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裡要求穿校服,有什麼經濟學道理嗎?

校園裡要求穿校服的經濟學道理是什麼?


隨手搜了下,居然真的有文章研究學校服裝對學生影響的經濟學文章,發在12年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的一篇文章。。。不愧我經濟學帝國主義哈哈哈

鏈接如下:
Dressed for success? The effect of school uniforms on student achievement and behavior

大概就是用了下固定效應模型,控制了學校、學生個人和學校校長的固定效應,利用美國西南部urban school的數據做了幾個回歸。因為這個區域從92年開始允許學校要求穿校服,所以這十幾年陸陸續續有一部分學校開始要求學生穿校服。一段時間內,有採用的有沒採用的,有早些時候開始要求的有晚些時候開始的,這數據還真是挺適合計量的哈。

結論是穿校服對於提高高年級(6-12年級,即小學6年級到高三)出勤率的效果是很顯著的,分性別來看的話,女生更顯著一些(男性兩顆星,女性三顆星這種)。同時還有個頗有意思的結論:對小學而言,穿校服的政策可以使得小學教師的離職率明顯降低(隨手看了下別的文獻似乎說urban school都是些公立學校,教師質量和待遇都不好,學生也是以窮人、少數民族為主,所以離職率一直是個他們挺關心的話題。)。

就對出勤率的影響我覺得還是可以找到合理解釋的,要是一個學生穿著校服逃學,那麼受限制應該還是比較多的,而且,一旦在外面惹上什麼事情都會被找到學校問責,這樣一來對逃課率會產生一定的影響。而對於低年級學生而言,由於年歲偏小,就算不穿校服也會被認為是在上學的孩子,不像歲數大的可以冒充成年人,所以對低年級的影響不如高年級顯著。

離職率的影響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溜了一眼文章似乎也沒有提供一個很好的解釋,想到了再補充。

文章也並沒有隻探測這兩個變數所受到的影響,他們也嘗試了其他的學生成績、紀律表現等和穿校服的關係,都沒有發現可靠的顯著性影響。當然,出勤率肯定是會對成績有影響的,但文章在探測對成績的影響的時候應該是把出勤率放進回歸里去了,所以單獨看穿校服政策對成績並沒有明顯提高的效果,我覺得這種不顯著的結果也算是一個還可以的結論吧。


第一:我的回復基於我作為家長所經歷的事實陳述,我發表的圖片是我與班主任及家委會主任的對話。另外,我的手機有聊天記錄,家長們的發言,還有與校長的錄音。
第二:我並不譴責排斥孩子們統一著裝穿校服,客觀點說,我覺得孩子們穿校服很有必要。
第三:在醫患關係,師生關係,信任日漸降低的情況下,我無意煽動或挑撥父母們的情緒。經歷過的,自然懂得這種憤慨與無奈。也請大家不要過度解讀。謝謝。
對孩子的各科老師,我非常感謝非常認可。孩子的字從入學以來進步十分大。當然和每天辛勤練習的小盆友無法相提並論,但是做母親的,看自己的孩子自帶美顏效果。哈哈

第一次作為一個母親的來回復,內容我稍微修改了一下,另外我並沒有詳細看完所有人的評論。我說的內容是陳述客觀事實(當然,情緒激動時難免主觀些)。在校服這個事情上,校方領導和相關人員,是既得利益者。我孩子,冬季校服500元(準確說,是一套運動服,一套禮服500元),這是上上學期冬季。上學期么?一套禮服兩套運動服(短袖夏季)310,學校找的人報價480+。當時學校假模假樣的通知家委會,說是要公開競標(為了避嫌)。我作為家委會成員,智商感人的踴躍積極樂於奉獻,理所應當的推薦了一家,報價為230。同等質量。過程頗為曲折複雜,甚至讓一身正義的我發誓死磕。同時家委會有個主任,我也不知道誰同意這個同學媽媽作為主任代表我們廣大家長,連同校方主要領導一起在競標的過程,各種使手段,此時,他們競標價格為310,我方為230。同等質量!競標當天。這個主任拿出一份A4紙列印的文件,內容控訴我居心不良,不配合競標,質量不合格等牽強的理由。在競標現場,她宣讀完畢,並沒有給我時間提出質疑與解答。我也不可能在人數眾多的情況下,情緒激動的爭個你死我活。當天主任一方人數大概20位,我方3位。都是同學們的媽媽,敵眾我寡。都是家委會成員。當天競標不出所料,失敗。但是,我努力過,為廣大在校家長,把最初的480+降到280。但是除了我們班家長,沒人知道我在這個過程中,如何與主任和校長談判,如何說服自己面對學校這方凈土的淪陷。

