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有效解決男男性傳播艾滋病疫情的上升問題?
騰訊新聞
以上一則央視新聞,近年來男男性傳播艾滋病的疫情越加嚴重,越來越多男性大學生,年輕人通過性傳播感染艾滋病,這是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
那麼,除了通過提高男男性行為帶安全套的安全意識——(很明顯,這招並沒有對疫情的加重起到非常「絕對」有效【有效是指明顯「絕對」降低男男性傳播HIV比例】的作用),還有什麼有效的方法能解決這一亟待解決的問題,能使男男性行為變的相對安全?
——雖然安全套很普及,但是男男性傳播HIV比例依然以驚人速度上升,如何解決這種快速上升的勢頭?
-----本題已收錄至知乎圓桌 ? 健康真相 · HIV / 艾滋病,了解艾滋病的真相,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及周圍的人,更多與 HIV / 艾滋病相關的問題歡迎關注討論。
說明一下,我匿名的原因就是不想有人基於我的性取向或者性別來看待這篇答案(然而已經有人猜測了);初次回答只是很簡單的討論和一些個人觀點的羅列,我承認沒有實質性內容,我會補充和完善;所有的文獻涉及到的數據結果反映的是樣本人群的結果,請不要把你自身的個例或你身邊人的例子往上套,抽樣存在誤差,但是結果能夠反映人群中的普遍現象。
既然有人關注,我就在原有答案基礎上修改和補充,不過仍然是不完善的答案,答主思緒也是比較飄,大家各抒己見就好,不要咄咄逼人。
------------------------------------------------------------------------------
作為一名公共衛生相關專業的小碩嘗試性的解答一下,簡單的談談自己的看法。
首先答案里說的艾滋病為疫情,私以為不妥,雖然沒有對疫情一詞的準確定義,但一般用來形容某一種傳染病的暴發過程,比如非典,登革熱,埃博拉病毒等的極速傳播。用在這裡略微誇張了一點。問題修改成怎樣有效解決艾滋病患病人群構成中男男性行為人群所佔比重上升的問題?也許更加準確。
看到很多答案帶有十分濃厚的偏見和自我判斷,我希望能做到客觀。
近幾年,就全國範圍來看,我國對男同性戀人群艾滋病影響因素和干預措施等的研究可以說才剛剛起步,而且從樣本的獲取實驗的設計,觀察時間等方面來說要取得能夠行之有效的干預措施還得很長的一段時間,更不用說能夠落實到衛生政策層面了。(順便提一下,在做此類研究時,一般將人群定義為msm,而非男同性戀人群,m中也可能存在雙性戀、異性戀等。)
有一位匿名用戶所提到的一個客觀存在的現象:
1,男同性戀者,其平均性伴侶數均多於異性戀者和女同性戀者。
2,無套性交行為中,肛門性交造成血液感染的機率最大。
3,所有帶套性交行為中,肛門性交最容易造成避孕套破裂。
當然他回答的最後一句話帶有強烈個人感情色彩,不予評論。
我就接著這個現象來回答。不懂為什麼很多人會對這三句話很玻璃心,第一這是客觀事實無法否認,第二這是對人群中某現象的一個概況描述,雖然這是負面現象,但不針對任何一個個人,如果你覺得被歧視了,只能說你可能出現過這種現象。第三這樣的描述雖然客觀但不可否認在廣大人民群眾中確實有一定的誘導傾向。
很多答案提到的
1.安全套,2.同性婚姻合法化,3.單一性伴侶。
1.安全套,曾經有老師做過mtf人群的一個流行病學調查,問卷中設置過這樣一個問題,不帶安全套的原因,半開放式的答案設置,具體選項記不太清楚了,不帶安全套大部分的答案無非是總結起來就是 舒服。
