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啟用電影分級制代替審查制,會對中國電影產生多大的影響?

天天談電影分級,審核制度,那分級了之後到底能產生多大影響呢?體制內拍不出好電影,分級了之後就能拍出來了嗎?


這是一個倒果為因的問題,審查制度的終結,必然源於社會的進一步發展,改革深入到某種程度。社會都翻天覆地的變化了,中國電影要是想不改變,恐怕都不可能。
-------------------------------------

【補充一段,從電影製作投資的角度解釋一下,給那些認為創作者為了掩飾自己的無能就把責任推向審查制度的朋友】

審查制度不改變,中國電影出不出好作品這個不好說,但是中國電影的工業化進程一定會受到阻礙。為了讓更多的朋友理解這個問題,我們暫且可以把電影分為工業化電影與手工業電影兩種。兩者的區別在於製作方式,有沒有耗資巨大的特技、爆破、特效場景來製造視覺奇觀。判斷方式也很簡單,看片尾字幕的長度就知道了。手工業電影不需要多少製作人員,而工業電影光特效團隊的名單就得出上一分鐘,手工業電影的製作人員就幾個月的工作周期,而工業電影有的部門工作周期超過兩年。所以在製作成本上有巨大的差別。但是,這個分類法與價值判斷無關,手工業電影有很多好電影。工業電影也有很多大爛片。

如果想要具象的了解取消審查制度後電影創作可能發生的改變,請看看韓國電影的發展(這個話大概很多人都說過了)。韓國將政府的審查職能改為振興之後,韓國電影在類型片的製作上絕對站在亞洲前列。我說的不是那些在電影節獲獎的藝術片,我說的是電影工業的水準。馮小剛拍集結號和唐山大地震都使用了韓國的煙火爆破團隊,徐克拍狄仁傑系列也使用了韓國的CG特效團隊。韓國團隊代表了今天亞洲的最高工業水準。

這些團隊是怎麼來的呢?《太極旗飄揚》和《漢江怪物》是兩個標誌性作品。《太極旗飄揚》是朝鮮內戰題材,是一個典型的突出人性情感,反戰的戰爭電影。反戰與人性,基本上是和平年代戰爭電影的主流價值取向,這和戰爭年代用來徵兵的宣傳性電影是有本質區別的。《漢江怪物》借著科幻概念,諷刺批判了駐韓美軍的不負責任和韓國官僚不顧民生一味崇美的心態。《漢江怪物》里那隻怪魚的數字模型設計是由紐西蘭的頂尖公司維塔做的,打包賣給韓國人,韓國團隊再一格一格畫,從低端入手,慢慢學習。這兩部電影在商業和口碑上的雙重成功,直接帶動了一批相似題材電影的投資製作。特效團隊一直有活干,活越接越多,越接越大,自然就發展起來。這就是韓國電影工業水準的發展之路。

這樣兩個題材,移植到中國,一個說內戰(接近的文本可能是龍應台的大江大海1949,書都被禁了),一個說中俄關係,你們認為審查上沒有難度嗎?即便不是沒有通過審查的可能性,但是有相當大的審查風險。

風險就帶來問題了。電影本質上就是一個高風險行業。一個電影的製片人,核心工作就是風險管理,要想盡辦法來降低投資風險。工業化水準的電影,是需要大的投資作為支撐的。那麼大的投資,通過導演人選、劇本控制、明星加盟、宣發資源配置等等手段,確保投資回收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你還想讓投資人去冒審查風險?他就是雷鋒,他也不能拿著幾千萬、上億的投資打水漂玩啊,憑什麼啊?所以,如果要在題材上有創新,投資人多半會選擇手工業電影,投資小,風險相對較低。

當然,投資人可以去選擇相對安全的題材來製作工業級別的電影。有沒有安全題材存在呢,當然有。問題是,正如很多知友已經揭示過的,我們的審查管理是非制度化的。同樣的題材,同樣的橋段,甚至同樣的鏡頭,放在不同導演手裡,審查尺度都不一樣。張藝謀導演可以拍的,賈樟柯導演就未必能拍。一個不知名的小導演可以拍的,知名導演就未必可以拍。因為社會影響不同。