孩子是我的鎧甲,也是我的軟肋。我的孩子還在這個學校就讀,這學期二年級。我努力還原當時的狀況。

這個學校我孩子進去是第一屆,今年將再招收252個一年級同學。秋季校服學校收取500元。這個價格是沒有招標沒有經過任何公示的價格。春夏校服是310三套。這個是經過我不懈努力降下來的價格。不知道有多少家長能理解我的心情。我們呵護的小花朵,從一年級開始,家長和孩子便被規則和綁架。我手機里有和校長的錄音。當時我想找電視台曝光,或者教育局舉報。可是,孩子是我的軟肋。班主任和其他媽媽也不得不勸我。孩子的班主任十分優秀,我不想因為這件事導致孩子的班級被區別對待。上學期考試,孩子班上平均分是98.6。我不是在意我自己的一點點利益,我是對大家的這種麻木失望透頂。自己的尊嚴不去維護,自己的利益不去爭取。當然,我不能要求人人都像我一樣嫉惡如仇,黑白分明,去做一個敢於犧牲的烈士。我深深對現在的教育體制和社會現象感到無力和失望。最後貼一張我的鎧甲和軟肋。

最後補充,我剛剛看了很多知友關於經濟方面的回答,還有攀比現象。都回答得不錯。也看到一個知友說,校服扯不上回扣。我有異議。請問,如果我不去競標,由最初的480-310=170×全校人數這學期是168+252的差價,這個錢是誰偷走了?其實差價遠遠不止這個數目呀?唯有經歷過,才知道他們有多醜惡!
最後貼一個我與班主任就此事件的最後一次談話。

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發出聲音是危險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覺無力發光的,那就蜷伏於牆角。但不要習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不要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諷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熱情的人們。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曼德拉


首先是老師們公認的回答:防止攀比。由於中國快速發展的經濟與日益壯大的中產階級,現在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趕時髦,Jordan bape等等,更不用提紀梵希之類的奢侈品
衣服成為了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羨慕愛面子的因素會促使學生開始攀比,很容易就傷害到了一些家庭經濟沒有那麼強的學生,甚至有人會打腫臉充胖子。所以校服的統一性就防止了攀比現象

當然,學校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學生的學習,對於愛美的學生來說,每天的化妝打扮也會耗費很大的心力,校服可以節約學生的精力,每天起床不用費心挑選,穿校服就方便得多了

鑒於中國的現狀,大多數學校仍是公立的較好較多,所以不難見到各種上級官員、教育部來校視察的情況,這樣學校在組織的時候,便顯得統一有秩序,體現學校的精神面貌,對學校來說校服百利而無一害。

從世界的角度來說,美國很少有必須穿校服的規定,因為美國是一個多種文化融合的大熔爐,彼此之間存在差異,所以他們更提倡自由平等的思想,穿著打扮屬於個人自由,可以張揚個性,學生也願意去打扮,一般初高中就開始化妝了,校服得不到家長、學生甚至老師的支持(老師也不需要去管這些)

亞洲地區,例如中日韓是非常講究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講究勤學苦讀,潛心治學。要求個人內在道德素質的培養,外表不過一具皮囊,文化上並不鼓勵過多的梳妝打扮,推薦樸素平實化。簡單樸實的校服正好符合這樣的文化背景。

另外日本還有一個非常文明的現象,一般在上學期間或者深夜,警察看到路上有穿著校服的學生會上前詢問,送回家中。校服可以讓他人分辨身份,保護還並不成熟的學生群體。


純手打,處女答,個人觀點,不喜勿噴,歡迎賜教。


穿校服的最大作用是消除差異性,統一的服裝會降低學生的攀比心理,保護部分貧弱同學的自尊心。同時,設計寬鬆的校服不會對同學的生長發育造成影響。最後一點,數量龐大,價格不菲的校服訂單,對校領導的私人經濟情況有所改善。


這個題我要答我要答!舉手舉手!