2.同性婚姻合法化,就像婚姻並不能降低異性戀人群中某一種性病患病率一樣(我沒有找到文獻數據支持,「有研究表明的是婚姻、社會支持對女性乳腺癌的複發和轉移有一定作用」,所以是一己之言),我暫時還沒想出同性婚姻合法化能對艾滋病男同性戀人群比例逐漸升高有控制作用。
3.單一性伴侶,嗯,想法很好,但和婚姻合法化一樣是一條鎖君子不鎖小人的措施,真正能夠做到忠誠的伴侶不需要有婚姻的契約,而始終用下半身思考的人上了鎖也是沒用的。
綜上,我們的健康教育和健康宣傳當然不能斷,但懂的人總是懂的。
我們要搞清楚,男男性接觸人群中有相當大一部分的人群是艾滋病陰性的,而我們總是容易被有多少多少的陽性比例吸引眼球,但我們需要明確的是在這個問題下我們需要採取措施的人群應該是男男性接觸者中的艾滋病陰性人群,即重點還是在預防。
如果我們把男同性戀人群分層來看(僅僅是一種統計學處理方法)。按照年齡,所在地區,受教育程度分層來看,統計出目前艾滋病在哪一個年齡段,哪一個地區,何種受教育程度的人群中患病率最高,應該有這方面的數據(只檢索到全國數據,分地區分教育程度的流調數據時間比較久遠了故暫時缺失,歡迎檢索到的知友補充,下面做全國數據補充)
全國概況描述[摘自2015 china aids response progress report]:
分地區數據缺失。。。。。。。。。。。。。
關於MSM人群中心理健康狀況的研究之前說很少,這裡做一個修改,在單純對MSM人群的社會支持、自尊水平、焦慮和抑鬱等的研究比較多,結果也不盡相同;因為人的心理在社會醫學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因素。這裡選取一兩篇文獻重點闡述一下。
1.100 例男男性接觸者社會支持與自尊水平的對照研究
研究對象為居住在深圳地區現有的男男性接觸者人群及對照組各100 人
部分結果如下:
10. 3%MSM 的大部分或全部家人知道其性取向,但支持率極低;最好的朋友支持其男男性行為的MSM 比例為19. 0%;43. 7% 認為不容易找到傾訴對象;64. 8%因為不想讓其他人知道性取向而交女朋友或結婚,29. 7% 覺得因為自己性取向而受到社會排斥,46. 9% 因為性取向而承受來自家人及親友的壓力。
社會支持方面,本研究顯示社會支持在客觀支持更加少,同時對支持的利用度方面不足;在主觀支持中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MSM 所能得到的直接援助和穩定的家庭關係等客觀支持較非MSM 群體少,並且對身邊可利用的社會資源合理使用也較少,可能的原因在於MSM 作為一個弱勢群體,其社會排斥現象也是存在的,且相當嚴重。同性戀人群被主流社會所排斥,他們愛與被愛的基本權利也沒有得到保障,主流社會對同性戀者存在著相當普遍的歧視。
自尊水平方面,高自尊者對自己持肯定態度,表現樂觀自信,具有較好的應激方式,主觀幸福感高;針對我國女性同性戀的研究也同樣提示女性同性戀自尊水平高的,主觀幸福感高。本研究MSM的自尊評定結果示總分高於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 001),提示MSM 群體的自尊程度高於非MSM 的男性群體。較高的自尊可以用來防禦自己避免威脅,如受到社會排斥可以表現高自尊,同時自尊被看作是對理想和現實的自己間差別的一種態度。
2.男同性戀與男雙性戀HIV陰性者的焦慮抑鬱癥狀特點
