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萬景若相借」是什麼意思?

最近在讀王國維先生的《人間詞話》,在「無我之境」這一則里收錄了元好問的《穎亭留別》,對「萬景若相借」這句有些不解,具體該怎麼翻譯呢?


「萬景若相借」其實就是字面意思:四方的各樣景色彷彿借給我了一般。

1. 關於「借」字
因為韻腳的原因,可以知道「借」在這裡音為「jia」,古時「借」「假」相通,所以「相借」即「相假」。
我們常說"天假之年"、「假以時日」,是說"給"更多時間的意思,這個「給」可以理解為「貸給」「借給」「賜給」等等。李白《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有一句:

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

文章這裡指的是變幻錯雜的顏色,即代指自然景色,便是說「值此盛會,天地也借給我(或者助我,但總有給予的意思)這美好景色」。

2. 「相借」或「相假」的意思
「相假」或「相借」大約有兩種意思,一是相憑藉、相依靠;二就是借給的意思。

孟浩然贈王維詩: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為「(本次科舉又落第)執政之人可以憑藉依靠誰呢?知音世上本來就稀少"的意思。

而陸遊詩:

樽前作劇莫相笑,我死諸君思我狂。

「莫相笑」在這裡意為「不要笑話我」,相同句式的「相假」便意為「假我」「借給我」了。

3. 「乾坤展清眺,萬景若相借」的解釋。
首先參考下方鏈接,知道本詩為元好問請長假離京之後又將要返回京城與朋友分別時所作,對不戀仕途的元好問來說,平林吟嘯強塵世競逐百倍,本詩也便大量描述了四方景色歸真、不受陵跨、閑暇等姿態。

第二節 金詩詞與元好問

此背景下,元好問將要分別故人重返塵世,行到河邊駐足停留眺望,離情愁悵之時卻看到與自己心志相符的各樣景色,就覺得彷彿天地將這諸般景色特地於此時此刻借我以為離別時的裝襯。

「萬景若相借」的句式下,「我」為「借」的動作的受方,肯定不是「憑藉」的意思。

附原詩《穎亭留別》:

故人重分攜,臨流駐歸駕。
乾坤展清眺,萬景若相借。
北風三日雪,太素秉元化。
九山郁崢嶸,了不受陵跨。
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
懷歸人自急,物態本閑暇。
壺觴負吟嘯,塵土足悲吒。
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畫。


jiè
〈動〉
(1) (形聲。從人,昔聲。本義:借,借進,借出)
(2) 借進 [borrow]
借,假也。——《說文》。朱駿聲曰:「即藉字之轉注。古只作藉。」
借,假借也。——《廣韻》
借無不給。——《晉書·阮裕傳》
借旁近與之。——宋· 王安石《傷仲永》
允修借書。—— 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書非借不能讀。
借者之用心。
其借書亦類予。
(3) 又如:求借(請求別人借給);挪借(暫時借用別人的錢);借當(借人東西去當鋪當錢);借當頭(借將要拿去典當的東西);借典(借,借用)
(4) 借出 [lend]
有馬者,借人乘之。——《論語·衛靈公》
權勢不可以借人。——《韓非子·內儲說下》
(5) 又如:他借書給我們;借給他幾塊錢;借一肩兒(挑擔者讓別人替自己挑一會,自己可以休息一下);借借(借出);借賃(租借)
(6) 幫助 [help]
水天空闊,恨東風,不借世間英物。——文天祥《念奴嬌》
詞性變化

藉 jiè
〈動〉
(1) 假託;借口 [use as a pretext]
若苟有以藉口。——《左傳·成公二年》
(2) 又如:借言(借口,假託的理由);借情(假託某種情況或緣故)
(3) 憑藉;依靠 [rely on]
借子殺之。——《墨子·公輸》
其可以藉以美名者,以外權重之。——《韓非子·孤憤》
借天降大雨。——《廣東軍務記》
借寨牆為蔽。——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借征入境。——[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4) 又如:借倩(托請);借水行舟(借用別人的力量或條觀條件辦事);借步檐躲雨(喻指借他人力量庇護自己);借勢兒(乘機)

藉 jiè
&<連&>
(1) 相當於「假使」,「假設」,「假如」,「即使」 [if]
借第令母斬。——《史記·陳涉世家》
(2) 又如:借使(假設連詞。假如,倘若;即使,縱然);借若(猶假如);借或(即或,即使);借如(假設連詞。假如,如果;即如,例如)

如上,根據漢典網的釋義,此處恐譯為「憑藉、依靠」更為合適。

如是,該句解釋為「萬般景象像相互倚靠一般(渾然一體)」即符合原詩意


推薦閱讀:

如何以建安風骨寫江南?
「庄生曉夢迷蝴蝶」是否犯了三平調的忌諱?
如何學習作古詩?
文人之間相互調侃的詩詞?
有哪些被你誤解了本意的詩句?

TAG:詩詞 | 元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