原理1:降低管理成本。
學校是一個高度紀律化的地方,對管理手段的要求也格外嚴格,但是管理越嚴格也意味著管理成本越高。在任何一個組織里,讓成員具備一些統一的行為和著裝標準,有利於形成統一的群體認同感,這不僅能夠讓成員更加願意遵從和維護組織的規則,同時也降低了違規處罰的成本。比如學校要求學生不能去遊戲廳,你不可能要求所有老師在業餘時間都去遊戲廳巡邏吧?那麼穿著校服去逛遊戲廳就必定會帶來很嚴重的心理壓力,也容易被其他成員識別甚至舉報。而在班級這樣一個全體都穿著校服的微型社群里,如果處罰某位學生不許參加集體活動(原答案寫的不許穿校服表述有誤,已改),這種群體壓力帶來的孤立感比實際的體罰更加讓學生懼怕。

原理2:維護競爭環境。
要求所有學生都穿校服當然也有營造公平競爭環境的考慮。學校當然是希望學生成績越高越好,但學生總能夠因其他方式贏取局部競爭成就,從而降低了學習帶來的成就感。比如攀比穿著、古怪著裝這些吸引眼球的舉動,都可能讓是非辨別能力還不是很好的學生走向錯誤的軍備競賽中。如果一個市場沒有這種規範,就很容易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那些用功的孩子可能會被差生集合起來孤立和鄙視,造成心理創傷。

原理3:降低維護成本。
拿破崙說:糟糕的營區衛生比傷亡更降低士氣。這對於學生也同樣適用,好的寢室環境可以保障學生的學習熱情。當然,學生的自理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如果校服都做成西裝,那不僅需要在寢室額外佔地方來設置衣櫃,清洗也是一個巨大的麻煩。校服就簡單了,丟進公用洗衣機攪一攪就好。而且寬大一點的校服也能夠滿足正在快速成長的學生好幾年使用。

至於那些說學校靠做校服來創收的答案,我只能說太片面了。對於很多重點學校來說,校服這點油水不僅薄,撈起來還很麻煩,一不小心就會搞成群體事件,那是要丟烏紗帽的。所以很多學校不僅不熱衷給學生做校服,還能省就省,最好3年一套,同時樣式也盡量不要更換,因為如果中途有學生校服損毀了,學校後勤部門還可以有足夠的備用校服供學生更換。


我們高中現在的校服。
除了你們說的那些防攀比的作用外,
又多了個功能
晚上回家防車撞。
還省錢,跳熒光舞的道具都省了。
亮瞎。
可惜我沒有這種校服。


校服方便省錢。
進大學第一年我發現我沒衣服穿了,回想以前這個時候我都是穿校服的,擋風抗臟,出去玩兒到哪兒休息往地上一鋪不心疼,好洗幹得快。裡面的衣服隨便穿,出門都不用考慮,太省時間,這樣就多了一些時間睡覺嘿嘿。
現在一想簡直是神器一般的存在。


本來看看學習一下也就算了,看人胡扯領導有回扣什麼,還有一群2b在下面贊的不亦樂乎,我只想說,腦子是個好東西,希望每人都有。
利益相關,沿海三、四線小城市的某高中總務處工作人員,負責過一段時間的校服征訂和日常補丁工作。
我們高中算一般高中,現在基本2000號人不到。每個人搞一進來頂夏秋冬校服各兩套,共六套,總價600多點,冬裝貴點,其他不到100塊一套。一共1200000的盤子,但是校服是三年一次的,所以每年算平均400000的交易額,但是有5-10%的捐贈任務,給學校里的困難生減免的。委託模式採用全市公開競標,標書都是公示在網上的,一視同仁的打分。今年我們的校服被褥生意被上面地市的企業奪走了,董事長是有名的慈善家,也沒有什麼領導來為當地的企業說項走後門。
一共400000的生意,6、7百號人的六套衣服,1成慈善,營業稅幾成我不確定,2成估計有吧,再除掉成本,你就說吧,覺得給多少我們校長合適,那點錢換成你是校長,你收么!
學校穿校服,一個是引導孩子價值觀的形成,不要去攀比物質,讓他們去攀比成績。二是塑造一個相對平等的環境,不會因為我今天一筆戳在人家幾萬的衣服上面,賠個傾家蕩產,結果窮人縮手縮腳,富人橫行無忌。三是培養學生的紀律意識,方便管理,教育,其實就是把人的動物性轉變成人性的過程,要做人,首先從守規矩開始。
至於說校服丑的,就值這麼多錢,你想多漂亮。有人冒出來說漂亮了可以多給錢,你爸媽有錢你當然不在乎,人沒錢的呢?我們國家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給教育的經費就這麼多,不能保證每個人都穿好,但是要努力保證每個人都有的穿。
最後,問這問題的肯定家境不錯,吃穿不愁,那些貧困生們,不信你可以問問,他們的生活就是穿了幾年的校服,食堂里那一口免費的湯。不統一校服,肯定有部分脆弱的不敢去上學。
手機打了好多,謹發表個人意見,如果有疏漏的地方,實屬正常,最後想了想,不匿了,反正調走了,也沒說人壞話。就醬紫。