研究對象:2013年1月一2014年7月,在重慶和四川的南充、綿陽、遂寧等西部地區進行招募,主要通過網路宣傳、非政府組織獲得研究對象,最終854人納入DIF分析。年齡16—67歲;受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295人,大專198人,高中256人,高中以下135人;未婚609人,已婚172人;同性戀603人,雙性戀251人。納入標準:年齡≥16歲且有過同性性行為的男性,並自報為同性或雙性性傾向者,同時HIV陰性。
部分結果如下:
本研究表明,中國西部地區的MSM人群焦慮和抑鬱的檢出率分別為佔31.97%和45.55%,而男雙性戀的焦慮和抑鬱程度普遍高於男同性戀。
以上只是反映心理狀況的冰山一角,而且也沒有研究去論證心理狀況對艾滋病患病情況的影響。
---(討論部分暫時還沒想好,待填坑)
或者我們也可以換一種思路,男同性戀人群中絕大部分是未患病的人,如果能夠分析出未患病人群的人群特徵,用來指導,預防和控制「高危人群」,也是一種解決思路。
其實說了這麼多,答主突然想到,艾滋病在MSM人群中的的傳播方式主要是性傳播→因為肛交佔了很大的比重→因為容易造成體液交換從而產生感染【好像歸根結底還是不戴套的原因( ▼-▼ )。】→至於為什麼不戴套,這涉及感受程度? 性心理? 性癖好? 應該還是上文提到的」舒服「吧。所以要從安全套的設計上來考慮了?【完了,跑偏了?】
好。那麼除去為什麼不戴安全套這個話題。我對原有答案的措施做一個解釋說明。
我能想到的外力干預措施可以有
1.提高人群整體教育層次和教育水平。我提到這個的思路,來源於各大平台的直播,無聊的時候在瀏覽直播平台的時候,感覺充分的反映了中國社會的人生百態。所以我才會有通過教育來提高整體國民素質的想法,如果能夠提升整體國民的教育水平,我相信很多目前橫亘在我們眼前的難題都能夠解決。
2.低齡化性教育。有評論說不現實,還扯到了共產黨(-?-;)。首先目前掌權者可能都在40歲以上?而對多元化社會持包容態度的人群在90後中佔到的比例應該是不低的,我也相信無論性取向如何,90後總有在主流社會上掌權和發聲的一天;低齡化性教育不是在從小宣傳同性戀,而是從小幫助兒童樹立自己的性別意識(請不要就性別意識這一點來噴我),從而做出自己的選擇和判斷。其他性教育內容可以參見其他答案。
3.從心理干預角度入手尋求解決途徑。【心理干預措施沒有假設同性戀心理不健全】
以往的解決方案:
1. 推廣安全套百分百使用;
2. 及時檢測。也就是有了高危行為,立即進行檢測,這樣早發現可以開始隨訪和治療;
3. 定期檢測。即使是固定性伴侶和有安全套的人群,也建議在一年內至少檢測一次。如果有頻繁的性生活和無安全套行為的人,建議3-6個月檢測一次。
4. 固定性伴侶和使用安全套。固定性伴侶或者熟悉的性伴侶不使用安全套也是很普遍的。
以上解決方案原理上沒有問題,但是實際上,行為很難做到。
更多的建議是:
1. 安全套+水性潤滑劑,推廣水性潤滑劑。如果缺少水性潤滑劑,肛交更容易產生破損;
2. 暴露後用藥:如果發生高危行為,24小時內(行為發生後越快越好,不要超過72小時)前往疾控諮詢暴露後用藥;
3. 已經感染了的人群進行良好的治療,減少病毒的感染性。如果治療效果好,病毒濃度會低到檢測不出來,傳染性非常低。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這種暴露後用藥,要諮詢當地疾控。比如北京、瀋陽就有。這種藥物不是免費的。職業暴露,比如醫生警察確定有感染HIV風險的,也是服用這種暴露後用藥一個月。
4. 如何處理新型毒品和其他催情產品的流行(0號膠囊,rush等),這些會導致更多不安全性行為。對此我也沒有什麼解決的建議。
