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優秀的不使用正反打拍攝對話的電影段落?
或者有哪些電影全片不使用正反打進行拍攝?這種方式究竟是好還是不好?
大師侯麥,所有的電影都是人物在不停的「嘮叨說話」,但是他的片子自始至終,沒有一個正反打組合。
維斯康締,經歷義大利電影不同時代的大師,始終信守著最傳統的歐洲電影表現手法,靠全景場面調度和人物的全場運動來創造氛圍。
一鏡到底的影片,希區柯克的《奪魂索》,還有《鳥人》,不過兩部都是偽一鏡到底。真一鏡到底就是《俄羅斯方舟》了。
阿方索卡隆《人類之子》的經典長鏡頭,《第十放映室》分析過。
姜文的《讓子彈飛》里的「鴻門宴」。
侯孝賢《悲情城市》,全片在醫院的幾段都是鏡頭固定的遠景拍對話。
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冷靜的把鏡頭放在一邊拍對話。
還有伍迪艾倫,大衛芬奇,科恩兄弟,王家衛,《鳥人》導演岡薩雷斯都經常用非正反打拍攝對話。沒有專門找過鏡頭,望補充。
分析一下非正反打的運用。
正反打是電影對話的標準拍法,最不容易犯錯,所以最常採用。以上提到的經典非正反打對話,一是導演有很好的導演功底和藝術才華,能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拍出不落俗套的效果。正反打的對話容易拍攝,容易理解,非正反打的拍攝就看導演意圖了,比如《公民凱恩》里,凱恩和妻子吃飯的鏡頭,兩人開始面對面吃飯對話的時候桌子小,距離近,表現了兩人新婚後的親密關係,後來隨著時間推移兩人距離擴大,對話逐漸冷淡,表現兩人的關係逐漸疏遠。非正反打就表現出了這種關係。
所以用非正反打對話是高技術活兒,用好了就是經典,看起來也很爽,比枯燥無味的正反打不知好到哪裡去了。
以下出自時光網《正反打,連續拍攝及延伸
思考》
我可能得解釋一下為什麼我會這麼注意「正反打」組合,貌似這就是一種拍攝對話的方式而已,能有什麼大不了的?我原先也這麼想,但是每當我看到一個充斥著正反打組合的片子的時候,就會發現不單單是這幾個鏡頭,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這個片子本身必然洋溢者一種絮絮叨叨讓人糟心的氣質。我意識到這個手段它其實不只是手段這麼簡單,它實際上改變了一個場景,一場對話,兩個人物之間的表演,甚至是一個電影的重心。
最簡單的,在沒有「正反打」的年代,電影是個組合拳,30、40年代的好萊塢是個充分展現電影獨特氣質的年代,場景,氣氛,明星融入一爐,綜合體現和調動整體才是目標。而當你盯住一個正反打組合鏡頭看的時候,你得到了什麼?你看到的其實是兩張演員的大照片在張嘴說話,你很難看到場景(百分之九十的正反打鏡頭是短景深),看不到人物的動作,看不到說話的兩個人之間的關係。時不時插進來的那個小全景其實更多的是為了剪輯方便,把兩個分別拍攝但在對話內容上相關的鏡頭無法銜接的地方抹平。而最重要的是,在這樣一個組合下,你唯一關注的就是他們在說什麼,對了,正反打的秘密就在這兒,它是一個最簡便的,最偷懶的,最不需要花力氣就能把影像作品的故事交代清楚的手段,它是百分之百圍繞著文學敘事展開的一種視覺手段。現在明白為什麼這麼多的電視劇,包括美劇在內,從頭到尾都是正反打了吧,因為他們要講一個在規定時間內很可能講不完講不清楚的故事。 為了快速讓觀眾明白,他們只能這樣拍。
「正反打」得以流行的根本原因並不是它優秀它有充分的表現力,而是因為它省事兒方便,更是因為使用它的人根本不在乎電影本身的特性和優勢,他們不尊重和懶的發掘電影自身的優勢特點,他們要表達的是自我的獨立於電影手段之外的文本觀念。電影還是不是電影,他們並不在乎。
但其實,所有的正反打鏡頭要表現的內容,即便是在低成本的情況下,只要動腦子,也是完全可以用其他方法替代的。
正反打組合割裂的也是一個場景本身的連續性,一切本可以是連續流淌的東西,在鏡頭為了敘事而無謂的頻繁切換之間斷裂成碎塊,在這個過程里,甚至演員的表演本身也被打斷了。為什麼在正反打開始頻繁使用後,經典好萊塢時代行雲流水般的場面調度和視覺風格一去不復返,這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討論】
張小北 (不想當導演的編劇不是好影評人!)
