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所有的恐龍都滅絕了?

既然恐龍分很多種,有的恐龍個頭也很小,為什麼也跟著大塊兒頭們滅絕了而沒有像蛇、烏龜那樣生存至今?


鳥類是恐龍的一枝,鳥類沒有滅絕,所以並非所有恐龍都滅絕了。不過這樣回答題主肯定不滿意,題主肯定會追問 "為什麼非鳥類恐龍,也分很多種,有的個頭也很小,卻都滅絕了?" 關於這個問題,科學家們仍在爭論,並沒有一個很好的答案。不管怎麼說,我們可以看一下為什麼有些動物沒有滅絕,進而推出為什麼非鳥類恐龍全滅絕了。
首先,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為什麼蛇,烏龜,鱷魚等會生存至今」。這個答案很簡單,因為它們是冷血動物。要知道,白堊紀大滅絕是由於小行星撞擊了地球,撞擊的能量產生了全球性的森林大火,並且灰塵和碎屑遮蔽了陽光,最後導致植物因為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而死亡,接著是動物因為缺乏食物而死亡。烏龜鱷魚都是冷血動物,消耗的能量非常少,抗飢餓能力非常強。即使在現在,尼羅鱷這種世界上最大的鱷魚之一,一年一隻羚羊就可以維生了。實際上,在白堊紀發現了10個科的鱷魚(鱷魚是恐龍的近親),其中5個科都存活了下來。在龜類中,80%的科都存活了下來。在陸生的蛇和蜥蜴中,沒有一個科在這個滅絕事件中滅絕,甚至連種群變小這樣的負面效應都沒有發現。此外,在冷血的魚類中,80%的軟骨魚科和90%的硬骨魚科都躲過了這次災難。總而言之,冷血有對抗飢餓的奇效,可以比較容易的躲過這次滅絕。
然後我們看一下存活的溫血動物。鳥類是恐龍的一枝,在白堊紀大滅絕事件中損失慘重,所有在侏羅紀和白堊紀中留下化石的鳥都滅絕了。因此,人們認為只有一種(或少數幾種,如果使用分子鐘證據)未知的鳥存活下來,然後利用自身飛行能力到處搶得先機,在災難後佔據了大量的生態位,進而繁衍出如今如此多的後裔。不管怎樣,鳥類能存活下來是相當偶然的。目前科學家認為,鳥類能存活下來與其築巢和尋找隱蔽物的能力有關,因為第三紀的鳥大都有這樣的能力。
所有哺乳動物的大類(目為單位)都存活下來,但遭受了不同程度損失。比如說北美的有袋類全部在這次事件中滅絕,而亞洲的deltatheroidans同樣如此。科學家認為築巢和打洞能力是哺乳動物存活的主要原因。
最後是非鳥類恐龍,全部滅絕了。首先,很多證據表明恐龍是溫血動物,因此沒有天生的忍受飢餓的能力;其次,沒有證據表明非鳥類恐龍會打洞或築巢,因此對大撞擊後嚴厲的環境適應力不足,最終滅絕。但是目前科學家還不能確定恐龍滅絕的方式是瞬間滅絕還是緩慢滅絕。但很有可能一些非鳥類小型恐龍躲過了最開始幾年的災難,但卻無法適應災變後生態環境的改變及鳥類和哺乳動物的競爭而滅絕。
在所有的脊椎動物中,無論溫血還是冷血,都是主龍類生物(鱷魚,魚龍,翼龍,非鳥類恐龍,鳥類等)損失最大。在冷血動物中,鱷魚損失遠比烏龜及有鱗目(蛇和蜥蜴)大;溫血動物中,鳥類和恐龍損失遠哺乳動物大。因此,我認為主龍類肯定自身(生理上或行為上)存在某些問題,使它們在這次事件中更容易滅絕。
此外,關於恐龍是否為溫血動物,目前只有間接的證據,沒有直接的證據,這些證據也沒有被所有人認可。詳見:http://www.ucmp.berkeley.edu/diapsids/endothermy.html
======================================================================
大家真是水晶人兒玻璃心,"兲"是"天"的古體字,而「兲朝」即是「天朝「,難道歷史上中華文明不是自稱"天朝"嗎?
不過既然「兲朝」不是重點,又惹人不滿,所有與"兲朝"相關的調侃刪掉好了。


既然鳥類已經被學界認定為了恐龍唯一存活至今的直系後裔,那麼嚴謹的說,「非鳥類恐龍」確實滅絕了,但是鳥類,作為恐龍中最特化、演化輻射程度最廣的一個分支,它們可謂是非常成功且在後來與合弓綱哺乳類爭奪陸地霸主統治權的競爭中,一度領先,幾乎重演了恐龍時代局面。

