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魔鬼細節反映出你是 PM 或者 UX 新手?


」我覺得用戶。。。「常掛嘴邊
」他們都這麼做「
「這個東西不錯,馬上加進來」(一般為領導說的)


新手:
「我覺得 xxx 」。
「有用戶想要 xxx ,我們給他們做一個,可以放在這裡」。
「我們的目標用戶是這樣的:xxx 」
。。。

老手:
「競品 xxx 是這麼乾的,因為 xxx ,我們和他相同的前後文 xxx ,不同的 xxx 。所以我們應該 xxx 」。
「憑什麼用戶要用你的這個功能?而不是競品 xxx 的?」
「 xxx 或 yyy 其實都是成立的,可以分割出一些用戶做 AB Test 」。
「 xxx 是有用的,但是我們只能做到 xx 分。如果我們引入 xxx ,讓他們干可以做的更好」
「 xxx 是有用的,但是如果我們放棄,可以把 xxx 做的更好,後者才是更核心的競爭力」
「咱們拿 xxx 給一個 90 後看看反映?」
「 某個項目中這麼干曾經有 xx% 的活躍提升,但是後來因為影響到了 xxx ,總的看還是得不償失。」
「轉化率在這裡下降了 x% ,和競品 xxx 比較(別問數據我是怎麼搞來的)我們做的不夠好,我分析問題出在 A,B,C。所以我們應該 xxx 」
「 A 功能對活躍的拉升可以期待。但是我們在 xxx 上面還可以改把流程改的更簡潔。 xxx 上面登陸的步驟可以去掉,從 xxx 拿 token 。 xxx 上面可以隱藏和淡化更多信息。 xxx 對情感關注的還不夠, xxx 做可以增加一些趣味。」
。。。

神手:
「你用什麼本能來驅動用戶? xxx 或 xxx ?」
「xxx 用起來讓你覺得愉快嗎?」
「xxx 讓你興奮嗎?」
「xxx 的視覺會降低你產品的格調。 xxx 頁面看起來沒有愛。」
「xxx 沒什麼用,但是還是保留吧,因為有不錯的幽默感。」
「你能用一句話解釋這個功能和他的好處嗎?小白用戶聽得懂嗎?」
「這麼干能傳達你產品的哲學嗎?」
「xxx 是個好點子,但是會不會破壞整個產品的一致性?」
「你和你的團隊相信這個嗎?是你們團隊的氣質嗎?不誠實的產品能做好並打開市場嗎?」
。。。

天神:
「別那麼拿手機」
- Jobs iPhone4 的天線設計。

「我不覺得難看」
- Ive iOS7 視覺設計。


這些年來對新手的一些觀察

大多數細節屬於在mentor調教後可以改正

======================

「界面驅動」

1 忽略業務流程、目標用戶、需求核心,不梳理流程圖,直接上手就畫原型,一言不合就改原型,改到天荒地老過不了

2 畫原型過程中,浪費時間去死摳精確地cosplay交互效果、摳原型到像素級

3 交付物里只管界面,完全不考慮後台、資料庫方面是否支持

4 沒思路了就無腦照抄,照抄又只能抄到界面,整體依然是抄不明白、解釋不了

5 過於關注原型工具的技巧花活

======================

「技術原理不了解、數據意識缺失」

1 完全不考慮技術實現方式,有時候會產出匪夷所思的方案,讓技術去實現一個當前人力和技術架構下不可能完成的東東

2 不捋明白業務流,自然不懂什麼環節需要數據統計,統計的優先順序順序如何,怎麼用數據分析來優化產品和業務流,當然這種情況也考慮不到業務上的異常case(通常會被QA虐到哭)

3 出需求壓根沒考慮到還有數據統計需求,後台需求一言帶過(如果是前後台PM分開的情況,則屬於自己搞自己的、完全沒有溝通)