想了想,我覺得應該是試圖創造出一個完全競爭市場吧。
學生作為商品,無差別存在在市場,進行競爭。消除差異化,為了讓大家都有種錯覺,這個市場是公平的,完全競爭的,營造比較好的環境。
但其實不可能,只能說近似營造出類完全競爭環境。因為首先,學生作為商品,肯定是有差異的,即使衣著外貌沒有,智商差異就能讓人感覺出來。而且,即便穿校服,經濟條件導致的優越性,也不是穿一樣的衣服可以解決的。
但相對而言,穿校服的方式還是對的。因為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削弱了學生在這方面的比較,包括髮型統一。所以,這個環境會相對良性,因為大家不會有上班那種強烈的不平等感。
智商超群的少數除外,大部分人都過著刷題的普通生活,公平競爭。互相之間,這種經濟差異也會縮小,所以可以去欣賞很多不同環境下出身的孩子身上的優點。
我是覺得,沒有比學校更接近於完全競爭的環境了。以後工作不可能,做任何事都不可能。眼界,智商,經濟這些東西帶來的價值會越來越明顯。但學校,由於無差別的外表,以及共同的目標,確實是有好處的。
而且,我覺得很多學校的校服也在一步一步變好看,所以,我覺得穿校服是對的。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差異性,營造一種完全競爭的環境。否則,一個穿著阿瑪尼,一個穿著100塊地攤貨,還是削弱這種環境。


校服可以消除差異性,從服裝上減輕直觀的貧富差距,增加學校學生的凝聚力,加強團結,這些其他的答主都說得很詳細,我也不做贅述了。然而國內校服強制購買導致背後灰色利益鏈的形成,也給不少條件差的家庭造成負擔。

日本眾所周知,是制服大國,學生是被強制要求著校服上學的,甚至有校風嚴謹的升學校要求平日也必須著校服外出。而且日本的校服價格不菲,以我以前帶過的日本高中生的學校,一所普通的都立高校,女生的夏冬兩季校服一套3萬8千多日元(稅前),摺合人民幣將近2500元,即使是日本,對於工薪家庭來說也是個不小的負擔。然而,他們學校是不強制你一定要在學校購買。也就是說,不管你是什麼渠道獲得的,只要你穿來就行,使得條件較差的家庭的子女只能穿自己的兄弟姐妹剩下來的校服。

這裡說個關係不大的多餘的話,以前讀大學做家教的一個學生。她的家庭條件不好,上面有一個姐姐,下面有一個妹妹。姐姐高中畢業就早早參加工作,而她就是穿她姐姐留下的校服。她父母說,三個女兒里就她最用功成績最好,所以無論如何也要讓她有充分的學習條件,所以寧可母親外出打零工也要給她掙上塾的學費。我教的是高中文科數學,她真的是有不懂的立馬就來問。雖然我當時也只是個大學生,不是職業教師,但是這樣好學的學生也是非常喜歡的。後來有一次她感冒沒來上課,我下課以後拿著講義給她送過去(地址是在教務那邊查的,當時日本教務還跟我說沒有必要),這個時候才意識到她家真是窮。後來我就給了她我的郵箱地址,告訴她如果有什麼不懂的直接發我手機郵箱,不用攢到上課了再來問(當然我這個行為是被塾裡面禁止的,如果有在日本的塾或者家教中介打工的千萬不要學我),而且不僅僅是數學,其他科目如果我有力所能及的也可以儘管問。最後,她考上了東京唯一的公立大學首都大學東京(首都大確實是東京唯一的公立大學,東大東藝東工業等名校是國立大學,區別在於公立是地方政府出資,國立是國家政府出資)。時至今日偶爾聯絡的時候她還是稱呼我為ショウ先生,當然我現在已經不是教員了。


