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範圍比較著名的關於「一個人去尋找什麼東西,最後收穫了真理或者真知,或者認識到自我」的小說或者故事?

想找相關的母題故事


村上春樹很多本都是關於找尋 雖然承載著找尋意義的東西最後消亡了 但主角都找回了自我 包括《1973年的彈子球》《尋羊冒險記》《舞舞舞》《國境以南太陽以西》《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奇鳥行狀錄》以上作品分別是尋找彈子球機,一隻特別的羊,前女友,青梅竹馬,一個怪地方的出口,妻子

17世紀英國傳教士的宗教著作《天路歷程》講述一個人尋求精神的拯救和美德的洗禮

雷蒙德錢德勒的偵探小說 出於良心不劇透 但是很精彩

三島由紀夫《金閣寺》殘障的主人公尋找金閣寺真正的意義 尋找極致的美

詹姆斯?喬伊斯《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主人公尋找自己的藝術

赫爾曼?梅爾維爾《莫比?迪克》船長尋找巨鯨復仇

羅伯特?斯蒂文森《金銀島》一伙人到傳說之島尋找寶藏

辛克萊?劉易斯《巴比特》紐約生意人尋找逃出資本主義社會價值觀的出路

弗吉尼亞?伍爾夫《到燈塔去》尋找燈塔的真正意義


上面提到的:
毛姆《刀鋒》
黑塞《悉達多》
柯艾略《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補充幾個比較微妙的(微妙的意思就是並不準確)
《弗蘭肯斯坦》
《一個自行發完病毒的病例》
《苦妓回憶錄》


俄狄浦斯王


我想換個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樓主說的這個母題,文學作品太多的,包括文字、影視、甚至遊戲腳本。

為什麼古往今來那麼多人寫這個母題?因為這本是人類集體潛意識中的一個母題——「英雄之旅」。

一個叫約瑟夫·坎貝爾的神話學家將這個母題總結為「英雄之旅」,並且寫了一本書專門解析這個母題,這本書名叫《千面英雄》。千面英雄的意思就是,千人一面的英雄,所有的英雄看似不同其實咋都一個樣。

坎貝爾在大量東西方童話、神話和宗教故事中,發現了一個驚人的規律——全世界的神話講的都是一個類似的故事。

就是樓主說的這個故事:

一個人本來過得平凡而平靜,然後他為了去尋找什麼東西,路上經歷了磨難,遇到過誘惑,也遇到了導師和朋友,最後收穫了某些東西,並把它帶回家鄉。

「英雄之旅」的故事就寫在我們的集體潛意識中,是一種通過遺傳而傳遞下來的先天設定。這種集體潛意識,通過神話、夢、創造,不斷地浮現,為了解釋我們生而為人的意義和終極答案。每個人人生的細節固然有所差異,但是人生旅程的本質卻是相同的。

這個故事模型有多普遍?

我們用這個故事框架去套一套世界各地的神話傳說和文學作品:

《西遊記》《伊利亞特》《獅子王》《阿拉丁》《黑客帝國》《指環王》《牧羊少年的奇幻旅程》《星球大戰》《阿凡達》《星際穿越》無不如此。

尤其是美國的編劇們機(ji)智(zei)的乾脆用「英雄之旅」的套路來指導劇本創作。

1985年前後,迪斯尼公司的沃格勒推出了一本七頁的小冊子叫《「千面英雄」使用指南》。到1992年,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完善而成書的《作者的歷程》出版。後來編劇領域的經典書《救貓咪》等也都是用的同一個框架。

2008年,美國電影學會公布了美國電影史百部經典電影。竟然其中95%的影片中包含了「英雄之旅」的故事模型。

《星球大戰》的創作受約瑟夫·坎貝爾的影響啟發極大。盧卡斯將坎貝爾視為精神導師,並稱其為自己的「猶他大師」。
盧卡斯還說過,「《星球大戰》就是基於坎貝爾的理念創作的現代神話。」