所以,我們的審查環境,不是行進道路上有若干雷區,而是沙漠之中僅有幾片安全的綠洲。
就那麼幾片綠洲,上面早已經擠滿了人。西遊題材,封神榜題材,三國題材,畫皮系列,狄仁傑系列。如果安全島就這麼些,每年能供養的大投資工業電影非常有限,你養得起高技術的特效團隊嗎?他們的開工量如何與鄰國的成熟團隊競爭呢?因為缺少現代都市警匪題材,我們連汽車、摩托車特技車隊我們都還依靠香港團隊呢。

製作大明星小製作的手工業電影,和大導演、大明星、大製作、聘請海外電影工業團隊的工業電影,就是中國電影生產的現狀。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這個生產模式不會改變。

【補充完畢】
-----------------------------------------
但是討論電影分級制度這麼久,焦點都放在用分級制度取代審查制度,或者是政府主管部門能否取消審查制度的問題上。似乎沒有太多議論從分級制度的緣起來看問題。張小北的答案是觸碰了分級制度的緣起的。分級制度的本質,是電影產品的技術規範。這種技術規範的制定和執行,主要依賴於行業協會。更準確地說,制訂和執行這樣的規範,是一種市場行為,而非政府行為。

維基百科:美國電影協會(英語: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簡稱:MPAA)是由美國六大電影公司所成立的商業交易協會。最早成立於1922年,原名「美國電影製片人與發行人協會」(英語:Motion Picture Producers and Distributors of America)。其最初的目的主要是為其成員之間提供交流平台,後成為一個依靠電影製作守則規範電影製作,並形成了今日的美國電影分級制度。

從這段對MPAA的介紹里可以非常清晰地看齣電影分級制度的市場屬性。在美國限制級電影並非被禁止上映,但市場空間一定會受到局限。因此,選擇製作更大觀眾群的主流電影,還是針對特定觀眾群體精耕細作,完全是一個市場的選擇行為。

不好意思,我要把題主的問題,變形成在今天中國的審查制度之下,電影分級作為一個行業規範是否有出現和成長的空間審查是意識形態的管制需求,分級是電影從業者的社會責任。在一個理想化的願景里,若是電影從業者能夠擔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也會從客觀上縮小官方進行意識形態管制的邊界。

首先,我們需要做的一個判斷是,在今天中國的審查制度之下,能夠在院線上映的電影是否都是老少咸宜的。如果都是老少咸宜的,那麼這樣的分級制度無意義。反之,則分級制度就有存在的價值。有價值的事情,就有出現的可能。我看到有在影院工作的知友舉過《西遊降魔》嚇哭孩子的例子,我在看《白日焰火》時也有看到無知家長帶著4歲小孩在影院里看得嗷嗷叫的經歷。我自己就曾經製作過一部恐怖片,我很清楚那部電影要是按照MPAA的分級制度,就算不是R,也得是個PG13什麼的。所以,我認為在今天的審查環境下,分級制度仍然有存在的價值。

第二,有沒有操作性。嘗試建立分級模式的主體,可能會出現在某些院線或是時光網、豆瓣電影這樣的電影推介與購票服務網站里。在現階段中國電影還需要苦苦通過審查方能上映的現實環境下,對電影進行映前分級可能會遭到很多片方的反對。但是在電影的點映階段,參考MPAA的分級制度,由小範圍的專業人士對影片進行分級,用來向購票觀眾提供觀影的指引,並非不可操作。現在越來越多的觀眾在購票前會參考網站的評分。為何不能讓觀眾同時參考分級建議?