校服那點利益是果不是因。決策人不會以這點利益為出發點,但經辦人可能會從中獲益。
搞清楚這之間的差別,再來談校服那點貓膩比較好。不排除有部分校長領導窮瘋了,但這終究是個別現象。
換個對象,相當高比例的職業都要統一著裝或對服裝提出要求。
只要有人群,管理學就是一大學問,上升一下就叫政治。有些人腦子裡最好裝點自由這類飄在天上的口號之外的東西。
學校管理學生,就是要遵守紀律,好好學習。統一著裝就是要你遵守紀律,並且避免分心於服飾打扮。避免攀比都是附帶的。那點利益就基本是扯淡了。


應該是防止攀比,你去看看初中生的鞋子就知道了,校服有要求,鞋子無要求,我初中的時候男生們就穿各種高級籃球鞋,真皮的什麼的,比來比去


初中的時候天天穿校服

現在高中沒校服了

結果是

我每天早上得早五分鐘起床思考穿什麼


道理我都懂,為神馬設計的那麼丑!

這樣不好嗎?(圖片侵刪)


有什麼經濟學原理?
有的是管理學。
標準化管理!便於洗腦!
抹平個體差異,
讓個體自己不知不覺地忘記了個體意識的發展,
產生主動服從的意識,
那就比較好灌輸統一的內容。
然後,出品統一的產品。

--------------------------

學校的統一服裝和醫生統一白大褂的概念是不同的。
有些職業需要保護其專業性,所以會統一一種類型的服裝。

全世界的醫生都穿白大褂。
但,不是所有的校服都是運動裝!

--------------------------

有人說校服可以削減歧視。
呵呵。
歧視是多維的,本質上是多種價值觀之間的衝突。
而,學校根本就不願意去幫學生梳理多種價值觀。
只灌輸一種人生模式。
導致,很多學生實際上很脆弱。
一旦,不理想,就無所適從。


學校給我們發情侶裝,所以我們。。。。咳咳,切入正題。
小生斗膽補充有關校服的體外話,統一的校服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學生的差異,這一點大家都提到了,但大家有沒有發現幼兒園的校服(算是校服吧),會比初中高中的校服貴,而且現在很多的小學的校服價格也蹭蹭地往上漲。比如我姐的那個小屁孩的小學夏季校服,三套就要1200,而我自己高中夏季校服四套300,心塞。雖說那小屁孩的校服有點英倫紳士的味道,但我大天朝風格的白T恤怎麼比不上了。但是細細一想為什麼我們的校服一直是這種男女胖瘦通用的?個人認為我們的校服一直遺留著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的印記,所以長久以來一直都是經濟適用型校服,而今時代變化經濟發展,校服也悄然變化。日後,款式可能變多,衣服更加合身(小弟體型高高瘦瘦,我的高中校服能容得下兩個我,就像道袍一樣。每次颳風,都能聽到衣服飄動的聲音,就像國旗迎風飄揚,倒真的有乘虛吁風,羽化登仙的感覺。。。。心塞)


減少攀比的成本。
畢竟,這是我和高富帥白富美穿過的同一個牌子的衣服。
也是我和女神穿過的唯一一件情侶裝了。


防止攀比的想法只是大家的一廂情願。
事實上攀比是無處不在的。
男生比球鞋,比單車。
女生比文具,比零食。
我們學校連校外社會實踐都要求學生穿校服,
但到了冬天,冬季校服頂不住,學生們會在校服外面再套羽絨背心。
一開始學校沒說什麼,但不久班主任們就發現羽絨背心被學生穿出了各種花樣,漸漸有了攀比的苗頭。
但班主任能說什麼呢?我們只能建議他們穿到裡面。
更何況,預防攀比並不能解釋為何校服做的如此難看劣質。

至於說校領導們能吃回扣的也是想多了。
校服這生意和食堂一樣,誰能做都是由市教育局指定好的,通常就一兩家。他們彼此間早已分好蛋糕了。

穿校服就是一個誰都不知道緣由的傳統。
大家都知道校服丑,質量差,也都知道穿不穿和人品、成績什麼的無關,可幾十年來所有學校都要求穿,所以還是穿著吧。
為什麼要穿?沒有猴知道。


穿校服我不知道,規定跑早操的經濟學原理很直白,因為食堂的包子賣不完了哈哈。


從這簡短的幾行字中我們不難看出這樣的結論-這不就是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嗎?

