會受到本身語言的影響。而是語法方面,比較經典的栗子就是一位4歲的中英混血小朋友說她給蚊子咬了「i give mosquito bite.」 所以,這一點又要求英語教師能夠懂小朋友的母語,了解他們的表達含義,即時進行語法糾正,並且了解到他們錯誤發音和語法的來源之處。
對於英語早教,如果父母不能提供持續支援英語學習的環境,是收效甚微的。而是否一定要外教,還是取決於外教自身的教學水平。很多早教機構為了撐面子,吸引家長,隨便在青年旅社門口找幾個前一天還在吸大麻的窮游鬼佬,隨便唱唱歌、做做遊戲互動一下就完事。之前有一個小朋友,父母帶她去早教機構,教室裡面吵吵鬧鬧,外教每次鼓勵小朋友,都會發出很誇張的聲音,弄得小朋友從此以後非常怕聲音大、人多的場合,社交出現問題,在學校不說話,得了選擇性緘默症。
如果父母想讓小朋友學習英語,自己時間精力充裕的情況下,可以跟小朋友一起學習。每周拿出一些家庭時間,父母一個當老師,一個當小朋友的同學,一起練習英文拼音(phonics),看一些英文動畫片,學唱一些英語兒歌,做一些小遊戲鞏固效果。在生活中,遇到學過的內容,要及時喚起小朋友的記憶,並在真實情景中鞏固。學習是在生活中進行的,而不是課堂。1早教重點不在英語,而是性格、習慣,能力發展(注意是發展,不是培養,而且別忽視運動能力),
2英語單純靠當前早教方式不會有很好的效果,
3能早點接觸英語確實會有優勢,但是在沒有更好環境下對父母要求很高,具體見我另一答:幼兒學英語家長有哪些可以做的?http://zhi.hu/9esv
4如果沒條件晚點學也能學的很好,雖然會更辛苦些,關在方法,而不在早晚
我的經驗:大女兒在4歲時陪伴我到美國生老二。因為我本身就是留英回來的,所以比較注重她的英文學習,給她選擇了香港的國際學校,純外語的環境。去美國之前,這孩子除了給我說說ABCD,唱幾首很有限的英文兒歌以外幾乎不肯張口跟我說英文。花了大價錢的我也是著急啊。去了美國之後,因為我生產行動不便,我老媽在家憋的難受就想出去溜達。但是畢竟是美國啊,語言不通,不敢出門。有一次就硬著頭皮帶著我們家老大去了社區的超市逛逛。因為我住那邊不建議直接喝自來水管里的水,都是買的2升的那種純凈水。我媽就想著順便買桶回來。隨手拿了一瓶就去收銀台買單。結果在結賬時,售貨員跟我媽說了一堆bilibala的,我媽完全暈菜,什麼也聽不懂。就在這時我家大女兒,提起桌上那一大桶水就走回到拿水那裡,換了一桶提過來。我媽很是詫異,這孩子幹嘛呢。我家孩子很不屑的說:人家說剛才那瓶漏了,讓你換一瓶。然後接下來的整個購買的過程是由孩子完成的。問價格,付錢,還跟人家有來有回的說了幾句。我媽沒法轉述說了什麼,她完全聽不懂。她倆一回來興沖沖的告訴我,剛才發生的事情。我也很是驚奇,其實想想也沒什麼好奇怪的,我知道她的程度。後來等我方便出去了,帶著孩子在洛杉磯,拉斯維加斯到處走,我就盡量鼓勵她說英文。可是她怎麼就是不跟我對話,我怎麼著跟她說英文她都一定跟我說中文。我乾脆也不強迫了,就說我抱著妹妹不方便啊,所有的事情你去處理吧,從買東西到點餐,我都不再張口。我真的也是驚訝於她竟然可以連比帶說的解決了一系列的事情。在拉斯維加斯的最後幾天,我不想出門了,太熱了,她就帶著她外婆幾乎游遍了整個拉斯維加斯。現在她已經上了小學一年級,才不到兩個月,也看不出來成績,到是因為寫字比較潦草整天被老師給個B什麼的。因為上的是普通小學,英語明顯已經和原來的國際學校的進度嚴重脫節,我上周就給她請了一位美國的老師,通過SKYPE在網上學習。老師以一個6歲的中國孩子的程度背了課,結果上課的時候一再跟我說sorry,沒想到她的英文那麼流利,可以和她進行暢通無阻的對話。老師就拿出美國加州小學的教材一級一級的給她測試到底應該從什麼程度開始上,讓她自己讀給老師聽,最後耗費了一個小時,最後測試的結果是去到了美國小學2年級的閱讀水平。