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動畫產業也很發達,為何總覺得美國動畫配音演員沒有日本動畫聲優那麼知名化?
補充一下,我說的主要就是TV長篇動畫
據我所知,美國的專門做配音的演員比日本少很多,也沒有專門的「聲優」這種稱呼,絕大部分動畫的配音演員都不光光只做配音,很多都是舞台劇、電視甚至電影演員。
「美國聲優不知名化」這個概念本身比較不恰當,第一上面說了,美國不像日本,專門的「聲優」比較少,第二,有名的配音演員的粉絲圈也是極其龐大的,在蝙蝠俠迷圈子裡就有這種打趣的說法:「你可以指責哪個漫畫編劇寫得爛,也可以攻擊哪個蝙蝠俠演員不好,但是千萬、千萬、千萬不要質疑凱文·康羅伊。」凱文·康羅伊是92版《蝙蝠俠動畫系列》的蝙蝠俠配音,他從那時起到現在一直是個「蝙蝠俠專業戶」,包括正義聯盟TV動畫、DC的好幾部OVA還有蝙蝠俠阿克漢姆系列遊戲的前兩作都是他配的,基本上他的聲音就是現今很多蝙蝠俠粉絲心目中最完美的「蝙蝠之聲」,有些配音的蝙蝠俠不是他,可是往往可以聽得出明顯模仿他的痕迹。
另一個例子就是馬克·哈米爾,92版《蝙蝠俠動畫系列》還有其他眾多作品的小丑配音,他和前者一樣,基本就是粉絲心中小丑聲音的模板。但他同時也是《星球大戰》系列EP4~EP6中盧克·天行者的扮演者,作為電影演員這方面一樣也有眾多的粉絲,特別是以星戰系列的粉絲圈之龐大……這個例子就說明了另一個方面:美國配音演員很少有專職配音的,往往是舞台、銀幕、話筒兼顧。
上面有人說「美國配音都是請明星來本色出演」這句話我覺得不是很恰當,歐美很多演員都是科班出身,受過舞台劇之類的訓練,台詞功力蠻強,再說,怎麼念台詞本身就在「演技」這個概念的一部分吧?越是大明星,肯定這方面的實力就更強,不是什麼「本色出演」就可以糊弄過去的,畢竟人家也是拿錢幹活,演戲是活配音也是活,敬業的人都會認真乾的。
日本聲優的情況我不是很了解,就不多說了。Wow! This is a great question!
Okay, I"ll try to keep my answer as short and simple as possible...
喔!這是個非常好的提問!好,我盡量回答的簡短些。。。
In the USA, the audience does
not really like to mix the real actor with the character. Of course
the audience appreciates the actor"s skill, but the character takes
first place in everybody"s hearts and minds. In some ways, the
character is a real person with a life of their own. The voice actor
is another person with their own life, which doesn"t fit the
character.
在美國,觀眾並不喜歡把人物跟配音員聯繫起來。當然觀眾是欣賞配音員的能力的,但是角色在大家的心裡腦子裡站第一位。某種意義上,角色是一個獨立的有自己生活的真實人物。配音員則是另一個有自己生活的人,跟角色完全不同的。
In Japan, there is a kind of
「double-personality」 for voice actors. In most cases, the
audience wants the actor to look, sound, and act like the character
in real life! Every day!
在日本,配音員被「雙重性格」,很多情況下,觀眾希望配音員在現實生活長得,聽起來,行為都像角色!而且是每一天!
As an American, I think the
Japanese way is very strange... but it"s just a different culture, so
I must accept it.