第一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領導對於下級問題的無視,用牽強的方式轉移話題。在正常溝通中,這樣規避別人問題的行為會顯得缺失禮貌,但是,又因為張主任所處的位置賦予她這樣的權利,領導的權威由此體現出來,我作為學生自然也無可厚非。可是,老師和學生之間難道真的只是上下級的關係嗎?所謂「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老師的角色不僅是要傳授知識,他們在幫助塑造學生積極向上的價值觀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未來的人生路上有很多是課本里學不到的,為人師表理應做到言傳身教,在自己的品行中表現出美德從而潛移默化的影響大家,把大家引入正道。可是,這樣命令式的口吻自然會讓我們學生感到不舒服,這樣的態度,下級自然不願迎合,最後很容易導致雙方都不獲利的情況。其實仔細想想生活中,一個語氣和辭彙的轉換能帶來不少便捷。大家想一下自己做優步的經歷,司機師傅與各位以互相平和的語氣溝通,問題自然迎刃而解。況且,在壓力這麼大的環境下,咄咄逼人的口吻並不能幫助減壓,就算你佔了風頭,難道你就真的開心了嗎?暫時的剋制有時能帶來更長久的快樂。再退一步說,難道這樣的言談舉止就是所謂的中國 「優秀班主任」?

暫不說學校潛在的暗箱操作,就客觀分析一下幾位家委會成員替所有學生選擇校服這件事。首先我不得不承認,站在家長的出發點上,這種做法無非是為了能讓學生更好的把心思花在學習上。為子女選一件漂亮的校服,讓他們也可以開心的過冬。可是,父母真的徵求過子女的意見嗎?學校真的徵求過學生的意見嗎?父母平均年齡和子女平均年齡相差25-30歲,在這些年中,父母經歷了從中山裝到西裝的變革,對於衣服的了解自然比子女要多,在他們眼中,他們認為自己為子女挑的衣服是永恆的時尚。問題就在於他們忽略了現在是21世紀,隨著時尚品牌隨處可見,子女們的眼光自然也在上升,繼而家長和子女們出現了審美上的代溝。我現在就站在家長的出發點來講,為子女選衣服無非也是為瞭然他們少花心思攀比,多花心子學習。然而衣服作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學校對於衣服審美上和質量上的隨意態度是讓大家不爽的一大理由,那如果學生們整天穿著讓他們不開心的校服,他們還真的能做到不分心嗎?可是那也不能大家愛穿什麼穿什麼來學校,這時我們完全可以遵循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讓學生自己選擇校服,投票表決。以少數家長代替所有學生選擇校服好比讓現在我們學生去給父母選車。每個人都有每個人不同的考慮,但是不論如何,大家可以互相溝通。然而學校家委會選擇直接略過這一環節升華成為寡頭政治,這直接而為他們的滅亡奠定了基礎。口說無憑,初中歷史書上的春秋貴族的落幕,漢魏皇權的衰微不都是再好不過的例子嗎?

最後也就是關於學校亂收費的問題。學校明知我們最後一個學期還要強制性的讓我們買冬天校服,以我們班主任的話來說,我們是很喜歡浪費的一群人,難道這樣的做法不是浪費資源嗎?校方也很清楚的知道我們有規定也不會穿。在知情的情況下,浪費國家資源,這樣難道性質還不惡劣嗎?這樣唯利是圖的心態即使是對於不了解的朋友來說是再清楚不過了。為人師表,不以教書育人為重,反而以學校金錢利益為重,人民教師思想的腐敗可見一斑。然而學生於家長是這樣思想的最大受害人。為了子女出國留學,父母不知花了多少精力,然而作為校方老師不僅不知體諒,反而沉溺於玩味這些事情,對每個個體來說都很不公平。

最後,簡單收尾一下。在成長的路上,越來越可以體會到世界不是平的,教書的老師們也不是聖賢,大家也食人間煙火,用平靜的心態面對和處理這些事情在引導正確的人生觀至關重要。書一路讀上來,老師過節收禮,校方大口吃回扣也是見的太多了,心裡哪怕再怎麼不是滋味兒,也不能在這個節點上停留太久,何必為不值得的人和事糾結呢?

有些觀點不完善,歡迎補充
最後建議校領導常穿這件衣服,彰顯性格。


推薦閱讀:

為什麼近二十年來工業產品的價格上漲了很多倍,而主要農產品的價格卻只上漲了不到一倍?
如果說本科學習數學物理日後學習金融有好處,那麼本科學習金融的對於日後的學習的優勢在哪裡呢?
無常數項的線性多元回歸模型和有常數項的線性多元回歸模型有何區別?
經濟金融學科如何訓練自己挖掘有意義的論文選題的能力?

TAG:經濟學 | 校園 | 校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