5. 暴露前用藥,關鍵人群進行提前服藥,從而遇到了有風險的行為也減少感染可能性,這個在美國已經有銷售了,目前我國還沒有。這種暴露前用藥好比避孕用的常規避孕藥,暴露後用藥好比緊急避孕藥……
從方法上,我知道有一些同志小組在進行探索,類似於社工小組的模式,讓大家通過小組來討論和學習。名稱叫」談心小組「。(通過社會工作小組的模式來增強身份認同、安全意識、減少對疾病的恐懼)
當然最重要的建議就是在中學就可以進行綜合性教育(包括安全性行為、性傾向、溝通和決策),因為有一些孩子12、3歲就已經開始性生活了,包括男性同性性行為。
謝謝日報和圓桌推薦。發現被推薦後,對文章我有進行一些修改和補充。
以上的建議是我從感染者組織、男同組織的同仁那裡收集的,我簡單羅列了一些。現在已經不再艾滋病領域工作了。
如果你已經看到這了,我強烈推薦我當年策劃做的一個艾滋病視頻:
我們是朋友-完整版_土豆_高清視頻在線觀看
一提到艾滋病,為啥第一想到的是男男性行為呢?可能是工作關係,我遇到的hiv攜帶者幾乎全是注射吸毒人員。
hiv的主要傳播途徑是:血液,性行為,母嬰。血液主要注射毒品,亂用注射器導致,目前我國血液製品管理比較規範,很難通過血液製品傳播。性行為,尤其是男男不安全性行為容易傳播的原因是,直腸粘膜血運豐富,且極易破損,陰道壁相對直腸來說抗性大的多。但還是要正確使用安全套。問大家一下,你們知道怎樣正確使用安全套嗎?只是簡單的套上嗎?下次用之前請你們仔細閱讀說明書好嗎
還是老三樣唄。
學會做愛
講衛生
避免亂交
別的沒了
不太想回答這個問題的。。。但是又被人邀請了。。。
首先貼圖:
艾滋病傳播的三大途徑:
1,性傳播
2,母嬰傳播
3,血液傳播
現在來回答問題:怎樣有效解決男男性傳播艾滋病疫情的上升問題?
這是一個偽命題
目前國內艾滋病傳播的主要途徑是性傳播,無論是異性性行為,還是同性性行為,最好的防艾方法是一樣——使用安全套
使用安全套
使用安全套
使用安全套
(重要的事情要重複三遍)
所以,首先應該從初中開始真正做到普及 性教育。。。
讓大家從心底能有戴套的理念
其次,對大眾普及艾滋病知識!
向廣大群眾普及艾滋病阻斷治療!!
艾滋病傳染暴露後,72小時內接受科學的阻斷治療,可以極大地降低感染可能
孕婦可以在阻斷治療後,極高几率生育健康寶寶
具體可以參考:我國學生患艾滋病病例數相比 2008 年增長 270% 是怎麼造成的?
明明性行為是主要傳播途徑,異性性行為是主要傳播途徑中的主要傳播途徑。。。
非要拿著同性性行為增速快不放。。。
針對男男同性性行為人群來說。男男同性性行為人群的特點和吸毒人員,暗娼等其他高危人群不一樣,這個人群知信行分離特點很明顯。總得說,很多人不缺乏艾滋病相關知識,但是行為上沒有什麼改變。就好像很多人知道到處約炮還不帶套容易的病,但是永遠都不改變這些行為。所以以提高疾病知曉率為目的的單純的健康宣傳疾病知識對這個人群防病效果甚微。除了高票答案提到的防控措施,特別補充幾點
對這個人群來說,首先男男同性性行為者hiv感染率在不斷上升這個是既成事實,再怎麼說這是歧視同性戀(同性戀和男男同性性行為者不是一個概念,100遍啊100遍),這也是事實,請不要選擇性無視。認識到這個事實,承認這個問題在男男同性行為者中的嚴重性,這是降低這一人群感染率的重要一環。
其次,一定要用套,過去太強調套套的避孕作用,導致好多男男同性性行為者覺得沒有懷孕的可能就沒必要用。
三,還是針對套套的問題,和一些資深男男同性性行為者聊過,很多人覺得帶套不爽,這個是使用技巧的問題,不要總是單純宣傳帶套,使用技巧,說服技巧什麼的也是宣教重要內容
四 有些特殊場所,如「男男專門」浴室等,因為打著法律擦邊球,成了法外之地,要麼堅決取締(下策),要麼強制要求進場干預,總之不能處於沒人管也沒人關的境地。
