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巴為什麼不喜歡劉備?


劉巴是三國時期的名士、高士:

年十八,郡署戶曹史主記主簿。劉先(主)欲遣周不疑就巴學,巴答曰:「昔游荊北,時涉師門,記問之學,不足紀名,內無楊硃守靜之術,外無墨翟務時之風,猶天之南箕,虛而不用。賜書乃欲令賢甥摧鸞鳳之艷,游燕雀之宇,將何以啟明之哉?愧於『有若無,實若虛』,何以堪之!」
張飛嘗就巴宿,巴不與語,飛遂忿恚。諸葛亮謂巴曰:「張飛雖實武人,敬慕足下。主公今方收合文武,以定大事;足下雖天素高亮,宜少降意也。」巴曰:「大丈夫處世,當交四海英雄,如何與兵子共語乎?」備聞之,怒曰:「孤欲定天下,而子初專亂之。其欲還北,假道於此,豈欲成孤事邪?」備又曰:「子初才智絕人,如孤,可任用之,非孤者難獨任也。」亮亦曰:「運籌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遠矣!若提枹鼓,會軍門,使百姓喜勇,當與人議之耳。」初攻劉璋,備與士眾約:「若事定,府庫百物,孤無預焉。」及拔成都,士眾皆舍干戈,赴諸藏競取寶物。軍用不足,備甚憂之。巴曰:「易耳,但當鑄直百錢,平諸物賈,令吏為官巿。」備從之,數月之間,府庫充實。
輔吳將軍張昭嘗對孫權論巴褊厄,不當拒張飛太甚。權曰:「若令子初隨世沈浮,容悅玄德,交非其人,何足稱為高士乎?」
章武二年卒。卒後,魏尚書僕射陳群與丞相諸葛亮書,問巴消息,稱曰劉君子初,甚敬重焉。

上述資料皆出自《三國志》,除最後一個以外,皆是裴注中引自《零陵先賢傳》

可以看出,劉巴的才氣是劉備、諸葛亮、張飛、孫權、陳群等諸多人物都認同的。
他同時也有很多高士孤傲的風骨,比如對待張飛的態度。而劉備出身下等(中山靖王之後其實毫無用處),而且還不喜歡讀書,想必劉巴也是看不起的吧。

先主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

另外是劉巴的一些政治觀點

時諸葛亮在臨烝,巴與亮書曰:「乘危歷險,到值思義之民,自與之眾,承天之心,順物之性,非余身謀所能勸動。若道窮數盡,將託命於滄海,不復顧荊州矣。」

我劉巴乘危歷險,本想應天順民,讓荊州諸郡歸順曹公,讓天下重歸一統。可眾人太看重道義,要麼考慮私利,這不是我的智謀所能規勸的。實在沒辦法的話,我就浪跡天涯,乘舟游於大海,再也不管荊州的事情了。(翻譯來自百度百科)
可見,劉巴更加傾向於曹操。
而對於劉備,劉巴似乎很提防:

曹公敗於烏林,還北時,欲遣桓階,階辭不如巴。巴謂曹公曰:「劉備據荊州,不可也。」公曰:「備如相圖,孤以六軍繼之也。
璋遣法正迎劉備,巴諫曰:「備,雄人也,入必為害,不可內也。」既入,巴復諫曰:「若使備討張魯,是放虎於山林也。」璋不聽。

是時中夏人情未一,聞備在蜀,四方延頸。而備銳意欲即真,巴以為如此示天下不廣,且欲緩之。

因為劉備在荊州時期就廣施恩惠,所以劉巴覺得劉備定有雄心吧。所以他覺得劉備入蜀就肯定會伐劉璋。或許在劉巴看來,劉備是那種表面仁義,但其實不然的人吧,而劉巴這種高士,想必是看不起這些行為的。另外關於周不疑事件中,劉巴說的「內無楊硃守靜之術,外無墨翟務時之風」,也有解讀為「劉巴看透了劉備,暗示劉備不過是以仁德,以愛民為手段,謀取自己的利益而已。」

綜上,個人的觀點是:
1.劉巴看不起劉備出身低下,不好讀書。
2.劉巴覺得劉備是假仁義,有違劉巴的價值觀。


劉巴不喜歡劉備觀點的重要論據來自裴松之引的《零陵先賢傳》。而事實上這本書對零陵地區的人物多有誇張,而且對蜀漢的態度不好。
就對劉巴的記載來看,就有問題。三國志對劉巴降劉備說的是「巴辭謝罪負,先主不責」而先賢傳說是劉備說不許有人害劉巴「及得巴,甚喜」。甚喜的結果就是諸葛亮數次推薦才闢為掾。然後在劉焉被劉巴父親舉為孝廉的事上有矛盾被裴松之舉出。
從三國志本身的記載來看,事情應該是比較簡單的。就是曹操南下,劉巴選擇了跟曹操走而不是劉備。原因可能是劉巴認為曹操更強或是其他原因,也可能是不喜歡劉備。而曹操讓劉巴招納三郡不成後,劉巴選擇南逃交趾令劉備「深以為恨」。原因應該是「又自以歸附非素,懼見猜嫌」,認為自己不是首批從龍,怕猜疑,又認為得罪了劉備,因此「辭謝罪負」。


還是出身問題和階級矛盾。

劉巴罵張飛那句話在當時,甚至今天都是個很典型的現象。讀書人看不起殺豬種地的,這在古今中外都是個問題。

當時劉備作為流浪軍之主,身邊武人多於文官,也沒有什麼有號召力的名士壓陣,很多名士自然是不屑一顧的。在荊州已經有很多名士提出過劉備的一系列人身攻擊,這不是偶然現象。

相比之下曹操迎獻帝,又有荀彧陳群鍾繇等一些列名士大咖壓陣;迎獻帝無疑是放出了一個保護東漢以降的既得利益者:名士們的利益訴求的信號。有潁川這些大咖壓陣也對名士同類有很強的吸引力。這就比如現在有兩家差不多的公司對我發錄取,一家全是白手起家操著家鄉話的農民出身,另一家是城市裡長大名校畢業的人做主導,毫無疑問第二家公司對我的吸引力更強。

至於劉備自稱中山靖王之後什麼的,當時除了劉備周圍的人總愛提起之外,其他人並不以為然;另外就中山靖王那個尿性,全國姓劉的差不多都可以自稱中山靖王之後了。劉備真正獲得西川名士的支持,還是在眾多名士確定了劉備對許靖的態度之後。


我覺得他一開始只是更喜歡曹操而已,一直逃跑也可能是因為劉備的「深以為恨」怕被報復,後來不得不歸順謝罪同理,不搭理張飛也是太傲嬌的緣故。

總之就是個一直和劉備擰巴著的傢伙,要說有多討厭也不至於。


沒政治理想,否則劉備那樣禮遇也就良臣擇主而事了。同理看諸葛亮....


推薦閱讀:

赤壁之戰前曹操為何不先取夏口?

TAG:歷史 | 三國 | 劉備 | 劉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