第三,有沒有成長性?我特別同意張小北在他的答案里說的這段話:

--------------------------------------------------------------------------------------------------------------------------------------------
「驚悚片」和「恐怖片」一直是審查制度的重災區,主要原因就是沒有明確的尺度,所以大家隨時受不了。現在,如果有一個明確的行業規範告訴生產者,如果有刀子或針管刺入人體的特寫鏡頭,這部電影就是2B級;如果電影中死了孩子或小狗就是34D級;如果死了10個以上的成年人就是AAA級;如果出現了黑色絲襪就是XX級;如果有女性背部全裸鏡頭就直接槍斃整部電影;如果有青年男性裸露臀部就是XXX級;……

類似這樣的細節規定,只要是量化的、明確的、一視同仁的,如果那電影生產者一定有辦法在拍攝階段就規避開這個禁區,或者是多拍攝幾個不同景別的鏡頭供分級時選擇。分級制是一種工業化體系下的思路,它是標準化的,盡量排除掉人性弱點的,相信制度的,組件式的,這種思路對於藝術電影並無任何幫助,但無論有沒有分級制,藝術天才都可以拍攝出牛屄的電影;可是如果沒有分級制,大多數類型片就無法按照一個恆定的標準去進行批量生產。
--------------------------------------------------------------------------------------------------------------------------------------------

前面我說的是參考MPAA的分級制度。但是MPAA的分級制度是否就是完全適合中國觀眾的觀影習慣的呢?恐怕未必。分級制度,應該結合觀眾的感受來進行更新迭代。坦白說,我不相信意識形態管理者能夠拿出一整套技術標準來。他們的出發點和分級制度依據的技術標準完全不同。這套技術標準的制訂、迭代,只可能依靠民間完成。在互聯網時代,標準的制定者和執行者,完全可以根據每部電影上映後的觀眾評價,對標準進行修正。這套民間標準越完善,對於中國類型片的形成會越有幫助。這套標準越成熟,我們就越有底氣去說,審查制度可以終結了。


看了張小北老師的答案,很是贊同,也站在影院工作人員的角度談一些自己的看法。
2013年上映的《西遊·降魔篇》,當沙和尚那頭魚怪出現的時候,我們影院是有小孩當場哭出來,然後家長把小孩帶到過道裡面來安撫。之後我們就增加了一個工作,當有帶小孩的顧客要看這部片子的時候跟顧客解釋影片有段落可能會嚇著小孩。
站在影院的角度,姑且不去談「分級制」「審查制」對影片的影響,單就是現有的「審查制」導致所有影片面向了同樣的群體,並且增加了影院的營運成本。如果影片能夠提前貼上「全年齡」「13歲以上」「18歲以上」的標籤,影院就在影片上映前有個大概的了解,結合類型化就能在銷售時給顧客進行介紹。影城不可能在影片上映前了解每一部影片。


現有體制下不可能取消審查。最多是在審查基礎上再加分級(而不是代替),甚至連這個兩者並存的機會也不會給,因為執政者很清楚,給了一個,你們就會要下一個,「得寸進尺」,所以一開始就不會讓你覺得有機會。

如果真有那一天,則說明在此之前,中國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當然也會影響到電影。不管分不分級,中國電影都解脫了枷鎖,能夠突破各種題材限制,發生改變。

-----------------------------------------------

現有體制下,電影人並不奢望取消審查,而是更實際的「規範審查」,把「人治」變「法治」,也就是你得事先明確告訴我哪些情節不能有,要具體,不要籠統、模糊,審查的時候也要嚴格按照事先說好的來,不能擴大、增加。另外也不能頻繁增加新規定。這是電影人所希望的。

-----------------------------------------------

說實話,很多人並不清楚審查是什麼,反而更了解分級一些。這是因為國外的分級是公開的,而國內的審查是內部的。很多人同樣也不清楚審查的後果,誤以為審查的後果就是有十幾部電影被禁了,我必須到網上下載才能看。這是很多人(甚至也包括電影行業里除了主創人員以外的大部份人)對審查無所謂的原因。其實審查所帶來的遠遠不止十幾部電影被禁那麼簡單,它的影響是全方位的、空前的,就如同房改所帶來的絕不僅僅是個別釘子戶被強拆那麼簡單。

我們知道審查是XX總局的職能,但其實人家只是打工的,他們所做的事情是老闆意圖的體現。老闆有什麼意圖呢?簡單說就是一句話:「任何要打我臉的電影劇情都不允許出現。」

那麼,電影里的哪些劇情會被老闆認為要打他臉的呢?