題主認為「 這招並沒有對疫情的加重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 」,這個觀點是錯的,因為目前來說最有效預防艾滋病的方法就是使用安全套,感染者絕大多數是因為不使用安全套而感染的,所以不要覺得宣傳使用安全套沒有用,這已經是最好的方法了,只是大多數人都因為僥倖心理不去使用。第二個有效的方法是減少性伴侶人數。第三就是定期去做檢查,基本上除了防疫站,大城市都會有同志公益組織提供免費的驗血服務。
在這個問題上沒有捷徑可以走,況且安全套能避免除了艾滋病以外的其他傳染病,比如梅毒、尖銳濕疣、生殖器皰疹等。
再,男男性行為本身並不會比男女性行為更容易傳染性病,帶著僥倖心理不戴套、性教育缺失才是罪魁禍首。只有兩個辦法。
第一:
像希特勒那樣,分三步。發動群眾去發現所有的同性戀者,為他們佩戴粉色標誌,關進集中營里集體消滅。
第二:
調整現有的法律法規,出台一整套措施保護個人在性取向上的自由選擇權。比如:婚姻法中明確規定公民可以選擇與異性結婚,也可以與同性結婚,兩種家庭在婚姻自由、子女領養、財產繼承等方面地位完全平等。開動宣傳機器,努力改變群眾對同性戀的歧視。
這樣做可以讓同性戀者從隱蔽、半隱蔽狀態走向公開,讓他們與直人一樣建立穩定的家庭,有望扭轉同性戀者多性伴侶的現狀。
義務教育階段開設性知識教育,這部分課程應包含同性戀者需要掌握的性知識。
不管怎麼樣都要帶安全套。
目前最好的方法就是帶安全套。
邱小白的回答已經很全面了,但是個人認為性教育也需要抓上來,艾滋病預防工作不夠到位,我甚至知道有中學生因為同性戀行為感染上艾滋病。
從德國那邊收到的消息(十歲的時候艾滋病組織會在學校中進行第一次教育,十二歲時進行第二次教育並教授如何性交,包括同性。與此同時提醒孩子們防止罹患性病)來看,中國對於艾滋病預防的教育真的很差勁。當然,根據中國的國情,教育時間應該適當延後。十一二歲的時候恰好是性意識覺醒的時候,很多人其實這個時候性取向就明了了,然而沒有人告訴他們如何去看待自己,甚至成年人也不知道不使用安全套的危害,艾滋病患病人數怎麼會不上升?
想要預防,還是得在青少年中普及知識,可惜並沒有人意識到這一點。
試問哪一所中學能夠真正地正視性教育?
其實強調同性性傳播致病數量上升是一個錯誤的導向。究其原因,同性性傳播致病數量上升的原因是因為病毒攜帶者增加了,其實傳播的途徑上並沒有任何改變,性少數人群在整個人群中的比例是接近固定的,不會隨著錯誤的引導或者性啟蒙什麼的改變,所以我說強調同性性行為是錯誤的導向。
而且,放到大環境里看,異性戀人群仍然是艾滋病傳播的主要人群,新增感染者病例中近七成是異性戀,所以強調同性性行為的目的和初衷有待討論。
回歸到問題本身,如何減少同性人群的傳播,我覺得要做到三點,一是普及正確使用安全套的知識,強調使用安全套,二是脫敏,不要給性少數人群貼標籤扣帽子,只有危險性行為,沒有危險人群,三是完善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療,引進藥物並推廣發現即治療的政策,降低傳染力,減少傳染源。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僅供參考。母嬰傳播,找得到母親,可以做宣傳,做預防;
獻血及吸毒傳播,通過嚴格的消毒和防禦,可以控制;
異性濫交傳播,發放避孕套,普及性知識,也不是什麼難以啟齒的事;
同性濫交傳播,對不起,這個生活在衣櫃里的群體,找不到人,怎麼普及?怎麼預防?難道你能把他們一個一個找出來給他們講解性知識和濫交的危害?