我的個人觀點,對正反打技巧的取捨,實際上體現了導演的空間感。但凡頻繁使用正反打技巧來表現對話的影片,導演要麼是不懂得電影空間感的營造,要麼是真的不在乎。
我特別同意你的一個觀點,「一個電影正反打組合太多了以後,必然是一部在視覺節奏上極其無聊無趣的片子。」我經常在學生作業里看到大量的正反打鏡頭,這就是導演對敘事節奏和空間感的把握上出現問題了。
正反打鏡頭的格式,基本就是兩人在對話,鏡頭切來切去,最大的變化無非就是景別。對於國產電影來說,依靠對話推進情節和展示人物,肯定是最省事的辦法。而最省事的辦法,往往也是最省錢的辦法。所以,低成本電影就偏好這種技巧——國產電視劇連正反打都會覺得太貴,它們往往用移動長鏡頭來表現對話,這樣更便宜
這完全是個區間的問題嘛。三鏡頭法(正反打)其實是格里菲斯發明的,是由於當時打背景光的打燈噪音太大,打了燈就沒法受音了,所以只能放棄背景的布光,用拍攝對話的兩個人來作為整個段落的內容,但是呆板得拍兩個人觀眾很快就看膩了啊,於是格里菲斯想出了一個辦法,用雙人鏡頭,單人鏡頭,和過肩鏡頭三種互相切,來做一做變化,讓觀眾不會膩,後來發現這玩意兒很實用啊,所以好萊塢就用到了現在。但是現在的三鏡頭法還加入了很多別的花樣,鏡頭運動也更豐富了,不再是定機位。比如諾蘭大神的《黑暗騎士》里這一段
這一段就算比較高階的三鏡頭法了
跟越軸一樣,三鏡頭法也算是好萊塢的陳規舊矩了,沒必要去遵守
最後:只要不是好萊塢電影,以及刻意模仿好萊塢的電影(比如中國那一大堆),其餘的電影基本都不存在三鏡頭法的。
例子嘛,我想想
《阿飛正傳》里阿飛約完妹子,妹子洗漱完要走,這段對話從始至終是一鏡到底,而且是全部對著阿飛的。劇情中阿飛頭都懶得抬一下去看妹子,所以整個鏡頭也非常精準得定在一個位置,觀眾聽到妹子說話,看電影多的觀眾本能得覺得該切臉了,可是不,就是不切。妹子轉頭看了,還不切?妹子說了好幾次『我回去了啊』阿飛也完全不搭理,鏡頭也完全不切,最後得妹子自己跑過來問。就這麼一個鏡頭就營造出了『喵星人跟鏟屎官』的即視感,這是靠把握觀眾心裡預期才能做出來的,杜可風就是杜可風啊我當然不清楚
不過Wes Anderson的電影里
會出現鏡頭180度搖動表現兩人對話
當時覺得太神奇了
還有姜文的
《讓子彈飛》在碉堡哪吃飯的場景
雖然仍舊有場景切換
一鏡到底的影片
比如《俄羅斯方舟》
《鳥人》
也不會使用正反打
我自己認為,有熟悉穩妥的方式來表現的對話
無所謂用什麼方法來
正反打只是不會出錯
應該是不錯,但讓人提不起興趣吧
香港70年代電影里有一些應用變焦的手法
不太記得片名了
before sunrise的三部曲其中一部分對話
落水狗裡面開頭幾人圍在飯桌的對話,誰說話反而使用誰的背面
彗星來的那一夜
開頭和結尾的電話對話 回味無窮
推薦閱讀:
※觀眾為何討厭劇中的小惡人,卻不討厭大惡人?
※看完《驢得水》有什麼感受?
※明星真的不知道自己演的是爛片嗎?
※電影《墊底辣妹》中出現了哪些文具和書籍?
※王家衛是欠很多張嘉佳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