這個時候我也才多少有些欣慰了,畢竟我那麼多年的學費沒白費,500多本的原版繪本沒白買。每天堅持和她一起閱讀繪本故事,也是我和她增進親子關係的一大法寶。很多道理也都是在故事裡學到的。其實,你問的是什麼時候開始學比較好,我覺得有能力的話多早都不早。因為她在掌握了如何運用語言的時候已經可以自由切換,雙卡雙待手機見過吧,差不多就是這麼個意思。對於她為何堅決不和中國人說英文,人家的回答是:英文是用來和外國人說的,中國人自己沒必要說吧。補充一下,因為培養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她的中文識字量也很大,我問她誰教的,她的回答:自學啊。
父母有條件的,就平時用英語和孩子交流吧,那樣成為第二母語肯定沒有問題的。
小孩子在0-3歲之前是可以接觸3到5種語言,因為3歲之前的寶寶腦袋裡面是有3-5個語言區域,不同的語言區域可以儲存不同的語言,寶寶在3歲之前越早接觸更多的語言環境會讓寶寶腦袋的語言區域保持印記,而且對於他在接觸各種語言的同時各語言區域的互相轉換會提高寶寶的反應能力從而得到智力方面的提高,你可以參考一下一些混血兒寶寶的生長環境和荷蘭的寶寶生長環境,他們所處於的語言環境都不是單一的語言環境,長大的寶寶對於不同語言的處理會得心應手很多,但是爸爸媽媽需要保持耐心的一點就是:您的寶寶在接觸多種語言的時候,講話會比其他小孩子開口要慢,可等您的寶寶一開口那就是多種語言一起講了。
其實早教並不是各位所想像的那樣要寶寶去學很多知識類,因為現在家裡單一的環境和獨立的小孩比較多,再加上爸爸媽媽比較忙,跟小孩子互動的時候反而就少了,早教為的就是讓您和您的寶寶過來玩,不同年齡階段所玩的遊戲不一樣,早教就提供了一個場地讓您跟您的寶寶在他不同年齡階段跟他玩不同的遊戲,之所以用英文去跟寶寶玩,而是因為在寶寶可以接觸不同語言的關鍵期,給他多樣的語言刺激,讓他去之後原來除了爸爸媽媽平常所說的語言之外原來還有不同的語言,這種語言的發音技巧都跟爸爸媽媽跟我說的不一樣,寶寶自己就會去區分這樣不一樣,從而儲存起來。
爸爸媽媽要區分一點就是:早教是潛能的開發,以玩為主;幼兒園、小學、中學、高中、大學是知識性的學習,以記憶知識為主
如果是說,而不是學的話,越早越好。
據我得來的二手經驗,是接觸得越早越好,孩子學起來會更容易。這個接觸不是專指上早教班,重要的是在家裡創造英語的語言環境。有條件,當然可以在家裡用雙語做日常交流。沒這種條件,有恆心的話,家長也是可以堅持做一些英語原文圖書的早期閱讀的,因為幼兒圖書辭彙簡單,家長可以現學現賣,讀給寶寶聽。不用怕發音不標準,親子間的交流,對孩子的影響是最直接與明顯的。
也聽說過有一對一的外教,帶著寶寶出去玩,給他講故事,等等。不過,這個就需要金錢的支持了。至於普通的早教班,可以去試課,看看老師,再看看孩子的反應。
說到早期語言認知混亂的問題,孩子的確有這種表現,但只是一個階段,度過之後,孩子自然會區分得清楚,他的語言能力仍會明顯強於其他沒有接觸多語言的孩子。所以,這個只是一段時間的表象,並不會在實質上妨礙孩子的語言發展,相反,它其實是孩子學習的過程,對他整體的語言能力發展,是有益的。
總的來說,還是看家長。如果家長能言傳身教地給孩子創造語言環境,當然很好。如果家長不能,而把一切都交給早教機構,這樣與等到幼兒園階段,再讓孩子開始學英語,差異也不會太大。如果想培養雙語小孩(英漢都是母語),需要雙語環境,就用兩種語言跟小孩交流。這裡的重點是交流,因為如果只是放背景聲音或者電視的話,小孩不會習得而是會當作噪音屏蔽掉。而且這種交流要持續幾年,最好是以英語為母語的人跟他交流,符合英語語法。關於多語言影響認知能力我沒有見過證據,雙母語甚至多母語小孩在時間上是要比單母語小孩發展慢,但是到了一定年齡是會達到成人母語水平的。但要注意的是,我所知道的雙語小孩都是跟雙親用雙語交流,這樣保證了語言接觸的量(交流的量)。早教班我不知道具體在幹嘛,所以無從判斷。