其他傳播渠道的控制都有章法可循,可是同性戀這塊,情況卻不容樂觀。 同性戀的「地下狀態」不僅加重了病毒在同性戀人群中感染的速度和程度,而且無法通過教育和干預機構與他們正常聯繫和交流,因此擴大了艾滋病的社會風險。
不敢把這個群體放在正式檯面上來討論,得不到尊重,得不到承認,真正滋生疾病的,恐怕是籠罩在這個群體身上那片遲遲散不去的陰霾。
評論區有異物,歡迎觀光。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宏觀的問題,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抽絲剝繭地去找到原因。解決問題也就是從這四個方面入手:
1.男男性行為的污名化2.男男性行為的方式
3.異性戀性的建構之話語延宕
4.性彆氣質(男性氣質)
很多正經在討論的答案都提到了安全套的使用、暴露前預防性用藥、對感染者的教育和醫學幫助,以及對年輕人和少年兒童的教育等措施。但是同時也或多或少提到一個問題:這些舉措實施起來是有很多困難的,效果也未必足夠理想。
我覺得對男男群體來說,這些大多是外來的、半強制、半說教的、甚至帶著點歧視的要求,而且貌似這個群體對於「什麼事情都把我們單獨拿出來說」的感覺頗為敏感。當然,不在此群體的我只是如此猜測而已,說得不對還請指正。
我覺得,讓這個群體及至整個社會都對艾滋病有足夠的了解,對各種預防措施的接受度如同「飯前便後要洗手」「不喝生水」一樣普及,才有可能真正改變現狀。當然,這是個「我們進入共產主義之後就能xxxx」式的命題。。。
政府性中立。
不傷害自己:請不要濫交。
不傷害別人:定期檢測,帶套。
不被別人傷害:戴套,不濫交。
不懂事的都拉到工地上學習安全知識
感謝 @魯娜 和 @楊傑 和大家給出的具體建議,杜杜艾滋病日採訪了一些同性患者,這裡從真實故事的角度給大家分享一下關於癌病患者的世界,讓我們多一份理解和愛護。
豆豆,男,28歲,平面設計,戀愛中
病齡:1年 傳播途徑:性傳播
我問他有沒有想過長久的未來,他說,「我沒有想那麼遠,關於這方面新葯的事一直在說,但我不想操心那麼多。現在對於我來說,就是按時吃藥,按時就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過自己想過的生活,至於10年後會怎麼樣,說不定有新葯,但是現在想是沒有意義的。」就像《達拉斯俱樂部》里牛仔一樣,活著就是緊緊攥住意志力的韁繩,制服一頭蹦躂的公牛,盡量不從牛背上顛下,能待多久,就待多久。
時髦的修身藍毛衣,內襯一件乾淨的白襯衫。手上一邊拿起手機,另外一邊手推了推臉上那副黑框眼鏡。這個男孩環顧四周,而此時,我的手機響了。我沒有接起,也沒有掛斷,推了西餐廳的門出去。手機的音樂聲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抬頭對我笑笑,沒說「你好」,而是說了句:「這個城市好久沒見過太陽」。
這就是豆豆,我們在見面的前三天在微信上約定了這個午餐時間」隨便聊聊」。我們坐在樓頂露台上,他卻只點了一杯熱的蜂蜜柚子茶,說他不吃,讓記者自己隨意。雙手抱著杯子的手上戴了一個手環,這個手環已經跟他相伴十個月,在一次HIV血液檢測的報告上看到陽性兩個字之後的兩個月,他給自己買下了這個時間提醒工具。
早晨9點半,晚上10點半,手環會準確響起兩次,這是豆豆的服藥時間,一次兩顆,一天兩次。他說」要把服藥時間精準地控制在20分鐘以內」。有時,哪怕是堵在上班的路上,車上沒水,他也會把葯拿起來干吞。對28歲的他來說,得了艾滋病,認真吃藥,成了生活里最重要的事。「藥效要在你體內有個穩定值,因為你身體要代謝的嘛,藥效被代謝走了就要及時補充進來跟病毒抗衡。」