作為一個美國人,我覺得日本的這種方式有點奇怪,但是文化不一樣,所以只能接受。
美國的動畫電影經常找知名演員比如安妮海瑟薇一類的配音,像電影一樣運作。
而日本的動畫產業大多是劇集和劇場版,分工較細緻。
美國的情況我不了解,我說一下日本的。在日本配音演員被稱為「聲優」,是一種專門化的職業,很多現役的聲優都是從童星起步的,而後進入聲優學校學習,再進入專門的聲優事務所,等待機會,還有「聲優賞」和不定期通過觀眾評選最受歡迎的聲優。而且日本動漫不僅是一種產業,更是一種文化(二次元),這種文化培養了大批粉絲,在推動產業發展的同時,也有不少人小時候樹立了成為聲優的夢想(聲優里很多大牌都是這樣,然後慢慢走下去的)。還有一點與日本的「聲優偶像化」分不開,知名聲優們通常都會開演唱會,發售專輯和寫真集,這些不僅使她們擁有一大批忠實粉絲,建立偶像力量,也反推了產業和文化的發展。此外二次元文化創造了大批新辭彙,這些辭彙很多都是描述角色的性格的,因為所配音角色性格不同,因為動漫的特殊性,很多都需要由聲音表現,所以就需要大量不同聲線的人來滿足動畫的需要,這也壯大了這一行業。
超級不贊成認為美國TV動畫不發達這個說法,雖然Marvel的新番慘不忍睹(一邊兒哭一會兒),但是早在最初的超人動畫時代,製作費用就高達8萬美元每分鐘。日本的配音產業確實非常發達,所以有很多專業的聲優存在,他們在配音上自成一派,還可以一個人同時給幾個角色配音,這些都有助於他們具有獨立的Identity標識。不過現在日本有一些劇場版也會邀請知名演員來配音啊,其實都蠻有趣的,對於粉絲來講也屬於粉絲福利。
然而在美國確實少有直接說配音這個行業的,雖然大體來講電視劇和電影的演員還是比中國大陸分得開一些,不過很多演員都有過舞台表演、音樂劇等表演經歷,所以個人技能感覺還是蠻全面的。如果去IMDb的資料庫裡面看的話,一般很少有人的介紹僅僅就是Soundtrack或者Voice Actor,不過並不排除有很多人的作品中間有一大半括弧里都寫著Voice。一些行業方面的東西大家已經回答很多了,我就是看了這個問題忍不住想說點兒喜歡的美國TV動畫里的神配音。
其一就是蝙蝠俠的御用配音,Kevin Conroy。這位大叔絕對是蝙蝠俠迷心中的神,很多人認為在《蝙蝠俠元年》之後,他就成了萬眾所向的「蝙蝠俠之聲」。TV版、電影版和遊戲中間他的聲音都賦予了老爺靈魂,不過這樣的人物畢竟還是少數的。
既然是說TV動畫,在DC家不知道哪一號平行世界裡面,有一個神一樣的藍老爺,即《蝙蝠俠英勇無畏》系列。《蝙蝠俠英勇無畏》系列塑造的萬人迷蝙蝠俠就不多吐槽了,裡面的角色基本都是逗比,在第一季25集反派音樂大師(Music Meister)有可以用音樂催眠的超能力,基本所有的配音演員都一展歌喉。音樂大師的配音尼爾·帕特里克·哈里斯(Neil Patrick Harris),由於唱藝俱佳他出演過很多音樂劇,並且經常被邀請給動畫配音。
同樣是在這個系列裡面海王的配音是英國知名配音演員John DiMaggio,不過他經常給反派配音,08年Marvel的一個Spiderman系列裡面的Sandman還有Hammerhead都是他,功夫熊貓裡面也配過倆角色,在《蝙蝠俠紅頭罩之下》裡面他是Joker的配音,在藍老爺系列最後一集還變相稱讚過他的聲音非常好聽來著。(詳細資料請 ,反正我是給嚇哭了:http://www.imdb.com/name/nm0224007/)
藍老爺系列做到後面唱段其實蠻多的,整體很歡脫,個人覺得黑絲雀姐唱功了得,所以就去查了一下。黑絲雀的配音Grey DeLisle在國外也是非常知名的配音演員,貌似還是個歌手,也就難怪唱歌那麼好聽。像中國觀眾比較熟悉的Scooby系列裡面也有她配音的角色。
突然覺得說著說著就成了給藍老爺系列打廣告了,其實木有這個意思,只是想說美國的TV動畫還是有很多牛逼配音的,他們可能確實不像日本聲優那麼職業化,但是很多人起碼在美國還是挺有名氣的。
美國動畫可能在美術方面更注重吧,配音方面就沒那麼特殊化。
話說回來,美國當前的動畫劇集,也不都是不重視配音。
近期在美上映的Disney原創動畫TV劇集《TRON: Uprising》不僅在美工方面非常卓越,配音也很強調。有留心看一下片尾的字幕,會注意到先是劇作、設計,接下來就是配音,比如主角的配音Elijah Wood(大家應該很熟悉這個演員,《魔戒》男主角,好萊塢演員)。
TRON Uprising 海報
主角Beck(人物造型原畫設定)
Elijah Wood