以下回復來自http://www.tianxiafumu.xyz/thread-15-1-1.html
首先,暴露在雙語中會讓寶寶產生困惑嗎?在多年以前有一些研究者認為人腦的資源是有限的,因此暴露在雙語中就會導致可以用來學習每種語言的資源減少。根據這個理論,就有人提出暴露在雙語中會讓寶寶產生困惑。而事實上是,研究者最近提出來,在語言的學習上,寶寶的大腦就像是一個海綿,他們能很快地並輕鬆地習得雙語。父母根本不用擔心兩種語言會讓寶寶產生困惑,其實從6個月開始寶寶們就能很好地區分不同的語言了,甚至能區分兩種非常類似的語言。
第二,雙語會導致說話晚嗎?有一些在雙語中成長的孩子確實比在單一語言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在說話要晚一些,但這種延遲是暫時的。而且,很多在雙語中成長的孩子在說話上並不比其他孩子晚。
第三,雙語會導致孩子將兩種語言混合起來用嗎?即使是在雙語環境中成長的孩子,也會有一種語言佔優勢地位。但由於孩子在早期的辭彙量還有限,所以在無法從主導語言中尋找到恰當的詞來表達他們的意思時,他們就會從第二種語言中來尋找替代的辭彙。這種現象有時也會在成人中發生。但這種被迫性的混合使用兩種語言是暫時的,隨著寶寶辭彙量的發展,他們在語言的轉換中會更加靈活,就不是非要依賴兩種語言和外界溝通了。
第四,暴露在雙語中的最佳時候是什麼時候呢?很顯然是越早越好,那就意味0-3歲之間。在這個年齡段,孩子還在學習他們的第一語言,所以他們的大腦還有很好的靈活性和開放性來接受第二種語言。4-7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依舊能同時並行加工多種語言,因此還能純正的習得第二種語言。如果你的孩子在7-12歲這個年齡階段,學習第二語言還不算太晚。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已經大於12歲了,他們基本上無法並行加工兩種語言了,他們已經開始把第二語言儲存在一個獨立的系統中。因此,在他們使用第二語言時,就會有一個翻譯的過程。必須提出的是,雖然年齡越小,越容易習得第二語言,但是即使語言學習的敏感期已經過去了,學習第二語言還是可以的。才一歲的孩子完全沒有必要刻意去學好幾種語言。
首先,這麼小開始有體系地去學一種語言,除了會講幾個單詞以外,也吐不出什麼句子來交流。對長大後的語言學習沒有實際特別大的幫助。如果非要說培養孩子的語言天賦,可以讓孩子接觸本土語言以外的其他語言,讓孩子不會對外語有陌生或者抵觸的感覺,讓孩子以後對外語會有一個開放的態度去接納學習新的語言。這樣就夠了,沒必要刻意去上課學單詞。還剝奪了孩子玩,開拓世界的機會。小小年紀就要學著跟老師念跟老師唱,性格還沒發展起來呢,就要先學著服從。
其次,如果你認識一些多語言人士,你就會明白有些人可以講好幾種語言,但每種語言都是使用最簡單的辭彙來表達,有些人會幾種語言的同時還可以寫出優美的句子。在多語言的人群中,後者才是高手,而前者不過是愛好者。後者是很講天賦的,但前者則只要有興趣,肯下苦功都是可以做到的。很多家長不會想那麼遠,而孩子的路也不是你想怎麼鋪就怎麼鋪出來的,以後孩子要成為怎樣的人,還是孩子自己的決定。但是要說培養孩子的語言天賦,更重要的是父母本來就是個語言天賦不錯的人,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接觸到的辭彙量就比其他孩子多。