豆豆看上去很年輕,甚至有些孩子氣,他從2007年開始做防艾的志願者,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一天自己竟也成為了患者。感染給他的,是他的前男友,「有一次,我們發生關係後,他的表情很奇怪,非常驚恐,說是套子破了。過了陣子,他就出國了。我在網上問他是不是有事瞞著我,他說沒事。」過了兩個星期,豆豆又問,才發現對方把自己微信刪掉了,整個人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豆豆心裡開始打鼓,懷疑,卻沒有做什麼,直到自己開始頻繁發燒,「白天大概38度,晚上就能到40度,我去醫院掛了水燒能退下來,沒幾天就又燒。我就突然想起來是不是可能是那個?就去測了。」
結果似乎確實在他預料,「當時的我很冷靜,冷靜到不可思議,我當時就聯想到了之前那件事,但作為我來講,已經發生了,即便去怪他,去找他,得了還是得了,沒有意義。」和他同一時間檢查出艾滋病陽性的一個男生當時就崩潰了,豆豆回憶他「一路走一路哭,說不知道該怎麼辦了」,而「我還能安慰他」,他用自己在做防艾志願者時知道的一切知識灌輸給身邊那個已經哭天搶地的男孩,「這個病相較於糖尿病會更好些,都是慢性病,糖尿病就有很多忌口,同樣都是要吃藥,我們不是更正常嗎?而且潛伏期大概是10年,定期檢測是必要的,這個檢測反正是免費的,就是定時吃藥很重要,其他也沒有影響啊。」10個月以來,這樣重複的安慰從一對一慢慢變成了一個40多人的微信群。大家互相支撐、鼓勵,有時老病患會給新病友幫一些忙,做一些指導。也會聊工作、生活、美食,有時也會有大尺度的玩笑,「有時候很沒節操的呀,就像你和你的朋友們建的群一樣,真的沒有差別。」
在他看來,焦慮、絕望,都是處於初期狀態,三個月過後,患者的生活基本就會和正常人一樣,「你就適應了,如果你想跟父母說的話,也可以說,但可能他們不知道比知道來得更好些。」當然,豆豆選擇了隱瞞父母。
知情人不多,讓他變得現實的是現實本身,他也因此重新定義著身邊的朋友,他在微信上跟一個自認為很好的朋友說了這件事,對方的回應出乎他的意料,」他說自己是恐艾的,對於恐艾的人,他覺得和你呼吸同一個空氣都是可怕的,之後我就把他的微信刪掉了。但還有一個本來覺得一般的朋友很照顧我,在我最開始住院的時候他有過來照顧我,晚上還睡在我的病床旁邊。甚至洗澡什麼都是他幫我的,還幫我買吃的。「
豆豆現在吃的葯叫「克力芝」,瓶子很大,藥片本身也很大,醫院會免費發放給每一個艾滋病患者,初期發葯都是一次一個月的量。帶起來很不方便,他就買了一個分量七天的小藥盒隨身攜帶,而大藥瓶他放在公司的抽屜里,上上鎖。對他來說,這樣比放在家裡安全得多。如果有人問起他在吃什麼葯,他便回答是一些維生素類的,「不是專業的看不出來,而且現在大家也都重視養生」。
如今,豆豆吃藥10個多月了,病毒載量已經小於等於20,他說,「算非常低了,檢測試劑已經查不出來了。」如果不是每天定時的兩次吃藥,他幾乎覺得自己已經和一年前一樣,並不是什麼艾滋病患者了。一個月前,他開始談了新的男朋友。「我們是通過軟體查找附近的人認識的,住的離他很近。」
然而他沒有告訴對方自己得病的事,一年多沒有戀愛,他對這一段十分珍惜。
「我們在一起一個月吧。人都是有慾望的嘛,沒有的話出家當和尚算了。」
「我對這個病很了解,只要做好防護就沒事。」
「我的現任不可能知道,如果他知道後不能接受,我也沒辦法。」