  • 國家不強大,社會不穩定,人民不幸福,不和諧。
  • 國家、社會出現重大危機、矛盾和衝突。
  • 未來是不容樂觀的,會發生影響廣泛的危機。
  • 治安有問題(壞人多了點,壞蛋太厲害,警方沒有迅速、及時出現,制止壞人)
  • 政府、公務員有問題(不好好乾,玩忽職守,做壞事等)
  • 窮人太多。
  • 人民的思想不健康(婚外情、小三、色情、腐化、拜金、悲觀、消極等)。
  • 有鬼。(打我「無神論」的臉)
  • 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各種敏感詞事件。

綜合來說,最主要是兩點:不能有重大危機、矛盾和衝突,不能「虛構」現實(要保證電影里所表現的現實是老闆心中的「現實」)。

而電影恰恰離不開危機、矛盾、衝突,離不開虛構。危機越大,男主角才越能發揮,過程才越驚心動魄,故事才越吸引人。虛構越有創意,才越能滿足觀眾的幻想,觀眾才會越覺得有意思。好萊塢經過多年的打拚,總結出一個最具有票房號召力的故事類型——「男主角歷經艱險解決重大危機」,現在的好萊塢大片大部份可歸入此類,而審查制直接造成中國的電影公司無法染指這個最主流的類型。大路被堵,留給中國電影人的只有幾條小路——古裝、近代,生活片,小格局現代動作片。如果美國電影也跟中國一樣有來自上層的管制,那麼好萊塢同樣也就沒法再拍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動作、科幻大片了。

老闆的心理,打工的當然清楚,而且會變本加厲地加碼實行。比如,既然老闆不希望影片里的政府形象出現問題,那我乾脆規定電影里不允許涉及現實中的部門、省市、機構、組織,要出現的話,先去找相應的機構和部門,把劇本交給他們審,得到他們的許可(比如如果劇情涉及治安和警方,XX總局會要求你先去找公安部門審查,拿到許可,然後他們才會審),這樣即便將來出了問題,也不是我的責任。

審查其實並不主要發生在審查電影劇本或成片的時候,更多的是以創作者的自我審查來體現:我作為一個創作者,知道你禁止了70,那我自己就會加碼到80,不寫、不拍可能通不過審查的故事和情節。創作者並不傻,XX總局會揣摩老闆的意圖,創作者也會揣摩XX總局的意圖,層層加碼。我有個很好的故事構思,但是需要警方弱一點,笨一些,男主角才好出馬力挽狂瀾,這可能通不過審查,怎麼辦?要不讓壞人被警察制服?那我男主角怎麼辦?拍出來就是個爛片了……算了爛就爛吧……哎呀,還是放棄吧!為什麼這麼輕易就放棄了?難道不能試一下?不行,不能試,因為電影製作是一件投資很大的事情,不能冒政策上的風險,就算你敢,投資人也不敢,所以如果感覺不對,就放棄,沒二話可講。這種在創作初期的自我審查所帶來的巨大損失是觀眾和影迷無法知曉的,因為看不到。表面上看中國的禁片就是那麼十幾部,雖然已經夠多了,但相比那些在創作初期就被扼殺在萌芽里的那些題材並不敏感的電影故事,其實只是很小的一部份。

所以,審查制對電影的限制是全方位的,傷害是巨大的。

----------------------------------------------

知道審查是怎麼一回事之後,就很容易看出來審查制與分級制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分級不過是要把一些不適合未成年人看的電影標記出來,不讓未成年人觀看而已,這算什麼事啊?分級制「取代」審查制(也就是說不要審查了),對多年來飽受屈辱的中國電影來說幾乎等同於「取消審查」。那這個問題就有點類似於那個經典問題:假如中國MZ了,生活會更好嗎?

----------------------------------------------

分級製取代審查制之後(換句話說,中國發生巨大的變化之後),電影會有什麼具體影響?

