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為什麼會痛經?痛經又該怎麼預防,減輕疼痛?

今天本來是我生日,很開心。把扣扣換個昵稱,芋頭姑娘,再把自己好好打扮梳理一下。從此就是個向24進發的大姑娘了,看著空間里大家滿滿的祝福,好開心。
可是無奈大姨媽也跟著一起來了。
一早上就疼痛難忍,嘴唇泛白。止痛藥剛好沒了。
我的生日,只有暖手寶和眼前的熱水杯相伴了,,(⊙o⊙)嗚嗚!
為什麼我會這樣大家能不能教教我該怎麼辦?


痛經!!!!!!!!!!!
痛經!!!!!!!!!!!!!!
痛經絕對是病,痛起來也真要命。
姐姐已經和痛經搏鬥了N年了,都生兩娃了,生完大娃痛經沒有走,目前哺乳期,還不清楚痛經走沒走。
很多人的痛經都是由宮寒引起的。
宮寒又是什麼引起的?
受涼啊受涼啊!
經期沒有保護好小肚肚,受涼了。
平時愛穿低腰、露腰,受涼了。
平時和經期吃了冰淇淋等冰的東西,受涼了。
平時愛吃海鮮、螃蟹等,受涼了。
……
嚴重宮寒者還會不孕不育。
所以,一定要給小肚肚好好保暖,少吃寒涼的食物。 經期喝紅糖薑茶、紅棗薑茶
還有的是氣血不通引起的。
現代人久坐,少運動,導致氣血淤積不暢。
怎麼破?
多運動。
瑜伽有一套壓腹動作,真心有效,建議妹子學學。
平時可以泡玫瑰花茶喝,建議到藥店去買玫瑰花,選價格高一點的。
還有一種是子宮異位症引起的,這個姐姐委實不知道該腫么辦,去問問醫生吧。
還有遺傳性的,這個姐姐也不懂。
痛經還可以通過熱敷來緩解,弄個熱水袋就行了。不過要小心上火。
PS各位男士雖然是好心,但個人建議還是不要回答這個問題了,沒有來過大姨媽的人,沒有痛經的人,對付大姨媽和痛經,總感覺是隔靴搔癢。


樓上萌到了姐姐答得很好了。
基本上就是這幾點,注意好了就慢慢地就沒太大問題,身體也會變好。

我自己是經歷了從不痛到痛又到不痛的過程,結合自己的經歷,給題主提供一個參考。

一.飲食
對於身體來說,飲食真的很重要。
(1)合理膳食。不要節食!不要節食!不要節食!否則會造成月經不調。
(2)不吃太多涼性食物。因為我姨媽周期也不規律,所以我平時基本上不喝冷飲。以前的夏天每天肯定要吃一個西瓜,其他水果隨機,現在很克制了,因為爸爸的一個醫生朋友建議我這樣經期不規律的少年"少吃水果"。
在經期尤其要禁吃生冷。
(3)經期額外給自己一些進補。我來月經的時候會給自己用小瓷鍋包一些湯來喝,比如紅棗枸杞桂圓湯,慢燉兩個多小時不用放糖也甜甜的,或者用一些常見的葯膳燉雞,燉豬蹄也不錯。雖然田吉順老師說,紅糖對緩解痛經其實沒什麼作用,但我個人覺得痛經喝紅糖效果還挺好的,其實多喝點熱的都會起到改善的作用。當然,如果加老薑肯定效果更好的。


二、日常運動
(1)走路。能走路就走路,快走最宜,走路是一個消除宮寒的好方法。
(2)瑜伽。瑜伽有一些動作是針對腰腹的,對內部臟器有一定的作用,但初學者盡量還是報個班,因為動作不標準的話很可能會損傷脊椎。
(3)其他。比如跑步等。看你自己選擇啦。總之就是要好好地運動。
以前高中的時候月經經常推遲,一跑就來,特別靈驗。

三、保持良好的心情。精神的緊張和壓力會影響姨媽,日常生活中記得時常釋放自己的負面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情。

四、注意保暖。
不僅僅是經期需要注意保暖,平時也不要為了風度不要溫度,保暖真的很重要。

五、注意睡眠,有沒有發現痛經的時候睡一覺再出門走一走感覺好很多呢。日常也不要熬夜,特別是經期前夕。

五、Tips
其實可以加在前面的內容里,單獨列出來更加醒目。
(1)經期時我一般會在肚子上貼一片暖寶寶,感覺行經順暢很多,尤其是冬天。痛得厲害的那天就抱個熱水袋躺床上休息。

(2)用生薑泡腳,非常驅寒,如果感冒了試試用生薑泡腳,整個人都暖和了,會出汗的。即使不用生薑,冬天堅持泡腳對身體也很好。

"通則不痛,痛則不通",調理痛經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過我覺得堅持半年一般都會有效果。
現代女性月經不調的很多,在未婚未育女性中,痛經者比例也很大,有些書上說,婚育後痛經自然會消失。

如果僅經期有2-3天的痛感,那麼基本上是正常的,按照以上建議保養即可。如果長期疼痛,則屬於月經疾病,需要看醫生的。

以上~(????ω????)