======================

「交付和表達習慣」

1 文件和版本管理亂糟糟,不能建立有效索引機制,效率低

2 (某些團隊文化影響下)過於依賴口頭溝通,但口述又達不到精確,從而影響項目質量

3 看了一些如何用原型代替文檔的網文以後,忘記文檔本質目的,在PRD里不寫項目背景和目標,不寫風險點和優先順序,過倆月回頭一看自己寫的東西是什麼鬼啊不認識

4 撇開責任心問題,從專業能力來說,跟配合同事沒法專業、高效的溝通,比如跟技術說『大概是這樣,不一定』,跟運營和客服說『這個邏輯我不清楚你們去問技術』,跟UI說『我覺得丑,我不喜歡這個設計』

5 郵件寫一大堆,沒summary,沒重點,沒要點(倒不是局限於PM UX這個領域,新人都容易這樣)

6 任務來了,自己理解不是很清楚,但沒及時問清楚(同上)

-------------------------

#產品經理#話題相關回答,閑著也是閑著不如點個讚唄~

產品經理對產品實習生的期待是什麼?

產品經理新人有無必要學習Photoshop?

FAQ-產品經理對產品細節需要給出到什麼程度,才不會被開發罵?

產品經理做的原型和交互設計師做的原型有什麼區別?

產品經理在早期如何快速學習?

為什麼說好的產品經理一將難求?


新手
我們界面風格簡潔明了,交互炫酷有趣。用戶肯定比對面競品喜歡。
這個產品這麼難用,用戶量怎麼可能高的了。
數據展示我們上線前後變化,我們這個是做對了。
沒有數據支持我們怎麼能做這個事情呢?

實際上
用戶體驗一定是優先滿足核心需求和基礎體驗,其次滿足商業需求,最後提升用戶細節感受。

而不是反過來先看細節,忽略宏觀。大部分公司沒有類似蘋果的財力來同時做到最後,此時一定要注重宏觀體驗。
例如對於o2o這種,線下服務要比線上交互細節重要得多,保證大部分用戶甚至低端用戶都不會誤解的設計很重要;而一些工具型就經常要主打和而不同的交互思想。
而涉及後台演算法設計,智能化機器學習固然好,但水準不行時輔助以人工設置也在很多發展期是必要的。

實際上分清戰略主次很重要,要求快速推進正確的事,而不是像很多文章一樣教條的正確的做事。
為了長期目標犧牲掉短期目標是需要承受很大壓力也同時非常難抉擇,但是確實是日常工作中經常要乾的。
產品的發展是產品,技術,市場,品牌,文化綜合作用的結果,不是單一因素影響。


需求越寫越多,原型越做越大的往往是新手。
專業術語,行業數據之類就算如數家珍,也未必就是老手,更未必是高手。


之前寫過一篇文章,一場設計方案討論下來就可以看出來每個人的設計水平,新手常用語如下:
1. iPhone就是這麼設計的,我用著很好啊。
2. xxx競品這麼做肯定是做了仔細的分析和研究,這個很好,我們要學習。
3. 這個功能我很喜歡,要加上。
4. 這個方案可以少操作一步,這個好。
5. 用戶說不喜歡這個顏色。
6. 設計師要關注用戶體驗。


產品經理的一個典型表現就是,過分關注界面。


「哦,這個呀~」「可以這樣,可以這樣,要不這樣也行」


在知乎上提「哪些魔鬼細節反映出你是 PM 或者 UX 新手?」之類的問題

以上是針對此類吐槽帖的專用吐槽


瘦腰體!
已贊同@采銅 的回答,其中一句印象深刻

他們會使用更加精細和精確的表達,把他們的想法毫不含糊地展現出來。

這個道理幾乎在所有領域都適用。一個優秀的品酒師,輕呷一口,就能立馬說出該酒的年代、香型、產地和品牌,展現的就是這種精準的辨析力。而這種精確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打磨。

細節即靈魂,觀察一個人和觀察一個產品是一樣的,他/她所表現出來的細節,談吐、思維、待人、接物...... 無一不是直接或間接袒露出其專業素養。

-----以上答題完畢-----

做為新手、菜鳥,無深厚的行業經驗,除了自身努力加強專業素養,更有效的路徑是向前輩、大牛、值得學習者進行討教(非死皮賴臉哦,有點誠意的),被人說新手又怎樣?臉皮不要這麼薄嘛,誰不是從菜鳥成長起來的?我也曾經被經理罵過好幾年(有時上火也會頂嘴,事後會主動道歉並承認自己的問題),在經理離職尋找更好發展的時候他專門找我聊天,我二逼的問他"為什麼不管我做什麼設計、規範等等都被你罵?",經理看了一眼說"罵你,是因為你還有成長空間。" Ps. 不鼓勵這種一味反向教育方式,畢竟沒幾個人臉皮厚得像我。應該是大棒與蘿蔔齊飛,讚揚與罵娘並進!