多年來掐在電影人脖子上的雙手,懸在頭上的利劍消失,編劇、導演、電影公司不再擔驚受怕,創作不再受限,故事題材、劇情設計不再受限,以往的憋屈一掃而光,中國電影必將迎來一個更好的未來。好多少不知道,但肯定會更好。


抱歉,因為是半路用手機看到的問題,所以先佔了個坑。不好意思。

首先,當我們在討論「分級制」的時候,我們肯定不是在討論「藝術」,而是在討論「產品」——產品是批量化生產的,有一定技術規範的,有明確消費訴求的。所以我們就不討論是什麼是「好電影」了,只要它能滿足特定觀眾的需求,能滿足生產者的市場訴求,並呈現出設計初衷,它就是合格的產品。當我們有了一堆合格的產品後,我們才可以在這堆產品里去討論藝術的問題。

其次,「分級制」不是為了保護兒童或維護某種道德理念,而是為了細分市場。至於說如何不讓兒童看到不該看的東西,那是市場實際操作層面的問題,和分級制其實關係不大。


如果我們現在有了電影分級制,先不論如何分級,以及具體的實際操作細節,只要有了分級制,那麼對當下的中國電影最立竿見影的效果,就是能立刻提升部分「類型片」的整體水準,尤其是「驚悚片」和「恐怖片」。
相關問題:中國為何拍不出優秀的恐怖片?

電影分級制和審查制最大的區別,就是必須要有一個可執行的操作尺度。哪怕還是像現在這樣,仍然由一群我們不知道具體是什麼人構成的審查委員,在一個信息單向封閉的條件下做出評級,只要實施電影分級制,領導們都必須得想出一個可實操的尺度或條款——它必須是量化的,明確的,以及一視同仁的,而且是可申辯的。
哪怕這種分級制的尺度非常嚴苛,但是對於電影創作者來說,這其實都不是事兒。當年好萊塢實行海斯法典時期,那幫導演一樣能給你想出辦法來——為了娛樂觀眾,他們可是智慧無窮的。

「驚悚片」和「恐怖片」一直是審查制度的重災區,主要原因就是沒有明確的尺度,所以大家隨時受不了。現在,如果有一個明確的行業規範告訴生產者,如果有刀子或針管刺入人體的特寫鏡頭,這部電影就是2B級;如果電影中死了孩子或小狗就是34D級;如果死了10個以上的成年人就是AAA級;如果出現了黑色絲襪就是XX級;如果有女性背部全裸鏡頭就直接槍斃整部電影;如果有青年男性裸露臀部就是XXX級;……

類似這樣的細節規定,只要是量化的、明確的、一視同仁的,如果那電影生產者一定有辦法在拍攝階段就規避開這個禁區,或者是多拍攝幾個不同景別的鏡頭供分級時選擇。分級制是一種工業化體系下的思路,它是標準化的,盡量排除掉人性弱點的,相信制度的,組件式的,這種思路對於藝術電影並無任何幫助,但無論有沒有分級制,藝術天才都可以拍攝出牛屄的電影;可是如果沒有分級制,大多數類型片就無法按照一個恆定的標準去進行批量生產。

中國電影雖然整體的藝術和技術水準離世界先進水平還有一定距離,但對於目前的國內觀眾口味來說,滿足他們在這種類型片上的消費並不是太困難的事情。實在不行,您拿一部外國同類型的電影臨摹一遍總行吧?就算最後臨摹出來有點走樣,但大模樣總不會太過荒腔走板。
從抄襲、模仿、臨摹、借鑒、學習、參考、致敬等等環節慢慢走過來,中國的類型片一定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快速提高水平,這一點是我深信不疑的。

我因為工作關係,看到過很多粗剪階段的國產類型片,雖然各種不成熟,也未必是天生麗質,但大家的整體思路還是不約而同地在向著類型片模式在努力進化。但這些電影通過審查後,基本上都變得五官模糊,難以辨認。

關於分級制,還有一個不算立竿見影,但肯定也能很快見效的結果,那就是確認和鞏固細分化市場。分級制可以保證不同類型和級別的電影,能夠準確地按照既定消費群體的趣味去按需生產,這樣可以有效地降低資本的浪費。現在很多國產電影,完全不知道是拍給誰看的,這一方面是藝術水準和市場理念問題,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市場無法給出準確和及時的市場反饋,無法幫助這些生產者及時調整,只能浪費很多不必要的成本去試錯,用高昂代價去積累經驗。
分級制對於很多類型片來說,它實際上是在生產能力和市場接受度之間做出了一個動態的平衡,它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會根據市場的實際情況不斷做出調整。

