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賞李斯特著名的《b小調奏鳴曲》?
自己一向對這類名著樂曲感到很困惑,聽不懂啊。請教方法。
李斯特的b小調奏鳴曲,之所以受到世人的肯定,除了這首曲子的背景解釋以外,還有就是細節之處的伏筆;我就先不拿作曲,和聲去說事兒了;
李斯特的b小調奏鳴曲,有多處細節可供聆聽的時候參考,梅菲斯托與浮士德的是一條明顯的主題,梅菲斯托主題化身於各式各樣的形態隱於其中,可謂是無處不在,浮士德主題也是同樣的,但個人覺得浮士德的主題隱藏得更為隱秘,如圖一
而關於上帝之聲,我們都知道的必定是從第105小節開始的Grandiose,輝煌,太陽,神聖。在307小節里,又見細節,如圖二
來自美國的鋼琴家Tibor Szász論點中,這三個低音代表著上帝之鑰。
在李斯特的奏鳴曲裡面還有各式各樣這樣的細節去發現,帶著好奇心,探索心去聽,就會發現另一番精彩。
這個是我的最愛之一。。。
半個小時長總是很像講了一個很完整的故事, chopin b minor sonata也是這種感覺。
當然這裡還有很多很多別的別的故事。。。
一個人跟我說過, TA覺得一開始的B-flat 那個音 像一個雛鳥從殼裡破殼而出的感覺...我嚴重同意。
聽不同的人彈, 就像是不同的故事一樣。
Andra Watts, 在他年輕的時候, 錄過Liszt b minor sonata, 現在聽起來, 技術炫的一塌糊塗, 也有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生猛。 however, 12年的時候, 去聽過他的一個現場, 那個時候的他貌似也有50 60了吧, 再彈b minor sonata, 完全不一樣了, 像是一個老者給你道他得人生。
有的時候音樂, 不需要你去知道那麼多, 你覺得告訴你了個什麼就是什麼....
一百個人 有一百個哈姆雷特,
一百個人也有一百個liszt b minor sonata.
名著樂曲並不都難懂,例如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第三樂章、「悲愴」奏鳴曲第二樂章、瓦格納的歌劇《湯豪舍》序曲,相信大部分人都能領會其妙處。
但李斯特的 B 小調奏鳴曲的確難懂,它不是一般的名著樂曲。首先它沒有一個好懂的外號(例如月光什麼的),其次它不像傳統的奏鳴曲分爲三到四個樂章,而是一首 30 分鐘不間斷的大麴。(雖然它其實也可以分爲三部分,但從來都是連續不間斷演奏的。)在作曲技法上,我們也能明顯感受到李斯特「有多努力」。問題是努力讓人感受到了就不對了。
在當年,這首曲子也不是人人都愛的。傳說勃拉姆斯第一次聽的時候睡著了,Anton Rubinstein 也不喜歡。但比較激進的瓦格納就喜歡。浪漫主義音樂在 19 世紀後期開始半音階化、到了 20 世紀初進一步不和諧化,這些趨勢在李斯特的作品裡能聽到一點端倪。從音樂史的角度說,他有先驅性。
B 小調奏鳴曲裡有極美、極燦爛的段落,充滿了李氏光芒和柔情,但難聽的段落也很多,整體結構偏散,轉場不順暢。勃拉姆斯睡著我一點也不奇怪。余弢答案裡引的那些評價,只是略微誇張而已。
李斯特是一個非常自大的人。想當年,他紅到走在路上丟一個菸頭,跟蹤他的貴婦也要去撿起來帶回家拿盒子裝好。演奏,他就要發明別人想都不敢想的技巧,而且充滿鬥志,隨時準備好跟別人單挑(塔爾貝克);作曲,也總想「能人所不能」。但他在作曲技法上不能算一流天才,只是一個很努力的優才。他是 The Iconfactory,但不是 Loren Brichter。每次挑戰結構上稍微複雜一點的曲子,都會讓人覺得完成度不夠(例如第二敘事曲),所以他成就最高的還是那些炫技小曲,那些也更容易欣賞。
這首曲子不管對於演奏者或是聽眾來講,都比較難,不容易理解。它篇幅很長,複雜的織體常常將音響推到兩個FF, 非常大聲,像管弦樂隊一樣的效果。用耳機聆聽的話,最好把音量調低,不知不覺聽完三十幾分鐘,很容易造成耳部不適。
如果跟李斯特不太熟,可以先了解一下這位鋼琴界lady killer,試試他寫的那些長得漂亮聲音嗲嗲容易把控的小體量作品。他家的親朋好友,比如貝多芬,舒曼,舒伯特,勃拉姆斯,瓦格納等等,打個照面也有幫助。