上圖來源自:維基百科。

地球上曾經位居食物鏈頂端的大型陸行鳥類——駭鳥(又名:恐鶴),廣泛分布於南北美洲地區。是當時陸地上的頂級掠食者,取代了原先中型食肉類獸腳類恐龍的生態位。

駭鳥類沒有牙齒,但有一副類似猛禽的彎鉤狀角質喙,頭部肌肉發達強健頭骨的構造能夠適應猛烈的衝撞帶來的壓力,前肢翅膀比較小無法飛行且不發達,但是長有2根爪子,類似於很多馳龍類前肢,尾椎骨退化,輕便的尾羽可以在快速奔跑時保持平衡,後肢粗壯有力且帶有利爪,攻擊獵物時會用頭部猛烈撞擊捕食對象頭蓋骨,然後在用爪子開膛破肚,並用前爪固定獵物。。

當時的南美洲,駭鳥一度是霸主,哺乳類剛從恐龍滅絕後的陰影中掙扎出來,就又一次陷入到被其後代統治的噩夢中。然而,後來中美地峽合攏導致南北美洲生物開始大置換,南下的大型食肉目(比如劍齒虎)開始蠶食駭鳥在南美洲的霸主地位,而北上的駭鳥在北美洲所面對的競爭對手也是花樣繁多,最終還是敗給了合弓綱哺乳類的各種大型食肉目。


但是即便如此,鳥類依舊是目前四足類動物中,種類和數量最多的,適應力超強,並且佔據了許多其他恐龍類未曾涉足的領域並取得了壓倒性的成功,作為主龍類唯一僅存的2個種類(鳥類與鱷)的鳥類,無疑是恐龍這個演化支里最成功的後裔。


最後,感受下部分帶羽毛恐龍的復原圖,鳥與龍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

【金鳳鳥龍】

【近鳥龍】

【楊氏長羽盜龍】

Buitreraptor,阿根廷鷲龍

【達科塔盜龍】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原因只有一個就是「食物」。
當地球上生物越來越充足時,體型越大越有優勢,越大的體型可以攝取越多的食物,所以恐龍變的越來越大
但當災難降臨,在短期內食物變的匱乏,首先是植物大面積死亡,造成食物鏈崩潰,大型食草恐龍找不到食物,無法維持體型上的食物消耗,短期內也無法進化成小體型,所以大面積死亡,因此捕食它們的大型食肉恐龍轉而只能捕食小型食草恐龍,造成食草恐龍滅絕,最後小型食肉恐龍也因為沒有食物而滅絕了,哺乳類和爬行類動物因為當時體型都很小,而且大多穴居所以恐龍很難捕食到。
大自然為了維持平衡,消耗食物大的動物都會被滅絕,與之相關的食物鏈都會受影響,重新組合成新的食物鏈。此時體型越小越有優勢。


因為實驗失敗了,歌者啟動了delete程序,做清理。有人問,為什麼不用format,那是因為只需要清理表面。,畢竟恐龍也就吃得多點,釋放的氨氣多一些,下次再清理,估計就得用二向箔了。。。。。。


明天周末,燉只恐龍後代補一補~


題主每天吃著麥辣龍腿堡、板燒龍腿堡、麥樂龍塊、麥辣龍翅、宮保龍丁、山城辣子龍、大盤龍、燒龍公...甚至還喪心病狂地吃什麼「毛龍蛋」...居然問出這種問題?太對不起每年被我們屠殺掉的500億隻可憐的小龍龍們了!


因為人們把那個時候滅絕的大多數動物叫做恐龍


手太短。沒法自己擼管,造成了年輕單身霸王龍性慾無處發泄,反社會和暴力傾向愈發嚴重,加之霸王龍作為一種食肉恐龍無論在體力上還是攻擊性上都高於其他恐龍,結果就是性慾旺盛的年輕單身霸王龍成群結隊地四處破壞,報復社會,見情侶就咬,最後咬得有對象的恐龍越來越少,母恐龍更是死得剩不下幾隻了,於是生育率越來越低的恐龍作為一個種族被一顆撞上地球的隕石引起的全球氣象和地質災害給滅絕了么么噠~


我認為 體積大的恐龍滅絕是因為地球自轉變慢 時空劇烈扭曲 大型生物無法承受自身壓力 導致滅絕
地球自轉變慢 會導致地球引力增加 以恐龍骨骼的密度在也無法拖起自身龐大的身身軀 更難以直立行走
在今天的地球 我們幾乎不可能看到 和霸王龍一樣大的陸地生物了!