在這樣的條件下,分級制是可能幫助生產者拍出「好電影」的。因為一個訴求明確、成本可控、受眾清晰的電影,很大程度上是解放了創作者,他可以用更多的精力去處理那些藝術創作問題,雖然在題材和表現方式上會受到一些明確的限制,但對於一個真正的藝術家來說,這些限制基本不會局限他的創作,甚至有可能幫助他找到屬於自己的獨特表達方式。

最後,強調一點,分級制和審查制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體系,它們是不可能並存的。其中的原因很複雜,請參考相關問題:為什麼電影分級制在國內無法實行?


謝邀請,這個問題其實已經算老生常談了,其實分級制只是一個部分,更完整的應該是促進「電影法」的確立,這樣才是一個完整的生態體系。
電影分級呢,說了很多年了,但現有的電影管理條例的確限制了國內電影的創作,很多人說中國編劇沒得編,想像力不夠,的確是,但有沒有政策限制的問題呢,當然有。
比如說,很多觀眾覺得中國的恐怖片簡直就是垃圾·····但有多少人知道,現有的電影條例規定在恐怖片中,是不能有真的「鬼」出現的,例如鬼魂啊,殭屍啊是絕對不能出現的,這就限制了很多…………
要強調一點的是,分級不能與色情掛鉤,所謂的三級片也不能和AV掛鉤,分級的概念更多的是尺度的問題,比如血腥啊,暴力啊,涉及性啊,都算在內,在美國,連泰迪熊都算R級的。


有人說最後一句說明白點,好吧,TED這個電影有太多的性暗示以及太多的髒話,粗口,所以也會被定為R級別。分級的最終目的是題材多元化,血可以濺到鏡頭上…有很噁心的畫面哈哈哈。我很期待分級,因為我很想在電影院看死亡飛車。


有病未必死的早,沒病肯定活更長。


分級對孩子的保護作用是非常明顯的,但前提是電影院可以嚴格執行,孩子也不會在網路上下載到盜版。
至於對電影的創作於發展,作用不大,不能拍的依舊不能拍,思想形態最根本的不放鬆,光靠分級無意義。


Zf工作中心一向維穩為主,分級意味著電影言論自由,思想無法管控,目前情況分級也難逃審核及批文,沒準來個中國特色分級,形同虛設。


太天真了,總覺著審查制度成了中國電影人最後一塊遮羞布,真的哪天取消審查,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再也沒有一個完美借口來掩蓋電影人的無能和愚蠢。如果沒有這個壓制中國電影的政府的頑固的保護政策,放開好萊塢鯊魚進來,幾年幾年就能把國內這幫白痴電影人消滅乾淨。反正好萊塢為了市場也不會拍啥反體制電影,反而好控制。


現在最反對分級的,肯定有很多電影投資方。原因很簡單,國內電影市場還不夠大,消費群體還不夠成熟和分化(主體是15到35歲)。現在沒有分級制,我拍一部電影,那麼只要去電影院看電影的人都是我的潛在消費者,哪怕裡面有點激情戲初中生高中生也能看,但是分級之後,我的觀影群體立馬縮小了,自然潛在消費者就少了,那票房怎麼保證。所以分級制可以促進類型電影出精品,比如恐怖片,但是並不能保證票房,而不能保證票房投資方特么才不會管分級制有助於出精品。我們的電影票房好像去年才過100億,跟人口比太小了,當我們的觀影人口足夠多,市場足夠大,針對特定受眾的電影也能賺錢(比如在筆記本上看效果也不錯的文藝片),分級制才是出台之際。


