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推理小說是絕對無法改編成影視作品的?
影視作品含動畫。
LEVEL E中最精彩的一個推理故事,最後沒有給出結論,讓讀者自己猜犯人,但是這個犯人是有台詞的,動畫里一聽就知道是誰,直接穿幫了。
絡新婦之理上來就跟兇手對話,這個不知道要怎麼處理,無聲字幕嗎?
Ever17啊,難道還有更標準更切題的答案嗎?
絕對的第一反應,絕對的代表作品。提問恰好是該作三大宣傳點之一(劇透死罪/影像化不可能/沒全通=全沒通)。
敘詭+meta,影視載體永遠無法駕馭的龐大劇本。沒有開始,沒有結束,永無止盡的故事…
(僅有敘詭的推理作品並不足以杜絕影像化可能。如果說敘詭的呈現難上加難,meta要素則從根本上扼殺了改編的可能性。影視載體傳播信息是單方面的,一對多的,不可能與觀眾產生交互,何況還是一對一。)
恕我直言,沒有「絕對無法改編」的推理小說。
當然,這句話背後隱藏的含義是,「無法改編的好」或者 「無法改編的忠於原作」。
一般來說,往往認為,「無法改編 」的是含有敘述性詭計的推理小說。然而事實證明,只要你想改,沒有什麼不可以改編。
曾經,有一部小說,它的名字叫《愛的成人式》,基本相當於宅圈的《e17》(喂),一度也被人認為「絕對不可能影視化」的作品。
結果還不是成功影視化了,還是AKB前大C主演呢。
曾經,有一部短篇小說集叫做《貴族偵探》,裡面有一個短篇叫做《蝙蝠》,全世界人民都覺得這個不可能改編成影視。
結果還不是給改成了搞笑劇。
所謂的「無法改編」,是建立在「完全不改動原作「的敘述性詭計上的,但是只要把這個尺度放開,你可以隨便改。
比如上面說的兩個例子。有興趣的可以看下
敘詭類推理作品。
剪刀男
殺戮之病
想你在櫻樹抽芽時
羅傑疑案
其實another也是很難視覺化的,動畫因為「千人一面」竟然還有了不錯的效果。
敘述性詭計基本上都沒法影視化,勉強改的幾個都是把原作改的面目全非的。這個在《名偵探的守則》小說里有過吐槽。
還有很多新本格派的沒法改編。因為新本格派本來就不注重推理,所以在推理上本來就是刻意隱瞞信息,信息不對等。本身的故事和推理爛的一逼。
再久遠點的,4大奇書。各種作中作無縫切換,大段的文獻堆徹,枯燥敘述,炫學,就算改編了也沒法看……看看《魍魎之匣》動畫,刪了多少敘述……《彩虹牙刷》
實在是太H了應該沒辦法影視化吧。。。感覺做成深夜劇也過於出格了。。。AV也沒有製作推理劇的資本。。。
而且最後一卷的螺旋上升的瘋狂敘詭我也不知道要怎麼影視化。。。
看到大多數人都說敘詭,這固然是「無法改編」的理由,只不過太直接,太淺了而已。
那我就接著說吧。
最無法改編的是nds遊戲《極限脫出999》,這玩意不但無法改編成影視作品,也無法改編成小說、漫畫,甚至無法移植到其他平台,連模擬器都無法理解這個遊戲的精髓。
因為遊戲最大的敘詭,關係到nds這個上下兩屏的奇葩機器設計,所以只有在nds真機上玩,才能玩到這個遊戲的精髓。
還有駕籠真太郎的《失真的冥獸》,這個和有些敘詭只能通過文字體現恰好相反,這個敘詭只能靠漫畫體現。注意,是漫畫,不是影像,這意味著不但無法改編成小說,也無法改編成電影!!具體多牛逼,我就不像這回答里很多無良的人(笑)一樣劇透啦!
總之這兩個強烈推薦!!!!
