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家在古代不入流,是難登大雅之堂的,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得這些作者用其畢生精力來寫?


第一,古代小說是消遣,沒有專門靠小說掙錢的。
舉個栗子,寫聊齋的蒲松齡是家庭教師。
第二,以古代的文盲率來說,不論是寫小說的還是看小說的,都是上流社會的消遣。不識字的怎麼辦?看戲台上的戲,聽茶館裡的說書。我們這邊每年廟會還會唱大戲,四川當地流行擺龍門,江南有彈評~
第三,紙很貴,擦屁股都不用紙的。紙用來寫學問記經典是正途,寫小說作消遣,也只有宋代富庶了才敢這麼干。說實話,同樣是消遣,春宮圖都比小說強。畢竟春宮圖有啟蒙教育意義,是姑娘出閣時候,她媽親自送的。
第四,熊大木(喂不要想歪了,不是大木老師)
熊大木泥馬渡康王(這段老郭的濟公傳里有,貌似陸遊的詩里也有。)
開創了書坊主親自參與小說創造的先河。可見到大明朝,小說業達到了一個新的輝煌高度。
出現了供不應求。
落寞文人,落榜的舉子寫不過來了,要出版商親自操刀了。
哦,對了,這爺們寫的楊家將和岳家將。
第五,小說一開始是說書和雜劇的範本。或者說,小說是整理說書和雜劇而來的。
三國水滸西遊,最早都是戲,然後呢一個人不能演戲怎麼辦?他會說就行,不用戲班不用傢伙什,再會點口技——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就能掙錢養活自己了。
到後來的相聲,更是號稱無實物表演——沒道具!
這是有多窮啊。。。就憑一張嘴就敢出來訛人錢了。2333
扯到哪了這是?
無論戲也好評書也好笑話也好,覺得有意思啊。這都是有錢人家「會賓客大宴」,也就是辦堂會才有的看的。平時想看難啊~
這就有好事之徒把自己聽到的故事記錄下來,再加以整理,加入自己的想法。
這個是有傳統的,司馬遷的史記完全可以當小說看。(歷史系的不要打我。。。)
魏晉南北朝的世說新語,志人志怪,就完全可以當成小說了,但主要還是記錄性質。
唐宋傳奇小說,就比較有想像力了,甚至謝小娥傳奇里,已經加入了猜謎環節,完全為後來的公案小說打開了思路么!
尤其大宋朝斷案兩位神人,包公和宋慈。
前一個是智慧和剛正的化身。後一個是法醫界開山祖師。
為後世公案小說提供了多少理論和素材。
到了清代,硬生生讓陳世美拋妻和包公審案,這兩齣戲湊合成了一齣戲,生生讓宋朝的包公把清朝的陳世美給鍘了!
我說這是穿越小說的鼻祖,大家有意見么?-_-||
第六,寫小說為了青史留名。文人嘛,多少心裡是圖這個的。
為官拜相,能留名凌煙閣固然最好。
奈何若個書生萬戶侯~
只好寫寫小說,娛樂下大眾了~
這跟修橋補路,修廟助學。完了在旁邊立個碑,是一樣的~


1.「此皆人意有所鬱結,不得其通道,故述往事,思來者」,即所謂「發憤著書」;繼承了中國古代詩「可以怨」的思想文化傳統,不得其平則鳴。如《聊齋志異》。
2.文學思潮的發展。從魏晉南北朝開始文學自覺,發展到了明代,出現了一股新的思潮,與傳統的言志載道、美刺諷諫文藝思想形成了鮮明的對立,具有很明顯的叛逆性。小說、戲曲等俗文學地位不斷提高,章回小說發展定型,各類創作全面繁榮。此期出現了《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金瓶梅》明代四大奇書。
———補充說明的分割線是這麼用嗎———
第一,客觀上對傳統文化政策的破壞。在中國文學傳統觀念里,確實是以詩文為代表的雅文學為正宗,所以即便是在小說勃興的明代,開國之初也制定了壓抑通俗文學的政策,永樂、宣德、正統幾朝也都比較嚴格地執行。然而承平日久,最高統治者在尋歡作樂之餘出於享樂需要,對小說戲曲產生越來越濃厚的興趣。在「上樑不正下樑歪」的作用下,朝廷大臣、文人名士也開始愛好俗文學,這為其地位的提高及繁榮創造了條件。
第二,文人名士在理論上開始明確肯定俗文學的價值。李夢陽第一次將《西廂記》與《離騷》並列;王慎中、唐順之等一批名士將《水滸》與《史記》並稱;李贄認為西廂水滸就是「古今至文」;袁宏道將詞、曲、小說與庄、騷、史、漢並提,稱水滸傳、金瓶梅為「逸典」等等。
第三,城市工商業的發展,市民階層迅速擴大,文人的市民化和市民化讀者群的膨脹,不可避免地使文學創作商品化。商人們附庸風雅,文人士子逐漸改變不屑與商賈為伍的態度,使文人越來越具有平民化的特徵,不可避免地使文學創作商品化。文人為謀生而寫作,書肆為牟利而刊行,這種多少也帶有了創作職業化的傾向。