一般在片頭也會先出現製作方(編劇、導演等),接著就是配音。不僅動畫劇集如此,動畫長片也就是動畫電影更是這樣,只不過正如有朋友說的,是找優秀的演員來配音。
估摸著,美式動畫製作方是按著動畫角色的特點來尋找合適的配音演員,需要多次試音。
而不是找一個能配無數動畫角色的配音演員,上來就直接錄製。
所以也就不存在所謂「出名的聲優」。
補充一點:
或許更多是對影視角色形象的設定,這個應該說還是主因。
日式動漫與美式動漫的台詞有很大區別。如果把台詞籠統地分為「誇張式」和「生活化」,那麼日式動畫的人物台詞就顯得「生活化的誇張」,美式動畫人物台詞則「誇張的生活化」。
我們可以從日式動畫中看到很多人物配音都屬於比較誇張式的對白,一個專業的配音演員在配音演技方面的成熟,可以很容易地表演出來,可能因此逐漸形成日本的聲優產業?這是符合日式動漫發展的。
而美式動畫里的人物儘管很誇張,台詞對白卻十分生活化,對配音演員的要求就得從盡量生活化角度去尋找。甚至乾脆有些人物造型就是建立在這個配音演員相貌的基礎上(這種現象在美式動畫里屢見不鮮)。
另外,說美式TV動畫不發達,這多是因為不了解。美式TV動畫並不是不發達,只是在國內引進較少而已。《星球大戰》、《星際迷航》、《蜘蛛俠》、《超人》、《復仇者聯盟》等出TV版動畫劇集的不在少數。如果我們說他們的動畫產業不發達,顯然是我們知道的太少。
這個日美動畫之間的定位有關係。一言以蔽之,美國靠場面與劇本,日本憑人物和情節。
美國動畫承襲了好萊塢的風格,有很多好萊塢著重體現的元素在裡面可以得到反應。而好萊塢表達電影的主旨更多靠的是超炫的場面,眼花繚亂的特技,聲音表現在其中較弱。
但是日本動畫不同,它更加傾向於通過話家常,人物內心的描寫來表達人與人之間的親善美,人物內心世界的描寫是日本動漫中會遇到的橋段,經常所以聲優們通過聲音對角色內心世界的演繹顯得尤為重要。因為美國動畫配音的人同時一般也會從事演員和舞台劇工作。
舉個例子,【泰迪熊】【死在西部的一百萬種方法】的導演,就是有名的長篇TV動畫Family Guy的創作者和製作者,同時配音裡面的至少七個角色。
配音只是工作中的一項。日本聲優偶像路線,美國不是
b站有一部紀錄片專門講美國配音工作者的:I Know That Voice,很有意思。其中很多配音演員感覺相當樸素。
傳送門:I Know That Voice【野生字幕】講述美國配音演員的紀錄片
youtube也有
--------------------------------------------------------
你說的動畫是Bojak horseman和Bob"s burger這類的么?
因為其實這類動畫不太有偶像意味在裡頭吧,比如看貓和老鼠,你就不會太糾結聲優,但看魯魯修就不一樣了。
而且美國就不太有這種偶像文化,歐美人就算是喜歡明星,也不是日韓這種方式。
而且喜歡這種動畫的人總給我一種比較邊緣文化的感覺?
即使在日本,聲優文化也算不上主流吧。。對除了我們這些聲控以外的人,就算把石頭,神谷浩史,潤,kaji...都加一塊能和大Arashi比么?
日本聲優都偶像化了,LL真人聲優比動畫和原始設定還要火
日本聲優偶像化您可以查詢一下,這是原因之一
個人不是特別喜歡日本聲優的浮誇風。
只能說有些人聽多了聽習慣了也就喜歡了。由此把日本的風格當成標準。
說起來我讓家裡人一起看動漫的時候聽到一些太浮誇的聲音,都很擔心別人聽不慣。
中國的80後看日本動畫比歐美動畫多得多....
美國動畫其實不發達吧 CG電影應該屬於電影行業
其他的就是辛普森一家 海綿寶寶了 不覺得能和日本動漫產業比
日本很會發掘商業價值 讓它成為一個產業
你可以這麼認為日本聲優為了生存(聲優是個又累賺錢也不多的職業)的不斷嘗試 從而在日本才有群眾基礎 從而形成產業
歐美還是那種簡單的模式 就是請個明星本色出演
當年小神龍俱樂部和大風車可是播了不少歐美動畫的說!!CCTV現在也是引進了好多迪士尼的動畫在播!!這是我覺得最良心的地方了!!
推薦閱讀:
※電影神奇女俠,亞馬遜女戰士說保護世界是自己神聖的使命,可為什麼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是要保護誰?
※如何評價蝙蝠俠新動畫《蝙蝠俠:血脈恩仇》?
※超人大戰蝙蝠俠開場採訪恐怖分子那段劇情是什麼意思?
TAG:電影 | 動畫 | 日本 | 美劇 | ACG | 配音演員 | 漫威Marvel | 美國漫畫 | DCComic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