我所知道並推薦的一些文學作品

保羅·柯艾略

《牧羊少年的奇幻旅程》堪稱此類故事裡典型中的典型,標準中的標準。但是柯艾略的英雄之旅故事絕不僅這一部。

比如《波多貝羅女巫》中為尋找親生母親之旅。

《少女布萊達靈修之旅》為了尋找soul mate 而踏上靈修之路。

《魔鬼與普里姆小姐》普里姆本來生活平靜,但是受到」魔鬼「的財富誘惑,開始了驚心動魄的七天的故事。


村上春樹:

其他答案中也多次有人提到村上春樹。

我覺得村上作品中」英雄之旅「最明顯的是《海邊的卡夫卡》,卡夫卡出走、經歷一系列故事,尤其是象徵意義上和回歸母親身邊,得到母親的力量和祝福,在故事的結尾要返回現實生活、父親的所在地。


為什麼說是換個角度?因為了解了英雄之旅的模型後,你會發現,符合這個母題的文學作品遍地都是。


參考資料:

千面英雄 (豆瓣)

心探索

_英雄的歷程_好萊塢主流故事模型分析


最切題的就是《刀鋒》和《悉達多》了吧。

補充《浮士德》(這麼典型的《浮士德》怎麼能沒有人提呢..)和《魔山》。


ZT:武漢某幸福中產家庭里一個狗,的波瀾壯闊大計...


《暗店街》,莫里亞諾的都偏這個風格。
帕慕克的《新人生》和《純真博物館》,應該完全符合題主的需要。但純真博物館更有追憶的成分。
村上春樹的《1Q84》是幾個人的追求,應該也符合這個母題。
托馬斯 曼的《魔山》是一種主人公不自覺的對人生教益的追求(也不知怎麼表述,主題比較複雜),而《浮士德博士》則是主人公自發地追求藝術(或者說人生的真諦)。《死於威尼斯》是對美的追求。
很多答案提到的喬伊斯的《青年藝術家的畫像》,對藝術的追求,但實際上偏蛻變一點。
魯爾福的《佩德羅 巴拉莫》,比較紛亂和傳奇的後現代小說,講作者尋找父親的故事。
受到魯爾福巨大影響的馬爾克斯有不少作品都滿足題主的要求。我讀過的最典型的是《霍亂時期的愛情》。是對愛情最淳樸的追求,愛是主人公(們)畢生追求的人生意義。
威廉福克納的《熊》,收錄於《去吧,摩西》,是主人公的蛻變,也是主人公對人生意義的追求。熊的意象主人公追逐了很久。主題比較複雜,不敢亂講。
品欽的《拍賣第四十九批》,說實話自己沒怎麼看懂,也是比較複雜的小說。主人公在追逐郵票背後的奇怪組織,別的內容記不清了。。。。。。
卡爾維諾的《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感覺上也符合這個主題,是一本奇妙的實驗小說。
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生命之輕》,一種被動地對生命意義的追求。主人公是有追求的想法的,但相對被動一些。
菲茲傑拉德的《了不起的蓋茨比》,算是追求的幻滅吧。
同樣的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也是對美的追求的幻滅,兩者在內涵上差別巨大。還有《罪與罰》,算是主人公對人生意義的追求吧,在追求途中走了不少彎路。
莫泊桑的《漂亮朋友》,也不算什麼最後找到了人生真諦,就是一直追求權錢名性。諷刺小說。
暫時就知道這些了,答案含個人見解。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


《蘇菲的世界》


《青鳥》


月亮與六便士,主人公的追尋其實是在尋找他自己。


毛姆《刀鋒》
黑塞《德米安》《悉達多》


古巴比倫神話中,吉爾伽美什復活恩啟都的故事。


很多動畫片難道不都是這樣的嘛?
《海底總動員》:父親找兒子,最終收穫了育兒真知;
《功夫熊貓》:尋找武功秘籍,最終發現其實秘籍就是認識自我;
《飛屋環遊記》:尋找傳說中的天堂瀑布,最終走出陰影;
《怪物史萊克》:尋找美麗公主,最終認識並接受自我;
《蘭戈》:尋找「西部之靈」,最終認識自我;
其實好萊塢動畫片的共同母題就是Gnothi seauton,即「認識自我」。
就好像《超凡蜘蛛俠》最後老師所說:I had a professor once who liked to tell his students that there were only 10 different plots in all of fiction. Well, I"m here to tell you he was wrong. There is only one: "Who am I?"