最後,這種一句話天翻地覆,推翻以前全部認知,解決以前全部謎團的體驗,我最早也是最深刻的是《蘇菲的世界》。。。。。
紫金陳的謀殺官員系列。
館系列都很難,舉個例子,迷宮館直接就暴露最重要的推理點,黑貓館也很難視覺話後很容易就會發現絕逼有兩個館
第一反應是《櫻的圈套》,全書核心詭計(以下劇透):
就是讓讀者誤以為主人公和其他配角都是年輕人,但其實他們都是7、80歲的老頭了。這種詭計完全就是通過文字才能實現,一旦影像化就徹底不成立。
第一個想到《十角館殺人》。。。這個詭計只能靠文字實現吧
變聲器解決,下一個。
宏大主題的作品改編成影視需要運用大量特效,看起來會比較假,影響體驗。比如《斜屋犯罪》《鐘錶館事件》。
敘詭類作品改編成影視也比較困難,但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
比如可以用敘述者第一視角配上畫外獨白的方式規避主角身份、小說作者故意隱藏或混淆的線索、視點的局限等等。
比如《黑暗館事件》,第一視角的頻繁轉換以及最後視角的重疊讓畫外音敘述也無能為力。
《黑貓館事件》更加是,不可能拍出來的吧,強烈的環境對比傻子也能一下看出來了,總不可能只拍人不拍景吧。
非要強行在影視作品中敘詭和剪接的話,估計觀眾會罵娘了(就跟我看《向日葵不開的夏天》的感覺一樣)。
《異邦騎士》
以男主角為第一視角講述了整個故事,涉及到極核心謎底。
難道不是悲劇系列嗎?大導演希區科克都說了,沒有任何導演和演員能勝任這四部作品。
江戶川亂步的作品……?
他有一篇作品是兩個男孩子抱錯了還是怎麼樣,一個成了教科書式的正派,另一個成了教科書式的反派,然後反派為了搞正派抓了他女朋友扒衣服用繩子吊著利器嚇唬折磨她
還有什麼玩SM把自己玩死的老闆娘,為了殺人鑽進沙發的兇手之類的………………當年的我只是個孩子啊∠( ? 」∠)_
首先提名一個《幸福之書》,別說影視化了,連電子書都無法閱讀。
島田莊司《斜屋犯罪》
綾辻行人「館系列」-鐘錶館事件,迷宮館,暗黑館,十角館
各類敘詭作品,殊能將之 《剪刀男》 道尾秀介《向日葵不開的夏天》
我記得有部作品《愛的成人式》,改編得很成功,前田敦子主演的。也是敘詭。
其實大多數小說情節都可以用一些技巧改成影視表達,比如用獨白代替心理描寫,設置鏡頭角度不讓兇手露臉等等。雖然這些技巧很明顯地破壞觀影體驗,但是觀眾知道這是防止泄底的必要舉措就會選擇接受。真正不能改變成影視作品的只有一種情況:如果不採用技巧就會泄底,而如果採用技巧又會因為極端的不自然從而讓觀眾很容易注意到漏洞。(常見於敘詭)
舉例:1.小說中不同人物對(他們認為是同一事件的)不同事件做出的長篇描述
2.主角替換類的詭計(屍體替換的話還是有操作空間的,主角替換真是沒治)
採用詭敘的基本都無法影視化
難道不是《白夜行》、《惡意》之類偏社會型(派)的偵探小說么。這類偵探小說改編成影視作品,通過鏡頭表現推理,對編劇的改編能力要求太高了,拿捏不好往往會成為描述犯罪成因的故事片,甚至可能成為文藝片。這類作品本身推理的筆墨就不重,更多在描述犯罪的成因和罪犯的成長經歷,而推理過程也往往是某位警察一次性全盤拖出,拍成電影沒有緊張感,節奏也太慢。
這就是為什麼東野圭吾足夠出名的作品,拍成電影的可看性不如阿加莎等人作品的原因(甚至感覺不如某些柯南的動畫片)
推薦閱讀:
※《名偵探柯南》中黑衣組織的 BOSS 到底是誰?
※為什麼日本科學技術那麼發達,而日本科幻小說並不出名?
※如何評價「柯南今年結局 一位重要人物為了柯南犧牲」的消息?這位重要人物會是誰?
※有哪些」在犯罪發生之前就被偵探阻止了「的推理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