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考級曲目的級別是由什麼決定的?
一直對上音的考級曲目感到很疑惑,《戰颱風》這樣節奏快、技巧多的曲子被定為六級,《陳杏元和番》又短又慢(...)而且技巧也不複雜卻是九級。想知道級別到底是怎麼定出來的?
這真是一個複雜的問題,要知道好多背景知識才能說清楚,最近正在看河南箏方面的文獻,進來插一腳。
首先送上林毛根老先生的一句話:彈箏右手看起來比左手忙,但曲子的風格韻味常出於左手。世界上凡是肉眼看得見的東西容易學,看不見的東西就難學。右手彈箏,手指按在那根弦上,看得明白;而左手按弦的深淺、顫音的掌握、收放的控制等等,更重要的是靠耳朵、靠感覺。韻味出於慢功。
現在考級對於傳統曲目有一种放任的狀態,大約是因為考級的小盆友並不能很好的理解傳統樂曲傳達的思想,因而處理起來就像是機器人一般。大家更加重視的是技術性不能作弊的創編曲目。目前考級也比較偏向於選擇創編樂曲。
中國古箏有九大流派,我們比較熟悉的有六大流派:秦箏陝西派,河南箏派,山東箏派,潮州箏派,客家箏派,浙江箏派。這六個流派各自風格鮮明,可以說道的東西很多。基於上述原因,很多人對於傳統樂曲基本沒有概念,都是一路左右手配合就上去了。
比如很多人都不知道客家和潮州箏有什麼區別,兩者風格相似,連板式都一樣,什麼重三六,輕六,活五到底啥意思也不知道。比如陝西箏大都採用秦腔素材(還有郿鄠調,碗碗腔等等),裡面的微b7到底是個啥也不知道,4的音高也按不準。總之就是統統不管照著譜子彈,導致才有很多人彈奏的傳統樂曲風味不夠。
傳統曲目有很多東西因為表現不出來所以並不表現在譜面上,所以需要有人專門教授和糾正才能彈得風味猶在。
河南箏是流派古箏里比較難的一脈,《漢江韻》有多變態相信大家有目共睹了裡面的滑按之重之多之快讓人恨不得再長一隻左手出來(當然也有箏的原因,以前的河南的古箏是鋼弦的按音比較容易,現在纏尼龍就比較不好按·······)河南箏的特殊技法也很多,比如搖指是大指的快速劈托,游搖,掃指,大指夾彈,速滑音,重顫音(幅度很大,常常達到小二度的幅度),密顫音(非常細密顫音)等等
具體到《和番》一曲上,可以講解的東西也很多,我們不談對於樂曲的理解(實際上這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特別是《和番》不像普通意象朦朧的樂曲,有完整的故事背景,對於這方面的要求更高),光是技法上的要求就很多。
比如音準的問題,我國民樂特點「音無定高,拍無定值,譜無定法」,音無定高排在第一,重顫在和番里用的非常多,而且變幻莫測,一般是在4和7兩個音上運用,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本位顫音,在本位顫;另一種則是按變,4和7在按變音的時候音高要接近5和1,但是要比5,1略低,而且在吟弦的過程中,7的音高並不是一直不變的,而是要漸漸降低到7,4的重顫則要從接近5的位置漸漸落到#4的位置一直到顫音結束。這兩種顫音時不時的變化,產生哭訴之感。
然後是游搖模擬的吟泣聲,真心一不小心就彈得亂七八糟的,而且強弱要求雖說是由弱漸強,但是處理不好就韻味盡失。
還有這首曲子的高潮居然在低音區啊有木有!!運用大量重顫渲染色彩,要彈好殊為不易,真心得有比較紮實的功夫,否則老師會整天鄙視你(寬麵條淚)。
謝邀~
讓我們打開《考級要求》逐條分析。
五級演奏提示及要求:
1、進一步提高基本功,同時加強搖指演奏的歌唱性、快四點演奏的速度、左右手分指彈奏的獨立性及各種指法彈奏的熟練程度等技術方面的訓練。
2、演奏傳統樂曲,應初步掌握各流派風格、指法、演奏的特點;演奏創作或改編樂曲,應注意兩手配合的協調性及音色、音量的平衡。
3、樂曲演奏時必須按樂譜所提示的速度、力度、音色變化及情緒要求去做,並強調演奏的完整性及音樂的表現力。
五級的傳統箏曲和創作箏曲分別以浙派《高山流水》和《洞庭新歌》為例。五級僅僅是開始要求掌握流派特點,浙派《高山流水》也相應的對於特點沒有嚴格的要求,僅在音色方面有小小的要求而已,正好符合;快四點、搖指之類的要求也在《洞庭新歌》之中有所體現。
七級的演奏提示及要求:
1、進一步提高各類搖指(短搖、長搖、掃搖、八度搖、多弦搖等)、快四點、快速分指彈奏、琶音等綜合技法及雙手配合的演奏能力。
2、傳統樂曲要求在掌握風格特點上準確、到位;創作或改編樂曲要求技術嫻熟、演奏完整。
3、演奏中強調樂句、樂段的劃分;氣口掌握的分寸;音樂層次的安排;氣息的通順及自如運用。處理好全曲音樂語句關係及表現方式。
七級的傳統箏曲和創作箏曲我就以《秦桑曲》和《戰颱風》為例,題主說《戰颱風》是六級可能是因為咱們用的教材不同,大部分是作為七級的考級曲目的。
在七級中,傳統箏曲要求風格準確到位,而《秦桑曲》恰好是一首對於左手按弦要求極高、風格把握較為嚴格的曲子,如果要彈好僅僅用五級的要求是不能夠的,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秦桑曲》看似比《洞庭新歌》還要簡單,卻被分為七級的原因。
《戰颱風》中有頗多掃搖、琶音等指法,對於感情把握要求也不高,難度不大。看看它的譜子,是不是有很多指法符合上面的要求?