我沒有文獻支撐自己的觀點,我個人認為,孩子小時候可以接觸到不同語義的大量單詞,會比經常接觸相同語義的不同單詞,對孩子語言的發展更好。理由如下:不同語義的大量單詞在語言的使用中更能製造複雜優美的句子和清晰準確的表達。比如說,你知道嗎?你明白嗎?你理解嗎?你懂了嗎?這四個動詞實際上是有微妙的語義差異的。當孩子接觸的是相同語義多語言的時候就變成我知道。I know. Je sais。私は知っている。講了半天也只是說我知道了。直接把語言的微妙差別給忽略了。把語言能夠傳遞的除語義以外的情感語氣等等給忽略了。這樣的孩子很容易在講話的時候讓人誤解,寫作文的時候拿低分。
總結:年紀這麼小,不用急著學英語。但可以讓孩子接觸到英語,聽到看到英語。更重要的是父母在和孩子說話的時候敢用複雜的本地語言辭彙。讓孩子接觸到豐富的語言表達方式,對以後寫作文有幫助。
關於孩子幾歲學習英語比較好的問題,一直備受家長的爭議。很多家長認為3~6歲是孩子學習幼兒英語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處于敏感期,適合接受新知識的學習;但是持反對意見的家長認為,這個時期是孩子身心發育的特別時期,孩子一時接受不了那麼多的知識。那麼孩子幾歲學英語合適呢?
學習英語不是一兩天就可以全部學會的,就像孩子學習中文一樣,需要靠後天的培養。家長可以在孩子剛開始學習說話的時候,教孩子學習26個英文字母,孩子入睡前,給孩子多聽一些英文歌曲,便於培養孩子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在孩子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家長應該多給予孩子一點鼓勵,而不是強迫孩子學習。總之,家長要採取引導法,耐心地、漸漸地堅持下去。
在孩子3歲或4歲的時候,如果家長自己英語水平還可以的話,可以在家教孩子學習英語,而如果家長的英語水平不高的話,可以選擇送孩子去專業的少兒英語培訓機構學習英語。另外,家長還可以通過一些少兒英語網站來幫助孩子學習英語知識,很多少兒英語網站都有少兒在線學英語,少兒在線學英語和培訓機構的性質差不多,其主要是通過視頻教學,但是它存在一定的不足,有些少兒在線英語學習網站沒有在線提問功能,無法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問題。然而英語培訓機構卻有所不同,在孩子遇到學習問題的時候,老師能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並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因此建議家長選擇培訓機構幫助孩子提升英語學習能力。
總之,家長不僅可以通過瀏覽少兒英語網站讓孩子學習英語,還可以讓孩子參加一些英語培訓機構。不過,在幫孩子選擇英語培訓機構的時候,家長一定要了解老師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水平。因為老師的教學模式決定著學生的學習狀態,只有科學化的教學方法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潛力。
公眾微信號 搜索 速恩英語口語課堂關注後免費學習英語視頻課程。
4歲是兒童學習第二語言的最好時期。
1??3到四歲是兒童語音發展的飛躍階段,這一階段的兒童很容易學會世界各民族的語言。
2??4歲是基本上掌握本民族全部語音
孩子什麼時候開始學習英語最好?