在青春期接受幾年日本愛情動作片的啟蒙教育,就可以在十八歲正大光明的進電影院看三級片了。


分級了你就能知道哪部電影你最想看了 像動作片


同意胡戈答案。電影審查本質就是法無定法無法可依,這樣就能隨時隨心掐滅任何政治不正確、不合宣傳要求的苗子


在中國談這個沒有意義!還是洗洗睡吧~


我覺得採用了分級制後,最起碼,《色戒》等這類電影就可以在大陸放映了。其實,審查還有能不能放的意味在,分級就可能就會使一些原先不能放的電影在部分人群中放映,這樣一來,一些導演的顧及會少些,好電影可能會多些吧。但是話說回來,其實對於中國電影而言,審查制並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導演和編劇的自我審查,他們要是為了迎合一些人的口味而壓制自己的創造力,哪裡有什麼真的好電影啊…都是給別人做了嫁衣了。


我覺得大家對電影分級好像有誤解
美國的電影分級其實只是為了保護未成年人觀影啊!!!和電影發展沒半毛錢關係啊講真!!
至於我國 就算實習電影分級 也不會有影響的【認真臉!!


至少那些傻逼家長不會帶著那些傻逼孩子一邊哭一邊看電影了


很簡單啊,全片都是馬賽克


謹代表個人觀點,如有不足請多指教

首先回答第二個問題,分級之後一定能拍出好電影?我看未必。
爛片橫行已經是我大天朝一不容小視的問題了。為什麼會有爛片?這不僅僅是拍攝人的問題,也是觀眾的問題。爛片沒人看么?爛片反而看的人更多,在此不對某些「電影」指名道姓。
現在許多電影人為市場而拍片,許多土豪為給企業貼金而拍片……下限不斷拉低,觀眾質量也參差不齊,水軍不斷,不能全怪製片方,也不能全賴沒有分級。

沒有明確的分級制度確實扼殺了不少好電影,也對許多限制級或有爭議的影片的引入起了阻礙作用。比如說,一部好電影本來有一些涉及色情暴力毒品犯罪的過激鏡頭場面,因為要引入而勒令進行整改,片方為了上映對電影進行刪減,再不斷審核。在這個過程中刪掉的不僅僅是色情暴力不和諧,而是影片的連貫性和故事的整體性,影片的觀賞性下了不止一個台階,有的甚至讓人感覺極其不連貫。
但並不是所有肉色鏡頭都是色情,並不是所有流血鏡頭都是暴力,現行的審核制度非常主管和霸道,即使是唯美的藝術性鏡頭只因為裸露問題就慘遭刪減。

所以說,完善的分級制度有助於讓電影更加完整,更具有欣賞性,理論上來說。但真正的好片並不止於此。


現行的電影制度下,分級對電影市場不會有什麼改變,頂多是令大話西遊降魔篇這種看名稱適合合家觀賞實際上有很多不適合兒童觀看的鏡頭的電影負面影響變小。
無間道和黑社會的結尾壞人還是得伏法,活著和鬼子來了還是上不了院線,色戒還是得被刪的亂七八糟,馮小剛只能拍1942他肯定拍不了1960。
新時代的焚書坑儒。


對於一個自上而下都不尊重法治的土鱉國家,分級制度執行後無論是發行方還是渠道,一直都會保持著:失控、管制、失控、管制、失控、管制的節奏,官商勾結想盡各種辦法把能賺的錢都賺夠了。這就跟北京搞文物保護劃片兒似的,劃片兒的目的不是劃定哪兒不能拆,而是為了划出哪兒能拆。這就好辦了,二環里想拆哪兒就在哪兒附近劃一小片不能拆的衚衕就好了。
知道怎麼能賺錢對大家來說就太和諧了,下面要乾的就是大家膘著膀子一起惡性競爭啦。不管廟裡坐著誰,江湖還是那片江湖嘛。
至於好電影好遊戲,別妄想了好嗎?土鱉就是土鱉,不承認也沒用。


審查制是一種管理控制手段,現制度體質下,取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這與分級沒有絲毫關係。


現在國內的問題不在於分不分級,而在於特殊國家影片的政治正確性。所以咯,那麼多電視台節目都類似,現在都不看電視了……聽說要禁美劇,哭……


推薦閱讀:

為什麼在中國說一個作家是商人是在黑他?
知乎都誕生過哪些值得學習的文體?
伊恩·麥克尤恩的小說《贖罪》有什麼特別之處?

TAG:電影 | 小說 | 寫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