按小夥伴說的來分享我的四年左右的抗痛經經歷。

我不是原發性痛經,通俗講就是自己後期作的所以才疼。

最疼的時期只要吃東西就會吐,吃多少吐多少。疼的爬不起來疼到想和世界告別。初期對於這種狀況的對應方法是熱水袋紅糖水躺一天。並沒有什麼實際作用。

後來我是節食。沒錯!來了就不吃飯了!痛感和飢餓感只能有一個存在。我選擇了飢餓感。副作用就是沒力氣…我一般疼三天所以就餓三天…

為什麼我要來回答呢!因為我現在不管來不來都沒感覺了!對不是說疼的不厲害了是沒感覺!我的方法可能不適合所有人…不過作為參考吧。
如果你是因為寒氣太重!(特指會拉肚子的寶寶們!)下面是重點了!!!

在你得姨媽期前一個星期,不要吃任何涼性和平性水果…我是不吃任何水果但是覺得不太好。
並且和你們的西紅柿,黃瓜,苦菊,苦瓜等涼性食物再見!我覺得重點是西紅柿因為它太常見了,有一次來之前吃了西紅柿雞蛋,天哪不敢回憶。
不要吃辣!
不要吃涼的東西(包括水)!
不要吃巧克力!不要吃巧克力!不要吃巧克力!(每個人不一樣?我是吃了巧克力就會死的類型………)
後來我也意識到了…不要喝紅糖水,換成紅棗桂圓水。

再說一個不推薦的!但是我在這麼乾的事情!我每個星期都會喝紅花,一次一根泡一杯子水。紅花特別涼性腸胃不好的千萬不要碰!我腸胃好,剛開始還被他寒的拉肚子了。有了慘痛教訓我一星期只喝一根不敢多。我覺得如果你腸胃虛弱千萬不要嘗試!!!

平時注意保暖多吃蔬菜!
希望你們儘早擺脫姨媽疼的折磨!
愛你們!


痛經說明體內有濕寒,原因之一,從母體繼承來的。就是所謂的遺傳。原因之二,來例假時不注意,穿的單薄,或是吃涼東西。這時如果不注意,就容易發展成為子宮肌瘤或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夏季女性經期更要防寒,夏天,每個人都希望能找到一處清涼去處躲避高溫,但對於經期女性來說,有些清涼措施可能會給健康帶來一定的危害,引起宮寒或婦科病症。以下幾個禁忌,經期女性千萬要牢記:1.忌吃生冷食物。2.不可貪戀涼爽。3.不宜坐在冷處。4.不可洗冷水澡。多喝溫水,多吃溫性的食物也建議紅棗,姜,紅糖泡水喝,有驅寒補血作用,平時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痛經的預防及治療是一個身體的調理過程,人的細胞是108天代謝一次,如果奢望通過一次見效就和藥物沒什麼區別,所謂一口吃不成胖子,調養就是每天的堅持。女/男性朋友都需要關注,願大家擁有健康的體質。


作為曾經痛經的一名女生,我認為保持一種樂觀的心態,每天多笑笑,少點生氣,對緩解痛經有一定的作用。


純粹經驗分享,紅糖薑湯的改進版,材料都是容易獲取的食物,可以姑且試試(女友原來屬於經期可以痛得打滾的那種,依這個方法每次經期基本都可以平穩度過):

材料:
①紅糖
②老薑,一定要老薑!!老薑是佐料用的,超市常見還有仔姜是炒菜主菜。
③黃酒,紹興的三年陳釀、五年陳釀為佳,大超市有售,一般10元左右一瓶500ml,夠三次量

方法:
①一個瓷碗,1/3體積的老薑洗凈後切片或切絲,方便有效成分入水
②紅糖適量,根據個人口味酌情添加,主要可以緩解姜的辣和黃酒的辛辣味
③黃酒倒滿碗,大概150-180ml即可,一瓶夠三次劑量
④水浴加熱至碗中酒沸(冒很多氣泡),這個很重要直接加熱酒會變醋,必須水浴
⑤趁熱儘快喝完