英語教育要從小抓起,學習效果同樣不可忽視。正確有效的培養孩子的英語運用能力,科學的教學方法是最為重要的因素。孩子學英語最重要的是環境的熏陶和興趣的培養,是一個從興趣到習慣,從知識到能力的變化過程。如果不顧孩子的認知規律,盲目的強化練習,非但不能提高教學效果,還很容易讓孩子產生厭倦情緒,為將來學好英語設置障礙。因此,應該為孩子創設一種輕鬆愉快的英語環境,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學習英語。
少兒0-8歲語言天賦強
美國語言學家喬姆斯基(N.Chomsky)的「LAD理論」認為少兒有一種受遺傳因素決定的「先天語言獲得機制」(LanguageAcqui-sitionDevice,簡稱LAD)。它是少兒獲取語言的直接渠道,在0~8歲非常活躍,隨年齡增長逐漸弱化。
按照喬姆斯基的理論,語言信號進入少兒大腦後,LAD裝置會辨識他所聽到的這些信號,並進行記憶。喬姆斯基認為,兒童是主動生成與發展語言的主人,而不是只會對刺激做出被動反應的模仿者。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通常情況下任何一位四、五歲的兒童都能無師自通地基本掌握母語中日常交流所需的語言,同時說明在這個年齡階段語言能力發展的必要性(包括母語能力和第二語言能力)。
許多有作為的科學家、藝術大師、文學家等,都在這個年齡階段有良好的語言訓練。如法國的法學家威特、大詩人歌德,都是在5-6歲前接受3-6門的語言訓練,並在此基礎上啟迪智慧,後來才成了不平凡的人。LAD理論說明,少兒英語學習的具有先天的生理優勢,他們在語言學習上不但不會發生像成年人一樣的不同語言間的混淆,而且會自然的在所提供的語言條件下,迅速掌握一門或幾門語言。
英國少兒英語專家湯姆林森說,全球少兒學習英語的年齡有提前趨勢,比如西班牙政府曾規定少兒學習英語的門檻是6歲,但今年已提前至5歲。中國孩子在父母督促下也早早趕考。
他認為,學習年齡提前不是問題,關鍵是處理好外語與母語學習的關係。拋開英文教材,孩子們大量面對的是母語環境,只要母語的文化精髓不丟,母語與外語學習就不衝突。同時,在教學中要從孩子的興趣出發,因勢利導,採取鼓勵式教學,讓孩子們在輕鬆快樂的環境中學習外語。話說回來,明星的孩子從小就會說一口的英文,像黃磊的女兒多多、王中磊的兒子、吳鎮宇的兒子費曼等等,在親子類節目中這些星二代們展現的英語水平可以說是讓人眼前一亮,除了羨慕外,也可以找到根本原因,因為多多、王中磊的兒子和費曼從小讀的就是國際英文學校,從小就浸入了純英文的英語環境,也就不難理解這些星二代為何英語這麼好了,因為有一個英語環境真的很重要。
看來,「星二代」的英文水平高,星爸星媽沒少下功夫呀,要麼將孩子放入純英語學校,注重英語環境的重要度,要麼給孩子請個外教在家教學,對於普羅大眾來說,你沒有明星那樣的經濟實力,但是想給孩子一個好的教育的出發點是共同的,美國私塾可以給你的孩子提供這樣一個平台,美國私塾提供優質的在線少兒英語教育,只用一台電腦,讓你的孩子和「星二代」一樣,在家就能跟著外教輕鬆學英語,家長們也能陪在孩子身邊,根據孩子的英語水平來給孩子選擇相應的課程,最近美國私塾也有優惠活動,如果你想了解你的孩子適合什麼程度的英語課程,可以參加美國私塾「199元先上課後付費」活動,只要下199元定金就能免費體驗4節正式課程,滿意再續報,對了,只要你參與此活動,美國私塾還送你的孩子寒假班課程。越早越好。就像小孩子學中文,最開始她只是聽,等到頭腦里的意象和聲音聯繫輸入足夠多的時候,就開始說了。