音樂史上,李斯特是浪漫主義樂派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終其一生,李斯特就像作曲家版的畢加索,是一位永遠走在先鋒位置上的革新者,B小調奏鳴曲充分體現了這一特性。即使是現在,關於這首大部頭作品的爭論依然在持續著,無論是獨特的單樂章』奏鳴曲中的奏鳴曲『結構,或是如賦格般的四主題模式。
李斯特寫了很多標題音樂,但偏偏B小調奏鳴曲不是,據稱他本人提到只是『pure music』。或許正因為如此,在這個星球上,關於這首歌,會有無數解讀無數賣點無數演繹。學者Alan Walker稱其為『富有爭議的十九世紀最偉大的鋼琴作品之一』,Kenneth Hamiltan更甚,在劍橋音樂手冊(Cambridge Music Handbooks)中寫到,B小調奏鳴曲被認為是 『李斯特最好的鋼琴作品』 。
B小調奏鳴曲的一些背ba景gua:
1847年,李斯特在基輔結識卡羅琳·賽因·維特根斯坦公爵夫人(Carolyne zu Sayn-Wittgenstein),兩人維繫了一段超越40年的愛戀關係,後者鼓勵當時做為巡演明星的李斯特將更多的精力投入作曲工作。卡洛琳後來與李斯特居住在魏瑪,大師在這裡度過了一段平靜而又生機勃勃的生活,被稱為」魏瑪時期「。
B小調奏鳴曲完成於「魏瑪時期」的1853年二月,1854年發表時,做為回饋題獻給羅伯特舒曼。舒曼曾與1839年發表《C大調幻想奏鳴曲》,題獻給李斯特。額,好基友就是要贈來又贈去,送來又送去。可憐的舒曼這時已經躺在精神病院準備度過人生的最後一點兒時光。見到譜子的是克拉拉舒曼,史上第一位成功的女演奏家,她瞧不上這個八度從頭到尾敲滿三十分鐘的歌。舒曼夫婦倆的另一死忠,勃拉姆斯,據說也在演奏會上聽睡著了。總之,十八世紀的頂級古典音樂家們,要麼不約而同給差評,要麼如瓦格納那樣狂贊:『超越了一切能夠感知的美』。
傳統的奏鳴曲式,根據主調與其屬調會有兩個主題,它們相識相知(呈示部),愛到糾纏不休,接著爭吵打架鬧得不可開交(發展部),然後再次敦促偉大友誼(再現部)。李斯特的B小調奏鳴曲不這樣,它有一個核心的動機,尋求多個不同主題群P大法。角色多了劇情就複雜了嘛,衝突激烈,導致結構更多樣,細節更巧妙,和聲更複雜。總之,感官華麗麗升級了,而且一戰到底,不給觀眾喘息的機會,最後拋出一個開放式結尾。
可能有用的鏈接:
Sonata in B minor (Liszt) 來自wiki
李斯特《B小調鋼琴奏鳴曲》: 一部曠世大作幾多演釋 來自林達的新浪博客
The Liszt Sonata on the App Store 來自Touchpress. 該App由Charlotte Gardner寫作的About The Piece包含完整的作品曲式分析
我很喜歡李斯特奏鳴曲,感覺好像他的自傳一樣。不能理解的話,聽聽技巧也是一種享受了,那裡面的八度真的是變態至極。
1854年5月25日,舒曼的妻子克拉拉第一次聽到由勃拉姆斯演奏的《b小調奏鳴曲》,她的評價是:"這是首使人害怕和不安的作品,內容空洞,除了噪音沒有別的東西,你在其中不可能找到一點點和諧的東西,總之它一無是處。"漢斯立克也批評這部作品是"將支離破碎的要素狡詐而大膽地拼湊在一起……如此混亂而又狂暴殘忍的鬥爭。"我們今日的很多現代音樂依舊遭受著類似的評價,可誰能保證今日的噪音不會像《b小調奏鳴曲》那樣,成為明日的經典呢?
見識淺薄,不敢妄加評斷。
可以翻閱一下愛樂 2012年第8期,《每個人都是浮士德》。
附上鏈接:每個人都是浮士德——李斯特《b小調奏鳴曲》
其實我產生聽這首曲子的慾望,完全是因為英國皇家芭蕾舞團用它伴奏《阿爾芒與瑪格麗特》,我家圈神Tamara Rojo主演的版本在b站可以搜到……也許看看原劇可以幫助聯想記憶,加強對各部分的記憶,相當於看編舞對這部作品的解析,然後記住動機們也就為欣賞奠定基礎了
推薦閱讀:
※天空之城這首鋼琴曲想表達什麼意思?
※就像古爾德之於巴赫,魯賓斯坦之於肖邦,郎朗之於什麼?
TAG:古典音樂 | 鋼琴曲 | 李斯特FranzLiszt |