【可以一次準備3-5次的量,臨喝前水浴加熱一下或者微波加熱都可以】
根據經驗,估計來例假前半天喝一次,之後每天上午一次,晚上一次即可,如有中間加重可以加服一次,一般喝完半個小時以內就不會痛了
這其實只是止痛,但因為都是食物,不必擔心副作用

【說明】
①喝完身子會很暖,黃酒可能會有點上頭,不過這個量大部分人最多只會有點暈,不會醉的,黃酒不容易醉
②原理的話猜測是「通則不痛」還有痛經基本都是宮寒,黃酒有很好的暖身、擴血管作用,老薑、紅糖作用都差不多
③老薑,一定要是老薑!!仔姜沒有效果
④黃酒一定要是飲用黃酒,推薦紹興產的比如會稽山、加飯酒,廚房的料酒不行,雖然成分接近,但是效用差很多

如有不明白的可以留言或私信我


痛經的原因太多了,自身身體原因,生活習慣原因等。經期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要食生冷,如果排出的經血是黑色結塊的,說明你有宮寒,可以喝一些薑母茶暖宮。還有就是平時要多注意休息,不要熬夜、抽煙、飲酒等,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還有的痛經是因為氣血不足,經脈不通,有些姨媽來時不僅下腹痛,胸部兩側也會痛。俗話說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可以用藥物調理,氣血充盈,血脈通暢,自然就不痛了。
還有的是激素的原因引起痛經,這個激素說來好多人可能都不信,就是前列腺激素。其實女人也有前列腺素,如果經血中前列腺素含量升高,它作用於子宮肌纖維使之收縮引起痛經。這個也可以用藥物調理哦,激素平衡了,也不會痛了。
還有遺傳的原因引起痛經,還有子宮內膜異位引起痛經,據說這個原因引起的痛經只要生完小孩就會好。
以上幾種原因樓樓都可以對號入座,調理好自己的痛經很重要,如果很嚴重,有可能會導致不孕的,就算懷孕也會給自己下一代帶來麻煩,會遺傳給女兒,會引起兒子疝氣,所以一定要引起重視。樓樓也可以加我微信,一起多交流。


某次一個非醫學專業的同學問我:為什麼會痛經.答曰:痛經是因為你的體內產生prostaglandin and bradykinin(ˉ(●●)ˉ)妹子:前列腺素?我沒有前列腺。我:。。。。


治療痛經的方法,你是不是也對號入座了?

1.痛經婚後就會自愈

很多人都抱著這樣的想法,想著結婚以後或是生完孩子痛經就會自動消除,但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或許會讓很多人失望的;

一般來說,經血是子宮內膜脫落而產生的,而經血不能夠順利地排出或是排出受阻就會引起疼痛,但是產後子宮頸會比之前鬆弛,所以經血可以更加順暢地排出體外,這樣就會減少痛經出現。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在婚後或是產後痛經消失的原因。

但是產生痛經的原因很多,並不是所有的痛經都可以在婚後得到緩解。比如說是有婦科炎症,或是子宮的發育不良等問題引起的痛經在產後是不能夠消除的,我們如果感覺自身有異常,應該提早到醫院做檢查、做治療。

2.熱敷緩解痛經

相信有很多女性在痛經的時候,都會想到用熱水袋熱敷小腹,或是喝熱的紅糖水來緩解小腹疼痛,認為自己痛經代表著體寒,應該用溫熱的東西補充自己。這種想法本身沒有錯,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女性痛經都是由於體寒導致的,只有身寒體虛的人才適合這種方法。如果女性氣血充足,並且火氣比較大,採用這種方法肯定不能緩解痛經,也許只會增加自己的火氣。

而且,採用熱敷的方法只是讓女性一時間不太疼痛難忍,並不能長時間地調節身體的痛經,所以有痛經困擾的女性,不能只採用這一個辦法去緩解,如果你覺得這樣做沒有作用,可以另尋方法。

3.按摩緩解痛經

很多人認為中醫裡面說的針灸和按摩可以很好地治療痛經,因為針灸可以打通穴位使血液流通更為順暢。按摩也可以疏通血脈,舒緩精神壓力,但是不當的按摩可能會產生副作用。

按摩應該選在經期的前後,而不應該在經期中。選在經期中,身體本來就敏感,按摩會讓許多女性無法承受這種痛感。其次就是在經期進行按摩,手法輕重不好掌握,強度過大的按摩手法,還會加速子宮內膜的脫落,這樣不僅不能緩解痛經,反而會讓自己經期的血量增加。