被認為是新手沒有什麼不好,證明你可以去不斷的試錯,別人對你的苛求也少,就算得到負面反饋也是Exp的增加,為升級做積累嘛,善於積極思考、善於抓住事物本質特徵、擁有不曲品格的人,才能在工作中取得不錯的成績。

另外,工作中遇到問題並不可怕,問題往往是機會的偽裝,要學習通過解決問題來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並取得更好的發展。別找些把自己弄死也解決不了的問題,會有挫敗感並使自己喪失信心,注意難度區間,問題應該處在看似自己解決不了,但把自己拼了也就解決了的難度 ^_^ Ps.多數時候我是把自己給拼了。

再來說說老鳥吧,專業技能絕對是沒有問題的,但關鍵在心態!當一隻小小菜鳥向你問一個比較二的問題的時候(別二到"您好,能佔用您一段時間聊聊天嗎?",最好是專業方面),你的心態是否能夠保持平和,能否盡量進行解答或指引其自己去尋找答案(指導他人的同時,也是對自身專業知識體系的短板進行補充),這些都應該是一個老鳥的專業素養,尤其在學校教育與實際銜接不算太緊密的中國社會,新人上手會經歷一段過程的,誰讓你是老鳥呢?學高為師嘛。 Ps. 知乎上有些問題邀請我回答,但真心不敢啊,學識太淺薄了,見諒啊 -_-"

吐槽完!


1. 做需求的時候,不做數據上的預期

2. 不對產品做長線規劃,走一步看一步

3. 出需求看起來很快,但缺乏邏輯,不做大量競品分析,不對比驗證


新手:
我自己感覺xxxx
我喜歡/不喜歡xxxx

老手:
目標用戶在這個情境下會如何xxxx
收益是xxxx,問題是xxxx,如何平衡xxxx


需求提煉和深挖的能力


1個需求,2個需求,N個需求。都滿足,大而全。。。


新手從自己出發,熟手從用戶出發,高手從自己出發。這其實是一個很微妙的行業,從新手到高手恍如隔世,卻又非常相似。

本人遇到過的比較精彩的一次討論如下,包含新手熟手和高手的發言:
我們在設計自家app的下個版本的時候,面對一個比較討厭的頁面。這個頁面有三個按鈕,佔地方不說,還影響頁面格局,讓美工設計有點不好發揮。

新手:我們把按鈕做在一起,做一個下拉菜單,用戶選擇不就行了?就像tumblr的發布按鈕一樣
熟手:不行,這三個按鈕的功能比較平級,tumblr的發布按鈕這麼做因為發布是最主要的功能,其餘功能比較次要才能能夠變成列表。這三個按鈕還是要全部顯示出來,但是可以做成切換鍵,順便可以設計一個三鍵切換鍵,設計得好的話可以變成path的+x切換那樣,說不定可以成為UE的亮點。
高手:去掉按鈕,改成手勢。
美工:我尼瑪贊成最後一個說法。


口頭禪:我覺得、厄~嗯~
行動:確定取消按鈕擺放糾結很久。


新手:直接評價方案
老手:不看方案問業務邏輯


上來就跟我聊UI的……


我沒怎麼聽過老手提到「魔鬼細節」這樣子的說法……


只抓住魔鬼細節不放而忽略了用戶需求和產品方向。


推薦閱讀:

國內有哪些公司的用戶體驗設計水平超過 BAT ?
2015 年網頁設計的流行趨勢是什麼?
產品迭代中如何建立反饋機制?
項目經理和產品經理的關係是怎樣的?
在 360 工作是怎樣的體驗?

TAG:用戶體驗 | 產品經理 | 用戶體驗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