八級演奏提示及要求:
1、鞏固並熟練掌握各類技巧,加強指力、耐力、爆發力及速度等方面的訓練,強調技術的完整性及把握性。
2、傳統樂曲方面要求較準確地掌握山東、河南、潮州、客家、浙江等各流派代表曲目的技法、風格特點、加花變奏及調性規律等;創作或改編的樂曲方面應注意變化音、臨時升降號掌握及訓練,並要求做到演奏熟練,無明顯技術障礙。
3、必須達到樂曲所規定的速度、力度及情緒要求,對音樂的表達要有一定的深度,並努力培養五線譜的視奏能力。
八級的傳統箏曲以《打雁》、《陳杏元落院》為例,創作箏曲以《雪山春曉》和《春到拉薩》為例。
傳統箏曲要求「傳統樂曲方面要求較準確地掌握山東、河南、潮州、客家、浙江等各流派代表曲目的技法、風格特點、加花變奏及調性規律等」,我剛剛舉例的兩首都屬於河南箏曲,需要一提的是山東箏派的《高山流水》,加花變奏、技法、風格特點、調性規律等都在這幾首曲子里都有體現。
《雪山春曉》和《春到拉薩》在技巧情感等方面都有相同之處,具體要求同上。這兩首曲子在技巧上比《戰颱風》稍難,情感上不分上下。
九級演奏提示與要求:
1、雙手各類技巧更加鞏固和熟練運用,快速彈奏時應盡量以最小的動作去完成最快的速度,並提高復調性樂曲的演奏能力。
2、掌握傳統、創作或改編、移植的經典代表曲目 及技術難度較高的曲目,並進行一些新創作的現代樂曲的學習。
3、演奏中處理好左右手之間的主次關係;強調音樂內涵的正確表達,演奏上要有一定的張力,既要講究音樂表現的細膩與誇張,同時又不能失去音樂本身的樸素與自然。
九級的傳統箏曲有《蕉窗夜雨》、《陳杏元和番》等,難度都不算高,且在九級開始對於傳統箏曲味道上的把握就沒有之前的要求了,開始著重於創作箏曲。
《茉莉芬芳》是九級創作箏曲的代表,有復調有左右手配合,也是經典曲目的一首創新曲,九級的考級要求里著重左右手配合、技巧、復調演奏等等要求。
十級演奏提示與要求:
1、通過一定數量、一定難度的各類技巧訓練,具備起紮實的基本功和較強的演奏能力,為進一步綜合性的提高作必要的準備。
2、傳統、創作或改編、移植類代表性曲目要進一步學習與積累。
3、演奏上要求做到對樂曲音樂風格、音樂形象把握的準確性,具備較強的音樂表現力。
十級就不扯了……參考一下《幻想曲》吧
還有給題主提個醒,建議趁早找一個好一點的老師,從你的問題來看,你對於傳統箏曲的重視程度不高,比較喜歡創作箏曲。根據我的切身經歷來看,可能是你的老師不大重視傳統箏曲。這樣的老師雖然側重於技巧,但技巧不一定紮實,最好還是找一個好老師,這樣對於古箏學習是有一個質的飛躍的~
再往高級一點走會發現《戰颱風》的技巧其實並不是很多啦,快和響讓人覺得很厲害但是節奏和指法其實都很standard的沒有什麼難配合的地方。《陳杏元和番》難在對按音,長走音和節奏的控制,左手很重要(很多趕著考級的人忽略了左手的訓練),所以其實挺難噠。
關於之前有位答主提到的秦桑曲真是深有體會....
戰颱風和秦桑曲都練了很久,技巧上的確要戰颱風更難一點,但是其輕重快慢的規律要比秦桑曲好找的多,秦桑曲雖然簡單,甚至很多部分彈奏只需要一隻手,但是其情感表達和4,7的按音更加難琢磨。秦桑曲背景來自陝西關中一帶,4,7一般都是升4降7,對於古箏之類的樂器,既要保證其升4降7的準確性,並且要用合適的顫音來表達妙齡女子對家鄉的哀怨思念之情,還要把握好節奏,慢板慢而不拖,快板快而不急,這是很難的。
每一個位置,即使譜子相同,都會有著不同的情感和強弱變化,又是一個難點,所以秦桑曲放到七級也是有它的道理的。這麼說起來,在古箏的彈奏上,最難的果然還是情感的把握(躺平
推薦閱讀:
※樂器演奏感情?
※業餘古箏學習者如何高效學習古箏?
※專業箏友們如何評價玉面小嫣然?
※和戀人同台演奏音樂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啊?
※古箏和古琴是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