英語也一樣,最好是家長主導孩子學習。哪怕覺得自己水平不行,那麼,每天自己學一個小時,給孩子輸出十分鐘也是好的。讓孩子頭腦中對這樣的語言表達方式不排斥,然後耐心地進行輸入。比如一起看繪本,或者告訴她事物的英文名字,要多多重複,建立起孩子頭腦和意象的聯繫。對孩子的思維神經構建都是有很大好處的。
這個話題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
首先,要定義什麼是母語什麼是外語。
其次,是否有足夠的語言環境使小孩不斷的認知和自學,而不是簡單的跟隨老師和課程的learning。
眾所周之,歐洲國家的人普遍掌握語種的能力比較強,地域和環境使然。反之,即便是美國人,最多也就掌握兩門外語,法語或西語。(也許因為宗教原因,會有拉丁和希伯來語)
中國小孩是否要從小學習英語,我從我對我孩子的教育來看,沒有太大必要。因為他們要經歷一個漢語拼音的階段,在這個時間段里,中國教育方法會讓他們產生巨大的混淆和不確定。
總之,學習外語這件事,主要還是創建一個語言環境。
就中國的現狀看,過早開展外語教育(其實就是說英語了)是不太必要的。但如果你是雙語家庭或多語家庭,那就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不知道為什麼邀請我作答我還沒有寶寶呵呵,這個要看孩子學外語的目的。
如果把外語當做一門工具和應試的學科,那麼依據家庭的現實狀況讓孩子好好念書就可以了。以我自己成長經驗和觀察周圍小朋友,幾歲開始正規學習也不算晚,有的孩子五歲就學到新概念第四冊,有的中學學起但高中一樣SAT滿分。但我建議五歲以後再進行大量辭彙的記憶背誦,否則會影響到孩子大腦的創造力。
但如果希望孩子對這門語言有好感進而主動地學習,家裡又有培養的條件,我會覺得越小開始與外語環境有接觸越好,以視聽和說為主。這個不會影響到對中文的學習能力,就像在家聽爸爸媽媽方言的小孩,普通話還是可以講得很好。- 我不會送她(三歲)去任何以雙語為賣點的早教機構,也沒有開始自己教她英文。
- 平常看卡通片我都儘量找國語配音的,包括「麥兜」系列都是。
- 她有一陣子看《Dora the Explorer》,但只是因為她喜歡,跟學英語沒關係。
- 現在的雙語幼兒園教出來的英語,頂多在小學最初幾年的英語課上幫你的孩子風光一下,助長點虛榮心,或者避免出醜。對今後的英語水平提高幫助不大。
我是學應用語言學出身的孩紙,同意 @大大畔的觀點,從幼兒開始學習唯一的好處就是發音會純正很多。嬰兒剛落地的時候是能辨別一切細微的發音差別的,但是因為成長語言環境的單一化,導致後天年齡越大對非母語或非類似母語的發音辨別力就越弱,比如阿拉伯人幾乎無法辨別P跟B。但是因為大腦的發育和經驗的累計,在語法,單詞等方面的學習能力,反而是智利發育越成熟的時候學越好。
因此根據我自己從小學英文的經驗和課本知識,我建議從小就給小朋友聽外文歌,看外文片(打死都不要看譯製片),去外國旅遊,想盡一切辦法讓他有一個相對影響力較大的語言環境,偶爾教教他幾個常用好記的單詞,或者不用教,直接跟他說,最重要的是從小把發音練到完美。
接著到了四五年級以後就可以開始慢慢浸入一些簡單的語法,讓他有意識的開始背單詞,練句子,學語法,看一些外國的小故事,不僅要會說,還要會寫。
其實興趣確實是最好的老師,不要讓學習語言成為一種強制性的東西,讓他熱愛這個語言,這些發音,這個國家的文化,這邊的人,之類的都是可以引起興趣的內容。
學好方言先!