浮士德。


看到樓上《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我就腦補


黑塞《悉達多》
雪漠《無死的金剛心》


特來推薦小學語文書後介紹的一本———————


《根鳥》曹文軒!!!!!!

百度百科:
本書收錄了作者的兩部作品《根鳥》和《埋在雪下的小屋》。《根鳥》講述的是一個叫根鳥的少年的成長史,也是每個少年的心靈史;是講給每個少年人聽的成長故事,也是唱給每個少年人聽的成長心曲;對於成年人來說,則是一部悠遠而精彩的心靈童話。這是一部具有濃厚浪漫色彩的小說,讓人在夢幻中遊走,在真實中體驗人性。《根鳥》這本書曾獲第六屆宋慶齡兒童文學獎一等獎:)

先別忙著去查,看一看目錄也很美呢:
第一章 菊坡
第二章 青塔
第三章 鬼谷
第四章 米溪
第五章 鶯店

如果您問十年前的我,「什麼是「幻滅」?」
我不會說《紅樓夢》,也不會說《了不起的蓋茲比》。

可那時候第一次看完這本書真是不懂,結局又是偏偏那樣不符合孩子的觀念。
現在知道了,有的書,翻到最後一頁不叫看完,要等數個年頭後才算的。

作品片段
根鳥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這隻鷹了:它像清寒的春風中的最後一團晶瑩的雪。
正當他就要扣動扳機時,那隻鷹忽然如幽靈一般又出現了,並且如一塊銀色的鐵皮一般,從空中直削下來。
父親的歌聲,在他的心野上像秋天的涼風一樣飄動著。
這是一個身材瘦長的女孩,瘦弱得像一棵剛在依然清冷的春風裡栽下去的柳樹,柔韌,但似乎弱不禁風。
笑聲像忽然被利刃猛切了一下,立即停止了。
渴望見到人的心情,就像一隻飛行了數天而饑渴難熬的野鴿子渴望見到清水一般。
月亮飄起來了,像一枚銀色的、圓圓的風箏。
那文字彷彿是蛇在流沙上滑行,扭曲的,卻在微微的恐怖中流露出一種優美。
那溫暖的燈光像引誘飛蛾一樣引誘著根鳥。
那兩個窗口就彷彿是峽谷中一個怪物的一對沒有合上的眼睛。
就在他處於迷迷糊糊的狀態時,他聽見了山頭上有馬的嘶鳴聲。這嘶鳴聲如同一支銀箭在夜空下穿行。
霧像水一樣慢慢地退去,於是,根鳥像一塊沉沒的石頭漸漸露了出來。
根鳥被吊在陽光里的樹下。因為雙手反剪,從遠處看,就像一隻黑色的飛鳥。
葉下掛滿了果子,那果子比盤中的果子還要鮮艷十倍,彷彿淋著一滴滴的鮮血。
此刻,時間在根鳥的感覺里是有聲音的,像馬蹄聲,像流水聲,像風來時蘆葦的折斷聲……
他很瘦,但顯得極為結實,敞開的胸脯是黑紅色的,像發亮的苦楝樹的樹榦,能敲出金屬的聲響。
他猶豫了一下,向女孩伸過手去,女孩兒也將手伸過來。可是就在兩隻手剛剛一接觸時,就彷彿兩片碰在一起的落葉忽遇一陣風吹而又被分開了。
路穿過一片樹林時,月亮已經高懸在頭頂了,林子里到處傾瀉這乳汁一般的光華。
她朝根鳥凄然一笑。那笑是在嘴的四周漾開的:彷彿平靜的水面,被投進去一粒小小的石子,水波便一下子如花一般悄然開放了。
一顆顆腦袋,都汗淋淋的,像雨地里的南瓜。

去閱讀這本書前

請您留個吶!~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Story of O


推薦閱讀:

一直很喜歡林語堂《京華煙雲》里的姚木蘭,覺得她很美,很有人格魅力,可以詳細剖析一下她的性格嗎?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與賈平凹的《秦腔》,哪個更真實?
《紅樓夢》中有哪些耐人尋味的脂批?
如何評價傑克·凱魯亞克以及他的幾本代表作?

TAG:小說 | 文學 | 文學評論 | 文學鑒賞 | 比較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