「套套破損的機率很小的,萬一又發生了,我一定會告訴他,並讓他吃阻斷葯。」
「像深吻之類並不會傳染,唾液要有一定的量,且病毒要有一定的量,還要雙方都要有潰瘍,傷口對著傷口持續一分鐘……不太會有這麼巧的事吧?!」
多年來,HIV新發感染病例中,男男性行為傳播所佔比例持續增加,這是世界各地普遍面臨的問題。在應對性途徑傳播HIV的問題上,政府和疾控部門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可以在政策、資源、技術、社會環境營造等方面積極支持社會組織發揮接觸人群、服務人群的優勢作用,這也是世界各地的普遍做法。
對於預防性途徑傳播HIV而言,無論群體個體,無論男女,單一的預防策略總是乏力的,有研究顯示安全套的有效率並非100%,那麼在應對性途徑傳播HIV的時候,應採用綜合策略,梳理了如下幾點供參考:
2. 性伴檢測:如果性伴的HIV感染狀況並不明確(口說無憑或是距離上次檢測間隔較長時間等),均應再次檢測。要知道所謂的「我和性伴都很專一」,能保證自己的性伴單一,但怎麼保證性伴的專一是個問題,性伴之間隱瞞自己的多性伴情況是常見的,因此與性伴進行伴侶檢測是較好的選擇。
3. 使用安全套:使用安全套預防HIV感染是普遍推廣的方法,對於減低感染風險有一定效果,但在實踐中,安全套使用率並不理想。目前市場上銷售很多種類的安全套,如不同顏色、不同香味、異形(浮點、螺紋等)、超薄、超彈等,使用安全套預防HIV感染的同時,還可以延長性愛時間、增加情趣、當然還有衛生,建議大家克服安全套使用的各種阻礙,多多使用安全套。
4. 拒絕娛樂性藥物:當前娛樂性藥物(也稱精神活性物質或者新型毒品)的使用日漸增多。大家對這些物質的危害認知缺失或不足,或者說是普遍的把這些物質當做助興劑使用,但需要知道的是,使用之後,對性行為、性活動均有較大影響,大大提高了感染HIV的風險。
5. HIV定期檢測:艾滋病病死率高是因為發現過晚延誤了治療。及時檢測,及早了解自己感染狀況;及時發現,採取措施減低疾病危害;及時治療,可以作為慢性病進行治療,並不影響生活、工作和預期壽命。隨著性伴的多元性變化,HIV感染狀況也是動態變化的,因此我們應該養成定期檢測的習慣。
6. 性接觸暴露阻斷:在與HIV感染者(抗病毒藥物治療後,病毒抑製成功者除外)或不明確感染狀況的性伴發生了有血液、精液或者其他生殖器官的體液交換後,感染HIV的風險大大提高,此時,需要通過風險評估,根據風險等級進行HIV感染藥物阻斷,一般服藥周期是28天,需要注意的是,服用阻斷藥物是要在一定時間內開始才有效的,依次為4、24、48、72小時內,越早則效果越好。
7. 預防性用藥(PrEP):性活躍者、多性伴者、性工作者、已知性伴感染HIV者,可以選擇預防性服藥,這也是世界衛生組織近年推動的預防策略之一。
同性婚姻合法化。將處於社會灰暗地帶的群體約束在法律的陽光下,,, 借鑒大禹治水,李冰父子的都江堰治水理念,疏水優於堵水。
主要是都不能結婚不穩定,各種約炮就不說了。加上不做好防護措施,一傳十...很多同妻孩子也無一倖免。還是讓他們穩定下來吧。根本原因解決不了沒用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最近報道的艾滋病相關新聞都抓住同性戀不放,甚至都歸罪於同性戀?
※男男網戀or異地是什麼樣的體驗?
※這種人該不該舉報他?
※gay你想對前任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