4.服用止痛藥

現在很多女性在經期痛經厲害,就想過要用藥物止痛,我們所了解到的嗎啡類的作用於神經系統的止痛藥,嗎啡類的止痛藥的確會有刺激神經、使人神志不清的少量副作用,但是嗎啡只是在其它鎮痛葯沒有作用的情況下,或是急性止痛的情況下才會使用的。

一般來說,醫院使用的止痛藥都是泰諾林之類的非處方葯,這類藥物都具有很好的止痛作用,但是長期服用止痛藥也是不可取的。

5.可見光治療痛經

隨著高科技的不斷發展,醫學界對非藥物的治療方法越來越重視和看好。在許多的非藥物治療方法中,利用各種各樣的光線(如紅外線、紫外線、頻譜等)來防治人類的各種疾病已經較普遍地在臨床中使用。例如:藍紫光治療新生兒核黃疸、紅藍光治療炎性痤瘡治療、橙光可見光治療原發性痛經等;

可見光治療痛經,女性生理期,子宮內一氧化氮(NO)合成的減少會導致子宮平滑肌痙攣性收縮,造成子宮缺血缺氧,生理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痛經。而子宮內一氧化氮(NO)合成的增加,子宮平滑肌得到鬆弛,從而改善子宮血液循環,使得平滑肌細胞積極地吸收氧氣和營養,恢復丟失的功能,以達到治療痛經的效果,科技、智能、簡單操作,無副作用。


增強運動、熱水泡腳喝紅糖水等等就是增強血液循環,我昨天也是疼的走不動路了,後來喝個熱豆漿再堅持走走就好啦,走路的時候不疼,一坐下就開始疼,痛經要麼躺著要麼走著……
還有啊 躺著沒事看個小黃片也是有用滴 嘿嘿嘿嘿嘿嘿……


男生們都來看看,女生痛經到底有多痛?


都說能治,但是身邊痛經的姑娘太多,沒有很好的辦法,一個同事講,她練瑜伽,增多室外活動後,減輕了很多
另外的一個同事,生完了孩子,自己就不疼了
我老婆則是,被我如龜速一樣帶走了她的貞操後,就沒有再疼過

由此看來,我只能建議您增加運動了


說到痛經,我想很多女性都有言不由衷的痛楚,痛經來襲整個人都要崩潰,痛經是很多女性都經歷過的,它可以折磨的你坐立難安,渾身冰冷,痛經最明顯的癥狀就是腰痛,也是最為常見的。有的是在經前,有的是在經期,當然也有的是經後有腰痛的。給女性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多不便。

當疼痛難忍時有些女性為了緩解疼痛不得不吃止痛藥。「是葯三分毒」這不是長久的解決辦法,女性可以在經期前後使用布經草熱敷,

布經草加白酒熱敷在小腹上即可治宮寒。布經草治療婦女痛經、閉經、經期異常、經量過多過少、宮寒宮冷、腹冷腹脹腹痛、盆腔炎、白帶異常。。

中醫認為山楂具有活血化淤的作用,是血淤型痛經患者的食療佳品。

完整帶核鮮山楂洗凈後加適量水,溫火熬煮至山楂爛熟,加入紅糖250克,再熬煮10分鐘,待其成為稀糊狀即可。血淤型痛經患者常表現為行經第1~2天或經前1~2天發生小腹疼痛,待經血排出流暢時,疼痛逐漸減輕或消失,且經血顏色暗,伴有血塊。


我不知道是不是偏方?
……………………………………………………
每次痛經就把自己弄高潮(最好是zw,經期還是別來真的,怕不衛生),立刻緩解大半疼痛,五分鐘後,沒有任何痛的感覺,最多剩下一點不適感。
我也不知道這樣有沒有副作用,只是偶然聽到一個醫生說有對象就不會痛經,然後自己猜測的,沒想到真的立即見效。


痛經我就去睡覺 一小時或兩小時 醒來基本就不痛了 不知道這是為什麼


推薦閱讀:

從備孕到孩子出生,你覺得最值得分享的經驗或者技巧是什麼?
如何避免文胸肩帶帶來的尷尬情況?如果尷尬情況發生,如何處理?
元宵節你家鄉有什麼習俗?

TAG:健康 | 生活 | 女性 | 痛經 | 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