確實難登大雅之堂。
不過古代,粗人居多。


請題主跟我一起念這四個字:

自~娛~自~樂~

有些人才華多的沒處使,不寫不舒服斯基

耽美小說這麼多年都沒合法化,還不是欣~欣~向~榮~
有些寫同人的,連入v都不行,一毛也賺不到,還不是一個勁的寫著呢

因為興~趣~
因為情~懷~
因為愛~

如果你不服,我找蘭陵笑笑生大人出來跟你pk
叫你不服叫你不服!


可能是曹公的志向吧(曹公想來與世俗之見向左,所以他自己不一定視小說為卑賤。例如「寶黛讀西廂」那回中寶玉說「真真這是好文章,。你要看了,連飯也不想吃呢」,還有黛玉聽牡丹曲是心想「原來戲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戲,未必能領略這其中的趣味。」)。開頭已明「我堂堂鬚眉不若彼裙釵」,那是個視女子非人的時代,曹公為全天下的脂粉英雄申冤,為「情」正名,雖無才補天,但寫出了一本集結自己畢生心血的書,使自己的才華不會隨著江水滾滾而逝。當然,再多的猜測也不過是我們的妄想,畢竟所有人都不是曹公的腹中蛔蟲。


是自私。
使得。

吃大蒜也是不入流,難登大雅之堂的。也有人吃了很多年。

性交也是。
自衛也是。

人不見得只想干「入流,登大雅之堂」的事。
TA顯然也干 不 「入流,登大雅之堂」的事。——實際上,TA經常干。

你看知乎上一些高手成天價「入流,登大雅之堂」——你腦補一下,TA不在知乎上發言的時候幹了些什麼。

至於幹了一輩子,那是「自私」的深度。各人不同。

至於為什麼我的答案是:「自私」——因為回答「自私」比較全面,它包括了「喜歡、需要、因(主觀上)對自己有利而選擇」等多種背景。


瀉藥!
考研狗前幾天才解放,然後又沒羞沒躁地浪了幾天,這才有時間來瞎BB
根據題主所說的,畢生精力寫小說,故把那些編書的和沒事寫幾部短篇以及奉旨上書的去掉,於是我們主要定位到明清時期那幾個寫小說的(主要長篇)。然後我們發現這些人幾乎全是.......loser
你看,吳承恩、施耐庵、曹雪芹、吳敬梓、蒲松齡..........唉,說多了都是淚啊
當時的人生贏家都考上進士出任CEO了,寫文的時間都拿來寫奏摺了,只有這些屢考不第的,無力為高文典冊,又自負其才,故發憤著書,將一生的辛酸或理想發之於小說。要知道古代知識分子都想要能留下什麼作品青史留名的。就算現在不火,萬一以後火了呢!
All in all
一、只有他們有時間,人生贏家忙著當官
二、只有他們有能力,當時識字率不高,能寫的自然只有讀書人,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也只有他們能寫的這麼好了。
最後點個題
原因:
一、娛樂消遣(同時寄寓理想),如吳承恩、蒲松齡
二、發憤著書,如曹雪芹
三、逞才炫學,如李汝珍


因為做文學評論的都是高級芝士分子,是不會去管斗破蒼穹斗羅大陸全職高手的。。。
哪怕分析網路小說,也不會去重點分析哪一部小說具體內容的。。。
就更別說去批鬥天神六翼麒麟金玉世家了。。。人可能根本就不知道。。。


樓上有人說的對,在古代,甚至100年前,識字的人都是少數,寫小說的和看小說的,最基本要求也得是學過幾年書的人,大多數短衫是沒機會的。


因為在識字的知識階層有受眾,就和為什麼知乎有人寫長答案是一個道理。


推薦閱讀:

如果現在要拍紅樓夢,你心中最符合的演員?
《紅樓夢》主角普遍早慧,是曹雪芹為了藝術效果刻意為之,還是當時公侯人家的公子小姐果真如此聰穎博學?
賈代善當初娶史太君的立場,相當於賈寶玉娶林黛玉還是薛寶釵呢?

TAG:小說 | 紅樓夢小說 | 四大名著 | 三言二拍 | 曹雪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