魯道夫·斯坦納--如何教孩子學習外語
本文節選自魯道夫·斯坦納的《兒童教育》,是他在1924年的演講的記錄。
正文:
在孩子一生中,九至十歲這段時間你要特別記住在教語言這方面的重點,我已經特別講過在九至十歲這段時間是孩子初次學到去分別他們自己及週遭環境的一個轉捩點。在這以前他們是與環境為一體的。我已經提出了在孩子入學時正確的教學法,但是他們在換牙前是不該入學的;我們可以說基本上在這以前給予任何方式的學校式教學都是錯誤的;如果法律強迫執行我們當然得做,但以藝術化教育的觀點來看這是不對的。在教育的藝術本質上,孩子們在換牙前是不該入學的,我們在入學時第一件工作,如我所說的,就是要以藝術性課題為始,並經由藝術的形態方式教導字母的形狀,你應該以一些我講過的那些獨立的形狀為啟始,還有對一切與自然有關的事物都以我描述過的,用童話,傳奇和神話的心態及方式來面對。反正在教導語言這一方面,九至十歲這段時期是很重要的。
在這段時間以前教語言一定不可以有智識性的內涵滲雜其中,也就是說不能講任何文法或語法。在九歲至十歲前,孩子若學外國語言就要以讓他們養成一種習慣的方式來學習,只有當他們學到去分別自己與環境的不同之時,他們才能夠觀察能了解自己究竟是如何講話的。只有此時你才可以開始講名詞、形容詞、動詞等等,在這之前不要講,在這之前孩子們應該只需要單純的講話。
在華德福學校我們有很好的環境可以實踐這一點,因為從一入學開始孩子們除了母語之外還學兩種外國語言。
孩子上學,就像我講過的,先上主題課程一段時期;主題課程是早上前半段時間,接著小傢伙們就上外國語,德國孩子是上英文或法文。在這些語言課中,我們試著不要去考慮它們之間的關係。在這個九至十歲前期,我們不會去管例如英文的桌子叫︵table︶而德文的桌子叫︵tisch︶,吃的英文是︵eat︶,德文是︵essch︶;我們不是用文字將兩種語言相連貫,而是將語言直接與所講的東西相連起來。孩子學到直接去講天花板,燈,桌子等名稱,不管是法文或英文,所以在七歲至九歲之間,我們不應該去強調翻譯語言,也就是不要去轉換這個語言的某個字為另一個語言的某個字,我們要讓孩子直接將語言與所講的物體或事情相連貫,要以這樣的方式來讓他們學語言。因此,孩子們不需要知道,甚至不需要想當他們說英文中的︵table︶時,在德文中是叫︵tisch︶等等;他們完全不用管這些。孩子們便完全不會想到這樣的事,因為沒有人教他們去比較這兩種語言。
只有在九至十歲後,你才可以教什麼是名詞,動詞和形容詞等等;在九至十歲前不要做這樣的教學。否則你講的就是兒童還無法了解的東西,這些東西與兒童還緊緊相連,因為他們還無法分別自身與週圍的環境有何不同。最重要的是要記住不要在九至十歲以前講到文法或是比較不同的語言,如此兒童在講話時就能得到如同他們在唱歌時所能得到的利益及感受。
推薦閱讀:
※如何鑒定過度早教?
※0-7歲孩子喜歡什麼樣的繪本?
※為什麼加法,減法,乘法都是從低位開始計算到高位,但是除法是從高位開始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