玉皇笑了 …


提供一個思考方向:
恐龍滅絕死乾淨可能跟裸子植物的衰落有關。
在白堊紀晚期,是被子植物開始大規模替代裸子植物的時期(不知道和小行星事件是否有關)。而被子植物中各種植物鹼的含量往往高於裸子植物,恐龍的消化系統不適應被子植物的葉片所以滅絕於食物缺乏。


因為愚蠢的人類要出現了。


因為化妝技術高超了…


恐龍蛋化石為什麼保存完好?被掩埋了!
恐龍化石為什麼保存完好?被掩埋了!
要掩埋這麼大體積的恐龍,
想想當時pm2.5是多麼恐怖了!!!
根據小行星理論,地球肯定存在一段被大範圍大規模煙塵籠罩的時期。別說pm2.5了,pm250都有可能呀,恐龍沒口罩呀,體積又那麼大,一鼻子下去斤是斤的塵土,不死也快了。於是大型恐龍撲街!
小型恐龍也不行不行的啦!你說一天不見太陽也就算了,半年不見太陽你這不整死龍么!在恐龍是否冷血溫血的問題上,科學界還沒有確切的定論。有研究表明,劍龍背上的脊狀骨在調節體溫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姑且延續舊理論,將恐龍定義偏向為冷血動物。且當時地球環境炎熱,恐龍不完全具備溫血動物的高代謝維持體溫機制,又不具備冷血動物低代謝減少耗能的體質,面對突變的環境溫度,劣勢很明顯,體溫都上不去食物供應更別說,活生生被凍死餓死。
翼龍這時候露出了神秘的一笑。嘿,地球小賊!想整死你翼龍爺爺是吧?再長個幾億年吧!一撲翅膀往pm250低的地方去了!為了保暖還自己長了一身羽絨服!地球不甘心的罵了一句:你鳥!
小型哺乳動物可開心了,天上下起了石頭雨,好玩好玩!出洞不到兩步一坨巨大的肉就躺在面前,好吃好吃!之前熱的要死,現在溫度跟開了空調似得,舒服舒服!每天都像活在伊甸園一樣(伊甸園...我的意思絕對不是說伊甸園是從這裡來的!絕對不是!)。於是哺乳動物發展壯大起來了。
話說人是從老鼠似的東西進化過來的?
======================================================
根據評論補充回答:
問:1.沒有解釋問什麼鱷魚、蛇、蜥蜴之類的倖存的原因。2.翼龍和鳥沒啥關係。
答:回答中已經提到。冷血動物代謝低。鱷魚、蛇、蜥蜴都屬典型的爬行類冷血動物。它們較低的代謝水平能夠較好地使自身度過環境惡劣的時期。比如,鱷魚吃一隻羚羊就能活一年?水冉也是!射更不用說,放瓶子里泡酒泡三年居然還活了咬人! 確切的還說,不是翼龍,是有翼類恐龍,與鳥有關。有多大關係我就不知道了!
問:您是故意戲說的么?PM2.5中的數值是顆粒物直徑的數值而不是南濃度啊,就是因為顆粒物小鼻毛擋不住才對健康威脅更大的啊。化石也不一定是瞬間被埋形成的啊,本身自然界就有沉積的,否則為什麼會有每個時期的化石而不是只有大滅絕時期。。
答:之前看過一些恐龍蛋化石,有部分化石是呈現幼龍剛出生即被掩埋的姿態,類似於龐貝火山噴發龐貝城遺址中人類死前的姿態。於是我個人推論(想像)是否當時小行星撞擊地球後,包括引起火山爆發等原因,大氣中塵埃顆粒直徑與密度過大,造成能夠掩埋並形成這種保存很好的姿態的化石的狀況。不管大體積大密度塵埃持續時間是多長,半天也行,即使不被掩埋,塵埃夾雜著火山爆發等產生的有毒氣體,對大體積動物(耗氧量巨大,誰要它鼻孔大呢)是很有殺傷力的。


房價越來越高,大型恐龍都解決不了居住問題,只有體型小的購買最低尺寸的尚能苟活。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因為恐龍太丑了


恐龍滅絕的原因


6000萬到到7000萬年前發生過一場大事,那就是恐龍突然滅絕,科學家認為是水星惹得禍。6600萬年前水星軌道突然發生改變,使一顆小行星撞向地球,導致了恐龍的滅絕


並沒有烏龜還活著


推薦閱讀:

歷史上那些溫暖毛茸茸可以趴在上面睡的大型生物,如果按照體型從大到小給出一個排名,前20名會是誰?
食肉恐龙长毛么?
為什麼很多恐龍用兩條腿走路,而現在大部分哺乳動物用四條腿走路?
如何評價 Nature 上新發現的水陸兩棲恐龍?
恐龍滅絕後人類出現前的地球,曾經出現過哪些生物圈霸主?

TAG:生態學 | 恐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