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諸葛亮五次北伐,應該有五篇《出師表》才對吧?
12-16
《出師表》既然為大臣出師前向皇帝請示的公文,那就應該不是心血來潮的率性而為,想寫就寫,而是每次出師前都應該寫,可為啥五次北伐,只有前後兩篇《出師表》留下來呢?
原本《三國志》所記載的只有前出師表一篇,也就是第一次北伐所上疏,因為最具有象徵意義。按陳壽惜墨如金,是不會再記別的出師表的。現在所看到的後出師表,是裴松之引用《漢晉春秋》補入的,這篇後出師表在《諸葛亮集》中都沒有,故而裴松之才會把它摘下來,裴松之沒有想到後世已經看不到《諸葛亮集》,反而通過他的筆看到《漢晉春秋》的內容。如題主所言,諸葛亮每次出師應該都有上表,其中重要的才被保留下來,不太重要的就散失了,後出師表能留下來本身也有偶然性。
請看我以前的回答:
為什麼諸葛亮一出祁山有個出師表,二出祁山又弄個出師表,三出祁山就沒出師表了? - 知乎背一篇出師表還不夠嗎……
其實也有認為《後出師表》是偽作的觀點
而且《出師表》是諸葛亮出師臨行伐魏前寫給後主劉禪的奏章,並不是請示的表文
來自百度百科: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亂之後,於227年決定北上伐魏,擬奪取魏的長安,臨行之前上書後主,以懇切委婉的言辭勸勉後主要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以此興復漢室;同時也表達自己以身許國,忠貞不二的思想
是臨行前交待後主的奏章,不是請示後主可以不可以,諸葛亮不至於傻到一切準備妥當,臨行了才跟後主請示吧
以上
如果有什麼不懂的我盡量補充
————————————————
搞笑點翻譯大概意思就是「那個,你相父我要出征了,臨行前有些事情跟你交代一下」
而不是「陛下,我現在一切準備好了,請你准許我出征」
御駕親征還用每次都跟阿斗說???
陳壽所著三國志亮傳末尾附了他所上的諸葛氏集目錄,其中有北出第四,應該就會有相關的記錄,但是諸葛亮集在後來的戰火中失傳了。。。。
又不是出師一次要寫一次,
推薦閱讀:
※陳登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到底是哪頭的?
※大將軍何進殺幾個太監,隨意設個局一隊侍衛足已,就算直接殺安置個罪名即可,何須請別人來,有什麼別的目的?
※如果24H之後你要穿越到官渡之戰(公元前200年)你打算準備些什麼帶回過去,以便自己能幹一翻大事業?
※為什麼孫權的父親兄弟兒子都只活了二三十歲,他卻活到了七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