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傳播途徑都一樣,為什麼沒把乙肝歸為性病?
12-16
剛剛參加工作,但這個問題已經困擾我很多年了(其實也就是從大學開始)
你會提出這個問題很好,再次說明了讀書看文獻時一定要注意中外差異。
在國外(準確地講是發達國家),母嬰傳播導致的乙肝病例早就不是主流(出處:The Changing Epidemiology of Hepatitis B in the United States),相反,通過性接觸傳播才是主要的傳播模式,所以,國外把乙肝劃入性傳播疾病是對的。
在國內,主要的乙肝病例是母嬰傳播的,劃入性病就非常不合適。(出處:統編傳染病學教科書第八版)
順便引申一下,由於感染模式的不同,中外的乙肝患者的自然史也很不同:在發達國家,由於大部分患者是成人期感染,慢性化率很低,大部分都能自發清除病毒。
在我國,由於大部分患者是嬰兒期(甚至胎兒期)感染,慢性化率很高,經常看到各種人間悲劇。
個人其實不太認同書上面所說的,更願意相信陰謀論。中國這麼高的乙肝患病率,都是那幾個傳播途徑獲得的?母嬰、輸血、老村醫的公用注射器、吸毒?除去第一條,有那麼多人輸血、吸毒?公用注射器即使是一個重要途徑,那這年頭一次性耗材推廣這麼多年,患病率咋還這麼高?母嬰,尤其是疫苗接種推廣以來,我們村大量的單個乙肝發病的青年是咋來的?父母正常。這幾個途徑解釋不了這麼高的流行率。國家把乙肝排除在性病之外我覺得更多出於社會影響考慮,怕引起社會歧視。想想一個人得了梅毒被周圍鄰里的眼神,突然一個國家出現上億的性病患者,真的不影響嗎?
推薦閱讀:
※應該如何評價最近前沿生物出品的長效艾滋二線藥物艾博衛泰通過三期臨床實驗?
※如何看待大二女生戀愛半年染梅毒?
※尖銳濕疣和假性尖銳濕疣怎麼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